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与《国富论》-推荐下载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巨著,也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阅读这部书让我对经济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斯密先生的洞察力和远见赞叹不已。
在《国富论》中,斯密先生详细阐述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财富的关键。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国民的勤劳和智慧息息相关。
同时,斯密先生还强调了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有效性,他认为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一点使我深刻理解到,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斯密先生的自由贸易观念也让我印象深刻。
他主张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提倡国家间进行自由贸易,以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各国人民的共同繁荣。
这种开放包容的经济理念,对于当今世界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国富论》中对财富的本质和来源的探讨,让我对经济活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斯密先生指出,财富并非仅仅来自物质的积累,而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的结合。
这一观点使我明白了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次动力。
阅读《国富论》让我认识到,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金钱和交易的学问,更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科学。
斯密先生通过对财富、分工、市场和贸易的深入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宝贵视角。
好书阅读分享交流《国富论》亚当.斯密
深刻见解
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如“看不见 的手”原理和市场调节机制等,这些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背景
通过对不同时期经济现象的考察和比较,本书揭示了经济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和理解经济问题的 新视角。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与计划
深入学习
计划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富论》中的其他 重要理论和应用,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竞争理论
斯密认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通过竞争, 企业为了获得利润会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 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的竞争理论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 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03
读后感想
个人收获
经济学知识
通过阅读《国富论》,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知识 。
《国富论》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和思想发展也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02
核心思想
概述
亚当·斯密于18世纪创作了《国富论 》,这部作品被视为经济学领域的经 典著作,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VS
本书主要探讨了国民财富的产生、分 配以及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等问题。
05
与其他书籍对比与关联
与《资本论》对比
01
写作背景
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在写作《国富论》和《资本论》时都面临着工
业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的问题,但他们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02
理论差异
《国富论》主要探讨的是国民财富的生成,而《资本论》则更侧重于资
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分析。
03
研究方法
亚当·斯密采用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而马克思则运用唯物
浅谈《国富论》
浅谈《国富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应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
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
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
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经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其影响。
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两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揭出反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由此说明《国富论》在经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国富论》全书共分为五篇,分别为“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段的自然秩序”、“论资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诸国民之富的进步”、“论政治经济学上之诸体系”、“论君主或国家之收入”囊括了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是一本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
它体系庞大,内容广泛,结构严密。
全书始终围绕“如何促进国民的财富增长”而展开。
其中谈到价值理论,货币分配,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以及自由贸易学说。
下面就斯密的价值理论与自由贸易作简要分析和浅论。
首先我们必须在斯密的《国富论》中明白关于财富的源泉的定义,他在书中说道:“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那么如何增长财富呢?自然需要依靠于增加劳动数量或者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生产的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正如制作一枚小小的针,需要十八道工序,则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人们发现了分工协作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又可以增加劳动数量。
这样简单的分工使得劳动专业化,而且提高了劳动熟练程度。
产品生产出来了,绝大部分自然将成为商品,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优先予之,而交换产生到了分工。
但是,交换价值又如何确定呢?此时,斯密明确了区分了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候表示特定的物品的效用,有时候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亚当斯密国富论价值悖论
