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良好行为习惯概述

1.良好行为习惯的含义

2.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二、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 .孩子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2 .孩子行为习惯问题的分析

3 .孩子行为习惯的规律

三、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2.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孩子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孩子行为习惯问题方法

良好行为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良好行为习惯概述

1.良好行为习惯的含义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据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与后天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动作和行为,还包括情感、思维方面;它满足于某种需要,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就像走路,就是一种习惯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2.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孩子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根据大、中、小班的年龄特点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小班:以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中班:就要在小班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习惯,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大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品德习惯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用品。

二、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 孩子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孩子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孩子期,是学习和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好时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会自觉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动力定型。然而,我们在对孩子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年龄越大,习惯养成的越好,年龄越小,习惯养成的越差;一般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孩子任然存在着依赖别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坐姿不正、不爱学习、说谎、说脏话、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行为习惯。

2. 孩子行为习惯问题的分析

2.1.社会环境影响

如今科技发达,优越的物质生活给孩子带来了有利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也隔绝了幼儿与外界的接触,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父母又忙于工作,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短。渐渐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导致孩子养成了任性、依赖、挑食、好动好斗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2.家庭教育影响

现就肇庆市某大班幼儿为例,本班大多数家长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种只注重于健康知识的灌输,反而忽略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现代家庭中,

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一切事情都为孩子包办,导致孩子在生活习惯上弱于同龄幼儿。只要是孩子他提出的要求都会满足他,尤其在饮食上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不吃,从而导致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2.3.孩子个人素质影响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时常会更换工作环境,从而导致孩子更换幼儿园,当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会感到害怕,有的孩子为了影藏心中的恐惧心理,将一些坏习惯、坏脾气带到幼儿园,从而来掩饰恐惧心理。

2.4.家园合作的程度

可以说,当前家长都非常的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可大部分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天询问的是孩子的计算怎么样啊?认字怎么样啊?等等,从而忽视了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一些家长会议中,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关系,常常迟到、缺席。本班有40%的家长偶尔可能会主动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有15%的家长很少会主动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而我们由于工作关系,平常会主动积极的反应孩子在园情况,听取孩子在家表现情况,在由于一些孩子接送的较晚或较早,作为教师的我们无法听取孩子的在家表现情况。

3. 孩子行为习惯的规律

根据有关调查说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孩子期,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孩子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

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是反复性。孩子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而且,孩子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育不当,把握不好,这一时期常常会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告诫家长说:“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正确合理的起始教育,要比在教育的矫正工作容易得多。

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1.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1.1.制定规范,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持之以恒。在园中,孩子往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坚持不了,如:上厕所和洗手时不推不挤,搬椅子必须要双手端起来,上课必须认真听讲等。因此,我们必须把每个规则和一日生活连接起来,讲练兼顾,从而使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进入午睡室时,孩子的情绪很激动,不能安静下来,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睡眠曲或轻音乐,让孩子明白自己已经在午睡室了,长期如此,孩子就养成了安静入睡的习惯。又如:排队伍走楼梯时,很多孩子喜欢你挤我推,这时老师可以进行全班思想教育,告诉孩子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