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政治的必然合理性
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
![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https://img.taocdn.com/s3/m/18140c40767f5acfa1c7cd15.png)
人民代表报/2011年/8月/9日/第007版公民・民主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任何社会都有精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民主社会,政治也是由精英所主导,没有政治精英,社会将会陷入无序状态,因为政治精英比一般的民众洞察力要强。
但是,如果就因此把权力全部委托给精英来掌管,仍然具有巨大的风险。
这是因为,人性是恶的,精英也是人,精英的人性也是恶的,人性是不完美的,精英也有不完美的人性,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精英的理性也是有限的,精英充当不了圣人的角色,充当不了上帝的角色。
凡人有对名誉、地位和权力的追求,精英也具有同样的追求,离开了权力,精英就成为普通的民众。
马克思是文化精英,马克思说,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
政治精英也都是由人组成,人所具有的他们同样具有。
把政治精英想象为神,想象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伟大人物,这无疑降低了普通人作为人的尊严,降低了普通人的人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主社会里,如果把政治精英的作用无限夸大,会堵塞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通道。
有精英民主就有大众民主,但是大众的民主本身也有问题,精英具有的不良因素在普通民众那里都会有,另一方面,只讲大众民主会陷入多重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民粹主义,把民众抬上了天,中国特色的语言就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实际上,人民群众是当家也难以作主,这种民粹式的民主如果从民主的合法性或从民主的来源和归宿的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
第二个误区就是民主的至善论,即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只要是人民的声音就是理性的、合法的、正确的、毋庸置疑的,反对人民就是反对民主,至善论的实质就是人民无错论。
第三个误区就是把参与视为民主的核心,但是这种参与缺少最基本的逻辑推理和事实判断。
道理很简单,参与的人数与参与的质量成反比,与参与的效率成反比,即参与的人数越多,参与的质量越差,参与的效率就越低,参与只起到了广场效应,一个人在说,众多的人在听,听也听不清,入脑不入耳。
第四个误区就是参与如果搞不好,就会搞成类似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人之下的轰轰烈烈的反民主的大民主。
政治发展中精英特权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理路径
![政治发展中精英特权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fe498e167ec102de3bd8988.png)
政治发展中精英特权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理路径政治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形态由不发达向发达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政治体制的转型和政治主体运行规则的完善。
政治精英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而不受限制的权力会导致精英特权问题。
在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于政企不分、政治精英的“经济人”角色定位等原因,政治方面的制度缺失和法律漏洞和政策灰色空间等现象,文化方面的“官本位”“家长制”“利本位”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得特权现象仍存在于一些领域。
加强思想教育、肃清特权思想,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培育公民社会、实现民主自治是治理特权问题的重要路径依赖。
标签:政治发展;精英特权;发生机制;路径依赖政治发展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形态由不发达向发达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为政治体制的转型和政治主体运行规则的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政治精英依靠其政治智慧和民主建设经验,成为政治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民主转型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但是,如果政治精英的权力不断扩大且没有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对其进行监督,则很有可能产生精英特权。
政治发展中政治精英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存在会带来诸多危害:精英特权妨碍社会公平正义,加剧社会矛盾,威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造成众多社会问题,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精英特权滋生腐败问题,没有边际的特权会导致不被追究的腐败,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腐败产生的温床和动机;精英特权破坏党群关系,政治精英搞特权会引发群众对于权力的盲目崇拜,造成社会价值观的错位,损害党执政的合法性;精英特权阻碍政治体制改革,滥用特权者会肆意破坏基本原则、践踏竞争规则,使政策和规则的制定实施向着个人私利的方向发展,阻挠社会进步。
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促进民主转型的政治发展过程中精英特权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理路径。
在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方面的资源分配不公,政企不分,政治精英的“经济人”角色定位等原因,政治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缺失或滞后等现象,文化方面的“官本位”“家長制”“利本位”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以及政治精英的侥幸心理、民众的容忍态度等,使得特权现象仍以以权谋私,以权为本,以权压法等形式存在于各个领域。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e8a50676a20029bc642d38.png)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精英理论是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他对精英的定义,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和统治方式的深入研究,使其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帕累托;精英;政治精英统治v·帕累托与莫斯卡、米歇尔斯、拉斯维尔等人对精英主义的开创性探索,使精英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而帕累托首先在政治意义上使用了“精英”和“精英统治”的概念,他对精英的定义,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以及统治方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构成了其精英理论的主要内容,帕累托也因其开创性贡献成为精英理论的代表人物。
一、帕累托关于精英的定义帕累托认为,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在任何社会中,总存在着被统治的广大群众与占统治地位的一小部分人之间的分离和某种意义上的对立,后者就称为“精英”。
在此基础上,帕累托进一步将“精英”区分为广义的精英和狭义的精英。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绩的冒尖人物,他认为,“在每一项人类活动中,对每人的能力都能打一个类似考试时得的分数。
譬如,给最优秀的专业人员打10分;对门可罗雀者打1分;给笨蛋可打0分。
……。
为此,我们将在自己活动领域内拥有高分的人们形成一个阶级,并称之为‘精英阶级’(精英)”。
然而,帕累托实际上没有运用这个广义的精英概念。
广义的精英概念只是为了引出狭义的精英概念——统治精英或称为政治精英,即执行政治或社会领导职能的一小部分人。
帕累托认为,将广义精英概念中的精英阶级一分为二,“将直接或间接地在政府中居主导部分并构成执政的精英阶级的人们区分开来,他们将构成统治精英,其余者为不执政的精英部分”,即非统治精英。
由此,帕累托将民众分为两个阶层:一.低等阶层,即精英之外的阶层;二.高级阶层即精英阶层。
而精英阶层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统治精英或政治精英;(二)非统治精英(如图)。
二、政治精英统治社会的必然性帕累托在对精英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之后,分析了狭义精英(统治精英或政治精英)对社会政治权力的垄断即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
