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81

合集下载

会计工作常见错误及查找方法

会计工作常见错误及查找方法

会计工作常见错误及查找方法会计工作是一个关键性的职位,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一些会计工作常见错误及查找方法:1.记账错误:会计人员可能在录入账目时犯错误,如输入数字错误、错位数字、忘记记录笔交易等。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会计人员应该仔细检查每一笔交易的账目,确认输入的数字和信息准确无误。

查找方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账目、对账单和其他相关文件来查找错误。

如有必要,可以重新计算数额或与交易方核对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2.未及时登记交易:会计人员可能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时登记交易,这可能导致账目不平衡或漏报交易。

为了防止这种错误,会计人员应定期更新账簿,及时登记和核对所有交易。

查找方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银行对账单、收据和其他交易记录来查找未及时登记的交易。

必要时,可以与其他部门或相关人员沟通以核对信息和补充记录。

3.账目不平衡:这是最常见的会计错误之一、会计人员在进行账目核对时可能发现账目总额不符,导致无法完成月度报表或财务报表。

这可能是由于记账错误、漏报交易、计算错误、错误分类等原因导致。

查找方法:会计人员可以通过逐笔核对账目并重新计算数额来查找账目不平衡的原因。

如果有必要,可以请其他团队成员或高级会计师协助进行账目核对和查错。

4.增值税错误:会计人员负责处理增值税相关事务,如计算和报告增值税。

他们可能会出错,如计算错误、分类错误、填写表格错误等。

这可能导致错误的税务申报和威胁到公司的合规性。

5.不符合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可能会由于不了解或不遵守会计准则而出错。

这可能涉及收入确认、费用分类、资产估值等方面的错误,这可能导致不准确的财务报表和违规行为。

查找方法:会计人员应该定期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并遵守最新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如果他们不确定如何处理一些问题,他们应该寻求其他会计人员或外部专家的意见和协助。

总之,避免会计工作中的错误需要会计人员保持高度的细心和精确性。

通过仔细核对、定期更新记录和寻求其他人的意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错误,确保准确和合规的财务报告。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doc 8页)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doc 8页)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doc 8页)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

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故。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5.会计舞弊的特点(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

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

(2)会计舞弊一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

例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物,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会人员人为调整账目、虚计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

(4)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

(5)会计舞弊一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

因此,经济、法律各界人士都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以保护个人或集体的财产。

6.会计舞弊惯用的手段会计舞弊者经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1)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例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

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等。

(2)拉拢掌握与自己职责不兼容的人员串通舞弊。

会计的错账查找和更正方法

会计的错账查找和更正方法

会计的错账查找和更正方法1.查找错账的原因查找错账的原因是解决错账问题的第一步。

会计可以通过对账户余额、科目余额和总账余额的核对来查找错账。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账户明细进行逐笔核对、重算并复核每一项输入或计算是否正确,查找可能存在的错误。

2.核对账务记录核对账务记录是查找错账的常用方法之一、会计需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有发现错误的记录,需要及时进行更正。

3.使用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可以帮助会计查找错账。

会计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程序,或者请外部审计师进行审计,通过对账户、明细记录以及相关凭证的全面核实,查找和纠正错账。

4.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预防和纠正错账的有效手段之一、会计可以在制定和执行核算制度的过程中,加强对账户余额、明细记录和账务处理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更正可能存在的错账。

5.逐笔核对票据逐笔核对票据是查找错账的另一种方法。

会计可以对照票据和账簿进行核对,确保票据的准确录入和核算。

如果发现票据录入错误,应及时更正,并重新进行账务处理。

6.与相关人员沟通与相关人员沟通是查找错账的重要环节。

会计可以与业务人员、财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业务和操作流程,共同查找和纠正错账。

7.更正错账一旦发现错账,会计需要及时进行更正。

正确的更正方法应该是确保错账被完全和准确地纠正,并对更正后的账务进行核对和复核,以保证账务的准确性。

总之,会计的错账查找和更正方法包括查找错账的原因、核对账务记录、使用审计程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逐笔核对票据、与相关人员沟通以及更正错账。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会计发现和纠正错账,确保账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会计出纳错账查找技巧

会计出纳错账查找技巧

会计出纳错账查找技巧今天来聊聊会计出纳错账查找技巧的一些实用技巧。

我呀,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做会计助理。

有一次,财务室的出纳姐姐特别着急,因为账对不上了,差了好几百块钱呢。

那表情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这就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错账查找有多重要。

咱们先来说说顺查法。

就好比你走在一条路上找东西,从起点开始,沿着你走的路线一点一点看,这顺查法就是按照记账的顺序,从凭证开始,一直查到账本最后的数字。

这个过程啊,很慢,但是很全面,就像你打扫房间,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不过呢,我得承认,这种方法有时候特别费时间,如果凭证和账目特别多,那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一样费劲。

