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一)
秦皇岛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秦皇岛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秦皇岛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秦皇岛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
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皇岛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本报告总结了秦皇岛市“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秦皇岛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秦皇岛市“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秦皇岛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建议
统计与管理 二○一五·一区域发展产业结构是一地区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其结构优劣关系今后经济增长,是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趋势,并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增长。
本文以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对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新世纪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的变化2000年以来,秦皇岛市产业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产出和就业人数占比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这反映了秦皇岛自身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即港口优势和旅游产业特色。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0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4.75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1亿元,增长8.0%。
三次产业占比为14.5:38.1:47.4。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突出种植业、渔业、林业比重齐降,畜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3年,种植业增加值为96.55亿元,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6.8%,比2000年下降3.2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56.36亿元,比重为33.1%,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渔业增加值为14.93亿元,比重为8.8%,比2000年下降1.1个百分点。
林业增加值3.25亿元,比重为1.3%,比2000年下降1.1个百分点。
(二)二产中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2013年,在全市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二产的84%。
工业结构的演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轻型工业结构阶段。
秦皇岛市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基本处在这个阶段。
第二,重工业阶段。
秦皇岛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重工业为主导。
第三,高加工度化阶段。
指工业化进入后期,整个工业结构由以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阶段推进,出现高加工度化的结构特征。
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代 表 的 电子 信 息 产 业 集 群 . 以美 铝 合 金 、 秦 纳 米 非 晶材 料 燕 为 代 、 燕 数 控 机 床 为 代 齐
表 的 光机 电一 体 化 产 业 集 群 . 这 些 产 业 集 群 均 未 能 形 成 规 但 模 经 济 . 体 实 力 不 强 。此 外 , 皇 岛 市 主 导 产 业 不 明确 , 整 秦 各 产 业 虽 “ 类 齐 全 ” 但 没 有 规 模 效 应 . 成 全 市 工 业 缺 少 产 门 . 造
第 二 产 业 提 供 更 完 善 的 服务 . 个 产 业 相 辅 相 成 才 是 秦 皇 岛 两
产 业 发 展 的最 终 回归 之 路 但 在 发 展 工 业 的 同 时 . 要 注 重 旅 游 资 源 的保 护 。从 秦 也 皇 岛旅 游 资 源 的 布 局 来 看 . 要 景 点 分 布 在 山 海 关 、 戴 河 主 北 和 黄 金 海 岸 一 带 海 港 区是 行 政 机构 所 在 地 . 中密 集 分 布 其 着 为 企 业 和 居 民提 供 服 务 的产 业 , 物 流 业 、 融保 险 业 、 如 金 批 发 零 售 业 、 饮 业 和 房 地 产 业 等 。 因此 应 明确 市 中心 和 区域 餐 县 市 的 城 市 功 能 的 划 分 ,市 中心 和旅 游地 域 只 发展 轻 工 业 . 把 重 工 业 和 稍 微 有 些 污 染 的项 目放 在 周 边 或县 城 . 样 有 利 这
才 是 留住 客户 的根 本
最 后 一 位 。 几 年 有 所 改 善 。 是 增 速 并 不 明显 , 使 秦 皇 岛 近 但 这 的经 济 发 展 在 全 省 中的 地 位 并 不 突 出 2横 向 比较 秦 皇 岛是 我 国 首 批 对 外 开 放 的 1 . 4个 沿 海 城 市 之 一 . 旅 游 和 港 1而 著 称 。但 是 它 与 同 时 开 放 的 其 他 以 2 1 沿 海 城 市 相 比 . 济 发 展 明 显 有 很 大 差 距 。距 离 秦 皇 岛 比较 经 近 的天津 和大连 21 0 0年 G P分 别 是 9 0 .3亿 元 和 5 5 D 18 8 10 亿 元 .秦 皇 岛 和 这 两 个 城 市 相 比 .只 是 其 总 额 的 l.%和 02 1%。 可见 其 沿 海 城 市 的示 范 效 应 也 没 有 显 现 。 8
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一)
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一)摘要:秦皇岛形成稳定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等市情有关,因而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产业组织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秦皇岛应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第二产业内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抓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第一产业内要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发展特色农业。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见图1)。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501亿元,比去年增长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5%、12.3%和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1.6%。实现财政收入55.57亿元,增长2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1亿元,增长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93亿元,增长19.3%。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10项,完成投资110亿元。戴卡轮毂技改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港口吞吐量完成1.71亿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3.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0亿元、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0%和9%。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41.3∶48.2调整为10.2∶40∶49.8,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去年各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0.6个百分点。总体看,秦皇岛的经济是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成效。一、标准产业结构基准下的秦皇岛经济秦皇岛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以1978年为界,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市产业结构与以前相比,不断向合理化方向迈进,具体表现为: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到改善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产业结构明显的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9.7∶37.7∶32.6发展到10.2∶40.0∶49.8(2005年市统计局数据尚未公布)。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三次产业比例从“七五”(1990)末的24.3:31.6:44.1调整为“九五”末(2000)的13.7:36.4:49.9,到2004年为10.5:41.3:48.2。这说明秦皇岛经济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总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秦皇岛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也符合秦皇岛城市功能定位。但是,如果把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比较,会发现许多问题:GNP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2004年,秦皇岛市的GNP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为41.3%,明显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提供的比例;第三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与标准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为10.5%,与标准相比明显偏低。