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患者生化实验动态观察
急诊科急性植物性中毒诊疗常规
急诊科急性植物性中毒诊疗常规1.急性毒蕈中毒【病史采集】(1)有食用野生有毒的毒菇史。
(2)有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等表现。
【体格检查】(1)有烦燥不安、呼吸急促、心率慢及瞳孔缩小等毒蕈碱样表现。
(2)注意病人有无黄疸、肝大、皮下出血、血红旦白尿。
(3)重症者可有肝坏死、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诊断】(1)具有明确食用有毒的毒菇史。
(2)有流涎、腹泻、谵妄、瞳孔缩小表现。
(3)有黄疸、血红旦白尿。
【治疗原则】(1)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5%鞣酸溶液,或0.5%活性碳混悬液,或浓茶等反复洗胃。
(2)毒蕈碱样症状可用阿托品0.5-1.0mg肌注;或二巯基丙磺酸钠5ml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溶液20ml稀释后静注,每日2次。
(3)重症或有溶血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2.乌头硷中毒【病史采集】(1)有服用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史。
(2)有恶心、呕吐、流涎表现,口唇、咽喉部有烧灼感。
(3)指尖、口唇及全身有蚁走感,视物模糊。
【体格检查】(1)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
(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肌痉挛、窒息等。
(3)注意有无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及心功能不全。
【实验室检查】(1)乌头硷定性分析。
(2)肝肾功能检查。
(3)心电图检查。
【诊断】(1)有服用附子等中药史。
(2)有流涎、蚁走感、视物模糊、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
(3)乌头硷定性分析阳性。
【治疗原则】(1)早期应催吐,1:5000高锰酸钾及鞣酸溶液洗胃,或从胃管中注入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2)大量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
(3)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肌注阿托品1-2mg,或加入液体中静滴。
(4)其他对症治疗。
毒蕈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2017
毒蕈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蘑菇是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其中食用后会造成人、畜中毒症状者为毒蘑菇,也称毒蕈。
目前世界上已统计毒蕈种类100余种,我国最新考证共435种。
毒蕈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我国多集中在每年8、9月份的阴雨季节。
大部分毒性较弱,引起如急性胃肠炎等食物中毒症状;少数毒性较高的食用后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ICU内收治的多为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重症中毒患者。
因此,了解患者所食用毒蕈的种类、所含毒素成分及中毒特点,对治疗十分必要。
血液净化治疗既可清除毒素,又可支持脏器功能,在重症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毒蕈中毒的毒理毒蕈的毒性成分较复杂,目前已知约150余种,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大多数加热后活性不消失。
一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亦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
大多数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 仅引起胃肠道不适;少数毒性较高者,食用后即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目前研究较多的毒素有以下几类:(一)环肽类毒素包括鹅膏毒肽( amanitin)、鬼笔毒肽和毒伞肽等,参与毒素组成的氨基酸大多是非蛋白质氨基酸。
误食野生毒蕈引起的中毒事件中,95%以上是由环肽类毒素含量较高的鹅膏毒蕈引起的,病死率高(有报道误服后中毒死亡率成人>20%,儿童>50%),仅一个子实体就可致死。
鹅膏毒肽为双环八肽,是引起毒蕈中毒的主要毒素;鬼笔毒肽为双环七肽、毒伞肽为单环七肽,口服不吸收,毒素直接入血或注入腹腔时可出现中毒症状,亦可通过破损黏膜吸收。
鹅膏毒肽为慢作用毒素,毒性较鬼笔毒肽强10~20倍,致死量约0.1mg/kg,食后9~12天死亡,在鹅膏蕈中含量最高,且毒性最强,理化性质稳定,易溶于水、酒精,一般烹调不能使其破坏,饮用菌汤也可中毒;同食酒精可使类双硫仑样物质毒力增强,使中毒程度加深。
鹅膏毒肽主要作用于肝脏,可抑制RNA聚合酶活性,经胃肠道吸收后,由血液循环到达肝细胞,肝细胞膜主动转运鹅膏毒肽至细胞内形成毒素-蛋白复合物,再由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直接快速吸收,并在细胞内释放鹅膏毒肽,直接造成细胞破坏及相邻肝细胞损伤,导致鹅膏毒肽在体内毒性大大增加。
毒蘑菇毒性鉴定规范
毒蘑菇毒性鉴定规范引言毒蘑菇是指具有一定毒性的蘑菇种类,食用后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毒蘑菇进行毒性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避免食用有毒的蘑菇。
数据收集与样本准备在进行毒蘑菇毒性鉴定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到相关的蘑菇样本。
样本可以从野外采集、市场购买或者实验室保留等途径获取。
在收集样本时,需注意采集新鲜、完整、无损的蘑菇,并进行正确的标记和记录。
