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法易混易错知识点

七年级道法易混易错知识点

七年级道法易混易错知识点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初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人格的重要阶段,对于道德和法律知识也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养。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易混易错的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析七年级道法易混易错知识点。

一、道德知识易混易错1. 与人为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与人为善是人们普遍推崇的道德准则,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误区和难以把握的点。

易混易错知识点:(1)爱与利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因为利益得失而产生很多纷争,难以平衡爱与利之间的关系。

但是,与人为善要求我们在利益面前,还能够坚守我们的良心和道德,不违背公认的道德准则。

我们要知道奉献和回报是相对的,当我们付出的时候也就有了应得的回报。

(2)友好与疏远与人为善不仅仅要求我们待人友好,还要求我们对于身边的人保持一个基本的亲和态度和关怀。

在处理与人交往中的问题时,我们常常容易产生疏远和不信任的情绪,忘记了信任和关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该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关系和联系,以便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人际网络。

2. 珍惜友谊身边的朋友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因此珍惜友谊也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在中学生阶段尤其是需要通过与人交往来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而珍惜友谊则具有其独特的难以把握的点。

易混易错知识点:(1)主动与被动珍惜友谊要求我们主动与朋友保持联系和沟通,但是我们却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期待着朋友来主动联系我们。

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我们和好朋友的渐行渐远。

(2)利益与忠诚在保持友谊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因为同样的阶级和地位的朋友往往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应该要更多的维护我们与好朋友之间的忠诚和收益,以便达到更加顺畅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法律知识易混易错法律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效益体系,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混易错知识点

易混易错知识点

易混易错知识点(哲学部分)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8、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1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6、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17、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18、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19、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20、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1、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22、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23、矛盾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4、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矛盾。

25、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26、理性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27、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能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28、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29、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讲个人利益。

30、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31、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3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33、邓小平理论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34、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35、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语法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语法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语法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代词的使用代词作为替代名词的词语,在语法中往往容易引起混淆和错误。

以下是一些代词使用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1. 人称代词的正确使用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在使用时要根据语境正确选择。

例如,“我”是第一人称代词,用于指代说话人自己,“你”是第二人称代词,用于指代对方,“他/她/它”是第三人称代词,用于指代其他人或物。

2. 指示代词的区分指示代词包括“这/这个”、“那/那个”等。

根据距离远近来选择使用。

例如,“这/这个”用于指示较近的人或物,“那/那个”用于指示较远的人或物。

3. 不定代词的选择不定代词用于指代不明确的人或物,包括“一些/一部分人”、“任何人”、“所有人”等。

在使用时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不定代词。

二、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而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以下是一些形容词和副词易混的知识点:1. 形容词和副词的形式形容词大多以“-ly”结尾,例如“beautifully”、“carefully”等。

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fast”是既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快的”,也可以作为副词表示“快速地”。

2. 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前或动词之后,而副词通常位于动词之后或形容词之前。

例如,“a beautiful flower”(一个美丽的花)中的“beautiful”是形容词,“She sings beautifully”(她唱得很美)中的“beautifully”是副词。

三、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使用定冠词“the”用于特指某一个人或物,而不定冠词“a/an”用于泛指任意的人或物。

以下是一些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易混的知识点:1. 元音和辅音的区分不定冠词“a”用于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不定冠词“an”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

例如,“a cat”(一只猫)中的“cat”是以辅音音素/c/开头的词,“an apple”(一个苹果)中的“apple”是以元音音素/æ/开头的词。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8.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

20.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易混知识点整理

易混知识点整理

易混知识点整理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我国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5.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国取得各项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解决当前中国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兴国之要5.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0.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1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1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14.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根本原因:源于党的先进性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16.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1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根本行为准则(最高行为准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18.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0.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十大易混淆知识点

十大易混淆知识点

一、学习需要&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影响学习期待的因素:(1)父母对子女的要求(2)学生原来的学习成绩(3)学生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

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思维定势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舒服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三、从众&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知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四、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例如跳健美操。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例如,计算、阅读与记忆。

五、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例如,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香蕉”、“橘子”等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

