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一章 坚信你能发光
9种突破技巧
![9种突破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0c165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7.png)
9种突破技巧突破技巧可以让我们突破自己的瓶颈和困难,让自己能够更快速地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9种突破技巧:1. 学会设置目标在完成工作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这会让你更加专注、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
同时,设定目标也使你能够在完成任务时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 挑战自己如果你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你永远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
需要带着挑战的心态去尝试新的事情,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3. 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一味地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也不要拒绝别人的建议。
与人共事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反馈,这会让你受益匪浅。
4. 创造性思维突破惯性思维也是一种突破技巧。
遇到问题时,不要僵化地走老路,而是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尝试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5. 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能够让你更快速地掌握知识。
可以从阅读、笔记等多个方面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 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时间管理能够让你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和拖延。
可以通过制定计划表、设定优先级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7.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能力之一。
要学会与人打交道、了解人性,尊重他人的想法,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8. 坚持不懈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下去。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不断成长。
9. 学会自我反思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成长的重要方面。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就是一些突破技巧,这些技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突破自己的困难,提升自己的能力。
【满分作文】202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满分作文】202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https://img.taocdn.com/s3/m/6982f3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b.png)
【满分作文】2024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产物,是人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维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思维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思维转个弯,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思维转个弯意味着我们要打破常规,突破思维的局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按照惯例和规律来解决的。
有时候问题与规律并不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常规,采取新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制于过去的经验和认知,而忽视了一些潜在的可能性。
要让思维转个弯,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新的经验和知识,打破过去的局限,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让思维转个弯还意味着我们要跳出自己的思维惯性,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如果我们要让思维转个弯,就需要我们能够包容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只有通过接触和交流,我们才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
让思维转个弯也意味着我们要勇于思考和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接受一些事实和观点,很少去思考和质疑。
如果我们要让思维转个弯,就需要我们勇于思考和质疑,不能轻易接受一切。
只有通过思考和质疑,我们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本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让思维转个弯,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旧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如果我们不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用说让我们的思维转个弯了。
我们要让思维转个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让思维转个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十章 学会驾驭你自己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十章 学会驾驭你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ee4fcb64a98271fe910ef957.png)
人的性格就像匹野马一样,只有学会驾驭自己,才能乖乖地在成功的路上不断往前奔驰。
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一些缺陷,只有不断修正自己,才能让自己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才能逐步赋予自己人格魅力。
1.成功者在于改变自己普通人士:人们常把目光盯在别人的缺陷上,苛责别人这个不是那个不行。
成功人士:每个人都有缺陷,只有改变自己,才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
在与别人相处时,我们常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如果别人有不顺自己心意的地方,便常常挑剔他有这个那个缺点。
我们常常把精力放在议论别人的缺点上,而很少关注自身,常把自己的标准框框套在别人身上,希望对方能迎合自己。
这或许是出于好意,希望对方的为人处事能得以完善,但如果把精力放在改变别人身上,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而且对你本身并没有任何帮助。
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那些只会挑别人毛病的人,就好像不拔自己田里的草,却跑到别人田里除草一样,很可恶。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缺点,只是我们常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而没有去审视自己。
如果回首反思一下自己,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比别人好不到哪里去。
有一个笑话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张三被李四借了五毛钱,说了三天后还,没想到三天后李四一点反映也没有,这让张三很不爽,心里骂他这么小气,连五毛钱也要吞;后来按柰不住,向其他人述说李四的小气。