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1723-1790)就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
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
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任何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参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981)。
问题: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答:(1)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2)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①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其消费量虽大,而边际效用却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由于金刚钻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②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金刚钻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刚钻很昂贵。
(3)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金刚钻昂贵。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The Wealth ofNations)出版。
此书出版后在英国和欧洲引起很大反响。
斯密生前出了5版,以后逐渐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包括亚当·斯密理论在内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传入中国,并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亚当·斯密及其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学术界虽然有些相关论述,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深入的阐述和专门研究。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阐明它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一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已开始关注亚当·斯密的著作。
当中国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时,曾与正在此考察财政的日本井上馨等人讨论“查考英国税课当看何书”的问题。
他在光绪三年(1877)二月的一篇日记中写道:“询其所读洋书,一种曰阿达格斯密斯[Adam Smith,亚当·斯密],一种曰长斯觉尔密罗[John StuartMill,约翰·穆勒]。
所言经国事宜,多可听者。
中国人才相距何止万里,为愧为愧!”随同郭嵩焘出使英国的副使刘锡鸿也在出使笔记中提到此事:“正使叩以查考英之税课当看何书,井以书名《威罗士疴弗呢顺士》者为答。
威罗士者,丰也;疴弗呢顺士者,国也,书言丰裕其国之道,故名。
此书系挨登思蔑士所著,难于翻译,非习英文者不能翻译。
”)他们所“查考”的书,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的the Wealthof Nations。
这大概已经是在这部名著问世整整100年之后,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的名字,不过两者对该书的具体内容皆言之未详。
《富国策》的翻译出版,则使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首次传入中国。
从1874年起,京师同文馆即以“富国策”之名开设经济学课程。
国富论亚当斯密斯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富论Adam SmithWhy Read It?Many books are claimed to be classics or seminal works: The Wealth of Nations is indisputably both. It is a broad-ranging exploration of commercial and economic first principles. In it Adam Smith lai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for modern capitalism and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re are few economists over the last 200 years—and fewer politicians of a free-market persuasion—who have not been influenced by it. Smith has helped shape the economic policies of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and chancellors of the exchequer from the days of Lord North (1770–82) to those of Margaret Thatcher—and even Tony Blair.许多书籍都声称自己是名著或开创性的作品:国富论无疑两者皆是。
这是一个商业广泛的探索和经济的第一原则。
在本书中亚当斯密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
很少有经济学家在过去的200年——更不用说自由市场的政治家没有受到它的影响。
斯密帮助英国首相和部长形成经济政策,自诺斯勋爵(1770年至1782年)开始到撒切尔,甚至是布莱尔时期。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效率来⾃分⼯,分⼯来⾃规模。
换句话说,分⼯的前提是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分⼯就越细,市场规模越⼩,分⼯就越粗。
⽔是最有⽤的,但我们不能⽤它买任何东西,也不会⽤它交换任何东西。
另⼀⽅⾯,钻⽯⼏乎没有什么使⽤价值,但必须⽤来交换⼤量的其他商品。
我们知道,⽆论谁,只要在精神上继续劳作⼏天,就会⾃然⽽然地产⽣⼀种强烈的休息欲望,这种欲望如果不受激情或特殊困难的约束,就会⼏乎不可抗拒地、不安地、甚⾄懒洋洋地出现,这就是⾃然的欲望。
如果不让他休息,不让他玩耍,不让他休息,结果就会有危险,会有⽣命的损失,或者,或早或晚,会有他这个职业特有的疾病。
感恩是⼀个社会的基本元素,因为即使它不受经济和法律义务的约束,它也会激发社会各⽅之间互惠互利的助⼈⾏为。
⼈们把⽣命托付给医⽣,把财产甚⾄名誉托付给律师。
⼈们不会把这种信⼼赋予吝啬或处境糟糕的⼈。
医⽣和律师的收⼊应达到这种⾼度:使他们拥有⼀个体⾯的、值得信任的社会地位。
加上他们从业所需教育耗费巨额⾦钱和时间,必然推⾼了提供服务的价格。
⼀个国家的富有不在于货币的多少,⽽在于⽣活必需品的丰富。
科学是对付狂热和狂⾔的有效的解毒剂。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都有完全的⾃由以⾃⼰的⽅式追求⾃⼰的利益。
使⽤价值很⼤的东西,往往具有极⼩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的东西,往往具有极⼩的使⽤价值,甚或没有。
为他⼈担忧,⽽不要为⾃⼰,限制我们的⾃私,展⽰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性⾃然的完美。
劳动者的收⼊,或者说是⽣活质量,取决于社会⽣产增长的速度⽽并⾮绝对⽔平。
中国古代,虽有丰富的物产,但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下层劳动者的境遇极其悲惨。
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
在市场经济中,有⼀只看不见的⼿,使你在追求⾃⼰的利益的时候,为别⼈创造的价值,⽐你主观上想着为社会作贡献时创造的价值更⼤。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奇妙之处。
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于中国
论文题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中国)学生游庆学指导教师徐树林专业经济学班级 10经济学号 20104841052012年12月4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到中国,并提出了关于中国的一些独到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白银的流通和价格。