中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一、易错知识点七年级部分1、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2、法律的显着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⑴规范作用⑵保护作用4、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5、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诉讼手段2非诉讼手段 3法律服务4法律援助6、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7、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手段:1非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有效手段;2诉讼手段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八年级部分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诚信的核心是善;2、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4、法定义务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道德义务是公民自觉自愿履行的义务;5、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6、人格尊严权是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7、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手段是打击和惩罚各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锐利武器;8、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和积极承担责任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九年级部分1、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环境和场所的变化——角色身份变化——责任变化3、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有着不同的责任,要学会选择责任,责任伴随人的一生;4、谁对我负责,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5、不负责任必然受到道德的谴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6、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备的素质;7、承担责任的回报:往往属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精神财富;8、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回报,当然也一定要付出代价;9、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10、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中期21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12、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5、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1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18、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9、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20、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3、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4、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2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3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其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3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3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8、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地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作用39、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0、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1、我国现在达到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4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二、易混知识点:一我国的制度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1、基本国策:①对外开放②计划生育③保护环境④节约资源2、发展战略:①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⑤中部崛起战略⑥“三步走”发展战略三基本国情与重要国情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要国情: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2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低,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3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4科技国情: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2、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3、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4、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5、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7、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9、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10、依法治国的对象——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事务;11、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证;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六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基础工程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2、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九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政治保证;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要求、兴国之要;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强国之路、活力源泉;1、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一科技方面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十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时间奋斗目标第一步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三、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基础、主角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6、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6、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9、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2、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3、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6、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7.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本质”、“实质”、“性质”类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六“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七“集中”、“集中体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个人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九“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6、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7、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关键”类1、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十一“目的”、“目标”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十二“原则”、“原因”类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三“前提”类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十四“保证”、“保障”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2、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3、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十五“重要”、“重点”类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增强诚信意识;6、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十六带有“一”的知识点: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十七带有“二两”的知识点: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易混易错知识点大全1.春秋战国时期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的历史事件。

易混易错点是:春秋五霸的顺序和姓名。

正确的顺序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各国相互争霸。

易混易错点是:六国的称谓和所在地。

正确的六国称谓和所在地是:齐(山东)、楚(湖北)、燕(河北)、赵(河北)、秦(陕西)、韩(河南)。

2.秦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易混易错点是他的真实姓名。

正确的姓名是赵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著名的是焚书坑儒。

易混易错点是焚书坑儒的时间。

正确的时间是公元前213年。

3.汉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汉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刘邦,易混易错点是他的尊号和谥号。

正确的尊号是高祖,谥号是高帝。

-汉朝的两位著名皇帝是汉武帝和汉文帝,易混易错点是他们的历史事件。

汉武帝开创了中原地区的大一统局面,而汉文帝则下令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4.三国时期的易混易错知识点:-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易混易错点是三国的代表人物和国君。

魏国的代表人物是曹操,国君是曹丕;蜀国的代表人物是刘备,国君是刘备;吴国的代表人物是孙权,国君是孙权。

-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就是诸葛亮。

易混易错点是诸葛亮的字和号。

他的字是孔明,号是卧龙。

5.唐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李渊,易混易错点是他的尊号和谥号。

正确的尊号是太宗,谥号是高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之一,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等。

易混易错点是他们的号和号令。

杜甫的号是少陵野老,李白的号是诗仙。

6.明朝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朱元璋,易混易错点是他的朝代名称和庙号。

朝代名称是明朝,庙号是太祖。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棣,易混易错点是他的谥号和庙号。

谥号是成祖,庙号是仁宗。

初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是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生物知识是很重要的。

然而,初中生物知识点众多,有些知识点容易被忽略或混淆。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1. 易错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人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功能和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呼吸系统主要是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其主要器官包括鼻腔、喉、支气管和肺部;而人体消化系统主要是负责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其主要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2. 易混知识点:分子与细胞的组成分子和细胞是生物体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组合和分解。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结构和功能。

因此,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 易错知识点: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细胞的两种不同的分裂形式。