收集到样本后,需进行样本的处理和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清洗蘑菇,去掉外部杂质,剥离菌盖和菌肉,并制作成所需的样本制片。
毒性鉴定方法针对毒蘑菇的毒性鉴定,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分子鉴定等。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几种鉴定方法。
1. 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是毒蘑菇毒性鉴定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通过肉眼观察蘑菇的外形特征,如菌盖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然后,通过切片观察菌肉的颜色、气味、组织结构等。
形态学鉴定需要借助专业的蘑菇分类学知识和对比基准,以确定蘑菇的品种和毒性。
2. 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是通过检测毒蘑菇内部的化学成分来进行毒性鉴定的方法。
常用的生化鉴定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毒蘑菇中存在的有毒物质或代谢产物,从而判断其毒性。
3. 分子鉴定分子鉴定是通过分析毒蘑菇的基因组序列或特定基因片段来进行毒性鉴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毒蘑菇的种类和毒性特征。
常用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PCR技术、基因测序等。
结果评估与解释在完成毒蘑菇毒性鉴定后,需要对鉴定结果进行评估和解释。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将毒蘑菇分为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两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给出有毒蘑菇的毒性程度评级。
在进行结果评估时,需考虑鉴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结合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研究结果等,综合判断毒蘑菇的危害程度和食用风险。
食用安全提示对于已经鉴定为有毒的蘑菇,需要强调食用的风险和安全警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食用安全提示:1.不要采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蘑菇,尤其是野外采集的蘑菇;2.购买蘑菇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供应商可信赖的产品;3.在食用蘑菇前,要进行充分的烹饪和加热处理,以破坏可能存在的毒性物质;4.如果误食了可能有毒的蘑菇,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32/44
简单总结
希望经过此次查房,大家了解毒蕈中毒 常见临场表现以及治疗办法;
另外对有毒蘑菇会区分区分,而且知 道万一误食了有毒蘑菇,应该做怎样抢 救处理。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护理 查房
抢救中心 ICU 10月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1/44
查房目
1 了解毒覃中毒常见症状和护
理办法
2 怎样区分毒蕈以及毒蕈中毒抢救处理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2/44
病史病程回顾 护理体检
护理问题及办法 相关知识拓展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3/44
病例汇报
普通资料: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25/44
临床表现及分型
▪ 1.胃肠型
潜伏期0.5~6小时。恶心、呕吐、腹痛、猛烈腹泻,严重者可伴有 消化道出血,继发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 2.神经精神型
毒素类似乙酰胆碱毒蕈碱。潜伏期1~6小时。临床表现为副交感神 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 泻、脉搏迟缓等。少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谵妄、幻觉、惊厥、抽 搐、昏迷、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所以而死亡。部分中毒者 可有周围神经炎表现。
2.对症与支持治疗
主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利尿,促使毒物排出;5% 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对有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支持治疗。肾上腺皮 质激素对急性溶血、中毒性肝损害、中毒性心肌炎等有一定治疗 作用;出血显著者宜输新鲜血或血浆、补充必需凝血因子。有精 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
3.解毒剂治疗
▪ 评价:11.1患者未诉上腹部不适,可经口进流质饮食。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毒蕈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毒蕈中毒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毒蘑菇中毒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腹痛,腹泻,休克,血压下降疾病介绍:蕈俗称蘑菇,是一类高等真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还能药用,但也有些蕈类含有毒素,误食即引起中毒症状体征: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起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如不注意询问食蕈史常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等。
