南北朝皇帝拓跋焘
拓跋焘吓死儿子的历史趣事
拓跋焘吓死儿子的历史趣事:450年4月,拓跋焘诛杀崔浩等四姓数千人后,亲自率大军南征刘宋,滑台一役,刘宋一败涂地。
北魏铁骑以每日一、二百里的速度推进,连战连捷,南朝将士百姓死伤无数。
魏军很快饮马长江,随即大拆民房,砍伐芦苇,声言要造船渡江。
建康城内居民惊骇,纷纷把家里值钱东西放进箩筐里,荷担而立,随时准备城破时逃命。
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石头城,忧色满面,双方相持许久。
但是,强大的北魏铁骑毕竟不是水中蛟龙,拓跋焘面对滚滚长江始终犹豫徘徊不敢轻易下水,苦熬多日终于补给不济,边便遍烧民舍后退兵。
公元415年春,北魏魏军回军途中的盱眙城还在刘宋军队手中,攻无不克的拓跋焘这次面对宋国守将臧质的坚决防守,就像遇到了钉子,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臧质面对北魏军的威吓利诱始终不降,拓跋焘不惜人命,派兵士轮番肉搏攻城,后面立有督战队,士兵前进后退都是死,伤亡万计,死尸堆得与盱眙城墙一样高,仍然被勇敢顽强的南朝军民打退。
拓跋焘猛攻坚城三旬不拔,恰春天疫病频发,北魏士卒水土不服纷纷病倒,拓跋焘无奈之下,烧掉攻城器具恨恨班师。
回师路上,魏军所过郡县,一概烧杀抢掠,导致千里赤地无遗。
而魏军自己也人马死伤过半,终于招致国人怨恨。
好似佛家因果报应的断语又在一代大帝拓跋焘的命运中得到体现,拓跋焘和儿子拓跋晃一系列的死亡,都发生在灭佛后的数年中。
拓跋焘攻南朝时,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监国,这位后来被谥号景穆的候补皇帝为人精察干练,信任属下仇尼道盛和任平城。
而拓跋焘最宠信的太监宗爱本性险暴,冒皇帝名义干了许多违法的事儿,他和道盛等人关系又紧张,于是“恶人先告状”,拓跋焘一回来宗爱就捏造对方的罪名,皇帝大怒,力斩道盛等人,太子属下多名官员被连坐处死,太子拓跋晃很快就“以忧卒”,其实就是被残暴的父皇活活吓死的,时年二十四。
公元451年,拓跋晃惊惧而死,据说其形象被雕刻在了云冈石窟的第十七窟。
龛内佛像的背光上侧,两边有摩尼宝珠,这是飞天托举的一个摩尼宝珠,然后主座佛像的前面,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的暖。
北朝-魏太武帝
[键入文字]北朝-魏太武帝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 北魏皇帝。
鲜卑族。
小字佛狸,庙号世祖。
在位三十年。
魏道武帝拓跋□的孙子。
泰常八年(423),十六岁的拓跋焘即位。
自此,东征西伐,始光四年(427)率军进攻赫连夏,占领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继续与夏争夺长安。
神□三年(430)关中之地全入北魏,夏的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
太延三年(436)攻灭北燕,向东北扩张了疆土。
五年,击败北凉沮渠氏,占领河西,至此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事业。
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自前凉张氏以来,河西地方文化学术比较发达,号称多士。
北魏自道武帝以后,*上使用汉族高门,汲取不少魏晋典制;吞并河西后,又有大批河西文士进入北魏统治区域,不少到平城去做官,受到重用,北魏的儒学才开始兴盛。
在向东西扩张的同时,北魏也警惕北方柔然的威胁。
拓跋焘保持游牧民族部落联盟酋长的习惯,出军多自任统帅。
他七次率军进攻柔然。
太平真君十年(449)大败柔然,收民畜凡百余万。
柔然可□远遁,北方边塞得以安静。
但保据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的氐族杨氏,却始终依违于北魏与南朝之间。
拓跋焘虽几次用兵,终未能长远征服。
拓跋焘注意西域的交通。
太延三年(437)派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等多携金帛,招抚西域九国,成为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的先驱。
以后西域与北魏保持经常联系的,有十六国之多。
拓跋焘为人勇健,善于指挥。
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
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
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
自奉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惜。
认为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
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多少能健全发展。
他还以为1。
拓拔焘
拓跋焘(408—452),字佛貍,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
在拓跋焘统治期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拓跋焘生于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为太宗明元皇帝长子。
母杜氏,魏郡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人,太宗即位,封贵嫔,泰常五年(420)卒。
泰常七年(422)四月,拓跋焘受封为泰平王,是年,因明元帝长期服用寒食散染疾,难理朝事,拓跋焘遂以皇太子身份临朝听政,成为摄政王。
明年,太宗病故,十一月,拓跋焘正式即位称帝。
其时,北魏王朝经拓跋圭、嗣父子两代的经营,统一大漠,东破库莫奚,西败高车,大胜后燕慕容氏,尽取黄河以北山西、河北之地,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峙。
处于上升阶段的拓跋氏正雄心勃勃,力图统一北方,进击南朝。
然而整个北方地区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赫连夏称雄关中,匈奴别种卢水胡建立的北凉盘踞河西,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割占陇右,辽东则有冯跋建立的后燕,北方的柔然更是不断犯界侵扰,在拓跋氏统一北方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强硬的对手。
同时,南方的刘宋政权亦虎视眈眈,公元424年,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
他一面改革内政,整顿吏治,督课农桑,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
一面积极筹划北伐,力图收复武帝刘裕北伐时所丢失的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河南之地,形成对北魏王朝的又一个威胁。
