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的五种刀法
徽州文化徽州三雕
特别鲜明突出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它们 层层叠叠高低有致,长短相同,轮廓清晰, 这些特点在这里均得充分体现。
还有木雕上的松、石、云、泉以及奇花异草、 就有山区典型形象。更具有徽派版画和徽州 盆景和造型特色
那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虬松、顶平如 削、枝著虬龙、苍翠欲滴、奇特的长相)。
以动物、花卉、树木 等
如:龙、凤、狮、虎、象、麒麟、鳌鱼及鸡、 鸭、鹅、猪、马、牛、羊等家禽家畜,还有 徽州特有的动物四不象;表现吉祥如意的 “喜(喜鹊)、禄(鹿)、封(蜂)、候 (猴)”、“喜事连(莲)年”、“鹿鹤同 春”、“三羊开泰”、“五蝠捧寿”、“喜 鹤登梅”、“岁寒三友”还有石榴象征多子、 桃子代表长寿,牡丹表示富贵等
它们的形体受雕刻材料的实用板面所约束, 处理层次基本上在允许雕刻深度的平面上变 化,整体感很强。
从雕刻装饰角度,安装时也有技巧,讲究观 赏视角,花边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 显得层次丰富,在统一中求变化。
民俗题材双喜、寿字、万字、八节、回纹及人物题 材中的力士,仙佛、罗汉等形象动态,赋予美好的, 吉祥的寓意应用在建筑装饰的部位上 。
若能身临其境,你会感到这是闯进艺术之宫, 俯仰四顾,比比皆是,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 在这美的王国中,你会留连忘返,那三分精美,七 分雅致的立体画,会给你留下无尽的遐想。
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他们把民居建筑和 所在环境看成一体。
民居的前庭或庭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 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粉 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 石凳,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 一体,庭院小,颇得园林之趣,体现了建筑 的有机功能。
徽州木雕艺术概述
纵观徽邑六县木雕艺术的规模,大的如民屋、祠堂、 寺庙等建筑装饰,小的至日常生活用具和文房中笔、 墨砚等,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徽州三雕课程设计
徽州三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徽州三雕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工艺技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徽州三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及其社会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美术术语,分析并评价徽州三雕的审美特点。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影像资料观察,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徽州三雕风格的作品。
3.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搜集并整理徽州三雕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 学生通过学习徽州三雕,激发对家乡文化的探究欲望,培养本土文化认同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人际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美术学科的地方课程,旨在通过徽州三雕这一具体艺术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提高美术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初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巧,对地方文化有好奇心,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介绍徽州三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徽州民间艺术概述》2. 知识讲解:(1)徽州三雕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2)徽州三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徽州三雕艺术》3. 技能训练:(1)组织学生参观实物或观看影像资料,分析徽州三雕的工艺技法。
(2)开展徽州三雕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徽州三雕的制作技艺》4. 案例分析:(1)分析经典徽州三雕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徽州三雕”艺术瑰宝
