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概念

合集下载

第26章-循证医学

第26章-循证医学

第三节
证据的收集
二、证据收集的策略和渠道
1.制定查询方案:在提出问题以后,首先要制定一个查询医学证据 的初步方案。包括查询的关键词、研究领域、时间期限、资料种 类等。 2.先易后难:根据确定的初步查询方案,首先检索比较容易获得的 资料和数据,以便在检索过程中熟悉有关知识和修订查询方案。 3.掌握检索方法:根据已制定的查询方案,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有关 的检索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挥文献检索人员的优势:熟悉文献检索的人员的参与,可能会 化解很多检索中的难题,而且提高检索效率。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概念
三、循证医学的应用
㈠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主要是诊断和治疗。大量的循证医学实践不仅提供 了最可靠、最新的诊疗证据,更提供了获得证据的步骤和方法。 ㈡药物研究 循证医学不仅可以对药物的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还可以指 导药物的更新、开发和利用。 ㈢行政决策 国家或地区、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决策,需要依据循证医学 的原则,并应用循证医学所获得的证据。
1.明确研究目的 2.收集文献的界定 3.拟定标准的文献摘录表 4.确定资料分析方法
第五节
Meta分析
㈢资料收集与分析
1.文献收集 2.文献评价与摘录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文献摘录表,做出文献 摘要。 3.资料处理与分析 主要包括: ①资料录入,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文献摘录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②对收集到的各项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如果不同质,需要按非 同质资料进行处理。 ③计算各项研究结果合并后的指标和统计量等。 4.偏倚控制 对于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可能产生的偏倚进行估计,如对 不同资料进行比较,以确定对总的结果可。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
五、做出临床决策 医生在充分掌握“外部证据”的基础上,结合病人实际情况, 应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Sackett博士对循证医 学实践者提出四项要求: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2)
中医药的学术特点为抓住机遇,推进循证中医药学 的起步与发展,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中医药学更加容易接 受循证医学,也更加需要循证医学。推进循证中医 药学的起步与发展,建立中医药疗效系统评价体系, 已经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学与循证医 学的结合,可以解决中医学缺乏“科学依据”的根 源,建立适应现代医学规范的中医体系。中医药学 与循证医学的结合,必将相互促进,使中医药学在 新世纪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1)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通常的“引经据典“,在前人有效方药上 的”加减变化”、注意病案的学习与参照等都是循证医学思路和理念的 雏型。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华和特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往 往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去伪 存真,脉症取舍的多层次分析、归纳,把握住疾病这一阶段的内在本质-“证候”,明确病证诊断,确定治疗法则和处方用药。辨证论治概括了 临床治疗的基本环节,强调了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决策策略,强调了个人 经验及其对外部证据的驾驭能力。同时,中医药学在解决多因素疾病与 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循证医学也具有整体观念,它突破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倡导临床 措施和医疗决策都要以病人为中心。评价一种疗法是否有效,重视与病 人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等, 而不是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的改变。
实践循证医学
实践循证医学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医生和患者的主动参与及两 者紧密结合,循证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寻找和评价临床最佳 治疗方案、方法及药物的科学证据。具体讲就是:提出临床 需要解决的问题;检索与此相关的文献;分析评价文献或作 系统评价或荟萃分析;获得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报告是循证医学的基础,筛选出临床决策 的最佳证据,严格评价其文献质量。循证医学强调临床科研 严格设计、衡量和评价,要看是否采取了随机对照的设计方 法,是否有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影响,其定量指标是否有效、 可靠、其终点指标是否有临床意义,其卫生经济学是否合理 及是否有推广价值。

临床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实践的深入发展,临床医学中的循证医学研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循证医学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医生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原理循证医学,是指医生根据医学证据(Evidence)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法的一种医学方法学。

循证医学主张将临床经验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形成一个众多权威医学资料集合的荟萃,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疗决策。

在循证医学中,医生需要收集、分析和评估大量的医学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来自于各类临床试验、系统综述和临床指南等权威医学文献。

通过系统的方法,医生可以判断出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二、循证医学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循证医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其应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循证医学为医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医学证据,可以减少主观臆断和经验误导的影响,从而提高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风险,避免使用无效或低效的治疗方法,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3.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循证医学可根据大量的医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循证医学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虽然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目前,循证医学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 医学证据缺乏的问题:循证医学注重依据医学证据做出决策,但目前仍然有些领域缺乏高质量的医学证据支持,这给循证医学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个体化医学的问题:循证医学更注重按照平均效应来做出治疗决策,但不同患者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如何将循证医学与个体化医学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循证医学知识点整理

循证医学知识点整理

《循证医学》第一章【绪论】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

1.核心思想:医务人员在所有的临床医疗实践中,都应该遵循和运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信息,使对病人的诊治决策建立在科学证据基础之上。

2.基本原则:1)证据必须分级以指导临床决策2)仅有证据不足以作出临床决策3.循证医学的特点:①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证据:科学和真实系统和量化动态和更新共享和实用分类和分级肯定、否定和不确定②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③充分考虑病人的期望和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二、如何实践循证医学?①参考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②参照医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在检查病人过程中所得到的第一手临床资料③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意愿④医疗环境四、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1、高素质的临床医生2、高质量的最佳研究证据——指真实、可靠、实用的临床研究证据。

3、临床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4、患者的参与5、现代医疗基本设施与条件五、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型(类别)1.提供证据: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为“证据提供者”。

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家、临床各专业专家、医学统计学专家、医学信息工作者等。

2.应用证据: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人员为“证据应用者”。

包括:从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各领域的医学专业人员。

六、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把对临床信息的需要转变为能回答的问题,包括:临床表现-任何正确获得和解决从病史和体检中得到的发现;病因-任何确定疾病的原因鉴别诊断-精确性、正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安全性预后-可能产生的临床过程和并发症治疗-选择、费用预防-确定和改变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发生机会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全面收集证据搜索、跟踪最好的证据——①教科书、专著、专业杂志②电子出版物或数据库③图书检索、会议资料、专家通信3.严格的文献评价,找出最佳证据——从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价值及适用性严格评价收集到的证据。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名词解释1.循证医学(EBM):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纯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3.系统评价(SR):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可靠结论。