2004年,就业结构中,秦皇岛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6%,明显高于标准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0.0%、30.4%与标准相比显著偏低。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改变了以往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单打一”现象。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1979年的73%下降为2005年的45.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5%,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占44.3%,增长1.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从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优先”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和玻璃建材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81.92亿元,增长21.7%。耀华牌浮法玻璃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比较明显,轻工业内部需求弹性较小、加工层次较低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行业,与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的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从第三产业看,商业增加值比重逐渐下降,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9.1亿元,分别增长7.5%和14.2%。这些表明全市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3.基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六五”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倾斜,全市铁路、民航、公路的通车里程都有很快增长;运输工具和技术设备水平也得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通讯和邮电业等基础设施紧缺的状况大大缓解;通讯和邮电业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秦皇岛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秦皇岛市对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1.从产业结构看,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上所述,秦皇岛产业结构自1980年以来始终是“三二一”型,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0.5%、41.3%、48.2%。但是,“三二一”产业格局并不是秦皇岛市经济内在素质步入工业化较高阶段,而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港口、仓储、交通运输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情有关(2004年比重为34.02%)。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内部,面向生活的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且比重较大,而面向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且比重较小;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比重大,新兴行业发展慢、比重小;高档消费设施发展较快,而面向大众和社区的中低档消费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体现知识经济内涵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仅占0.77%。从第二产业看,秦皇岛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工业居主导地位。在制造业的27个大类行业中,以玻璃、水泥、中厚钢板等为主体的生产基础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27.24%;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深加工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21.6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仅占制造业企业的0.26%。通过分析秦皇岛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出,秦皇岛现有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代表秦皇岛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的较高阶段,而是其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佐证。显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未达到1,存在结构偏差。2004年,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高达-0.79。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较低,投入劳力多,产出少;二是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限的耕地对劳动力产生了排斥力作用,农业仍是弱势产业。2.从产业组织看,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未能达到竞争秩序与规模效益有效制衡。市场经济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衡量市场经济,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地区企业组织形式。如果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较高,说明市场化进程较慢,不利于资本存量在不同的产业进行调整。另外,企业的规模能反映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高效率部门的比重将降低。。
秦皇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秦皇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徐庆书 肖贵奇(秦皇岛市统计局,河北 秦皇岛 066000)摘 要:文章介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和内涵,结合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秦皇岛市高质量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利用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的现有指标数据,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剖析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并就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策建议;秦皇岛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8)12.0008-04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然而受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成本不断攀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显现。
本文结合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秦皇岛市高质量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从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入手,就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剖析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和内涵(一)深入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个重大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共识。
秦皇岛发展现状
秦皇岛发展现状秦皇岛是河北省唯一的沿海城市,地处渤海之滨,是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
近年来,秦皇岛在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经济方面,秦皇岛以港航、海洋产业、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为支撑,同时也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城市迅速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该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汇聚创新资源、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秦皇岛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旅游方面,秦皇岛被誉为“中国第一海滨度假胜地”,拥有著名的秦皇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和北戴河风景名胜区。
这两个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秦皇岛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类旅游活动,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方面,秦皇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秦皇岛市文化馆、秦皇岛市图书馆、秦皇岛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秦皇岛还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创作和传承。