“徽州三雕”艺术瑰宝徽州三雕艺术瑰宝李平关注“徽州三雕” 艺术瑰宝2019-06-24 阅读1120 在古徽州⼀府六县的区域内,流传着具有徽派风格的⽊雕、⽯雕、砖雕三种地⽅传统雕刻⼯艺,这种雕刻艺术被统称为“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着完整的⼯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的声誉。
“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明珠,⾄今光彩夺⽬。
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
在古徽州⼀府六县的区域内流传着具有徽派风格的⽊雕⽯雕砖雕三种地⽅传统雕刻⼯艺这种雕刻艺术被统称为徽州三雕徽州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着完整的⼯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的声誉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明珠⾄今光彩夺⽬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 2006年5⽉,“徽州三雕”被列⼊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安徽师范⼤学为徽州三雕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基地。
年⽉徽州三雕被列⼊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安徽师范⼤学为徽州三雕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基地 ⽊雕在徽州古建筑中是被普遍采⽤的⼀种装饰形式,⼏乎所有徽派建筑中都能见到。
⽊雕的装饰主要安装在内部建筑的重要部位上,如梁枋、梁架、扇窗、扇门、栏板、栏杆等以及桌、凳、椅、案、⼏等家具的装饰上。
⽊雕在徽州古建筑中是被普遍采⽤的⼀种装饰形式⼏乎所有徽派建筑中都能见到⽊雕的装饰主要安装在内部建筑的重要部位上如梁枋梁架扇窗扇门栏板栏杆等以及桌凳椅案⼏等家具的装饰上 在宏村承志堂,其厅堂雕饰堪称⼀绝。
⼀幅“百⼦图”画⾯⽣机盎然,惟妙惟肖,美轮美奂。
在宏村承志堂其厅堂雕饰堪称⼀绝⼀幅百⼦图画⾯⽣机盎然惟妙惟肖美轮美奂 在宏村志诚⽊雕厅,从堂厅顶部的梁枋、撑拱,到楼层的栏板、裙板以及扇门、窗棂、格扇⼏乎都是由精雕细镂的构件组成,素有徽州⽊雕第⼀楼的美誉。
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
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
徽州三雕是指徽州木雕、石雕和砖雕,它们都有着独自的特点和
瑰丽的造型。
以下是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
一、徽州木雕:徽州木雕是以楠木、朴木和柚木为原料,采用手
工刻刀,形成特点鲜明的浮雕和镂空,雕刻形象生动优美,寓意深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徽州石雕:徽州石雕是以徽州地区特产的黄石、青石和白石
为材料,采用锤子、凿子等手工工具,雕刻出具有徽州特色的花鸟、
人物、建筑等各种形象,多以线条简练、造型精细而著称。
三、徽州砖雕:徽州砖雕是以青砖、灰砖等为原料,采取压模、
印模、压花等技法,雕刻出具有徽州传统特色的各种图案和纹样,通
常运用于建筑物和园林中,以增强建筑物的装饰性和欣赏性。
以上就是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它们都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三雕 奇彩绚烂的民间杰作
强调的是 ,徽州木雕中的人物写实功力往往令人感到惊 讶 ,其造型准确,意态如生,焕发出健康的喜气洋洋的 睽 隋调
浑厚 粗犷 、力度 不凡 的石雕
在某种意 义 E来说 ,作为皖南山区的徽州是一个石 头的世界,徽州的能工巧匠用石头等材料 ,将这里装扮 成了文化的徽州 ,比如徽州石雕的杰作 “花山谜窟”, 宏 大壮 阔 , 玄妙奇 巧 ,观者无 不称 奇 ;就 算是 徽州境 内 四通八达的石板道路 ,又何尝不是徽州石雕的一大景 观 ?对 此 ,民 国期 间修撰 的 《歙县 志》就 已注意 到 了这 个现象 : “道路皆以石成之,虽穷乡僻壤 ,入山小径 , 唐 不石也 。石类不一,有青石、红石、红麻、白麻、凤 凰麻等石 。康乾以后,更采用浙淳茶源之青石,质美而 坚 ,全县交通 ,虽积雨不病泥潭也。 此外 ,还有徽州 境内众多造型各异、年代久远的石桥 ,也尽显刎 lIl石工 的刀下功夫 。
f1.j代的 “ i雌”细腻繁 ,构l冬1、 Jld吸收 r新安IIIli派的表现 下法 ,IJl:究 艺术 火,多JIj深浮雕』fIl
雠 ,捉 ffj镂 效 ,仃 的镂 次 多 达 I。余 ,· 楼 榭 、树 小 III水 、人 物止 、花 虫 f^ J:
三雕技艺
三雕技艺
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最精华的部分,是古建筑艺术中最灿烂的篇章。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或牌坊,处处雕饰着精美图案。
从雕刻技法来看,徽州三雕多属于浮雕、高浮雕,并有透雕、圆雕、线刻与多种技法并用,从中也可窥视出唐宋以来,中国建筑中“三雕”艺术的传承脉络。