精英政治理论的发展、现实应用及存在问题
![精英政治理论的发展、现实应用及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4f14a327d3240c8547ef04.png)
精英政治理论的发展、现实应用及存在问题摘要:精英政治理论是形成于本世纪上半期一直延续至今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统治理论,它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缘源流长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
前期代表有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等。
他们认为,“精英是由那些曾经、正在或将会拥有权力的人物构成的”。
在一个国家中,就是这样一些极少数政治精英统治着国家,他们是真正的政治统治者,他们垄断着政治权力,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
被统治阶级是绝大多数群众,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本文从精英政治理论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对精英政治理论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又以新加坡的精英政治体制为例,探讨了精英政治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精英政治;新加坡;局限性1.前言精英政治理论是形成于本世纪上半期一直延续至今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统治理论,它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缘源流长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
前期代表有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等。
他们认为,“精英是由那些曾经、正在或将会拥有权力的人物构成的”。
在一个国家中,就是这样一些极少数政治精英统治着国家,他们是真正的政治统治者,他们垄断着政治权力,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
被统治阶级是绝大多数群众,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本文从精英政治理论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对精英政治理论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又以新加坡的精英政治体制为例,探讨了精英政治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2.精英政治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精英政治理论的产生,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中,他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了少数哲学家,并且认为哲学家治国是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柏拉图赋予了哲学家特殊的内涵,哲学家的本质是拥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体。
精英决策模式起源及其合理性探析
![精英决策模式起源及其合理性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59d0f4910ef12d2af9e7e3.png)
对此进行 了修 正 , “ 度” 为判 断精英 的唯 一标 把 高 作 者和辅助治 国者 ; 在生产者 身上加 了铜 和铁 。这 种身 份是 衡 量 ,
收稿 日期 : 1 5— 6 2 0—0 2 0
一
( ) 二 精英主义 的发 展
真正意义上 的精英 主义兴起 于 l 9世纪末 2 O世 纪初 , 经产生便对政 治学 、 历史学 、 会学产生 了极大 的影响 。 社
断 。毕达哥 拉斯 虽然以其 数学方 面的造诣 闻名 , 在政 治 现在普遍认 为意 大利 的两 位学 者 帕累托 和莫 斯卡 是精英 但
得分 声誉 “ 是 才 内涵 属: 在哲 学家 身上加 了金 子, 而使他们 成为 高贵 的统 治 富 、 、 等 ;素质” 指人 的才智、 干 、 等 。美 从
易于判 断和 者; 在军 人身 上加 了银子 , 而使他们成 为次 一等 的护 国 国学者 拉斯 维尔为 了使精 英 的标准更 加客观 , 从
第1 0卷 第 4 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1 年 8月 00 V 11 o 4 J U N L O H N Q N I O O G U I E ST ( oil ce csE io ) A g2 1 o.0 N . O R A F C O G I G J T N N V R I Y S c ine dt n A aS i u.00
的人对精英主 义有不 同的理解甚至激 烈的批判 , 其基本 内容却是强调精英统 治的必然性和合法性。传 统观 点 认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 , 它既保 守又反 民主 , 但精 英模式仍然经常被 当作公 共政 策 中的一种分析模型 , 甚至一 种主要 的分析模型 , 竟它本 身是在不断发展 变化 的。 毕 关键词 : 精英决策; 政 策制定; 公 民参与
浅谈精英政治存在的问题
![浅谈精英政治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8738c9ce2f0066f5332293.png)
浅谈精英政治存在的问题姓名:***班级:行管2班学号:**********从人类的政治发展史来看,精英政治的理论光辉点就已有所体现。
诸如中国古代的“君权神授”封建制确立一代又一代的君主成为政治统治界的独特精英,随着“科举制”的建立与完善,为进一步扩大政治精英的规模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在古希腊贤人统治论中,柏拉图就已提出哲学家应当是国家最理想的统治者,因为哲人是知识与理论的拥有者。
但精英政治理论却形成于本世纪上半期的西方学说中。
精英政治理论认为:“政治统治来源于统治者的品德、才能和技巧”。
它一般是由“人类统治活动中的优秀人才和成功者”或者是由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对政治发展走向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人物组成。
他们是权力的操控者和使用者,他们对国家的政治活动进程的行为表现往往是导向、响应、破坏或是颠覆。
精英统治论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异质性, 即首先承认在人类社会中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进而肯定在政治权力领域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必然性.这一观点可以概括为精英与大众的两分法。
莫斯卡指出:"最漫不经心的人也能注意到,在一切政治制度共有的,恒常存在的事实和倾向中,有一种极为明显的现象: 从最原始的,几乎还未跨入文明的社会, 到最发达,最强大的社会,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着两个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属于统治阶级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行使各种政治职能,垄断政权,并享有政权带来的利益;而人数众多的被统治阶级则身受统治阶级或合法,或专断粗暴的管辖和控制"。
严格地说,精英——大众两分法有规范含义与经验含义之分。
所谓规范含义是指社会"应该"由精英来统治或治理。
在精英政治的整个发展进程中,其责难大于认同。
精英在其字义上指的就是只有一部分少数人能成为国家管理者。
不管是非民主国家还是民主国家,管理者总是居于少数,被管理者总是多数,这是管理界的一条定律。
由于权力资源不像其他自然资源那样丰富。
精英政治管理制度
![精英政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cef8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5.png)
精英政治管理制度引言精英政治管理制度是一种政治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由少数精英群体来负责政治管理和决策,以期达到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政治管理目的。
在精英政治管理制度下,决策者通常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精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参与政治管理并决策。
精英政治管理制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着明显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精英政治管理制度的特点1. 精英参与决策精英政治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精英群体的参与决策,精英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他们的参与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水平和效率。
2. 少数决策精英政治管理制度强调少数人负责决策,相比之下,民主制度侧重于广泛的民意参与和多数人决策。
