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合集下载

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

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

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JW-03.12一.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检测项目: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3. 钻芯法检测混土抗压强度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试验5.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6.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7.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检测8.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二.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2.1引用标准: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3/T1049-2008《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2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3回弹仪率定: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2.4收集资料: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b.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c.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e.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f.检测原因。

2.5抽样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

随机抽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

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检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应对构成建筑结构的预制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检验.一. 检验装置及仪表1.位移量测仪表. 量测挠度常用百分表.2.磁力表架.3.台座二个.4.角钢和棍轴各一个.5.垫板和砂浆.玻璃片.水泥胶砂及大白粉等.二.检验批抽样检验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三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生产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打批.三.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项目四.检验方法及程序(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检验构件先划分检验批,随机抽取试件2.检查构件结构情况与图纸型号是否一致特别是钢丝规格.根数.几何尺寸与图纸设计的是否一致,生产日期是否到28d.3.对检验构件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构件的几何尺寸(长.宽.高),主筋规格.数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查强度试验日志).4.构件放线步骤为:(1)量取板两端中点连成轴线①;(2)量其中点作垂线②是为试件中线;(3)由中线向两侧量Lj/2(Lj为检验跨度)做出支座线③;(4)量取规定尺寸作均布加载区格线或集中加载线④(四区格均布荷载量Lj/4,三分点集中加载量Lj/6);(5)量后在支座线中点和跨中线两侧上玻璃片作为量测点⑤,整个放线工作完成。

5.构件就位6.支放百分表7.加载物的称重及分布8.均布荷载合理加载计算详见加载程序表9.预加载和仪表调零(二).构件加荷试验与检验1.人员安排一般由2~3个专职检验人员加上4~6个辅助人员组成。

2.分区格加载每个区格长度0.8~1.0m左右为宜,区格之间的间隙50~150mm.3.加载操作中的要求(1).每个区格一人负责加载,在主检人的指挥下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2).加载时要轻拿轻放,均匀放置,避免冲击作用造成的瞬时超载。

(3).码放荷重块要摆放平稳.均匀.对称,以避免构件扭转和两挠度值相差过大。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WC2)编号:DHTS∕WC2-05-2016版号:第 1 版修订状态:第 0 次修订编制人员:XXXXXX审批人:XXXXXX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2016-08-10发布 2016-09-10实施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各检测室: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2016年8月10日1概述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2.6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2.7 NB/T 47013.1~47013.13-2015(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WC2)编号:DHTS∕WC2-05-2016版号:第 1 版修订状态:第 0 次修订编制人员:XXXXXX审批人:XXXXXX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2016-08-10发布2016-09-10实施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各检测室: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2016年8月10日1概述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2.6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2.7 NB/T 47013.1~47013.13-2015(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指南

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指南

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指南一、砼楼面浇筑完毕例行检查指引1、检查板面标高:利用钢筋上的500mm控制线拉线使用卷尺测量板面标高及板平整度。

使用2m靠尺检查柱、墙根部的平整度。

2、使用卷尺测量柱、墙钢筋保护厚度(根据测量组投射柱、墙轴线),检查悬挑板、边梁位置偏差。

楼梯间,电梯井平面位置,同上述作法测量。

3、使用砼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砼钢筋保护层检测仪可检测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

二、柱、墙模板安装前1、根据蓝图检查钢筋数量、级别、间距、排距。

2、观察柱、墙钢筋水泥垫块设置数目,重点检查柱墙根部,梁底500mm范围内垫层数量(保证水泥垫块水平、竖向间距控制在300~400mm)3、柱墙钢筋直螺纹检查,使用力矩扳手检查直螺纹安装质量(直螺纹力矩扳手把手下方有相应钢筋直径力矩数值),并观察直螺纹外露丝扣长度,检查合格后用黄、蓝油漆做出标识。