4.临床决策分析(CDA):临床决策是临床工作者针对具体病人,遵循国内外最新证据,结合卫生经济学观点和病人意愿决定病人治疗和处理的过程。

是一种定量权衡各种备选方案利弊,选择最佳方案和措施的分析方法。

5.Cochrane图书馆(CL):CL是临床疗效研究证据的基本来源,也是目前临床疗效研究证据的最好来源。

6.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

7.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和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药物不良反应(ADR):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和依赖性。

9.量效关系密切性(A型反应):ADR与剂量大小有直接关系。

eg:药理学作用相对增强的结果、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

10.量效关系不密切性(B型反应):ADR与剂量大小无直接关系。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概述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寻求证据的医学。

是近10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

其核心是提示人们在医学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或过时的或不够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而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依据办事。

否则,就会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甚至导致不良的后果。

二、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的意义(1)指导健康者预防发病的一级预防;对于已发病而无并发症的患者,也有利于作好预防并发症的二级预防;对于已有并发症的患者,则有利于指导三级预防,达到降低病死率或病残率的目的。

(2)提高疾病早期的正确诊断率:循证医学的特点,是要力争对某些疾病特别是严重危害健康或预后较差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或肿瘤,作出早期正确诊断,为有效地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3)帮助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最真实、可靠、具有临床价值且实用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能指导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4)应用促进病人预后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5)应用最佳的研究证据于卫生管理,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可归纳为“五步曲”:(1)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

(3)严格评价文献。

(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5)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简介如下:(一)提出问题,确立题目提出拟解决的问题,即确立研究目的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第一步。

因为根据提出的研究目的才有确定收集什么资料,纳入什么试验,提取什么数据等。

问题应该紧紧联系临床,符合临床工作的需要。

(二)检索文献材料制订完善的检索策略,采用多种渠道和系统的检索方法。

检索的途径有:(1)计算机检索,如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Scisearch,Registers of clinical trials及中文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如万方库)等。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简称EBM)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最新的可靠的医学证据,结合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疗方案。

循证医学是一种全球性的医学风潮,旨在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循证医学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医学突破性的发展,但医学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不少医护人员基于经验而非证据,选择治疗方案的可信度不高,且很难评估治疗效果。

另外,一些医学研究到了一定的阶段,但并不会得到推广和使用,包括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忽略或遗忘。

因此,人们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旨在促进医学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是:在诊疗中,应选择那些被充分验证且意义明确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这些证据应基于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回顾。

这些试验和信息源会被专业的机构,如Cochrane协作组织、BMJ证据中心等机构进行收集和分析。

获取到了临床效果最好、安全性最好的证据,能够制定出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品质,同时节约医疗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医疗风险。

对于医护人员,循证医学能够提供全面、经验和证据的支持。

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效果、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减少了医疗风险,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护理。

总之,循证医学的发展标志着医疗实践的发展;因此,更多的学者应该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广循证医学,在此基础上,让医学进一步演化,同时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概念引言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通过整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价值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应用,并对其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和临床经验相结合,以最新可靠且可重复的研究结果为依据,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决策和治疗方案。

它强调以实证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并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结果来改进临床实践。

二、循证医学原则及其重要性1.问题导向性:在循证医学中,问题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这一原则强调从患者的需求出发,明确问题,并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

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 多源性:循证医学主张充分利用来自多个渠道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与个体化治疗需求相结合。

这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诊疗建议。

3.系统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系统地收集、评估和整合所有与问题相关的证据,以便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这有助于避免因单一研究或个人经验而导致的偏差。

4.透明性:循证医学强调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透明报告,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评估这些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5.持续性:循证医学要求不断监测和评估临床决策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护理的质量。

三、循证医学方法的具体步骤1.明确问题:在进行循证医学实践时,首先需要明确问题,并设定可衡量的目标。

这有助于确保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的针对性。

2.检索最佳证据:在问题明确后,需要从可靠的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科学研究,如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

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循证医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3.评估与整合证据:收集到相关科学研究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并将这些证据与其他可靠数据进行整合。

这有助于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应用到临床实践:在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后,需要将这一方案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密切监测其效果。

循证医学—绪论

循证医学—绪论

绪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和科学决策管理等领域。

第一节循证医学概念与核心思想一、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又称循证医学实践(Evidence Based Medicine Practice, EBMP),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是指在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进行科学决策的医学实践过程。

所以说,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医学思维模式,是一种医学实践流程。

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David Sackett教授首次正式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是指医疗实践和卫生决策与实践( 甚至包括其他类型的社会决策) 应该基于对证据效能的系统检索和严格评价”。

(“‘evidence based medicine’(henceforth EBM) loosely as referring to the demand that clinical practice and,increasingly,all health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indeed other areas of social policy) be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critically appraised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1996年David Sackett教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专论,将循证医学明确定义为“明确、明智、审慎地应用最佳证据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

2000年David Sackett 教授在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中,再次定义循证医学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基本知识

循证医学基本知识

循证医学基本知识一、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EBM)是指医务人员应该审慎和明智地运用现有的最新的临床研究信息对病人做出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过程,就是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病人进行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提问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病人做出处理及效果评价五个步骤。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一是创证获证,二是用证和再评价证据,三是不断完善和更新证据。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是指人体试验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证据,追求证据的质量和不断补充完善。

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自身价值和愿望,将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为目的,亦是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

二、证据及分级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核心。

高质量的证据来自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尽可能保证结果真实性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临床研究的分级,目前根据其来源科学性和可靠程度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联合随机对照实验(RCT)所做出的具有同质性的系统评价(SRia)或可信区间窄的RCT(ib)。

第二级:联合队列研究所作出的具有同质性的SR(2a)或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2b)或预后研究(2c)。