因此,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
北伐柔然,西征大夏拓跋焘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柔然。
柔然,《魏书》称蠕蠕,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约在五世纪初,建立起一个东起外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南到大沙漠,北包贝加尔湖的强大游牧国家,成为拓跋族在北方的一个劲敌。
北魏建立之初,柔然便不断侵扰,蠕蠕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
历史趣闻拓跋焘有几个儿子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都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拓跋焘有几个儿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都是
谁
导语: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
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
拓跋焘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
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
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
在生活中,朴素节俭,威武豪迈,刚毅自律,直爽坦率,从谏如流。
但是在晚年刑罚过于残酷,诛戮过多。
452年,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杀害,时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拓跋焘儿子都是谁
景穆帝拓跋晃,母贺皇后。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解密锦绣未央拓跋焘 拓跋焘的历史原型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锦绣未央拓跋焘拓跋焘的历史原型是谁
导语:“北魏时期,本性天真善良的北凉公主一夜之间国破家亡,死里逃生却误入仇人府邸,并以太傅府废逐千金李未央之名,勇敢背负起两个女孩的命运
“北魏时期,本性天真善良的北凉公主一夜之间国破家亡,死里逃生却误入仇人府邸,并以太傅府废逐千金李未央之名,勇敢背负起两个女孩的命运与苦难!”这一内容正是电视剧《锦绣未央》中的剧情。
那么在这部剧中,拓跋焘简介是怎样的呢?
关于《锦绣未央》拓跋焘简介,通过相关资料的了解,拓跋焘是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杀伐决断的太武帝,但是在这部剧中展现更多的是一个慈祥的祖父,以及是一个心怀愧疚的父亲,是一个睿智宽厚的长者,是一个开始反省过去的老人形象。
他出生于408年,死于452年,享年44岁。
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共在位27年的时间,他在当皇帝的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据了解,《锦绣未央》中的人物拓跋焘的历史背景中,他拥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曾在十二岁的时后就跟随的大军远赴河套抵抗柔然骑兵,最终迫使柔然不敢断然入侵。
在拓跋焘继位后开始重用一些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亲贤臣远小人,开始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最终占领了很多的地方,统一了北方。
但是在这部电视中,并没有过多的介绍拓跋焘,而是把所有的目光放在了他的孙子拓跋浚身上。
另外对于自己的孙子拓跋浚,很是天资聪明,善解人意,也正是因为这样,拓跋焘对他是喜爱有加。
然而也正是这份喜爱,使得他的孙子陷入了其他皇子的迫害,遭受灾难。
锦绣未央拓跋焘历史原型
拓跋焘在电视剧《锦绣未央》中好似一位慈祥的祖父,还是北魏时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北魏皇帝拓跋焘驰骋南下 饮马长江奋勇抗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魏皇帝拓跋焘驰骋南下饮马长江奋勇抗击
导语:话说,南北朝宋文帝统治期间,北魏皇帝拓跋焘驰骋南下,饮马长江。
魏军与宋文帝刘义隆只隔一水,但北人乘马,南人乘船,北魏军队不谙水性
话说,南北朝宋文帝统治期间,北魏皇帝拓跋焘驰骋南下,饮马长江。
魏军与宋文帝刘义隆只隔一水,但北人乘马,南人乘船,北魏军队不谙水性,又缺乏船只,无法过江。
但是当时的情况,依然十分紧张,这是自淝水之战后,北方人再次摸到长江边上来。
当时宋文帝紧急下令,沿江所有男子都必须出来服役,发放武器准备决战。
南北俩大帝国的生死对决,已到了关键阶段。
宋文帝本人,更是肠子快悔青了。
站在南京城头上,望着对岸彪悍的北魏骑兵,想想当初打这一仗,本盼着能扫平北方,甚至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好好青史留名一把。
谁知北魏竟这么难打,翻过手竟杀到了家门口。
以至宋文帝当场叹息连连:当年我要是不杀了檀道济,哪至于这样。
檀道济,就是缔造下“自坏长城”典故的名将,早年是北魏最惧怕的战神,多次轻松暴打北魏骑兵,却因政治上站错了队,被宋文帝罗织罪名冤杀。
他的死讯传来的时候,北魏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说从此打南朝就轻松愉快了。
檀道济本人对这事,更是自我感觉良好,临受刑前愤怒的把头巾扔地下怒吼:你们这是毁自己的万里长城。
而现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没了檀道济的南朝宋军,真叫一个不经打。
此情此景,怎不叫宋文帝失去了才想起檀道济的好?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南朝到底人才辈出,接下来的事实证明,能叫横扫草原的北魏抓狂,绝非檀道济个人专利。
生活常识分享。
【北魏皇帝】拓跋焘的故事
拓跋焘的故事一、太武帝拓跋焘末年的昏暴拓跋焘灭北凉后,在军事上一直没有停止过行动。
445年,他带兵平灭卢水胡人盖吴;446年,拓跋焘发军进攻南朝兖、青、冀三州,大肆杀掠;448年,又派大军攻伐西域,灭焉耆等部;449年,趁柔然可汗新丧,拓跋焘又出三路大军因丧伐人;450年初,北魏又发十万铁骑攻宋国,攻城陷敌,杀伤无数平民百姓。
至此,拓跋焘攻杀征讨似乎已经成瘾,狂热地迷信军事征服。
残暴行为之一:族诛汉族大臣崔浩450年,南朝宋国皇帝刘义隆自以为元嘉盛世近三十年,国力空前,大举北伐,揭开魏宋第三次南北大战的序幕。
