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最新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
![最新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140e45bd64783e08122b27.png)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记录表2012-04-24 08:35:51|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开发者】王临光毛卫彩张娜公联梅【观察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课堂学习行为是特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和测量到的外显的学习反应或行为。
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就等于课堂教学效果收获了一半。
【使用说明】观察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结束的学习行为,针对观测点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基于课程标准的试题设计研修总结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2012-04-24 09:34:22| 分类:研修作业|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开发者】王仕香黄慧慧【观察点】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
2、分析观察记录的结果,诊断问题所在,制定培养行动策略。
【理论依据和研究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通过观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使用说明】贯穿课堂的全过程,针对观测点记录课堂现象,做出单项的现象分析,并做出总体的评价及建议,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分析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d7f6d1d15abe23482f4d65.png)
明显 。
教 师讲课 的情 绪大受 影响 , 有 的激情 不再 , 原 把教 学 当
作任务完成 , 不再追 求高水平和高质量 的教学 。教师在
授课 过程 中 , 由于受 到学生 隐性 逃课 的影响 , 易产 生挫
同时大学生从 众心理明显。 很多学生看 到课堂 上不 听课 的学生并没有受 到耗 应的惩罚 , 自己对课 堂 内容 当 不感 兴趣时 , 或者授课 教师对隐性逃课 的学 生持默认态 度时 , 自己也“ 随大流”加 入睁 l , 生逃课一 族。
据笔者 的观察和 了解 , 受学生欢迎 的高校 教师并不
多 。学 生对大部 分授课 教师 的印象 是教 学 内容 枯燥空
洞, 教学方式单一 , 教师授课 多采用灌输 式。 这是学生选 择隐性逃课 的重要 原因之一 。很多教师授课 内容枯燥 ,
经常是从理论 到理论 , 较少 坚持理论联 系实际的教学原 则, 讲解 知识很 少与现 实 社会 相联 系 , 与学 生 的实际生
( ) 师 方 面 的原 因 二 教
败感 和无 能感 , 无法实现 自我认 同与 自我满 足。久而久 之, 教师对 隐性逃课采 取默认 态度 , 教学 不再有 热情 对 和激情 , 不再 追求 教学的突破 。隐性逃课现象对 教师个 人 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 的提升都有一定影响。 ( ) 三 对高校教 育质 量的影响 受 到隐性 逃课 的影响 , 授课教师难 以保证 高质量 的 教学 。由于学生学习动机不足 , 不会用心学 习 , 导致高校 毕业 生没有真才实学 , 最终导致高校培养 的人 才素质不
[ 收稿时间 】0 2 0 — 0 2 1 — 4 1 [ 作者简介 ] 秀艳(9 9 )女, 刘 17 一 , 山东潍坊人 , 昭通师范高等 专科 学校教育 系助教 , 硕士 , 究方向 : 育社会学。 研 教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64fe0ac5da50e2524d7f42.png)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
一、观察目的
1、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学习行为的态度及现状。
2、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进行非学习行为的原因和目的。
二、观察的对象和范围
随机选取西华师范大学非专业课上的学生
三、观察内容
1、观察大学生非专业课的课堂行为现状。
2、观察大学生在非专业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
3、观察大学教师课堂教学对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上行为的影响。
四、操作性定义
1、课堂中的学习行为:看课本、听课、记笔记、回答问题、其他。
2、课堂中的非学习行为:玩手机、吃早餐、说话、看课外书、迟到早退、睡觉等
五、观察方法
1、自然情境观察法:随机选取某一课堂,不作任何事先安排,对其非专业课课堂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并记录。
2、直接观察法:通过观察者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六、观察整体安排
1、观察准备
(1)编制观察记录表:其中包括学习行为和非学习行为以及观察时间段及其具体分类。
(见附表)
(2)观察工具: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精确到秒的手表和手机等。
2、观察过程:非专业课上随机选取观察对象,在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分为0-10,10-20,20-30,30-40四个时间段,连续观察10分钟内观察者的行为。
3、观察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12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12](https://img.taocdn.com/s3/m/941f25f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8.png)
关于大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调查小组:10级小学教育系徐樱菊、徐丽、于鑫钰相崇、冯玉静、逄可梅关于大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 (3)一、调查题目: (3)二、案例重现: (3)三、调查背景: (4)四、调查目的: (4)五、调查人员: (4)七、调查方法: (5)八、调查对象: (5)九、调查人员安排: (5)十、调查问卷: (6)十一、调查统计 (8)十二、调查分析: (9)十三、调查总结和反馈: (10)关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调查一、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调查二、案例重现:案例一:武汉七成大学生曾在课堂手机上网称课堂太枯燥新华网3月22日电“老师讲课太无聊,幸好我有手机能上网。
”自从上个月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武昌某大学大三学生小陈就把自己的QQ签名给改了。
“现在课堂上看闲书的人少了,不想听老师讲课就拿手机上网,我有好多同学都是这样。
”他说。
记者于是在华中师大、中南财政大等武汉6所高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千余大学生中,超过七成曾经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而其中超过一半人是在网上聊天。
