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
传统文化中庸之道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武术研究2019年5月第4卷 第5期传统文化中庸之道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张旭琳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摘 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儒家、道家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等理论学说为核心思想,加之自己的拳理与文化自成一派,在太极拳的习练中又将传统的儒家、道家理论具象化,是学习儒道学说的突破口。
太极拳结合中医理论、吐纳术、引导术、五行学说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拳术。
相对于中国武术的其他拳种,太极拳更是一种蕴含中国传统哲理的拳种。
太极拳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它将儒家的“中庸之道”融入到太极哲理中,研究太极拳与“中庸”的关系,对丰富传统体育文化框架,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 中庸之道 传统哲学思想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5—0021—031 前言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与武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历经千年经过武术家呕心沥血,苦心钻研的一种集养身、颐情、技击、强体、观赏于一体的拳种。
包含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继承了儒家思想,在太极拳的习练、技术风格、太极拳文化和礼仪方面无不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中庸”被儒家奉为最高道德标准,历经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影响了中华儿女的方方面面,在为人处世,如何为官,等方方面面都给人们做了规范。
儒家思想自发展传承至今便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传统文化中无处不透露出儒家思想的身影,太极拳在儒家思想的滋养下,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在技术风格还是在太极拳的传统礼仪中,无不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
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武术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极大贡献,为了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就此展开研究。
2 太极拳文化的产生2.1 “太极”一词的由来《周易·系辞》曾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太极”一词的来源,《周易》中认为“太极”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也是人身体的本源。
太极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自信论述
太极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自信论述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缓慢、连贯、柔和的动作和呼吸方式,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协调,注重控制呼吸和正念,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心理素质等功效。
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道家思想,而后经过多代武术家的继承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要求对技术的研究和练习,更注重对哲学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太极拳强调动静结合、柔与刚的转化,这种“阴阳调和”的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而太极拳注重修身养性、调理呼吸、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锻炼,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身心和谐的关注。
因此,太极拳的传统文化价值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
它不仅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武术与哲学思想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和魅力。
太极拳的发展与壮大,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传统太极文化对太极拳的影响
中华传统太极文化对太极拳的影响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受欢迎和广泛传承的一种拳术。
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还有助于培养人的心境和品格,这与中华传统太极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太极文化的深厚底蕴。
太极拳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太极文化的思维方式。
太极拳追求的是阴阳的平衡,通过练习动作的柔和、缓慢和细微的变化,以表现宇宙之间的万物和谐统一。
这与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中对于和谐、平衡、统一的追求相一致。
太极拳中的动作序列和招式蕴含着悠久的哲学思想,例如“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曲为直”等,在练习中能够引导人们思考生活和处事的方式。
太极拳的练习注重身心合一,有助于培养人的内心修养和品格。
太极拳强调内在力量的培养,要求练习者保持身心的平静和集中,同时注重呼吸与肢体的协调。
这与中华传统太极文化鼓励人们修身养性、修心养性的理念相呼应。
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和内心的平静,从而培养出耐心、坚韧和自律的品质。
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柔和流畅的动作,这与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中所讲求的“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相一致,有助于塑造人的坚韧和包容的品格。
太极拳的推手练习是太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极拳与中华传统太极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
太极拳的推手练习要求双方保持柔和而坚定的力量,并通过互相推撞来发现并化解对方的力量,实现和谐的平衡。
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中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推崇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太极拳的推手练习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通过推手练习,人们能够理解并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力量的交流与和谐,学会应对外界变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
中华传统太极文化对太极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华传统太极文化的哲学思想,并通过运动实践来体现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中对和谐、平衡、统一的追求。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培养了人们的内心修养和品格,使人们得以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到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中对于和谐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简述太极拳的起源
简述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影响力和广泛传播的拳法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由张三丰创立。
张三丰是明朝末年一位著名的道家学者和武术家,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结合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武术技巧,创立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以柔克刚”,强调通过柔和的力量应对外力的进攻。
这种哲学思想源于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顺势而为”的观念,以及易经中的“太极”和“阴阳”理论。
太极拳的拳术动作以圆润、柔和、流畅为特点,强调身心合一、意念贯通。
它注重使用者的内力和呼吸调节,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调节身体、心理和精神的效果。
太极拳最早只是在家族内部流传,并没有广泛传播,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当时一些知名的武术家将太极拳作为一种保健和强身健体的方式,将其传授给更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武术表演。
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健身运动,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
许多人通过练习太极拳,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灵活性,并获得身心平衡和内在的和谐。
总而言之,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由张三丰创立。
它融合了道家哲学思想和武术技巧,强调以柔克刚的原则。
太极拳通过练习调节身心和发展内力,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欢迎的健身运动和武术表演。
太极者,无极而生!刚柔并济才是真功夫!