“三雕”不仅仅只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它们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徽州三雕自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是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与其他艺术门类都不可替代的,同时代的其他地区建筑雕刻也难以与之比肩。
其内容之丰富,文化内涵之深厚,造型语言之纯熟,雕刻工艺之精湛,都堪称是无可替代的传世珍品。
它能存在若干世纪,并为数以万计的民间百姓所喜爱,这本身就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艺术现象。
境内还保存众多的明清祠堂、牌坊,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与明清民居称为“古建三绝”。
矗立于县城的许国石坊、北岸吴氏祠堂的石雕《百鹿图》和《西湖风景》,大阜潘氏祠堂的“五凤楼”砖雕和《百马图》木雕,分别体现了徽派“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徽州民居艺术——雕刻
石制牌坊的来由和演变
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类型。由“棂星门”演变而 来,形成牌坊后更多的是世俗聚落街口和重要建筑物的入口标志,形 式也是由木制转砖制再转到石制。徽州牌坊数量之多,牌坊华美敦实, 气势恢宏。
西 递 胡 文 光 石 牌 坊
徽州石牌坊是集徽州石雕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元素
徽州石牌坊也是集徽州石雕艺 术于一体的建筑元素,以其伸展 的楼檐,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 枋,挺拔的柱杆,给人以浑厚, 坚实的印象。所有的石柱,梁枋, 斗拱,雀替,额扁都饰以江梅的 雕刻。多有的图案都均有寓意, 或巨龙腾飞向南,表达忠君,或 瑞鹤翔云向北,体现天下太平。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中的人物雕刻雕
徽州民居建筑门 罩砖雕人物雕刻细节。 其中有神话传说如 “八仙过海” “刘海 戏金蟾” 等戏曲故事, 有“红娘说媒” “郭 子仪拜寿” “三英战 吕布“民等间风俗。 雕刻栩栩如生,技艺 高超
徽州民居建筑石雕装饰
徽州石雕质地坚硬,防雨防潮,主要运用于建筑外部空间及建筑承重部分,比如雕刻有 丰富的石牌坊,风采动人的石狮子,古朴典雅的抱鼓石,玲珑剔透的石漏窗,富于诗意的石 栏杆以及造型多变的石柱基,石鼓等,无不展现了徽州石雕艺术的精湛技术。
徽州民居艺术——雕刻
徽州“三雕”综述
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雕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众多的雕刻能手以他们 的勤劳和智慧在金石,碑刻,版画,墨模,竹刻乃至建筑雕饰方面,无不给 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尤其是砖雕,石雕,木雕,号称徽州装饰艺术 “三绝”。
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
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
徽州三雕是徽州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指木雕、石雕、砖雕三种传统工艺。
徽州三雕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也融入了徽州地方文化的精髓。
在徽州三雕中,木雕是最为著名的一种。
木雕的工艺流程经过了“择材、开料、刻制、上色、打蜡”五个环节。
在择材方面,徽州木雕器具选用的一般是楠木、红木、檀香木等。
开料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木料切割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刻制环节需要使用各种大小的雕刀,将木料雕刻出各种形状。
上色需要使用各种颜料,精细地描绘出木雕器具的色彩。
最后,打蜡可以保护木雕器具,防止受潮、变形等。
石雕作为徽州三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也十分精湛。
石雕需要选用高质量的石材,如大理石、方硕石等。
石雕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大小的锤子和凿子,将石头雕刻成各种形状。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石头的硬度和材质,使得作品具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砖雕是徽州三雕中最为特别的一种,它是将传统的砖雕工艺与徽州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砖雕需要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砖块,如花砖、砖雕片等。
在砖雕的过程中,需要对砖块进行手工雕刻,使之成为各种不同的图案和造型。