案例二:因寂寞无聊四川八成大学生上课玩手机噼噼啪啪!大学课堂上少闻“沙沙”写字声,手机按键声却不绝于耳……记者获悉,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的师生们近日就此在省内各高校展开了一项专项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不已,竟有82.5%的大学生坦承每天上课其心思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如今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四川新闻网记者从该份调查报告中看到,此次调查在省内近10所高校抽样进行,有网络问卷及传统问卷两种方式,男女性别比率分别为46.6%和53.3%。
结果显示,在被访问的大学生中,竟有82.5%的同学承认每天上课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34.2%的同学认为上课应该开着手机,而65.7%的同学认为上课应该把手机关了,因为这样不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现状,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出台新规,明确禁止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一旦发现,任课教师也要连带受罚!据悉,此项规定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其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e4d97d7fd5360cba1adb57.png)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摘要: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会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通过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梳理,进而从社会、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原因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使学生产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
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处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其课堂也更加自主、开放。
这就使得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化,原因更加复杂化。
一、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通过平时上课时观察、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和学生代表座谈等形式,我们统计发现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按照发生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睡觉、开小差、看课外书、聊天、玩手机、做其他作业、听音乐、吃零食、迟到、早退等等。
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具有性别差异,在外显性行为上男生比女生更为明显,在内隐性行为表现上女生比男生更为明显。
从调查的结果可知,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文科生专业课逃课率为14%,非专业课为25%;理科生分别是7%和21%。
上公共课比上专业课的课堂问题行为多,表现为公共课比专业课出勤率低等。
同样是公共课,英语课上的问题行为要低于政治课,因为英语有四六级考试,所以学生上课比较认真。
政治课理论性强,上课又枯燥,无论听没听懂,只需要考前强化记忆即可拿到学分。
因此,政治课上课堂问题行为比较突出。
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大课堂问题行为越严重。
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许多课程干脆就不上了,甚至长时间不在学校。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2116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8.png)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课堂行为,就是在课堂情境中的社会行为。
大学生的课堂行为是衡量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学生非专业课中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篇观察报告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的观察从数据等方面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表现、态度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课堂行为;学习行为;非学习行为【引言】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课堂行为一直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关注基础教育课堂的多,而对高等教育课堂研究的少;关注教师较多,关注学生较少;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研究多,微观情境特别是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少。
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课堂行为,国内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而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
因此我们认为真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是很必要的。
根据我们自身上课的经验,认为大学生课堂效率不甚令人满意,尤其是非专业课的公共课的行为表现更是无法令人满意。
但是对于非专业课的课堂表现及行为我们只是根据自身经验做出的答题的认识与判断,并没有进行比较系统,严谨的观察与分析,因此我们无法做出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结论。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一系列的观察记录表格,选取有代表性的课堂,将观察任务分配到六个小组成员当中,小组成员分坐于教室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对上课学生进行观察。
课堂学生调查报告
![课堂学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3b31c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0.png)
课堂学生调查报告课堂学生调查报告「篇一」此次调查,从学生中获取了不少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说较为成功。
调查对象能够对问题认真思考之后,如实填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调查结果主要反应了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学习被动,大部分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兴趣不高。
(2)大部分同学都不经常做预习、复习功课,对错题错解不太重视,学习习惯、策略有待完善。
(3)学生缺乏质疑精神,不太喜欢动脑,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学生。
(4)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条理清晰,能够与学生互动。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搞好课堂教学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不但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
