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创建与发展方向展望_郭毅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国式管理的 主要贡献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
因此一般都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加 西方管理科学即为中国式管理。如魏长 霖等人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 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 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 果。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 认为,管理体系应该像一棵树,哲学层 面是它的根,所以前提是东方智慧,加 上全球视野与本土化方案,具备这三点 就可称作中国式的管理。
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发展市 场经济的国家都会随着经济建设的过 程,形成区别于他国的各自有效的企 业管理模式。根源于美国文化的美国 管理模式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相 一致,根源于日本文化的日本企业管 理模式与日本的群体主义文化相匹 配。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在 西方的实践经验应用于中国市场时需 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延伸或重新创造。 没有西方管理理论和经验指导的纯中 国式管理不能造就国际一流企业,西 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不同中国的国 情相结合也不可能行之有效。并且中 国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突出重 围,也必须在学习欧美与日本的先进 管理经验过程中,创造出与中国文化 价值观相一致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正是基于此,理论 界和实业界掀起一股研究中国式管理 的热潮。
⑴有管理哲学无管理科学。批判 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的管理思想,没有发展出 任何深奥的管理理论,只揭示一个原 则,即管理者当以德治国。从整体上 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 关注远远超过对组织管理的关注。在 西方管理研究中,企业管理主要是针 对组织,个人道德修养属于励志学范 畴,前者代表是德鲁克,后者代表是卡 内基。并且西方管理科学做到了把哲 学思想转化为管理工具,而中国式管 理却未能把哲学思想转化为管理工
·2007 年第 2 期·
82 Enterprise Vitality 企业 活 力 - 管 理 理 论
具。如果我们只谈哲学,而缺乏相应的 管理工具,那就是一种清谈,而不是管 理科学。
⑵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批判者 认为,中国的“组织管理”,是脱胎于中 国奴隶社会、发扬光大于中国封建社 会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根据的家族式 管理和独裁垂直式管理,它是适应中 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的管理方式,这种 管理方式早已无法适应工业时代和知 识时代对组织管理的要求,也已经跟 不上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并将中、 美、日的管理核心观念作对比:中国式 管理是以家的观念,即以亲情来连接 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农业社会背景的 产物。日本式管理是以社,即用忠诚来 连接人与人的关系,有浓厚的帮会气 息。美国式管理是契约观念,即用契约 来连接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商业社会 的产物。因此认为中国式管理跟不上 时代的要求。
中国式管理存在的批判主义派也在此 一并分析。
1.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现代应用的古 典主义派。代表人物有台湾的曾仕强 等,国内众多的研究《易经》、《孙子兵 法》、《三 国 演 义》、《红 楼 梦》、《西 游 记》、《大学》、《中庸》、《论语》等管理思 想的可作为这一学派的追随者。古典 主义学派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的现代贡献。曾仕强先生在此可谓集 大成者。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07.02.036
80 Enterprise Vitality 企业 活 力 - 管 理 理 论
中国式管理的
□郭毅夫 创建与发展方向展望
中国式管理,最早由台湾的曾仕 强先生提出,提出后引起了理论界与 实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过去几年里 管理培训与研究中的热点。随着近年 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 管理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有关中国 式管理的声音也逐渐洪亮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占祥创立了 “矛盾管理学派”。矛盾管理理论认为把 企业作为赚钱的机器,获得利润最大化
