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1-1)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介绍(1):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生产中最古老而又富有无限活力的一种成型方法。
它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的方法。
模压成型工艺的主要优点:①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②产品尺寸精度高,重复性好;③表面光洁,无需二次修饰;④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⑤因为批量生产,价格相对低廉。
模压成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制造复杂,投资较大,加上受压机限制,最适合于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
随着金属加工技术、压机制造水平及合成树脂工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压机吨位和台面尺寸不断增大,模压料的成型温度和压力也相对降低,使得模压成型制品的尺寸逐步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已能生产大型汽车部件、浴盆、整体卫生间组件等。
模压成型工艺按增强材料物态和模压料品种可分为如下几种:①纤维料模压法是将经预混或预浸的纤维状模压料,投入到金属模具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易行,用途广泛。
根据具体操作上的不同,有预混料模压和预浸料模压法。
②碎布料模压法将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如麻布、有机纤维布、石棉布或棉布等的边角料切成碎块,然后在金属模具中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③织物模压法将预先织成所需形状的两维或三维织物浸渍树脂胶液,然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为复合材料制品。
④层压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玻璃纤维布或其它织物,裁剪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金属模具中经加温或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⑤缠绕模压法将预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通过专用缠绕机提供一定的张力和温度,缠在芯模上,再放入模具中进行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
⑥片状塑料(SMC)模压法将SMC片材按制品尺寸、形状、厚度等要求裁剪下料,然后将多层片材叠合后放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型制品。
⑦预成型坯料模压法先将短切纤维制成品形状和尺寸相似的预成型坯料,将其放入金属模具中,然后向模具中注入配制好的粘结剂(树脂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优缺点
• 优点 • 1) 制品纤维含量可较高,未被树脂浸的部分非常少; • 2) 闭模成型,生产环境好; • 3) 劳动强度较低,对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要求也比手糊与喷射成
型低; • 4) 制品两面光,可作有表面胶衣的制品,精度也比较高; • 5) 成型周期较短; • 6) 产品可大型化; • 7) 强度可按设计要求具有方向性; • 8) 可与芯材、嵌件一体成型 • 9) 相对注射设备与模具成本较低。 • 缺点 • 1) 不宜制作较小产品 • 2) 因要承压,故模具较手糊与喷射工艺用的模具要重和复杂,价
聚酯树脂 加热
固化
切
喷
引发剂 静态混合
割 喷
射 成
辊压
枪
型
促进剂
喷射成型工艺流程图
喷射工艺参数选择
• ①树脂含量 喷射成型的制品中,树脂含量 控制在60%左右。
• ②喷雾压力当树脂粘度为0.2Pa·s,树脂罐 压力为~时,雾化压力为~,方能保证组 分混合均匀
• ③喷枪夹角不同夹角喷出来的树脂混合交 距不同,一般选用20°夹角,喷枪与模具 的距离为350~400mm。改变距离,要高 速喷枪夹角,保证各组分在靠近模具表面 处交集混合,防止胶液飞失。
第二阶段-中间保温阶段
• 这一阶段的作用是使胶布在较低的反应速 度下进行固化。保温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树 脂的流胶情况。当流出的树脂已经凝胶, 不能拉成细丝时,应立即加全压。
第三阶段-升温阶段
目的在于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固化速度。 此时,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引起 暴聚,使固化反应放热过于集中,导致 材料层间分层。
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聚乙烯复合材料即是将聚乙烯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形成新的材料。
聚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在工业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轻质、耐腐蚀、低渗透性等优点,但其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相对较差。
因此,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可以提高其性能和功能,实现多种应用。
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聚乙烯和其他复合材料的原料。
聚乙烯可以采用颗粒状或者粉末状,其他材料可以是纤维、填料、助剂等。
在选择其他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2. 原料混合:将聚乙烯和其他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的方式可以选择熔融混合、溶液混合或干法混合等方法。
其中,熔融混合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加热使聚乙烯熔融,然后加入其他材料进行混合。
3. 挤出成型:将混合好的材料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通过机械作用将材料从模具的出口挤出,使其成型成所需的形状。
挤出过程中需要控制挤出机的温度、速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成型质量。
4. 后处理:将挤出成型的聚乙烯复合材料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可以包括冷却、固化、切割等操作。
