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勤俭文化文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

——论构建中学生勤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三台县观桥中学罗杰

唐代“药王”孙思邈把“修身养德”作为做人的第一要旨。“修身养德”或许因时代、地域、年龄的不同而被赋予了文化价值迥异的内涵。面对当代中学生,我以为最应构建其修身养德的文化内涵应是“勤俭”。

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农谚云“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军事家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修身之道;理学大师朱柏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治家格言;政治家毛泽东奉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而平天下。可见,勤俭节约确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辈依靠它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懦弱走向了坚强;完成了独立,完成了富强……

历览前贤古圣,他们在勤俭节约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他曾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二、当代中学生浪费现象严重

皇帝伟人都如此勤俭节约,而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当代中学生呢?当代中学生早已忘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和“一粥一饭汗珠换”的来之不易,在食堂、洗漱台、厕所里仅仅因为“不喜欢”,就把没吃完的甚至没碰过的饭菜倒进了垃圾桶;也无视“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遗训,把“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的公益广告当做是杞人忧天;凿壁借光的典故再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教室空无一人,好几盏白日灯却肆意地敞亮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将人生的时光看得比金子还贵,可我们一些中学生却在无休止地浪费着大好青春。粮食、水源、电能、时光这些被老一辈看得比生命还要重的东西,在我们的同学眼里却变得一文不值。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这些老话告诫我们即使富裕了也不能忘记勤俭节约,可是这些早抛诸九霄云外,穿名牌、讲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令人痛心疾首。

更令人痛心的是学生对这种浪费现象的漠视,“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

须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勤俭关系着人生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三、国外勤俭教育的示范作用

国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勤俭节约精神品质,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学校,更是利用教材、课堂等对在校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将勤俭节约教育内容列入教育培养目标。国外许多国家都把节约教育明确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新加坡《中小学公民课程及训练纲要》就有“明确认识勤劳

节俭,努力生产,可以促进生活的改善和国家的繁荣”等规定。泰国《第六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就把培养学生“自我约束”、“毅力和俭朴”、“俭朴和刻苦耐劳精神”等作为学校德育培养的重要目标。泰国教育部颁布的德育教学计划也把“节约”、“节省、压缩多余的费用”、“适当开支”等列为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日本,“勤劳与奉献”也被写进了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课程中。

把节约教育的内容引入教材。国外一些国家都把节约教育体现在学生的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教材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节约教育。比如新加坡小学阶段开设的“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等课程,都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勤奋质朴等作为重要内容向学生灌输。印度尼西亚小学教材就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节俭及热爱劳动精神”。马来西亚一年级教材上有这样一篇课文:“晚上,弟弟上床睡觉。房外的灯还亮着。他想,灯是我开的,我应该把它关掉。爸爸知道了这件事,说弟弟是个好孩子。”短短50多个字,就把“注意节约用电”的良好品德习惯贯穿其中了。

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约教育。国外开展节约教育非常强调针对性,避免千篇一律。他们针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等不同群体,选择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英国制定的《公立学校德育大纲》,就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节约教育”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对小学五年级要求开展三方面的“节约教育”:一是科学使用金钱,不得浪费;二是任何物品都必须经济性使用;三是必须懂得节约性消费,避免奢侈浪费。对小学六年级要求开展两种“节约教育”:一是养成储蓄习惯,学会正确储蓄的方法;二是懂得饮酒的危害和它所造成的浪费。到了中学一年级则要求开展三种“节约教育”:一是生活要简朴;二是不轻易借贷;三是懂得赌博这种不劳而获坏习惯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英国政府非常重视节约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日本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在节约教育方面,对一、二年级学生要注重“爱惜钱与物”、“爱护公物”的教育,对三、四年级学生要注重“有节制地生活”的教育,对中学生则要重点培养他们自觉的节约理念,养成节约的习惯。

国外除了运用教材、课堂等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外,还非常注重通过具体行为习惯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节约习惯。西方国家的一些学校里,每年暑假都要举行校服交换会,家长们拿来自己孩子穿不得的校服,换取那些适合自己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