当做唯一目标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因此 提出可持续成长和长寿是企业追求的 根本目标。并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企
业分析,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 力,也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经营管 理者就是在对企业内外存在的矛盾的 管理过程中履行自己的使命的。总之矛 盾管理就是应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和矛盾动力学的原理,来观察和分析企 业的矛盾运动,并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 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
一、中国式管理的界定
对中国式管理的理解,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专家 的曾仕强先生认为,从管理科学来看, 没有中国式管理;从管理哲学来看又 有中国式管理。科学无国界,各国应该 应用相同的管理科学,比如战略工具、 生产管理、营销方法等等,因而没有各 国管理之分,但因文化的差异,管理哲
曾仕强先生认为,中国式管理贡 献的主要管理观念中,第一个是“太极 思想”。太极思想的关键在于,认为“本 来就这样”,以“怎么样都好”的心情, 用头脑仔细想想,然后看情势办事,以 自然的方式自得其乐地顺势行事。第 二 个 是“ 把 二 看 成 三 ”,以 突 破 二 分 法 的困惑。受西方的影响,现代人思维喜 欢“二分法”,把事情分成两个部分,比 如把管理分为人治、法治,认为其中一 个对,而另一个不对。但这是理想状 态,没有哪个组织完全是人治,也没有 哪个是完全的法治,纯黑和纯白之间 总有着无数种灰。第三个是“中庸”,中 庸就是合理。曾教授引朱子的话说: “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
可见,中国式管理就是在全球视 野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并 以此为基础,吸取欧美日等现代管理 科学长处,创造出与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一致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
二、中国式管理各学派观点 的比较分析
目前中国式管理研究学派不少, 单个研究者更多。在此按照一般观点 把其分为三股力量:研究古代管理思 想现代应用的古典主义派;基于中国 人文特征诠释现代具体操作方法的现 实主义派;为使认识更为全面,把否认
·2007 年第 2 期·
企业 活力
8 1 ENTERPRISE VITALITY
管理理论
意义等。另外研究 《易经》、《三国演 义》、《红楼梦》、《西游记》、《大学》等典 籍的管理思想的也可归为此类。
2.基于中国人文特征诠释现代具体 操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派, 也有学者称之 为本土创新派。这一流派按照西方理论 模式,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具体特点,演 绎出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模式和学术观 点。主要有复旦大学的苏东水教授带 领的东方管理学派、西安交通大学的 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管理理论、中国人 民大学李占祥创立的“矛盾管理学派” 以及其他学者进行的本土化研究等。
另外,信永方略管理咨询有限责 任公司总经理唐占库对吸收国际先进 咨询经验,实现风险管理本土化提出 了建议。吴娆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本 土化的路径进行了探寻。程丽霞提出 战略管理的本土化。
以上理论观点的提出,是对中国 社会文化背景下管理实践的总结,尽 管它们大多数只是描述和归纳,较少 的 实 证 检 测 和 较 多 的 前 瞻 式 预 测 ,但 是与全盘西化和一味复古相比,其研 究更贴近中国管理实业界的现实活 动,更真实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管理现 象,这对于提高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 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复旦苏东水先生所下的定义最 全,但似乎使中国式管理具有包容天 下管理的气势。苏东水认为,中国式管 理就是以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华 商管理学“三学”为理论基础,以“以人 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 和治国论、治生论、治家论、治身论“四 论”,再加上人道、人心、人谋、人缘、人 才“五行”和和贵、和合、和谐“三和”为 主线,凝练中国古、近、现代管理思想 精华的现代管理模式。
复旦大学教授苏东水在 《伟大时 代的新学说— ——东方管理学思想的兴 起》一文中,认为自己创立了“东方管 理学理论”。并将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概
ຫໍສະໝຸດ Baidu