例如,通过水冷却使材料快速降温,以固化材料并使其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总结起来,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原料混合、挤出成型和后处理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各个步骤的操作参数,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同的复合材料配方和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性能和功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概述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概述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比单一材料更优异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复合材料的纤维类型。
常用的纤维类型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草木纤维等。
选择合适的纤维类型取决于复合材料所需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其次,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增加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合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处理剂、化学处理等。
接下来,制备复合材料的基体。
基体通常由树脂或者金属制成。
树脂基体常用的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合金、钛合金等。
然后,将纤维与基体进行组合。
组合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手工层叠法和机械叠放法。
手工层叠法是指将纤维一层层地放置在基体上,然后通过刷涂、挤压等方法使其充分浸润基体。
机械叠放法则是通过机器将纤维与基体进行叠放,并利用胶合剂将其固定在一起。
最后,进行固化和热处理。
固化是使树脂基体硬化的过程,可通过加热或加压等方式进行。
热处理则是将复合材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选择和表面处理、基体的制备、纤维与基体的组合、固化和热处理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选择与操作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因此,在制备复合材料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方法与工艺,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2.1 纤维的选择和表面处理在制备复合材料时,纤维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同类型的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
常用的纤维类型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草木纤维等。
玻璃纤维是最常用的一种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化学侵蚀性能。
它在电子、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具有重量轻、耐热性好等优点,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体育器材制造等领域。
草木纤维主要通过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麻、竹等,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和包装等领域。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热压法:热压法是一种常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首先将陶瓷粉末与增强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热压,使得陶瓷粉末和增强相充分结合,最终得到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品。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新型方法。
首先将陶瓷前驱体(如硅酸酯、铝酸盐等)与增强相混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凝胶化过程使得溶胶形成凝胶,最终通过热处理制备出陶瓷基复合材料。
3. 拉伸成型法:拉伸成型法是一种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首先将陶瓷粉末与增强相混合,然后通过拉伸成型设备将混合物进行拉伸成型,最终得到纤维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1. 原料选择:在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时,需要选择优质的陶瓷粉末和增强相。
陶瓷粉末的选择应考虑其颗粒大小、形状和化学成分,而增强相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热性能。
2. 混合均匀:在制备过程中,陶瓷粉末和增强相需要进行混合均匀,以确保最终制品的性能稳定。
3. 成型工艺: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成型工艺也有所不同。
在热压法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在溶胶-凝胶法中,需要控制好溶胶和凝胶的形成过程;在拉伸成型法中,需要控制好拉伸成型设备的参数。
4. 烧结工艺:烧结是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烧结可以使得材料颗粒之间结合更加紧密,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5. 表面处理:在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后一道工艺中,可以对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涂层等,以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铸造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工艺,因为其制取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成本低,并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与尺寸相对较大的零件,因而自从有了粉末冶金法,铸造法就受到重视。但是,这种工艺又是一种新工艺,因为在传统的搅拌铸造工艺的基础上,人们发展了挤压铸造、熔体浸渗、半固态搅拌、离心铸造、超声波法、喷射法、电磁场法等多种新工艺,大大丰富了铸造法的内涵,使得这种工艺的研究成为热点14,31。但就人们目前运用较多的半固态搅熔铸造法((Semi-Solid Compocasting)而言,其原理为把金属液温度控制在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且不断搅拌,然后把颗粒状增强物按一定比例加人到含有一定组分固相粒子的金属液中,并迅速升温至液相线以上直接进行浇注,就得到所需复合材料。使用这种工艺,增强相与基体的浸润性好,增强相粒子分布均匀,增强物不会结集和偏聚,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15,6j。但是,因为金属液处于半固态,粘度较大,其浆液中的气体和夹杂不易排出。另外,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准确控制和保持金属液处于半固态温度也是很困难的。武汉冶金科技大学王蕾等用半固态方法制备了性能指标接近汽车活塞的SiCp/Al复合材料。