有丝分裂是有细胞核的细胞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减数分裂和正常细胞分裂;而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有丝分裂是以有丝器官-纺锤体为特征,而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体。

4. 易混知识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是生物繁殖的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后代。

这种方式有利于基因的多样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而无性生殖只需要一个个体,通过其自身或其体细胞的分裂产生后代。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繁殖后代,但基因组稳定性较差。

5. 易错知识点:多因素遗传与单因素遗传多因素遗传和单因素遗传是遗传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多因素遗传中,一个性状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控制,如人的身高、眼色等。

而在单因素遗传中,一个性状仅受到一个基因的控制,如血型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性状都是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影响,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注意,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180度来表示的。

2. 时区的计算: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计算时区时,要知道自己的时区与目标时区的关系,以及是否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3. 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温度和降水的分布特征来分类。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极地气候则是全年低温少雨。

4. 地形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较缓。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顶,反之则表示盆地。

5. 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可以通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来判断河流的流向。

6. 地壳板块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多火山、地震等现象。

7. 地球上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每一层都有其特点,如对流层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

8. 地球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9. 人口分布的规律:全球人口分布不均,通常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平原地带人口密集,而干旱沙漠、高山高原、原始森林等地区人口稀少。

10.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12.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如建立预警系统、规划安全建筑、进行灾害教育等,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1.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

隋朝李春修赵州桥3.秦长城的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 )。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

6.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隋朝)。

我国殿试制度和武举形成:唐朝的武则天时期。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开始)完成的标志:南宋时期。

西藏成为中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或我国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北宋7.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

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

8.文景之治是西汉的文帝和景帝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开元盛世是唐玄宗 (统治前期,唐朝达到全盛)9.①顺治帝赐封dalai喇嘛。

②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

乾隆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此后历世dalai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册封。

③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dalai、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10.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2.《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单位不是两)。

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梳理

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梳理

常见易混淆知识点梳理
记忆遗忘曲线、练习曲线等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出现“高原期”很正常,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归纳就显得很重要。

而且教招考试与其说一场结果很重的考试,不如说是一场马拉松赛,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大家的知识、智慧、体力、耐力、心理素质等方方面面。

备考的征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其中表征、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命题就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所以,下面的文字将帮你拨开云雾。

一、知识点的辨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表征学习=符号学习(代表学习);三个分类中概念、命题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命题=判断
二、备考建议
1.分类维度和下面的具体分类名称匹配,不要张冠李戴。

2.每一类均要理解,为单选备考。

3.三组概念有共同的地方,能够融会贯通,不建议割裂地记忆。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一、易错知识点
1、常用有机物名称:苯酚和邻苯二甲酸酯经常混淆,因为苯酚有甲
酸酯的意思,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苯酚是一种氢化物,化学式为
C6H5OH,而邻苯二甲酸酯是此类化合物的乙酸酯,化学结构为
C6H4(COOCH2CH3)2
2、物质的性质:氨水和重水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有水的性质,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氨水的化学式为NH3·H2O,它的存在形式是溶液,具有特殊的气味,而重水的化学式为D2O,它是一种液体,但没有任何特
殊的气味。

3、介质特性:硫酸和硝酸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具有酸性特性,
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它在加热后升华分解,有
强酸性,而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它在加热后不会升华,有比硫酸更强
的酸性。

4、物质的分子量:氧化钠和氧化钾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金属
氧化物,但它们是不同的物质。

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它的分子量为61.98,而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2O,它的分子量为94.20。

1、溶液的特性: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经常被混淆,尽管它们都是
溶液,但它们是不同的性质。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课程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等。

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因此,及时总结和归纳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例,总结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梳理。

一、数学1.1 常见易混淆的知识点1.1.1 不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不等式和方程在数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容易混淆。

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表示的一种数学关系,例如“2x+3>5”,而方程是用等号表示的一种数学关系,例如“2x+3=5”。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两者的性质和解法。

1.1.2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函数形式,它们在图形、性质和解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容易混淆。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将它们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1.1.3 直角三角形与一般三角形的区别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两种常见形式,它们在性质、角度关系和解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很容易造成混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90度,而一般三角形没有这个条件。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将它们混淆,导致解题错误。