对此我们组有以下几点看法:1、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对学习“喜爱”的火花,增强学习动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
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①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的变量。
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种变量,注意培养、保护、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成功激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②教师在上课前应精心设计内容,力求把课上得生动,结合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端正学生学习的思想和态度,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注意。
2、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①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②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在目前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还需加强指导,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上课行为观察报告
![大学生上课行为观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54e6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6.png)
大学生上课行为观察报告1. 引言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而上课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学生上课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上课的行为表现,本次观察了多个大学课堂的上课情况,并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2. 观察内容与方法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积极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观察和学生访谈相结合。
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上课行为习惯。
3. 观察结果与分析3.1 注意力在课堂上,有近八成的大学生保持了较高的注意力。
他们认真听讲,带上笔记本做好记录,并与教师产生积极互动。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他们可能无意识地抬头看窗外或低头看手机,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下午或晚上的长时间连续课程中。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这段时间已经感到疲倦或缺乏兴趣。
3.2 课堂积极参与度大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度。
他们踊跃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这些学生不仅展现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也丰富了课堂氛围。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讨论持保留态度,他们较少发表意见,甚至沉默不语。
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由于害羞或缺乏自信心所致。
3.3 作业完成情况本次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他们将作业视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并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作业拖延的情况。
他们往往在截止日期前才开始着手完成作业,导致作业质量不佳或无法按时提交。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学习计划不合理或缺乏自律所致。
4. 结论与建议上课行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结合观察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的上课行为规范化: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他们对上课的重视。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实用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64fe0ac5da50e2524d7f42.png)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方案
一、观察目的
1、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学习行为的态度及现状。
2、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进行非学习行为的原因和目的。
二、观察的对象和范围
随机选取西华师范大学非专业课上的学生
三、观察内容
1、观察大学生非专业课的课堂行为现状。
2、观察大学生在非专业课堂上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
3、观察大学教师课堂教学对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上行为的影响。
四、操作性定义
1、课堂中的学习行为:看课本、听课、记笔记、回答问题、其他。
2、课堂中的非学习行为:玩手机、吃早餐、说话、看课外书、迟到早退、睡觉等
五、观察方法
1、自然情境观察法:随机选取某一课堂,不作任何事先安排,对其非专业课课堂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并记录。
2、直接观察法:通过观察者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六、观察整体安排
1、观察准备
(1)编制观察记录表:其中包括学习行为和非学习行为以及观察时间段及其具体分类。
(见附表)
(2)观察工具:大学生非专业课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精确到秒的手表和手机等。
2、观察过程:非专业课上随机选取观察对象,在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分为0-10,10-20,20-30,30-40四个时间段,连续观察10分钟内观察者的行为。
3、观察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大学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6篇
![大学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781a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c.png)
