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13.1 世界地理概况复习 湘教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基于地图阅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世界的海陆分布的知识难度不大,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应关注的是阅读世界地图的方法和技能。
在读图、绘图的基础上,采用归纳、分析、讨论等方法生成结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区域认知)2.阅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通过读图、绘图(一笔画世界),了解各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对位置关系。
(地理实践力)4.在地图上识别大陆、岛屿、大洲、半岛、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区域认知)5.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1.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1.在不同尺度的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绘图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宇航员从太空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作“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应该叫“水球”运用宇航员的感叹导入,激发学习兴还是“地球”呢?趣。
1.海陆面积比较教师:观看视频或图片,结合地球仪,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
学生: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航天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因此科学家又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
过渡:地球上海洋与陆地各占多大比例呢?教师:阅读教材第40页图3—3“地球海陆面积比较”及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面积约占29.2%。
教师补充:那为什么古人没有把地球称作“水球”呢?学生:这是因为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古代的人们活动范围狭小,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广阔的海洋。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平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平安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乐观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日本乐观开展海外屯田的缘由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有,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分,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宽敞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1.C 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有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四周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四周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四周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
两湖均为外流湖。
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峻。
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峻。
答案 3.B 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高一地理复习(湘教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的判断(如:已发射的人造卫星、流星、流星体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原因;八大行星的位置、分类、公转的共同特点。
注:彗星、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且恒星日长于太阳日)4.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波长范围及分布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地形、天气)4.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分布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注意:一定分清楚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常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地区第三节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的周期(太阳日、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日差异的根本原因2.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分布规律)3.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异晨昏线的判断、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左右手定则,注“向左向右偏”是指向运动方向的左右)地方时的计算时区的计算日界线的问题4.黄赤交角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化五代的变化状况(黄赤交角决定回归线、极圈的大小,回归线之间的部分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的部分为温带,极圈到极点的范围为寒带。
故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包括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6.地球公转的轨道近、远日点的日期、速度变化7..公转的周期(恒星年、回归年的长度)注:回归年是指以太阳直射点为参考,如:春分日再到春分日的时间间隔为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近日点再到近日点的时间间隔为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8.公转的意义:四季的更替五代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9.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变化规律昼长的计算10.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分布规律、应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1.横波、纵波的特点及差异2.地球内部结的划分依据、界线(地壳部分:海洋的地壳厚度与陆地的地壳厚度的差异及原因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地幔部分: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岩石圈的范围;地核部分:内核、外核的状态)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那些(生物圈的范围)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的关系2.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常见的代表(注:沉积岩的特点变质岩中变质前后的岩石)3.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键在于岩浆,岩浆是三个箭头指向,一个箭头指出。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理-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地理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研究方法-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理坐标与地球网格-地理坐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地球网格在地图上的运用-地球不同地区的时间计算与时区划分3.地球的构造和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特点-地壳与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和发展-地球上的板块及其运动4.地球表层的地形-地球表层的主要地形类型和特征-地球表层地形的形成与变化原因-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和地震活动5.气候与气候因素-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气候要素和气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变化的原因6.气温和气温分布-气温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气温的测定方法和旬月季年度变化规律-当地和世界各地气温分布的特点7.降水与降水分布-降水的概念和影响因素-降水的测定方法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8.大气压力和风-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定方法-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季节性变化-风的概念和分类方法-风的成因和风的分布规律9.气团和气候-气团的概念和特征-不同气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10.水循环和水资源-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和周期-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保护措施11.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2.人口与城市化-人口的概念和规模-人口增长与人口发展的机理-城市化的含义和发展规律-城市化对人口和环境的影响。
高一地理 第一章复习 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3、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与A. 陆地表面 B 海洋中 C 沼泽中 D 森林中4、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 北极星 B 金星 C 太阳 D 月球5、为什么太阳能称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A. 行星最多 B 质量最大 C 体积最大 D 卫星最多6、下列天体系统中,无恒星的是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7、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宇宙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②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③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就是已知宇宙④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8、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①太阳很稳定②九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③九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④宇宙间的各天体各行其道A.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9、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囊括了整个宇宙 B 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C 包含二级天体系统D 就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的总和10、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 既有公转运动又有自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二、综合题:16、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示共有级天体系统。