三、新的制备工艺
新的制备工艺主要指原位合成工艺((in-situ),原位合成18.91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加人到基体金属熔液中的粉末或其他材料与基体发生化学反应
,在金属基体到强化金属基体的目的。原位合成的第二相颗粒尺寸细小、界面清洁、与基体相容性好,且.弥散分布。此外,原位合成工艺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可以实现材料的特殊显微结构设计并获得特殊性能,使得这种制备工艺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这种工艺主要包括自蔓延合成法、放射反应法、接触反应法、XD法、VIS法、固一液反应法、液一液反应法、混合盐法等多种方法19-101。目前这种工艺主要用来生产TiC,TiN,AIN,TiB:等增强的复合材料。国内石锋等用Lanxide"'法制备了低空隙率的SiCp/Al复合材料,陈康华等用自蔓延工艺合成了高导热、低膨胀SiCp/AI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实验报告
复合材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力学性能,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装置与材料:
1. 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树脂等原料的混合搅拌设备。
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如拉伸试验机、弯曲试验机等。
3. 实验所需其他辅助工具:包括称量器、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原材料,包括特定比例的玻璃纤维、碳纤维和树脂,并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2. 复合材料制备:将混合好的复合材料浇铸到模具中,待固化后取出制备成型。
3. 力学性能测试:对制备好的复合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结果展示:展示实验数据,包括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比传统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因其轻质高强的特点,能够大幅减少产品自重,提高产品的性能。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为实际生产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者之间的共存关系组成的材料。
其制备技术分为原位合成和后期掺杂两种。
其中前者是指在有机基质中添加无机化合物或在无机基质中添加有机化合物,使两者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复合材料。
后期掺杂则是在有机或无机材料中添加另一种成分,使其在材料中分散均匀。
本文将着重探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一、制备技术1.原位合成原位合成法是利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交联等过程,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胶凝胶法和聚合物改性法。
(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将无机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成胶体,然后加入有机单体,反应后得到复合材料。
其中,溶胶是指微粒的尺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是介于溶液与凝胶之间的状态;凝胶是指粘稠度高,呈胶状且具有某种结构的无定形聚集体。
(2)聚合物改性法聚合物改性法是利用有机聚合物改性为无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具体过程中,有机聚合物中加入一些含有活性基团的无机单体,然后经过配合反应,得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2.后期掺杂后期掺杂法是基于有机和无机材料的已有基础之上,将两种材料进行掺杂混合,从而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其中,后期掺杂法的主要方法为机械混合法和溶液共混法。
(1)机械混合法机械混合法是利用机械力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进行混合。
这种方法主要有干球磨法、湿球磨法、超声波混合法、高压混合法等。
其中,湿球磨法最为常用,通过搅拌混合物进行磨合,使有机物与无机物充分接触,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2)溶液共混法溶液共混法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在同一溶剂中溶解,随后进行旋转蒸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溶剂中混合,加工过程简单,但由于双方是共溶的,因此交联程度较低,成品的物理性质一般较差。
二、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材料科学、动力学、光学、电子、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主要应用:1.功能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常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比如形状记忆、变色、防护等功能,可以用于制备纳米材料、传感器、催化剂等。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材料,具有优于其各个组分的综合性能。
它通常由基材(Matrix)和增强材料(Reinforcement)两部分组成。
基材一般是塑料、金属或陶瓷等,而增强材料一般是纤维、颗粒、片状物等。
首先,手工叠层法是最简单而且最基础的制备方法之一、先将预先切割好的增强材料按照设计好的层数和方向进行堆叠,然后将堆叠好的组合件放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从而将基材和增强材料黏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简单的平板材料。
其次,浸渍浸涂法适用于制备复杂形状的复合材料。
首先将增强材料放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涂覆或浸泡等方法将基材涂覆或浸渍在增强材料上,最后用热压或固化工艺使材料硬化并黏结在一起。