大学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6篇优秀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通过一份可信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建立与投资者的互信关系,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学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篇1一、践踏草坪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但是有些大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贪图方便随意践踏草坪,在一些绿化带的地方都会标有严禁践踏草坪的字样。
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从这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多差了,从调查的结果看,对于他们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确实令人担忧。
对于践踏草坪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从道德上对他们的谴责是无法制止这种现象的而法律上又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靠我们的自觉性来实现只有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从根源解决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二、给别人起绰号通过调查在对叫别人的绰号的看法上有 33% 的人表示赞成 60% 的人持反对意见,还有 7% 的人表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给别人起绰号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问到为什么要给别人起绰号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图一时的口爽,有些是恶意攻击别人,我们都知道给别人起绰号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同学们的素质不够高当然也还包括受不良因素影响的三、乘坐公交车时,是否会主动让位在乘坐公交车是否给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问题上调查发现,我校有 60% 的人选择不会, 25% 的人选择看情况,只有 15% 的人选择看到老弱病残等有困难的人乘车后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
敬老爱幼扶弱救苦是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美德,也是 15% 选择会给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的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让座理由。
而 60% 的人选择不会让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从我校乘坐公共汽车到市中心,公交线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抢占到了一个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让给他人,由于路程远,站着有点吃不消。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542c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c.png)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通用11篇)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1一、践踏草坪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但是有些大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贪图方便随意践踏草坪,在一些绿化带的地方都会标有“严禁践踏草坪”的字样。
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从这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多差了,从调查的结果看,对于他们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确实令人担忧。
对于践踏草坪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从道德上对他们的谴责是无法制止这种现象的而法律上又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靠我们的自觉性来实现只有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从根源解决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二、给别人起绰号通过调查在“对叫别人的绰号”的看法上有 33% 的人表示赞成 60% 的人持反对意见,还有 7% 的人表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给别人起绰号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问到为什么要给别人起绰号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图一时的口爽,有些是恶意攻击别人,我们都知道给别人起绰号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同学们的素质不够高当然也还包括受不良因素影响的三、乘坐公交车时,是否会主动让位在乘坐公交车是否给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问题上调查发现,我校有 60% 的人选择不会, 25% 的人选择看情况,只有 15% 的人选择看到老弱病残等有困难的人乘车后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
“敬老爱幼”“扶弱救苦”是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美德,也是 15% 选择会给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的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让座理由。
而 60% 的人选择不会让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从我校乘坐公共汽车到市中心,公交线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抢占到了一个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让给他人,由于路程远,站着有点吃不消。
而剩余 25% 看情况让座的人普遍的观点是、自己身体不舒服或劳累的时候,自己本身也是个有特殊情况的人,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不会让座给他人;而一般情况下自己也会主动让位给有特别需要的人群的。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常用方法——行为观察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常用方法——行为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dfe6e9d6bec0975f465e2c0.png)
一
演 出 的奖状 、竞赛 的证 书 、制 作 的作 品 、成 果 等 。 5行 为 观 察 要 有 综 合 性 。 观 察 必 须 是 全 面 观 察 , .
不 能是 观察 一 个侧 面 或 是观 察一 段 。 6 行 为 观 察 的 途 径 要 广 泛 。 观 察 可 在 课 堂 上 、 活 . 动 室 、 阅 览 室 、运 动 场 、食 堂 以 及 校 内 外 各 种 活 动 场 所 中 , 随 时 随 地 地 进 行 。 在 这 些 日常 学 习 生 活 的 自 然
质 — — 答 题 素 质 。 考 试 中 , 能 答 、能 背 ,这 肯 定 也 是
一
于形 式 。
( 四) 行 为观 察 须 注 意的 事 项 1要 建 立 行 为 观察 的 目标 体 系 。不 能什 么 都 观 察 , .
