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法律,其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以其独立的原则和灵活的制度构建了我国现代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平等自治原则平等自治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确保了各方在诉讼过程中的平等地位,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在民事诉讼中,法庭对各方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应当均等无偏,公正对待,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治权。
二、公开公正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法院应当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保持公开,实现阳光司法。
公开能够保证司法透明、减少司法腐败和滥用职权的发生,能够提高法律制度的公信力。
同时,公正也是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体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干预司法公正性的实现。
三、合理程序原则合理程序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要确保程序的效率。
合理的程序能够保证案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表达意见和辩护的机会。
四、调解和解原则调解和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制度安排。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积极推动当事人通过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争议,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终结诉讼程序。
调解和解能够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缓解法院信息压力,同时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争议方式,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五、证据自由原则证据自由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证据制度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自由选择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言等。
此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并依法进行认定和采纳。
证据自由原则在实践中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准确和效率。
六、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实施制度。
国开《民事诉讼法学》课后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第十章)

国家开放大学《民事诉讼法学》课后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第十章)第二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8 道,每道题10 分)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指的是()。
A. 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B. 诉讼权利的同一性和对等性C. 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相同D. 一方的权利与另一方的义务相互对立2.A 县法院对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未经开庭审理即作出了判决,该审判行为直接违反了哪一项原则或者制度?()A. 违反了合议制度B. 违反了回避制度C. 违反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D. 违反了辩论原则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 第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B. 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C. 独任制只适用于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D. 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4.关于合议庭评议案件,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 审判人员的不同意见均须写入笔录B. 陪审员意见得到支持、形成多数的,可按该意见判决C. 审判长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以其意见为准判决D. 合议庭意见存在分歧的,也可提交院长审查决定5.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决定者是()。
A. 审判长B. 院长C. 庭长D. 审判委员会6.在甲公司诉乙公司的贷款纠纷诉讼中,甲公司的代理律师提出人民陪审员张某是乙公司的会计,需要回避,该申请由谁决定?()A. 审判长决定B. 审判员决定C. 审判委员会决定D. 院长决定7.关于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当事人申请担任审判长的审判人员回避的,应由审委会决定B. 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当事人不服而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C. 当事人申请陪审员回避的,应由审判长决定D. 如当事人申请法院翻译人员回避,可由合议庭决定8.关于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法院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当事人不服而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人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B. 如当事人申请法院翻译人员回避,可由合议庭决定C. 当事人申请陪审员回避的,应由审判长决定D. 当事人申请担任审判长的审判人员回避的,应由审委会决定二、多选题(多项选择题 2 道,每道题10 分)9.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下列哪些规定,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A. 《民事诉讼法》第139 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
事诉讼法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 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二节 基本原则Βιβλιοθήκη 述❖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第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 第二,双方当事人有平等的刑事诉讼权利的机会,同时,人民法院平等
的保障双方当事人刑事诉讼权利。 ❖ 第三,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 四、辩论原则 ❖ 五、处分原则 ❖ 六、检查监督原则 ❖ 七、支持起诉原则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 一、合议制度 ❖ (一)第一审合议庭 ❖ (二)第二审合议庭 ❖ (三)再审合议庭 ❖ 二、回避制度 ❖ 三、公开审判制度 ❖ 四、两审终审制度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提要
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功能及 分类;明确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掌握民事诉 讼法的特有原则。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 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 检察监督原则