再次,压模法适用于制备较大尺寸的复合材料。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预先制备好的增强材料放置在模具中,然后将涂覆或浸渍过的基材放置在增强材料上,并施加压力使其黏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是通过机械力来实现压合的。
第四,注射成型法主要是将预先制备好的增强材料放置于模具中,并通过注射机将熔化的基材注入模具中,待基材固化后,就得到了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较复杂的形状,但需要专用的注射设备。
第五,挤压法适用于制备中空或带有孔洞的复材。
首先将增强材料放置在挤压机的模型中,然后通过挤压机的作用使熔化的基材进入增强材料的孔隙中,形成复合材料。
挤压法可以制备出管道、管件等带有中空结构的复材。
最后,层压法是制备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预先准备好的增强材料与基材层层叠放,然后将叠放好的组合件放入热压机中进行加热和压制。
加热可以使基材热软化,与增强材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压制则可以使组合件中的孔隙被排除,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有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条件。
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可以获得具有理想性能的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一)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一)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防腐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其主要制备工艺。
原材料准备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材料包括树脂、增强纤维和添加剂。
其中,树脂一般选择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或酚醛树脂等;增强纤维可选择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添加剂包括固化剂、助剂等。
制备工艺预处理首先,将增强纤维剪裁成所需的尺寸,然后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涂覆分散剂等步骤,以提高树脂的渗透性和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力。
近干法制备在近干法制备中,先将树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逐层压放在模具内,并将树脂混合料均匀涂布于纤维上,直至最后一层纤维。
最后,将模具放入高温高压的加热器中,使树脂固化。
涂覆法制备在涂覆法制备中,先将树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放在滚涂机上,在涂布机器的作用下,将树脂混合料均匀涂布于纤维上。
最后,将涂布后的增强纤维烘干,使其固化。
结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繁多,具体制备过程会根据不同的复合材料种类、用途、性能要求而有所不同。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质量控制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达到要求。
主要控制点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注意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工艺参数的控制:包括涂布厚度、固化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参数的控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质量检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精度、强度和硬度等性能的检测。
应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航空:应用于飞机的机身、尾椎、翅膀等,能够减轻重量、提高强度和硬度。
•汽车:应用于车身和发动机罩等部件,使汽车具有更好的车体刚性、噪音隔绝和燃油经济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通过将金属基体(主要由金属构成)与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金属的优良机械性能和非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包括粉末冶金法、表面增强方法和熔融混合法等。
粉末冶金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和非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并在高压下通过热压或烧结等工艺,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形成具有金属基体和非金属颗粒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高温强度、磨损性能要求较高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方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从而增强金属的力学性能、抗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该方法可以通过喷涂、电沉积、热处理等手段实现。
熔融混合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采用熔融、熔体热处理以及凝固等过程,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冷却凝固使其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特殊物理性质要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制备技术可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例如,骨架熔渗法通过在金属骨架上填充非金属材料,并通过液相渗透使非金属材料与金属骨架紧密结合;金属转变法是一种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形成间晶相,改变金属的熔点和机械性能的方法。
总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复合材料和应用领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它是将纳米颗粒与聚合物进行复合制备而成的材料。
它不仅具有聚合物的优良性能,还具有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制备出一系列新型材料,其性能也具有了新的特点。