乱 观 察 , 观 察 什 么 必 须 要 确 定 , 不 然 就 不 能 对 观 察 对 象 进 行公 正 评 价 。
( ) 能 够 按 时 到 校 5
考 变 为 每 周 一 考 , 每 周 一 考 变 为 每 课 一 考 , 虽 然
■
把 终 结 性 考 试 这 种 评 价 形 式 切 碎 了 , 分 散 到 过 程 的 每 一 小 段 , 但 是 它 的 本 质 并 没 有 改 变 , 它 还 是 一 种
2行 为 观 察 关 注 过 程 . 现 在 我 们 经 常 可 以 听 到 , 要 关 注 过 程 、 轻 视 结
值 的信息 。
( ) 行 为 观 察 目标 体 系 个 例 五
论 、促 进 发 展 。 光 这 样 说 不 行 ,我 们 必 须 把 评 价 理 念 落 实 到 平 常 过 程 评 价 中 去 。 平 常 的 过 程 怎 样 评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a89404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d.png)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一、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是指在课堂学习这一特定的情境里,学生表现出的不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
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消极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不认真听课,甚至不听课。
具体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玩手机、聊天,有的看课外书,有的上课睡觉。
第二,不互动。
从目前大学课堂看,师生互动普遍不多。
即使有互动,也主要是学生的群体参与,个体参与性较差。
共同回答问题较多,单独表达自己观点的很少。
第三,逃课。
当今大学课堂学生逃课现象比较普遍。
从逃课学生的年级看,据有关调查显示:大一至大三逃课率很高,且年级越高,逃课率越高。
所以,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
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
从逃课的课程结构看,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公共课逃课率已达50%以上,选修课达60%。
[1] 从逃课学生的性别看,据笔者观察,男生逃课的次数多于女生。
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表现的原因简析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和学校的原因。
(一)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课堂学习消极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缺乏阶段测试。
很多高校每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虽然平时表现也计入学期期末成绩,但所占比重不足以引起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
据调查,有13%的学生认为大学的考试可以“60 分万岁”“无所谓”。
正因为压力小,所以,许多学生才缺少学习动力;正因为压力小,所以才消极。
其二,基础教育留下的隐患。
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初、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经常说“等到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就不用学习了。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这种观念无疑在学生们心里埋下了厌学的种子。
暗示他们,使他们误以为高中学习生活的结束就标志着人生学习过程的终结。
关于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
![关于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bd94e12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2.png)
关于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篇一:迟到、早退现象1.现在大学校园里,迟到、早退、旷课是常见的现象2.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3.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怎样做AttendYourClaeRegularlyuniveritytudentarelatefororevenabentfromInfact,itiveryimportantforthetudenttoattendtheirclaeregularl y.Firt,itwillenureyoutocatchupwiththeteacherinyourlearning.Thati veryhelpfultoyouifyouwanttodoagoodjobinyourtudy.Second,attending claeregularlyiawayofhowingrepecttoyourteacher,too.Yourteacherwil lfeelbadifthetudentdonotattendtheirclae,which,inturn,willaffectt heirteachingandbenogoodforthetudent.Third,attendingclaeregularly willhelptoformagoodhabitofpunctuality,whichiofgreatimportancefor thetudenttodoagoodjobinthefuture.Therefore,weuniveritytudenthouldformthegoodhabitofattendingo urclaeregularlyfromnowon.Andomedaywe’llbenefitfromit.定期参加你们的课程如今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大学生迟到甚至缺课。
而且还是有一些学生谁滑了教室上课前结束。
课堂出席,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是学生和教师。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20177abe23482fb5da4c1c.png)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高金超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08期[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消极行为,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以S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S大学在校大学生发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状况比较普遍,并呈现出明显蔓延趋势。
在分析课堂消极行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课堂消极行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成因;对策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指的是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做出的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通常包括玩手机、睡觉、旷课(包括迟到早退)、吃东西、说话、看无关书籍、精神溜号等行为。