但与西欧国家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早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五百年前马可·波罗的描述相差无几。
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因为极端轻视对外贸易,轻视制造业,以及落后的法律制度。
作为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者,斯密显然已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重要性,所以,他屡屡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政策提出批评。
斯密的思想成为当时英国的官方学说,并进而可能影响了英国的对外政策。
亚当·斯密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国富论》中虽然多次提到中国,但他是把中国作为一个与欧洲对比的参照系来谈论中国的,并没有专门对中国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与欧洲其他著名学者如莱布尼兹、伏尔泰、孟德斯鸡、狄德罗等相比,包括与他最敬仰和对他影响最大的英国哲学家休漠和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等相比,斯密对中国的论述显然少得太多。
然而,由于斯密及其著作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斯密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探究斯密和当时其他欧洲学者对中国的认识,对研究他们思想的渊源和推进中西关系史的研究,仍是非常有意义的。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关中国的论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对中国的总体认识:富有但停滞不前斯密对中国的总体认识可以归纳为两句话: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现在却停滞不前了。
这个观念大概代表了当时欧洲学者的普遍看法,而且对以后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中国“富有”的观点,斯密在《国富论》多次提到。
例如,“中国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富得多;中国和印度、日本等几个国家“虽然没有比较丰富的金银矿山,在其他方面却比墨西哥或秘鲁更为富裕,土地耕种得更好,一切工艺和制作业更为进步”。
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关键词:斯密生平 和谐秩序 自由放任《国富论》 古典经济学派
一、斯密的生平
斯密一生处于有秩序的与和谐的环境中。他一生钟爱读书, 他曾经说过: “除书以外, 别无所爱。”
也许是因为他只钟爱读书一生几乎都没有过很浪漫的情感;斯密最突出的个性是他的心不在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在他真的产生浪漫感情的时候,他可能在舞会上认不出他的舞伴,在他沏茶时,他可能会把黄油面包放进茶壶里,然后抱怨饮料的味道太差。他的这种心不在焉的个性与他高度专心致志的天赋相对应,而且他能够持久地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直到有了满意的答案为止。他头脑清醒,严肃持重,沉着安详,世故练达,在格拉斯哥大学曾被同事推举为教务处长和副校长。斯密性格并不内向,喜欢结交朋友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在《道德情操论》中他写道:“与朋友交往,是平静和愉快情绪的最好的保鲜剂,对于自我满足和享受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17世纪由配第人提出了自由放任或自由禀赋的经济学思想,后来由洛克在哲学中巴其发展为自由哲学的理论对斯密自由放任的思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洛克认为天赋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和不可放弃的,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对比天赋自由与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天赋自由之下,人只受自然法的管治;在社会中,人受政府的管治,这样的政府是在一致赞同之下建立的。
斯密《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揭示促进和阻碍财富增长的原因的因素,进而系统的论证经济自由的思想。共分为5卷,论述的内容依次是:分工和分配,资本,经济发展,经济学史和公共财政。前两卷突出强调了最重要的一些主题,诸如分工,价值理论,价格,工资,利润,以及利息。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富论》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看出斯密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前提比现代经济学的人的行为是自私的假设前提更接近于实际生活。
亚当斯密国富论
综述1776年,从作为国富基础的劳动,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分工,到分工带来的交换,交换带来的媒介——货币,再到商品的价格,及构成价格的要素——工资,地租和利润。
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自由市场,提倡降低关税和自由贸易,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
论分工在每一个进步的社会内,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要的劳动,往往分给很多人去分任。
工人技巧的改良,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通常会损失掉的时间,适当机器的利用。
并非一切机器的改良全是有机会使用机器的人的发明,制造机器成为特殊职业时的改良,是由于机械师的智巧,还有一些改良,来自哲学家玄想家的智能。
观察每一件事物,能够把各种悬隔而不相类似的物力结合起来。
非洲国王(万把裸体未开化的生命和自由的绝对支配者)论分工原理引起分工来自于人性中某种确定的倾向,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卑鄙的阿谀的行为,只能偶一为之,在文明社会中,随时都要依赖多数人的协力和援助,但他毕生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
我们不必要求助于他们的爱他心,只要求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
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都是由契约,交换,购买得到的。
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部分,换的自己所需别人所产的剩余生产物。
然而归根结底,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根本倾向,一切人的任务工作全无区别。
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最先进入文明的,就是地中海沿岸诸国。
农业或制造业发达最早改良最大的,又首推埃及。
内河对贸易的贡献。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特殊物品:拿来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不会见拒。
家畜~金属(条状金属~铸币制度和造币局)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互相矛盾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和货币价格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劳动是第一价格,是原始的购买货币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由劳动购买,非由金银霍布斯说,财富就是权力财产愈大,他所能购买所能支配他人的劳动量亦按比例愈大。
商品的交换价值=对于所有者提供的劳动支配权自身价值会不断变动的商品,也不是评量他种商品价值的准确尺度。
读书心得——浅谈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读书心得——浅谈亚当斯密和《国富论》素有“现代经济学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世界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