战争爆发前,太武帝刚刚族灭了汉族大臣崔浩。
说起这位崔浩,是最令人叹惋的一位知识分子。
此人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太武三帝,无论是平定北方诸国还是对南朝作战,崔浩的谋策都对北魏军队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崔浩其人,纤妍洁白,长相如美貌妇人,生性敏达,常以张良自比。
平凉大胜后,太武帝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手拉崔浩,向沮渠蒙逊的使者说:“所说的崔公,就是眼前这位。
才略之美,当今无比。
朕干任何事情一定先征询崔公的意见,成败在胸,没有一点不符之处。
”累积功勋,崔浩官至司徒。
就这样一个善于谋略的大家,却不善自谋。
他自己笃信道教,就讽喻太武帝灭佛。
拓跋焘言听计从,寻个机会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成为灭佛帝王“三武一宗”中很有名的一位。
而当时北魏上至太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信佛的人不计其数,崔浩此举得罪了一大批鲜卑贵族。
崔浩主修国史时,又直书其原,不避忌讳,内容涉及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史实。
文人喜功,崔浩又把国史铭刻于石碑上,费银三百万,方一百三十步,想使内容万代流传。
鲜卑贵族、诸王以及嫉恨崔浩的群臣纷纷上言,惹得太武帝拓跋焘怒不可遏,这位还未完全开化的胡人武夫,毕竟不是英武神明的苻坚大帝,他不仅尽诛崔浩全族,又族诛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临刑之前,崔浩被囚于城南木笼之内,兵士数十人在台上嗷嗷大叫在他脑袋上小便,如此精明的文人谋士,受尽侮辱。
锦绣未央中的拓跋焘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因何而死?
锦绣未央中的拓跋焘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因何而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
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
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
拓跋焘在位期间曾经从光始元年(424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49年)25年间,13次率军进攻其最大的敌人柔然族,击溃了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扩地千余里,后设六镇抵御柔然入侵。
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
从此之后,柔然一蹶不振。
这是继汉武帝重创匈奴之后,中原统治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从431年到439年的九年中,他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这三个小国消灭,并于443年进攻汉中,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
曾经多次和南朝的宋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战役。
之后在国内还镇压了关中地区声势浩大的盖吴起义。
《魏书》评价对拓跋焘的评价为:”世祖聪明雄断,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
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
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睿经纶,事当命世?”《宋书》评价其为:“佛狸篡伪,弥煽雄威,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虽冒顿之鸷勇,檀石之骁强,亦不能及也。
西吞河右,东举龙碣,总括戎荒,地兼万里,连骑百万。
”不管是何书,总的一点突出了拓跋焘依靠着自己的雄才大略,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为中国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极为罕见。
这基本上是从他的军事方面做出的评判,其实拓跋焘还有许多方面的作为,但未必是他的成绩,也许是他一生的过错,甚至是把他逼向死亡之地利剑。
诸如他在国内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就是一例。
在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同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446年下诏灭佛。
高考南北朝历史知识点:北魏的政治
高考南北朝历史知识点:北魏的政治 1. “混一戎华”政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以一个鲜卑族一部的君主统一了北部半个中国,并能巩固其统治长达一百余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他的统一,号称“混一戎华”,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初统一时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就是从有利于“混一戎华”出发的。
发展经济文化:拓跋焘为促进北方内迁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混一戎华”大业,他采取了如下两项重要措施。
一、分土定居,发展农业——为了适应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鲜卑族拓跋部需要改变其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为主。
此政策早在道武帝时即已提出并开始实行。
《魏书·外戚传·贺讷传》曰:“太祖(拓跋珪)平中原,……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
”对被征服的地区或民族,也以组织或安排农业生产为主。
拓跋焘统一北方,亦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还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倡行有牛家与无牛家变工互助,一般是有牛家出牛一头,为无牛家耕种二十或二十二亩;无牛家出人,为有牛家耘锄七亩以为报偿。