于是主审法官告诉吴某,要实现诉讼请求,必须证 明参加殴打的保安是由王某雇请的,并告知吴某可以尝 试到当地派出所索取案发当天对保安的询问笔录。吴某 的请求遭到派出所拒绝,吴某于是将有关情况告知法院。 主审法官于是亲自到派出所取证,并调取了案发当天派 出所对参与殴打的保安的询问笔录。笔录中保安承认自 己为王某所雇佣,并供述了殴打的经过。据此,法院判 决王某向吴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并根据 当地省人大通过的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例,判决王 某向吴某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费。 问题:本案法官告知原告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取证, 而且还亲自帮助其收集证据,其做法是否违背当事人平 等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 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立法准则的功能 (二)行为准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一)共有原则 (二朋友罗某到H镇上一KTV歌城娱乐,与 当地一私企老板刘某发生冲突。歌城保安甲、乙、丙受刘某驱使, 用警棍殴打吴某,罗某立即报警。警察赶到后将参与殴打的保安 扣留,并将吴某送到医院治疗。 吴某住院共花费2000余元,经鉴定属于轻伤。吴某出院后, 发现当地派出所已将参与殴打的保安释放,保安均已不知去向, 于是吴某向歌城老板王某索赔,被王某拒绝。1999年1月,吴某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歌城老板王某赔偿住院费、误工费、 营养费,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吴某经济不富裕,没有聘请律师, 王某则聘请了律师代为参加诉讼。在诉讼中,王某的律师提出, 王某并不知道吴某被人打伤的事,打伤吴某的保安并非王某雇请 的,因此,王某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4条对检察监督原则作 了规定,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 进行监督。就现行民事诉讼法而言,人民 检察院不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也不具体参与通常的民事诉讼活动;
❖2、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 方式,是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LOGO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1
第一节 基本原则
2
第二节 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
两个方面: ❖ 1、诉讼权利的相同性 ❖ 2、诉讼权利的对应性 ❖ 注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只
❖ 2、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 调解的进行,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 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
第一节 基本原则
❖3、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若调 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 不应久调不决。注意应当将调解原则和调 解制度结合起来。
❖ 注意: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 况:(1)根据《民诉意见》第92条,离婚 诉讼应当调解;(2)根据《简易程序的司 法解释》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 注意:同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 中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 上报复的反映。报复的适用是有针对性的,它只针对相应 的国家,而不涉及第三国。同时注意平等、同等、对等三 原则的区别,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的平等。
第二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二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陪审员应邀到人民法院执行审判职务的时候,其权利与()。
A.助理审判员同等B.审判员同等C.审判人员类似D.书记员同等2.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关于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
A.向该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B.向该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C.向该人民法院的院长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再申诉解决D.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3.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审判组织的基本制度是()。
A.公开审判制B.合议制C.独任制D.陪审制4.民事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A.相同B.平等C.不同D.完全不同5.外国法院对中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
A.同等原则B.平等原则C.对等原则D.相对原则6.书记员的回避,由()决定。
A.审判长B.院长C.审判委员会D.合议庭7.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A.公开审判B.检察监督C.两审终审D.回避8.甲区基层法院让本院法官主动到辖区四处动员打官司的做法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原则?A.辩论原则B.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C.自合法调解原则D.处分原则9.下列哪些案件可以公开审理?()A.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C.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D.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的案件10.下列哪一项不是适用回避的法定情形?()A.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B.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C.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D.审判人员曾受过纪律处分11.某市法院在开庭审理甲乙夫妻二人的离婚一案时,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后,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乙的律师丁提出申请,要求合议庭组成人员陪审员丙回避,认为丙与被告甲是中学时的同学。
此时,合议庭应当()。
民诉知识点总结汇总

三大本民诉知识点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本章应理解民事诉讼的特点,民事诉讼与仲裁区别的基础在于民事诉讼的公权性与仲裁的自愿性。
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属性。
此外,20XX年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因此,需要对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本章应在掌握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准确理解这些原则与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具体体现,理解这些原则与制度对民事诉讼法具体制度的指导意义。
在具体内容上,要认识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不等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与义务的相同;当事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不属于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证人不属于回避的范畴。
此外,20XX年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增加了诚实信用原则,并对检察监督原则作了修改,扩大了监督的范围。
第三章主管与管辖本章各类管辖的具体内容是基本要点,管辖的具体确定是应熟悉和掌握的内容。
在具体内容方面要掌握:不是所有的涉外案件都由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在一般地域管辖中根据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确定管辖法院的仍然属于一般地域管辖;各类合同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海难救助费用案件与共同海损案件未将被告所在地法院作为管辖法院。
此外,要关注20XX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和《民诉解释》的相关内容:增加了公司诉讼的管辖;增加了关于财产保全造成损失提起诉讼的管辖;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相关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产生受诉法院视为有管辖权的法律后果等等。