这篇文章主要就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液混合法溶液混合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大致流程是:将聚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添加一定量的纳米颗粒,并进行混合。
混合后将溶液进行旋转蒸发或是冷冻干燥等处理,最终得到所需要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2. 共沉淀法共沉淀法利用一种化学反应,将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同时生成。
首先,将聚合物的前体和纳米颗粒之间形成配合物,最终通过热处理等方法将聚合物生成。
这种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比较密实并且均匀,但其制备难度较大。
3. 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微乳液中存在的复合体将聚合物和纳米颗粒进行连接,最终得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尺寸分散度好,并且制备过程中环境友好。
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1. 医疗领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药物载体、支架材料等。
药物载体一般需要在人体内释放出药物,聚合物的高度可塑性可以让药物载体对不同药物有着良好的容纳性。
支架材料则需要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有利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在纳米尺度调控聚合物表面的特性,使其可以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2. 能源领域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中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制备锂离子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阶段最为可行的电化学储能方案之一,需要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通过将聚合物与纳米颗粒进行复合,可以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减少其自发放电,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储能密度和长寿命。
3. 纳米电子领域纳米电子学是一种前沿的科技,其需要具有小尺度、高性能、低功耗的元器件。
复合材料enf方法
复合材料enf方法摘要:1.复合材料简介2.ENF方法概述3.复合材料ENF方法的制备工艺4.复合材料ENF方法的应用领域5.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较高的性能优势。
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ENF(Electrochemical Nano-Forming)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在复合材料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ENF方法是一种电化学纳米成型技术,通过在金属或非金属基材上沉积一层或多层纳米材料,实现不同材料间的复合。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可实现材料设计等优点,使得复合材料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复合材料ENF方法的制备工艺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基材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表面活性;其次,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基材上沉积纳米材料;最后,对复合材料进行后处理,以实现所需的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基、陶瓷基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复合材料ENF方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果。
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我国已经成功研发了一系列高性能复合材料。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复合材料ENF方法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复合材料ENF技术水平,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深入理解电化学沉积机理,探索新型复合材料体系。
2.优化制备工艺,提高复合材料性能,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生产。
3.拓宽应用领域,促进复合材料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4.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复合材料ENF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3. 层压成型工艺
层压成型工艺,是把一定层数的浸胶布(纸) 叠在一起,送入多层液压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下压制成板材的工艺。
层压成型工艺属于干法压力成型范畴,是复 合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型工艺。
层压成型工艺生产的制品包括各种 绝缘材料板、人造木板、塑料贴面板、 覆铜箔层压板等。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增强材料 热固性树脂
浸胶
胶布
裁
剪
热
脱
切
产
叠
压
模
边
品
合
层压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层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制品表面光洁、 质量较好且稳定以及生产效率较高。
层压成型工艺的缺点是只能生产板材, 且产品的尺寸大小受设备的限制。
4.喷射成型工艺
将分别混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不饱和聚 酯树脂从喷枪两侧(或在喷枪内混合)喷 出,同时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 断并由喷枪中心喷出,与树脂一起均匀沉 积到模具上。
对于颗粒弥散型陶瓷基复合材料, 主要采用传统的烧结工艺,包括常压烧 结、热压烧结或热等静压烧结。