⑵图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其距太阳的距离是。
构成该天体系统中的非中心天体的公转和自转周期的长短关系是。
⑶图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非中心天体是中心天体的。
17、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出图中一些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A 、E 、F 、J 。
⑵用图中字母写出:地球是,哈雷慧星是。
⑶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A太阳B月球C金星D火星⑷据上图可以总结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有、、。
18、据所学知识,把下列字母序号填人图中方框内。
湘教版地理地理复习:地图和地球专题复习要点图解 知识梳理 重难点集训(一)共36张PPT
考
点
北极
1
B在A的 正东 方
A
①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
B在C的 正北 方
考
B
点
②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方向
2
C在A的 东南 方
C
③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上,也不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
3
2.确定方向。
考
方法一:画图
60oS 南极圈66.5°S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
经度
考 点 1
160oE
西半球
考 点 2
东半球
(W)
(E)
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
考
点 3
20o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4.半球的判定方法
(1)南北半球的判定方法:
考
所有的北纬(N)都是北半球,所有的南纬(S)都是南半球;
地图与地球
专题复习(一)
知识梳理
目
要点图解
录
重难点集训
复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提供的信息,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理解比例尺的含 义,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识记一些常用图例。(重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能列举出电子 地图、遥感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会运用相关数据 描述地球的大小。 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5.能够判读经纬网地图。(重点、难点)
地图部分
考点 1 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大要素: 方向 、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
考
方向
点 1
1.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讲义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表达是(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 D.④位于北温带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可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红对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球仪 时区和日界线讲与练课件湘教版
指示方 向
南北方向
数量 无数条
纬线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 到极点为零
东西方向
• 2.纬度与经度
定义 实质
纬度
人们为了区分纬线而给纬 线标注的度数
当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 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经度
人们为了区分经线而给经线标 注的度数
当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 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纬度
经度
图 示
划 分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
• 特别提醒 • (1)东西半球、东西经度、东西时区的区别和联系
• (2)确定一个地点的日出、正午、日落、深夜等时间问题,必须根 据这个地点的地方时。
• (3)飞行(航行)中的时间换算问题:一般不用考虑日界线,只要知 道出发地、目的地和飞行(航行)时间即可。出发地出发时间换算 成目的地时间+飞行(航行)时间=到达时目的地时间;出发地时 间+飞行(航行)时间=到达时的出发地时间。
地方时。
• 由题意知,OA、OB为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地 方时为0时,根据日界线东西两侧的日期特点,判断OA为180°经 线,OB地方时为0时,则甲地地方时为3时。
②若北京时间为 7 月 9 日 12 时,求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 围。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 两条日期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
• 要点三 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难点)
• 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同一经线 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千米×相隔纬度数。
• 2.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两点 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其余纬度上的经线距为 111·cosφkm(其中φ为纬度)。
会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涉及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地理湘教版作为中国湖南地区的地理教材,总结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湖南的地理特点和人文风貌。
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和地球上的气候差异。
2.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外面的电离层,大气圈的厚度和气候特点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水循环将地球上的水源不断地进行交换和转移,保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4. 地球的岩石圈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构造和地形地貌决定了地球上的山脉、平原、丘陵和盆地的分布。
5. 地球的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是各种生物在地球环境中的分布和演变,包括动植物的分布、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形地貌复杂,有湘江流域、洞庭湖流域、西南山区和岭南地区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的分布和结构。
2. 农业与农村农业与农村是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领域,土地利用、农作物的种植和农田的水利设施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3. 工业与工业城市工业与工业城市是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业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地区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
4. 交通与交通枢纽交通与交通枢纽是地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地区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枢纽的位置和功能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便利程度。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3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环境的组成(1)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组成。
(2)自然地理要素:在以地球内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①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②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3.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①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改变了某种要素,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环境。
②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③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1.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我国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生长在阳坡,冷杉生长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水文→生物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由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理,完整呈现因果关系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
高考地理湘教版知识点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湘教版地理教材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湘教版地理知识点,以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它以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运动。