第四章诉本章应理解和掌握: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实体上的法律关系,它不同于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具体的诉讼请求,也不同于争议的标的物;给付之诉的给付包括了给付金钱、财物和履行相关的行为,行为包括了作为与不作为;反诉要求与本诉之间要有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法律上的,也可以是事实上的,但事实上的联系要表现为反诉的事实与本诉的事实有直接的关联,比如反诉的事实是基于本诉的相关事实而发生的。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2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诉讼中就民事争议的解 决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
21
• (一)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区别
1、当事人与法院在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不同作用。辩论原则主要是从法 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来源来确定当事人与法院的关系的。
2、对法院权利给予限制的功能,一个从诉讼程序的动态来限制法院, 使法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辩论原则是从裁判依据的静态来限制法院。
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 须如实记入笔录。
35
根据我国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
是错误的?(
)(单选)
A、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 同组成合议庭。
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攻击和防御是平等的,要保障 诉讼的公正就必须保障对抗的公正。
9
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 行对等原则。
10
• 二、依据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台湾《民事诉讼法》第195条:“当事 人就其提出之事实应为真实及完全之陈述”。
日本1996年《民事诉讼法》第2条:“法院 应为民事诉讼公正并迅速地进行而努力;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以诚实信用为 之”。
(二)民事诉讼法中确认诚信原则的原因
——民事诉讼法和民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精 神上的关联性或一脉相承性;
四、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涵义 ——当事人是否起诉或终结诉讼,何时或 何种内容、范围(法院对当事人没有提出 的请求事项不能裁判)对何人起诉,原则 上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国家不能干预。
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
1.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起诉权而开始, 因当事人自主的撤诉行为而结束——
不告 不理
2.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当 事人没有提出的事项法院不能对其做出裁 判。即由当事人决定审判对象;
案例1:张光明策划、伪造18张假欠条,唆 使3名假代理人以讨要农民工工资为案由向 法院起诉,要求中铁二十二局支付40余万 元农民工工资案。
2008年12月,北京市一基层人民法院受 理了18名山东籍农民工起诉中铁二十二局 索要被拖欠工资案。18位起诉民工称:他 们于2007年5月到中铁二十二局的内蒙古 多伦县路基三队工作,包工头张光明向他 们支付一部分工资后,尚欠总计40余万元, 按照国家规定,包工头不能足额支付农民 工工资的,应由工程发包方支付。
(二)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依据
1.该原则的规定是为了裁判主体发现案件真实, 做出公正裁决; 2.该原则是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 3.该原则是“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一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法域的具体化; 4.诉讼地位的平等也是当事人平等的民事实体 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体现; 5.该原则是民事诉讼对抗式结构的必然要求。
《民事诉讼法》课程笔记

《民事诉讼法》课程笔记第一章: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一、民事纠纷的概念与特征1. 民事纠纷的概念民事纠纷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在民事活动中因权利义务的冲突而产生的争议。
2. 民事纠纷的特征- 法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纠纷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 纠纷内容涉及民事权利义务:民事纠纷通常涉及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
- 自愿性和处分性: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并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处分。
二、民事纠纷的类型1. 合同纠纷-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纠纷-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纠纷2. 侵权纠纷- 人格权侵权- 财产权侵权- 知识产权侵权3. 继承纠纷- 遗嘱继承纠纷- 法定继承纠纷4. 其他类型- 不当得利纠纷- 无因管理纠纷- 侵权责任纠纷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 和解- 定义: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 特点:灵活、快捷、成本低、保密性好。
2. 调解- 人民调解: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帮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 法院调解: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官主持进行的调解。
- 特点:非强制性、程序简便、有利于保持当事人关系。
3. 仲裁- 定义: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 特点:一裁终局、保密性好、专业性强。
4. 诉讼- 定义:当事人将纠纷提交人民法院,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 特点:国家强制力保障、程序严格、公开审理。
四、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1. 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保护民事权益的请求,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2. 民事诉讼的特征- 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 当事人地位平等: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
- 程序法定:民事诉讼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 诉讼结果的权威性: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确立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旨在保障公正、公平的司法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展开阐述。
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首要原则,它体现了公正与公平的价值追求。
根据平等原则,所有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处于同等的地位,受到同等的待遇,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一原则确保了司法公正,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公开原则公开原则要求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公开进行,确保了司法活动的透明度和公众监督的权利。
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以保证司法公正、权威和廉洁。
公开原则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感,维护社会稳定。
三、合法权益保护原则合法权益保护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法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保证当事人享有合法的权利,依法维护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尽量减少当事人的损失。