第三级:联合病例‐对照研究所作出的具有同质性的SR(3a)或单个病例‐对照研究(3b)。

第四级:系列病例观察(包括低质量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

第五级:专家意见或基于生理、病理生理和基本研究的证据。

例:治疗性试验的证据分级。

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做出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有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四级:无对照的系统病例观察,其可靠性较上述两种降低。

五级:专家意见。

从一级到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

国家公认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或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可依次使用其他级别的证据作为参考依据,但应明确其可靠性依次降低,当以后出现更高级别的证据时就应尽快使用。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概念是由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Sackett创立。

循证医学的概念是指“医生慎重、准确而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为自己所面临的具体病人做出处理决策。

”其内容包括3个基本要素,即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证据临床医生的工作能力和病人的自身价值和愿望。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概念与模式日益被我国医学界所了解、接受和重视。

Intertion-to-treat analysis意向治疗分析这是一种分析随机分组试验结果的方法,该试验所有接受随机分配采用某种治疗的病人都进入分析,不论他们是否完成了治疗或接受何种治疗,也不论他们实际上是否留在研究中直至研究终止,或从试验中退出。

假设所有研究对象都留在他们被随机化分配的那个组中,并从进入研究的所有对象那里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Completer analysis完成试验者的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只收集留在随机分组中直至那些研究对象的资料与数据,并进行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按同一测量单位,对某项干预在成本及其所获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所花费的成本以及所获得效益,用成本效益比(CBR)来表示。

通常用货币单位计算。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成本效果分析测量某项服务(或干预)的净成本及所获结局的效果(服务或干预目标实现的程度),如寿命的延长、病死率的降低/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成本最小化分析比较不同的干预方案时,如果其结局效应的差异可以不计(及几乎相等),可以只进行成本分析,根据成本最小的原理,选择干预方案。

Cost-utility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将效果转化成生命质量的指标(效用),计算为获取某种效果(例如,增加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需花费多少成本。

例如,一例乳腺癌病人花费10万元施行手术治疗,术后预期寿命为10年,但其生命质量评分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说明患者因病丧失了50%的生命质量,因此,其健康寿命应为5年,也就是说手术带来的效益是5年健康寿命年(效用),而不是10年。

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

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

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导语: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将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为临床决策提供优质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对于临床实践的启示,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历史背景1. 循证医学的定义与由来循证医学是指将最新的研究证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以制定最佳的临床决策,并通过持续的自我评估和改进来提高医疗质量。

循证医学的概念最早由苏格兰的阿奇博尔德·柯克帕特里克于1992年提出,其目的是提高医学实践的效率和有效性。

2. 循证医学的历史沿革循证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随着临床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的日益复杂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仅依靠临床经验和权威观点的医疗决策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现代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循证医学的重要性与意义1. 提高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循证医学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估和整合临床研究的证据,为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帮助其做出更准确、有根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与传统的以个案报告和专家意见为基础的医学实践相比,循证医学更加科学、客观和符合临床实践的要求。

2. 强调患者需求与价值循证医学注重将临床研究结果与患者的需求和价值观相结合,使医疗决策更加个体化和针对性。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权益,尤其是在涉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决策中,综合权衡利弊,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三、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的启示1. 重视临床研究的方法和质量对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了解并掌握临床研究的方法和质量是进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通过加强对临床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原理的学习,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从而更准确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 注重证据的综合评价与整合循证医学强调对各类临床研究证据的全面评估和整合,以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概述》
精选课件
(1) 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DSR):收集了各个Cochrane系统评 价组在统一工作手册指导下所作的系统评价,包括全文和研 究方案。
(2)疗效评价文摘数据库(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DARE):包含非Cochrane系统评价的摘要和目录, 没有全文。
循证医学原来只着眼于临床治疗,现在已逐 渐扩展到诊断、中医药、外科和基础研究等各个 领域。
循证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即1996-1998 年间,英国人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方法和证据进 行政府决策,解决公共卫生、公共产品、公共服 务和公共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了循证卫生保健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的概念,将高级 别证据用于社区人群和大众
精选课件
(二)判断疗效的依据不同
循证医学是以患者预后的终点指标(如死亡率、 重要事件发生率等)进行评价。
传统医学多依据替代指标(如实验室指标、影 像学指标等)进行评价;
(三)循证医学使医患关系发生了改变
传统医学中,医生是绝对主宰,病人只能被动 接受治疗;
循证医学中,病人可以充分地参与临床决策。
(四)循证医学更注重实践的后效评价
精选课件
(四)最具有说明力的临床证据的出现
RCT及系统评价的结果,使很多过去认为无效或疗效不肯 定的治疗措施被证明有效,而有些长期在临床上使用的一些
药物被证明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1989年第一个系统评价收集和总结了产科使用的各种 方法的临床效果的研究证据,分析结果发现:226种方法 中有一半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在有随机对照试验证

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概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武广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循证医学可以达到促进物有所值医疗措施的利用,防止无效措施引入医学实践,淘汰现行使用的无效措施,限制使用昂贵低效措施等。

从而,不断增加医学实践中有效防治措施的比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有效利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

发展和落实循证医学将是世界各国摆脱目前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要策略之一。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医学是指″遵循证据的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

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教授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EBM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遵循的科学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对临床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医学文献检索,经过仔细的筛选,以获得当前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的具体实际和病人的喜好,做出医疗决策诊治疾病。

EBM与研究证据、患者需求、临床经验关系模式图二、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EBM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首次在医学领域应用观察性研究,他认为医学研究不仅需要合理的理论,而且还需要依靠综合推理的经验。

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后兴起了″唯结果论″,主张某一行为正确与否应该用其结果来衡量。

该理论在医学活动中的表现,是注重临床实际效果,强调治疗手段的正确有效性,必须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确凿证据的证实。

1972年,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 指出,由于资源有限,临床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可获得、经过证明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尤其利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1979年,ArchieCochrane又提出,应将所有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随着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予以更新,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从而制订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是现代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的新模式,也是国际临床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循证医学的问世使临床医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的定义: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治疗措施”。