李四听到了,于是有一天拿了五毛钱还张三,张三假意推说:“五毛钱也要还啊?算了吧。
”李四回答说:“五毛钱也是钱啊!”张三接着回答了一句:“那我回去把你的账销掉!”于是李四又在众人面前笑张三的小气。
生活中常常是我们在众人面前讥讽别人的缺点,而别人也在议论我们的缺点。
有一个人为人比较苛刻,心胸比较狭窄,在公司里担任主管多年,手下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他每天早上都要把下属叫进自己的办公室里,唠叨不停地说上半天,下属的工作原本很简单,但向他交接工作时,他却要将它复杂化,让下属翻来覆去返工很多次,他常常在众人面前批评这个能力差,那个不认真,如果跟别人去吃饭,对方让他付了钱,他要在公司反复说对方小气。
突破文思枯竭的方法与技巧
![突破文思枯竭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83e39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d.png)
突破文思枯竭的方法与技巧文思枯竭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
无论是写作、创作还是解决问题,当我们感到思维停滞不前时,需要寻找突破的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你突破文思枯竭的困境。
一、换个环境环境对思维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你陷入文思枯竭时,试着换个环境。
可以去公园散步,或者到咖啡馆坐一会儿。
新的环境能够刺激大脑,让你的思维得到新的启发。
同时,与他人的交流也能够带来新的思维火花。
与朋友或同事聊天,听听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或许能够为你提供新的思路。
二、阅读与学习阅读是开拓思维的重要途径。
当你感到文思枯竭时,可以选择阅读一些与你平时兴趣不同的书籍或文章。
这样做能够帮助你接触到新的知识和观点,激发你的思维。
此外,学习新的技能或知识也是突破文思枯竭的有效方法。
学习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和整理新的信息,这能够帮助你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多角度思考当你感到文思枯竭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或许能够带来新的启示。
例如,如果你在写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尝试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想象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或者,你可以尝试从不同的学科或领域获取灵感,将不同的思维方式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
当你遇到文思枯竭时,可以尝试进行头脑风暴。
找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写下你的问题或主题,然后尽可能快地写下与之相关的所有想法和关键词。
不要担心这些想法是否合理或可行,只需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来。
头脑风暴可以帮助你打破思维的局限,激发创造力。
五、放松与休息过度劳累和紧张是导致文思枯竭的常见原因。
当你感到思维困顿时,不妨放松一下,休息片刻。
可以进行一些身体运动,如散步或做瑜伽,以缓解身心压力。
此外,良好的睡眠也对恢复思维的活力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六、写作练习写作练习是提高文思活跃度的有效方法。
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写作练习,不论是写日记、写小故事还是写随笔,都能够帮助你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3_第一章 更新自己的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3_第一章 更新自己的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682dee6998fcc22bcd10da9.png)
打工打到老,也是一根草,没钱也要当老板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没有背景怕什么,没有靠山怕什么,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就是富人的思路。
为了说明这个思路的正确性,这里讲一个真实的创富故事:在离某大学的校门口50米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鞋摊。
补鞋的是个温文尔雅的大姑娘。
有一天,一名高傲的大学生到修鞋摊上补鞋,大学生怜香惜玉地说:“一个大姑娘给人修鞋不怕人看不起吗?”姑娘反唇相讥:“一个大学生穿着破鞋不怕人看不起吗?”“你以后打算干什么?”“当老板。
”“你没有钱怎么当老板?”“我这不正在挣钱吗?”后来,这位姑娘成了一个上市集团公司的董事长。
有人问她成功的原因,她后来回忆说:“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别人毕业想怎么找到工作,我毕业想怎么创业。
这可能就是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了。
”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了富人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跟一位广东的亿万富翁聊天,他说:“我们广东人不想给人打工,只有当老板的野心和对成功的欲望。
你可以留意一下,即使是菜市场上卖菜的年轻人,也从未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谋生活费的小贩。
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经商,是在做经理,他们甚至有名片。
”想过富有的生活,要先有富有的思想,有想成功的欲望。
穷人的口头禅是“让我干,我就干”,“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给我发工资就行。
”富人的口头禅是“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甚至有的富人这样说:“即使你做了微软的CEO,IBM的总裁,都还不如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值钱。
不管走到哪里,想要创业要做老板的‘野心’永远都不要失去,只有自己才不会背叛自己,自己才不会炒自己的鱿鱼。
”改革开放之初,一位商人在一次失败的生意后到深圳去打工。
因为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他在深圳找不到工作,但是他很自信地说:“我只能做老板,因为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学历、没有什么专业技术的人,打工没人要,只好做老板。
”于是,他就开始寻找创业的机会。
不久,他就发现一个创业的机会——做租房中介,收取佣金。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十二章 不断寻找新的起点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十二章 不断寻找新的起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27baa2dd3383c4bb4cd257.png)
人最怕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怕成功之后失去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人只有在目标的刺激下,才会满怀激情地忘我奋斗,而一旦实现了目标,在未来的时间里就会很茫然,很惶恐,感觉自己丧失了生命力,每天只会疲于保护自己眼前的地位。
1.今日的失败往往源于昨日的成功普通人士:有些人成功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最后又沦为了平凡之人。
成功人士:只有不沉浸于昔日的辉煌,持续进取,才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一句富有深意的话:“今日的失败往往源于昨日的成功。
”看起来有些矛盾,昨日的成功为未来铺就了一条平坦大道,怎么会导致今天的失败呢?但细细品察,你会发现它道出了许多成功人士失败的真谛。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洲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的游艇。
然而,拥有了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寂寞和无聊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给逼疯了,1916年在自己的大别墅里开枪自杀。