太极者,无极而生!刚柔并济才是真功夫!
太极,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格调和技艺。
太极拳以柔克刚为基本原则,强调“柔克刚,刚柔并济”,表示柔和刚
强可以和谐共处,而且可以相互转换,力量也可以从弱转变为强。
太极拳的拳法有“九十九式”,这是一种把拳法、招式、劲力运用等综合起
来的技术,具有调节身体机能,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功效,也是锻炼身体
力量的有效方法。
太极拳的招式以轻灵、舒缓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挥手舒卷,腾空而起”的柔和美感,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广泛
的影响。
它可以让人们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也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只有掌握了“柔克刚,刚柔并济”的原则,才能真正掌
握太极拳的真功夫!。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区别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区别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太极文化在其中已有多年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欢迎阅读!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谈到传统,很多人便会问,什么是传统?我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和书籍都是传统。
第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主体是儒家文化。
纵观五千年历史,如今的文化已有很大的发展,但都是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第二,太极拳内涵是什么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通过对万物相生相克的理解,太极拳重在表现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并希望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
太极拳不是进攻性拳法,其主旨在于提高人的个人修养,达到身体各部位,身体与内心,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儒家文化核心思想儒家文化倡导以中庸为核心的礼乐思想,“仁“是其思想核心。
它符合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需求,也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此被古代统治者定位为中国主导思想,从而得到极大发展。
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练习太极拳有中国传统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原理,练习太极拳能预防疾病等功效。
第四,太极拳的发展与儒家文化关系儒家文化倡导“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与太极拳不谋而合。
太极拳主张万物相生相克,人应该与自然相互尊重,和谐发展。
由于基本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太极拳是儒家文化在运动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如何结合现代文化发展趋势促进太极拳运动发展太极拳既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极好方式,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的一种手段。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伦理哲学
1
太极 拳 的 ) 柔 * 与 中国 传 统 伦 理 哲学 中 的 做 人 准 太 极拳 起步修 炼要 求人 们全 身 放松 +内 心清 静+ 以
而 安+能 屈能 伸+ 能高 能低 - 其 实太 极拳练 到刚 柔相 济, 五 阴 并 五阳 的 太 极境 界 时 +才 知 道 什么 叫 . 得 意 * +到 . 得 意 * 时 + 具 体 的 一 招 一 势 + 不 必 拘 泥 于 古 +是. 忘 形 * 的阶 段- 实 质上 . 得意忘 形* 是 太极 拳功 夫境 界最 形 象的 直 观表 达 与感 受 - 老 子 说 . 大 道 无形 * , . 大道 似 水 * +懂 了 水 性 + 也就 掌 握 . 柔 * 性 + 正 确 理解. 柔 * 性 的内 涵与 外延 +可把 握做 人准 则与 处世 哲学 -
. 无欲* 可致 . 大智 � 大勇* , . 大 彻 大 悟* + 所以 老 子 说 什 么 是宠 辱 不 惊.老 子 说 . 宠 者 +尊 荣 / 辱 者 +耻 � 智 而异 +其实 要的 都是 最后 的结 果说 . 太极 拳理 根太 极+故 名太 极拳 - * 太 极理 论的 主要搏击(Βιβλιοθήκη 术科学 &武术文化研究 ’
年2 月 2 0 06 第3 卷 第2 期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伦理哲学
李吉远
1
牛爱军
2
0 1 3浙� 江林 学院 体育 军训 部+ 浙江 临安 3 1 1 3 0 0 /2 3上海 体育 学院 武术系 + 上 海 2 0 0 43 ) 摘 要 太 极 拳是 中 华武 术 园地 中 的 一朵 奇 葩+ 它熔 铸 了中 华 民族 古 朴 而 璨烂 的 文 化+ 使 习 练者 不 仅
论太极拳文化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4太 极拳文化结构的划分 、
在文化学研 究中 , 一般地 , 把文 化划分为三个 层次 : 一层 是思想 、 第 意 识、 念等等 , 重要的有两个方面 : 值观和 思维方式; 二层是文物 , 观 最 价 第 即 表现文化的实物 ; 第三层是制度 、 风俗 , 思想观 点凝结而成的条例和规矩 是 等。 文化按其所面对 的问题可 分为人 与 自然 、 与人、 人 以及人 自身 的关系三 个方面。所以, 我们也把太极拳在文化上分为核 心理论、 修养方法、 技击思 想等三个层次。 4 1太极拳文化核心理论与道家哲学的关系 .4 1 1道家“ .. 重生养生, 全生葆真 ” 思想构成太极拳价值观的理论核心 价值观处于 文化体系 的核心层 次, 它决定 了人 的精神状态 , 别决定 特 了人的生命活动 、 精神投注 的原 因和 方向, 中国道 家思想 的主 流是关于生 命 的 学 问 , 为人 的 生 命 是 最 可 贵 的 , 以 生 命 为 对 象 , 讨 生 命 的 意 义 , 认 它 探 将 重生养生作为人 生的追求 , 将全生葆 真作为人 生的理想 , 求在 复杂的 力 社会环 境中得 以身心两全。 在 太极拳 中如何处理体用 关系 , 其技术体系 建构的理论基础 , 是 也是 其 修养 手段 的理 论指导 。太 极拳 以中国古典 的人体 生命整体观 为理论基
1 前 言 、 太 极 拳 深 深 根 植 于 中 华 民 族传 统 文 化 的沃 土 之 中 ,集 哲 学 、 医 学 、 兵
法、 养生、 艺术于一体, 形成了独 具民族特 色的武术文化体系 , 其中, 哲学是 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源 泉。开展对太 极拳文化哲学思想 的研 究, 不仅为太极 拳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 理论依据, 同时 , 对促进太极拳运 动科学化、 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研究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研究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拳术技术,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太极拳哲学思想的研究:
1. 阴阳哲学:太极拳起源于阴阳哲学,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
相互作用的阴阳二元对立体系构成的。
在太极拳中,运用阴阳思想
来调节身体和呼吸的平衡,使之达到和谐。
2. 自然观念:太极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倡导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自然观念在太极拳中很明显,教练也会
教导学员如何借助自然力量发力。
3. 化劣为优:太极拳的拳理是‘以柔克刚’,即使自己力量不大,也可用柔性制敌。
这是一种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战略思想,体
现了太极拳的哲学精神。
4. 正念:太极拳注重意念和呼吸的统一,强调‘动静之间,意
在腰间’和‘意动身动’等,这体现了正念的思想。
5. 养生观念:太极拳对于养生也有独特的理念。
太极拳拳理强
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奉行以养生为主,防病为辅的理念,以达到预
防和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总之,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
富的哲学思想。
并且,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拳,其起源已可追溯至古代。
传说起源于神农氏,神农氏留下大量关于农业和药物的技术,其中包括太极拳的动作。
因此,太极拳很受古代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种叫做“道”的概念,表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修习太极拳的概念的根源,也被称为自然之美。
太极拳动
作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理论,即木、火、土、金和水,
其中木为木头之坚硬、水为江河之激流、土为大地之肥沃、金为金銮
之耀眼、火为烈火之灿烂。
太极拳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运用自然动作与自然
思想相融合,以调节和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之间处
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太极拳的要点是精准的把握动作的要点,把握好
太极的原理,以其中的“变化”表达出古老技艺的精髓。
总而言之,太
极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老理念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华。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和美妙的动作,更是一种兼具哲学思想和身心健康锻炼的综合性活动。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包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智慧,它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修炼。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吧。
一、太极哲学太极拳得名于太极哲学,太极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它主张“一分为二,两仪四象”,即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和四象所组成的。
太极拳的动作就是以阴阳平衡、开合结合、虚实互动为基础的,这些动作反映了太极哲学的思想精髓。
二、内圈外圈太极拳的动作中,常涉及到内圈和外圈的运用。
内圈是指身体内部组织的一部分,外圈则是指身体外部的肌肉组织。
太极拳的练习就是通过将内圈和外圈协调运用,使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可以练就良好的姿态和动作,还可以让心理得到舒缓和放松。
三、以柔克刚太极拳的动作一般都比较流畅、缓慢,与一般武术相比较显得柔软轻盈。
这与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有关,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主张以柔克刚,即没有使力竟能摧破对方的力量。
练太极拳的人需要掌握身法和力量的转换,以阴柔和柔性的力量,征服对方的硬朗和刚硬的力量。
四、保持平衡太极拳的动作中,需要不断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平衡不但体现在动作的技巧上,还体现在心境上的平衡。
练太极拳的人不仅是在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也在训练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
五、修身养性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即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和磨练,而内心则会得到放松和平静。
太极拳的修炼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和,达到身体健康和精神上的安宁。
六、无我境界太极拳的动作需要注意力集中、气贯全身、动作铿锵有力。
这种铿锵有力的动作中,包含了一种心态,叫做无我境界。
太极拳的练习者将自己的意识放空,融入到动作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这种无我境界的心态可以使人得到身心自由和解放。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其哲学道理深厚,融合
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多种思想。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以柔克刚”,即能发挥最大力量的关键在于运用柔和的力量克制强烈的力量。
这种
思想源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强调了运用柔和的方
式来消除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性。
另外,太极拳也注重身心合一,强调内外相合的运动状态,追求“心静身动”,不仅要注重身体锻炼,也要注重心理修养。
在太极拳中,强调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倡导人们不断地放松身心,达到身心平
衡的状态,从而实现身体健康和内心宁静。
太极拳还提倡“虚实相济”的思想,即在实施太极拳动作时,要
灵活运用虚实变化,才能达到熟练自如的效果。
这种思想在应对现实
生活中的复杂局面时同样适用,即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灵活应对复杂
的形势。
总之,太极拳作为一门涵盖了多种哲学思想的武术,具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思想内涵,在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14021138 刘莹在中国传统国学中,儒、道、佛、武、医、易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渊持久的影响。