根据这一定义,循出准确的诊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争取最好的效果和预后。

晚近,Sackett教授本人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显然,现代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既要努力寻找和获取最佳的研究证据,又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以及个人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他人(包括专家)的意见和研究结果;既要遵循医疗实践的规律和需要,又要根据“病人至上”的原则,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可能性,尔后再作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策。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l.将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最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

掌握熟练的临床经验旨在能够识别和采用那些最好的证据,能够迅速对患者状况作出准确和恰当的分析与评价。

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对治疗方法的期望程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并真诚地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

只有将这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临床医师和患者才能在医疗上取得共识,相互理解,互相信任,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5】循证医学笔记(戴春峰)

【15】循证医学笔记(戴春峰)

循证医学笔记第一章循证医学概述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的概念1.定义: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临床研究所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病人2.三要素:①最佳证据;②医师的临床经验;③病人的需求和价值观3.目的:①发病和危险因素→认识和预防疾病;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③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效的措施;④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⑤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二、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1.确定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PICO原则”(1)P——population(特定的患病人群)(2)I——intervention(干预)(3)C——control(对照)(4)O——outcome(结局)1.定义:指一项研究产生的结论的正确性及可靠度,即所得的结果是否反映了欲测结果的真实情况2.种类(1)内部真实性:临床研究能正确反映研究人群中实际应该产生的研究结果(2)外部真实性:具有内部的真实性的结果推广到研究人群以外的同类人群仍有效五、不同研究类型的发表标准1.观察性研究:STROBE2.RCT:CONSORT3.非RCT:TREND4.诊断试验:STARD5.Meta分析:QUOROM第二章临床证据资源和检索方法一、循证医学“6S”资源分布1.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system):如Best Practice、UpToDate2.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和教科书/证据总结(summary):如Clinical Evidence3.系统评价摘要(synopses of syntheses):如ACP Journal Club、Evidence-Based Medicine、DARE4.系统评价(syntheses):如Cochrance系统综述数据库5.原始研究摘要(synopses of study):如ACP Journal Club6.原始研究(study):如MEDLINE、EMBASE(收录了大量的亚洲和欧洲的医学刊物)、CBM、Pubmed(设有Clinical Queries)二、一个完整的检索方案所包含的方面1.明确被检索的问题/主题2.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3.确定特定专题资源4.编制特定资源的检索策略5.检出结果的阅读和评价第三章疾病诊断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诊断试验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评价文章的科学性(真实性)(1)试验是否和金标准试验进行了独立、“盲法”的比较(2)是否每个被测者都做参照试验进行评价(3)所研究病人的样本是否包括临床试验中将使用该诊断试验的各种病人(4)诊断试验的精确性(precision)(可重复性):计算Kappa值3.估计临床应用的重要性(1)估计疾病的验前概率(2)准确性(accuracy):说明和应用有关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资料(3)应用似然比(LR)(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4.将临床研究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结果是否适用于并可提供给我自己的病人(2)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患病率的估计(3)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病人的处理1.估计疾病的验前概率(1)个人临床经验:但常会发生回忆偏倚;一些刚进临床的低年资医生通常缺乏临床经验(2)地区性和全国性资料:但常常没有对病人进行检查前的基线情况调查(3)正报道的文献2.准确性(accuracy)(1)灵敏度(sensitivity, Sen)/敏感度/真阳性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待评价试验也判为阳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100%;可反映待评价试验能将实际患者的病例正确地判断为某疾病的能力;灵敏度=a/(a+c)(2)特异度(specificity, Spe)/真阴性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待评价试验也判为阴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100%;可反映待评价试验能将实际未患某病的研究对象正确地判断为未患某病的能力;特异度=d/(b+d)(3)假阳性率/误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待评价试验错判为阳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0;假阳性率=1-特异度=b/(b+d)(4)假阴性率/漏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待评价试验错判为阴性者所占百分比;理想值为0;假阴性率=c/(a+c)(5)正确性=(a+d)/(a+b+c+d)(6)患病率=(a+c)/(a+b+c+d)3.预测值(1)含义:表示试验结果判断正确的概率;当患病率一定时,灵敏度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医生更有把握判断阴性结果的受试者为非病人),特异度越高则阳性预测值越高(医生更有把握判断阳性结果的受试者为病人);当灵敏度和特异度一定时,受检人群中疾病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更明显),阴性预测值越低(故预测值受患病率影响)(2)种类●阳性预测值(PPV):是指试验结果阳性人数中真阳性人数所占比例,即某一受检者的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其患病可能性是多少;PPV=a/(a+b)●阴性预测值(NPV):是指试验结果阴性人数中真阴性人数所占比例,即某一受检者的试验结果为阴性时,能排除其患病可能性是多少;NPV=d/(c+d)4.