少数人负责决策可以加快政府的决策速度,避免因为各方面利益矛盾而导致决策停滞。
3. 专业化管理精英政治管理制度鼓励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政府管理职能被分成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每个部门和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4. 领导者角色在精英政治管理制度下,政治领导者起着决策的主导作用,他们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制定政策和决策,确保政府决策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二、精英政治管理制度的优点1. 高效决策由精英负责决策可以避免由于多数人决策而导致政策决策的拖延,加快政府的决策速度,确保政府决策能够及时有效地落实。
2. 稳定的政策精英政治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政府决策的稳定性,因为决策者不随着选举周期的变化而变动,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
3. 专业化管理精英政治管理制度鼓励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政府管理部门和机构均遵循专业化管理,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 保护长远利益政治精英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综合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确保政府决策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三、精英政治管理制度的局限性1. 民意的忽视精英政治管理制度忽视了广大民众的民意,他们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政策有可能无法充分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如何看待精英——精英民主理论阐释
![如何看待精英——精英民主理论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358e85631ed9ad51f01df2bb.png)
求.许多公民对政治事务没有兴趣.政党成员的大多数对其组织 在议会中能否获取多数席位也不会关心.第四,工人阶级竞争力 的缺乏与领导者的优势.在政治生活中,大众缺乏竞争力几乎是 普遍的,由此巩固了领导者权力的基础。既然民众没有能力照顾 曰己的利益,那么,由专家来处理其事务就有必要了.第五,工人 阶级领袖的不变更,官职任期越长,领导者对大众的影响力越 大,因而后者也越来越依赖于前者. 三、民主政治中大众的能力、素质与精英的核心角色 精英统治在民主社会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在于为什 么他们能够在民主社会中扮演关键的角色?这个问题就涉及到 民主与大众的关系方面尤其大众的能力问题.他们更相信精英 的智慧与能量,而对大众的能力多半加以怀疑,这是他们之所以 认为即便在民主社会小精英也扮演核心角色的基本因素.精英 民主理论家普遍认为民主是一种产生领袖并使之合法化的制度 安排,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民主的看法和古典民主理论 家所认为的民主是人民的统治感到联系是很模糊的。 熊彼特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民主并不是指,也不可能指, 按照“人民”和。统治”这两个词的明显的意义说的人民确实在那 里统治的意思.民主不过是指人民有机会接受或拒绝要来统治 他们的人的意思……定义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成:民主就是政治 家的统治,人民只有在选举他所认同的政治领袖时才是有意义 的。所以他对于普通公民的政治能力和知识能力估计很低.他认 为选民通常软弱无能,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不能理智地作 出决定,易受外部势力的左右。他特别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环境, 人们聚集到一起听收音机,这里存在着最大限度的参与感,而且 人们思考能力是低水平的。人民只是每天忙碌于日常生活,政治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虚无的世界,。大的政治同题在典型公民 的心理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在正常状态下是和业余时间的各种 兴趣和不负责任的闲扯相等的。” 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以及许多受过教育的人接触公共事务 时,其考虑问题的特点是缺乏正确的判断.熊彼特坚持认为,教 育并不能改变这种状况t。人民不能被拉上楼梯.”因为国内外事 务中的大多数问题与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比较谣言,人民不会轻 易去做不现实的事情的. 精英民主理论家对大众能力的怀疑还与他们对于直接民主 的不现实性密切相关的.他们认为直接民主不具有实践性.因为 直接民主要求所有参与者的相对平等,其关键条件是最低限度 的经济和社会差别。因此,从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贵 族政体中,从美国的某些城镇中,以及从精心选择的职业群体如 大学教师中,人民可以找到这种。治理”形式的范例.然而,现代 社会的规模、复杂性和极大差异性,使得直接民主绝对不易作为 政治管理和控制的一般模式。 韦伯认为,直接民主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统治,但是,在一 个异质社会中,直接民主会造成毫无效率的管理、令人讨厌的无 能和政治的不稳定,并且最终急剧增加暴戾的少数人统治的可 能.这种少数人的统治之所以可能,完全是因为缺乏技术上有效 的管理而造成了协调真空.此外,直接民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也 使其特别不适应现代政治:其政治代表的方式阻碍了政治谈判 和妥协的可能性。 四、民主政治中大众的作用和精英与大众的关系 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强调精英,但并非所有的精英主义者都 完全否认大众对民主政治的意义.曼海姆承认。政策的形成实际 上在精英手里”,但是他并不以为这样一来社会就不是民主了, 因为在民主社会中,被统治者总是能够赶走领导者或者迫使他 们决策时考虑到多数人的利益.李普赛特在‘政治人>中肯定了 工会、工会组织、工人阶级矽舅:在19世纪与20世纪为争取扩大 政治民主所起的重大作用.氏主统治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da04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世界上的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不仅违反了民主原则,也造成了全球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民有、民治、民享”,全球精英统治严重违背了这一原则,剥夺了普通人民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一些重要的决策和政策往往只为少数精英阶层谋利益,而忽视了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益。
这种情况不仅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也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少数人的统治是专制,多数人的统治是民主”。
最后,全球精英统治也容易导致精英阶层的腐败和权力滥用。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古罗马的贵族统治、法国的贵族统治等,都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
因此,废除全球精英统治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民主原则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全球精英统治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全球社会做出决策和领导。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所说,“精英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领导和决策至关重要”。
其次,全球精英统治的存在也能够保证全球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精英阶层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他们的领导和决策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言,“仁者爱人,智者治人”,精英阶层的统治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废除全球精英统治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和动荡。
精英阶层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他们的领导和决策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废除他们的统治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甚至引发更大的危机和冲突。
综上所述,全球精英统治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应该轻易废除。