法捷耶夫29岁时就登上了前苏联文坛,并以《青年近卫军》一书坐上了前苏联作家协会的交椅。
然而,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一篇小说,因为他忙着出访、开会、作报告去了,最后他被人们遗忘了。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中有一段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让许多人读完之后感慨万千。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不少曾经很辉煌的人,却常常昙花一现,几年后他们响亮的名声悄悄地被时间从人们脑海中洗掉了,他们的地位和成就被新人所取代,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许多原本成功了的人,最后却一败涂地,销声匿迹,那种油然而生的失落感可想而知,但你是否想过,你今日的失败往往就是源于你昔日的辉煌。
一匹骏马在森林运动会上获得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但从此也就失去了他以往平静自在的生活,它的应酬之多,绝不少于奥运会冠军,大家给予它最好的礼遇和赞美。
猴子大款给他送来了黄金马掌,又大又厚,每一个有一斤多重,它穿上以后,每一步都能发出动人的音乐;狐狸省长把他的马鞍换成了用珍珠金线编织成的华丽的马鞍,披在背上闪闪发光。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二章 主宰自己的命运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二章 主宰自己的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909606e2aeaad1f346933f54.png)
许多人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最后沦为别人手下的一颗棋子,被别人主宰着命运,注定一事无成。
人必须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这样才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才能获得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1.没有一票到底的“职场车票”普通人士:许多人将工作当作自己的生活根本,长期在职场上飘荡。
成功人士:在短暂的工作中,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许多人把工作看得很重,常常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或者加盟一个好公司而不惜在人才市场四处奔波,碰得头破血流;等冲过层层面试,顺利过关后便认为是自己一大幸事,一旦被裁员便万分惊恐。
就像一个失落水中的人一样,工作就是维持他生命的那根浮木,让他借以漂流在职场的大海中。
在落水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借助浮木游上岸,但对于就业,许多人却几十年都抱着不放,每月靠微薄的收入聊以度日。
很多人认为搭上了职场的列车就可以顺利过完一生,但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一票到底的职场车票。
许多公司都存在元老级人物,这些元老级人物除了个别能混入公司高层外,大部分依然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的职位上,每个月拿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工资,而工资随着年资的增长,多年的累积后又会与职位不相符,因为公司重新去外面招一个人进来的工资要比老员工低得多,这样一来,元老级别的员工就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跳槽去另谋高就又已上了一把年纪,丧失了竞争力,待在公司里却待遇低,没有前途,而且还常常面临被裁员的风险,每天提心吊胆地混日子。
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打工生活,往往是大多数职场人士的最终结局。
某公司电脑部的一位员工,1992年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加盟进来了,但到现在依然还是电脑部的一名电脑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帮别人维护电脑,15年来看尽公司的变迁。
在他刚加盟公司的时候,在公司大门口的路边种了一颗小榕树,如今已成参天大数。
每天看到这棵树,他都禁不住一阵伤楚,当年还是个大专刚毕业的小伙子,而今已成了中年人了,用他的话就是:“我把自己最青春的一段时光奉献给公司了!”但像他这样对公司忠诚的员工,却依然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地列入了公司的裁员名单中。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三章 跳出旧有的束缚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三章 跳出旧有的束缚](https://img.taocdn.com/s3/m/2a36727a8e9951e79b892754.png)
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容积,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取决于他的格局。
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结局。
一个局限于眼前的人一定无法成功,只有跳出旧有的束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舞台,你的前途才不可限量!1.计较眼前的人一定会失去未来普通人士:许多人常把目光局限于眼前,以现在的得失来选择未来的路。
成功人士:不把自己停留在一时的利益得失上,关键是选对一个宽阔的发展空间。
生活中常常出现一种看似反常的现象:一些待遇好,起点高的人,多年后生活会因平凡而乏味,人会变得消极、颓废;而一些处于劣势的人,几年后却飞黄腾达,后来居上。
有位经理谈起了他的伤感事,当年大学同学很多都已经事业有成,曾经在他手下做马仔的下属,有的已经自己做起了老板,而他却在一家公司的经理职位上,一坐就是十几年。
其实这比较类似于龟兔赛跑,兔子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中途迷糊睡觉,而乌龟知道自己的劣势,于是一路马不停蹄地往前爬,最后它却成了赢家。
许多人事业刚有点起色就满足于现状,而一些不满于现状的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们一直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终于有一天,此消彼涨,原来的成功人士成了失败人士,而处于劣势的人最后成了成功人士。
其实没有必要抱怨事过境迁,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计较眼前的人一定会失去未来,唯有不断去寻求改变现状,积极向上,人生之路才会越来越成功。
有个人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就在深圳一家电子公司当上了技术研发部经理,月薪七千以上,三年不到就买了一套漂亮的住房。
在别人看来他已是少年得志,生活舒适了。
期间有很多朋友邀请他去创业,但他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其实是害怕创业艰难,害怕失去眼前丰厚的薪水。
于是多年后,当年去创业的朋友虽经过一番番挫折,却都有了自己的公司,腰缠万贯,而他却依然在经理位置上雷打不动,还得看老板的脸色行事,而且工资与当年的水平差不了多少。
年过四旬的他看到了前景的暗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也递交了那份迟到的辞职申请,开始探索新的人生。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序 言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序 言](https://img.taocdn.com/s3/m/ce54818983d049649b665854.png)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成功,也曾经有过一个个美好的梦想,谈起它们顿时激情澎湃,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的一生一定会很辉煌。
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的幸运之神却一直降临不到自己身上。
眼看着那些成功人士腰缠万贯,过着上流的生活,炫耀他们的成功与财富,感觉他们跟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有时看见身边的朋友,甚至一个能力平凡的人也取得了成功,而自己却还是一事无成,让人颇感沮丧。
难道是上天偏爱于某些人,厚此薄彼?其实不然,如果翻开他们的成功轨迹与我们所做的事相比,就会发现成败是一种必然。
人们常把成功与机遇、金钱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遇到机会或者具备雄厚的资金才有成功的本钱。