似然比(LR)(1)含义:是指病例组中某种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和对照组中该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之比;综合了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特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指标(不受患病率的影响);本质上代表了试验的结果使验前概率提高/降低了多少(2)种类●阳性似然比(PLR):是指试验结果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之比(=Sen/(1-Spe)),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试验结果阳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其值越大,试验结果阳性者为真阳性的概率越大●阴性似然比(NLR):是指试验结果假阴性率和真阴性率之比(=(1-Sen)/Spe),说明病人中出现某种试验结果阴性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其值越小,试验结果阴性者为真阴性的概率越大(3)意义●阳性似然比≥10或阴性似然比≤0.1→可确定或排除诊断→较有用的试验●阳性似然比2~5或阴性似然比0.2~0.5→作用少的试验●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1→无用的试验5.验后概率(post-test probability)(1)定义:是指诊断试验为阳性(阴性)时研究对象患某病(未患某病)的概率(2)计算:①验前概率=患病率;②验前比=验前概率/(1-验前概率);③验后比=验前比×LR;④验后概率=验后比/(1+验后比)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1)定义: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相互关系(2)分析●最优曲线:最理想的ROC曲线的纵坐标垂直上升,横坐标缓慢增加;即曲线远离中间的对角线,并十分接近左上角●无意义曲线:当灵敏度和假阳性率一致时,曲线为一条从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3)应用●正常值临界点的选择:曲线最接近左上角的一点或左上方的拐点●优选性质类似的诊断性试验:①凡曲线顶点和纵坐顶点最接近者,就是较好的诊断性试验;②也可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显著性检验;曲线下面积越大(越接近1),试验的诊断价值就越高三、验后概率的结果是否改变了对病人的处理1.行动阈值(AT):A Todds=对无病人的害处(H)÷对有病人的益处(B),转化为概率为ATodds/(1+ATodds)2.诊断阈值: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或产生似然比为0.1使验后概率低于某一数值,此时无需再作任何进一步试验即可否定该病诊断;诊断阈值=ATodds÷阳性似然比,转化为概率为诊断阈值/(1+诊断阈值)3.治疗阈值: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或有非常高的似然比使验后概率高于某一数值,此时无需再作任何进一步试验即可肯定该病诊断而给予相应治疗;治疗阈值=ATodds÷阴性似然比,转化为概率为治疗阈值/(1+治疗阈值)4.如果验后概率落在诊断阈值和治疗阈值之间,则需进一步检查(联合试验);当两个试验相互独立时,验后比=验前比×LR1×LR2四、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1.在高危人群中应用诊断试验2.应用联合试验(1)平行试验:提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漏诊减少但误诊增加(2)系列试验: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误诊减少但漏诊增加第四章疾病治疗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治疗试验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评价治疗试验文章的科学性(真实性)(1)是否实行随机分组(首要且最重要的标准;最好采取隐匿性随机分组)(2)对病人的分组,医师和病人是否双盲(3)除了需要评估的治疗措施外,两组是否得到相同的治疗(是否对照,是否有干扰/沾染)(4)被研究病人的随访是否完整(前瞻性)(5)资料的总结是否采用意愿治疗分析(6)结果指标的评定:提倡的观察指标是满意的终点指标(7)报告书写:按照CONSORT标准3.临床上和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结果(研究结果的评估)(1)估计治疗效果的大小:具体指标见后(2)样本大小的估计(3)治疗作用的精确性:可信区间(4)快速评估:RAM模式(R→randomization,A→ascertainment,M→measurement)4.将临床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研究结果是否可用于自己的病人(2)这种治疗方法可否应用(3)治疗措施的好处与害处及费用相比是否值得应用(4)注意点:①时间、地点、方法正确;②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差异;③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有所了解;④病人的愿望;⑤病人的依从性二、治疗试验的类型及其特点(具体定义参见《流行病学》)1.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病例分析2.实验性研究(1)随机对照试验(RCT):具有最高论证强度;但具体实施有一定难度,对伦理学的要求更高(2)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便、简单,易被医师和病人所接受,依从性较高;但难以保证各组间结果比较的合理性,易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3)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但研究期限延长,病人的依从性易受到影响、需要有洗脱期(4)交叉对照研究:可消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但应用病种范围局限、需要有洗脱期、每阶段治疗期的长度受到限制(有些药物的有效性可能尚未发挥)、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病人依从性)不容易得到保证(5)历史性对照研究:特别容易产生偏倚(6)序贯试验:试验样本数并不事先固定,而是每试验一对研究对象后,立即分析,再决定下一步试验,直到可以判断出结果时即停止试验;可避免盲目加大样本量而造成浪费,较适合临床工作的特点,计算也较简便;但仅适用于单指标的试验(7)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适用于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者或心理精神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不能提供治疗效果的最可靠依据三、有关随机化1.方法:简单随机化、随机区组法、分层随机化、计算机系统进行中心随机化2.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治疗前的可比性;②随机化的方法应加以说明四、随访的完整性1.处理失访(1)在判定失访对于结果评定的影响时,若研究结果为阳性,可以按下列方法重新计算一次,即将试验组失访人数全算作无效,而将对照组失访人数全算作有效,重新计算后若仍为试验组疗效较优于对照组,则说明失访未对最后结论产生影响(2)一般而言,失访率应<20%2.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五、意愿治疗(intention-to-treat, ITT)分析和按方案(per protocal, PP)分析1.ITT分析: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病人,无论其是否最终接受分配给他的治疗,在最后资料分析中都包括进去;可防止预后较差的病人在最后的分析中被排除出去,可保留随机化分配的优点,即两组可比性,使结论更为可靠2.PP分析:通过将研究对象限定于那些完全遵循医嘱的对象来确定进入最终资料分析,故需剔除失访者的资料,计算的人数仅为随访完整的病人;可能会过高地估计治疗结果六、估计治疗效果大小的指标1.相对危险度(RR):是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危险度(两者危险度之比);<1说明治疗组的干预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度,>1说明干预措施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度2.相对危险度减少(RRR):是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不良事件减少的相对数;即治疗组比对照组减低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危险度3.绝对危险度减少(ARR, RD):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绝对差别;即对照组危险度减去治疗组危险度4.