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 注重目标导向
教师教案的目标导向与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教案的目标导向与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个经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的教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案的目标导向与学习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目标导向的教案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安排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向。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明确的界定,以便教师能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根据学生特点确定目标教师教案的目标导向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达性。
3.分步设置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可能无法一次性达到。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提高,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分步设置。
分步设置目标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渐适应和提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策略的提高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反馈。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教师还可以运用项目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
精准教学的要义及课堂标准精准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而提出的,主张研究即操作条件作用,并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生研究发展的指标。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课堂教学中,“精准”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它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
课堂教学不精准就不是优质的教学、高境界的教学,学生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进步和增值。
精准教学的要义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科教学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
具体讲,教师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分析研究,使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有效整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之科学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
并且通过“业务素养精深发展,教育对象精透研究,教学管理精细操作”,把平凡的教学工作做得出色,把出色的教学工作变成一以贯之的常态化行为。
研究即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精准教学在课堂上强调行为目标和及时反馈,主张教学就是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并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以训练、反馈和纠正性补救等措施,形成所要求的行为即达到目标并立即给予强化,对于那些偏离目标或未达到目标的行为,则在不强化的前提下进行纠正。
精准教学使用流畅度来衡量学生的研究表现,它涵盖准确度与速度两方面的指标。
从五个层面分析学生的行为:一是在没有额外练的情况下,能否根据需求执行任务;二是必要时能否在长时间内持续执行任务;三是在碰到干扰时,能否继续实施一项技能;四是知识或技能是否可以容易地应用于新的情境;五是在没有明显的指导下,是否会出现复杂行为技能。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本课时的主要知识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10分钟)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段相关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
2.知识讲解与输入(20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简要的讲解,并用生动的例子或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操作与实践(40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或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小组或个别辅导,提供适合的教学材料和指导。
4.总结与评价(10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意见。
5.作业布置(5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或思考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辅助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准备一些相关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实物展示:通过携带一些实物或模型等物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理解知识点。
3.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自评:通过让学生自评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2.教师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进行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目标导向教案设计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进步
目标导向教案设计-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进步教育的本质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的起点和终点。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达到他们需要的目标,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方法和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然而,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宽泛或过于模糊,样不能防止学生的“过多纷乱,关键缺席”的情况,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缺乏重点和方向。
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引导学生进步。
一、目标导向教学的意义目标导向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让他们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习者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信心,优化学习过程和效果,促进个体和社会的进步。
并且,合理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评价工具和考核标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目标导向教学的本质是要让每个学生朝着具体目标努力前进,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
二、目标设定的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目标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和能力不同,所以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积累自己的优势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2.明确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和解决方法明确目标后,学习者要思考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如何解决自己的学习难点。
这些因素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困难的解决和学习资料的选择等,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
3.将目标变成具体和可行的行动计划把目标变成可行的行动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将目标具体和实施性地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实施计划,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和技巧去达成目标。
同时,行动计划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确保能够朝着目标前进。
三、目标导向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设定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并告诉学生。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方案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方案一、引言目标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潜力,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目标导向教学的概念、原则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个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方案。
二、目标导向教学的概念和原则目标导向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所学内容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目标导向教学的核心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学习目标具体明确:目标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让学生清楚知道学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 学习目标可衡量:目标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设定学习目标时要具备可衡量的特性,以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教学过程中贴近学生:目标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学习过程合作共建:目标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建知识。
三、目标导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的课堂教学中。
以下是目标导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示例: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向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2. 分层次布置任务: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
3. 制定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分阶段地完成学习任务。
4. 提供适当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5.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些只是目标导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应用示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年级进行调整和创新。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标准分析2.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2.学生需求四、教学过程1.课堂活动设计2.教学策略五、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2.评价方法六、教学反思与优化1.教学效果分析2.改进措施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我制定了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本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标准分析在本节课中,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重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标准。
2.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本班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2.学生需求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生们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需求。
四、教学过程1.课堂活动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课堂活动:(1)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给学生分配任务,指导他们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5)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2.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合本校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本校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结合本校的学情,我们完成了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份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1.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2.具体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课程要求。