有的人一看自己既无资金、人脉,也找不到成功的机遇,于是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感叹自己一身的才能无用武之地。
其实成功虽然与资金、机遇等客观条件有一定的关联,但这些并不是决定人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自身。
并非有能力就能成功,这世上有太多有才能的人在别人手下效力,在别人提供的舞台上为别人赚钱,这些人注定难以成功。
那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破了就很简单:给自己一颗野心,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一段时间过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已在成功的路上走出了很远,不知觉地踏入了成功的大门。
成功必须给自己一颗野心,在野心的驱动下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把别人吸纳进来为你效力,把平台做大,在众人的努力下把你推向成功。
这也是一些能力看起来平平淡淡,但他却很成功的根源;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而你却没有,只能在别人的平台上出卖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微薄的收入。
很多人每月有份差不多的收入就感到知足,安心在别人的手下做事,但他却没有发现自己在逐渐丧失创业机会和激情。
一个计较眼前,安于现状的人一定会失去他的未来,一个从来没有尝试走自己路的人注定只会失败。
人不能为周围的环境所同化,必须以强者为参照物,才会发现自己与成功人士的差距,以及与时代的落差,才会催人奋起,跳出自己的框框,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内心的洗礼和思维的转变。
人生无处不套牢,思路决定出路,自我设限
![人生无处不套牢,思路决定出路,自我设限](https://img.taocdn.com/s3/m/c873f8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0.png)
人生无处不套牢,思路决定出路自我设限人的恋哀不在于他们不去努力,而在于他们总爱给自己没定许多的条条框枢,这种条框无意之间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以及创造的潜能和套进的范围,看仅一天到晚在忙碌,实际上自己已经套上了可怕的“金钟罩”,最终注定碌碌无为。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圣立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然后他们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第一次跳蚤就碰到了玻璃翠,连续多次碰壁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
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这使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跳跃的高度。
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
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是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一次次的受挫使它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
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了。
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里,罩在了它的心灵上。
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碍,如果想突破它,我们就必须不怕碰壁。
这时我们就用得着“饥渴精神”了。
如果那只跳蚤永远想着“外面有美味可以填饱肚子”,那它就永远都不会放弃跳跃,除非生命终结。
无独有偶。
自然科学家法布尔也曾利用毛毛虫做过一次很不寻常的试验。
这些毛毛虫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所以它们又叫游行毛毛虫。
法布尔很小心地安排,使它们围着花瓶的边缘走成一个圆圈。
花瓶的旁边则放了一些松针,这是毛毛虫喜欢的食物。
毛毛虫开始绕着花瓶走,它们一圈又一圈地走,一连7天7夜,一直围着花瓶团团转。
最后,终于因饥饿与筋疲力尽而死去。
在不到6寸远的地方就有很丰富的食物,而它们却饥饿而死,因为它们把活动与成就弄混了。
许多人像毛毛虫一样,放弃主宰自己的生命和命运,按别人的意愿过日子,却不能够自主地生活。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五章 把梯子靠向正确的墙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五章 把梯子靠向正确的墙](https://img.taocdn.com/s3/m/663c671dcc7931b765ce1554.png)
有人认为努力了就能成功,结果历尽挫折后才发现成功之梯靠在一面错误的墙上。
其实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选对了方向,才能避免弯路,前途才会越走越光明。
与其慌不择路,不如静下心看对路再走。
1.成功不在于机会而在于选择普通人士:人的成功主要靠机遇,借助机遇才能乘雷上天。
成功人士:成功贵在选择,选择对了才能得到机遇的青睐!人们常认为: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的确,生活中有不少运气好的人,因为抓住了机遇而步入了成功的轨道。
一些能力平平的人,一旦抓住了机遇,便一飞冲天;而许多自认为很有能力的人,常因时运不济而导致蛟龙搁浅,于是人们常把一个人的成败归于机遇。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觉,成功不在于机会,而在于选择。
机会只对适合于它的人才能发挥作用,生活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机会,但真正适合你的又有几个?例如前几年谁都知道房地产暴利,但又有几个能投资房地产?谁都知道外贸赚钱,又有几个能投资外贸。
如果没有选对路,很多好机会对你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许多人只注重机会而不考虑自己的选择,结果面对许多大好机会,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眼前飘过。
所以说,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而不在于机会。
在人的一生中,你可能会面临无数次选择,但有几次关键的选择,对你的一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人生是一个过程,有时一次关键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未来要走的路,既然人生的路线轨迹已经定了,那你这生的成败也就有了定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沿着这条路,消耗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等你在最后意识到自己走错路线的时候,你很难再有回头路,这好比考试写语文作文一样,写了一大半了才发现跑了题,这时候想把整个作文的架构调整过来,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之前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就决定了你未来的运行轨迹,也就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成败。
有三个人分别为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同时被关进一幢监狱里,要在里面服刑五年。
处于人道主义,监狱长让他们每人提一个要求。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七章 开发你尘封的宝库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七章 开发你尘封的宝库](https://img.taocdn.com/s3/m/864a06ca6137ee06eff91854.png)
人们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而感叹自己一无是处。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只是有些人把自己的宝藏挖出来了,从而闪闪发光,而有些人却一直坐在宝库上面却浑然不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无穷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你就成了一名成功者。
1.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普通人士:有些人常常在等待机会的到来,认为机会来了就能把他带向成功。