需要治疗的人数(NNT)(1)计算:NTT=1/ARR(2)意义●表示在特定时间内,为防止1例某种不良结局或获得1例某种有利结局,需要用某种干预手段处理的人数,其值越小越好;当其值为负数时,表示在特定时间内,用某种干预引起1例某种不良事件所需人数(NNH),可评价干预造成的有害效应,其绝对值越大越好●适用于评价治疗病情相同,并且取得相同结果的各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其对这些疗法进行等级评定,这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的评估(3)局限性:①以数字形式出现,是一种点估计;②不同疾病之间比较是不恰当的,特别当效应结果不同时;③没有固定的量,一种干预措施的NNT不仅依赖治疗本身,也取决于基线危险度;④是由特定时间的研究结果得出来的,只有当治疗结果相同且在同一段时间内进行检测时,这种比较才是有效的第五章疾病预后证据的分析评价一、有关预后的EBM步骤1.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文献结果是否真实(1)是否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定义明确的患者样本群(具有明确的诊断、纳排标准),都在病程相同起点开始随访(2)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随访是否完整;是否交代失访情况和对失访的处理(3)对结果的评定标准是否客观、有无偏倚;是否采用了盲法(4)是否对重要因素进行矫正(控制偏倚的方法):①随机化;②限制;③配对;④分层;⑤标准化;⑥多因素分析3.研究的结果是什么(1)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所研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2)对所研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是否精确:借助于可信区间4.研究结果对我的病人是否有帮助(1)文献中的病人是否和我的病人相似(2)研究结果是否可直接用于临床,有助于向病人解释二、预后研究问题1.预后研究三要素(1)定性的:会有怎样的结局?(2)定量的:这种结局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3)时序的:这种结局大约过多久会发生?2.预后研究的意义:①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②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预后因素改变预后;③通过预后研究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3.统计学方法:①单因素分析;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③Cox模型4.常见偏倚:集合偏倚/就诊偏倚、存活队列偏倚(死亡病例没有纳入研究)、迁移偏倚、测量偏倚、筛查带来的特殊偏倚(如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5.疾病预后的评定指标:病死率(病程短且易于死亡的疾病)、治愈率(病程短但不易死亡的疾病)、缓解率(疾病治疗后进入临床消失期)、复发率(疾病缓解/痊愈后又重新发作)、致残率(发生肢体/器官功能丧失)、生存率(长病程致死性疾病)三、判断随访是否完整的方法1.“5和20”法:失访率<5%时认为结果可被接受(失访导致的偏倚较小);失访率>20%则严重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失访率介于5%和20%时,结果真实性的差异可能会相差很大2.敏感性分析:按照如下思路——如果失访人群全部死亡,那么……;如果失访人群全部存活,那么……四、生存率的描述方法1.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生存百分数2.中位生存率:研究中50%的病人死亡所需随访的时间3.生存率曲线:在一个时间点,研究样本中没有发生该结果(死亡)的比例五、预后因素1.定义:是指影响疾病预后的各种因素2.VS危险因素:后者作用于健康人,存在时能增加患病的危险性;前者则存在于患者,可影响疾病的结局3.分类: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②疾病特点;③患者病情;④患者自身素质;⑤医疗条件;⑥社会家庭因素第六章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分析评价一、概念1.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2.危险因素:暴露后增加患病危险性的因素;注意危险因素不一定是病因(1)自然:微生物、理化、毒物(2)社会:经济、文化(3)行为:吸烟、饮酒二、病因研究的方法1.病例报告、病例分析:提供线索2.横断面研究:形成病因假说3.病例对照研究:检验病因假说4.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说;属回顾性研究,可同时分析一种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5.实验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6.生态学研究:群体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三、有关病因和危险因素的EBM1.结果的真实性(1)主要标准●病因学研究是否采用了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计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对暴露和结局的测定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用了盲法?●随访是否完整?是否有足够长的随访时间?(2)次要标准●因果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是否正确?●危险因素是否有剂量-效应关系?2.结果的重要性●暴露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因果关系强度如何?如使用RR或OR●是否计算这些指标的可信区间(精确度)?●NNH:其值越小,说明因果关系越明确3.结果的实用性四、病因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1.研究设计阶段:随机化、限制、配对(缺点:①影响随机性,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混杂因素;②配对的因素可能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③统计方法较复杂)2.实验阶段:避免/减少回忆偏倚3.数据分析阶段: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第七章生命质量的分析评价一、概述1.伤残调整生命年(disease adjusted life years, DAL Y):将疾病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负担和影响及因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等损失综合起来考虑,将其造成的残疾和死亡转换为一种损失2.治疗病人的目的:缓解症状(如痛苦)→去除体征→保持脏器功能→获得更久→更少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更便宜的药物治疗→生活自理→正常工作/学习3.患者满意度(1)影响方面:疾病的严重性、信仰、经济状况、社会保险、就医环境、治疗体验、对疾病/治疗的认识(2)涉及方面:疾病症状、治疗药物的不适感、生活自理、工作、总体的感受4.生命质量(QOL)(1)定义:个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和个体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物有关的生存状况体验(2)含义:①生命质量是依从于每一个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主观特征;②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体对生活的目标和满意度会发生改变/不断修正;③在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群体中,生命质量的内涵是不同的(3)概念比较●健康状况: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生命质量的一次测定●病人结局: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经过治疗后病人的最终健康状况测定(4)临床应用:①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②疾病负担的评估;③临床疗效的评价;④健康影响因素及防治重点的选择;⑤其它:如新药临床试验、资源分配、计划和政策制定5.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L):是指在疾病、医疗干预、个体经济收入、年龄老化、社会环境变化等影响下的健康状况,是和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是在临床情况下或在临床研究中受到正面/负面影响的生命质量方面二、生命质量的评估1.