最后,还需要对砖雕进行上色和打磨,使得砖雕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对徽州地方文化和历史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徽州三雕这一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
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三雕"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
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徽州三雕只出现在古徽州而不是其他地方?第一,徽商巨贾,光宗耀祖。
背井离乡、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生意的徽商们,为了回报桑梓同时也为了叶落归根、光宗耀祖,他们有财力、有欲望在家乡修祠堂、树牌坊、建宅第、造水口,也有足够的财力和雅趣用于精雕细刻,以尽显其豪华富贵之气势,徽州三雕应运而生。
第二,精雕细刻,变相越限。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徽商心态始终处于压抑窘境,一方面想借此大兴土木之机大肆张扬些微释放,但另一方面又限于礼制法规不得超越限制,于是只得将财力、精力和发泄欲全部花在精雕细刻上面去,来个变相越限,照样辉煌壮观。
第三,能工巧匠,尽施绝技。
徽州自古多能工巧匠,国画大师黄宾虹就曾评价“徽州多奇杰异能之士”。
扬州园林大多出自徽州匠人之手,曲阜孔庙大成殿石柱上的雕龙也出自徽州匠人之手。
正因为徽州有这么多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才使得徽州三雕艺术特色独具、精湛隽永、日臻完美、登峰造极。
溯源据史记记载,古徽州历史悠久,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徽州建郡之始迄今近两千年。
概述徽州民居三雕艺术
概述徽州民居三雕艺术1 徽州民居概述徽派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体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徽式住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一般坐南朝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徽州住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住宅的一大特色。
2 徽州民居的雕刻艺术现存的明、清民居建筑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石雕、砖雕、木雕三种民问雕刻与建筑的巧妙融合,形成一种技艺高超、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装饰风格,石雕、砖雕、木雕被誉为“徽州三雕”。
2.1 砖雕砖雕是在徽州盛产质地坚硬细致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工艺而形成的装饰形式。
砖雕采用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和线刻造型表现手法,它是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徽派风格建筑的门楼、门罩、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门楼、门罩是砖雕的重点装饰部位,其中的通景额枋是砖雕装饰的最精彩之处。
徽州砖雕的题材十分广泛,人物题材主要有名人铁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其它社会生活等题材,既有描绘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又有砍柴的樵夫,纺车前村姑和家禽家畜;也有游艺表演、舞龙舞狮等民间活动2.2 木雕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要求,通常选用地产纹理清晰、质地优美、易于雕刻的木材,具体选材根据雕刻构件的大小,不同雕刻的内容和不同项目而定,常用的有杉木、银杏、樟木、柏木和红松等。
徽州木雕根据建筑物的部件结构与审美需要,采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和镂空雕等雕刻造型表现手法。
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上,广泛用于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柱棋、窗扇、栏杆等部位,尤其沿民居天井四周的栏板是木雕装饰浓墨重彩的地方。
徽州三雕
徽州将民居厅室内的短梁架雕刻 梁架用料粗大,加工 精细,结实牢靠。上面雕 刻有流云飞卷的吉祥纹样, 两侧的卷形条纹内又刻有 梅兰竹菊等有美好寓意的 植物,中间部位一般多为 逼真的人物雕刻。这种短 梁将室内装饰的非常精美。
徽州民居厅堂内斜撑雕刻
做工精细的各种徽 州斜撑细部照片
斜撑也展现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高超 技艺,斜撑是在檐柱外侧用以支撑挑檐檩 或挑檐枋的建筑结构。明代初期,斜撑仅 仅是一根较细窄的支撑斜木棍杆形状,只 稍微雕些竹节 花鸟 松树之类简单的浅雕。 到明代中期到清代,徽州居民中多以卷草, 灵芝,竹,云或鸟兽,戏曲人物等纹样雕 刻在斜撑上,增加了外檐的装饰效果。
徽州三雕
木雕 石雕 明清时期是徽州民 砖雕