亚当•斯密不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亚当•斯密在1776年撰写了鸿篇巨著《国富论》,该书对民富与国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研讨,其是政治经济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作,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不过,该书最初阅读起来感觉有点晦涩难懂,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地看了一遍。
《国富论》总共包括五篇,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该书中对各个国家在资本经济道路上的发展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对那个时代的重要经济理论进行了客观且全面的解读,同时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描绘,该书第一次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第一次全面地分析了“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动作机制,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像《国富论》这样的经典著作,每次阅读都会得到不一样的领悟,真可谓是常读常新,在拜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经济学产生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一些感悟和心得,同时也让我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给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思想的发展以启迪,发展经济需要自由和法制为铺垫,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需要“两手抓”——即既要给市场自由呼吸的空间,国家政府也要适当地进行宏观上的统一调控。
试想一下,如果政府完全将市场牢牢掌控,任何法则都由政府一手规定的话,则会最终压抑了人民的工作热情,并会使当时的经济停滞不前,落后于其他国家。
作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然而,纵观全书,我们从文中并没有感受到作者一味强调市场的万能性。
亚当•斯密将富裕看作是社会繁荣的象征,其认为,富裕对于国家而言,就是国民财富的增长;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就是生活水平的提升。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翻开西方经济史的长卷,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便是“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当之无愧的鼻祖。
18世纪中叶起,产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分工加深,市场进一步扩大,为追求经济增长提供了客观条件。
生产和占有更多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开始发挥作用,需要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当时的英国可以说是欧洲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不仅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尚且是领先其它国家的工业国。
18世纪前期欧陆的法国和的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建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的阶段,仍然以这种方式来支配生产。
但英国却不然,已经走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工场手工业已在国内各大都市筑下根柢。
中世纪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工人是分散在各家各户,个人在全体作业过程中不过是一个孤立的劳动者。
工厂制手工业却是许多的工人在一个工厂劳动,在一个资本家的指挥命令下,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分工的作业。
一直到1760年以降发生了产业革命,使用机械的大工业出现为止,在产业革命前英国各国各地所实行的,仍然是这种资本主义前期的工厂制度,这使得生产增加和国民财富积累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从而必然成为这个时期的经济学者,也就是古典学派的核心研究对象。
在批判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继承配第等经济增长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古典学者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科学而且系统的经济增长思想。
休谟先于亚当斯密认识到生产力提高主要来源于比较利益的开发,生产力由产业规模决定,而产业规模又是由对外与对内的贸易规模决定的,因此贸易是双边互利的,决定一个国家繁荣与否的是真实要素而不是通过贸易顺差和金块。
休谟也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生产力和增长的关系,思考了增长的极限问题,并讨论了富国和穷国的关系和赶超问题,认为后进赶上先进是由于低工资和技术进步的潜力,而不是以先进国的损失为代价等等。
《国富论》论文
《国富论》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 1776 年撰写而成的。
这本书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我觉得它有点难读,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地看了一遍,就据此写下自己的一点浅见。
《国富论》共分五篇。
亚当·斯密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转折时期,他为新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大声呐喊,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肆意攻击。
然而,他的劳动价值论对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作用,他的经济思想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他的学说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成长。
有著名经济学家对作者亚当·斯密给过一个概括性的评述——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国富论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篇,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和产品的分配。
这第一篇是整篇巨制的重中之重。
首先讲到的是分工,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分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可能不擅长某一方面,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擅长的某一方面来换取别人擅长的那一方面的服务。
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
分工可以极大地增进劳动生产力,正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擅长,而又有错综复杂的各样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换。
交换提高了社会有效需求和社会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产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说,最有力的解释就是“制作扣针”的例子。
分工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再接下来就是货币和商品的价格的探讨。
价值,我觉得它表示的是物品的效用,而经济学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边际效用,因为正是这个边际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