此外,一些新开发的工艺如固相反 应烧结、高聚物先驱体热解、CVD、溶 胶—凝胶、直接氧化沉积等也可用于颗 粒弥散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晶须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将晶须在液体介质中经机械或超声分散, 再与陶瓷基体粉末均匀混合,制成一定形状 的坯件,烘干后热压或热等静压烧结。
手糊成型工艺优点
①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适宜尺寸 大、批量小、形状复杂产品的生产;
②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
③工艺简单; ④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 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 ⑤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硅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硅和碳组成的材料,具有硅和碳两种组分的优点和特性。
其制备方法可以有多种途径,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1. 原料准备:将高纯度的硅和碳材料准备好,分别研磨成细粉末,并进行筛选以去除杂质。
2. 混合制备:将硅粉和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可以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氧气的影响。
3. 压制成型:将混合材料置于模具中,利用高压将其压制成固体坯料。
4. 烧结:将压制成型的坯料置于高温烧结炉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使其烧结成硅碳复合材料。
烧结过程中碳和硅会发生共烧反应,生成硅碳化合物,进一步增强材料的性能。
5. 加工和表面处理:经过烧结后的硅碳复合材料可以进行后续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如切割、打磨、腐蚀等,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表面质量。
硅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导电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备电极材料、电池极板等。
2. 陶瓷增强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陶瓷增强材料,用于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可以与碳纤维等复合,用于制备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如飞机零件、汽车零件等。
4. 密封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备密封件、阀门等。
5. 热管理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可用于制备散热器、热沉等。
总之,硅碳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方法详解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方法详解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它由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或者纳米结构与基体材料组合而成,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调控方法。
一、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液法制备: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纳米粒子或者纳米结构溶于溶剂中,并将基体材料溶解或者悬浮在溶液中,然后经过混合、沉淀、干燥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纳米复合材料。
溶液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一般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但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2. 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将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产生纳米颗粒或者纳米结构,并将其与基体材料进行反应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制备高纯度纳米复合材料、控制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的优势,但是设备复杂,工艺要求高。
3. 真空热蒸发法制备:真空热蒸发法是一种将纳米粒子或者纳米结构在真空条件下蒸发,并沉积在基体材料上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制备高密度纳米复合材料、控制纳米颗粒分布的优势,但是需要高真空设备和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求高。
二、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调控方法1. 界面调控: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控制界面的结合强度和结晶度,可以有效调控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等。
常用的界面调控方法包括防蚀处理、界面改性和化学结合等。
2. 纳米颗粒尺寸调控:纳米颗粒的尺寸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通过调节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分布,可以改变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能。
常见的尺寸调控方法包括溶剂控制成核、溶液浓度控制和反应条件调控等。
3. 组分调控:纳米复合材料由不同组分的纳米颗粒或者纳米结构与基体材料组成,通过调控组分的比例和配比,可以改变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常见的组分调控方法包括混合物质的选择、添加剂的引入和材料配比的调整等。
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将树脂和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组合起来制成的新型材料。
因为其轻便、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预处理1. 增强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增强材料的选择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增强材料。
例如,玻璃纤维适用于一般用途,碳纤维则适用于高强度、高刚度的要求。