此外,秦皇岛在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保护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追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发展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秦皇岛已建成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现代化交通系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然而,秦皇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经济结构尚未实现全面升级,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各种困难。
环境保护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发展快速,但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总体来说,秦皇岛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加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发展中心。
秦皇岛经济调研报告
秦皇岛经济调研报告秦皇岛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经过对秦皇岛市经济的调研分析,可以发现该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秦皇岛市位于渤海湾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资源,是全国一流的渔业生产基地。
此外,秦皇岛还拥有大片的海岸线和沙滩,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自然资源为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其次,秦皇岛市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该市拥有秦皇岛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
秦皇岛港具有深水良港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可以加强秦皇岛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此外,秦皇岛市还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着北京等大城市,交通便利,为该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秦皇岛市着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该市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和工业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其中,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等行业在秦皇岛市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秦皇岛市的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四,秦皇岛市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该市积极推动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
秦皇岛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支持。
同时,秦皇岛市以其美丽的海滨景区和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综上所述,秦皇岛市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秦皇岛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扩大市场的影响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皇岛市将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经济在新的周期中加速崛起,秦皇岛市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
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秦皇岛市需要加强招商引资,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秦皇岛市地处华北平原和渤海湾交界处,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已经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极点城市之一。
当前,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海洋经济和旅游业为主导,另外还有机械制造、石化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经济支撑。
全市海洋经济已成为支撑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30%。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面临多种多样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秦皇岛市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此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
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地,秦皇岛市作为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秦皇岛市需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构建自己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与国家和业内合作伙伴的合作,真正实现对外开放。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和创新的不断推进,秦皇岛市还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秦皇岛市需要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更多的高科技产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此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秦皇岛市的招商环境秦皇岛市的招商政策主要以优惠政策为主,为投资者提供了税收优惠、土地优惠、金融优惠等各种便利。
此外,秦皇岛市还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推动政策的配套实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同时,秦皇岛市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投资和支持,需要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秦皇岛市可以考虑加强以下方面的招商引资:1、加快构建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上产业,促进海岸线旅游业的发展;2、积极招商引资,引入高科技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提升秦皇岛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3、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秦皇岛市的国际化进程;4、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秦皇岛市,提高市场竞争力。
秦皇岛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MARKETINGRESEARCH摘要:本文以近十来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现状,针对秦皇岛产业结构现有的诸多问题,归纳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秦皇岛产业结构改善的方法和意见。
也由此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发展并非普通的数量增长而是理性化产业结构基础上的质量增长,要想发展经济就需要不停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接近合理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秦皇岛产业结构的发展层次和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好坏可以左右一个地区经济的总体走势。
秦皇岛作为我国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却显得较为艰辛,仿佛处在了“瓶颈期”。
究其经济滞缓的主要原因,其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尤其引人注意,调整优化秦皇岛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一、秦皇岛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秦皇岛产业结构的现状,便捷、可行的方式是调查与市内各大产业有关的数据并进行详细分析。
(一)秦皇岛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要研究某个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第一反应应该是观察其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这一数据通常用三次产业的产值在本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来表示。
◇黄铄秦皇岛产业结构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从表1可以得出,近年来,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各部分比重变化并不是很明显,数据略有增减,但总体结构不变。
第一产业从2005年的10.3%上升到了2015年的14.2%,第二产业从2005年的39.5%下降到了2015年的35.6%,第三产业虽然中间几年有所波动,但是从2005年到2015年总体来看却呈持平状态。
从全国的数据来看,第一和第二产业逐渐减少,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这比较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秦皇岛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一致,原因主要与秦皇岛是沿海旅游城市有关。
(二)秦皇岛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讲,从业人员结构也是分析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看出最新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和走势。