课堂消极行为并非新兴事物,可以说其是与学校相伴而生的,自从学校出现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极行为。
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的学者相继进行了探讨,例如奎伊(H.C.Quay)将课堂消极行为分为三类:人格型问题行为、行为型问题行为、情绪型问题行为,陈李绸从动作、语言、其他三方面来描述课堂中的消极行为,学者吕静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三种类型: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尽管也有学者从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产生原因和改善课堂消极行为对策方面展开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大学生出现课堂消极行为的因素也发生了转变,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来改善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
因此,本研究选取S大学的46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体访谈和田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消极行为可以分为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两种,本文主要针对显性的课堂消极行为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回收问卷423份,有效问卷411份,问卷涉及6个方面比较常见的课堂消极行为,设计问题33个。
调查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分布在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农学、植物保护、工商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临床医学、城乡规划、美术9个专业。
2023年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研报告
![2023年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29d5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4.png)
2023年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研报告2023年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研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在调查的50人中,有36人习惯优秀,在他们之中,我们对其中的8人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标志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道德修养的高尚。
文明礼仪习惯一般的有85人,所占比例较高,我们与其中的13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
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误解。
他们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虚假的,不必太注重,差不多就可以了。
所以并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因此说话做事很随便。
文明礼仪习惯差的中学生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少。
我们从中抽出了人采访。
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培养的习惯。
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跟本就不懂怎们做才对。
对于文明礼仪习惯这个问题,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耻,而反此为荣,觉得自己很酷。
三、建议(一)给学校的建议1、增加对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次数。
2、召开“讲文明懂礼仪”主题班会。
3、向团支部建议,在广播时多宣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
4、班主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出模范班级。
(二)给家长的建议1、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制止,给孩子做个榜样。
3、千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任由其发展。
(三)给学生的建议1、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来年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使用文明用语,对任何人恭敬有礼。
3、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4、一定要端正对文明礼仪习惯的态度。
四、总结与收获经过此次社会调查,我们得知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表现一般的学生最多,优秀的人数居中,表现差的人数较少。
所以,我们给大家提出了意见。
此外,我们还提高了写作水平、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课堂行为反思报告
![大学课堂行为反思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2a7b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7.png)
大学课堂行为反思报告在大学课堂中,我的行为举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经常迟到。
迟到不仅破坏了课堂的正常秩序,也给教师和同学带来了不便,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和氛围。
我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当,并决心要养成准时上课的好习惯。
为此,我将提前规划好上课的时间,合理安排行程,以确保能够准时到达课堂,同时也将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尽量减少上课迟到的情况。
其次,我还存在在课堂上讲话不规范的问题。
有时我会在课堂上与同学交谈或者私下里发出噪音,干扰了讲课的正常进行。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也给其他同学带来了困扰和影响。
我明白了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专注于听讲和思考,不应该进行无关谈话或者产生噪音。
因此,我会自觉遵守课堂秩序,不再干扰他人的学习。
此外,我曾经在一些课程上出现了低头玩手机的情况。
使用手机不仅分散了我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还给教师和同学传达了我对课堂的不尊重。
从现在开始,我将养成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的习惯,将手机放在包里,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最后,我还意识到自己在某些课堂上缺乏积极的参与。