北魏统治者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转向农业生产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设立太学,重用士人——拓跋珪复国后,很重视用儒学以培养官僚,以便巩固拓跋氏的统治。
复国之初,即于平城建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有太学生一千余人。
天兴二年(399年),增国子太学生至三千人。
此后,国子学、太学都有发展,乡学也有很大发展,郡学都置有博士、助教和学生。
“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
”此外,北魏统治者还令各州郡荐举有才学的人,委以重任。
当时中原知名的士族、儒学家如高允、卢玄等都被征用,对北魏制度、法律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宗主督护制:宗主原称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
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缮制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武装首领。
【北魏皇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tuobátāo(408~452.3.11),字佛狸,鲜卑族。
北魏世祖,太武皇帝。
他亲自率领北魏铁骑:灭亡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向北,马踏漠北,横扫了占据蒙古大漠的柔然汗国;向南,屡次挫败南朝,并占据了刘宋的河南之地。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
第一章拓跋焘的生平一、生平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正平二年崩于平城,享年44岁。
军事家,优秀的骑兵统帅。
字佛狸,鲜卑族拓跋部人。
北魏泰常八年(423)十一月即皇帝位。
他重用汉世家大族崔浩等为谋臣,把握作战时机。
他非常善于使用骑兵,并且开创了骑兵闪击战的雏形。
他从即位之初,便整治吏治,励精图治,先后攻灭北燕、北凉,讨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南朝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地,统一了中国北方。
兵伐漠北高原,大破柔然,后者成为威震欧洲的阿尔瓦人。
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
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
始光四年(427),魏军攻夏都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果获全胜(参见百科: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
他率领北魏军队讨伐大漠部落——柔然。
尤其是在429年,他对柔然作战中取得了最辉煌的一次战果。
从此,北魏在继汉武帝破匈奴之后,中原王朝对草原部落作战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参见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他常从卒伍中选拔将才,用其所长。
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
他在生活中,朴素节俭,威武豪迈,刚毅自律,直爽坦率,喜欢听取古弼,高允等忠臣们直言不讳的进谏,但是在晚年却刑罚过于残酷,诛戮过多。
在位29年,正平二年三月被宦官宗爱(时任中常侍)暗杀。
相关整本阅读/ebook/85c996d69b89680203d82584.html二、后妃及子女皇后太武皇后,赫连氏敬哀皇后,贺氏,初为夫人,生拓跋晃。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一:拓跋焘死、宋文帝死、孝武帝立)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一:拓跋焘死、宋文帝死、孝武帝立)公元452年太武帝之死:拓跋焘被太监宗爱杀害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暗杀,北魏陷入内乱。
宗爱暗杀拓跋焘,主要是因为宗爱此前诬陷太子,导致太子郁郁而终。
宗爱担心拓跋焘发现此事,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拓跋焘患病时将其杀害。
当时,拓跋焘出兵征战各地,命太子拓跋晃留守国都平城。
期间,宗爱经常做出不法之事,被太子知晓,太子便对宗爱颇有意见。
太子的党羽仇尼道盛和任平城,也因为宗爱多次干扰朝政,对宗爱产生不满。
宗爱担心太子会向拓跋焘告状,因此先找上拓跋焘,诬蔑太子造反。
拓跋焘听信了宗爱的一面之辞。
拓跋焘之所以相信宗爱的话,是因为此前拓跋焘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与父亲数落他听信谗言,梦醒之后,拓跋焘向宰相崔浩与国师寇谦之询问梦境的含意。
崔浩分析,这显示信仰佛教的太子与高僧玄高有勾结,目的是为了密谋篡位。
拓跋焘听闻之后,将信将疑,未对太子作出任何处理。
直到这一次接到宗爱的“密告”,拓跋焘便认为太子必定有不臣之心,便将太子身边的亲信全部打入大牢。
太子自此郁郁寡欢,不幸英年早逝。
太子有无真的造反已经无从查证,正史中并无太子谋反的记载。
但不论事实为何,太子抑郁逝世之后,拓跋焘每当想起与太子的往事,就对整顿东宫一事感到相当后悔。
宗爱知道拓跋焘的心思后,担心受罚,由此萌起了杀意。
宗爱认为,拓跋焘在感念太子之余,必定会下令彻查造反案,到时候一旦败露,自己铁定性命不保。
此外他也对权力有极强的欲望,想要趁机杀害皇帝,将皇帝的宝座取而代之。
因此,宗爱趁着拓跋焘染上疠疾时,在拓跋焘的饭食里掺上毒药,毒死了拓跋焘。
宗爱害死拓跋焘,不知为何竟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潜入过皇帝寝宫,所以当下并没有人追查此事,朝廷也为了怕惊动朝野,所以没有公布皇帝的死讯。
武功盖世的拓跋焘,就这么惨遭暗杀,结束了一生。
拓跋焘逝世后,没有定下皇位继承人,皇室陷入了混乱,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三皇子东平正拓跋翰,一派支持嫡亲皇孙拓跋濬。
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
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是一段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重要史料。