成功人士: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准备好了,你才能把机会抓住!人们常常把“机会”看成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见到别人成功就认为人家命好,而将自己的平凡与失败归因于机会的缺失,习惯于将自己的成功寄托在机会上,常想着:如果……就好了,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搁浅在水池中的龙一样,乘雷借势就能升天。
但遗憾的是,这种机会常常让人等到花儿也谢了,有时候机会真的来了,却是与自己擦身而过。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如果还没有准备好,那就完了。
机会对成功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加速你的成功,但催化剂的角色也注定了机会只对特殊的人才有作用,就像氧气这一催化剂,只对木材等可燃物才能起到助燃作用,而对石头却一点用处也没有。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沉浸在对机会的期待中,而不去为抓住机会做好准备,那机会就算来了也只能从眼前飘过。
我有个朋友,自称为是非常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他说他常能在别人之前洞察商机。
好多年前他就预测到楼市会大涨,预测到股票会暴涨,他常说像他这样有头脑的人如果不成功,上天都不长眼。
但遗憾的是,已近不惑之年的他,至今还没有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只想结果,而不去想实现的过程,楼市上涨,他却没钱去炒楼。
最近金融危机,他认为是个机遇,策划了个非常好的项目,想乘机发一把,但他耗了一年的时间,什么也没去准备,最后他的项目被别人拿去操作了,而他又一次为别人做嫁衣裳。
机会看起来是公平的,好像谁都有希望抓住,但实际上它只青睐于时时有准备的人,就像考公务员一样,似乎很多人都有机会去角逐,但能入围的往往只有屈屈几个认真备考的人。
思路决定出路4_第一章 心态是你的灵魂
![思路决定出路4_第一章 心态是你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46886421ed630b1c59eeb575.png)
用热情的心态去对待一切美国最成功的女性玫琳·凯,在1963年下半年,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现在年零售额为上亿美元。
玫琳·凯是美国最成功的商界女强人之一。
“玫琳·凯热情”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玫琳·凯却道破了她成功的秘密:“有人说我是天生的销售人员,因为我十分热爱销售工作。
其实同我在一起的销售人员比我更有才能,但我的销售额却比他们多,这是因为我比他们具有更多的热情。
”爱德华·亚皮尔顿是一位物理学家,发明了雷达和无线电报,获得过诺贝尔奖。
《时代》杂志曾经引用他的一句话:“我认为,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就,热情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更重要。
”热情意味着,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并掌握了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为了逃脱职责寻找借口,你会觉得在生活中做件小事也是很幸福的,你总会从一天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并且总是兴致勃勃地计划着明天的事。
你会发现你学到的东西越多,你想学的东西也越多。
面对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你会从心灵深处发出一种强烈而炽热的感受,并为此而欢欣雀跃,恨不得把周围的世界变成天国;对于人际间的交往,你不会对别人妄加评论,你会愿意帮助别人,从中感到愉快和充实。
更重要的是,热情的人不仅拥有高度热忱、满腔抱负,他们更会以更宽阔的胸怀去面对生活的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不会紧张,不会退缩。
这就是一个人面对生活和追求应有的态度。
当你充满热情时,你会发觉很容易摆脱“我不行”、“没意思”、“一切都无所谓”等消极的观念。
当困惑、忧愁、焦躁、悲悒占据你的心灵时,如果你能保持一颗热忱之心,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纽约的一位小姐从秘书学校毕业后,想一找份医药秘书的工作,由于她缺少这方面的工作经验,面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她就开始运用热忱原则。
在她去面试的途中,她激励自己,“我要得到这个工作,我懂得这个工作。
我是一个勤快而自律的人,我能够做好这个工作。
医生将会视我为不可缺少的人。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九章 向成功人士看齐
![别让思路毁了你:掌握思维突破的技巧_第九章 向成功人士看齐](https://img.taocdn.com/s3/m/a9ba8709cc17552707220854.png)
如果你要成为强者,那你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开始以强者为参照物,模仿成功人士的轨迹,努力提升自己,通过缩短与强者的差距,来跟着他们奔跑在时代的前沿。
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强者,你才能成为别人仰慕的成功者。
1.以成功人士为参照物普通人士:把周围人当成自己的参照物,依照周围来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步伐。
成功人士:以成功人士为参照物,才能发现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从而催人奋起!任何人在人生的前进道路上都有一个参照物,人们也常常根据参照物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人们都希望自己是个强者,于是常常与别人明争暗斗,但许多人争强好胜了一辈子也没有成为成功人士,一直平淡无奇。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他们选错了参照物!人们常常把自己周围的人当成参照物,看到自己比周围人强便沾沾自喜,但一旦看到周围人,哪怕是亲戚和朋友走好运,飞黄腾达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于是想方设法从中作梗,要把对方拉下马来,踩死在自己脚下。
有一个人贷款承包了家乡的一片荒山,花了五年的时间建成了一片果林,可正当开始结果子,开始每天都有比较大的收入的时候,没想到有一个夜晚,一片果树林被人用刀砍了个精光。
让他吃惊的是,作案人就是跟他平时关系要好的邻居。
有些人常常喜欢拉周围人的后腿,也常常被周围人暗算,结果斗来斗去,并没有成为那只强大的雄鹰,却沦为了一只在小树林里跳跃的麻雀。
关注乌龟的人会知道,乌龟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爬在别的乌龟的背上。
有个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小乌龟放在一个并不高的罐子里,结果没有一只乌龟能爬出来,原因是乌龟都喜欢爬在对方的背上,谁也不愿意垫在底下,结果乱成一锅粥,谁也爬不出去。
有些人也有相似的行为:喜欢踩在周围人的脖子上,希望自己比他人强一点。
其实正是这种心态,误导了许多人。
就像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人群,如果老是以周围的人为参照物,他们慢,你也跟着放慢脚步,他们加快脚步,你也急着加快脚步,老想着跟他们同一个步调,其实就算跟上了他们的步调,你也注定成功不了,因为你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平淡的人,跟你相差无几,老是跟他们比,你就会把自己陷入一个狭小的境界里,而看不见远方,看不到自己与成功人士的差距。
总结五个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助你在工作中有所突破
![总结五个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助你在工作中有所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e5faa2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e.png)
总结五个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助你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在工作中,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在职场上取得突破。
本文将总结五个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在工作中有所帮助。
第一,开放思维。
拥有开放的思维,意味着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而这些问题和挑战往往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妨尝试采纳一些新的想法。