有时候,我会因为害羞或者担心发表的观点不够成熟而选择保持沉默,而这样做不利于我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为此,我打算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我相信通过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对自身在大学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分析,我意识到自己在准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专注听讲和积极参与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我将努力改正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提高自己在大学课堂中的表现,同时也为净化课堂氛围做出积极的贡献。
观察大学生在课堂的作文
![观察大学生在课堂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a26fc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5.png)
观察大学生在课堂的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大学里面,嘿嘿,我看到了大学生哥哥姐姐们上课的样子呢。
一进教室呀,我就看到好多哥哥姐姐坐在那里,哎呀,他们都好认真呀。
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笔记,嘿呀。
有个哥哥特别厉害,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一下子就站起来回答了,哈哈,说得可流利啦,哎呀。
还有些姐姐们在小声讨论问题呢,她们看起来好聪明呀,嘿嘿。
我还看到一个哥哥在偷偷打盹儿呢,哎呀,可能是太困啦,哈哈。
大学生的课堂可真有意思呀,和我们小朋友的课堂不太一样呢,嘿呀。
我也好想快点长大,像哥哥姐姐们一样上大学呀,嘿嘿。
哎呀呀,今天
看到他们上课真好玩儿,哈哈!。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4d6b02b9f3f90f77c61b21.png)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虽然课堂行为一直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关注基础教育课堂的多,而对高等教育课堂研究的少;关注教师较多,关注学生较少;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研究多,微观情境特别是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少。
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课堂行为,国内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而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
姚本先等人对大学生课堂行为的表明,大一新生在英语课上的问题行为比率只占5.5%,而大三的比率占到33%,大四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比率则高达40%。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况是否真是如此糟糕?只研究问题行为是无法全面体现的,眼里只见问题不见正常显然太过片面。
因此,本研究结合使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观察,来记录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相关的以及不相关的行为,而课堂中的社会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行为的主体构成来看,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从行为的媒介来看,可以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
本研究主要观察外线的言语行为和动作以此来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现状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研究方法:1观察对象:任选课和专业课上的华中师范大学学生2. 预观察2.1编制观察记录表:为了编制观察记录表,精确地描述和记录大学生课堂行为,小组以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了第一次预观察,在随机选取的十分钟内,记录观察对象的所有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并讨论归类,最终确定了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包括性别,课堂类型,观察时间段,以及相关和不相关的言语和动作及其具体分类(见附录1)2.2 第二次预观察旨在了解观察者一致性程度,使用所编制的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进行预观察,计算观察者一致性系数,比较理想。
3. 正式观察3.1观察对象:共观察华中师范大学学生19人。
3.2观察工具: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精确到秒的手表和手机等。
3.3观察过程:两人一组,分为4组,以便两人针对同一个对象进行观察,独立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第七组:王磊,李超越,龙阳艳,文国香,陈璞,彭慧玲,谢英英,刘文,韦乔
1、摘要:针对不同课堂(任选课和专业课)不同时段(一节大课的前中后时段)的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结合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观察,观察其在课堂上的与学习任务相关和不相关的言语和动作,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课堂行为,并得出了结论:(1)任选课上无关学习的行为明显多于专业课。
(2)在课堂前十分钟和课堂中十分钟的学习状况比较好,而后十分钟的状况较差。
(3)任选课上学生几乎没有言语行为。
关键词:时间取样,事件取样观察,大学生课堂行为,语言,动作
引言:课堂行为,就是在课堂情境中的社会行为。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课堂行为一直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关注基础教育课堂的多,而对高等教育课堂研究的少;关注教师较多,关注学生较少;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研究多,微观情境特别是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少。
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课堂行为,国内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而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
姚本先等人对大学生课堂行为的表明,大一新生在英语课上的问题行为比率只占5.5%,而大三的比率占到33%,大四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比率则高达40%。
当代大
学生的学习实况是否真是如此糟糕?只研究问题行为是无法全面体现的,眼里只见问题不见正常显然太过片面。