这段祝文内容丰富,字里行间透露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对研究北魏时期的政治、宗教、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铭文的内容和意义。
1. 铭文的背景北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君主拓跋焘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祭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也是体现统治者威望和家族尊严的重要方式。
拓跋焘祭祖时铭刻汉字祝文,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2. 铭文的内容铭文主要以祝福祖先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其中,铭文首先对祖先的功绩和德行进行了赞美,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铭文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兴盛昌隆,国家安宁。
铭文还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可以为后人了解北魏时期的社会、宗教、道德观念等方面提供重要资料。
3. 铭文的意义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不仅仅是一段祭祖文辞,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
通过分析铭文内容,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对深入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宗教、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段铭文还反映了当时的文学风格和书法艺术水平,对研究古代文学和艺术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4. 铭文的传承如今,北魏时期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段铭文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人们通过对这段铭文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让后人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是一份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史料,其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对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和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让古代智慧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所述内容深邃而丰富,除了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之外,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礼仪规范。
拓跋嗣有几个儿子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儿子都是谁
拓跋嗣有几个儿子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儿子都是谁拓跋嗣儿子都是谁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简介: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
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
拓跋焘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
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
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
在生活中,朴素节俭,威武豪迈,刚毅自律,直爽坦率,从谏如流。
但是在晚年刑罚过于残酷,诛戮过多。
452年,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杀害,时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乐平戾王拓跋丕拓跋丕简介: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
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
拓跋焘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
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
[键入文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 年),字佛狸,鲜卑族。
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 年)。
422 年,被立为太子,423 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
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
452 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
在位29 年,谥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拓跋焘率军讲求战法,指挥灵活,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
为政举措政治拓跋焘即位后,雄心勃勃,南征北战,主要是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对立政权间的矛盾。
但拓跋焘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而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有策略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采取战争手段的同时,根据形势,也力争通过通使、贡赐、联姻,缓和与敌对政权间的矛盾,建立友好关系。