4、砼剔凿质量、垃圾清理程度的检查,砼施工缝剔凿最佳时机在于砼终凝后砼表面泛白,剔凿要求将砼表水泥浆剔凿干净。

露出砼粗骨料(即石子)为准,模板安装前要将施工过程产生的锯末等垃圾清理干净,并在柱、墙定位线200~500mm范围内弹射模板控制线,便于检查模板安装位置。

三、梁、板模板安装1、使用钢尺检查梁柱截面尺寸、轴线定位。

2、梁、柱模板安装过程要求模板间、缝隙间粘贴海绵条,尤其梁侧模板间拼缝(因梁跨度超过4m便将做起拱处理,这样梁侧模板拼缝同一位置梁侧模板下方拼接严密,上部模板就因起拱产生缝隙)3、柱砼浇筑前使用线锤检查柱模板垂直度、用观察法观察模板间拼缝是否严密,通丝螺杆洞是否封堵严密。

使用钢尺利用柱模板控制线,检查柱模板定位是否准确。

4、检查验收预埋件平面位置及型号四、结构顶板、墙砼浇筑前1、根据蓝图检查梁、板钢筋的钢筋位置、数目、级别、保护层,即主控项目、一般项目。

并检查柱、墙钢筋水平梯子筋,柱墙构件定位框的设置情况。

检查梁底垫层、板底垫层垫块数量、马櫈密度及间距。

作业指导书范本

作业指导书范本

作业指导书范本一、任务背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作业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业指导书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作业要求和指导方法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作业指导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标准格式的文本,以确保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准确、清晰、易于理解。

二、作业指导书的基本要素1. 作业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作业内容。

2. 作业目的:明确作业的目标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作业要求:列出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包括具体的内容、格式、字数等。

4. 作业参考资料:提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参考的资料或者资源,如教材、课件、网站链接等。

5. 作业提交方式和截止日期:说明学生应如何提交作业,并明确截止日期和时间。

6. 作业评分标准:列出评分标准,使学生了解作业评分的依据,增强公平性和透明度。

7. 作业指导:提供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解题思路、方法等,以匡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三、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1. 语言简明清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作业要求。

2. 结构合理:按照逻辑顺序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各个要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作业。

3. 内容准确全面:确保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参考资料和评分标准等内容准确无误,不遗漏重要信息。

4. 信息可读性:使用合适的字体、字号和排版,使作业指导书易于阅读和理解。

5. 图文并茂:在作业指导书中适当插入图表、示意图等辅助说明材料,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内容。

6. 语气鼓励性:在作业指导书中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作业指导书的示例作业标题: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作业目的:通过写作练习,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业要求:1.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内容要涵盖以下要点:a)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 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c) 个人应如何参预环境保护。

2. 短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170套)_修正版_修正版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170套)_修正版_修正版