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本教学案例针对的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勇于尝试。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科素养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团队合作意识不足,批判性思维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素养现状,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终结性评价本教学案例的终结性评价采用以下方式:期末考试、课程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
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素养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单元设计、课时设计和评估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素养教育。
一、单元设计1.主题确定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的主题。
例如,可以选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2.学习目标设定明确学生在这个单元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例如,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具备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3.教学内容安排结合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安排环保知识的讲解、环保实践活动的开展等。
二、课时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环境的布置等。
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践等。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课后反馈在课程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评估1.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作业、小测、实践活动等。
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评估标准明确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提高空间。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单元设计、课时设计和评估,可以有效地进行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在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也需要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公民。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与导向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与导向人教版小学教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教学导向的确定。
教学目标旨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帮助学生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教学导向则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综合发展能力。
本文将主要探讨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与导向,以及如何实施教学。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性标准,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方向和程度。
人教版小学教案注重设计教学目标,并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学中最基础的目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目标。
人教版小学教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可能包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等。
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运用技能的目标。
人教版小学教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沟通交流等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可能包括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等。
3.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人格品质的目标。
人教版小学教案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教学目标可能包括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自尊自信、热爱劳动等良好的品质和态度。
二、教学导向教学导向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
1. 学生主体性人教版小学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自然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案设计的目标导向性
教案设计的目标导向性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应该具备目标导向性,即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目标导向性、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以及教案设计的实施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设计的目标导向性是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和要求,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的目标导向性还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设计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案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层次。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的难度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设计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即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设计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
三、教案设计的实施与评估教案设计的实施与评估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教案范本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
教案范本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设计出高效的教学方案。
教案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范本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
二、什么是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成果,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特点1. 学生参与度高: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知识结构清晰: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强调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层次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师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和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3. 学习成果明确: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成果。
教师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步骤1. 目标设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2.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贯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3. 学习评估:教师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目标导向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导向
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规划和组织的过程,而目标导向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注重明确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中目标导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则。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中心。
这意味着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聚焦于需要教授的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同时,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例如,如果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使用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帮助他们达到学习目标。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材、多媒体资源和评估工具。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还强调教学活动的评估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确保他们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评估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课堂测试、作业、项目报告等。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提供及时的反馈也是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反馈或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改进。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和灵活性。
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活动。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沟通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目标导向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同时,评估和反馈也是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基于目标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目标导向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08-06T08:04:03.621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7月总第385期作者:梁志元[导读] 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广东省德庆县教师发展中心526600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强调学生通过深层学习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目标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构建层次清晰的课堂教学,有目的地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动而辞发,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导向课堂设计改版后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强调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深层学习丰富和提高语文素养。
目标导向教学,是以知识分类为前提,以教材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起共鸣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总是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教学的功能,调节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
学习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已有学习经验,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思维点燃思想,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参与热情,使情感、行为和思维迁移到教学内容上,指向教学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明确目标,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生成,其教学设计以任务为中心,围绕单元主题来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
