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人生价值观》课程大纲 胡水木老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智慧与人生价值观》
主讲老师:胡水木
(俞晴焱工作室)
【课程背景】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质需求日益充足,到处都充满惟利是图、追求名利、无限享乐的引诱下,众多员工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扭曲,他们陷入价值困惑。

由此,他们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昔日的激情,更没有了支撑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使得他们不知如何度日,不知为何而生,不知该做何事......更可惜的是他们对真理和金钱的取舍颠倒,对做人标准模糊不清,对个人目标茫然不知,感觉到了空虚,生活没有一点情趣和品味,生命没有一点光泽。

关于人生有四句话:㈠、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㈡、人生没有重来;㈢、如果找到人生的精神家园,就离幸福不远了;㈣、圆满人生,经历四个阶段——1、谋生;2、事业;3、艺术哲学;4、宗教。

如何秉承圆满人生的“王道”?如何找到生存发展的“新驱动”?如何进入人生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

对于心智模式来讲,只有更“自觉”,才能更“自信”。

该课程辅导我们将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

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而言,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心智的营养,为我们点亮了一盏人生价值观的明灯!
儒家讲求——“中庸”,道家讲求——“太极”,佛家讲求——“因果”,医家讲求——“五行”,易家讲求——“天地人和”。

这些都是世界精神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和头脑之中,在“以人为本”的企业基本经营理念之下,必将焕发崭新的、强劲的生机。

【培训目的】
将国学故事化﹑通俗化、案例化,与员工实际相结合, 以心理需求和心理疏导为重点,授业解惑,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注重趣味性和煽情效果。

让员工在国学的分享中获取经验知识和生命智慧,接受文明的熏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文明行为、工作价值观、工作态度。

读书体会:
——《第五项修炼》
——《六顶思考帽》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培训大纲】
内容:涉及周易、佛家、道家、儒家、中医等哲学思想。

一、周易的“天地人和”智慧
1、乾卦、坤卦的哲学模型。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易经》)
2、三易——不易、变易、简易。

——天文学启示录。

——周易解释2012年世界灾难预言。

3、周易的时空模型(九宫八卦)
——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规律。

——与时消息、与时俱进。

二、佛家的“因果”智慧
1、开智慧、去烦恼——教我们看得更高更远。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2、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左右人生的两大力量:命运+因果。

——慈悲、平等、布施。

(举例:乞丐与富翁)
3、看懂生死,天下无敌。

——明性见性,“转”境界。

——超越性思维。

(举例:解决交通问题的智慧)
4、佛教故事集锦。

——故事一:老和尚的是非观。

——故事二:渐悟与顿悟。

——故事三:向和尚卖梳子。

三、道家的“太极”智慧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对“阴阳” 二气的理解;
——《道德经》对“中” 气的理解;
——《道德经》对“和” 为常道的理解;
2、“阴阳中和”四种谋略。

——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道德经》,难分伯仲?
——迈克尔·波特的三种营销战略与《三十六计》,孰优孰劣?
3、《论持久战》中的智慧
——“统一战线”采用和谋;
——“以时间换空间”采用中谋;
——“积小胜为大胜”采用阴谋;
——“农村包围城市” 采用阳谋;
4、《孙子兵法》中的智慧;
——慎战、自保、全胜;
——“先敌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战而屈人之兵。


四、儒家的“中庸”智慧
1、儒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大同思想。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儒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与“致良知”;
——四句教:“无恶无善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方法论。

4、领导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礼记·中庸》
——孙权、曹操、刘备的三种领导方式。

5、治理方式“人治、法治、仁治。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三”;
——孔子心目中的“和谐社会”;
五、医家的“五行”智慧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黄帝内经》,异曲同工?
——马斯洛的理论核心是“五行”(金木水火土)
——《黄帝内经》体现“五德”(仁义礼智信);
——《孙子兵法》的科学性在于符合人性。

——迎合消费者心理。

(举例:世界500强企业的广告语)
2、五行人格识人术;
——体验:性格自测。

——赏析《孙子兵法·九变·五危》:
土行人,有“信”,但“有勇无谋”;
水行人,有“智”,但“贪生怕死”;
火行人,有“礼”,但“脾气暴躁”;
金行人,有“义”,但“偏执虚荣”;
木行人,有“仁”,但“顾虑过多”;
——历代开国皇帝的五行人格。

《沁园春·雪》中的人物性格:
汉高祖刘邦(水行人);
唐太宗李世民(土行人);
宋太祖赵匡胤(木行人);
元太祖成吉思汗(金行人);
明太祖朱元璋(火行人);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的五行性格。

3、危机预防“不治已病知未病”(《黄帝内经》)
——经络保健抗压力;(12经络与12时辰)
——掌纹诊病亚健康;
——体验自我经络按摩。

六、和谐团队“养生、养心、养神、养性”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和为贵;
——“同而不和”反映中国社会“窝里斗”现象;
——“和而不同”是“多元化、差异化”和谐之道;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方针;
“百花齐发”、“百家争鸣”文艺方针;
“宗教自由”民主政策;
“平等互利”外交政策;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2、五行人格的养生术。

——养生之道(春补脾胃、夏补心小肠、秋补肺大肠、冬补肾膀胱);
3、五行人格养心术。

——养心之道(怒伤肝以悲胜之、喜伤心以恐胜之、思伤脾以怒胜之、悲伤肺以喜胜之、恐伤肾以思胜之);
4、五行人格用人术。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主宾定位,“生”我者,我“克”者;
——举例:楚汉战争时期的“刘邦团队”;
——举例:《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
七、“内圣外王”成功学
1、人生的四层圆满境界;
——“吃饭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谋生、事业、哲学艺术、宗教;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精神修炼;
——“内圣外王”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才培养标准“德、量、才”;
2、责任感和使命感萌生“家国情怀”;
——确立“责、权、利”观念;
责任观(匹夫有责):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权力观(能上能下):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利益观(为己为人):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佛家“自觉觉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人”;
3、二十一世纪普世价值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
举例: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敬天爱人”
五敬“天地亲君师”;
信仰“祖宗”、“家”文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
4、最具有感召力是精神,不是物质;
——“曾国藩练兵”;
《孙子兵法》的治军原则“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成也文化,败也文化”;
——孙中山解释“仁义礼智信”;
5.知足常乐
——道家和墨家的“俭”文化。

——平衡“眼前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案例分析:松下幸之助的“水库式”经营理念。

6、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知行合一”的认识实践统一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日清日高”的时间管理;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7、人性领导力三字诀;
——小(看小自己的贡献);
——弱(看重别人的优点);
——无(帮助员工成功);
8、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尊重人、肯定人;
——人格独立、做人正直;
——重责任、明忧患;
——有理想、爱社会;
俞晴焱工作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