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评课稿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10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10](https://img.taocdn.com/s3/m/0f094f7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4.png)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篇10【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应积极乐观生活。
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过程方法目标:针对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但不懂珍爱生命,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的现状。
对学生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珍爱生命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二、教学方式(1)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启发诱导、讨论探究式。
三、教学构思(1)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要求,采用参与活动、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设计“情景体验”“写一写”“谈一谈”“续一续”等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资源设计(多媒体展示):2004年12月27日《三峡晚报》报道“生命奇迹出现在第六天”。
讲述的是在河北沙河金鼎矿业公司铁矿540米深处的井下作业的刘传良和刘键父子被无情的困在井下,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时间越来越难熬,漫漫无际的黑暗,坟墓般阴森恐怖的死寂,将他们压抑地快要窒息了,但他们都知道不能这样等死,求生的欲望转化为力量,两人仅靠十个面包维持生命,一次一次寻找出口,又一次一次失败,没有光亮,行动不便,两人只好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的用手摸着巷壁往前走,双手都被石头划破了,鲜血直流,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体内缺盐,他们的双腿不停抽筋,最后不能站起来了,他们只能在黑暗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他们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要活着出去”。
班会课评课稿
![班会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9079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4.png)
班会课评课稿[精品]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会课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会课评课稿1三店街宋寨小学xx《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
“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
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
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
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2b61d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1.png)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内涵,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责任的内涵、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责任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
3. 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 准备情境模拟道具。
3. 准备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2. 责任的概念:让学生讨论责任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3. 责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4. 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能力:讨论如何培养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5.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如:模拟班级卫生值日,让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情境模拟中的收获,总结承担责任的方法和经验。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责任”的作文,加深对责任的理解。
8.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拓展:邀请一位有丰富责任经验的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责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2.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3. 学生对拓展活动的期待。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责任主题讲座。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308ec9ba0d4a7303763a1b.png)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篇一:主题班会课评课稿一、主题鲜活,触发思考现代社会,孩子们的节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义的安排假日,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假期,是家长及孩子最需智慧与理性的话题。
今天我们三五班选择《缤纷假日我做主》作为班队活动的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德育导向明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课堂开放,提升素养本节班队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开放课堂。
课前,通过调查,将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大致分为“蜗居一族”、“学习狂人”、“活动达人”三大类,课中,让孩子们通过演小品、敲快板、讲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现回眸生活中的真实;课后,再让孩子们去关注节假日期间那些不和谐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三个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活动设计思路上的开阔与深远,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吸取心灵成长的正能量,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课堂的开放还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上。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多维目标,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才艺、表达、合作等能力。
在整个活动思路上,我们看到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交流、讨论、总结,很多时候都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虽是活动中的一员,但角色定位也仅仅是参与者。
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交流的互动,看到了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鸣,看到了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真实,体验自由班队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在本次班队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情境的讨论活动:六一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该如何来安排活动呢?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有了明晰的认知目标,不再盲目,知道学习与娱乐健身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小队上的答案既合理,又多元,有旅游、有爬山,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是对前一环节学习的检测,又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体验,最真实的考验。
其实,整个活动还有很多亮点,如小小观察员角色的安排,将思维的触角引向了纵深,还如张老师讲述的故事,简单却有深意。
如果还要说点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的话,我以为,还有以下两点与大家商榷:1、尊重全员,更应尊重个体。
微班会评课稿
![微班会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9e57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7.png)
微班会评课稿主题:班会评课稿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堂班会评课活动,目的是让我们共同反思和评价我们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对本周的课堂进行评价,并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评课内容一:课堂氛围同学A:本周的课堂氛围相当不错。
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注意与我们进行互动,课堂上经常进行小组活动,这样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学B: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也很好。
他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参与度,并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主动地参与讨论,提高思维能力。
评课内容二:教学方法同学C:我觉得老师在本周的课堂上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说,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他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活动中,他还指导我们进行合作学习,让我们在团队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同学D:此外,老师还鼓励我们进行自主学习。
他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参考资料和学习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规划和自主学习。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提高效果。
评课内容三:问题和建议同学E:虽然本周的课堂教学有很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
比如说,有时候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语速较快,导致我们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
希望老师在讲解时能适当放慢语速,让我们更好地吸收知识。
同学F:另外,有时候我们在小组活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太清楚如何解决。
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指导,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主持人: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宝贵意见。
通过评课,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注:此为假设情景,实际评课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策划书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