不少有关经济的著作都会提到“馒头是最后一个才吃饱的”,在馒头并不缺乏的情况下,就是这最后一个馒头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
高中的政治课本上讲,价值中包含的是劳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它体现的就是商品的真实价格,产品一经生产,其真实价格就会一定,变化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货币衡量。
而下面讲到的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就是社会分工创造的财富的分配问题。
《国富论》亚当·斯密-------马克思读书心得
《国富论》读书心得上大学之前我对《国富论》这本书没有什么概念,在老师推荐下我试着看了看,里面的东西比较深奥,但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是高中提到的一些浅薄的知识,虽然时间仓促,能力有限,略有小惑也无处求解,却也能捡些重点细加理解,收获颇多。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由亚当·斯密于1767年开始著作,历时6年,终于完成《国富论》第一稿。
之后3年,又进行重新修订,于1776年正式出版该著作。
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在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的当下,反思经济危机爆发的来龙去脉,很多人开始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找寻蛛丝马迹。
可见《国富论》等经典著作对现代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同一般,对引导人们走出经济危机大有裨益,这也正是经典的永恒魅力。
《国富论》一书分别由:论劳动分工及分配,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方式,论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论国家的财政这五大部分组成。
其中第一、二篇为基本经济理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条途径),第三篇为经济史(佐证两条途径),第四篇为经济思想史(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五篇为财政专题(一个保障——经济自由主义),总的概括为: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
《国富论》主旨是富国裕民,而增加财富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靠分工和交换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靠资本积累和资本合理运用来提高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的比例;在实现这两条途径的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一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
斯密在阐述分工的特性和优点时,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如果一个工人以其一己之力,一天可能最多做几枚扣针,甚至一枚也完成不了;但假如将工人分配到扣针制造的不同环节,使每个工人只针对一项环节展开工作,比如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
亚当.斯密《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著作提醒我们,政府应该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 策、法规等手段,提高市场效率,保障公共利益。
对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义
政府职能
亚当.斯密对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政府的 主要职能应该是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和提供公 共产品。
政府干预的限度
同时,他也提醒我们政府干预的限度,政府不应该过度 干预市场经济,否则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应 该根据市场规律进行干预,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
价格与货币的角色
价格机制
亚当·斯密认为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调节机制之一。价格可以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资源的配 置和生产的调整。同时,价格还可以传递信息,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计划。
货币的角色
亚当·斯密认为货币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货币可以作为交换媒介,方便人们进行交易和购买商品 和服务;货币还可以作为价值储存工具,为人们提供一种方便的储蓄方式。此外,货币还可以作为计价单位, 为商品和服务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亚当.斯密《国富论》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斯密与《国富论》的背景介绍 • 《国富论》的核心思想 • 《国富论》中的经济观点 • 《国富论》的社会观点 • 《国富论》的现代意义与影响 • 《国富论》的总结与评价
01
斯密与《国富论》的背景介绍
斯密的生平与贡献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 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03
《国富论》中的经济观点
财富的本质与来源
财富的本质
亚当·斯密认为财富的本质在于劳动生产物,即通过劳动所获得的产品。只有 通过劳动生产物,人们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从而获得真正的财富。
第一部分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经济学名著选读
第二节《国富论》简介
一、简介
19世纪末中国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 为中文,1902年出版了《原富》。1972年和1974年商务 印书馆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论》中译本 (上、下)。
斯密写作《国富论》花费了近10年,如果从构思开始算 起,几乎花了近30年。
“令人不解的是在杨精辟的文章之后,经 济学界竟对这个问题长期保持沉默。” (西奥多·W·舒尔茨,1987 )
2019年11月23日3时37分
60-33
(2)斯密定理的价值
——概括了分工的所有演进规律,对后世分工理 论的影响
——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对区域(空间)经济学的影响
——对产业经济学的影响
——斯密—杨格定理
“如果的确是市场范围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 型的产业结构必定是垄断;如果定型的产业结构 是竞争性的,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或者没 有意义。”(斯蒂格勒,1965)
2019年11月23日3时37分
60-31
3、“斯密定理” (1)内容
斯密定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 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 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2019年11月23日3时37分
60-32
后人评价
“我认为,在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富有启 发、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则是斯密定理” (阿林·杨格,1928 )
2019年11月23日3时37分
60-24