要是你遇到账不平,但是差错金额不是特别大,时间又比较充裕,这倒是个很靠谱的方法呢。

对了,还有个事儿要说。

逆查法那可就像是从终点往起点走。

从最后的账目开始,向前追查。

我自己就试过一次,给一家公司做临时出纳的时候,账上和实际现金就是对不上。

我就从最后的账目数据找起,看看是不是最后几笔收支有问题。

结果还真让我找出来了,原来是一笔收款少记了。

但这个方法也有局限性,如果记账顺序特别混乱,就很难找到源头。

这个时候,如果逆查没结果,可以回过头来再试试顺查。

还有一种就是差数法。

这就像是猜谜语,知道谜底的一部分。

比如说你账上少了一个确定的金额50元。

那就查看有没有一笔50元的交易记错了。

我之前有次失败的经历,觉得账上少的金额好像很眼熟,就认定是一笔相同金额的账记错了,结果翻来覆去都没查到。

后来才发现,其实是两笔金额加起来等于这个差数的账出的问题。

所以啊,这个差数法虽然好用,可不能思维太局限了。

你可能会问,要是不差一个完整的金额怎么办呢?这就有了除2法和除9法。

除2法就像是把一根绳子从中间剪断,如果借贷不平衡,差数是偶数,而且这个差数又能被2整除,那就有可能是方向记错,把借方记成了贷方,或者反过来。

这就像你本来要走左边的路,结果误走到右边去了。

除9法主要是用于数字记错位或者数字颠倒的情况。

财务会计事实错弊与检查

财务会计事实错弊与检查

财务会计事实错弊与检查1. 引言财务会计是企业经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记录和汇总公司的财务信息,为管理层、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

然而,在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事实错弊,这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准确和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运营。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财务会计事实错弊,并介绍相关的检查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常见的财务会计事实错弊2.1.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足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尚未收到货款的金额。

为避免坏账损失,企业通常会设立一个坏账准备账户。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在计算坏账准备时未考虑到客户的信用风险或者未及时更新坏账准备的金额。

2.2. 存货价值超估存货是企业未售出的商品或已制成的产成品,通常是企业最大的流动资产之一。

然而,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存货价值超估的情况,即将存货价值高估为实际值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未正确计算存货的成本或在核算存货时未进行充分的检查。

2.3. 长期资产折旧计算错误长期资产是企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持有的资产,如设备、机器、房屋等。

折旧是指长期资产随着使用寿命的消耗而产生的价值减少。

然而,有些企业可能在长期资产折旧的计算中存在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在设定折旧期限或折旧方法时未考虑到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或未及时更新折旧信息。

2.4. 财务报表陈述错误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的重要会计信息的汇总和陈述。

然而,有些企业可能存在财务报表陈述错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未正确计算或记录会计事项,或者未准确呈现财务信息。

3. 检查方法为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检查方法:3.1.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审查会计和财务事务的部门,其主要任务是检查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否准确和合规。

企业可以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程序,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财务会计事实错弊。

怎样查证会计报表中的错弊

怎样查证会计报表中的错弊

怎样查证会计报表中的错弊会计报表错弊就是在设计、编报、汇总和分析会计报表等项⼯作中,由于主观、客观原因所造成的财务会计错弊。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中存在的财务会计错弊有时可直接或间接地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或体现。

会计报表错弊的形式不同,其检查的⽅法也不同。

(⼀)会计报表编制错弊的检查会计⼈员必须按照全国统⼀会计制度和省、⾃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编制会计报表,以总括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满⾜各有关⽅⾯根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经济信息进⾏经济管理、决策的需要。

1.会计报表编制错弊出现在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错弊主要有以下⼏个⽅⾯:(1)数字不真实数字真实是编制会计报表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会计报表必须根据会计账簿及有关经济活动资料提供的经济数字或信息进⾏编制,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应主要根据各有关账户内的期末结余额或本期发⽣额进⾏编制。

任何⼈都不得篡改或授意、指使他⼈篡改会计报表数字。

在实际中存在着会计报表数字不真实的财务会计错弊。

如在根据有关账户发⽣额填制会计报表中的有关项⽬时,数字写错;为了⼈为地调节本期财务成果,故意篡改会计报表的数字等。

(2)内容不完整内容完整也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对所需编报的每⼀种会计报表按其项⽬要求以及根据本企业的特殊的具体情况,完整地填写每⼀项内容,各种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补充资料,也都要填列齐全,不得遗漏。