1.2 解决易混淆知识点的方法1.2.1 认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和性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特别是易混淆的知识点,都要认真理解其定义和性质。

通过反复阅读教科书,做大量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避免混淆。

1.2.2 做大量的深度练习针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要做大量的深度练习,特别是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法的深度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混淆。

1.2.3 多花时间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花时间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总结卡等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避免混淆。

易混易错知识点一

易混易错知识点一

易混易错知识点(一)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创新是引领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4、关键地位:加速科技进步。

战略地位:教育。

核心位置:科技创新。

5、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大国、科技大国,但不是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科技
强国。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7、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不是全面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主要矛盾还没有解决)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的根本要求。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1、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1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4、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不是权宜之计)
1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1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
本性问题。

化学易混淆知识点

化学易混淆知识点

化学易混淆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及其组成、性质、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科学。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并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学习酸碱相关知识时,经常会遇到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这两个概念。

氢离子表示酸性溶液释放的正离子,而氢氧根离子则表示碱性溶液释放的负离子。

在溶液中,酸会释放氢离子,碱会释放氢氧根离子。

二、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物质的化学式是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原子数目的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的关系。

化学式用于表示物质的组成,而化学方程式则用于表示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给予电子、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相互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四、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合物。

在分子中,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化学键。

而离子则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五、物质的密度和浓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溶剂的溶质的质量。

物质的密度与其物质的组成和分子量有关,而浓度则与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剂的体积有关。

六、分子量和摩尔质量分子量是指分子中各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分子量可以通过化学式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得到。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它与分子量具有相同的数值。