故当遇到此类症状之病人时、尤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到毒蕈中毒的可能性。
如有食用野蕈史、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确定。
如能从现场觅得鲜蕈加以鉴定,或用以饲养动物证实其毒性、则诊断更臻完善。
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约80余种。
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也各异。
按各种毒蕈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一)胃肠炎型由误食毒粉褶菌(RHEDOPHYLLUSSINATUS)、毒红菇(RUSSLAEMETICA)、虎斑蘑(TRICHOLOMATIGRINUM)、红网牛肝菌(BOLETUSLURIDUS)及墨汁鬼伞(CAPRINUSATRAMENTARIUS)等毒蕈所引起。
潜伏期约1/2~6小时。
发病时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等。
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复,死亡率甚低。
(二)神经精神型由误食毒蝇伞(AMANITAMUS-CARIA)、豹斑毒伞(AMANITAPANTHERINA)等毒蕈所引起。
其毒素为类似乙酰胆硷的毒蕈硷(MUSCARINE)。
潜伏期约1~6小时。
发病时临床表现除肠胃炎的症状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
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效果甚佳。
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
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由误食角鳞灰伞菌(AMANITASPISSACEA)及臭黄菇(RUSSULAFOETENS)等引起者除肠胃炎症状外,可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
37例毒蕈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37例毒蕈中毒病人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摘要】蘑菇味道鲜美,口感好,是人们喜爱的食物,然而误食有毒蘑菇后,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毒蘑菇约百余种,我国已知的毒蘑菇有80多钟,极毒蘑菇10 种,毒蕈约150种,有毒的蘑菇内含毒簟碱、毒肽、毒簟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其死亡率极高,我院于2013年8月—10月先后收治毒菌中毒病人37例,多为群体食用磨茹者,历时2月,通过血液透析、灌流等治疗,其中3例死亡,6例转院,其余病人经治疗先后痊愈出院。
【关键词】中毒;血液透析;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81-021.临床资料我科收治食菌中毒病人37人,其中分别来自消化科及急诊科,其中男姓23人,女姓14人,学生2人,平均年龄35岁。
37人中均有不同程度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无尿。
实验室检查尿素氮17~34mmol/l肌酐372~1207mmol/l谷丙转氨酶184~674u/l谷草转氨酐376~1034u/l确诊为急性肝损害、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毒蕈种类多,毒蕈中毒素成分也较复杂,多耐热。
毒蕈毒素与中毒症状密切相关,主要的毒物类型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原浆毒素、肝毒素。
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蕈中,根据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大致分为以下四型,各型间可相互重叠。
(1)胃肠型潜伏期0.5~6小时。
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可伴有消化道出血,继发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2)神经精神型毒素类似乙酸胆碱的毒蕈碱。
潜伏期l~6小时。
临床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
部分中毒者可有周围神经炎表现。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
除胃肠道症状外,有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
部分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皮肤紫癜,甚至呕血或便血等。
毒蕈中毒引起的出凝血指标的改变
毒蕈中毒引起的出凝血指标的改变摘要】目的为了解毒蕈中毒患者血浆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与正常对照的差异,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发展。
方法采用ACL-3000 plus 自动化凝血仪,发色底物法及免疫学等方法,对14例毒蕈中毒患者总共34份血浆标本测定凝血、抗凝、及纤溶的各项指标,再根据其标本采取日期进行处理,采用统计t-检验计算各项指标均值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显著性,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
结果毒蕈中毒引起的出凝血指标改变,表现为PLT显著降低,PT延长,INR>1.6,TT延长,D-二聚体升高,同时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性增强,表现为AT-Ⅲ:C下降,α2-PI活性下降,t-PA活性增高,Pig活性增高,各项指标随病情变化和临床治疗出现动态变化。