表1秦皇岛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对比(%)资料来源:根据秦皇岛统计年鉴2016和国家统计年鉴2016整理计算10.13999/ki.scyj.2018.02.02149MARKETINGRESEARCH区域经济从表2可以看出,在2006年到2015年这10年间,秦皇岛的从业人员数呈逐步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60.1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70.69万人。
中组部来秦皇岛调研报告
中组部来秦皇岛调研报告中组部来秦皇岛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推动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于近期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前往秦皇岛市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经济发展方面1. 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调研中了解到,秦皇岛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尤其是近年来,市政府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2. 秦皇岛市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仍然突出。
尽管秦皇岛市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市的空气质量仍然不理想。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道路交通尾气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秦皇岛市政府需要加大环境治理措施的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促进低碳化工业发展。
二、社会稳定方面1. 秦皇岛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调研中了解到,秦皇岛市的社会治安形势保持较好,群众的安全感较高。
然而,也有少部分地区和领域存在一些治安问题,如电信诈骗、盗窃等。
这需要秦皇岛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秦皇岛市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尽管该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居民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不满意,医疗服务不够普惠,基层医疗设施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三、乡村振兴方面1. 秦皇岛市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调研中发现,秦皇岛市政府注重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等工作。
当地农民的生产技术、创业意识和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
但也需要提高农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程度,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秦皇岛市的一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对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
666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对应秦皇岛地区的优势劣势,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笔者就此谈几点意见:1、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素质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能力,促进三区四县协调发展,形成特色区县格局;如昌黎葡萄酒业、卢龙的薯类加工业、青龙的绿色农业、抚宁的水泥和造纸等。
通过龙头带动相关产品、产业的同步发展,特别是带动农户效应的提高,使农民增加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走向共同富裕。
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实现为目标,大力完善技术创新中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搞技术创新,培育出一批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技术示范企业,同时推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
2、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量就我市的实际情况而言,第一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农业人口占70.89%,农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政策,必须成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重点之一。
3、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努力发展高新产业。
加快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注意挖掘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的潜力。
市里应调动技术人员搞创新的积极性,建立起企业家高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市里应提供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
4、着力培育和推动住宅等新型主导产业在这方面,应进一步放开对消费结构升级的体制和政策限制,改善消费环境。
福利分房制度停止运转后,如何将原有的单位买房和建房的资金转化为职工现实的货币购买力,使住宅产业的发展有广大而持续的市场需求基础,是一个紧迫问题。
要避免由于新老体制转轨不顺而导致的市场需求“断档”问题。
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思路基本是清楚的,配套政策也大多有了,关键是要下功夫理顺利益关系,使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浅谈对秦皇岛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谈对秦皇岛经济发展的研究摘要:秦皇岛市是我过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自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的对外沿海开放城市以来,秦皇岛市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然而经过这20多年来的发展,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发展障碍,反倒成为了目前我国沿海开发城市里发展最落后的一个,本文主要分析近几年来秦皇岛市发展的状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几年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问题,建议一,研究秦皇岛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秦皇岛历史悠久,古称“碣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东巡至碣石,驻跸于此,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由此得名。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共有340位皇帝,而秦皇岛是惟一一处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地方.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上述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既有开展对外贸易的经验,又有进行对内协作的网络,经济效益较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这些城市实行对外开放,能发挥优势,更好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推动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城市从内向型经济向内外结合型经济转化;将四大经济特区和海南包括在内,从南到北形成一条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实现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的战略转移,以便发展对内对外的辐射作用,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秦皇岛并没有因为是首批开放城市就发展起来,他没有应有的更加繁荣的景象。
其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纵观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尽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的发展,全市的各个指的都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还是能从中看出,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如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的竞争,秦皇岛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的: 第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秦皇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的方向与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
秦皇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的方向与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秦皇岛位于中国北方沿海,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海滨旅游城市。
秦皇岛市工业产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聚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有限等问题,制约着秦皇岛市产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研究秦皇岛市现有产业结构并提出发展方向和路径,对于促进秦皇岛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包括产业结构特点、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分布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旨在全面了解秦皇岛市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情况。