居雕刻艺术发展的黄金 时代,众多的雕刻能手 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 金石,碑刻,版画,墨 模,竹刻乃至建筑雕饰 方面,无不给后人留下 了珍贵的艺术瑰宝。尤 其是砖雕,石雕,木雕, 号称徽州装饰艺术“三 绝”。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装饰
徽州民居, 祠堂,庙宇,牌 坊,厅,塔,桥 等建筑上许多构 建和局部都饰以 精美的石木砖雕。 尤其是阔绰的建 筑(如承志堂), 从入口到室内, 两厢回廊的左右 上下,精美的石 木砖雕仰俯皆是, 美不胜收。
民居建筑门罩上面砖雕的大致位置和他的一些雕刻细部
上行横匾雕刻
门 罩 额 头 雕 刻
两行匾端头连接处得雕刻 门 罩 垂 化 雕
上行横 匾雕刻
徽州民居墙体上面的砖雕细部。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中的花雕
徽州民居建筑砖雕中的人物雕刻雕
徽州石雕
西递胡文光石牌坊
徽州民居石雕分布十分广泛 徽州石雕 除了在牌坊上 大量体现以外, 在建筑和生活 场所里面也有 大量的体现, 如门前的石墩 雕刻,墙上石 壁的雕刻等, 木柱石基础等 等,每一处都 体现了徽州石 雕技术的精湛。
“徽州三雕”
中国文化史上一朵奇葩—“徽州三雕”“徽州三雕”是一种汉族传统雕刻艺术,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汉族传统雕刻工艺。
“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徽州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三雕”集社会风俗、民间信仰和雕刻艺术等为一体,体现了我国民间雕刻高超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徽州三雕”的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砖雕的制作程序包括修砖、放样、打坯、出细、打磨、修补等,传统工具主要有木炭棒、凿、砖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锯、棕刷、牵钻等;木雕的制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样、打粗坯、打中坯、打细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小斧头、硬木锤、凿、雕刀、钢丝锯、磨石、砂布等;石雕的制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哈子、剁子、磨头等。
“徽州三雕”题材受儒文化的影响殊深,多为情节化的人物、故事,如神话典故、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等。
动物图案多翻腾、舞跃姿态,如狮子、麒麟、马、鹿等。
花鸟图案、品类繁多,多以独枝花卉、缠枝花叶等形式展开。
目前,学界对于“徽州三雕”的研究主要就“三雕”的文化内涵、建筑意义、艺术特色、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深挖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黄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更随着2006年“徽州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三雕”艺术得以复苏,一批古园林施工企业相继成立,老艺人重新开始带徒授艺,“徽州三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雕”艺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会,他们将建筑“三雕”与工艺美术结合,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之路。
徽州三雕工艺的五种表现方法
系列性。它全面涵盖了 中国封建社会 后 期民间经济生活与文化 的基本 内容 ,与
徽 派 风 格 的木 雕 、砖 雕 、石 雕 三 种 民 间 不断增强 、技 艺的不断提高 ,在很大 程
三雕 工艺的五种表现手法
笔者自幼从师 学习木工 ,后又涉足 砖 、石雕刻 。随着 居住地 两递 、宏村 申
雕刻工艺 的简称 。徽卅I 源于宋代 , 三雕 至 明 清时 代而 达极 盛 。它历 史 悠久 , 技艺独特 ,有完整 的工艺流程 ,是发 达
本 人曾在拙文 《 浅谈三雕 工艺的传承与
创新 》中提 起 ,但未展开 阐述 )。这 五 种方法 分别 为 :疏密冲点法 、凹凸比较
法 、阴阳表现 法 、远近透视法和粗细加
线法 。
疏 密 冲点 法 :冲 点是 雕刻 中的基
本刀法 ,在具体 运用时 ,要按作品 的题
材立意和欲想达 到的效果 ,决定疏密冲
凹凸比较法 :是指根据作品 的设计 用纯 熟的刀工 ,刻画出松树枝繁叶茂 , 图案和背景 ,将作 品局部 凸出的势头 , 翠竹郁郁 葱葱 ,亭阁轮 廓清晰 ,水榭小
在 有 限 的范 围 内 ,巧 妙 地过 渡 到无 限 巧 玲 珑 。 而人 物 和 马 匹 的 塑 造 上 ,则 采
的想象空 间之 中,能使小作 品产 生大 视 用了阴阳表现和粗细加线 等方法 ,通过
蟹 禽 l 敕 l} 嚣
徽学春秋
21 0
点的位置或部位 ,人为 的加冲和点缀 , 感。
论清代徽州木雕的构图形式
论清代徽州木雕的构图形式
清代徽州木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制作精细、工艺复杂的雕件而著称。