摩尔质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质量或体积之间的关系。

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化学平衡在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将B、E连接可用于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方程式
பைடு நூலகம்
﹍﹍Z﹍n+﹍H2﹍SO﹍4=﹍Zn﹍SO﹍4+﹍H﹍2↑ ﹍﹍﹍﹍﹍﹍﹍﹍﹍﹍﹍﹍﹍﹍﹍﹍﹍﹍﹍
若用右图中的装置甲收集所制的气体,气体应从
a
bc
d
﹍a﹍﹍﹍端通入,若用乙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
应从﹍c﹍﹍﹍端通入。
5、实验室中制得的氧气中会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要 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气体通过右
若用右面装置1、2来处理H2S气体最好选用﹍﹍1 ﹍
理由是﹍增﹍大﹍与﹍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H2S气体
中考链接:
1、工业上用纯碱溶液和熟石灰制取烧碱。 (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 2== CaCO3↓ + 2NaOH
2、某同学用酚酞试液来区分烧碱和纯碱溶 液,你认为是否可行,如果行说明理由,如 果不行,你用什么试剂?
不行,因为纯碱的水溶液也呈碱性,烧碱和和纯 碱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用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的是纯碱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烧碱溶液。
②排空法密度大的(长进短出),密度小的( 短进长出)。
中考链接: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集﹍气﹍瓶﹍,④﹍水﹍槽﹍﹍ 23、、请收写 集出 氧用 气装 不置易用A制装氧置气E,的理化由学是方﹍程氧﹍式气﹍﹍的﹍﹍密2﹍度﹍KC比﹍﹍lO空﹍﹍3气=﹍﹍M=△的n=O﹍﹍=2密2﹍﹍K度C﹍﹍大l+﹍﹍3O﹍﹍2↑﹍﹍﹍﹍﹍﹍﹍﹍﹍﹍
归纳总结:①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用到的物质都是 ( 浓硫酸 );
②洗气装置气体都是( 长进短出 )。
收集气体装置
水槽式排水法
压水式排水法
排空法
1、用压水式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或氢气,气体从( b )口进入;
2、用排空法收集一瓶氧气,气体从( d )口进入,收集一瓶氢气又从 ( e )口进入。
归纳总结:①压水式排水法气体都是( 短进长出);
自学指导二:
从课本中总结出下列物质可做干燥剂的原理(注:干燥剂的作用是 吸收水分或把水分反应掉,选择干燥剂时,被干燥的气体不能和干 燥剂反应或被干燥剂吸收。)
干燥剂
原理
干燥范围
固体氢氧化钠 易潮解
生石灰
CaO+H2O= Ca(OH) 2
浓硫酸
吸水性
铁粉(双吸剂)吸收水分和氧气
中性和碱性气体,不能干燥CO2
赠同学们
物质的俗名及干燥剂的知识点梳理
师岗一中 陈德英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应用; 2、掌握几种常见干燥剂的原理及应 用;
自学指导一:
依据课本,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类别(填碱、 水溶液的 盐或金属氧化 酸碱性 物)
氧化钙 CaO
生石灰
金属氧化物
碱性
氢氧化钙 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
纯碱、白碱、苏打、口碱、面碱
食盐 盐酸 酒精 醋酸 铁红
生石灰
甲烷
天然气、沼气、坑气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硫磺
化学式
Cu2(OH)2CO3
CuSO4·5H2O
NaOH Ca(OH)2 Na2CO3 NaCl HCl
C2H5OH CH3COOH Fe2O3
CaO
CH4 CO2
S
小试牛刀: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且书写正确 的是( D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冰 干冰 CO2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C ) A、生石灰 熟石灰 CaO B、 碳酸钠 纯碱 NaHCO3 C、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D、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2CO3
SO2、 SO3、 HCl等酸性气体 中性和碱性气体,不能干燥CO2 SO2、 SO3、 HCl等酸性气体
不能干燥NH3、H2S
广泛干燥
碱石灰(CaO与
NaOH的混合物
)
CaO和 NaOH的原理
中性和碱性气体,不能干燥CO2
SO2、 SO3、 HCl等酸性气体
当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中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A )
e
fg
h
面装置丙丁中的﹍﹍丁﹍﹍装置,气体从﹍h﹍﹍﹍端通 入,广口瓶内盛装的物质是﹍﹍浓﹍硫﹍酸﹍﹍﹍﹍﹍﹍﹍。
6、实验室制取H2S气体,常用固体FeS和稀硫酸 反应制得,已知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面应装, 置那 中么 的实﹍验﹍A 室﹍制﹍取﹍H,2收S气集体装的置发用生﹍D装﹍置﹍可﹍用﹍上 你﹍装认﹍置为 ﹍气在 ﹍密制 ﹍性取 ﹍好﹍H,2﹍S实气﹍验体﹍时时注﹍应意﹍注通﹍风意﹍,﹍﹍尾﹍﹍气﹍﹍进﹍﹍行﹍﹍处﹍理﹍﹍﹍﹍﹍﹍
A、生石灰 B、浓硫酸 C、氯化钠 D、烧碱
2、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它干 燥的是( B )
A、O2
B、CO2
C、O2
D、N2
中考链接:
1、许多食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湿,并与空气中的氧气 反应而腐败。在食品中放入一小袋CaO粉末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现已成功研究出在食品中放入一小袋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中) 的食品保鲜法,铁粉可以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从而保护食 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 【 】 A、两种干燥剂袋上都要有明显的“勿食”字样 B、铁粉干燥剂能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C、CaO干燥剂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CaO干燥剂在空气中失效后的最终产物为Ca(OH)2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的原理。
CaO+H2O= Ca(OH) 2
拓展延伸: 1、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想得 到干燥的氧气,集气平内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 并且从( b )口进入。如右图所示
浓硫酸
气体除杂装置(即洗气装置)
e
f
2、若CO中混有CO2,集气瓶内放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从( e )口进入。

氢氧化钠 NaOH 苛性钠 烧碱 火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 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碱性 碱性 碱性 碱性
名称
俗名
碱式碳酸铜 铜绿
硫酸铜晶体

质 氢氧化钠
的 名
氢氧化钙
称 碳酸钠
、 氯化钠
俗 名
氢氯酸
、 乙醇
化 学
乙酸
式 氧化铁
。 氧化钙
蓝矾、胆矾
苛性钠、火碱、烧碱 熟石灰、消石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