2.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SWOT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结合秦皇岛市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秦皇岛市产业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3.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此为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4.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基于前面研究的分析结果和理论基础,提出秦皇岛市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路径,旨在促进秦皇岛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的方向和路径。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对于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为秦皇岛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深入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其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参考。
预期结果是:提出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并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秦皇岛市产业发展研究
一、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2006年以来,秦皇岛市三大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增长,从2006年的11.1%增长到2015年的14.2%;第二产业比重则有些下降,从2006年的38.1%下降到35.6%;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比较稳定,保持在50.0%左右。
(一)秦皇岛市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秦皇岛市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到201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8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7.64亿元,林业总产值4.92亿元,牧业总产值136.27亿元,渔业总产值32.4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56亿元。
由此可见,秦皇岛市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牧业为主。
农业产业化率达到68.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9%,比2006年高出16.24%。
秦皇岛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15年,国家级龙头企业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有39家,市级龙头企业有80家,不断增强对秦皇岛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2015年秦皇岛市主要农产品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谷物占9.90%,蔬菜食用菌占19.13%,猪的饲养占14.03%,水果坚果占11.73%,牲畜饲养占11.80,其他畜牧业占10.90%,海水产品占9.73%,其他占33.58%。
由此可以看出,蔬菜食用菌及花卉盆景、水果坚果、猪、谷物和海水产品是秦皇岛市主要农产品,其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4.53%。
(二)秦皇岛市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秦皇岛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已形成建材工业、金属压延工业、装备制造工业、食品加工业四大支柱行业。
目前,秦皇岛的工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秦皇岛市轻重工业结构。
从轻重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比由2006年的27.92∶72.08到2015年的17.12∶82.88,全市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第二阶段,以重工业为主。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皇岛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秦皇岛市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外资利用率,真正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现状分析秦皇岛市目前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投资环境比较优越,东、西、南、北四面环海,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市政设施完善,政策优惠完备,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其次,招商引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涌现出了一批投资额大、产业链配套齐全的龙头企业。
例如,秦皇岛轻钢轴承有限公司、秦皇岛瑞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都在当地得到了发展,并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2、问题分析但是,秦皇岛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招商引资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招商引资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策略,导致招商引资效果不显著。
再者,重点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其他沿海城市,秦皇岛市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行业优势不明显,不利于招商引资的开展。
此外,人才引进不足也是一个问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成功开展。
1、加强平台建设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秦皇岛市要加强平台建设,建立一个有效的招商引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投资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打造一个广泛的投资人群,而且可以加速招商引资的效率,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例如,建立投资咨询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相关平台。
2、拓展优质产业秦皇岛市要进一步拓展优质产业,聚焦拓展城市主导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例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优质产业。
同时,要利用好被国家或省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市场和产业链。
3、加强人才引进在秦皇岛招商引资中,加强人才引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来自国内外的高水平人才进行准入、评价,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实行“一站式”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除此之外,要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人才回到家乡投资创业。
秦皇岛市经济分析
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秦皇岛市为例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古有碣石之称,今有夏都美誉。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北戴河,历史名城山海关驰名中外。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是国内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目前已初步形成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四大支柱产业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格局。
秦皇岛市旅游现状分析秦皇岛的旅游资源是融山、河、湖、海、沙、洞、关、港、寺庙、园林、别墅、侯鸟与珍稀动植物等为一体,旅游资源类型十分丰富。
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
其中,山海关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
旅游景区(点)40余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1家。
秦皇岛大部分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有利于自驾车旅游,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和统筹安排交。
通和食宿。
但是对于自助游的旅客来说就存在交通和食宿安排方面的问题。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濒临渤海海湾,夏季气温偏低,全年平均气温也在10℃左右,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部位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也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秦皇岛给游客的印象多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而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冬季,因为此时气候寒冷,秦皇岛的冬季旅游业处于半停滞状态。