![策划书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f34faa9f78a6529657d5374.png)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篇一:主题班会课评课稿一、主题鲜活,触发思考现代社会,孩子们的节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义的安排假日,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假期,是家长及孩子最需智慧与理性的话题。
今天我们三五班选择《缤纷假日我做主》作为班队活动的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德育导向明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课堂开放,提升素养本节班队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开放课堂。
课前,通过调查,将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大致分为“蜗居一族”、“学习狂人”、“活动达人”三大类,课中,让孩子们通过演小品、敲快板、讲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现回眸生活中的真实;课后,再让孩子们去关注节假日期间那些不和谐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三个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活动设计思路上的开阔与深远,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吸取心灵成长的正能量,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课堂的开放还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上。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多维目标,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才艺、表达、合作等能力。
在整个活动思路上,我们看到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交流、讨论、总结,很多时候都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虽是活动中的一员,但角色定位也仅仅是参与者。
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交流的互动,看到了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鸣,看到了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真实,体验自由班队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在本次班队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情境的讨论活动:六一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该如何来安排活动呢?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有了明晰的认知目标,不再盲目,知道学习与娱乐健身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小队上的答案既合理,又多元,有旅游、有爬山,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是对前一环节学习的检测,又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体验,最真实的考验。
其实,整个活动还有很多亮点,如小小观察员角色的安排,将思维的触角引向了纵深,还如张老师讲述的故事,简单却有深意。
如果还要说点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的话,我以为,还有以下两点与大家商榷:1、尊重全员,更应尊重个体。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9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9](https://img.taocdn.com/s3/m/af3f286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0.png)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篇9【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1、调查访谈:2、实物投影。
3、录音机。
4、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板书课题。
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在所在的小组里发言,并选出代表,准备在班里汇报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
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课件出示)二、互动活动。
a、(乘上“生命”号列车)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2、提出游戏规则:①、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
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
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
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
②、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
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
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
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12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12](https://img.taocdn.com/s3/m/844159a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4.png)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篇1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能力: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知识:知道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方式:讲述一个生长在孤儿院里的男孩子的故事,让同学们续尾。
教师点拔: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珍爱自己的生命”。
活动一:议一议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材料一:美国一小学发生火灾,一小学生勇敢地去救小伙伴,结果,伙伴逃离,自己却葬身火海,而这位小学生不仅没有得到表扬,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处罚。
材料二: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教师:看了这则材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给三分钟时间自由讨论,结束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材料一中那位小学生的行为虽然高尚,但在火海中救人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结果无谓地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而材料二中的轻生行为根本不可取,是忽视自己生命的轻率行为,是懦夫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过渡:既然生命是可贵而美丽的,那么我们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对待呢?活动二:说一说教师:不同的人对待生命有不同的态度。
这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待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情景表演1.小明得过且过2.父亲抱着女儿跳楼3.非典之后,更加热爱生活4.小芳用画笔描绘并装扮温馨的家学生发表个人看法(上述四个材料分别反映了对待生命的四种不同态度:得过且过,轻率放弃、倍加珍惜、让她更美好),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填空内容。
小结:生命是短暂的,如何对待有限的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得过且过,还是轻率放弃,都是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de569883d049649b6658e9.png)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评课稿就是听完课后的整体感受,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主题班会课评课稿,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主题班会课评课稿一、主题鲜活,触发思考现代社会,孩子们的节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义的安排假日,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假期,是家长及孩子最需智慧与理性的话题。
今天我们三五班选择《缤纷假日我做主》作为班队活动的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德育导向明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课堂开放,提升素养本节班队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开放课堂。
课前,通过调查,将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大致分为“蜗居一族”、“学习狂人”、“活动达人”三大类,课中,让孩子们通过演小品、敲快板、讲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现回眸生活中的真实;课后,再让孩子们去关注节假日期间那些不和谐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三个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活动设计思路上的开阔与深远,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吸取心灵成长的正能量,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课堂的开放还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上。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多维目标,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才艺、表达、合作等能力。
在整个活动思路上,我们看到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交流、讨论、总结,很多时候都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虽是活动中的一员,但角色定位也仅仅是参与者。
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交流的互动,看到了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鸣,看到了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真实,体验自由班队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在本次班队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情境的讨论活动:六一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该如何来安排活动呢?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有了明晰的认知目标,不再盲目,知道学习与娱乐健身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小队上的答案既合理,又多元,有旅游、有爬山,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是对前一环节学习的检测,又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体验,最真实的考验。
其实,整个活动还有很多亮点,如小小观察员角色的安排,将思维的触角引向了纵深,还如张老师讲述的故事,简单却有深意。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b0da2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如:某学生在放学后发现教室里有一只受伤的小鸟,他选择留下照顾小鸟,而不是逃避责任。
2. 责任是什么(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责任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责任的含义。
3. 承担责任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如:承担家庭责任可以让家庭更和谐,承担学习责任可以让成绩提高。
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意义。
4. 责任与角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如:学生、子女、朋友等。