【关键词】毒蕈中毒凝血抗凝纤溶【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53-02毒蕈俗称毒蘑菇,其所含毒素—毒伞毒素和鬼笔毒素毒性强大且稳定,故中毒患者常引起消化道及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导致DIC的发生。
目前国内关于毒蕈中毒病例的报道多停留在临床症状和治疗上,在凝血象改变方面罕见报道。
为了解这类病人的出凝血指标的改变,我们对14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了凝血象指标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4例毒蕈中毒患者均系2010年8月至9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38岁(18-45岁),均有明确的食用毒蕈的病史,于食用毒蕈后2-4天以胃肠道症状入院。
1.2 标本的收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每天或隔天抽取静脉血2ml于3.8%的枸橼酸那抗凝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浆分装,共收集34份标本。
1.3 试剂和方法:1.3.1 凝血常规及DIC筛选试验均采用SYSMEX CA-1500自动化凝血仪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血小板计数(PLT)由SYSMEX XE-2100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因子Ⅱ活性(Ⅱ:C)在CA-1500仪器上选用single factor程序测定。
一起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47 岁, 湖 北 人, 发 病 时 间 是 7 月 31 日 8 时 30 分。此时 3 人早餐后到达美 林湖超市购物,姚某先是感到胸闷、 恶心,后为剧烈呕吐,并出现腹泻、 腹痛。
特别报道
2018 年 7 月 31 日 15 时 20 分,广 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疾控中心接到区食药 监局电话通报称,石角镇某小区内 3 人 在家进食早餐后,出现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呼叫 120 送往市人民医院就 医,3 人早餐进食过前一天采摘的野蘑 菇,怀疑食物中毒,并要求协助调查。 接报后,清城区疾控中心组织应急人员 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 临床检验结果 患者在市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显 示,血常规检查中,姚某白细胞略为 升高,李某白细胞正常,2 人肝肾功能 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3. 住院转归 姚某、李某经医院救治,一周后呕 吐及腹泻等不适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 三间分布 (1)时间分布 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在 1 h 内,最短 潜伏期为 1 h,最长潜伏期为 2 h,潜 伏期中位数为 1.5 h。 (2)空间分布 患者集中在同一住处,3 名患者互 为朋友关系,发病前一天即 7 月 30 日 早上,李某和谢某分别从湖北省和江 西省前往清远市,并入住姚某家中。 (3)人群分布 3 名 患 者 均 为 女 性, 年 龄 在 47 ~ 60 岁。 2.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患者发病前 1 h 进食了自己采集的 野生蘑菇。3 人将采摘回来的蘑菇(约 300 g)全部食完,其中谢某进食较少, 姚某和李某进食较多。 采样情况及实验室结果 在 患 者 谢 某 及 其 家 属 的 陪 同 下, 调查人员从患者指认的蘑菇采摘地点 采集到了仅剩的少量几个蘑菇,并送 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 省微生物研究所),进行有毒真菌形 态鉴定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其为 大青褶伞(或称铅青褶伞、铅绿褶菇)。
急性毒蕈中毒60例临床分析
急性毒蕈中毒60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毒蕈中毒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对60例急性毒蕈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毒蕈中毒病例痊愈50例(83.3%),好转5例(8.3%),死亡5例(5.3%)。
结论对山区、丘林地区农村夏秋季广泛开展卫生常识宣传,不进食野生蕈。
对中毒病人早期行催吐、洗胃、导泻、口服活性碳及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毒蕈又称毒蘑菇,广泛分布于我国山区、丘林地区农村,在夏秋季发生中毒事件十分常见,年年都有死亡病例发生,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
由于毒蕈种类繁多,有毒与无毒难以辩认,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可含同一种毒素,因而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特别是内脏毒素潜伏期长,部分病例有假愈期,症状隐匿,待出现肝、肾、心等脏器损害时已经失去了有效治疗措施,如何早期治疗,如何有效治疗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本组对我院内科2010年6月~7月收治的急性毒蕈中毒6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
年龄6岁~78岁,平均年龄58岁(±2.2岁)。
全部患者均有明确进食野生蕈史,多为3人或3人以上同食。
潜伏期0.5~28小时,早期或首发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发热、乏力等。
1.2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病例均在进食后0.5~28小时出现头昏、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00%)。