只有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第二,多样化的学习。
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除了日常工作中的学习,我们还应该注重多样化的学习。
可以通过参加课程、读书、参加研讨会等方式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多样化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我们的思维提供更多元化的素材和思路。
第三,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方案。
尽管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被这些阻碍挫败,而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
积极思考能够激发我们的创新潜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第四,创意产生技巧。
创新思维需要创意的支持。
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意产生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比如,可以尝试头脑风暴法,即在一个团队中集思广益地提出各种想法和解决方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法,将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等等。
这些创意产生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启发灵感,激发创新思维。
第五,勇于尝试和失败。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失败和错误。
然而,勇于尝试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我们应该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即使失败了也要勇于面对并从中吸取教训。
失败并不可怕,只有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突破,并培养出更为成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培养创新思维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突破的关键。
突破常规创新者的智慧指南
![突破常规创新者的智慧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4fe46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8.png)
突破常规创新者的智慧指南创新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在科技、商业还是艺术领域,突破常规都是创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然而,如何成为一个具有突破常规思维的创新者呢?本文将提供一些智慧的指南,帮助你开启创新的大门。
一、注重观察力观察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石。
关注身边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痛点和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它们。
注意观察人们的行为、需求以及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
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发现真正的创新机会。
二、打破常规思维突破常规需要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尝试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批判性地思考传统方法的弊端,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拓宽思维的边界。
三、勇于冒险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成功的创新者敢于冒险,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接受失败,并从中学习,将失败视为迈向成功的一步。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是一个集体的智慧活动。
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能够汇集更多的智慧和创意。
团队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创新的发展,还能够互相激励和补充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保持开放的心态创新者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并接纳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与领域内的专家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保持谦逊的同时,也要有迎接挑战和改变的勇气。
六、持之以恒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
要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实现突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不要放弃,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并相信自己的努力最终会取得成功。
结语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突破常规是创新者的智慧所在。
注重观察力,打破常规思维,勇于冒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持之以恒,将成为你与众不同的创新者。
用智慧的力量,引领时代的潮流,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何突破
![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何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1cfe002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b.png)
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如何突破发明创造形形色色,不一而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发明者都能突破定势思维。
定势思维是学习的大敌,是人生进步的绊脚石,是社会前进的一堵墙。
什么是定势思维呢下面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
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作持钉状,捏着两只手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捶打状。
售货员先递过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作持钉状的两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象一下,盲人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教授这样问他的学生。
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刀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
这个学生答完,全班同学表示同意。
这时候,就听教授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
记住: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那位举手回答的同学就进入了思维定势的死角。
他觉得聋哑人比划买到了钉子,他就在想,盲人怎样比划才能让服务员明白他要买什么。
其实,聋哑人不能说话,要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只能比划;盲人只是看不见,会说话呀,会说话的人你为什么非要让人家比划呢说不是比比划更容易明白吗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如果问:由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