在实际中存在着会计报表编制内容不完整的错弊。

如个别企业根据⾃⼰的特殊情况需在报表中单独列明项⽬予以填列的内容,未加以填列;对有关报表所规定的补充资料未填列或未填列齐全等。

(3)计算不准确在编制报表时,有些项⽬需要根据账簿及有关记录直接填列,有些项⽬需要根据账簿或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数项内容进⾏计算后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项⽬需要根据“库存现⾦”、“银⾏存款”和“其他货币资⾦”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还有些项⽬需要根据该会计报表中其他项⽬计算填列,如企业“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项⽬要根据该表中其他项⽬进⾏加减计算后填列。

会计错弊形式及其追查方式有哪些

会计错弊形式及其追查方式有哪些

会计错弊形式及其追查⽅式有哪些在巨⼤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会计错弊现象屡禁不⽌,⽽且⼿段多样,形式翻新,直接危害了企业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治会计错弊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你知道会计错弊形式及其追查⽅式有哪些吗?下⾯由店铺⼩编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企业内部财务防范松懈是导致很多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原因之⼀。

这⼀现象引起许多企业管理⼈员的关注与深思,如何有效地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建⽴健全内部财务防范体系,减少财务风险,以维护国家、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使之不受损害已经成为会计界的重⼤课题。

⼀、货币资⾦账户的错弊与防范1.现⾦业务的常见错弊形式现⾦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最容易成为会计错弊的⽬标。

现⾦业务错弊常常表现为以下⼏种形式:贪污现⾦⼿段有:少列现⾦收⼊总额或多列现⾦⽀出总额,涂改凭证⾦额;使⽤空⽩发票或收据向客户开票;隐瞒收⼊,会计⼈员通过撕毁票据或在收⼊现⾦时不开具收据或发票,也不报账或记账;换⽤“现⾦”和“银⾏存款”:常见的有“现⾦”收⼊记作“银⾏存款”收⼊;“银⾏存款”⽀出记作“现⾦”⽀出,从⽽将该现⾦占为已有,头尾不⼀致;利⽤复写纸使⽤中弊端,使原单与复印单不⼀致。

侵吞未⼊账的借款;虚列凭证,虚构内容,贪污现⾦。

挪⽤现⾦:利⽤现⾦⽇记账挪⽤现⾦,采⽤少加现⾦收⼊⽇记账合计数或多加现⾦⽀出⽇记账合计数的⼿段,来达到挪⽤现⾦的⽬的;利⽤借款挪⽤现⾦:职⼯借款后并未利⽤借款实现借条上的业务,⽽是将其挪作私⼈之⽤;延迟⼊账,挪⽤现⾦;循环⼊账,挪⽤现⾦;⽩条抵库,挪⽤现⾦。

2.查证现⾦收⽀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作中,可根据下列各项进⾏调查:现⾦出纳和会计记录⼯作是否适当分离;出纳⼯作是否由专⼈负责;现⾦⽇记账是否根据经审核合法的收付款凭证登记⼊账;现⾦⽇记账是否序时逐步登记;库存现⾦是否每⽇清点,账实相符;收⼊的现⾦是否当⽇送存银⾏;库存现⾦是否遵守银⾏规定的限额;现⾦⽀出是否经过批准;现⾦的使⽤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使⽤;是否存在以⽩条抵充现⾦现象;是否存在私设“⼩⾦库”现象;现⾦存放的安全性;现⾦收付款后是否加盖“收讫”、“付讫”戳记;出纳⼈员收取现⾦后是否开出收款收据;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员所需的⽇常零星开⽀是否建⽴备⽤⾦制度。

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1. 哎呀,你知道吗,会计错弊就像是隐藏在账目中的小怪兽!比如一个公司把本该算作成本的费用算成了资产,这可就麻烦啦!那查账的时候怎么发现这个小怪兽呢?我们可以像侦探一样仔细排查每一个数字和凭证呀!
2. 嘿,想想看,会计错弊有时候就像埋在数据里的地雷,随时可能爆炸!比如说故意记错一笔大金额的账目,这多吓人!那要怎么避开这些地雷呢?就得靠我们那些超厉害的查账技巧啦,一个一个把它们挖出来!
3. 哇塞,会计错弊可不简单啊,就如同隐藏在财务迷宫里的陷阱!像是把收入提前确认,这不就误导人嘛!那怎么在这个迷宫里找到正确的路呢?那自然是利用查账技巧这个法宝啦,一路破解谜团!
4. 哟呵,会计错弊简直是经济领域的捣蛋鬼呀!比如说把私人费用算到公司账上,这太不像话了吧!那怎样才能把这个捣蛋鬼抓住呢?当然是用我们巧妙的查账技巧,让它无所遁形!
5. 嘿呀,会计错弊不就是账目中的鬼影嘛!像虚构一笔不存在的交易,这可太坑人了!那怎么让这鬼影现出原形呢?哈哈,那就靠查账技巧这个照妖镜啦!
6. 哎呀呀,会计错弊就像偷偷潜伏在账本里的特务!比如少记一笔重大的支出,这多危险!那怎么揪出这个特务呢?就是用查账技巧这个破案神器啊!
7. 哇哦,会计错弊是财务世界里的大麻烦呀!就像把一项重要资产低估,影响多大啊!那要解决这个麻烦靠什么呢?还用说嘛,当然是查账技巧这个厉害的武器啦!
结论:会计错弊危害大,查账技巧很重要,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才能保证财务的真实和准确!。