潜伏期越短上述症状越重,越长则上述症状越轻。
发热15例(25%),黄疸、肝区腹痛,双肾区叩痛30例(50%),嗜睡、昏睡、昏迷、惊厥、烦躁15例(25%),血尿、蛋白尿、少尿10例(16.6%)。
1.3鲜蕈毒素鉴定:对5户鲜蕈进行毒素鉴定,发现有毒红菇、红网牛肝菌、丛树菌(含胃肠毒素及毒蕈碱毒素),白毒伞菌,鳞柄毒伞菌(含毒伞毒素及鬼笔毒素)。
毒蕈中毒74例临床分析
资料 与 方 法
20 04年 6月 ~ 00年 6月抢救毒 蕈 21 中毒患者 7 , 4 4例 男 7例 , 2 , 女 7例 年龄 6 7 2岁 , 平均 3 8岁。本 组均有误 食野磨 菇史 , 食量 1 — 0 g 中毒后 就诊 2 进 0 4 , 4 小 时 4例 ,6小 时 2 3 0例 ,8小 时 2 4 2例 , 6 0小时 1 ,2小 时 l 。中毒临 床 8例 7 0例
及 , 致 各种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导
AP O P的诊治水平 。方法 : 治急性 有机 收 磷 农药中毒 患者 15例 , 2 进行 临床观 察和
诊 治研 究 。结 果 : 患者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急
诊断标准 : 患者入 院时均 向本人或陪 同家属详细 淘问农药接 触史 、 病史等 , 现 进行仔细 的体格检查 、 神经 系统 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 。患者人 院时即行红 细胞 A h CE
愈 7 例 ( 9 2 ) 好 转 出 院 4 例 4 5. % , 5 ( 6 ) 死 亡 6例 ( . % ) 出 院 时 A h 3% , 48 , CE
2 10 0 70上 海 中 山 医院 青 浦 分 院
资料 与 方 法 20 2 0 0 5~ 07年收治 急性 有机磷农 药 中毒 ( O P 患者 15例 , 6 AP) 2 男 0例 , 6 女 5
20 / 0 mE日静 滴 , 程 3~4天 ; 鲜 血 20 疗 输 0 3 m/H。虽经 以 积 极抢 救仍死 亡 0 l 2例 (0 O ) 2.% 。 肝 肾 损 害 :本 组 此 型 1 例 8 (4 3 % ) 2 .2 。死 亡 4例 ( 0 0 ) 4 . % 。此 型
果:4例 毒 蕈 中毒 患 者治愈 8. 9 死 7 64 %, 亡 l. 1 3 5 %。结论 : 毒蕈 中毒后 应采取 综
4例毒蕈中毒患者主要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动态变化
1 1 一 般 资料 .
在 近郊 及 农村 , 病后 都在 乡镇 医 院就诊 , 发 诊断 为毒 蕈 中毒 , 症处 理 后 效 果 不佳 , 2天 转 入我 院 。4 对 第
例患 者均 在食 用毒 蕈后 约 3 0分钟 左 右 出现 腹痛 、 腹
泻及 呕吐 等消 化道 毒 性 症 状 , 6~2 第 4小 时后 开始 出现肝 毒性 及 肾毒性 症状 , 全 身肌 肉酸痛 , 3天 并 第
12 检 测 方 法 .
静 脉血 检测 生化项 目: 氨酸 氨基 丙
转移酶 ( L ) 天 门冬 氨酸 氨基 转移 酶 ( S ) 尿 素 AT 、 AT 、
表 1 4例毒 蕈 中毒 患者主 要 实验 室检 查项 目的变化 ( s x± )
3 讨
论
过对 实 验室 检查 结 果 的 动态 观 察 , 及 时 了解 病情 可 变 化和 治疗 效果 , 导 临 床选 择 正确 有 效 的 治疗 方 指
龙琳娟 , 徐 梅 , 月 平 周
[ 键 词 ] 毒蕈 中毒 ; 物 中毒 ; 生 化 关 食 血 中图分类号 : 557 R 9 .3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章 编 号 : 622 1 2 1 )2O 6 -1 17 -7 X(0 0 0 -110
我 院 于 20 0 9年 8月收 治 4例毒 蕈 中毒患 者 , 在
[ ] 陈亦江. 2 急性 中毒 [ . M]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04:6 . 20 25 [ ] 董春玲 , 3 杨庆春 , 国春玲. 液灌流联 合血液 透析治 疗重症 毒 血 蕈 中毒 的临 床观察 [ ] 实用 临床 医药 杂志 ,0 5 9( :6 J. 2 0 , 8) 7 —
氮 ( U ) 肌 酐 ( c ) 肌 酸激 酶 ( K) 肌 酸 激 酶 同 B N 、 Sr 、 C 、
毒蕈中毒5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程。 结果 通过 术前 、 术中、 术后精心的护理 。 全部 6 3 例 患者均痊愈 出院, 未发 生严 重并发症 。 结论 经桡动脉 穿刺进行冠状动脉 治疗 , 创伤小, 并发症少, 术后精心的
护 理 是 手 术 成 功 的 重要 保 障 。
关键 词 : 桡 动 脉 介 入 治疗 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是诊 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 经桡 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因为具有创伤小 , 并发
2护 理
2 . 3 . 1 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 , 给予心电监 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 化, 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 3 . 2拔 出鞘管后的护理 术后穿刺点止血采用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 , 每隔 2 h 给予松一次加压止血器 , 术后 6 h内未 出血 , 可取下止血器。 护士除密切观察穿 刺点有无渗血外 , 还应观察术侧肢体循环状况 , 如桡动脉波动 、 周围皮肤温度 、 色泽 、 毛细血管充盈实验及指腹 张力 等, 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痛 、 麻、 胀 的感觉 。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4月第 2 6卷第 4 期( 下 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A p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4
・
临床 护 理 ・
.