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合集目录(170套)•第1部分: 主体结构作业指导书•课时1 : 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作业指导书.docx•课时2 : 00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doc•课时3 : 003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doc•课时4 : 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 : 005 混凝土构件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 : 006 建筑结构应力测试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 : 007 最大裂缝宽度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8 : 00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doc•课时9 : 009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0 : 010 桥梁单片梁静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1 : 011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2 : 012 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3 : 013 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4 : 014 楼板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5 : 015 碳纤维片材与砼的正拉粘结强度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6 : 016 建筑及构件变形测量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7 : 主体结构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2部分: 土工作业指导书•课时18 : 001含水率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9 : 002环刀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0 : 003蜡封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1 : 004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2 : 005灌砂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3 : 006标准固结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4 : 007三轴压缩UU试验.doc•课时25 : 008直接剪切慢剪试验.doc•课时26 : 009直接剪切固结快剪试验.doc•课时27 : 010直接剪切快剪试验.doc•课时28 : 011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29 : 012快速固结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0 : 013自由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1 : 014击实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2 : 015滚搓法塑限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3 : 016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实施细则.doc•课时34 : 017有机质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5 : 018岩石物理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6 : 019土样中易溶盐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7 : 020水质分析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8 : 021圆锥仪法液限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39 : 022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试实施细则.doc•课时40 : 023岩块点荷载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41 : 土工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3部分: 室内环境作业指导书•课时42 : 001室内环境作业指导书D0.doc•课时43 : 室内环境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4部分: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课时44 : 001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doc•课时45 : 002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doc•课时46 : 003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47 : 004通风与空调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48 :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5部分: 建筑节能作业指导书•课时49 : 001建筑门窗三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0 : 002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1 : 003建筑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2 : 004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课时53 : 005中空玻璃露点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4 : 006导热系数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5 : 007不燃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6 : 008可燃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7 : 009氧指数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8 : 010燃烧热值检测作业指导书.doc•课时59 : 011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0 : 012建筑保温砂浆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1 : 013耐碱网格布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2 : 014锚栓抗拉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3 : 建筑节能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6部分: 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课时64 : 001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5 : 002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6 : 003 建设用砂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7 : 004 建设用卵石碎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8 : 00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69 : 006 砂浆力学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0 : 00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1 : 008砂浆配合比设计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2 : 009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3 : 010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接头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课时74 : 011墙体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5 : 012建筑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6 : 013建筑防水涂料检验作业指导书.doc•课时77 : 见证取样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x•第7部分: 钢构作业指导书•课时78 : 001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D0.doc •课时79 : 002铁路桥梁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D0.doc •课时80 : 003公路桥梁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D0.doc •课时81 : 004钢结构焊缝射线照相检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82 : 005钢结构焊缝磁粉探伤实施细则D0.doc•课时83 : 006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施细则D0.doc•课时84 : 007钢材力学性能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85 : 008扭矩系数检验实施细则D1.doc•课时86 : 008扭矩系数检验实施细则D1.doc•课时87 : 009抗滑移系数检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88 : 010钢结构节点承载力检测实施细则D0.doc•课时89 : 011防腐涂层测厚实施细则D0.doc•课时90 : 012防火涂层测厚实施细则D0.doc•课时91 : 013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实施细则D0.doc•课时92 : 014手工洗片操作细则D0.doc•课时93 : 015射线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规定D0.doc•课时94 : 016钢结构电位检测实施细则D0.doc•课时95 : 017钢材化学分析方法作业指导书D0.doc•课时96 : 018金属硬度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97 : 019宏观酸蚀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98 : 020螺栓螺钉实物的楔负载检验实施细则D0.doc •课时99 : 021紧固件机械性能保证载荷检验实施细则D0.doc •课时100 : 022表面粗糙度检测(轮廓法)实施细则D0.doc •课时101 : 023涂层附着力检测(划格法)实施细则D0.doc •课时102 : 024整体垂直度检测实施细则D0.doc•课时103 : 025整体平面弯曲检测实施细则D0.doc•课时104 : 026钢网架挠度检测实施细则D0.doc•课时105 : 027焊接工艺评定检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06 : 028金属里氏硬度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07 : 029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写指南DO.doc•课时108 : 030不挥发物含量D0.doc•课时109 : 031不挥发物中金属锌含量D0.doc•课时110 : 032附着力(拉开法)D0.doc•课时111 : 034耐冲击性D0.doc•课时112 : 035干燥时间D0.doc•课时113 : 036在容器中状态D0.doc•课时114 : 037耐弯曲性D0.doc•课时115 : 038粘接强度D0.doc•课时116 : 钢构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课时117 : 文件登记表钢构指导书.doc•第8部分: 地基作业指导书•课时118 : 001基桩和地基检测作业实施细则.doc•课时119 : 00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0 : 003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1 : 004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实施细则.doc•课时122 : 005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doc•课时123 : 006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4 : 007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25 : 008波速测试实施细则.doc•课时126 : 009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7 : 010土层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8 : 011岩层锚杆抗拔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29 : 012静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30 : 01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31 : 014预应力砼管桩桩身质量及尺寸偏差检测实施细则.doc •课时132 : 015钻芯法检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33 : 016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doc•课时134 : 017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doc •课时135 : 018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电阻率法)试验实施细则.doc •课时136 : 019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doc •课时137 : 020预应力砼管桩垂直度偏差检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38 : 021空心桩孔内摄像检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39 : 022地质雷达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40 : 022地质雷达作业指导书C0.doc•课时141 : 023面波法作业指导书.doc•课时142 : 地基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课时143 : 文件登记表地基指导书.doc•第9部分: 测量作业指导书•课时144 : 001 建筑物沉降观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45 : 002 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46 : 003 竖向位移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47 : 00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48 : 005 倾斜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49 : 006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0 : 007 裂缝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1 : 008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2 : 009 土压力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3 : 010 孔隙水压力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4 : 011 地下水位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5 : 012 锚杆及土钉内力监测实施细则.doc•课时156 : 测量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10部分: 安全器具及设备检测作业指导书•课时157 : 001钢管脚手架扣件力学性能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58 : 002安全网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59 : 003安全带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60 : 004安全帽试验实施细则D0.doc•课时161 : 005阻燃性能实施细则D0.doc•课时162 : 00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力学性能试验实施细则D0.doc •课时163 : 007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力学性能试验实施细则D0.doc •课时164 : 文件登记表安全器具.doc•课时165 : 安全器具及设备检测作业指导书清单C0.doc•课时166 : 安全器具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第11部分: 体系作业指导书•课时167 : 体系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课时168 : 文件编写指南.doc•第12部分: 水运结构作业指导书•课时169 : 水运结构作业指导书汇编.doc•课时170 : 水运作业指导书文件登记表.doc。