四、争议解决原则争议解决原则要求法院对合法的争议提供解决方法,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合理的解决结果。
司法机关应当积极引导当事人采取和解、调解等解决纠纷的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审判裁决,保障争议的及时解决和终局性。
五、合理程序原则合理程序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诉讼过程中的程序要合法、合理、公正、有效。
合理程序原则要求法院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发表意见、申辩和辩护的权利。
六、自愿原则自愿原则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必须是自主自愿的,不受任何强制或威胁的影响。
根据自愿原则,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提起诉讼,以及在诉讼过程中是否进行和解等行为。
同时,法院要保证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自由行使权利,不得进行任何不合理的干涉。
七、公证原则公证原则要求民事诉讼的事实和证据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真相,为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书提供法律保护。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是合法的,符合法律的规定,并经过法庭认可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无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应当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过程中都应当受到同等对待,各方都有权通过法庭来处理和解决纠纷,而不会受到特权或歧视的对待。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要求诉讼程序和判决结果应当公正、公平。
法庭应当公正地根据法律和事实来审理案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法官和各级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三、合理原则合理原则强调诉讼程序应当合理有效。
法院应当制定合理的庭审规则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利和申辩权利,确保案件得以公正、迅速地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
同时,法院应当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确保案件的保密性。
四、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不得以虚假证据或欺诈行为来干扰司法正常运作。
当事人应当全面、真实地提供相关证据和事实,并尊重法庭和对方当事人的权益。
对于制造虚假诉讼以及恶意诉讼的行为,法院可以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五、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公开原则要求诉讼过程应当公开透明。
法庭应当公开开庭审理,并允许公众和媒体的参观和报道。
这有助于公众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并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当然,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国家秘密以及商业秘密的事项可以进行适当的限制。
六、快捷原则快捷原则要求案件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法院应当加强对案件的管理,合理安排庭审时间,迅速办结案件。
对于简单明了的案件,法院可以采取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提高审判效率。
七、经济原则经济原则要求诉讼费用应当适当、合理。
法院应当合理确定案件受理费、鉴定费、送达费等费用标准,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给予适当减免。
法院还应当鼓励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节约社会资源。
以上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为民事诉讼提供了基本的规范,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效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13条:
当事人有权 在法律规定 的范围内处 分自己的民 事权利和诉 讼权利
民事诉讼应 当遵循诚实信 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 在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处分自 己的民事权利 和诉讼权利
诚实信用原则
•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 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 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诚实信用原则要求 当事人在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上讲求诚信、 信守承诺,以维持各方利益的平衡。
• (二)合法原则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案例
• 甲因乙拒不返还到期借款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乙 返还本金10万元及利息7000元。在审理中,法院主持调解, 甲考虑到乙的实际困难,不但放弃了7000元利息,而且本金 也只要求返还6万元,法院据此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 人。该调解协议是否符合合法原则?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 基本原则与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民事诉讼全 过程,对民事诉讼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 调整,并对整个民事诉讼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根 本性准则。 •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立法、制定民 事诉讼法具体原则和根据,它集中体现和反映 了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是制定和实施民事诉 讼法的重要依据。
• 此外,诉讼欺诈还表现为滥用诉讼权利(部分 当事人明知在不合法理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 下恶意起诉他人)、法律适用的欺诈(当事人 利用欺诈手段,规避本应适用却不利己的法规, 是他人陷入错误而为的意思表示)以及诉讼突 袭。
• 《民诉法》113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 ,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 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 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 《民诉法》112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 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 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辩论原则的实施保障
• 审判人员应当为当事人提供辩论的机会 • 审判人员应当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当事人的辩论
• 审判人员的“中立地位”
典型习题
• 2008 38.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 万元。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 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 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 2万元, 利息520元。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 选项是正确的?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平等原则的民事诉讼法律依据
• 《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 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 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 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
“法院调解是一种能够容纳一系列纠纷解决 技巧的开放性程序方式,并能自由的追随具体 案件与法律适用领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法院调解原则