《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就是国民 收入,斯密认为财富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 学的研究目标,只是达到更大目标的手段,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尽管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 相当精辟的分析,但他只是非常可观地加 以描述,他指的富裕不是某一个阶级的富 裕,也不是指国家或君主的收入或税收的 富裕,他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出了富国裕 民的标准,即消费者所希求的价廉物博, 不是生产者希求的物缺价贵。
《国富论》亚当·斯密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 ieshy 序论及全书设计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以及劳动产品自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们的顺序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第二章 论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作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所产生的工资与利润的差别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二篇 论财富的性质、蓄积和用途 第一章 论财富的分类 第二章 论货币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借贷资本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发展的自然顺序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欧洲农业受到的抑制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与进步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的体系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之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进口原本能在本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我国贸易差额构成不利影响的国家的货物施加特别限制 第四章 论出口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对重商主义学说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联邦国家的开支 第二章 论社会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三章 论公债 斯密:国富论序论及全书设计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
构成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
这类产物或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对消费者人数,或是有着大的比例,或是有着小的比例,所以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情况的好坏,视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纵观世界历史,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很多,而能把自己肩膀给别人站的巨人却少之又少,翻开西方经济史的长卷,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便是“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他是经济学当之无愧的鼻祖,也是西方经济史中少有的“巨人”。
亚当·斯密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是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是一部经济学百科全书,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还包括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这本书也因此被誉为“市场经济的圣经”。
我们首先说说这本书产生的时期。
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英国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时代较早,资产阶级革命也相对不够完善,英国国内实现了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妥协,议会至上,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英国还拥有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大量的封建地主还拥有着土地,仍然可以在经济上和资本家一较高下。
而资本家都是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还看不到商业发展的前景,也不知道该怎样做。
从微观的资本家的角度来看既是如此,那么对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来说,商业发展的影响更是巨大,东南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开辟出了新航路,而且通过殖民掠夺的方式夺得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资本积累,东边的法国已经夺得了西欧的陆上霸权,掌握着西欧的经济命脉,而长期居住在北欧的以海牧维生的荷兰人,又霸占着国际的海路贸易。
在这种四周环敌的地理位置与贸易格局之下,大英帝国如何崛起,新兴资产阶级如何生存,在他们的面前是一片黑暗。
而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在海关任职的普通专员成为了经济学说史上的先知,就是他教会了英国的资本家们该怎么做,使英国在百年之内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个人就是亚当.斯密先生,《国富论》的独家作者。
《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主要研究促进或妨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财富的生产。
具体看来,该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等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
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
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却没有认识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不理解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不了解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
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亚当斯密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除此以外,斯密还提出了我们极为熟悉的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创造自由市场才是财富增加的有效途径。
以上观点我分为四个主要内容进行详述:一、亚当斯密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斯密在书中提到了分工,他第一次将分工置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地位,并作了尽可能周详的论述,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于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
“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
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个人必然有不是自己专长的方面,如果每个人都自给自足,那么带来的将是低效率的生产。
分工使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使社会资源能够被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所利用。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国富论》一书也否定了重农主义学派对于土地的重视,相反的,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