12.结构检测与监测承载能力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12.结构检测与监测承载能力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结构检测与监测承载能力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砼构件性能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工厂及施工现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砼构件、预应力砼构件的试验和评定。

3.检测内容钢筋砼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砼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检验;要求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砼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

4.检测依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 218-20055.主要仪器设备5.1 百分表:量程0-10mm或0-5mm,精度0.01mm。

5.2 刻度放大镜: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0.05mm。

5.3 主要设备a.砝码:最大块重应满足加载分级的需要,并不宜大于25kg;b.红砖等小型块状材料:对于块体大小均匀,含水量一致又经抽样核实块重确系均匀的小型块材,可按平均块重计算加载量;c.静水压力作均匀荷载:水中不应含有泥砂等杂物,可采用水柱高度或精度不低于1.0级水表计算加载量;d.气压作均匀荷载:确定加载量时,按气囊中的气压值计算确定;e.千斤顶加载:由压力测力计直接测定它的加载量。

6. 检测条件6.1 气温应在0℃以上。

6.2 现场检测必须不受风雨、日晒的影响。

6.3 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却至常温后方能检测。

7. 检测前的准备7.1 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必须满足精度、等级要求,并应有主管计量部门定期检验的合格证书。

7.2 试验前应制定试验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搜集构件的设计和制作资料,构件的抽样、检查、安装就位和试验装置,试验荷载,加载方法和加载设备,试验量测的内容、方法和测点仪表布置图、安全与防护措施,试验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的要求等。

7.3 试样的抽取方式,对于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

主体结构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作业指导书
2采用符合本规程第3.1节各项要求的回弹仪和符合本规程第4.1节各项要求的超声波检测仪;
3按龄期为28d、60d和90d进行综合法测试和试件抗压试验;
4根据每个试件测得的回弹值aR、声速值av,由附录C表C.1或C.2查出该试件的抗压强度换算值c
fcu,i;
5将试件抗压试验所得的抗压强度实测值ocu,i f和按附录C表C.1或表C.2查得的相应抗压强度换算值fccu,i,代入式(A.0.8-2)进行计算,如所得相对误差re≤15%,则可使用本规程规定的全国统一测强曲线;如所得相对误差re>15%,则应另行建立专用或地区测强曲线。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TR-OI-021
第 页共 页
主题:主体结构检测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09年8月10日
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厚度
1.试验仪器
钻芯机、双端磨面机,切割机,压力机
2.依据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离心高强度砼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
6、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4h。。
(2)混凝土表面损伤层检测,一般是将换能器放在同一测试面上进行单面平测,这种测试方法接收信号较弱,换能器主频频主愈高,接收信号愈弱,因此,为便于测读,确保接收信号具有一定首波幅度,宜选用较低主频的换能器,检测时T换能器与被测混凝土表面必须耦合良好,且固定不动。依次移动R换能器(原规程定为每次移动50mm),为便于检测较薄的损伤层,R换能器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宜太大,所以修改为30mm。为便于绘制“时-距”坐标图,每一测位的测点数应不少于6点。发现损伤层厚度不均匀时,应适当增加测位的数量,使检测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原规程单纯用作图法求得vf、va和l0值,由于该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十分繁杂,而且往往因坐标图的声时轴比例较粗,求得的数值误差较大,因此修改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求出损伤、未损伤混凝土的回归直数b1=vf、b2=val0当T、R换能器距离较近时,超声波沿计算损伤层厚度损伤层直接传播到接收换能器(R),随着T、R换能器间距增大,部分声波穿过损伤层沿未损伤混凝土传播一定距离后,再穿过损伤层到达接收换能器,当T、R换能器间距增大到一定距离时,穿过损伤层经未损伤混凝土传播到R换能器的声波,比沿损伤层直接传播的声波早到达或同时到达R换能器,即t2≤t1。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24工程概况25作业准备46技术要求47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8施工要求58.1 垫层施工58.2 底板施工68.3 侧墙施工68.4 结构立柱施工78.5 楼(顶)板、梁施工88.6 盾构钢环板安装98.7 内部结构施工98.8 杂散电流防护施工108.9 模板与支架施工技术措施118.10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58.11 砼施工技术措施169质量控制及检验189.1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及控制要点189.2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及控制要点199.3 混凝土控制要点及措施219.4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2410 安全及环保要求2510.1 严格按规章制度控制2510.2 加强施工安全教育2610.3 具体安全措施2610.4 文明施工控制措施291编制目的光谷综合体项目是集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城市地下空间于一体的市政综合体工程,工程体量大,结构设计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工序多,工序转换频繁,主体结构施工是车站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需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

