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规〔2014〕895号)的意见和要求,经过充分酝酿,深入研讨,XX学院明确了转型发展思路,达成了应用型大学建设共识。我们将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试点工作这一难得机遇,科学谋划,精心设计,认真部署,同心协力,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为此,特制定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XX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大会议精神。2010年以来我校提出了“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办学理念和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工作思路,一切以“转”当头,在转型中谋发展、转型中谋提升。在建设应用型大学中,努力探索与追求两个统一:大众化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职业教育与学
术的统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路径,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推动转型发展,培育专业(专业集群)特色,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学校统一部署转型发展工作,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以专业(专业集群)建设为抓手,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2.坚持需求导向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现有专业改造的力度,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建设新的专业(专业集群),推进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原则。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共建专业(专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特色发展原则。加强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瞄准区域经济、企业、行业需求打造专业(专业集群)特色。加快科研转型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增强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转型目标
总体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设一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
开放型、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建设目标: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已有七大学科集群,即教师教育类、化学化工类、文化产业类、财经与工商管理类、电气与电子信息类、农业与生物技术类、测绘与土木建筑类等七大专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共建“特需”专业,建设“特需”专业集群,最终建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类专业(专业集群)体系。
科研转型与社会服务目标: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和基地,加强协调创新,培育科研团队,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升作用。
二、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就是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校的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制系统性改革。其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1.积极调整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2.建立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新型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
3.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导组,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等与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1.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改造和优化现有专业。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集中力量把已有的七个专业集群建设成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技术型专业集群,建设若干有一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专业,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2.加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需”专业集群建设。重点建设产学研结合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特色鲜明、就业率较高的“特需”专业(专业集群),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
3.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专业的方法与途径。以产学研合作、双向参与基本原则,以工学结合、定岗实践为实施途径和方法,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专业的新方法与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