拓跋焘统治的30 年间,后魏和柔然、刘宋、胡夏,北燕、北凉,互通使节,相互贡赐财物的事实不胜枚举。
相互联姻,也不乏其例。
如神元年(428 年),拓跋焘把俘虏的夏国主赫连昌迎至首都平城,不仅供奉丰厚,封爵为王,并以其妹始平公主妻之。
在此之前,拓跋焘已纳夏主昌的三个妹妹为贵圮,并立其一妹为皇后。
延和二年(433 年),拓跋焘派使臣册封北凉主沮渠牧键为王,并以妹武威公主妻之,纳北凉主之妹为昭仪。
延和三年,拓跋焘以海西公主嫁柔然汗吴提,并纳其妹为夫人。
太平真君十一年,拓跋焘率军伐宋,直抵瓜步。
在胜利形势下,他主动遣使求和、请婚。
他以其孙示宋使曰:“吾远来至此,非欲为功名,实欲继好息民,永结缘援。
宋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自今匹马不复南顾。
”表示了他要通过联姻,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当然拓跋焘采用联姻、通使、贡赐等手段的动机,并不是很纯正的。
但在战乱年代,即使是短期的和平,对恢复社会生产,1。
拓跋焘简介
拓跋焘简介拓跋焘拓跋焘(408—452.3.11),字佛狸,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拓跋焘生于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年),为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的长子。
母杜氏,魏郡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人,太宗即位,封贵嫔,泰常五年(420年)卒。
史称拓跋焘出生时“体貌瑰异”(《魏书·世祖纪》),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圭奇而悦之,说:“成吾业者,必此子也”(《魏书·世祖纪》)。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拓跋焘受封为泰(太)平王。
明元帝亦嗜服寒食散,罹疾经年,灾异屡见,颇以自忧。
五月,明元帝暗中派人问白马公崔浩:“《春秋》:星孛北斗,七国之君皆将有咎。
今兹日蚀于胃昂,尽光赵代之分野,朕疾弥年,疗治无损,恐一旦奄忽,诸子并少,将如之何?其为我设图后之计。
”崔浩说:“陛下春秋富盛,圣业方融,德以除灾,幸就平愈。
且天道悬远,或消或应。
昔宋景见灾修德,荧惑退舍。
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福,无以暗昧之说,致损圣思。
必不得已,请陈瞽言。
自圣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
今宜早建东宫,选公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左右信臣简在圣心者以充宾友,入总万机,出统戎政,监国抚军,六柄在手。
若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进御医药。
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则奸宄息望,旁无觊觎。
此乃万世之令典,塞祸之大备也。
今长皇子焘,年渐一周,明睿温和,众情所系,时登储副,则天下幸甚。
立子以长,礼之大经。
若须并待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生履霜坚冰之祸。
自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由此”(《魏书·崔浩列传》)。
于是,明元帝当即立拓跋焘为太子,同时任命南平公长孙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崔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丘堆为右弼,共同辅佐太子。
拓跋焘执政后,明元帝避居西宫,常暗中观察拓跋焘,听其决断,明元帝见拓跋焘多谋善断,非常高兴,对侍臣:“长孙嵩宿德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安同晓解俗情,明练于事;穆观达于政要,识吾旨趣;崔浩博闻强识,精于天人之会;丘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80)太武帝拓跋焘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80)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本名佛狸伐,北魏第三位皇帝,北魏拓跋嗣的长子。
公元423年,拓跋焘正式登基,时年十五岁。
拓跋焘在位期间,北魏攻灭夏国、北燕、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使晋朝末年中国北方混乱的局面得以结束,北魏政权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对峙,中国历史在此期间正式进入南北朝。
公元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生父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嫡长子拓跋嗣。
公元409年,道武帝拓跋珪去世,公元422年,成年的拓跋焘被封为泰平王,相国,加授大将军,同年五月监管国事,统领六军出镇塞上。
公元423年拓跋嗣去世,拓跋焘继位成为北魏皇帝。
公元424年,十六岁的拓跋焘刚刚继位,柔然趁机北下准备给拓跋焘一个下马威,然而柔然失算了,他们没有料到拓跋焘的军事能力和决心,经过两年的征战,拓跋焘打得柔然毫无招架之力,再也没有办法对北魏侵扰。
公元429年,拓跋焘亲征柔然,迫使依附于柔然的高车等部落纷纷投降,直至公元449年,拓跋焘率军进攻柔然十三次,扩地千里,终使柔然一蹶不振,这是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从此为北魏王朝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公元425年,夏国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其后赫连勃勃几个儿子战作一团,关中大乱,北魏乘机向西进攻大夏。
公元426年,拓跋焘率军攻入统万城,但赫连昌紧守内城,拓跋焘短时未能攻下内城遂退走,并占领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长安,公元427年,北魏再次进攻大夏国都城统万城,拓跋焘采取诱敌示弱的计策将将统万城守军诱出,然后分兵合围俘获赫连昌,公元430年,拓跋焘再攻夏国,尽得关中之地,胡夏名存实亡(赫连定后被吐谷浑所杀,夏国灭亡)。
公元432年,北魏攻打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公元433年北魏攻占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之后北凉向北魏称藩,北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