6 3 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收稿 1 3期 : 2 0 1 3 - 0 3 — 2 0
[ 2 1 郑 小珍 , 朱丽锦 桡勘脒 穿触 行冠脉 八诊疗 9 5斜 的护理体会. 中 国医学创 新, 2 0 1 1 , 1 2
( 8) : 8 6 —8 7
一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查房
患者入院时,体温37.8℃,脉 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 压120/80mmHg。
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肝功能 异常,心肌酶谱升高。
诊断与治疗过程
01 诊断
毒蕈中毒
02 治疗措施
洗胃、导泻、保肝、营养心肌 等对症治疗,以及密切监测生 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03
治疗过程
04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洗胃,并给 予导泻治疗,以促进毒素排出。 同时给予保肝、营养心肌等药物 治疗,以保护脏器功能。在接下 来的几天里,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失常、肝肾损伤等症状。
急救措施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发生毒蕈中毒 后如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 急救措施,以及如何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毒蕈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毒蕈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摄入毒蘑菇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 查可检测到毒蘑菇成分或毒素。
治疗
毒蕈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清除毒素、对症治疗和特殊解毒剂的应用。清除毒素的 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包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保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特殊解毒剂的应用需根据毒素类型选择。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 征,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 操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 康教育。
02
毒蕈中毒相关知识
毒蕈中毒的病因与症状
病因
毒蕈是一种有毒的蘑菇,误食后可引发中毒。毒蕈中毒的病因通常与其所含毒 素有关,如胃肠毒素、神经毒素和肝肾毒素等。
症状
毒蕈中毒的症状因毒素类型和摄入量而异,但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头痛、头晕、乏力、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肝肾损伤、休克甚至死亡。
毒蕈中毒患者生化实验动态观察
毒蕈中毒患者生化实验动态观察发表时间:2010-05-18T14:45:12.6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何文英1 王素青2[导读] 对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实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何文英1 王素青2(1江西省抚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344000: 2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临床部 344000)【中图分类号】R5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081-02【摘要】目的对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实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
方法对3例群体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观察。
结果发现3例病患均有急性肝损,肾衰及肌溶现象等多脏器损害,通过实验室数据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成功地抢救2例患者。
结论进行实验室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效率。
【关键词】毒蕈中毒生化检查动态观察毒蕈,种类多,部分可食用,部分有毒,且不同类型的毒蕈含有不同的有毒成分。
民间有食用习惯,但因不少毒菇与食用菇外形不易区别而常致单个或群体中毒,其毒素可致全身多脏器受损,病死率高。
我所于09年5月收治3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对其荷卸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患者3例均女性,年龄分别为12,36,66岁(孙女,母亲,奶奶),为群体发病。
住在近郊,根据家属陈述,被我所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入院观察。
1.2 中毒表现 3例患者食用后30分钟左右先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疼痛加剧,水样便腹泻,乏力,后出现尿少或无尿症状,1例病人(66岁)因病情过重,于第2 天死亡。
1.3 检测方法病人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以及肌红蛋白(MB),仪器为Olympus640型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
