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料元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元代文学
第一节元代历史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的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元室北迁
第二节元代文化精神
一多元并生二开阔正大三崇真贵俗
第三节元代文学全景扫描
以往讲元代文学主要讲元曲,而元曲中又主要讲属于剧曲的杂剧,形成了元代文学史中元杂剧一体独尊、一枝独秀的局面,这是不符合元代文学历史实际的。
元代的文坛,是诗、文、词、曲、小说以及文学批评的多元并兴,各体文学均取得了较高成就。
诗文依然是元代文学的大宗。元代的诗文别集数量相当可观2013年出版的《全元诗》共收录元代近五千诗人的约十三万两千首诗。
曲家只有二百多人。元代诗文数量可观,质量也相当高。元末杨维桢在《玩斋集序》中说:“我朝古文殊未迈韩柳欧曾苏王,而诗则过之。”
元代文坛的特点:雅俗分流、文道互补、华夷一体
诗词、散文、戏剧、小说四种文体第一次齐聚文坛。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宗教(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文士齐聚文坛。
所谓“宋末词四大家”张炎、王沂孙、蒋捷、周密,从生活时代和政治倾向看,除周密可以确定为宋人外,其他三人,都应该说是元代词人。生活于金元之际的元好问,以及元人白朴、仇远、张翥、邵亨贞等,都是很有成就的词人
长篇白话小说,部分学者认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元人作品,但多数人认为两书成于明代。当然,成书于明代也并没有否定它们是在元代逐渐成熟的。
元人传奇仅有《娇红记》、《春梦录》、《紫竹小传》、《姚月华小传》、《绿窗纪事》、《名姬传》数种。其中《娇红记》是中国传奇小说史上的名篇。
第一章元代诗词
一、前期诗文(由金入元的:如元好问、李俊民;由宋入元的:如方回、赵孟頫。元朝本土的:如耶律楚材、郝经。理学家:刘因、许衡。)
二、中期诗文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诗作多宗唐,体现出和平雅正的时代风气。
三、后期诗文1、杨维桢与“铁崖体”2、萨都剌3、王冕
元诗,既不同于唐诗,它不要惊风雨、泣鬼神的强烈抒情,也不同于宋诗,它不追求警策与深致,不以翻新出奇、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它是形象的而非理致的,它是抒情的但却是以理制情的。它追求广泽漫流、平波微澜,但具有浩瀚无际的阔大气象,于平易和缓中寓深醇,自有一种隐然动人的力量。形成一种“清和”诗风。
塞上曲五首廼贤
秋高沙碛地椒稀,貂帽狐裘晚出围。射得白狼马上悬,吹笳夜半月中归。
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
双鬟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忽见一枝长十八,折来簪在帽檐边。
马乳新挏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
乌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莲漫地生。最爱多情白翎雀,一双飞近马边鸣。
廼贤(1309-1368),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字易之,汉姓马,因又名马易之,号河朔外史。存诗集《金台集》二卷,游记《河朔访古记》残存三卷。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
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雪白杨花拍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萨都剌《彭城杂咏》其二
萨都剌题咏之于徐州城市文化的意义
其一,彰显了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二,体现了徐州有容乃大的城市文化精神。
其三,涵化着慷慨大气、有情有义的徐州人。
杨维桢
1.生平(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诸暨人。元泰定四年(1327)与萨都剌同榜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亡不仕。其诗学李白、李贺,负盛名,号“铁崖”。
2.论诗主张写个人性情,反对宗唐模古。
3.作品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并因此形成“铁崖派”。风格奇艳诡谲、雄健纵横。
宫词萨都剌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外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第二章元杂剧概说
中国古典戏剧是在搬演故事,以诗歌为本质,密切结合音乐和舞蹈,加上杂技,而以讲唱文学的叙述方式,通过俳优装扮,运用代言体,在狭隘的剧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文学和艺术。
——曾永义
一、戏剧因素形成期
根源于歌舞、曲艺、杂技、宗教活动:1、秦的俳优2、汉代的角抵戏3、南北朝“代面”4、唐代参军戏第二节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一、都市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设施齐备)
二、蒙古色目贵族的兴趣和爱好。(引领社会时尚)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流作家)
四、文艺政策的宽松。(便于产生精神产品)
第三节元杂剧的体制
元杂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结构体制:大多一本四折加一个楔子。
2.文学要素:唱词(曲文)、宾白、科范(科介)。
3.音乐体制: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曲牌联套);每折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一本杂剧由一个脚色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4.脚色体制:分为旦、末、净、杂四大类。
第四节作家作品述评
一前期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前期的特点:此时人才辈出,名作如林。以大都为中心,作者主要是北方人。是元杂剧的鼎盛阶段。
1、关汉卿杂剧之祖、本色派代表、四大家之首。其创作是“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2、王实甫文采派的代表,被誉为“花间美人”
3、白朴现存两个剧本《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4、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代表作:《汉宫秋》
二后期作家作品
后期特点:以杭州为创作中心,作家也主要是南方人,成就远逊于前期。
最有成就的剧作家:------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是四大爱情剧之一。
第三章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