主要会计科目的会计舞弊弊和查账技巧

主要会计科目的会计舞弊弊和查账技巧
成经济损失。 (2)利用预付账款业务往来搭桥 (3)预付账款的核算不合理 (4)不合理的预付款 (5)“预付账款”账户长期挂账
22
第一部分 资产类账户的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2、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账户
预付账款查账方法或技巧:
(1)审查企业预付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2)看其是否有对应合法合同为基础,合同上规定数额是否同预付款发生额
15
第一部分 资产类账户的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1、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查账方法或技巧:
函证
(4)函证的控制 查账人员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对于因无法投递而退回的信 函要进行分析、研究、处理,查明是由于被函证者地址迁移、差错导致 信函无法投递,还是这笔应收账款本来就是一笔假账。对于采用肯定式 函证方式而没有得到复函的,应采用追查程序。一般说来应发送第二次 乃至第三次询证函,如果仍得不到答复,查账人员则应考虑采用必要的 替代查证程序。查账人员可通过函证结果汇总表来加以控制。
14
第一部分 资产类账户的会计错弊与查账技巧
1、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查账方法或技巧: 函证
(1)函证的范围和对象 ①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 ②被查证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 ③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
(2)函证的方式 函证方式分为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两种
(3)函证时间的选择 发函的最佳时间应是与资产负债表日接近的时间,同时考虑对方复函的 时间,尽可能做到在查账人员的查证工作结束前取得函证的全部资料。
相符。 (3)查阅预付账款总账与明细账,看余额是否相符,相关摘要叙述是否清晰,
调阅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以确定核算是否超范围。 (4)查证预付账款业务关联单位,确定是否存在虚假预付账款业务,以及预

会计检查错账方法

会计检查错账方法

会计检查错账方法一、重记或漏记账户的查找在登记账簿时,将记账凭证的双方重记或漏记,或者只登记一方,重记或只记另一方。

其查找方法是:首先检查总账,将记账记录的账户金额分别加总与总账核对,以确定"标准账户'。

然后,再与日记账进行核对。

如果日记账发生重记或漏记,则其增减发生额会与总账的增减发生额不符;如果日记账发生额大于总账,说明日记账发生重记,相反则为漏记。

最后,还应依据总账与日记账的差额,在账簿或记账凭证中查找与此相同的数额,如果有,即为重记或漏记数。

二、会计记账笔误的查找方法①数字错位的查找方法。

数字错位,就是把数字的位数记错,错账金额能被9整除,则商为记错位的数字。

然后,在账内查找此数,将商扩大10倍或缩小10倍。

②数字颠倒的查找方法。

数字颠倒就是把数字中的前后两个数字书写颠倒。

③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的查找方法。

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就是在记账过程中,把带有角、分的尾数丢掉或写错,查找方法必须要与原始凭证逐一核对。

三、记反账户方向的查找方法记反方向指应该记到增加方的数字,记入了减少方,或者相反。

这种错账往往在登账时登错了栏次。

由于记账方向的错误,就会使账户的一方合计数加大,另一方合计数减少,这就使变动前后双方都产生了差数。

这个差数就是数字的"2'倍。

因此,把这个差数用"2'除,所得的商就是记错方向的数字。

2会计检查错账的技巧1、抽检法抽检法是对整个账簿记账记录抽取其中某部分进行局部检查的一种方法。

当出现差错时,可依据具体状况分段、重点查找。

将某一部分账簿记录同有关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还可以依据差错发生的位数有针对性地查找。

如果差错是角、分,只要查找元以下尾数即可;如果差错是整数的千位、万位,只必须查找千位、万位数即可,其他的位数就不用逐项或逐笔地查找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范围小,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

2、逆查法(亦称反查法)这种方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从会计报表、账簿、原始凭证的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

主要会计科目的错弊和查账技巧

主要会计科目的错弊和查账技巧

主要会计科目的错弊和查账技巧会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主要会计科目是指在会计中经常被使用的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五大类。