2编制依据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测报告的研究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资源、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经验,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本施工作业指导书。

武汉轨道交通光谷广场综合体招标文件;武汉轨道交通光谷广场综合体施工图设计;《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1);《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规定(试行)(TY5-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国家及湖北省、武汉市其它相关现行规范、规程、规定及标准等;建设管理单位及监理工程师下发的其他管理文件等。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检测目的检测及推定普通混凝土强度。

3执行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4仪器设备(1)回弹仪(2)锤等工具(3)碳化深度测定仪(4)1%酚酞酒精试剂5收集资料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⑴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⑵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砼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砼配合比;⑷模板、浇注、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⑸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记录;⑹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6.1.1单个构件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6.1.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6.2测区数量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 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6.3测区布置⑴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宜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注侧面、表面或底面;⑵测区宜选在构件两个对称可测面,也可选在一个可侧面上且均匀分布;⑶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每测区布置16个测点,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且不应小于0.2m;⑷测区表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WC2)编号:DHTS∕WC2-05-2016版号:第 1 版修订状态:第 0 次修订编制人员:XXXXXX审批人:XXXXXX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2016-08-10发布 2016-09-10实施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各检测室: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2016年8月10日1概述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2.6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2.7 NB/T 47013.1~47013.13-2015(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广西检验检测机构主体结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广西检验检测机构主体结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

广西检验检测机构主体结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一、能力验证项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二、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三、检测过程(一)本次能力验证所用样品为10块非泵送混凝土构件,有(2300×2350×200)mm和(2700×2100×200)mm两种构件尺寸,构件两个面分别标注A面和B面;(二)检测人员携带身份证、培训合格电子证明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原件报到,并现场提交复印件,经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发放能力验证检测工作牌,然后进行现场抽签,确认检测区编号;(三)检测人员在引导员指引下进入测试区,找到相应构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引导员记录检测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四)检测人员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的要求进行检测,填写《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原始记录表》(五)本次能力验证不需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值,要求统一采用碳化深度值1.5mm进行回弹值换算;(六)现场测试结束后,检测人员在引导员指引下进入计算区,要求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采用全国统一测强曲线计算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结果精确至0.1MPa并完成《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和《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能力验证结果报告单》(七)计算结束后,各单位检测人员及授权签字人在相应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上签字后统一交给监督员,监督员记录计算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八)检测起始时间至计算结束时间总共不得超过40分钟,其中在测试区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五、其他要求(一)各单位可参考驾车路线图(详见附图1),宜提前30分钟到达能力验证现场做准备工作,与能力验证工作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二)各单位应自带安全帽,检测人员入场时需统一正确佩戴安全帽;(三)各单位需自带回弹仪(能力验证前应自行完成仪器设备校准人签字笔、铅笔、橡皮、计算器、排插及笔记本电脑等;(四)现场备有钢砧,各单位也可自带钢砧;(五)因本次所用混凝土构件为构件厂已售产品,检测人员在回弹过程中仅允许使用粉笔在构件上记录测区记号,不得损坏构件;(六)各单位应严格遵守现场工作人员指挥,遵守现场纪律禁止大声喧哗,严禁触碰厂区内非能力验证所需的机械设备和预制构件,提交结果资料后应尽快离场,不得逗留。