1.4 治疗方案进行血液透析和联合灌注支持治疗,根据检查结果,临床治疗上予护肾,护肝,抗炎,营养心肌,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肠道菌群等支持疗法。
毒蕈中毒患者血生化检查结果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毒蕈中毒患者血生化检查结果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莫建坤;胡琳;黎永新;梁兆冬;许鸣;谢龙【期刊名称】《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年(卷),期】2001(024)002【摘要】目的对毒蕈中毒患者血生化检查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3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血生化检查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发现3例病人均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合并多脏器损害,通过对病人血生化检查结果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采用正确的治疗措施,成功地抢救3例毒蕈中毒患者生命。
结论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生化检查,密切注意病人的心、肾、肝功能变化,能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3页(P95-97)【作者】莫建坤;胡琳;黎永新;梁兆冬;许鸣;谢龙【作者单位】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广东省一七七医院检验科,广州,赤岗,5103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4【相关文献】1.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与IL-2IL-10TGF-β表达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J], 张伟德;李光学;马锐;刘清蒙2.动态观察毒蕈中毒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J], 黄位耀3.动态观察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J], 金良;寿松涛4.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黄媛;陈建魁;宋世平;朱晓华;金欣;尹秀云5.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动态观察临床意义 [J], 姜海华;张胜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
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及治疗毒蕈俗称毒蘑菇,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
多在夏秋季节发生,为一家多人发病。
在乡镇卫生院是一种急诊常见疾病之一。
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和救治,常可危及生命。
目前全世界毒蕈种类有200余种,我国已经发现的有80余种。
而可以致患者死亡的毒蕈有30余种。
目前已知的毒蕈毒素有150余种[1],主要包括:①毒蕈毒素、鬼笔毒素,95%毒蕈中毒由该类毒素引起;②毒蕈碱,该毒素是一种类似乙酰胆碱的生物碱;③毒蕈溶血素;④肝毒素,如毒肽和毒肽毒素等;⑤神经毒素,如毒蝇碱。
毒肽和毒肽毒素毒性极强,可损害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尤其以肝脏损害最大,毒肽主要作用于肝细胞核内质网。
鹅膏毒肽能特异性抑制mRNA聚合酶Ⅱ,阻断mRNA合成,有强烈的嗜肝细胞性,破坏肝细胞后从胆汁排泄又从门静脉吸收入肝,这种肠肝造成肝细胞不断损害以致功能衰竭[2]。
含巯基的药物可以与毒肽结合,打断其分子中的硫醚键,使其毒力减弱,从而保护体内含硫基的活性,甚至恢复部分已与毒素结合的活性[3]1 临床表现瓦房店地区可以导致患者于死亡的毒覃有4种,分别是:白毒伞、麟柄白毒伞、鹿花菌、臭黄菇等。
其中白毒伞与鳞柄白毒伞毒性最强,属于鹅膏菌属。
鳞柄白毒伞及白毒伞:含有多种毒素,这类毒素的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酸碱。
所以一般的烹调加工不会破坏其毒性。
发病时多以胃肠道表现为主,伴/不伴假愈期Zd一1周,出现全身黄染,意识障碍,上消化道出血等肝功能衰竭,继而出现多脏器衰竭。
病程最短sd,长者30d。
毛头乳菇、毛头鬼伞:发病初期以胃肠道表现为主,2一4d左右,出现少尿、无尿、浮肿等肾功能衰竭症状,病程较长。
臭黄菇:发病时可以出现胃肠道症状,基本没有潜伏期,出现精神障碍、谙妄、幻觉等精神神经症状,病程短。
2 毒蕈中毒的治疗方法2.1排除毒物毒蕈中毒早期应尽快让中毒者排出毒物,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并及早送到医院,采用催、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这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毒蕈中毒的凝血象改变
毒蕈中毒的凝血象改变【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72-02蘑菇是一大类真菌,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可口,倍受广大人民青睐,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食物的使用日益增多。
毒蕈作为蘑菇的一大类群,外观无明显特异性,又没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无毒的。
因此毒蕈中毒时有发生,临床死亡率很高。
一、毒素及其作用位点世界上毒蕈有一百多种,我国有八十多种。
其毒素主要有两大类:毒伞毒素(amatoxin)和鬼笔毒素(phallotoxin), 二者都是毒性环多肽。
这些肽类易溶于水,耐一般烹调高温,耐干燥,其毒力与吲哚环上的硫醚键有关。
其中毒伞毒素的毒性是鬼笔毒素的20 倍。
毒伞毒素是一种八肽毒,其作用迟缓,毒性极强,直接作用于细胞核,主要与RNA 多聚酶Ⅱ的亚单位结合,阻断mRNA 的合成,使细胞不能产生生命所需的结构蛋白而坏死。