在使用这些会计科目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弊端,同时也需要一些查账技巧来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主要会计科目的错误和弊端:1.资产类科目错误: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

常见错误包括错记金额、错记科目、错记日期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资产估值不准确、应收账款与实际收款不符等问题。

2.负债类科目错误:负债类科目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负债等。

常见错误包括漏记负债、错记负债、错写金额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负债估值不准确、应付账款未支付等问题。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错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资本、利润等。

常见错误包括错算收入、错算费用、错算损益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所有者权益计算不准确、损益计算错误等问题。

4.收入类科目错误:收入类科目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常见错误包括录入错误的收入数据、漏记收入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收入计算不准确、纳税申报错误等问题。

5.费用类科目错误:费用类科目包括人工成本、销售费用、办公费用等。

常见错误包括错记费用、错记金额、错记日期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费用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失控等问题。

二、查账技巧:1.账目对账:周期性地对账可以帮助发现错误和弊端。

比如,每个月底或每个季度末,对银行账户余额、现金库存、应收账款等进行对账,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2.默认值检查:在使用会计软件时,可以设定默认值,避免录入错误。

比如,设置收入类科目的默认值为销售收入,设置支出类科目的默认值为办公费用等。

这样可以避免漏记或错记科目。

3.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同时还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对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异常交易审查:定期对异常交易进行审查,如金额超过一定限制、账户变动较大等,及时核查原因,并记录下来。

错账的查找技巧及处理方法

错账的查找技巧及处理方法

错账的查找技巧及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了错账,应采取以下措施查找:要确认错误的金额:先计算出差错的数额;综合各种有关情况,确定可能出现差错的范围。

包括要确认错在借方还是贷方;确定查找的线索,采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查错。

主要查错方法有以下几种:(一)逆查法。

其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账务处理的顺序,从会计报表、账簿、原始凭证的过程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

即先检查各有关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然后将有关账簿按照记录的顺序由后向前同有关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逐笔核对,最后检查有关记账凭证的填制是否正确。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顺查法相同。

所不同的,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后期产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而采用的(如果记账员认为错误可能出在当天最后几笔业务或者当月最后几天的业务上,那么,按照这样倒过来的顺序查找,有时可以事半功倍).(二)抽查法。

是指抽取账簿记录当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局部检查的方法.当发现账簿记录有差错,记账人员可根据差错的具体情况从账簿中抽查部分内容,而不必核对全部内容。

即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段、重点查找。

将某一部分账簿记录同有关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还可以根据差错发生的位数有针对性地查找。

比如:如果差错是角、分,只要查找元以下尾数即可;如果差错是整数的千位、万位,只需查找千位、万位数即可,其他的位数就不用逐项或逐笔地查找了。

(三)偶合法.是指在错账的查找中,经常使用一种方法。

所谓偶合法,即根据账簿记录差错中最常见的规律,根据差错的情况来推测差错原因进而查找差错的一种查找方法.它主要用来查找带有规律性原因造成的差错。

在记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差错,产生错账(如重记、漏记、数字颠倒、数字错位、数字记错、科目记错、借贷方向记反等).通常是在月末结账时,要进行试算平衡,以发现错账,进行试算平衡,可能会出现试算不平衡的情况(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所有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或者,所有借方余额的合计数≠所有贷方余额合计数)。

方案-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

方案-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一、错弊\xa0\xa0\xa0\xa01.什么是会计错误\xa0\xa0\xa0\xa0会计错误指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

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

\xa0\xa0\xa0\xa02.什么是非故意错误\xa0\xa0\xa0\xa0(1)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

抄写错误。

\xa0\xa0\xa0\xa0(2)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xa0\xa0\xa0\xa0(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xa0\xa0\xa0\xa0有些错误与会计入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

\xa0\xa0\xa0\xa0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xa0\xa0\xa0\xa03.会计错误的特点\xa0\xa0\xa0\xa0(1)会计差错并非出于故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经办人员并没有从中获益。

例如,会计入员由于业务生疏,将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车间人员差旅费计入了管理费用;出纳人员由于粗心大意,误将现金收入8000元记为800元,但并没有侵吞差错部分;材料核算人员因月末结账任务繁重,对材料收发业务只记总账而未记明细账等。

\xa0\xa0\xa0\xa0(2)会计差错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也可能并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而只是在业务处理过程和方法上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会计入员误记会计科目或误记金额,均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但出纳人员为图方便没有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而将几天的业务合并填列等错误,虽违反了正常的操作规定,但并不致于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当然,不能因为这些错误不影响会计质量而听之任之,因为这些差错如不纠正,常会诱发严重的舞弊行为。