又问:三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
再问: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会很快就回答说:1111。
请暂停阅读,思考一下: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这对吗如果不对,是什么妨碍了人们作出正确的回答呢说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使只是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不对的。
正确的回答应当是: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1111,即11的11次方。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很快就回答说是1111呢这是由于,将两个1并列起来是11,将三个1并列起来是111,这种类推式的解法会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而形成一种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
学而思秘籍高中数学思维突破
![学而思秘籍高中数学思维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043c0b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a.png)
学而思秘籍高中数学思维突破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数学的那些事儿,特别是《学而思秘籍》里的那些思维突破,嘿,别紧张,咱们轻松一点儿,像聊天一样。
数学这玩意儿,有时候就像过山车,一会儿让你惊险刺激,一会儿又让你平静得像在海边晒太阳。
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题目真是让人头疼,明明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回到家一看作业,哎哟,怎么就傻眼了呢?说到思维突破,咱们得先放下心中的包袱,数学就像一场游戏,关键在于规则和策略。
很多时候,碰到复杂的几何题,大家脑袋里可能会闪过“天哪,我怎么会理解这些形状”这样的念头。
放轻松,想象一下,画个图,把问题可视化,数学不就变得活灵活现了吗?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那些让人畏惧的公式、定理,其实就像拼图一样,只要你找到对的拼块,就能组合出美丽的画面。
再说了,公式背后可不是死板的东西,它们就像是魔法咒语,念对了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你看,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啊,怎么记这么多公式”,记公式的诀窍在于理解,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你把它们想象成朋友,每个公式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活泼,有的沉稳,和它们交朋友,学会如何运用,嘿,数学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数学的思维突破不止于此。
你还得学会灵活应变。
比如在做题的时候,碰到不太会的题,别着急,先试试从其他方向入手。
很多同学一看到难题就开始抛弃信心,突破思维的关键在于坚持,试着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
就像做一道菜,调料放得对,菜肴就鲜香扑鼻;而你试图用不同的食材搭配,可能会意外收获美味的惊喜。
哎,聊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那我平时该怎么练习呢?”练习就像健身,得找对方法。
做题时,选一些经典的例题,反复揣摩,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技巧。
每做完一题,不妨看看这道题背后的思路是什么,难点在哪儿,或者是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嘿,数学的感觉就像流行音乐一样,越听越上瘾,越做越顺手。
团队学习也是个好方法,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
你会发现,别人的思路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视角,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前方的风景让你目不暇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脱离底层而步入上流社会,但大部分人在奋斗一阵子后,随着挫折的扑面而来,自己的信心被击得粉碎,只好在一片无奈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过着平淡的生活。
似乎成功离自己非常遥远,可望而不可求!成功真的那么艰难吗?看透它,其实一切都非常简单,只要懂规则,谁都可以去参加这个游戏!1.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普通人士:成功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对平凡人来说,成功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成功人士:光环并不只是属于成功人士,只要破除心理障碍,成功将会变得举重若轻!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成功人士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出入高级场所,开名车,住豪宅,相对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似乎与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你可能只能观望、羡慕,感觉成功远在天边,遥不可及;上流社会更是与自己风牛马不相及。
正是这种畏惧的心态束缚了你的手脚,不敢加入追逐成功的洪流。
其实成功并非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只要掌握游戏规则,你也可以加入这个俱乐部;不要认为发光是太阳的专利,其实你也可以发光。
成功是每个人心中最美的梦,很多人都曾有过一番雄心,尤其是在步入社会之初,人们常常胸怀大志,自命不凡,想在社会中一试拳脚,大展宏图,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但真正踏上社会这个大舞台,才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梦想存在巨大落差,感觉周围人才济济,想创业连门路都找不到,感觉能赚钱的渠道都被人挖掘光了,赚钱的行业由于没有资金,根本进不了门槛。
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企业打工,靠贱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微薄的收入,聊以度日。
在这种状态下,要想摆脱低层生活而步入上流社会,就像是在痴人说梦。
这种现状一下就让自己跌进了冰窖,从此心灰意冷,认为成功比登天还难!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
的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的成功法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成功的只有顶端的少数,大部分人处在社会的低层,成了别人压制的对象。
而要从底端爬到顶端,让人觉得就像攀爬悬崖峭壁一样,无比坚难。
很多人会埋怨:自己一无所有,怎么可能去开一家公司,去赚取巨额财富呢?于是只好埋葬掉自己的雄心壮志,人也变得现实起来。
其实这也正是阻碍人们成功的一道屏障,它把大部分人挡在了成功的门外;只有少数人看穿了这道屏障,轻而易举地步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
在深圳有一家年营业额上亿元的外贸公司,老板当年高中毕业后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名代课老师,过着非常贫寒的生活,30多岁的人了,还没妻没房。
无奈之下,90年代末带着不到一千元的存款来到深圳发展。
像他这样一个既没有高文凭,也没有资金和背景的人,应该与成功无缘。
但他并不这么想,他认为别人能够创业成功,自己一定也能做到。
起先他在一家皮鞋厂上班,看见工厂常常因为采购不到牛皮而处于半停产状态;他眼睛马上为之一亮:深圳这么多加工厂,很多厂需要牛皮做原料,为什么不去做牛皮生意呢?于是他马上找到老板,声称自己有货源,与工厂签订合同后,带上工厂给付的30%预付款回到了老家,通过亲戚关系在当地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一批牛皮托运到深圳。
于是他做成了人生中第一笔生意,也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此后步步为营,他的生意从深圳做到了广东省,又做到了国外;分公司从深圳开到广州,牛皮采购点分布好几个省市;而他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平凡人跃升为身价数亿元的大富豪。