政治精英理论
![政治精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6f231bfc4ffe473368ab0c.png)
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社会组织都被控制在 人数少但内聚力极强的精英手中一。换言之,权力 的分配非但是不平衡的,而且是极不平衡的。精英 主义理论家认为,精英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多元 主义不过是神话而已。权力从来没有被广泛地分配 过。
1.精英主义认为人并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认为社 会总是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精英和大众的不 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 展来说也是必要的。 2.精英主义者认为精英是民主的保障,可以防止极权 主义的威胁。 3.公共政策并不反映大众的需求而是精英价值取向的 体现。公共政策的变化是渐近的而非革命性的。 4. 现代精英是非常分散或分裂的,而不是团结与一 致的;精英之间的竟争,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非精英 群体得到政治发言权。
理想的精英主义是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 追求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是身为精英的使 命.在政治理论上,精英主义反对大众民主,主张精英 治国;在政治认知上,精英主义贬低理性的作用,推崇 政治现实主义. 然而,精英主义蔑视普通大众,反对民主,宣扬个人主 义的英雄观点,是存在缺陷的.
3.现代的精英主义 认为,精英统治的原因存在于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 中,而不存在于社会的必然结构里, 代表人物:熊彼特 观点:熊彼特(1 853一1950)的民主精英主义提出了 一种“现实的”民主制度模式,该模式强调:尽管选 举能够决定由哪一个精英进行统治,但却不能改变 权力始终由一个精英操控的事实。
“精英”一次的最初含义是最高级的,最优秀的, 最好的,现在仍然可以这样解释。根据安德鲁的 《政治学核心概念》一书,精英指的是在其手中掌 握着权利,财富,和特权的少数人,而不论这是否 正当。
精英理论是关于精英统治或少数人统治的观念或实 践,是从现实主义出发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以及 其发展的一种理论。
精英治理的合理性分析
![精英治理的合理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b5ce5a767f5acfa1c7cdbd.png)
精英治理的合理性分析:成本、效率与秩序的优势2014年01月24日14:32 来源:《理论界》2013年8期作者:王焱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内容提要:精英治理合理性来自组织活动的必然要求,治理技术上的要求使精英治理具备了合理性的基础。
在政治上精英治理,从成本、效率与秩序等方面的分析比较都优于大众治理。
大众民主的迅速扩张冲击了精英治理的合理性,精英治理向后退却,大众民主的扩张使精英治理“后退”到更深层次,专家与技术人员的治理成为新的精英治理模式。
精英治理也不仅仅局限在已经被选定的精英群体之内。
新的精英将出现在任何地方,而大众式民主在技术条件改进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发挥其精英选拔与精英更新的作用。
关键词:精英;精英治理;合理性;大众民主作者简介:王焱(1974- ),天津人,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法学、犯罪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天津300191 在西方主流的政治理论中,都或多或少,或公开或隐含地支持赞同人类社会应当由精英阶层来治理。
在实践中,无论中体制上还是从机制上,都形成了精英治理模式。
关于精英治理的合理性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精英阶级是否应该成为专门从事治理的阶级,或者是人类社会是否就应该由精英阶级来实施政治治理。
精英主义的理论家们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证,他们论证了精英治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类社会只能由精英来统治或治理,由大众来治理是一种最坏的结果或者说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从人类历史来看,只有精英治理才是好的治理模式。
一、精英治理的技术基础:组织活动必然要求精英主义政治理论认为,人类的政治活动是一种组织活动,既是一种需要进行组织的活动,也是需要结成各种组织的活动。
社会分工的法则在微观组织中仍然适用,在组织内部进行技术性分工的结果是必然产生领导者、指挥者、发号施令者或一种权威,即精英,和普通人、服从者、被领导者,即大众。
政治精英理论
![政治精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6f231bfc4ffe473368ab0c.png)
Biblioteka 2.古典的精英主义 自称是经验性的,将精英统治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与不 可改变的社会存在事实。这意味着诸如民主和社会主 义等平等观念是无法实现的。 代表人物:帕累托,莫斯卡,米歇尔斯 观点: 莫斯卡指出,统治所需的资源和品质总是分配不均的, 少数人组成的内聚力强的群体总是能操纵或控制群众, 甚至在议会民主制中也是如此。 帕累托将精英统冶与两种心理类型相联系:一类是“狐 狸”,以狡诈和操纵来统治;另一类是“狮子”,以强 制和暴力来统治。 米歇尔斯提出了“寡头统冶铁律”,意思是:在所有组 织中权力都集中在由领导人组成的小集团手中。
理想的精英主义是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 追求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是身为精英的使 命.在政治理论上,精英主义反对大众民主,主张精英 治国;在政治认知上,精英主义贬低理性的作用,推崇 政治现实主义. 然而,精英主义蔑视普通大众,反对民主,宣扬个人主 义的英雄观点,是存在缺陷的.
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社会组织都被控制在 人数少但内聚力极强的精英手中一。换言之,权力 的分配非但是不平衡的,而且是极不平衡的。精英 主义理论家认为,精英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多元 主义不过是神话而已。权力从来没有被广泛地分配 过。
1.精英主义认为人并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认为社 会总是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精英和大众的不 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 展来说也是必要的。 2.精英主义者认为精英是民主的保障,可以防止极权 主义的威胁。 3.公共政策并不反映大众的需求而是精英价值取向的 体现。公共政策的变化是渐近的而非革命性的。 4. 现代精英是非常分散或分裂的,而不是团结与一 致的;精英之间的竟争,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非精英 群体得到政治发言权。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580f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6.png)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研究熊彼特,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其独特的精英民主理论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当今社会,熊彼特的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更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在新时代理解民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核心在于,民主政治不是大众统治,而是由精英领导的统治。
他认为,民主政治的精髓在于选举和被选举,而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精英。
这些精英具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他们能够明智地制定公共政策,推动社会发展。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出现了大众民主的浪潮,许多人认为大众民主将取代精英统治。
然而,熊彼特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他认为,大众民主存在诸多弊端,如民粹主义、短视和情绪化,这些都会对社会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他提出了一种由精英主导的民主模式,以克服大众民主的弊端。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它提醒我们民主政治不是简单的多数统治,而是需要发挥精英的智慧和才干。