马克思曾评价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
”特别是对价值理论的探索对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价值理论的内容。
亚当·斯密坚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在通过深入的论证和概括后,指出所坚持的价值理论是为了解决商品交换的问题,其理论包括:价值的两个意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等。
(1)价值的两个意义。
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在这里,他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2)价值尺度。
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 “一个人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
他还认为,“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的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
可见,劳动才是衡量财富的尺度。
(3)关于价值构成,斯密着重探讨了其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
在斯密看来,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之后,商品价值不再决定于耗费劳动,而是决定于购得劳动。
因此,商品价值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基本收入构成,即工资、利润、地租。
而在之前,即初期野蛮社会,他认为商品是由劳动决定和构成的。
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虽有混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的局限性,但其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贡献是不容磨灭的:第一,认为任何部门的生产的劳动都创造价值,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的著名论断,克服了前人只有采金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性,纠正了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偏见。
指明决定商品价值是一般社会劳动;第二,它指出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同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时间;第三,区别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三、亚当斯密主张完全“放任自由”的制度亚当斯密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并极力倡导自由贸易。
他认为,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繁荣。
自由竞争促使资源向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方向流动,因而,他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因为垄断同样能带来低效率的生产。
斯密将此理论向更深一步扩展,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像个人与个人之间一样实行分工,即主张自由贸易。
此观点,无论是后来的绝对分工理论,还是相对分工理论,都证明了其正确性所在。
斯密在书中对政府存在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确切地说,他对政府的职责规定得相当具体,总结起来,即:对外抵御敌国,对内执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创建并经营某些公共工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共事业”的各种设施。
特别地,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
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
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
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
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四、亚当斯密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各个人不断的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途。
”斯密认为,在利己心的驱动下,经济人的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倾向能把资源,尤其是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恰当配置到最能获利的地方,而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但这个神秘的力量或者说这只“手“究竟是什么?《国富论》一书中对“无形的手”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但多数学者认为“无形的手”就是市场机制中的客观经济规律,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这双“无形之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
举例而言,如果产品发生短缺,产品的价格便会高涨,生产这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便会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产,最后便消除了短缺。
如果许多产品进入了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加,供给的增加会将产品的价格降低至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
即使产品的利润接近于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刺激也不会消失,因为产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产者的薪水在内。
如果价格降低至零利润后仍继续下跌,生产者将会脱离市场;如果价格高于零利润,生产者将会进入市场。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而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
马克思评价亚当斯密的理论为“庸俗”的经济理论,但这种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观点却真实揭示了市场机制下的经济运动关系。
在言必称“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尤其是在财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利益的冲突成为一个显性的而且经常发生的,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命题:以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的的利己的经济人,与关心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利他的道德人发生冲突时如何消解,即消解利己心与利他心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缔造一种共赢,以避免出现一种精神分裂式的人格危机。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国富论》不愧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不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在更新,而亚当斯密的观点无论是对于早期还是现期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借鉴意义。
正如《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