公元436年,北魏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北燕灭亡。
拓跋焘英雄一世,却死于非命,11个儿子各个短命,均未活过24岁
拓跋焘英雄一世,却死于非命,11个儿子各个短命,均未活过24岁拓跋焘是北魏最有雄才大略的皇帝,16岁登基为帝。
在位期间先后消灭胡夏、北燕、北凉,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并驱逐吐谷浑,北伐柔然,南征刘宋,最终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进入结束十六国乱世,进入南北朝对立阶段。
他改善民生,重用汉臣,加速了北魏王朝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的融合。
但其在位末期,脾气暴躁,杀戮无度,自己也惨死于宦官宗爱之手,终年45岁。
北魏的皇帝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都比较短命,但却是拓跋焘却是北魏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拓跋焘也算得上是比较高产的一位皇帝,有11个儿子,成活勉强过半,其中五个早逝。
而活到成年的六个儿子也非常短命,没有一个活过24岁。
长子:景穆帝拓跋晃拓跋晃(428—451)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之父。
拓跋晃自幼仁爱宽厚,聪明好学,而且记忆力超强,他与父亲拓跋焘不同,十分喜欢佛教。
延和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拓跋焘亲征北燕时,拓跋晃奉命留京处理尚书省事务。
在拓跋焘亲征北凉时,任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颇受朝中大臣称赞。
后曾随父亲北伐柔然,并参决军国重事。
拓跋焘南征刘宋时,拓跋晃奉命率军驻扎漠南,防备柔然南下入侵。
在拓跋焘下诏灭佛时,由于拓跋晃爱佛,父子由此产生矛盾。
拓跋晃屡屡进谏父亲,都被拒绝,只好私下里设法保全了不少和尚。
拓跋焘晚年宠信宦官宗爱,宗爱生性狡诈,多有不法,拓跋晃对其多有不满。
拓跋晃的亲信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也与宗爱不合。
宗爱担心仇尼道盛、任平城会揭发自己的罪行,便向拓跋焘进谗言诬陷二人。
拓跋焘信以为真,下令诛杀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由此牵连很多东宫官吏被处死。
拓跋焘因此极为愤怒,拓跋晃也为此忧愤而死,年仅24岁,谥号景穆太子。
拓跋焘后来知道错怪了拓跋晃,为此感到十分后悔。
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继位后,追尊其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次子:晋王拓跋伏罗拓跋伏罗(?—447),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加车骑大将军。
历史故事-拓跋焘年少统国
历史故事-拓跋焘年少统国 拓跋焘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皇帝、统帅。
那么关于拓跋焘的故事你知道吗?下⾯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拓跋焘年少统国吧! 年少统国 拓跋焘即位⽐较顺利。
在汉⾂崔浩建议下,他⼗⼆岁就被⽴为太⼦。
同年就统兵远赴⼤漠抗击柔然的⼊侵。
423年,三⼗⼆岁的明元帝病重,还是少年的拓跋焘受命鉴国,统驭⾂下,聪明⼤度,已浑然有帝王之风。
拓跋焘刚继位,柔然三万⼤军⼠⼤举进攻,⼀度占领北魏旧都盛乐。
拓跋焘怒不可遏,亲⾃率兵,收复盛乐。
他⼜组织五路⼤军,渡⼤漠追击柔然,使对⽅⼤败⽽去。
425年,夏国国主赫连勃勃死。
这位赫连勃勃就是曾帮助前秦⼤帝苻坚灭掉什翼犍代国的刘卫⾠惟⼀跑掉的⼉⼦。
赫连勃勃⾝材魁伟,⾼⼋尺五⼨,姿容秀丽,后秦的国主姚兴⼀见就很喜欢他,让⾼平公没奕于收留他,没奕于还把⾃⼰⼥⼉嫁给勃勃做妻室。
姚兴派勃勃为安北将军,配以鲜卑族两万余户帮助没奕于镇守朔⽅。
没⼏年,这位贪暴⽆亲的勃勃就杀掉⽼丈⼈,并领其众,⾃称⼤夏天王,⾃⽴为国。
勃勃改姓为赫连,意思是家族显赫与天相连,与⾃⼰有⾎源关系的部落均改姓为铁伐,意思是刚锐似铁,皆能伐⼈。
刘裕攻灭后秦后,赫连勃勃乘刘裕回朝时⼤举破晋,⼤败刘义真,积数万⼈头为京观,号为“骷髅台”。
同年称帝,定都统万。
赫连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凶残暴虐,视民众如草芥。
他命⼯匠蒸⼟筑统万城,城墙完⼯⼀段,就以铁锥试验,扎进⼀⼨,就⽴杀筑墙匠⼈,并把⼫体筑进墙内再换⼀批⼯匠。
制造兵器的匠⼈最惨,必死⽆疑。
制⼸的匠⼈献⼸,如果射甲不透,⽴杀;如果射甲透⼊,马上把制作铠甲的匠⼈杀头。
循环往复,反正难逃⼀死。
他⼜常常喜欢坐在城上,置⼸⼑于侧,随便看谁不顺眼就杀掉。
统治末期,赫连勃勃诸⼦相杀,最后⽴赫连昌为太⼦。
魏帝拨跋焘亲率⼤军直扑夏国。
到君⼦津,天寒冰结,他⾃率⼆万轻骑渡河直袭统万,夏主赫连昌出城迎战即败,退⼊城内。
魏军在周围杀掠⼀番,获⽜马⼗余万,扬长⽽去。
同年夏天,拓跋珪⼜⾃率轻骑三万倍道先⾏,再扑统万。
皇帝简史(58)北魏拓跋焘——“三武灭佛”第一人
皇帝简史(58)北魏拓跋焘——“三武灭佛”第一人姓名:拓跋焘生卒时间:408~452年,享年44岁,按现代人的寿命正值壮年,但古人来说却已是老年。
在位时间:29年,算是一个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王朝已经稳定传承第三代,而他又在位时间如此长,建立功业基本是必然的事情,否则无法存在这么长时间。
出身:太子出身;如何上位:父亲病死后继承皇位;如何死的:被近臣中常侍杀死;帝号含义: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一个武字完全可以看出拓跋焘的武功之盛,基本整个北魏的版图中,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而且还是亲征的那种。
皇帝亲征打天下,任何一个汉族皇帝都不可能做到,也不允许这么做,但少数民族的皇帝可以。
已经第三代皇帝了还称祖,而不是称宗,就是因为他开疆拓土的范围太大,一点也不比开国皇帝拓跋珪少。
年号含义:始光、神麚、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主要辅政大臣:崔浩;生平:拓跋焘是拓跋珪的孙子,拓跋嗣的长子。
408年出生在拓跋珪称帝后的都城——平城。
据说拓跋焘出生后体态容貌都非常奇特,拓跋珪非常喜欢,认为这个孙子是能够兴旺北魏的人。
409年爷爷拓跋珪被叔父杀死,父亲杀死叔父登基,拓跋焘后来被立为太子;所以他是以太子的身份,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对后来他的统治打下了法理的基础。
422年,拓跋焘14岁,被父亲封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焘为相国,加授大将军。