熊彼特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民主政治的认知,使我们意识到民主政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熊彼特的理论为如何培养优秀的政治人才提供了指导,使我们更加重视政治教育、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熊彼特精英民主理论为我们理解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尽管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强调了精英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展望未来,熊彼特的理论将继续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熊彼特增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综述,分析了该理论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熊彼特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企业家提供了一种理解经济增长的新视角。
熊彼特增长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该理论强调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
从“多数的暴政”到“精英政治”
![从“多数的暴政”到“精英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66fc23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7.png)
从“多数的暴政”到“精英政治”【摘要】从古至今,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从“多数的暴政”逐渐转变为“精英政治”。
在历史背景下,多数的暴政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精英政治的兴起则带来了政治稳定和高效运作。
随着政治制度的不断演变,社会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的社会中,精英政治已经成为主流,政治精英们以其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希望能进一步完善精英政治体系,使之更加透明和公正,为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引言、多数的暴政、精英政治、政治制度、社会影响、历史背景、兴起、演变、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从“多数的暴政”到“精英政治”在历史长河中,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古代的“多数的暴政”到近现代的“精英政治”,人类社会在治理方式上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在过去,多数的暴政往往使得社会陷入混乱和动荡,普通民众难以获得权益保障,政治权力滥用成为常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精英政治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精英政治侧重于选拔素质优秀的人才担任政治职位,注重专业性和效率性,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的转变,是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
只有在实现精英政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公正、高效和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倡导精英政治,加强政治人才培养和选拔,不断完善政治制度,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的历史进程,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将为未来的政治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2. 正文2.1 历史背景在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多数的暴政”到“精英政治”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历史背景的多变和需要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可谓是“多数的暴政”的典范。
在那个时候,政治权力完全掌握在广大市民的手中,他们通过投票表决来决定一切重要事务。
在这种极度民主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容易受到极端民意的影响,导致政策不稳定、社会动荡。
精英治国策略
![精英治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440aa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3.png)
精英治国策略
精英治国策略是一种政治理念,主张由社会中最有才能、最有智慧和最有经验的人来领导和管理国家。
这种策略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精英阶层具有特殊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精英治国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选拔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担任政府的领导职务。
这些精英通常具备高度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道德品质。
他们被认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面临的挑战,制定有效的政策,并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精英治国策略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精英阶层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他们能够做出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决策,避免了政治短视和民粹主义的影响。
此外,精英治国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因为精英阶层通常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标准,能够维护社会的法治和公序良俗。
然而,精英治国策略也面临一些批评和挑战。
一些人认为精英阶层可能会忽视普通民众的利益和需求,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加大。
此外,精英治国也可能存在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总的来说,精英治国策略是一种有争议的政治理念,它强调了精英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然而,为了确保公平、民主和社会稳定,精英治国应该与民主参与和民众的利益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加全面和平衡的治理模式。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5b64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9.png)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在精英统治下,少数人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和资源,而普通民众则面临着贫困和不公平的待遇。
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言,“人民的政府是人民、由人民、为人民所统治”,精英统治违背了这一原则,应该被废除。
其次,精英统治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在精英统治下,普通民众的诉求和利益往往被忽视,这会导致社会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
正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人民有权反抗压迫”,如果不废除精英统治,社会可能会发生更大规模的动荡和冲突。
此外,精英统治也会导致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阻碍。
在精英统治下,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资源和权力,他们往往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阻碍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所说,“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压制了你内心的声音”,废除精英统治有利于释放更多的创新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废除全球精英统治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
只有通过废除精英统治,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创新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精英统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