徽州木雕的构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明暗对比法
明暗对比法是徽州木雕中常用的构图形式之一。
它通过将明暗区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使得雕件具有一种深邃的立体感。
这种构图形式常常运用于雕刻人物或动物形象上,通过对阴影的处理来表现出作品的立体感。
二、比例取舍法
比例取舍法是徽州木雕中最为基本的构图形式之一。
它通过对事物的大小关系进行协调安排,使得作品具有协调、和谐的艺术效果。
比例取舍法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构思到完成都需要注意比例的合理安排。
三、近大远小法
四、对称法
五、奇偶法
奇偶法是徽州木雕中比较特殊的构图形式之一。
它通过奇偶的排列来表现出一种规整的美感,使得作品具有一种秩序和整洁的感觉。
这种构图形式常常用于制作如屏风、窗花等器物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徽州木雕的构图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在制作雕件时,徽州木雕师常常根据作品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汉族传统雕刻工艺的简称。
在朴素无华的外表下面,徽州古建筑内部装饰的精美令人惊叹。
徽州古建筑中的砖、木、石三雕,在我国明、清建筑史上别具一格,饮誉海内。
步入堂内,只见柱础、华板、莲花门、天井四周上方檐条、沿口、窗扇及下方栏板、梁、枋、栋、雀替等构件上,施满雕刻。
“三雕”的精湛艺术源于勤劳的徽州人民的智慧,“三雕”艺术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但大多是单一的,或木雕,或砖雕,或石雕,往往只在某一个部分具有代表性,而徽州则是集大成者,其品种之多,形式之美,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1.木雕徽州“三雕”尤以木雕最为著名,表现手法、风格和题材最为丰富,也更具代表性。
徽州木雕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磨难,尤其是文革的浩劫,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残存的雕刻看到往昔的美丽和奢华。
如果说徽州建筑是一首乐谱,那么徽州的木雕就是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无论是从大门屋脊到庭院天井,还是梁枋、窗棂、雀替等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刻,不计工本。
在徽州古民居中,木雕是徽州古民居的主体配置,木雕通常用于梁枋、华板、斗拱、雀替、斜撑、驼峰、托脚、蜀柱、门罩、搁扇、窗扇、栏杆等处,特别是沿天井四周一圈齐整的程板,是宅第进行装饰大显身手的地方,雕花撰朵,富丽繁华。
木雕的边框一般都雕有缠技图案,婉转流动,琳琅满目。
木雕图案在整体设计上构思严谨,题材新颖,画面生动,大小适配,总体和谐。
木雕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既考虑美观,又重视实用。
在窗子下方、天井上方四周栏杆、檐条,采用浮雕较多;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在家具方面,则较多地应用透雕。
这些宅第民居选用柏、梓、椿、银杏、楠木、榧树、杉树等特种木材建造。
木材本色柔和、纹理优美,更显现出雕刻的优美和生动。
2.砖雕徽州砖雕大多镶嵌在马头墙、门楼、窗户的位置,造型和题材非常广泛,大多以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习俗等为主。
徽州“三雕”艺术形制与图式比较分析
点,内容上以各地风景、风光及暗八仙、花卉图案为
的祥瑞之外,还有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主,在艺术图式上以铜钱及树叶作为两边对称的装
及戏剧内容等,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描述。
饰纹,还会在图案周边雕饰细腻繁复的花边,与女
( 二) 选材上的不同
祠的主体高度契合,是对中国传统女性及其美德的
歌颂与表彰
[4]
。
( 四) 徽州“ 三雕” 艺术图式下的题材寓意
和许多,使花卉的造型具有单纯而清幽的特点 [3] 。
受材质的影响,石雕常用于表现刚健、强硬的事物,
如石狮,在建筑门楼中常常有所体现;又由于石雕
体量大,因此也会用于表现内容丰富的戏剧故事或
人物图景等, 如明代 《 石雕 天 禄 献 瑞 华 板》 、 清 代
《 十鹿图石雕》 等。
第4期
轩德军:徽州“ 三雕” 艺术形制与图式比较分析
第 29 卷 第 4 期
2021 年 4 月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Vol. 29 No. 4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Apr. 2021
徽州“ 三雕” 艺术形制与图式比较分析
轩德军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马鞍山 243041)
派表现手法与构图技法的引入,砖雕的内容得到丰
位) [5] 。
三、徽州“ 三雕” 与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对比