因此那些合成蛋白质较活跃的组织是该毒素最初的攻击物,如肝细胞,肾脏的近曲和远曲小管最易受累,其次包括胰腺、睾丸和淋巴细胞等。
毒伞毒素从肠腔吸收入血,被血浆蛋白微弱结合,在载体运输下进入肝细胞膜内。
毒素从血浆清除需要36小时,60% 经胆汁排入肠道,并进行肠肝循环,其余的被肾清除。
毒素可在肾近曲小管被重吸收,直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
鬼笔毒素是一种环七肽,通常于食后6-8 小时内引起中毒改变,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毒素的作用是和G - 肌动蛋白及F -肌动蛋白发生不可逆的聚合,结果引起细胞膜的破裂,特别是使粗面内质网发生膨胀和空泡变性。
该聚合还破坏细胞支架(微丝和微管)及其功能,导致细胞分裂过程中不能完成胞浆分离。
有的毒蕈中还含有毒蕈碱,是类似乙酰胆碱的生物碱,易溶于水,有拮抗阿托品的作用,主要兴奋副交感神经,引起心跳减慢、减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腺体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
有些毒素为类似溶血素的物质,可引起血管病性溶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蕈中毒患者生化实验动态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对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实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
方法对3例群体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观察。
结果发现3例病患均有急性肝损,肾衰及肌溶现象等多脏器损害,通过实验室数据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成功地抢救2例患者。
结论进行实验室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效率。
【关键词】毒蕈中毒生化检查动态观察
毒蕈,种类多,部分可食用,部分有毒,且不同类型的毒蕈含有不同的有毒成分。
民间有食用习惯,但因不少毒菇与食用菇外形不易区别而常致单个或群体中毒,其毒素可致全身多脏器受损,病死率高。
我所于09年5月收治3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对其荷卸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患者3例均女性,年龄分别为12,36,66岁(孙女,母亲,奶奶),为群体发病。
住在近郊,根据家属陈述,被我所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入院观察。
1.2中毒表现3例患者食用后30分钟左右先后出现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疼痛加剧,水样便腹泻,乏力,后出现尿少或无尿症状,1例病人(66岁)因病情过重,于第2天死亡。
1.3检测方法病人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以及肌红蛋白(MB),仪器为Olympus640型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
1.4治疗方案进行血液透析和联合灌注支持治疗,根据检查结果,临床治疗上予护肾,护肝,抗炎,营养心肌,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肠道菌群等支持疗法。
2结果
毒草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动态血液检查:
3讨论
毒蕈中毒症状复杂,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大多为消化道刺激症状,其后出现一定类型的临床表现,但各型之间可以互相重叠[1],本地常见的毒菇主要有三类,即毒伞类、环柄菌类和一些生长在畜粪上的菌类。
毒伞类的主要特点是地生,均托或有或不明显,菌环可有可无,菌褶白色。
环柄菇类大多生长在有杂草等腐烂发臭有机质的地上,菌褶通常为白色、浅黄至黄绿色,有明显的菌环。
生长在畜粪上的菇大多有毒,通常能引起神经中毒、胃肠道中毒或破坏肝,肾等细胞核多聚酶的作用,导致肝,肾细胞坏死[2]。
其中肝坏死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0%[3]。
本文报告3例毒蕈中毒患者误食毒蕈后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相继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损以及横纹肌
溶解等多脏器损害。
有1例因年龄大,有肝炎史等基础疾病,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我们在抢救过程中对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和联合灌注支持加快毒素的排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有利于维护细胞生理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对病人的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动态观察,针对检查结果,及时给予护肾,护肝,抗炎,营养心肌,调节肠道菌及补液治疗,第6天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说明临床治疗方法有效。
因此对毒蕈中毒患者血生化检测进行动态观察可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指导临床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的救治病人。
参考文献
[1]陈亦江,主编.急性中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65.
[2]方克美,杨大明,常俊,主编.急性中毒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1.
[3]于长青,王可平,林洪丽,等.序贯血液治疗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