五月,拓跋焘开始监管国事,提父亲处理国家大事、日常事务。
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统领六军出镇塞上,讨伐柔然。
后来父亲生病时,都是任命拓跋焘总管朝中事务。
不论是当朝处理政务,还是领兵出征,拓跋焘的聪明和能力都显露无遗,对大小事务应付裕如。
让朝廷上下佩服不已。
423年,父亲明元帝病逝,15岁的拓跋焘以太子身份,胜利登上帝位,成为北魏的第三代皇帝。
拓跋焘先是花了两年时间,从424-425年期间,先后两次领兵进入草原,打击北方草原最大的威胁——柔然。
在暂时控制住北方局势,一边修建长城、建立六个军镇,以防御柔然的骚扰和抢掠,减少北方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是由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的,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
下面是有南北朝皇帝拓跋焘,欢迎参阅。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天赐五年(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宫。
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
”
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去世,拓跋焘的父亲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帝。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日,明元帝封拓跋焘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焘为相国,加授大。
同年五月,拓跋焘监管国事。
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统领六军出镇塞上。
明元帝生病时,命拓跋焘总管朝中事务。
拓跋焘聪明大度,应付裕如。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
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统一北方
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
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打胡夏。
始光四年(427年)魏军攻胡夏首都;;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赫连定即位于平凉。
神麚三年(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
胡夏名存实亡(赫连定在灭西秦之后,被吐谷浑所杀,胡夏灭亡)。
延和元年(432年)后魏攻打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
太延二年(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
延和二年(433年)魏朝又攻占了宋、魏之间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
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后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
北凉灭亡。
从431年到439年的九年中,拓跋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这三个小国消灭,并于433年进攻汉中,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政治制度太武帝即位后,雄心勃勃,南征北战,
主要是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对立政权间的矛盾。
但太武帝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而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有策略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采取战争手段的同时,根据形势,也力争通过通使、贡赐、联姻,缓和与敌对政权间的矛盾,建立友好关系。
太武帝统治的30年间,北魏和柔然、刘宋、胡夏,北燕、北凉,互通使节,相互贡赐财物的事实不胜枚举。
相互联姻,也不乏其例。
如神麚元年(428年),太武帝把俘虏的夏国皇帝赫连昌迎至首都平城,不仅供奉丰厚,封爵为王,并将其妹始平公主嫁给赫连昌。
在此之前,太武帝已纳赫连昌的三个妹妹为圮,并立其一妹为皇后。
延和二年(433年),太武帝派使臣册封北凉君主沮渠牧犍为王,并将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纳沮渠牧犍之妹兴平公主为昭仪。
延和三年(434年),太武帝以西海公主嫁柔然可汗吴提,并纳其妹为夫人。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率军伐宋,直抵瓜步。
在胜利形势下,他主动遣使求和、请婚。
他以其孙示宋使曰:“吾远来至此,非欲为功名,实欲继好息民,永结缘援。
宋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自今匹马不复南顾。
”表示了他要通过联姻,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当然太武帝采用联姻、通使、贡赐等手段的动机,并不是很纯正的。
但在战乱年代,即使是短期的和平,对恢复社会生产,减轻人民痛苦都是有好处的。
拓跋焘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能有效地使用战争和和平手段,足见他是拓跋焘对经济,思想文化建设也很重视。
他说:“财者,军国之本”。
他懂得物质财富是关系到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大事。
《魏书》
记载:“世祖继位,开拓四海,以五方之民各有其性,故倍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又于岁时取鸟兽之登于俎用者以牣膳府。
“他根据其统治区民族众多,生产方式不一等情况,坚持实行不改变各族人民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政策。
既重视汉族人民农业生产,也重视少数民族的畜牧射猎习惯。
通过发展农牧业生产,征收人民租调,接受各族朝贡和通过战争掠夺等手段来增加物质财富,保证军国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