\xa0\xa0\xa0\xa0(3)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会计查找错账技巧

会计查找错账技巧

会计查找错账技巧嘿,咱来唠唠会计查找错账这事儿,这就像在账本的迷宫里找小怪兽一样,得有点技巧。

先说这顺查法。

就像你走直线,从账本的开头按顺序来。

从原始凭证开始,一笔一笔地核对,看看记账凭证有没有写错,数字对不对,然后再看账簿登记有没有问题。

这就好比你数珠子,一个一个顺着来,不能跳过。

我有一次帮一家小公司查账,那账可乱了。

我就用顺查法,从他们最早的发票开始。

我记得有张买办公用品的发票,金额写得有点模糊,记账的人好像看错了,结果后面的账都跟着错了。

我一点点查,眼睛都看花了,不过最后还是把这个小怪兽给揪出来啦。

逆查法呢,就反过来啦,从结果往回找。

先看报表,要是报表数据不对,就去账簿里找,再看记账凭证。

这就像你走迷宫,从出口往入口找路。

有一回,我发现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平衡,那肯定有问题啊。

我就从报表的数字开始,去翻他们的总账、明细账,最后发现是有一笔账记错了科目,本来该记到费用里的,记到成本里了,这才导致报表出问题。

还有抽查法,这就像抽奖一样,不过不是抽好运,是抽问题。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账本的情况,挑一些觉得可能有问题的地方查。

比如说,某个会计经常在某个类型的账目上犯错,或者某个时间段的账看起来不太对劲,就重点查这些地方。

我之前遇到一个情况,发现某个月的差旅费特别高,我就重点抽查这个月的差旅费报销凭证,结果发现有几张报销单的计算有错误,多算了钱。

差额法也挺好用。

如果账上的借贷方不平衡,差额是个固定的数,那可能是记账的时候把这个数记错了地方。

就像你本来有十块钱,你以为有二十块,多出来的十块肯定是算错了。

我有次遇到借方比贷方多了个整数,一查,原来是有笔收入记了两次,就像一个东西你数了两遍,当然会多啦。

除二法也有趣。

要是借贷方的差额是偶数,可能是把借贷方向弄反了,而且这个数除以二正好是记反的那个数。

这就像你把左右脚的鞋穿反了,走起来肯定别扭。

有个公司的账就是这样,差额除以二正好是一笔转账的金额,一查,果然是方向记反了。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保管人员侵吞材料;产成品核算人员勾结产成品库人员窃取产品;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

(3)隐匿或篡改凭证。

例如,出纳人员隐匿收款单据侵吞公款,经费报销人员篡改单据多报费用私吞,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4)虚构业务。

例如,企业为虚报利润而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业务;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5)利用一些过渡性会计科目进行舞弊。

例如,企业为调节利润而故意多记或少记“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金额;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其列入“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来回倒账等。

(6)故意造成一些相关科目相应变动进行舞弊。

例如,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吞现金等,这种舞弊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很像偶然的笔误所致。

(7)发票造假或伪造单据,如“阴阳票”。

“大头小尾”发票。

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侵吞企业财物,偷漏国家税款,进行走私活动。

3)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4)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

如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则错误很容易复核。

账目核对、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中被发现并被予以纠正。

4.什幺是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

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故。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5.会计舞弊的特点(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

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

会计差错查找和纠错法

会计差错查找和纠错法

会计差错查账方法及纠错法一、除二法记账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借贷方记反或红蓝字记反;简称为“反向”。

它有一个特定的规律就是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只要将差数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

所以称这种查账方法为除二法,这是一种最常见而简便的查错账方法。

例如,某月资产负债表借贷的两方余额不平衡,其错账差数是3750.64元,这个差数是偶数,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这样只要去查找1875.32元这笔账是否记账反向就是了。

如错误差数是奇数,那就没有记账反向的可能,就不适用于“除二法”来查二、除九法在日常记账中常会发生前后两个数字颠倒、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和数字移位。

它们共同特点是错账差数一定是九的倍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数,因此,这类情况均可应用“除九法”来查找。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两数前后颠倒,除以上共同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就是错账差数用九除得的商是错数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1.差数是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1。

如10、21、32、43、54、65、76、87、89及其各“倒数”。

2.差数是18/9=2,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2。

如20、31、42、53、64、75、86、97及其各“倒数”。

3.差数是27/9=3,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3,如30、41、52、63、74、85、96及其各“倒数”。

4.差数是36/9=4,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4,如40、51、62、73、81、95及其各位“倒数”。

5.差数是45/9=5,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5,如50、61、72、83、94及其各位“倒数”。

6.差数是54/9=6,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6,如60、71、82、93及其各“倒数”。

7.差数是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7,如70、81、92及其各“倒数”。

8.差数是72/9=8,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数”。

会计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

会计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

会计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一、概述(一)错账是指登记账簿与结算账户时发生的错误。