在精英统治下,少数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资源和权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哲人统治者是最好的统治者”,精英统治有助于确保社会的秩序和进步。
其次,精英统治能够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精英统治下,少数人能够更好地协调社会资源,确保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正如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除了所有其他形式之外”,精英统治是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
此外,精英统治也能够保障社会的长期利益。
在精英统治下,少数人能够更好地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确保社会的长期利益得到保障。
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精英统治有助于确保社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b43f47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2.png)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近些年来,社会不平等问题愈发凸显,各国都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精英统治是否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
尽管有不同的观点,但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精英统治往往导致资产和资源的集中。
精英群体通常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顶层,他们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着较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这些精英利用其优势地位,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则来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益,进而增加自身财富和资源的积累。
相比之下,普通人往往无法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来获取相同的资源和机会,这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不均衡分配,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其次,精英统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流动性。
精英群体往往通过教育和专业技能的优势,使自己在社会阶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
然而,由于家庭背景和资源的差异,大多数普通人无法获得同样的教育和机会。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限制了普通人的社会流动性,使他们很难从下层爬升到上层,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此外,精英统治也会影响公平竞争的环境。
精英群体拥有资源和权力的垄断,使得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变得不公正。
他们通过政治关系和经济利益交换来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利益,使得其他人难以获得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这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使得社会资源和机会无法平等分配。
然而,精英统治并不是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唯一根源。
其他因素,如技术发展、全球化和教育质量等,也会影响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在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将问题归咎于精英统治,而应该从多个维度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降低精英统治对社会不平等的影响仍然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公平的政策和规则,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益和机会。
此外,教育系统也应重视普及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提高社会流动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公民意识,提高人们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共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
总结起来,精英统治确实与社会不平等问题存在一定的联系。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b03822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在当今社会中,精英统治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精英统治是指社会的权力和资源主要都集中在某些少数人手中。
这些人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他们掌握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资源,从而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和支配作用。
然而,精英统治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一方面,精英统治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富人和权贵集团通过掌控的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能够更容易地获取更多的权益和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例如利用政治和经济势力倾向的力量,以及获取高额的利润和回报。
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则往往无法享受到公平的资源和机会,他们通常面临贫困、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困境。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
另一方面,精英统治也给社会带来了动力和推动力。
精英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秀能力和经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在担任领导职务和决策层时,往往可以提出更加明智和高效的决策,从而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精英们也通过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能够成为社会中其他人的学习和借鉴对象。
然而,精英统治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少数精英拥有过多的权力和资源,社会的决策过程容易被少数人控制,导致民意无法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实现。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和冲突。
其次,精英统治也容易形成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由于精英们享有特权和权力,他们往往能够逃脱法律的制约和限制,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的产生。
这种现象会严重损害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观念。
然而,如何解决精英统治与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呢?首先,需要建立起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政治和制度环境,减少权力集中以及防止权贵阶层的腐败行为。
其次,社会应该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为广大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培养环境,从而增加社会流动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脱离弱势群体,提升社会地位。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8584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f.png)