因此,本研究结合使用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观察,来记录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相关的以及不相关的行为,而课堂中的社会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行为的主体构成来看,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从行为的媒介来看,可以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
本研究主要观察外线的言语行为和动作以此来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现状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研究方法:
1观察对象:任选课和专业课上的华中师范大学学生
2.预观察
2.1编制观察记录表:为了编制观察记录表,精确地描述和记录大学生课堂行为,小组以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了第一次预观察,在随机选取的十分钟内,记录观察对象的所有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并讨论归类,最终确定了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包括性别,课堂类型,观察时间段,以及相关和不相关的言语和动作及其具体分类(见附录1)
2.2 第二次预观察旨在了解观察者一致性程度,使用所编制的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进行预观察,计算观察者一致性系数,比较理想。
3.正式观察
3.1观察对象:共观察华中师范大学学生19人。
3.2观察工具: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精确到秒的手表和手机等。
3.3观察过程:两人一组,分为4组,以便两人针对同一个对象进行观察,独立记分。
在任选课和专业课上随机选取观察对象(其中专业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为1:1),在一大节课的开始10分钟,最后10分钟,以及每小节课的中间10分钟,以30s为单位,连续观察10分钟内被观察者的行为,“正”字记分,30s内出现一次记一分。
4.数据的处理
将所获的的每份观察表计算其观察者一致性系数,选取其中观察者一致性系数大于80%的15份数据进行分析,其中7名男生8名女生。
由于样本较小,没有进行SPSS分析。
结果分析:
1、如图一所示:任选课上的语言—学习相关频次约为0.08,动作—学习相关的频次为10.9,语言—学习不相关频次约为2.08,动作—学习不相关的频次为14.08;专业课上语言—学习相关频次约为0.22,动作—学习相关的频次为
17.17,语言—学习不相关频次约为1.56,动作—学习不相关的频次约为9.72。
由此可知,无论专业课还是任选课,动作频次远远大于语言频次。
图(一)
2、如图二所示:任选课上有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1)明显少于专业课上的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7);任选课上无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6)明显多于专业课上无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1)。
图(二)
3、如图三所示:在课堂前十分钟,语言—学习相关频次约为0,动作—学习相关的频次为16,语言—学习不相关频次约为2.5,动作—学习不相关的频次约为9.1;在课堂中十分钟,语言—学习相关频次约为0.5,动作—学习相关的频次为16.9,语言—学习不相关频次约为0,动作—学习不相关的频次约为12.1;在课堂最后十分钟,语言—学习相关频次约为0,动作—学习相关的频次为11.1,语言—学习不相关频次约为2.8,动作—学习不相关的频次约为13.2。
由此可知,无论时哪个时间段,动作频次都大于言语频次。
图(三)
4、如图四所示:在课堂前十分钟,学习相关的行为(频次约为16)明显多于无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1.6);在课堂中的十分钟,学习相关的行为(频次约为17.4)明显多于无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2.1);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学习相关的行为(频次约为11.1)明显少于无关学习的行为(频次约为16)。
图(四)
讨论:
1.专业课和任选课上大家的行为有很大差异,任选课上无关学习的行为明显多于专业课。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课堂管理的原因,有些任选课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
第二,学生缺乏正确的知识价值取向,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同强调“实用性”,而学生对“实用性”的理解之限于是否能帮他们考到各种资格证,看不到知识的内在价值,所以,而其在任选课堂上,学生认为这些知识缺乏“实用性”,对今后没有多大用处,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第三,课堂师生关系不佳,任选课的师生关系更加的淡漠、边缘化,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解决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和教育素养,以及对自身职业特性的理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导向作用。
第二,端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辅导,使他们意识到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标准要求,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彼此真诚交流,使课堂上能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2、在课堂前十分钟和课堂中十分钟的学习状况比较好,而后十分钟的状况较差。
其原因可能是在课堂后十分钟,教师和学生处于比较疲惫的状态,从而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改善教育方式使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同时合理的教学安排也可以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疲惫状态。
3、任选课上学生几乎没有言语行为。
这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任选课堂上认识的同学比较少。
而且在任选课上师生互动很少。
反思:
1、在被试的选择上,所选取的样本的容量比较小,并且选择的对象类型也不全面,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在观察的过程中,额外变量比较多并且难以预测,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在记录结果时,对于行为的次数进行记录时,有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信度。
4、观察的对象在变化,我们只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时间段,个体对比性不强。
5、在编制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时,对于与学习不相关的行为详细列出,具体到每一个举动,但是在学习相关的维度内,却将看老师,看PPT,看黑板和看教材统一纳入“看相关资料”中,因此虽然我们在观察时明显感觉到与课堂相关的行为是显著多于并且持续时间大于不相关行为的,但由于这几类行为在一个单位时间被只记录一次,因此在数据上并没有体现出来这种非常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