富,在技法上也获得了相应提升。 通过运用透雕对
作为整个人类文化史上的丰厚遗产,古希腊雕
砖雕的层次感进行大幅强化,使得各类自然景物能
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西方美术传统
够在 实 现 有 机 融 合 的 同 时, 又 保 证 了 层 次 上 的
徽州石雕技法
徽州石雕技法
徽州石雕技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其特点是线条流畅、造型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技法主要包括雕刻手法、雕刻工具、材料选取等方面。
徽州石雕的雕刻手法非常严谨,主要分为“刀法”和“刻法”两种。
刀法泛指用刀进行雕刻的技法,包括平刀、圆刀、弯刀等多种,各有不同的用途;刻法则是利用凿子、锤子等工具进行雕刻,其韵味独特,常被用于雕刻人像、动物等形象。
徽州石雕的雕刻工具也非常独特,主要包括细刀、圆刀、钻子、凿子、锉子等。
其中,细刀和圆刀是最常用的工具,用于精细的线条雕刻;钻子和凿子则用于雕刻较深的凹陷部分;锉子则用于调整雕刻表面的平整度。
在材料选取方面,徽州石雕主要采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等硬度较高的石料。
这些石料质地坚硬,不易开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雕刻的理想材料。
总之,徽州石雕技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雕刻技巧和严谨的工艺流程,其作品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三雕的五种刀法
————————————————————————————————作者:————————————————————————————————日期:
徽州三雕的五种刀法-美术论文
徽州三雕的五种刀法
蒋雨金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性、系列性等特点。
它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面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与敦煌学、藏学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而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三雕则是指在古徽州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砖雕、石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
笔者曾撰文,对徽州三雕的历史渊源、严峻现状、继往开来、表现手法、手工精粹和传承创新六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究。
本文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技艺实践与感悟积累,对徽州三雕的五种表现手法进行阐述,意在通过抛砖引玉之举,引起业内人士对徽州三雕技艺重视切磋,进而传承提高。
一、徽州三雕工艺与中国国画的触类旁通
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徽州三雕自问世以来,通过工匠们的辛勤劳作、刻苦钻研和不断积累,采用平雕、浮雕、圆雕、透雕和线雕等各种手法的演绎,使三雕工艺渐成体系,向精深发展,并日臻成熟。
纵观三雕工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工匠们悟性的不断增强、技艺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中国国画中的艺术精髓,并将它借鉴和移植于三雕工艺之中。
中国国画素有“一墨分五色”之说。
墨即是色,它本为一色,但通过画者的水晕调配和运笔的轻重缓急,可将一色表现成焦、浓、重、淡、清五种不同的颜色,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可将一幅作品打造得或气势磅礴,或行云流水,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求动,一张白纸上能做尽文章。
三雕工艺创作,虽不在纸上
做文章,也无墨色可调,但通过长期的劳作和参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了国画表现手法的启发,工匠们可以在有限的砖、木、石材料上,运用各种雕刻刀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来,这也是不同工艺或流派之间的触类旁通,殊途同归。
二、徽州三雕工艺的五种表现手法
徽州三雕,重在刀工。
明清时期,徽州三雕艺术发展最为鼎盛,其佼佼者的技艺已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能够做到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体现了刀法与艺术一致,内容与风格统一。
笔者自幼从师学习木工,后又涉足砖、石雕刻。
在几十年的雕刻创作生涯中,远离浮躁,清静心灵,在孤独和清贫中,整日手握刻刀,与砖、木、石默默对话,在研发创作出一批三雕精品的同时,吸取前人精华,通过提炼升华,总结出了三雕工艺的五种表现手法。
即:疏密冲点法、凹凸比较法、阴阳表现法、远近透视法和粗细加线法。