任务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要抓住核心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学习讨论,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种方法论,旨在将学习目标作为教学的核心,以此来引导和规范教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步骤。
一、教学计划中的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目标导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具体而言,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使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高学习效果: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调整和安排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评估学习结果,目标导向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满足个体差异: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强调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二、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步骤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学习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即学生应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关。
2.分析学习者特点: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通过分析学习者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
教学活动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评估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专题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专题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通过第一专题的学习,我们大概知道了课程开发是什么,涉及哪些专业活动,它在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所占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选择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的点——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来讨论。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员能够(1)确立一种大观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2)掌握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技术和基于目标设计教学的技术;(3)尝试开发一个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案例;(4)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新课程“两张皮”现象的因果关系。
因此,这一专题研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1.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2.如何将内容标准具体化?3.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4.教案分析核心问题1: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1.1 新课程的教学存在哪些困惑当前,新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如下的困惑:备课时,应多关注“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上课时,应多关注“有无告诉”还是“有无明白”?“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考虑作业时,应多关注:设计:“多做练习”还是“检测目标”?批改:“对与错”还是“与预设目标的关系”?反馈:“告知结果”还是“促进学习”?这些困惑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教师的教学没有一种大的观念,不知“纲”在哪里、是什么。
通俗地说,只见芝麻,不见西瓜。
那这种大观念是什么呢?那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1.2 课程标准与教学有何关系?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理想的课程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一般来说,需要COPY四次。
那么COPY不走样是否可能?这是常识,COPY永远走样的。
因此新课程是不是“两张皮”,这不是专业问题,如何减少两张皮间的距离才是专业问题。
如下表所示:(二)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关系就学科教学而言,“两张皮”就是指上图3-8的不一致。
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减少“两张皮”的空间。
当然这不仅是教师问题,还有课程标准专家、教材专家、命题评价专家问题。
今天我们着重讨论作为教师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问题。
目标导向的小学教案设计方法
目标导向的小学教案设计方法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蓝图,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而目标导向的教案设计方法则是一种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法,它能够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目标导向的小学教案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明确学习目标目标导向的教案设计方法的核心在于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案之前,应该首先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例如,如果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写一篇记叙文,学习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写出一篇连贯、生动的记叙文”。
二、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例如,如果学生的词汇量较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扩充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词汇水平。
三、制定教学策略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特点来选择,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授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并互相修改彼此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设计教学活动在制定教学策略之后,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紧密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既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训练的活动,如写作小组讨论、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五、评估学习成果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笔试、口试、作品展示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 注重目标导向
《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摘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二期《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一文很有针对性,对于厘清教学流利与教学目标等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现摘录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也算上假期中的精神食粮吧.课程实施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在推进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遵照教育规律来实施教学。
教学是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需要对整个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对师生双方的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
旧的教学观偏重于传承知识,注重于教学生“学会”,对于教学准备工作的要求,通常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等进行备课和撰写教案;现代的教学观倡导在关注知识传承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注重于教学生“会学”,学校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整体教学系统的协调运行。
可见,原有的经验型备课不能适应当今学校教育的要求,应向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科学型教学设计转变。
一、课堂教学设计概述关于教学设计,可以概述为“运用现代学习和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和试行解决问题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通常就是对课程实施中某一单元或一节课进行设计。
如果是单元设计,1此时安排的课时数通常不止1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构思,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
“基于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其设计思想符合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就是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优秀教案的目标导向和学科结合
优秀教案的目标导向和学科结合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必备工具,起到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
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和与学科内容的有效结合。
本文将探讨优秀教案的目标导向和学科结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编写高质量的教案。
一、目标导向的重要性目标导向是教案编写的核心要素之一。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即希望学生能够在本堂课中实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目标导向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首先,目标导向使教师更有条理地进行备课。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根据预期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其次,目标导向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
当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所在,并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目标导向有助于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他们可以依据学生达成的目标程度,评估教学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目标导向是编写一份优秀教案不可或缺的要素。
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将目标导向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
二、学科结合的策略学科结合是指将教学目标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又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编写教案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目标导向和学科内容的结合。
1.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即希望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够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与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相一致。
只有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2. 确定适宜的学科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学科内容来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摘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二期《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一文很有针对性,对于厘清教学流利与教学目标等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现摘录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也算上假期中的精神食粮吧。
课程实施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在推进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遵照教育规律来实施教学。
教学是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需要对整个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对师生双方的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