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角度等知识,可以了解地球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1.2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和高低起伏,地貌是地球表面的风化、侵蚀和沉积造成的地貌特征。
学习地形和地貌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地质灾害等情况。
1.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
通过学习气候和气象,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分布、气温变化等信息。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
了解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情况,可以揭示出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同时,学习城市化可以了解城市规模、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信息。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农业与工业,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布局、工业发展等情况。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领域。
学习交通与通信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交通网、交通方式、通信设施等信息。
3.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是地理学科中的基本工具,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图的数字化和空间分析技术。
通过学习地图和GIS,可以掌握地图的制作与应用、GIS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以了解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以上湘教版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地理科学的理解,提升自己在高考中的地理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有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知识点汇总表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知识点汇总表1.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03'到53°33'之间 - 中国地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约亩-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约1.8万千米- 中国海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2. 中国气候区划- 中国地理气候带划分:北温带、寒温带、暖温带、热带- 北温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昼夜温差大- 寒温带气候:寒冷冬季长,夏季短暂- 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季风影响,降水丰富3. 中国地形地貌特点- 中国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中国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脉- 中国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中国主要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 中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4. 中国地震活动特点- 中国地震分布特点:我国地震多发区主要为青藏高原周边地带、沿海地区- 中国地震剧烈程度:以西部地区为主,地震灾害较严重- 影响地震活动的因素:板块构造运动、地壳运动、人类活动5. 中国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自然灾害种类: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气候变化等- 自然灾害防治:- 加强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完善灾害监测和预测技术-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 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人为灾害6. 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总量:约14.5亿人- 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地理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 - 人口政策调控: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调整7.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城市经济更加繁荣- 区域发展战略:沿海带动内陆,东西部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总结:以上是高一地理湘教版必背的知识点汇总表,涵盖了中国地理概况、气候区划、地形地貌特点、地震活动、自然灾害防治、人口问题和区域经济差异等内容。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二世界地理分区基础复习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组题东亚一、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一中标出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二中标出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一中标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
①半岛,②岛,③岛,④岛,⑤岛,⑥海,⑦海,⑧洋。
3、东亚地势高低,西部以和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和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和地形为主,面积狭小,河流。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1)图一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在图中大致画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陆地上形成高压,也叫高压,它切断了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低压,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陆地升温,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也叫低压,它切断了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高压,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3)图二中国家西北部冬季多暴风雪,理由?5、日本国家水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
6、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沿岸。
日本工业区包括、、、和。
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7、日本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其中石油主要来自,铁矿主要来自,煤主要来自,棉花主要来自。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向是,其次是和。
8、简要叙述日本农业的特点。
9、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在图二中标出它的位置,简要分析其成因。
10、日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部;日本最大的两个港口和;日本的硅岛,日本的科技城,汽车城。
第二组题东南亚一、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经度和纬度。
仔细观察它经过的地区。
2、东南亚由图中甲半岛和乙群岛两部分组成。
地理位置处于联系洲和洲,沟通了洋和洋的“十字路口”。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13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新考纲】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1.综合思维:结合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
3.地理实践力: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或某海区洋流图。
4.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
考点一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读“世界洋流模式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的性质①图中实线箭头表示________流,是从水温____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____的海区。
②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流,是从水温________的海区流向水温________的海区。
(2)影响因素______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和________的影响。
(3)读上图,完成下表。
海域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__________、E 北太平洋暖流、F__________、G 东澳大利亚暖流、H 秘鲁寒流、I__________A 北赤道暖流、B 南赤道暖流、C________大西洋J__________、K 北大西洋暖流、L__________、M 加那利寒流、N__________、P__________印度洋Q________、R________(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①夏季: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②冬季: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1)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
(2)南半球无中高纬度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离岸风盛行的海区多为上升补偿流,为寒流,往往形成渔场。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________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由图可知,东北信风带、________带、中纬________带及________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位于乙岛的()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答案】1.B2.D【解析】1.甲岛的纬度自南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自西向东增大,是东经,因此甲岛是位于北回来线旁边、120°E~122°E之间的台湾岛;乙岛的纬度自南向北减小,是南纬,经度自西向东增大,是东经,因此乙岛是位于南回来线旁边,45°E~50°E之间的马达加斯加岛;依据纬度推断甲岛位于乙岛的北方,依据经度推断甲岛位于乙岛的东方,综合得到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
故选B。