1.疏密冲点法:冲点是雕刻中的基本刀法,在具体运用时,要按作品的题材立意和欲想达到的效果,决定疏密冲点的位置或部位,人为地加冲和点缀。
该疏则疏,凡密必密,疏密相间,把握有度,使得平面材料彰显立体感觉,变得丰富多彩而具有美感。
2.凹凸比较法:是指根据作品的设计图案和背景,通过巧妙的凹陷刀法,将作品局部凸出的势头,在有限的范围内,自然过渡到无限的想象空间之中,能使小作品产生大视野,给人以一种一望无尽的感受。
它在突出作品背景效果时常被采用。
3.阴阳表现法:是指把作品所需部分,分层、分面、分角度剔除或保留,以阴突阳,以阳显阴,阴阳结合,以此来增强作品的立体真实感,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从而达到回归自然的效果。
4.远近透视法:是指面对作品错综复杂的画面,要有条有理的交代清晰,不论远观近视,都使作品的图案露显适当,隐蔽自然,以三维立体视角,把人引入到自然深处。
5.粗细加线法:是根据作品的布局需要,把静止的画面准确加上或粗或细的线条,使之大中有小,小中见大,从而给人带来一种欢快愉悦的动感。
以上五种方法,采用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准确处理好矛盾的双方,使之虽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但可互为依存。
五种方法中的疏与密、凹与凸、阴与阳、远与近、粗与细,都是互相排斥的一对矛盾,按道理它们不能同时相容。
但在三雕工艺上,创作者如能将它们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采用辨证的思维,完全能够将对立的双方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而运用日积月累的雕刻刀法,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时代作品来。
三、徽州三雕作品创作心得
2000年,笔者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雕刻了一幅取自中国著名历史典故《三顾茅庐》的大型木雕挂件。
作品精心取材,选用了一块长90厘米、宽60厘米、厚4厘米的名贵樟木。
为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时代特征,在背景布局上,采用了自然的松、竹为依托,并配以亭阁水榭为点缀;而孔明的庐舍周围,附有木栅,显出乡土气息。
整个画面的处理,先运用凹凸比较法、远近透视法,用镂空的刀工,突出松竹和亭阁水榭,用纯熟的刀工,刻画出松树枝繁叶茂,翠竹郁郁葱葱,亭阁轮廓清晰,水榭小巧玲珑。
而人物和马匹的塑造上,则采用了阴阳表现和粗细
加线等方法,通过平、浮、圆、透和线雕等多种手段,使刘、关、张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上门求贤的意境被充分地表露出来。
而庐舍内的孔明,则手执羽毛扇,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态,更是唯妙唯俏。
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品通过反复准确使用粗细加线法,将人物的衣冠髯须以及马鬃雕刻得细如针线,清晰可见。
可以说,这幅木雕精品,已将徽州三雕工艺中的木雕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构思大型石雕挂件《徐霞客黄山游记》时,笔者在选材上颇费心思,选用了著名的黟县青大理石。
该种材质色泽亮细,纹路清晰,在这种石质上雕刻,对工匠的手工技艺有很高的要求,是很大的考验。
石材规格为长80厘米,宽50厘米,厚3.5厘米。
整个画面布局上,突出了黄山的奇松、怪石和云海,并以此为背景,烘托出我国古代大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遍游天下和对黄山的无限敬仰之情。
在3.5厘米厚度的石材上,笔者通过反复使用凹凸比较和远近透视的手法,用娴熟的深浮雕刀工,将整个画面半立体镂空,先是在其中的3厘米厚度上,勾勒出黄山四绝中三绝(奇松、怪石、云海)的基本轮廓。
再用阴阳表现手法,剔除、镂空画面的不需之处,辅之以粗细加线的手法来突出人物肖像,然后采用疏密冲点手法把整个画面烘托得山峰气势磅礴、脉理清晰,飘突的云海隐现分明、动中有静,迎客松苍劲挺拔、巍然而立,妙笔生花隽秀丽容、立于石中,再加上布衣土鞋的古代旅行家形态逼真、活灵活现,一幅“登黄山天下无山”的佳作呼之而出。
这幅力作对外展出,曾有人欲出高价买下收藏,但笔者不为利所动,将其置于金星民间博物馆内,以供游人欣赏。
以上是笔者通过几十年的从艺生涯,探索总结出的徽州三雕工艺的五种表现手法。
这五种方法可独立成章,分别运用,也可互联互通,综合利用,其间可分可合,关联依存,融会贯通。
五种方法各由一对矛盾组成,是相互对立排斥的两
个方面,但只要理解到位,处理得当,完全可以使它们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按照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最高境界。
联想到三雕工艺的创作,通过创作者的潜心钻研,呕心沥血,完全可以使这五对矛盾在特殊形式下,达到高度的统一,其作品就能升华至理想的艺术境界——和谐。
徽州三雕工艺的制作,关键是用心。
正所谓用笔运刀、刀随意动,艺从手出、手随心来。
心能静下来,心灵才能升华,作品也就能不断长进,渐富艺术水准。
一句话,如果没有辛勤的磨练过程,则根本无法达到艺术的精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