如漏记账、记重账、记反账、记账串户、记错金额等等;出现错账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也不准重新抄写,而应按照专门的方法进行更正。

(二)错账的类型及调整范围1.错账类型:(1)记账凭证正确,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发生错误。

如金额写错、方向写错、余额计算错误等等。

(2)记账凭证错误,且根据错误的记账凭证已登记入账。

这种情况又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情况:①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目错误,或者记账方向错误。

如本应该借“银行存款”科目,而错为借“库存现金”科目,又如本应该借“银行存款”科目,而错为贷“银行存款”科目等。

②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没有错误,但金额错误。

如金额多记或者少记。

2.调整范围二、错账的查找方法1.尾数查找法。

适合于尾数(如:角、分)有错。

2.差数法。

适合于某账户漏记或重记的错误。

3.除2法(差数/2)。

适合于某账户登反方向的错误。

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将差数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

4.除9法(差数/9)。

适合于某账户金额位数写错或邻近位数颠倒的错误。

它们共同特点是错账差数一定是九的倍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数,因此,这类情况均可应用“除九法”来查找。

5.抽查法。

是在已初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抽取账簿记录中某些部分进行局部检查的方法。

例如,两个数据核对时,只是元位不同,其余数位都相同,则只找元、角、分位数,其他数字则不必逐一检查。

6.顺查法(或逆查法)。

(1)顺查法是沿着“制证→过账→结账→试算”的顺账务处理程序,从头到尾进行的普通检查,其检查步骤如下:①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核对,检查有无制证错误。

②将记账凭证及所有原始凭证与账簿记录逐笔勾对,检查有无记账错误。

③结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检查有无计算错误。

④检查试算平衡表上有无抄写和计算错误。

(2)逆查法是沿着“试算→结账→过账→制证”的逆账务处理程序,从尾到头进行的普遍检查。

会计差错查找和纠错法

会计差错查找和纠错法

会计差错查账方法及纠错法一、除二法记账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借贷方记反或红蓝字记反;简称为“反向”。

它有一个特定的规律就是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只要将差数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

所以称这种查账方法为除二法,这是一种最常见而简便的查错账方法。

例如,某月资产负债表借贷的两方余额不平衡,其错账差数是3750.64元,这个差数是偶数,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这样只要去查找1875.32元这笔账是否记账反向就是了。

如错误差数是奇数,那就没有记账反向的可能,就不适用于“除二法”来查二、除九法在日常记账中常会发生前后两个数字颠倒、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和数字移位。

它们共同特点是错账差数一定是九的倍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数,因此,这类情况均可应用“除九法”来查找。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两数前后颠倒,除以上共同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就是错账差数用九除得的商是错数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1.差数是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1。

如10、21、32、43、54、65、76、87、89及其各“倒数”。

2.差数是18/9=2,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2。

如20、31、42、53、64、75、86、97及其各“倒数”。

3.差数是27/9=3,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3,如30、41、52、63、74、85、96及其各“倒数”。

4.差数是36/9=4,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4,如40、51、62、73、81、95及其各位“倒数”。

5.差数是45/9=5,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5,如50、61、72、83、94及其各位“倒数”。

6.差数是54/9=6,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6,如60、71、82、93及其各“倒数”。

7.差数是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7,如70、81、92及其各“倒数”。

8.差数是72/9=8,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一、会计错弊1.什幺是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指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

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

2.什幺是非故意错误(1)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

抄写错误。

(2)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

(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

有些错误与会计入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联系。

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

3.会计错误的特点(1)会计差错并非出于故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经办人员并没有从中获益。

例如,会计入员由于业务生疏,将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车间管理人员差旅费计入了管理费用;出纳人员由于粗心大意,误将现金收入8000 元记为800 元,但并没有侵吞差错部分;材料核算人员因月末结账任务繁重,对材料收发业务只记总账而未记明细账(2)会计差错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也可能并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而只是在业务处理过程和方法上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会计入员误记会计科目或误记金额,均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但出纳人员为图方便没有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而将几天的业务合并填列等错误,虽违反了正常的操作规定,但并不致于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当然,不能因为这些错误不影响会计质量而听之任之,因为这些差错如不纠正,常会诱发严重的舞弊行为。

(3)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4)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

如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则错误很容易复核。

账目核对、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中被发现并被予以纠正。

4.什幺是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

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故。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5.会计舞弊的特点(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

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

(2)会计舞弊一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

例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物,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会人员人为调整账目、虚计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

(4)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

(5)会计舞弊一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

因此,经济、法律各界人士都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以保护个人或集体的财产。

6.会计舞弊惯用的手段会计舞弊者经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1)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例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