2.两图的图幅大小、纬度大致相等,甲图的经度差为2°,乙图的经度差为5°,甲图表示的实际距离不到乙图实际距离的一半,甲图的比例尺明显大于乙图,甲岛屿的面积明显小于乙图;0°~30°之间属于低纬度,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低纬度;甲岛南北的纬度差明显小于乙岛,甲岛的南北距离也就比乙岛短。
故选D。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4.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B.在戊处悬崖可进行跳伞C.已处可形成冲积扇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答案】3.A4.D【解析】3.照片显示远处有山地、近处为河流,且河流在图中由右上位置流向左下方;结合图中摄像机位置,可推断最可能是在甲位置拍摄的。
4.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推断河流总体上自北向南流。
乙甲之间有一山脊,故在乙处不能看到甲;戊处悬崖只有两条等高线相交,而等高距为10米,则此处悬崖相对高度不到30米,不相宜跳伞。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概况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缝合线是指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则图中属于地缝合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中的“两陆地板块”“碰撞”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
2.一艘20万吨的轮船从甲处到乙处,最合适的线路是( )
A.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几内亚湾英吉利海峡
C.日本海白令海峡北冰洋白海
D.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
解析:B、D两项所给线路航程太长,C项所给线路经过北冰洋,难以通航。
答案:A
读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三个滑雪场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
A.位于地形崎岖的山地高原区
B.位于森林茂密的低山丘陵区
C.位于干燥寒冷的草原气候区
D.位于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原区
解析:三个滑雪场都位于非洲高原。
答案:A
4.三个滑雪场所在国家( )
A.黑色人种为主 B.荒漠化较严重
C.人口增长较快 D.城市化水平高
解析:北非为白色人种;滑雪场①位于热带草原区,荒漠化轻微;三地的人口增长均较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答案:C
2014·永兴模拟以下为世界上四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图,回答5~6题。
5.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区位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附近,乙地区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区,丙地位于非洲刚果盆地附近,丁地位于南美洲西南沿海地区。
乌拉尔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答案:A
6.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荒漠分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南美洲西南海岸30°S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秘鲁寒流影响,多荒漠分布。
答案:D
2014·枣庄模拟读某大陆沿5°S地形剖面图(横坐标为经度,纵坐标为海拔),完成7~8题。
7.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多为内流河
B.B处附近的高山是火山
C.B处附近是热带雨林景观
D.C处附近为热带沙漠
解析:5°S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结合图中经度可以判断图示为非洲大陆,A处为刚果盆地,河流为外流河;B处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高山为乞力马扎罗山,属于火山;C处为热带雨林气候区。
答案:B
8.丙处地形的成因是( )
A.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
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C.板块张裂、断层下陷
D.人工开挖的运河
解析:丙处为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内部断裂下陷而成。
答案:C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
其特点为:①地带性突出。
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
②局限于某些群体。
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
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
据此回答9~10题。
9.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造成的
B.沿海面积大于内陆,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C.我国避寒带纬度较低,主要是季风造成的
D.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是受洋流影响
解析:图中显示世界避寒带大致和纬线平行,多分布于中低纬度,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分布于北部撒哈拉沙漠,原因是该地1月份气温较高,而不是受洋流影响。
答案:D
10.图中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位于撒哈拉沙漠附近的丁地,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没有发展成为避寒胜地。
答案:D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
回答下题。
11.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
A.甲与丙 B.甲与乙
C.丙与丁 D.乙与丁
解析:甲、乙分别是中亚和埃及著名长绒棉产区。
答案:B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
呦呦锡兰奶茶,其茶香与牛奶交融后,“香的刚刚好,回味也更好”。
读斯里兰卡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斯里兰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短小流速缓慢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造成A、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④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岛屿河流短促;造成A、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坡向,西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D
13.影响该国茶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①寒潮②飓风③旱涝④沙尘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靠近北印度洋飓风源地且位于主要移动路径上,飓风危害大。
答案:B
甲、乙两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湖泊。
读图回答14~15题。
14.甲、乙两图湖泊所在地区储量丰富的资源分别是( )
A.石油煤炭 B.石油铁矿
C.煤炭石油 D.天然气铜矿
解析:甲、乙两图湖泊分别是里海和密歇根湖,所在地区分别储藏大量石油、铁矿资源。
答案:B
15.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湖泊及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湖泊都位于大陆内部,属于咸水湖,均为所在大洲最大的湖泊
B.两湖泊沿岸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图所在地区降水比乙图所在地区多
C.注入甲图中湖泊的最大河流是多瑙河,河流流经了8个国家
D.乙湖泊沿岸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面向市场的乳畜业
解析:里海是咸水湖,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北美洲最大湖泊是苏必利尔湖。
两湖泊沿岸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甲图所在地区大陆性更强,降水比乙图所在地区少得多。
注入甲图中湖泊的最大河流是伏尔加河。
乙湖泊沿岸为美国五大湖沿岸的乳畜带。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
16.2014·银川一模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7分)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
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 4
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
(1)简述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牧民只有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析:(1)读图是关键。
图中沿36°N、67°E、70°E附近降水多(即中间多),而64°E、73°E降水少(即两侧少),结合地形图及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可分析原因。
(2)这里的牧场属于山地夏季牧场。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来分析。
答案:(1)总体降水少;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中间多。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小;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2)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少;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
(3)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地壳活跃。
17.2014·青岛调研读七月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1)在左图所规定的方框内画出7月份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用风向箭头表示风带,用表示气压带)
(2)右图中上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
简述该处典型植被的全球环境效益。
(3)图中沿20°E经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
第(2)题,右图中阴影部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穿过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对全球碳平衡、水平衡、生态平衡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3)题,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沿20°E经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答案:(1)略(2)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维持全球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缓解荒漠化);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