在使用增强材料前,需要将其涂覆上一层“大小粒子”填充物,以提高增强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附着力。
2. 树脂的选择和预处理树脂的选择和预处理也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等。
在选择树脂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其生产工艺、成本和使用需求。
为了提高树脂的附着力和表面粗糙度,也需要对树脂进行预处理。
二、混合制备将增强材料和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制备成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混合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合比例、混合时间以及混合温度等因素。
如果混合比例不正确,会使得复合材料的性能受到影响;如果混合时间过短,会使得树脂和增强材料不充分混合;如果混合温度过高,会导致树脂的分解或黏度增大。
三、成型完成混合制备之后,需要将其成型。
常用的成型方式有手工层压法、自动层压法、挤出成型法等。
其中,手工层压法适用于小型复合材料的制备,自动层压法适用于中小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挤出成型法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的制备。
四、固化完成成型之后,还需要对复合材料进行固化。
固化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使得树脂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强度高、密度大的复合材料。
常用的固化方式有热固化和光固化。
其中,热固化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的固化,光固化适用于小型复合材料的固化。
五、后处理完成固化之后,复合材料还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切割、修整、打磨、测量等步骤。
通过切割、修整和打磨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复合材料的尺寸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成形体的制造技术
(1)缝合技术
采用高性能纤维和工业用缝合机将多层二维纤维 织物缝合在一起, 织物缝合在一起,经复合固化而成的纺织复合材 料。 美国的NASA。 美国的NASA。 复合材料机翼,28m长的蒙皮复合材料预成形体 长的蒙皮复合材料预成形体。 复合材料机翼,28m长的蒙皮复合材料预成形体。 缝合超过25mm厚的碳纤维层,缝合速度3000针 缝合超过25mm厚的碳纤维层,缝合速度3000针/ 厚的碳纤维层 分。 相对于同样的铝合金零件重量减少25%, 相对于同样的铝合金零件重量减少25%,成本降 20%。 低20%。
(5) 自动铺放技术
该技术在现代飞机上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并 该技术在现代飞机上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取得了巨大进展。现有的自动铺叠技术已经 取得了巨大进展。 在速度和准确度上有很大增长,而且计算机 在速度和准确度上有很大增长, 技术对它产生了很大影响,铺叠面积也有所 技术对它产生了很大影响, 增长透用) 长纤维的编织(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压挤渗透用)
汽车储气罐
门型纤维编织成形机
碳纤维强化网球拍的成形装置
Beech Starship飞机 飞机 翅膀的成型中使用 高压) 的autoclave (高压 高压 成形
(3) 三维机织
是一种高级纺织复合材料。 是一种高级纺织复合材料。 纺织异型整体织物,如T形、U形、工形、 工形、 纺织异型整体织物, 十字形等型材和圆管等, 十字形等型材和圆管等,还可以创造出许多 新的复杂形状织物。 新的复杂形状织物。
(4) 编织
编织是一种基本的纺织工艺, 编织是一种基本的纺织工艺,能够使两条以 上纱线在斜向或纵向互相交织形成整体结构 的预成形体。这种工艺通常能够制造出复杂 的预成形体。 形状的预成形体,但其尺寸受设备和纱线尺 形状的预成形体, 寸的限制。该工艺技术一般分为两类, 寸的限制。该工艺技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 的二维编织工艺,另一类是三维编织工艺。 的二维编织工艺,另一类是三维编织工艺。
陶瓷基 聚合物基 金属基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液相工艺
液体状树脂的含 浸 预浸料坯成形 (玻璃钢 片状模 玻璃钢)片状模 玻璃钢 塑料 热塑性塑料的注 射成形 热塑性塑料的热 压成形
压力熔浸与无压 熔浸 搅拌铸造 喷射沉积成形 定向凝固共晶 热喷射
定向氧化 定向凝固共晶 利用有机聚合物 的合成
(2) 树脂浸渍技术
一种树脂膜熔渗和纤维预制体相结合的一种 树脂浸渍技术。 树脂浸渍技术。其成形过程是将树脂制备成 树脂膜或稠状树脂块,安放于模具的底部, 树脂膜或稠状树脂块,安放于模具的底部, 其上层覆以缝合或三维编织等方法制成的纤 维预制体。 维预制体。然后依据真空成形工艺的要点将 模腔封装,于热环境下采用真空技术将树脂 模腔封装, 由下向上抽吸。 由下向上抽吸。 目前在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飞机雷达天线罩。 目前在航空领域主要应用于飞机雷达天线罩。
(4) 拉挤
拉挤成型工艺是将浸渍树脂胶液的连续玻璃纤维 带或布等,在牵引力的作用下, 束、带或布等,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模 具成型、固化, 具成型、固化,连续不断地生产长度不限的玻璃 钢型材。 钢型材。 优点是:生产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生产效 优点是:生产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 率高;纤维含量高,浸胶在张力下进行, 率高;纤维含量高,浸胶在张力下进行,能充分 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产品强度高;制品纵、 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产品强度高;制品纵、横 向强度可任意调整, 向强度可任意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力学性能制品 的使用要求;较其它工艺省工,省原料,省能耗; 的使用要求;较其它工艺省工,省原料,省能耗; 制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长度可任意切断。 制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长度可任意切断。
4.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 概述
复合材料的重要领域之一。 复合材料的重要领域之一。 复合材料中至关重要、且为该领域的研究者 复合材料中至关重要、 非常感兴趣的课题。 非常感兴趣的课题。 将最终制品的制造与复合材料的成形一起完 成。
4. 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主要的液相工艺
压挤铸造与压挤渗透 喷雾沉积 热喷射 浆体铸造 定向凝固共晶 金属的定向氧化
(2) 穿刺