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等。

(2)拉拢掌握与自己职责不兼容的人员串通舞弊。

例如,材料核算人员拉拢仓库保管人员侵吞材料;产成品核算人员勾结产成品库人员窃取产品;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

(3)隐匿或篡改凭证。

例如,出纳人员隐匿收款单据侵吞公款,经费报销人员篡改单据多报费用私吞,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4)虚构业务。

例如,企业为虚报利润而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业务;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5)利用一些过渡性会计科目进行舞弊。

例如,企业为调节利润而故意多记或少记“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金额;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其列入“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来回倒账等。

(6)故意造成一些相关科目相应变动进行舞弊。

例如,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吞现金等,这种舞弊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很像偶然的笔误所致。

(7)发票造假或伪造单据,如“阴阳票”。

“大头小尾”发票。

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侵吞企业财物,偷漏国家税款,进行走私活动。

3) 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

(4)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

如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则错误很容易复核。

账目核对、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中被发现并被予以纠正。

4.什幺是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

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

(2)侵占资产。

(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故。

(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5.会计舞弊的特点(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

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

(2)会计舞弊一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

例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物,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会人员人为调整账目、虚计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

(4)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

(5)会计舞弊一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

因此,经济、法律各界人士都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以保护个人或集体的财产。

6.会计舞弊惯用的手段会计舞弊者经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1)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例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

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等。

(2)拉拢掌握与自己职责不兼容的人员串通舞弊。

例如,材料核算人员拉拢仓库保管人员侵吞材料;产成品核算人员勾结产成品库人员窃取产品;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

(3)隐匿或篡改凭证。

例如,出纳人员隐匿收款单据侵吞公款,经费报销人员篡改单据多报费用私吞,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4)虚构业务。

例如,企业为虚报利润而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业务;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5)利用一些过渡性会计科目进行舞弊。

例如,企业为调节利润而故意多记或少记“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金额;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其列入“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来回倒账等。

(6)故意造成一些相关科目相应变动进行舞弊。

例如,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吞现金等,这种舞弊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很像偶然的笔误所致。

(7)发票造假或伪造单据,如“阴阳票”。

“大头小尾”发票。

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侵吞企业财物,偷漏国家税款,进行走私活动。

(8)收款不入账或支出多计账,将差额私分。

(9)虚报冒领、私物公报。

将个人所用物品和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如炒股赌博。

游山玩水、请客送礼、装修房屋,购买高档消费品、子女读书、通讯联络等作为企业开支项目列支报销。

(10)将企业单位资金置于体外,供个人或团伙经营之用。

(11)恶意使用会计政策中不完善的地方,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

(12)恶意透支和非法集资,将所得资金用于炒股和期货生意。

(13)利用计算机舞弊。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舞弊者会盗用计算机密码,暗藏计算机程序、扰乱计算机命令来使计算机财务系统生成一套“假账”。

这类舞弊常被忽视,较难被发现。

7.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区别会计的错误与会计舞弊有时在表现形式上极其相似,但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1)会计差错属无意识的过失行为,而会计舞弊属于有意识的不正当行为。

例如,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因笔误记错金额属于会计差错;为贪污公款而故意漏记,截留收入,则属于会计舞弊。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出于主观上的恶意。

(2)会计差错可能产生实质性后果,也可能只产生形式上的后果;而会计舞弊一旦得逞,往往导致实质性的后果,国家、企业也会因而遭受损失。

例如疏于内部牵制、会计程序错乱等只产生形式上的后果;记错账目只会产生记录不实,而国家、企业一般不致受损;但利用内部控制薄弱、会计程序错乱,而故意记错账目,侵吞财物的会计舞弊行为,不但导致记录失真,而且会使国家、企业受损。

客观上并从中受益是构成会计差错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就构成会计舞弊。

(3)会计差错一般都是个人过失行为,即使是群体过失,例如内部牵制机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也不是出于主观上的故意;而会计舞弊一般可能是个人单独舞弊,也可能是多人串通舞弊,后者更具隐蔽性的危害性。

正确地区分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是查明问题,落实责任,确定处理办法的前提,也是进行防范,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

8.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联系(1)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这是因为:第一,舞弊者出于隐瞒不法行为的目的,往往将会计舞弊做得好象偶然的会计差错,以便掩人耳目,制造搪塞抵赖的机会;第二,有些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一样,在客观上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因会计入员业务知识缺乏,多计当期费用的会计差错,也会导致虚减利润,少交税金的严重后果;第三,会计差错如不及时发现纠正,往往会被有不良目的的舞弊者所利用,演变为会计舞弊,例如,经费核算人员对费用报销业务多记借贷双方会计科目金额的差错,就容易被出纳人员利用来侵吞公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