是否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根据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约瑟夫·施坦纳的研究,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财富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使得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权力,而大多数人却处于贫困和无权的状态。
这种不平等不仅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也违反了人类的基本道德和价值观。
其次,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民主和自由的受损。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然而,全球精英统治使得少数人控制了政治和经济的命脉,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选择权。
这种情况下,人民无法获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社会也难以实现公平和正义。
最后,全球精英统治导致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受阻。
根据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詹纳克的研究,全球精英统治使得创新和进步的动力受到了抑制,因为少数人控制了资源和机会,而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外。
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受到了限制,整个社会也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全球精英统治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平等、不公正、民主受损和发展受阻的问题,因此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全球精英统治。
首先,全球精英统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研究,全球精英统治使得资源和机会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促进了创新和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废除全球精英统治,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停滞。
其次,全球精英统治有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根据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理论,人类社会在没有有效的统治和秩序的情况下,会陷入混乱和战乱。
全球精英统治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保障人民的生活和财产不受侵犯。
最后,全球精英统治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效率和效益。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自由市场和竞争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全球精英统治能够有效地推动市场的竞争和资源的配置,提高社会的效率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英政治的必然合理性————以精英政治理论浅析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吉林大学李默2010912046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不息,中华文明之花欣欣向荣,时至今日,人们也常常唏嘘中国发展之不易。
中国今天的成就仍然为当世人所津津乐道。
一路走来,众多领袖人物对今日之中国发展功不可没。
本文仅拟以精英政治统治理论浅析中国社会政治转型发展以及今后趋势,以期佐证精英政治的合理性。
一,精英政治理论概述精英政治理论认为:在任何人类组织中,总是分为两个部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人数很少,属于精英,组织中的大多数是被统治阶级。
而统治阶级的意愿则能够左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此,我认为,在谈及现代政治学中的精英政治理论内涵时,应该正确理解如下三个概念:1,政治精英:在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结构中处于领导阶层的个人和团体。
且政治精英只有在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做出权力运行支配的事实可能性存在的状况下才能被称之为政治精英,否则,则不能被称之为政治精英。
政治精英和非政治精英存在实际转化可能的唯一条件是政治权力的实际支配权的转移和分离。
2,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此,我认为不应按照传统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来理解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传统意义上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阶级,但是实际生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状况仅限于理论且难以考察,并且考虑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并不单一,故应以实际占有社会资源状况及实际支配权归属划分阶级。
即,在一个国家内部,对现有的可供分配的社会资源的实际占有和支配程度的大小来划分阶级。
此处的社会资源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社会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料的实际占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即影响力,号召力和个人魅力等。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存在实际转化可能的唯一条件是社会资源的实际支配权的转移和分离。
3,民主政治:通常我们所提到的民主政治是指公民享有政治权力,公民是政治权力的天然所有权主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能够实际行使具体化了的政治权力和时刻参与到政治权力的具体运行和支配过程中去。
实际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是公民通过选举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将自己享有的应然的政治权力让渡给选举出来的代表或代表集团,而被选举出的代表或代表集团自然享有实然的政治权力的实际行使和支配权。
由于这种让渡不是无限制和无节制的,故民主政治体制和独裁专制政治体制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政治权力的所有权归属不同———独裁专制体制下政治权力的实际支配者即是所有者;而民主政治体制下政治权力的实际支配者并非所有者,而只是接受公民让渡的部分政治权力所构成的实际支配主体。
4,“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其核心在于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权力的核心在于强制性和管制性,强调的是上层对下层的管制和约束,其终极手段是暴力;而权利的内涵则是公民用来对抗权力的一种普遍自由和反管制的效能。
所以,当我们提到“政治权力”时,其实际支配着和执行者是统治阶级,是政治精英,其最终手段是强制性的。
而提到“政治权利”时,其享有者是公民,自由性是其目的,作用在于对抗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权力”本身的来源即使“权利”的部分让渡。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权力”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权利”。
按照对以上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证明“绝大多数群众始终是受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政权权力从来就集中于一小撮人之手”在实用主义的考察范围内,按照上述理论是成立的。
按照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理论,政治权力的所有权归属于全体公民,而实际支配权则归属于政治精英。
即,民主政治体制下,政治权力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是分离的。
以宪法的制订和修改为例。
宪法是近代民主政治理论的产物,宪法的制订主体即“制宪主体”在任何时候都是全体公民,可“制宪权”的归属则为实际上执行制订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
具体到我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所以,制宪权这一基本政治权力的所有权和实际支配权是分离的。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实际负责支配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总是一小撮人,无论是通过选举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政治权力的实际支配权。