• 法院调解: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诉讼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通过自愿协商, 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活动。 •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 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案例分析
关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 确的?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 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诉 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 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 行程序
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
• (三)重审、再审的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3款:“审理再审案件, 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 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 现行法院调解原则的特点:
(1)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 (2)法院调解本质上是一种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二、法院调解遵循的原则
• (一)自愿原则
– 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人自 愿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 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 (1)程序上的自愿 – (2)实体上的自愿 –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 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 处 分 原 则 诚 实 信 用 原 则
利当 平事 等人 原诉 则讼 权
法 院 调 解 原 则
辩 论 原 则
二、平等原则
• 《民事诉讼法》第8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 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 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
• •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合议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制度
回避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制度
• 合议制度(简称合议制),是由三名以上 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庭,以法院的名义具 体行使审判权,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 出裁决的制度。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为合 议庭。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
• (一)第一审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第39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 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 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 人数,必须是单数。”
合议庭可否全部由陪审员组成?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 (二)第二审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 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 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 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 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仅局限于一审程序 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 • B.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 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 C.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行使辩论权的 一种表现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四、法院调解的效力
• (二)调解协议生效后的法律后果
1.终结诉讼程序。 2.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3.不得提起上诉。 4.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 如何科学、合理的处理调解与诉讼的关系?
辩论原则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诚实信用原则
• (一)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适用
– 1.禁止反悔及矛盾行为。 – 2.禁止以不正当的方法或手段骗取有利于自己 的诉讼状态。 – 3.禁止滥用诉讼权利,故意拖延诉讼。 – 4.禁止在诉讼中作虚假陈述,影响法院对案件 事实的判断。 – 5.诉讼上的权利丧失。
Hale Waihona Puke A.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且全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
处分原则
• 处分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 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决定自己的实体权利 和诉讼权利。 • 《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 诉讼权利。”
三、法院调解的效力
• (一)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97条和第98条: 1.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2.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 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不制作调解 书的案件:
(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法院调解适用的案件
• 凡属于民事争议性质、具有调解可能的案件, 人民法院均可用调解方式解决。根据2004年11 月《法院调解若干规定》第2条,下列三种案件 不适用调解: 1、适用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 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2、确认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案件 3、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 另,强制执行程序不能适用调解原则。
二、平等原则的内容
• • • •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平等或对等 法院同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Make a Difference
当事人 诉讼权利 平等
当事人 诉讼权利 相同
三、平等原则的实现
1.强化当事人之间相关义务以实现当事人诉讼 地位的实质平等 2.法院职权介入,实现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实质 平等 3.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相称 4.注意配套原则以及相关庭审制度的完善
“形式平等” & “实质平等”?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 “法官阐明权”: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主 张或陈述的意思不明确、不充分,或者有不当 的诉讼主张和陈述,或者他举证的证据材料不 够而误认为已经够了,在这些情况下,法院对 当事人进行发问,提醒、启发当事人把不明确 的予以澄清,把不充足的予以补充,把不当的 予以剔除、修正。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