事实上在秦皇岛除了北戴河海滨景区、南戴河景区和山海关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游人观光游览的地方,很多景点并不会因季节影响而无法接待游客一、秦皇岛城市旅游服务设施现状分析初步统计,2008年末秦皇岛市旅行社达14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8家,出境旅游组团社4家;秦皇岛市有星级饭店64家,其中,海景假日酒店和秦皇岛大酒店已经被评为五星级酒店,使秦皇岛的星级酒店服务档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
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分析与展望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各地都在积极地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地方产业。
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秦皇岛也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各类企业和资金投入,以进一步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形象,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对秦皇岛招商引资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新的经济形势下秦皇岛的优势和挑战新的经济形势下,秦皇岛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机遇。
作为河北省沿海城市,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秦皇岛的交通优势明显,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受益于京秦铁路、唐山秦皇岛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的连接,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秦皇岛的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多个产业园区,为企业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的经济形势下,秦皇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秦皇岛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吸引更多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秦皇岛需要更加稳定的投资和资金来源,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传统的重工业和高污染产业已经不再适应当地的发展需要,需要吸引更多的绿色环保型企业投资。
二、秦皇岛招商引资的现状分析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吸引各类企业和资金投入。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
政府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对接和沟通,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来秦皇岛投资兴业。
秦皇岛还深化了与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加强了区域协同发展。
近年来,秦皇岛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这些举措为秦皇岛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秦皇岛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
分析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之秦皇岛市的发展机遇
2014年5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秦皇岛,因秦始皇而得名,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位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居环渤海与东北亚结合部,是距离北京、天津、唐山最近的海滨休闲度假胜地之一,素有 “中国夏都”、“长城海滨公园”和“京津后花园“的美誉。
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名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一、秦皇岛市发展现状秦皇岛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环境优美,为了保护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不适宜发展重工业,而受限于地貌类型,农业发展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正是如此才导致了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为主,其中以酒店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纪念品销售占较大比例。
除此之外,秦皇岛旅游业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节为旺季,外来旅游人口较多,经济活动活跃,而冬春季节为淡季,外来旅游人口较少,经济活动冷清,故秦皇岛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创造大量的长期就业岗位,不适合精英人才的发展,自然无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这种较为明显的淡旺季经济活动,虽然短期内能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后续发展乏力,并非长久之计。
在当前中央政府极力促成京津冀一体化大战略的背景下,秦皇岛应根据自身优势及现状,大胆把握时机,积极改变单一的旅游城市定位,应以旅游度假、教育、养老、医疗等产业为主,积极主动与京津两地相关部门合作,再辅之精品农业等谋发展。
二、秦皇岛市所具备的优势(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津秦同城化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
近些年,一直大力加快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随着京承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复线的完成,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石客运专线也已开通,津秦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及多条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通车,城际轨道交通网将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三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高速交通网的建成将产生巨大的同城效应。
秦皇岛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秦皇岛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产业互联网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概念,秦皇岛作为沿海城市,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推进。
本文将对秦皇岛市的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秦皇岛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1. 政府支持:秦皇岛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产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政府支持为产业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2. 优势产业:秦皇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还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基础。
这些产业为秦皇岛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3. 基础设施建设:秦皇岛市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高速网络覆盖率高,宽带接入速度较快,这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企业发展:秦皇岛市的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例如,一些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景区门票、导游服务等,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二、秦皇岛产业互联网未来趋势分析1. 智慧旅游:秦皇岛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智慧旅游。
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将成为秦皇岛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方向。
2. 物流领域: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秦皇岛将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 农业互联网:秦皇岛市拥有大量农业资源和农业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秦皇岛将加大农业互联网的推广力度,优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链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4. 产业升级:作为一个沿海城市,秦皇岛市正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互联网将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
5.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秦皇岛市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产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一)