旧的教学观偏重于传承知识,注重于教学生“学会”,对于教学准备工作的要求,通常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等进行备课和撰写教案;现代的教学观倡导在关注知识传承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注重于教学生“会学”,学校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整体教学系统的协调运行。
可见,原有的经验型备课不能适应当今学校教育的要求,应向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科学型教学设计转变。
一、课堂教学设计概述关于教学设计,可以概述为“运用现代学习和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和试行解决问题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通常就是对页脚内容课程实施中某一单元或一节课进行设计。
如果是单元设计,此时安排的课时数通常不止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构思,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
“基于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其设计思想符合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就是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注重目标导向”,是强调尊重教学实际,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注重于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重视为展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二、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要求,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切实解决以下三大任务:“教什么”、“怎么教”、“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1.目标任务分析。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所阐述的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做到什么,以及其情感方面的发展。
进行课程目标分解要深入分析内容标准,明确内容标准中所表达的核心观念以及需要在教学中解决的基本教学问题等,然后从支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课时目标,可把“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有机地自然地整合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中。
然后再提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了“目标任务分析”的关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入研讨,可以比较完整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目标设计。
是指对于本课教学所预期的学习结页脚内容果,即预期学生“学会什么”。
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它是课程目标分解结果的具体体现。
3.教学过程设计。
要考虑的因素有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
其中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常量,而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是三个变量,要处理好他们的关系,既要发挥他们各自应有的作用,又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协调配合。
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导入阶段、发展阶段和小结阶段。
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准备,引起学习心向,揭示学习主题;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展开教学活动、获取新知、完善结论、加深理解,建立联系、巩固成果。
小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学习收获、反思学习过程,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教学策略设计。
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将教学策略设计中有关的教学活动进行具体的、操作性的安排,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流程,“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两者联系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5.教学资源设计。
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
在学科教学中,教科书具有提供有效信息、梳理知识结构、提供学习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
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博物馆、科技馆等。
教学媒体对于确定教学信息的传送方式具有关键意义。
6.教学评价设计。
也可称为“课堂学习评价”。
首先应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定的核心要点;然后选择与之适应的评价方法,并安排合适的评价活动。
要把教学评价看做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评价与教学自然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的实施,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
要积极体现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全面性,将评价从“对学习的评价”转成“促进学习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设计体例页脚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可从分析教学问题着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规划教学流程和确定评价方法。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表述中,设置有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栏目,其中的教学资源栏目可以不单独列出。
1.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材特点与学生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教材分析,应注重于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相互关系。
可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或特点,要指出教材中有关知识与技能的结构,阐明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是分析本节的必要基础,要指出本节知识形成的前提条件,阐明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是分析获取本节知识的主要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要指出本节知识主要学习过程(环节)的特点和实施要点。
四是分析完成这一学习过程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及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等,要阐明有关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学情分析,主要是针对学生,分析的重点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
学情分析的表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着重说明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认知发展特点,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会有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关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特征之间联系的分析,关注的重点有二:一是将本班学生的特征与教材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与教学内容中的学习结果之间的差距,二是根据学生特征和教材特点,再结合教师风格和教学环境,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指出针对学生特征和教材特点所确定的一些教法和学法,页脚内容关注实施因材施教的需要。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中,通常应指明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期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或发生的改变。
因此,三个维度的表述要清晰、具体、准确。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以下基本规范。
其一,教学目标内容包含三个基本维度,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目标可按三个维度分述,也可整体表述,目标内容的表述要求简明、清晰、朴实。
其二,在教学目标内容中,知识学习方面的目标一般具有可测性,要指明所要达到的认知水平层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大多是注重体验性或表现性的,要指出通过什么活动、经历什么过程、获得什么体验或收获。
其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体现行为目标的要求,表达时应关注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程度等。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最能体现教学目标价值的教学任务,它的确定与教学目标中的核心目标、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等有关;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疑难或者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它的确定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预设),也可以根据当前的课堂观察、倾听和思考(生成)。
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是同项教学任务。
4.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通常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以“情景——问题——活动”为基本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内容维度,要根据教材分析的结果,形成教学脉络,明确纵向思路,并重视操作性;二是方法维度,要根据学情分析以及教法、学法分析的结果,形成教学层次和环节,明确横向结构,并凸现独创性(艺术性);三是目标维度,要根据目标内容细分和能力要求的结果,形成教学目标、页脚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性的表述。
5.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思路的一种简约的表达形式,通常包括“教学流程图”及其说明。
教学流程的展开一般有两个维度,一是内容维度,即教学内容的展开顺序;二是方法维度,即教学环节的展开顺序。
教学流程的设计应把握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的要求,通过合理实施二个维度的联结,建立起课堂教学结构,然后,采用适当的图形进行表达,形成简明的教学流程图,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呈现出来。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问题、活动、作业、资源、评价等的设计,要阐明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的表述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情景的设计及其说明。
在情景设计中,创设的情景与展开的教学活动要的联系,要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情景的创设;倡导利用情景导入问题,通过简洁明了的“设问”和“讨论”来展开学习环节。
核心问题的设计及其说明。
核心活动的设计及其说明。
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的运用及其说明。
作业的设计及其说明。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改进教学的方式。
第一,对教师来说,优化教学结构(两个抓手,第一个是针对性,第二个是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
第二是改善师生关系,一要传递信号给学生,您对他的关注;二是您对他有期望,一定要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满无限的希望。
第三,对学生来说,要增强学习自信,一要有兴趣,喜欢你的课程,喜欢你老师,喜欢你的课堂,课堂上动是思维的动,心动大于行动。
二是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页脚内容让好的学生知道有差距,让差的学生有进步。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怎么做?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要“三基”:教学基本环节(教学基本规范)、教学基本细节、教学基本要求。
其一,要有积极的动机;其二,要有专业的知识(什么事专业?专业就是要有学科背景、有学术视野、有技术标准、有理性判断,还要有态度);其三,要有娴熟的技能,比如沟通表达,倾听是听别人说,沟通就是把我的想法告诉别人,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想好预案,要频道互通,要换位思考。
其四,要快速行动;快速行动是种修养。
其五,要有良好习惯。
教师三个角色,教育管理,学科教育,教学研究。
能力很好,习惯不好等于零。
教师要做到四个要:一要想得清楚,二要说得明白,三要做得实在,四要写得准确。
作为一线的骨干教师,我们要把观察、思考作为职业习惯,把研究、表达作为基本工作方式,不做轰鸣的事情,要做共鸣的事情。
我们不要去争第一,而是要倡导唯一。
可以有过错,但不要错过。
现实不等于现在,看破更重要在突破。
做而有道,做而论道。
用证据(文字、图片、案例)来支持教学(教研),用项目来组织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