量表(1)量表评价的内容:①生理功能;②心理功能;③角色活动;④社会适应能力;⑤对健康状况的总体感受(注意:以上均需考评受试者功能/健康状况的客观评价和受试者对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期望两个方面)(2)分类●普通生命质量量表: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疾病,并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好处是能够直接比较不同疾病的严重性或不同干预措施的利弊,有利于决策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治疗对病人的影响,从而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有效的决策;但这类量表常常未包含和研究疾病特征有关的条目,从而忽视了研究疾病所受影响的重要功能方面,故用于评价特殊疾病的信度是低的;常用的包括疾病影响量表(SIP)、诺丁汉健康量表、健康质量量表(QWB)、SF-36(最常用)●专用生命质量量表:能有效反映该类疾病对病人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适用于评价该类疾病对病人的危害或用于不同干预措施的比较;但不同地区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不同,有时需建立不同的量表,而且对不同的疾病不能进行同等的评价2.病人报告结果(patient report outcome, PRO)(1)定义:包括了有关病人的一切报告,通过来自于医院诊所记录、病人日记或其它可能的方式获得病人对疾病/治疗的反映;可以是单项指标的测量、事件记录、症状主诉或有关HRQL量表的填写、健康状况、依从性和对治疗的满意度的报告等(2)意义:①对于某些缺乏客观指标评价的疾病或当疾病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时或治疗目的是维持/改善功能时,PRO可能是评价治疗作用的关键指标;②较全面了解病人的疾病状况和身体的总体感受,补充传统评价指标的不足;③有利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措施的回顾和修正;④有利于不同干预措施的比较;⑤有利于病人参与治疗决策;⑥有利于了解疾病负担,为健康资源分配决策提供指南三、有关生命质量的EBM步骤1.寻找针对临床问题的相关资料2.判断结果是否有效(真实性)(1)主要标准●调查者是否测量了被调查病人认为生活中重要的方面●HRQL量表是否测量他们想要测定的内容①信度/可靠性(reliability)/反应性/稳定性: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折半信度②效度/真实性(validity):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③可行性(feasible)(最基本的因素)(2)次要标准●HRQL量表是否遗漏了重要内容●如果用生命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交换,或进行经济学评价时,调查者是否用了正确的方法3.结果是什么:得出HRQL的数值代表什么意义4.该结果对我诊治病人是否有帮助(1)从研究获得的资料对我的病人是否有用(2)研究设计是否和临床实践相一致四、生命质量量表的建立1.建立新量表的流程:临床特征的总结、专题小组访谈、编译文献资料、建立条目库→初步编制量表、进行预试验、反复文字修改、条目分析→初次临床试用、文字修改、条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修订量表→再次临床试用、条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2.西方量表汉化制定过程(1)了解西方量表发展、评价和使用情况(2)编制量表翻译和回译(3)文化调适(4)对调适后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5)等价性考察:概念等价性、语义等价性、条目等价性、技术等价性、标量等价性、操作等价性五、生命质量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代理者问题:代理者往往不能提供全面、完整的生命质量资料,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或夸大某些功能障碍,或忽略受试者重要方面,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2.信度和效度的问题3.量表的分析:用简单的一个数字来代表原始的变量值,且要保证表面效度、信度、反应性俱佳有一定的困难;有人提出可以用权重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4.对国外引进量表应进行全面评价5.HRQL的多维性、连续性和时代性六、效用值(utility)1.定义:是个体对不同健康状态的喜好程度,是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的优先选择,表现出对某种健康状况的倾向和偏爱,反映个体的主观感受,并受年龄、经济收入、健康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表示方法:用0~1的数值表示不同健康状态,1代表完全健康,0代表死亡;也可以为负数,表示比死亡更糟糕的疾病状态3.测定方法(1)直接法:标准博弈法、时间交换法、等级交换法(2)间接法:SF-36、EQ-5D4.意义:不仅反映疾病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还可作为计算DAL Y时所用的权数,并结合成本数据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第八章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分析评价一、概述1.概念(1)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在正常用量和用法的情况下,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意外的、和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排除了有意的/意外的过量用药和用药不当所致反应、药物滥用/误用所致药害/药源性疾病(2)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 ADE):是指某种药物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但这一事件不一定和药物有因果关系(3)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反应(SADR)——引起以下情况: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需要住院治疗或长时间不能出院;④持续性功能障碍;⑤先天畸形或生殖异常2.新药临床试验●Ⅰ期:是在人体上进行新药试验的起始期,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药物动力学试验、生物利用度试验;可确定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剂量和合理的给药方案●Ⅱ期: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和不良反应进行考察,通过RCT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Ⅲ期:扩大临床试验,在多数医院/全国范围内进行,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价●Ⅳ期: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药进行社会性考察,着重于新药的不良反应监测3.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实质上是病因学的研究4.ADR因果关系评价的方法(ADR的确定方法)(1)微观评价:是指具体的某一不良事件(个案)和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总体判断:凭经验作出判断(考虑到所有引起ADR的因素,在脑海中将这些因素排列起来,根据相对重要性大小进行权衡,最后得出有关药物引起事件可能性大小的结论);判断过程简单,但重现性差、判断过程无法解释、正确性和判断者的专业水平/经验相关、衡量标准不一致●标准化评价:利用影响药物和ADR之间的因素,设置相应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不同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概念随着循证医学[循证医疗(保健、诊疗)、求证(证据)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health care,practice)的普及和发展,其正在逐渐和不断地融入整个医学(疗)体系,丰富和完善医学知识、方法、理论和观念,影响、促进和推动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文献不断增加。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可以检索到数白篇有关中文文献,国内已经出版了至少3本中文的循证医学书籍、创办了2本证医学专业期刊和创建了至少2个中文的循证医学网站;通过Medline可以检索到近万篇有关文献,国外已经出版了数十种英文循证医学书籍(这其中有循证药学),创建了不计其数的网站或网页。