摘要:秦皇岛形成稳定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等市情有关,因而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产业组织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秦皇岛应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第二产业内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抓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第一产业内要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发展特色农业。
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见图1)。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501亿元,比去年增长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5%、12.3%和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1.6%。实现财政收入55.57亿元,增长2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1亿元,增长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93亿元,增长19.3%。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10项,完成投资110亿元。戴卡轮毂技改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港口吞吐量完成1.71亿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3.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0亿元、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0%和9%。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41.3∶48.2调整为10.2∶40∶49.8,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去年各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0.6个百分点。总体看,秦皇岛的经济是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成效。
一、标准产业结构基准下的秦皇岛经济
秦皇岛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以1978年为界,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市产业结构与以前相比,不断向合理化方向迈进,具体表现为:
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到改善
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产业结构明显的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9.7∶37.7∶32.6发展到10.2∶40.0∶49.8(2005年市统计局数据尚未公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三次产业比例从“七五”(1990)末的24.3:31.6:44.1调整为“九五”末(2000)的13.7:36.4:49.9,到2004年为10.5:41.3:48.2。这说明秦皇岛经济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总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秦皇岛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也符合秦皇岛城市功能定位。
但是,如果把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比较,会发现许多问题:GNP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2004年,秦皇岛市的GNP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为41.3%,明显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提供的比例;第三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与标准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为10.5%,与标准相比明显偏低。2004年,就业结构中,秦皇岛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6%,明显高于标准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0.0%、30.4%与标准相比显著偏低。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
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改变了以往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单打一”现象。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1979年的73%下降为2005年的45.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5%,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占44.3%,增长1.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
从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优先”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和玻璃建
材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81.92亿元,增长21.7%。耀华牌浮法玻璃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比较明显,轻工业内部需求弹性较小、加工层次较低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行业,与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的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商业增加值比重逐渐下降,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9.1亿元,分别增长7.5%和14.2%。这些表明全市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
3.基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
“六五”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倾斜,全市铁路、民航、公路的通车里程都有很快增长;运输工具和技术设备水平也得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通讯和邮电业等基础设施紧缺的状况大大缓解;通讯和邮电业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秦皇岛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秦皇岛市对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
1.从产业结构看,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有待进一步优化。
如上所述,秦皇岛产业结构自1980年以来始终是“三二一”型,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0.5%、41.3%、48.2%。但是,“三二一”产业格局并不是秦皇岛市经济内在素质步入工业化较高阶段,而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港口、仓储、交通运输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情有关(2004年比重为34.02%)。
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内部,面向生活的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且比重较大,而面向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且比重较小;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比重大,新兴行业发展慢、比重小;高档消费设施发展较快,而面向大众和社区的中低档消费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体现知识经济内涵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仅占0.77%。
从第二产业看,秦皇岛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工业居主导地位。在制造业的27个大类行业中,以玻璃、水泥、中厚钢板等为主体的生产基础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27.24%;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深加工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21.6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仅占制造业企业的0.26%。
通过分析秦皇岛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出,秦皇岛现有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代表秦皇岛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的较高阶段,而是其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佐证。
显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未达到1,存在结构偏差。2004年,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高达-0.79。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较低,投入劳力多,产出少;二是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限的耕地对劳动力产生了排斥力作用,农业仍是弱势产业。
2.从产业组织看,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未能达到竞争秩序与规模效益有效制衡。
市场经济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衡量市场经济,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地区企业组织形式。如果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较高,说明市场化进程较慢,不利于资本存量在不同的产业进行调整。另外,企业的规模能反映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高效率部门的比重将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