这一部分人可能是稳定的个人或组织,也可能是不稳定的个人或组织。
无论如何,在社会政治权力结构中,实际支配政治权力的人数是少数。
当一个人由普通公民——政治权力的应然所有者,成为政治精英——政治权力的实然支配者时,即完成了阵营转变。
任何应然的政治权力如欲成为实然的政治权力发挥功效都必须有其实施载体,即实际支配者。
而能够在实然状况下支配这部分通过应然让渡的政治权力的个人或组织,即为政治精英。
以迁徙权为例,迁徙权是用来对抗政治“权力”的公民“权利”,迁徙权的享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民的迁徙自由。
如果迁徙权不能够很好的从应然状态落实到实然状态,则与之对抗的国家公权力就可以对公民迁徙进行合法管制和干预。
在现阶段我国,公民不享有实然状态下的迁徙权,因此,政府机关实际上享有其通过权利未实然化而让渡的管制权力,即为实然政治权力的支配权。
而支配者就是少数的政治精英。
按照政治权力的实际支配权归属来考量国家内政治的分布情况比按照政治权力的应然所有状况来考量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利于解决各种理论上和结构上的问题。
这也是贯穿本文的理论支撑。
所以,可以认为,在一个国家中,就是这样一些极少数政治精英实际统治着国家,他们是真正的政治统治者,他们垄断着实际政治权力支配权,事实上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
被统治阶级是绝大多数群众,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和合法权力让渡来源。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权在民的理想状态下的民主政治从来就是一个虚构的神话。
因为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下,政治权力的所有权主体和支配权主体不可能同一。
不可变移的历史规律是,绝大多数群众始终是受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政权权力从来就集中于一小撮人之手,极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政权,统治绝大多数群众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发展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政治精英通过支配政治权力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社会发展走向并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社会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的综合结果。
简而言之,因果关系之于社会发展之中,每一个单独事件都互为因果并且互有联系,而作为最基本单位的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就决定于政治精英的决策和权力运用。
这就是政治精英理论关于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内容。
二,古代中国精英政治理论的具体表现。
由于古代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所以传统精英政治的体现尤为明显。
由于政治权力的所有权与支配权同一,所以无需考察权力的实际让渡情况。
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主阶级占有几乎所有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奴隶阶级几乎不占有任何资源,不享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存权都被奴隶主阶级剥夺。
在此阶段,政治精英是为奴隶主阶级,他们统治着奴隶阶级并左右着政权发展方向。
在古代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主要构成部分。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依然是最重要社会资源————土地的占有阶级,即地主阶级。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还有一些其他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晋入政治精英之列。
最典型的是宗教人士。
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在中国曾经出现过四次,即三武一宗灭佛运动。
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及唐武宗;一宗指后周世宗。
灭佛运动的部分原因即是宗教势力壮大,朝廷所掌握的政治权力遭到削弱而采取的手段。
其原因在于宗教通过占有非物质性的社会资源进而控制了相当部分的人,而人即是劳动力和,控制了劳动力也就简介拥有了物质资源,从而可以和朝廷抗衡。
但更多时候,朝廷采取的是接纳并同化的策略,如汉代尊崇道教,唐初崇尚佛教,将非物质的宗教纳入政治权力当中,使其成为其中一员共同享有政治权力而不是互相争夺以维持政治权力稳定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的过分分散以及政治精英构成的过分复杂。
无论如何,在古代中国,主要是封建社会,政治精英们就是实际享有并支配政治权力的人,其精英中的精英就是皇帝。
说大权独揽的皇帝是古代中国的终极政治精英一点不为过。
皇帝的一言一行左右着国家走向,决定国家兴亡和民族前程。
秦始皇尊崇法家,以法度治国,终灭六国成大统,统一度量衡,“秦”的发音“Chin”也成为之后英文“China”的来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找到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人之后两千年对于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依赖;李世民促成李渊太原起兵,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盛世。
明末李自成入京进而讨伐吴三桂,吴三桂写信急请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发兵救援并为其指定入关路线,多尔衮当机立断,发兵山海关并且没有遵照吴三桂的路线入关,其结果就是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
这其中很难说多尔衮的当机立断不是之后满洲入主中原的关键,而更为关键的则是吴三桂的屡叛屡降。
而清末闭关锁国,虽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酝酿长久,但闭关锁国的政策却让中国最终陷入被动,慈禧太后当时的所作所为也为之后的悲惨历史埋下伏笔。
如此这般由精英领袖人物主导的社会变迁不胜枚举。
在这些历史变迁中,大的发展潮流必将经历一个转折点和转折事件,无数历史印证,最终的转折事件都是由精英人物主导的,他们的决策和权力的实际运用决定了具体的历史的进程。
由无数个转折构成的曲折的历史很难排除精英人物和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
三,近代中国精英政治理论的具体表现近代中国,列强纷至,军阀混战,国破山河碎,值此乱世,英雄辈出。
每一个决定历史的大事件背后都充满了各路精英人物的明争暗斗和运筹帷幄。
每一个事件在历史上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不可逆的历史作用。
宋教仁,孙中山,陈独秀,袁世凯,张学良,蒋介石,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正是由他们的具体活动和支配,历史的轨迹才呈现现有之状。
如果宋教仁没被暗杀?如果陈独秀没有右倾?如果袁世凯没有称帝?如果张学良投降日本?如果蒋介石庐山谈判时杀害毛泽东?如果…………。
历史没有假设,但通过这些如果,我们能够看出,精英人物在历史上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决策的效果来源于他们所掌握的权力,作为政治精英,他们在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的合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的错综复杂。
他们的每个决策都主导着事态发展,决定着历史走向。
在近代中国,说到统治阶级,说到政治权力,不得不提的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军队统治权。
军权的作用在战争年代体现的尤为突出,对于社会变迁发展的影响也更加重要。
不止在近代中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战争,军权作为实然的政治权力的一部分,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一场战役的胜负,一场战争的胜负,都足以影响社会的发展走向。
在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虚虚实实的较量,统帅的每个决策都有可能埋葬对方或葬送自己。
而乱世中,每一场战争所带来的几乎都是社会的巨大变迁。
当然,我们不否认历史前进发展的必然性。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必然性毛泽东已经在《论持久战》当中论述的很明确了。
但是,这仍然不能否认政治精英在影响社会前进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论述?如果没有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如果日军没有偷袭珍珠港?如果希特勒不迫害犹太人科学家进而拥有核武器?如果日本不准备“国民总玉碎”而是乖乖投降?每个事件看似都是必然,其实,领袖和精英人物的作用才是事件当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他们掌握着决定性的力量——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