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场合下,承担责任的方式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5. 责任与我(5分钟)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更好地履行这些责任。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提出改进措施。
6. 团队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责任的认识和体会。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和反思,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表现。
3. 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
四、教学资源1. 真实案例:发生在校园里的责任故事。
2. 图片素材:与责任相关的图片,如:团队合作、家庭和谐等。
3. 视频素材:与责任相关的短视频,如:感人至深的责任故事。
安全教育班会主题评课稿
![安全教育班会主题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c8f5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8.png)
一、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评课,本次班会主题为“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本次班会进行评价。
二、班会主题及背景1. 主题选择本次班会主题为“安全教育”,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校园安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班会,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纷纷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班会主题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三、班会内容与组织1. 班会内容本次班会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消防安全教育:介绍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及逃生技巧,增强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3)防溺水教育:讲解溺水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自救方法,提高同学们的防溺水意识。
(4)食品安全教育:介绍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5)网络安全教育: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2. 班会组织本次班会组织有序,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同学们积极参与。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组织情况:(1)班主任老师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班会方案,明确了班会主题、内容、形式等。
(2)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好准备。
(3)班会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四、班会效果评价1. 提高安全意识本次班会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各种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意识。
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时刻注意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同学们掌握了自救互救的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
班会课的评课记录(3篇)
![班会课的评课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f82a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b.png)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班会课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授课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的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以“团队合作”为主题,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团队合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张老师选取了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团队合作的优点和不足。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3. 小组活动张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项团队合作任务。
任务包括: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总结经验。
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 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活动心得,张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提升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团队协作,培养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3.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承担责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五、改进建议1.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更多样的方式,如播放视频、讲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可以提供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3.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在总结提升环节,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六、评课意见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良好。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7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 篇7](https://img.taocdn.com/s3/m/5ebb07c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b.png)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评课稿篇7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二、活动设计思想: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很多学生整天忧心重重,或者脾气暴躁,心神不宁,更严重的,患抑郁症、自闭症,甚而有自杀倾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三、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四、具体过程设计:(一)活动热身:播放短片《珍贵的绿》(二)活动开始:主持人请大家猜谜:“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她是最宝贵的。
”下面的同学回答“生命”,主持人通过提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
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揭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三)活动过程:诗歌朗诵:《生命》图片展示由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阐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
突出一个人失去生命以后,他们身边的亲人是多么地痛心和无奈,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爱惜,并结合班会主题提出观点: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父母赋予的,我们应该爱自己,爱身边所有关心着我们的人。
数据展示由主持人展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数据以及自杀的原因,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举出一些例子。
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自己在遇到最令自己痛苦并难以忍受的事情时是如何处理的。
游戏:“情景续说”将同学们平常遇到的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一次再现,以PPT的形式播放几种情景,请同学们讨论并发言,例如:(1)有一天晚上,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将手中的东西放下,立刻走进厨房准备做饭,此时的你会怎样——(2)星期六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我浑身湿漉漉的刚跑进家,妈妈就对着我发火,“说好6点回家的,现在都8点了,你这个人真是毫无诚信可言。
班会课评课稿5篇
![班会课评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f447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a.png)
班会课评课稿5篇(精选)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会课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班会课评课稿1一、主题鲜活,触发思考现代社会,孩子们的节假日很多,因此如何有意义的安排假日,让孩子们快乐享受假期,是家长及孩子最需智慧与理性的话题。
今天我们三五班选择《缤纷假日我做主》作为班队活动的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德育导向明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课堂开放,提升素养本节班队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开放课堂。
课前,通过调查,将孩子们的度假方式大致分为“蜗居一族”、“学习狂人”、“活动达人”三大类,课中,让孩子们通过演小品、敲快板、讲故事等方式,一起再现回眸生活中的真实;课后,再让孩子们去关注节假日期间那些不和谐的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三个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活动设计思路上的开阔与深远,活动的终级目标不停留在课堂内容的获得,而是借主题活动这个平台让孩子去感受、去体验,从而吸取心灵成长的正能量,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课堂的开放还体现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上。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多维目标,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才艺、表达、合作等能力。
在整个活动思路上,我们看到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交流、讨论、总结,很多时候都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虽是活动中的一员,但角色定位也仅仅是参与者。
这样的课堂,我们看到了交流的互动,看到了思维的碰撞,看到了情感的共鸣,看到了素养的提升。
三、情境真实,体验自由班队活动,最终的落脚点是队员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在本次班队活动中,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情境的讨论活动:六一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该如何来安排活动呢?有了前面环节的'学习,孩子们有了明晰的认知目标,不再盲目,知道学习与娱乐健身结合,因此,我们看到每个小队上的答案既合理,又多元,有旅游、有爬山,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是对前一环节学习的检测,又是一个很好的情境体验,最真实的考验。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评课稿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902a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9.png)
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全意识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评课稿。