主体结构检测操作规程范文

主体结构检测操作规程范文

第一章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贯彻执行,保证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提高我省建筑工程检测的质量和水平,编写此规程。

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包括: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5、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6、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7、砌体工程其它现场检测技术。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目的、设备及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第一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1 总则1.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据标准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以下简称“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中型回弹仪检测和推定山东地区范围内建筑工程结构或构件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以下简称混凝土强度)。

1.0.3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的验收与评定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当对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或争议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或结构性能鉴定的一个主要依据。

1.0.4 本规程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且粗骨料为碎石;2 不掺引气型外加剂;3 采用普通成型工艺;4 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的钢模、木模及其它材料制作的模板;5 自然养护或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6 龄期为14~1100天;7 抗压强度为10~60MPa。

1.0.5 当混凝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按本规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 测试部位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2 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高温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检测员作业指导书(主体结构)版次:第一版编制:于妙妮审核:齐小兵批准:蔡向明受控印章:持有人: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目录术语 (01)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04)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06)附录C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2)附录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15)附录E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强度 (19)附录F 后置埋件力学检测 (22)附录G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24)术语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流程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2.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数量不足;2.2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2.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能;2.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4.职责4.1 综合部负责接受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工作,并做好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工作;4.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工作;4.3检测组负责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并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4.4检测组长负责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安排完成检测任务,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4.5检测报告的编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由规定各检测项目的报告审核人员签字,审核人员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由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人对检测报告的合法性负责。

5.工作流程5.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5.1的框图进行。

图5.1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框图5.2现场和有资料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5.2.1收集被检测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5.2.2调查被检测建筑结构现状缺陷,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加固与维修情况和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5.2.3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与检测相关的具体情况;5.2.4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是否已进行过检测。

5.3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应有完备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应征求委托方的意见,并应经过审定。

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5.3.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结构类型、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5.3.2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5.3.3检测依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5.3.4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5.3.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5.3.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5.3.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5.3.8检测中的安全措施;5.3.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

5.4开始检测前,应核对委托单和检测对象的一致性。

5.5应检查设备状态(检测时应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

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和环境条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6进入检测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

5.7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检测方案、作业指导书实施检测,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

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符合有关要求。

原始记录必须由检测及记录人员签字。

现场检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5.7.1原始记录名称;5.7.2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5.7.3委托单编号、委托日期、抽样日期、检测日期;5.7.4抽样依据、方法、地点、数量、检测批及其容量;5.7.5样品状态描述;5.7.6检测见证人;5.7.7检测的依据和方法、抽样情况说明及其它;5.7.8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和编号;5.7.9检测环境;5.7.10检测数据;5.7.11计算结果;5.7.12计算公式;5.7.13检测中异常情况的描述和记录;5.7.14检测、复核人员的签名。

5.8现场取样的试件或试样应予以标识并妥善保存。

5.9现场检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条件发生变化并超出允许范围时,应立即停止工作,直至恢复到规定的条件后方可继续进行检测。

5.10现场检测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抽样应有代表性、真实性、随机性。

5.11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补充检测。

5.12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计算分析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提出相应的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5.12.1委托单位名称;5.12.2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5.12.3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5.12.4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情况概述;5.12.5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5.12.6抽样方案及数量;5.12.7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5.12.8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5.12.9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A.0.1引用标准: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T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GB/T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A.0.2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更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A.0.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A.0.4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5%且不少于10个构件,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测。

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当选定的板类构件少于20个应全数检测。

A.0.5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A.0.6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A.0.7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

A.0.8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A.0.9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评定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点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定为合格;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A.0.10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纵向受力的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A.0.10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B.0.1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个依据。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B.0.2引用标准: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B.0.3检测采用ZC3-A型回弹仪,主要技术要求: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应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2.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3.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4.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a.新回弹仪启用前;b.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c.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d. 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伤害。

B.0.4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

B.0.5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时,应具有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3.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6.检测原因。

B.0.6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以及技术规定B.0.7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

抽检构件时,有关方面应协商一致,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B.0.8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