生活中,像这样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举不胜举,只要去找寻途径,平凡人一样可以成功。
许多人之所以平凡,是因为被自己的心态打败了。
表面上看,成功的确像处于悬崖峭壁上的高峰一样,让人觉得遥不可及,无从攀越;但既然有人能登上山顶,那一定有路径可寻,只要你静下心去寻找路径,总有一天你也能像成功人士一样,登上事业的巅峰。
其实你能找到的路径也非常多,只是过去仅仅看到了竖在自己面前的那座悬崖,而在观望中放弃了寻找路径的努力和勇气。
成功其实并非如你想像得那么艰难,只是你将成功人士过于神圣化。
许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没有明白质变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道理。
如果想一步登天确实难以实现,但如果去寻找一条路径,一步步地往上攀登和跳跃,成功就成了必然到达的目的地。
如果看破了这一点,成功就变成自然而然的容易事。
在人生中,阻碍你成功的,让你不敢采取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不是事情本来有多么的困难。
一位韩国学生于1965年前往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有一个习惯:他喜欢跑去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利用喝下午茶的时间,去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
在这些成功人士中,有许多社会上的顶尖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大牌学术权威和一些著名企业家。
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都把自己的成功看得很自然,似乎顺理成章。
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在国内时,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
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故意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借此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学心理学的他,认为很有必要去研究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
布雷登教授读后,惊喜异常,认为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新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
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果然,这本书后来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
它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实成功很简单: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一切自然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能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
也正是受这点启发,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生也一样,不要认为周围的成功人士有多强,把他们想像成超人一样,也不要去相信他们的成功是那么具有传奇色彩和不可模仿。
这一切不过是他装饰出来的表象,其实你在许多方面比他们还强。
不要担心事业的高峰有多么难爬,只要你熟悉了一个行业,积累了一些人脉和资金,找到了一条出路,事业自然就顺理成章。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你才不敢做,而是因为你不敢做,事情才难。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胆怯和拖延才是让你停步不前的原因所在,才是你感觉成功遥不可及的根源。
只要你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路遇那些所谓的艰难险阻,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上天给予了你足够的时间和智慧,你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其实都是水到渠成。
2.成功是因为做对了事普通人士:成功取决于机遇和命运,并不是每个人的努力都能成功。
成功人士:只要做对了事,每个人都能顺理成章地走向成功!在当前金字塔式结构的社会里,80%的人处于低层,只有20%步入了上流社会,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大部分人在一片困境中丧失了自己的斗志,在他们眼里,成功似乎是与己无关的事,任凭自己多么的努力,成功都与自己无缘。
最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天意,走入了自己的“宿命论”,在无奈中羡慕别人的成功。
其实,透视成功人士光彩的表面,你会发现他们也很平凡。
他并不是你平时想像的那样能力超群,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他的能力甚至还不如你。
而他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做对了事。
只要做对了事,成功之路将会非常平坦,一个再普通的人,也能飞上枝头,变成凤凰;而倘若没做对事,就算他很有能力,也会在一次次失败中,或者在平凡的生活中丧失自己的雄心壮志,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平凡人。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根大铁棒和一把钥匙打赌,看看谁能打开一把锁。
铁棒看着自己的强大和钥匙的细小,认为自己肯定稳操胜券,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却怎么也没把锁撬开,只好泄了气,灰溜溜地退了下来;而钥匙上去只轻轻一扭,锁就应声而开。
铁棒不解地问:“我这么强大都开不了锁,你这么瘦小却为何能把锁打开?”钥匙淡淡一笑:“因为我懂得它的心。
”也就是说,钥匙做对了事,于是它成功了。
做对事是一个人成败的分水岭,社会上有许多原本平凡落魄的人,因为有一天做对了事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30多岁的农民,跑到洛杉矶去找工作,由于没有很高的文化,四处碰壁,最后来到了著名的微软公司,应聘做一名清洁工。
面试快结束时,正当他觉得有希望的时候,面试的小姐问他:“你能不能留下一个E Mail?”那位农民苦笑着耸耸肩:“对不起,我没有E Mail。
”面试的小姐惊愕之余,抱歉地对他说:“先生,对不起!我们微软从不雇佣一个连E Mail 也没有的人。
”农民只好失望地走了出来,一摸口袋只剩50美元。
为了生存下去,他把那五十美元到菜市场上全部换成土豆,然后挨家挨户去推销,没想到当晚土豆就全部推销出去了,50美元奇迹般地变成了100美元。
他惊喜之下,发现这条路可以去尝试,因为美国很多人平时比较忙,懒得跑市场去买菜。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天天去菜市场进货,然后跑到各居民区里去推销,结果事业越做越大,他也成了洛杉矶一家有名的零售公司老板。
有一天,一位记者跑去采访他,临走时记者问他:“可以留下您的E Mail吗?”他却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没有E Mail?”记者惊奇地问:“像您这样一位成功人士,怎么会没有E Mail?”他笑着说:“如果我有E Mail,我今天就不是在这里做老板,而是在微软做一名清洁工了!”社会中有许多头戴光环的人,其实他们的背景都非常的平凡,有的甚至是社会的“三等人”,而当有一天他们做对了一件事,并执著地朝这条路走的时候,他们的前途越来越光明,在成功光环的包装下大放异彩。
他们衣着光鲜,自信十足地出入各种场合,去彰显他们的成功,让许多能力非凡的人,不得不沦为他的一颗棋子,在他的主宰下为他铺路。
于是他成功的雪球越滚越大,身上的光环越来越多。
就像市井无赖出身的刘邦,眼见大秦没落,他斩白蛇起义,顺势揭竿而起,在萧何、张良和韩信的扶助下成为一代帝王。
同样一个能力出色的人,如果他没有做对事,他一样会沦为平庸的人。
社会上有太多毕业名校的硕士、博士,能力出众,却几十年来不得不在别人的手下打工混碗饭吃,甚至在一个初中学历的老板面前低声下气。
人们常把人生的成败归于“命运”,认为一切都是命运在安排,殊不知所谓的命运就是一个人是否做对了事。
如果一件事根本没有多大的空间,更没有什么前途,把时间和精力赌在上面,却寄望着成功,那是缘木求鱼、痴人说梦,人生注定平平淡淡,甚至每况愈下,等长时间过后,难以翻身时才悔恨不已。
有位老板讲过他的一段经历:几年前清华大学的一次校庆,他的许多清华同学回来参加了校庆。
几十年不见,虽大家都有点两鬓霜白,但不少已是当今社会的佼佼者,有的成了市长,有的成了院士,有的成了大企业家,唯有一个在湖南工作的同学惭容满面,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