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有必要从宏观角度,遵照循证思路,采用系统性综述与叙述性(传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联系国内情况,了解和探索其基本概念或含义。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中文资料3本循证医学专著中循证医学的定义;用循证医学、循证医疗和循证诊疗,分别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文题(2002-01-21检索)。

剔除明显译自外文者。

1. 1. 2英文资料加拿大Health Network大学、Albtera大学、美国医学图书馆科学院(NYAM L)、英国Sheffield大学和牛津大学的5个知识性循证医学网站中。

Evidente based medicine, evidence based health care和evidence based practice的定义(2002-10读阅);3本英文版循证医学专著中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定义。

用“evidence based”检索Medline所得文献的题目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标题(2002-10检索),及标题中紧随“evidence based”后面的单词或词组(2002-10检索)。

1. 2方法1. 2. 1基本分析或探索方法对比较成熟或一致的内容,仅给予描述、介绍或标引;对于不一致的内容,一是罗列具有代表性的介绍,二是分析内容的基本构成或要素,再进行归纳和推论;对于难于理解或没有检索到的内容,进行探索。

1. 2. 2内容成熟或一致的界定基本一致:70%的不同作者的定义、属性、单词或词组的构成相同或相近,即主流观点为≥70%;比较一致:40%的相同或相近;余者为不太一致或不易理解。

1. 2. 3定义或文题个数的设定通过最先读到的5个定义或10个文题初步判定有关内容的成熟性或一致性情况。

若定义、文题中属性的介绍或文题中evidence based后的单词(词组)基本一致,则分别仅收集最先读到的5个定义、10个文题中属性的介绍或20个单词(词组);比较一致时,分别收集5~10, 10~20或40~50个;不太一致时,10~20, 20~30或80~100个。

1. 2. 4利充方法罗列“evidence based”后面的单词或词组,并分析其“属性”。

2结果2. 1循证医学的定义2. 1. 1资料收集情况通过浏览上述资料,得到:《shef》收集和列示的15个循证医学(医疗、诊疗)的定义;《ebmny》列出的一个定义;Gray的专著介绍的一个定义(与《shef》中的一个定义来白同一本书,但分别为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和evidence basedhealth care的定义)和土吉耀一个非常精练的概括。

2.1.2代表性和特征性定义的列示Sackett等定义(1996年)的主要内容为:“在具体患者的医疗保健决策过程中,谨慎、明白和明智地应用现今的最佳证据。

”Gray的定义(1997)是“医生应用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并与患者商议,确定最适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方法(approach) ”。

McKibbon的定义是“协助医生将研究证据应用于具体患者的一系列步骤及评价资源和信息的工具”。

Rosenberg等描述的(1995)后来被美国编制为医学主题词(MeSH)的定义为“系统地搜集、评价和应用现今研究成果,将之作为临床决策依据的活动过程(process)”。

Geddes等的定义(1997)是“保证临床工作基于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即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信息学方法收集和评价证据的一种方式(way) ”。

一个讨论会的定义为“在具体患者医疗保健或在卫生医疗服务供给的决策过程中,明智地应用现今最佳证据”。

《ebmny》介绍的定义是“一种评价临床医学研究的真实有效性及将其结果应用于具体患者诊疗的方法”。

王吉耀的概括是“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

2. 1. 3定义中要素的构成17个(篇)循证医学(医疗、诊疗)定义的要素构成情况见表1。

从表1可知:①从宏观角度分析,要素组成显示循证医学是一种“活动”或“方法”;②按照要素的组成,将表1中各要素项下的“主流”观点的内容机械地组装成一个定义,则为循证医学是医生将证据按照一定的步骤应用于临床决策的一种方法,或为将证据用于临床决策的方法;③各个定表1 17个定义的要素构成情况来源和编号主体方法工具步骤作用对象(间接) 作用环节(直接) 类属或属性《shef》1 医生证据±health care practice an apptoach2 医生证据±Patient decision making an apptoach3 证据Individual patients making decisions4 证据+health care an apptoach5 医生证据+Individual patients procedures,tools6 (医生) papers +(医生)behaviour7 (医生) findings ++clinical practice8 医生证据等+Patients Practice,teaching astyle9 医生证据+Clinicai practice sway10 证据Individual patients Making decisionDelivery of health services11 (医生)证据++Patients12 证据+Patients Care decision13 证据+Patients Care decision14 循证原则All of health care,including ApplicationPurchssing and management15 医务人员证据+Individual patients Clinical decision An approach 《ebmny》16 证据+Individual patients Care methodIndividual patients,groupGray 的专著17 循证Individual patients group Decision making disciplineOf patients or populations表2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文题出处年度文题中文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 循证医学——21世纪医学的新模式四川医学2000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的新趋势中国全科医学2000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模式的重大转变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 循证医学——临床医学实践的新模式中国实用内科学1998 临床医学模式转变——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1998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新模式英文Lancet 1997 EBM:an incomplet method for informing treatm ent choicesSchrveiz Randsch Med Prax 1997 EBM:approach to a morerational medicincAm J Med 1997 EBM:a powerful educational tools for clerkship educationHealth Serv J 1997 EBM:Literacy criticismAnn Ital Med Int 1996 EBM:the…a new model of clinical practiceJ Eval Clin Prsct 1996 EBM:reference ?Dogma ? Neologism? New or thodoxyBMJ 1995 EBM:Socratic dissentBMJ 1995 EBM:an approach to clinical problem solvingJ Dent 1994 EBHC: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hearth careJAMA 1992 EBM: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literacy阅读和写作的能力:dogma二教条或信条:neologism:新词:orthodoxy:正教.传统的说法义都提及证据,而其他要素或多或少地被空缺或隐含,或存在矛盾;④未见直接提及目的。

2. 2文题中循证医学属性的描述2. 2. 1资料收集情况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得到6个具有循证医学属性描述的文题,见表2。

从Medline。

得到10个描述属性的题目(实际仅读阅了1990~1997年的题目),见表2。

从Medline得到10个描述属性的题目(实际仅读阅了1990~1997年的题目),见表202. 2. 2循证医学属性描述在6个中文文题中,5个将其属性描述为“模式”而且是临床医学的新模式。

在10个英文文题中,6个将其归属于“方法或工具”类(approach,method 或tool) , 1个将它描述为模式。

2.3 evidence based随后单词或词组构成2. 3. 1资料收集情况从M ed1ine中获得90个文题(2001-01-01~2001-01-31的200个和2002-10-01~2002- 10的3 00个文题中的),见表3。

2. 3. 2单词或词组的构成情况90个文题中包含35个单词或词组,频次较多的依次为Medicine( 16次)、Practice ( 9) , Approach(7)、Guideline( 7)、Care( 4)、Decision(4)和Treatment( 4)。

这些单词或词组均为名词或动名词,涉及医学、医疗或卫生保健有关的方方面面。

由这些组合可以推断:○1“evidence based”作为“词根”与随后的Medicine等构成词组;②这类词组中,“evidente based”是核心,决定了词组的性质;③“evidence based”似为一种方法、工具或规范,其应用或实施的范围、领域、环节、形式或成果,由随后的单词或词组框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