二、班会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安全自救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三、班会过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
2. 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我校安全专家为同学们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诈骗等。
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3. 角色扮演同学们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受害者、施救者和旁观者,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安全自救演练。
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安全自救方法,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安全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安全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答题,现场气氛热烈。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班会效果评价1. 安全意识显著提高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能够更加关注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角色扮演和安全自救演练,同学们掌握了安全自救方法,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他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3.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在班会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4. 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本次班会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使同学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必备(4篇)
![主题班会课评课稿必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d9b6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2.png)
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
那要怎么写好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范文1一、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二、不足之处同学想画面的同时,又让他们想心里话,后一问题响应者比较少。
原因是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同学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分开进行,后一个问题,可以让同学在默读文后进行,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说自身的内心话既是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同学对语言情境的感情体验。
三、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出示自学提示(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答案,解决本文重难点;接着再次读文,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诗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最后,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进行一次小练笔《假如我是一棵树》,抓住“读写结合”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评课稿范文2《我变成了一棵树》将人与动物、植物的彼此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不同生命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作者运用想象的写作方法。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读,所以这节课我想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
读要有一个过程,必须由浅入深,有层次的去读,因此,我设计分三步读。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41518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a.png)
《责任》主题班会课评课稿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3. 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责任并主动承担责任。
2. 如何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让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3. 准备角色扮演的情景道具和素材。
【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责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承担责任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责任承担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历和案例进行分析。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角色扮演】1. 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承担责任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承担责任的能力。
3. 各小组汇报表演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今后要承担责任的决心。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期望。
六、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责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承担责任的。
防溺水班会课评课稿
![防溺水班会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7fbe4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8.png)
防溺水班会课评课稿一、引言溺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和死亡原因,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学校开展了防溺水班会课,本文将对此次班会课进行评课。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课,使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溺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1)什么是溺水?为什么容易发生?(2)如何预防溺水?(3)遇到落水者应该怎么做?3. 教学方法(1)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溺水事故,并讲解相关知识点。
(2)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实践:教师组织模拟落水者救援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评价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价(1)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问答环节,学生对于溺水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自我保护能力:在模拟救援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3)安全意识提高:通过本次班会课的教育,学生对于安全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教学反思(1)教材准备不充分:部分图片和视频效果不够生动、直观,需要更换更好的素材。
(2)互动环节设计不合理:部分问题过于简单,需要更加深入、贴近实际。
(3)实践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模拟救援活动时间过短,需要增加时间。
四、总结通过本次班会课,学生对于溺水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并且提高了安全意识。
同时,在评价与反思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我们将在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时更加注意这些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
班会课评课
![班会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6921c9731ed9ad51f01df228.png)
篇一:主题班会评课稿《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评课稿三店街宋寨小学王冬生《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
“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
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
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
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2012年12月7日篇二:班会课评课稿班会课评课稿我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主题班会课,主字打头,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龙二小二(3)班《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评课稿
肖敏一节主题班会在紧张却很和谐的气氛中过去了。
回首本节课的整个流程,我个人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针对本节课,在这里谈谈我不成熟的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学习,不当之处请指教。
2.作为才小学二年级的小主持人但在课上表现的却很大方、灵活熟练,有时候还能随机应变,调动整个班级的气氛,启发诱导,令人诧异。
3.全体同学参与意识强。
不论表演节目还是回答问题都精神饱满,充满热情,做到了全班同学人人有角色、各个有任务。
小品钉子和木板的表演者表现特别好,敢于承担任务。
因为节目我是昨天现编上的,早晨时还不熟练呢,可他们不怕,自己改编台词,成功完成任务。
我十分满意。
4.根据班会主题,我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载体,精心设计幻灯片、歌曲和相关视频,增加了课堂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5.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而精彩。
我结合现在中学生特别是初二的学生的现状选择了本次班会的主题。
学生学知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学做人。
安老师对本节主题班会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主题鲜明,节目的安排内容的安排小而适当,针对和解决的问题清楚明确。
能通过身边常见的交通现状。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交通常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生命安全突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和生活,安排合理有序,其中让同学们了解怎样看国际信号灯,行人过马路时必须走斑马线,马路上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含义及应用,及我们在日常乘车时的注意事宜等。
这些环节的设置,能很系统地把同学们日常接触的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引起大家的重视。
老师通过引导同学们把自己的理解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沟通后。
形成有特色的“节目”展示给大家,让其他人同样受益。
并且在大家互动、交流过程中重新升华“交通安全意识”,让大家更进一步体会生命的价值与可贵,让大家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本课的录像资料中,如果能在活动延伸中让同学们向家人、亲朋、近邻等进行宣传,使实践活动做到了来源于社会,通过升华整理后又服务于社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生命对每个人说都只有一次,让我们大胆地对所有危害生命的事情说“不”。
让我们更珍惜他、更热爱生命,以便让每个人的生命活得更精彩、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