利用薄的削棒以正确的角度在固化前或固化 时插入二维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层板中, 时插入二维的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层板中, 从而获得三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从而获得三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改进了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改进了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比缝合技术更具发展潜力,节省成本, 比缝合技术更具发展潜力,节省成本,尺寸 不受限制。 不受限制。
(5) 针织
针织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的方向强度、冲击 针织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的方向强度、 抗力较机织复合材料好, 抗力较机织复合材料好,且针织物的线圈结构有 很大的可伸长性, 很大的可伸长性,易于制造非承力的复杂形状构 目前国外已生产了先进的工业针织机, 件。目前国外已生产了先进的工业针织机,能够 快速生产复杂的近无余量结构,而且材料浪费少。 快速生产复杂的近无余量结构,而且材料浪费少。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预成形体可以加入定向纤维有 选择地用于某些部位增强结构的机械性能。另外, 选择地用于某些部位增强结构的机械性能。另外, 这种线圈的针织结构在受到外力时很容易变形, 这种线圈的针织结构在受到外力时很容易变形, 因此适于在复合材料上成形孔, 因此适于在复合材料上成形孔,比钻孔具有很大 优势。 优势。但是它较低的机械性能也影响了它的广泛 应用。 应用。
固相工艺 气相工艺
粉末冶金(热压、 粉末冶金(热压、 粉体烧结 机械合金化、 机械合金化、SPS) 反应成形 ) 合金箔扩散键合 拉拔等机加工成 形 PVD(物理气相 ( 沉积) 沉积) CVD(化学气相 ( 沉积) 沉积) CVI(化学气相 ( 渗透) 渗透)
塑料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形
4.2 树脂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零件成形及制造技术
(1) 树脂转移模塑成形技术
在模腔中铺放按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的增强材料 预成形体, 预成形体,采用注射设备将专用树脂体系注入闭 合模腔, 合模腔,模具具有周边密封和紧固以及注射及排 气系统, 气系统,以保证树脂流动流畅并排出模腔中的全 部气体和彻底浸润纤维,还具有加热系统, 部气体和彻底浸润纤维,还具有加热系统,可加 热固化成形复合材料构件。 热固化成形复合材料构件。它是一种不采用预浸 也不采用热压罐的成形方法。因此, 料,也不采用热压罐的成形方法。因此,具有效 率高、投资、绿色等优点, 率高、投资、绿色等优点,是未来新一代飞机机 体有发展潜力的制造技术。 体有发展潜力的制造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各向异性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和可设计性、材料与结构的一次成型等性能,自上世纪60 和可设计性、材料与结构的一次成型等性能,自上世纪60 年代问世以来,很快获得广泛应用,成为航空航天4 年代问世以来,很快获得广泛应用,成为航空航天4大材料 之一。随着其材料性能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复合材料 之一。随着其材料性能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 未来在战斗机、大型军用运输机、无人机等平台上必将占 未来在战斗机、大型军用运输机、 有重要地位。 有重要地位。 航空工业中制备复合材料制件的主要要求为:可支付得起; 航空工业中制备复合材料制件的主要要求为:可支付得起; 高度自动化;好的质量控制; 高度自动化;好的质量控制;降低模具成本及缩短生产周 期。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航空工业正着眼于:编织技术;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航空工业正着眼于:编织技术; 先进的铺带技术;非热压罐技术;注射工艺; 先进的铺带技术;非热压罐技术;注射工艺;先进的固化 工艺;全质量概念及热塑性工艺。 工艺;全质量概念及热塑性工艺。
(6) 丝束铺放技术
丝束铺放(Tow Placement)相对较新 丝束铺放(Tow Placement)相对较新,并在 相对较新, 近年格外受到关注。它兼顾了自动铺叠与纤 近年格外受到关注。 维缠绕的优点。能够制造复杂形状结构件, 维缠绕的优点。能够制造复杂形状结构件, 对纤维角度不限制。而且有极大减少生产成 对纤维角度不限制。 本的潜力。未来的开发包括最佳化控制系统、 本的潜力。未来的开发包括最佳化控制系统、 铺放头位置反馈、在线快速检测、准确和高 铺放头位置反馈、在线快速检测、 质量产品。 质量产品。
(7) 层板及蜂窝结构制造技术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FRML)是由金属薄板和纤维 纤维增强金属层板(FRML) 树脂预浸料交替铺放胶合而成的混杂复合材料。 树脂预浸料交替铺放胶合而成的混杂复合材料。 改变金属类型和厚度、纤维树脂预浸料系统、 改变金属类型和厚度、纤维树脂预浸料系统、铺贴 顺序、纤维方向、 顺序、纤维方向、金属表面处理和后拉伸度等可改 FRML的性能 变FRML的性能 主要使用铝合金薄板。使用铝锂合金可提高FRML 主要使用铝合金薄板。使用铝锂合金可提高FRML 的比刚度,使用钛合金可大大可提高FRML的耐温 的比刚度,使用钛合金可大大可提高FRML的耐温 性。 FRML中的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 FRML中的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和碳纤 中的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 维 具有良好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在未来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及无人机等机体具有相当 广泛的应用前景。 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的固相工艺
粉末冶金 薄膜的扩散键合 利用陶瓷-金属(陶瓷) 利用陶瓷-金属(陶瓷)间的反 应 由有机聚合物的合成
主要的气相工艺
PVD(物理气相沉积 PVD(物理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CVI (化学气相渗透) (化学气相渗透 化学气相渗透)
(6) 经编
采用经向针织技术,并与纤维铺放概念相结合, 采用经向针织技术,并与纤维铺放概念相结合,制 造的多轴多层经向针织织物。 造的多轴多层经向针织织物。 由于不弯曲,因此纤维能以最佳形式排列。经编技 由于不弯曲,因此纤维能以最佳形式排列。 术可以获得厚的多层织物且按照期望确定纤维方向, 术可以获得厚的多层织物且按照期望确定纤维方向, 不需要铺放更多的层数,极大提高经济效益。 不需要铺放更多的层数,极大提高经济效益。 两个优点: 两个优点: 成本低; 成本低;有潜力超过传统的二维预浸带层压板 预计未来将在飞机制造中广泛应用。 预计未来将在飞机制造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