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 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管理活 动以人为中心,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自 由、普遍发展。这是基于历史连续性归 纳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人乃天”和“事 人如天”等观点。“以人为本”一词的完 整提法最早出自《管子·霸言》,后又有 孟子的“民贵”论等更接近现代人本管 理哲学的思想。“以德为先”即强调道 德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者要通 过“修己”树立道德之威,在无形中影 响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要通过“修 己”实施自我管理,以求更好地胜任本 职工作。“人为为人”要求无论管理者 还是被管理者必须首先注意自己的行 为和修养,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控 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落实在实践中, 是倡导以身垂范、合理授权与自我管 理。
席酉民教授创立了有着浓重东方 文化色彩的“和谐管理理论”,认为中 国式管理的精髓是和谐。“谐”考虑的 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 例协调、配合得当、可以科学安排; “和”更多地看到的是人的心理感觉、 心理感受。和谐管理不再简单地追求 科学化,而是追求两种思路,也就是席 所说的“双规则”:能够事先安排、用科 学方法解决的,用科学优化解决;反 之 ,让 人 发 挥 他 的 创 造 性 ,随 机 应 变 。 和谐管理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的状态。可以看出,西方管理理论是和 谐管理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方法是和 谐管理设计的工具,从中国文化或中 国哲学的特点,即习惯于整体和辩证 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强调以人为 本,以柔济刚,以情补性,以义代利,关 注人际关系间的和谐出发,有选择地 去使用,来吸取西方管理的精华。
3.否认中国式管理存在的批判主义 派。中国式管理一经提出便备受争议, 对其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认为中国式 管理是“末路狂欢”、“误人子弟”、“阴 风 不 散 ”、“ 反 科 学 ”、“ 有 害 的 噪 音 ”、 “管理歪理”等。其中不乏偏见乃至民 族虚无主义的影子,当然也不乏真知 灼见。对中国式管理的批判主要有以 下几个角度:
⑶无事例支撑。从“中国式管理” 走出的国际性大企业数量也太少,在 这种情况下,所谓“中国式管理”只能 是一种奢谈。
三、中国式管理的发展方向
1.为 中 国 式 管 理 注 入 科 学 精 神 。按 照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演讲,“有系 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 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 神”。古代中国对学术的价值判断常常 局限于“现实有用性”标准。正是这种 心态局限了中国古代的技术不可能进 入更高层次,甚至使中国不可能产生 科学。几十年前金岳霖曾经告诫知识 分子“不做官”、“不发财”、“有独立的 环境”。而这种科学精神,在我们这个 民族却是向来羸弱亟需强化的。对于 管理而言,注重微观的数量和细节精 确,是一切管理的前提。泰罗的科学管 理正是从动作的细节分析开始。相比 之 下 ,中 国 人 更 看 重“ 形 ”、“ 势 ”或 者 “道”。在“术”的层面自汉朝以后,基本
管理本土化研究在我国方兴未 艾,早在 1987、1988 两年,著名管理、 营销学家游汉明教授即在香港主办了 两次管理本土化研讨会,创管理本土 化理论研究之先河。李树林认为中国 管理本土化就是在中国转型期间将向 西方学到的有效管理结合中国国情创 造出来的管理。具体而言其含义有三 层:一是挖掘,充分发挥利用本民族文 化的特点和优势;二是吸收,与世界文 化沟通,吸收先进的国际文化在本土 安家落户;三是贡献,吸收国际文化是 为了创造出发达的本土管理文化,产 生既不同于国际文化、也不同于本民 族原生文化的新亚种。管理本土化是 民族文化图存和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 流的必然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王自强认为,管理 本土化的实质既是民族化,又是国际 化,适当的本土化是全球化的特征。并 且认为管理本土化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本土化不是为了寻根而去寻根。所 以从古典和经典中寻求一些传统概 念,把这些概念与现代管理拉在一起, 认为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在 他看来是不妥的。本土化要在开放中 学习、再造和提升,民族特色的充分展 现是管理本土化的价值和目标所在。
另外,对中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的 管理思想进行阐释发挥,关注度最高 的是《孙子兵法》,中国著名的《孙子兵 法》研究专家吴如嵩教授指出《: 孙子兵 法》 的战略理论是中国战略文化最杰 出、最古老、最典型的代表。鄢德春则 把《孙子兵法》与西方战略管理的各个 流派的思想进行比较,认为 《孙子兵 法》是既考虑规划又考虑环境,既有理 性又有非理性的战略哲学,与西方战 略管理学派的相容性很好。纪洪波则 研究《孙子兵法》战略管理思想的普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