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家修心、易讲阴阳、医讲平衡,医无病之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
太极这个词,是由孔子注解《周易》时在《系辞》中提出来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动作柔缓、连贯圆活;及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方面却是相同的。
作为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绵拳”、“十三势”、“软手”。
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
儒家的重礼与太极拳的尚礼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特别注重人的品德修养,主张仁,义,礼,智,信,儒家大师孔子日:“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
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
古代礼的意义甚为广泛,可指国际交际的礼节仪式,亦可指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策制度道德规范等。
在做人方面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太极拳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太极拳的技术,更注重对太极拳的礼仪。
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
除了在学习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太极拳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尤其对太极拳初学者的教育,要让他们在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到太极拳的礼仪教育是太极拳教学与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练习者的必修之课,因为太极拳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
太极拳的文化解读
太极拳的文化解读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的武术拳种。
本文将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解读,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太极拳。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道家思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哲学原理。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注重“虚实结合”、“内外兼修”,将气息、意念和动作融为一体,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目的。
太极拳的意蕴则体现在“太极”二字上,代表着阴阳互生、万物变化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理想状态。
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其理论基础源自于道家思想,强调辩证思维和整体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精华。
其次,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全民健身价值的运动,其柔和缓慢的动作和气息调节的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调节,对于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太极拳也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其独特的动作和哲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学习,对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作用。
太极拳的文化传播太极拳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太极拳也逐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太极拳协会和组织,开展太极拳培训和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太极拳。
此外,太极拳也逐渐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
结论综上所述,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的武术拳种,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载体。
通过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本质和意义,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和学习太极拳,体验其带来的身心健康和文化熏陶,为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不仅在技巧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即通过柔和、缓慢的动作来应对强硬、急躁的攻击。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平衡”的思想,即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极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2. 太极拳注重“内功”,即通过调整呼吸、意念、身体力量等内在因素来实现身心调和、自我修养。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修身养性”的观念相通,强调人应该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上的升华。
3. 太极拳重视“顺势而为”,即在与外界打交道时,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变通。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相通,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适应变化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4. 太极拳强调“以静制动”,即在面对速度快、力量大的攻击时,通过保持内心平静、不被外界干扰来实现对抗。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静虑动谋”的思想,认为在行动之前应该先进行深思熟虑、全面考虑,以保证最终的行动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目标。
总之,太极拳的哲学道理涵盖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智慧,是一种融合了身心健康、个人修养和与外界协调的全面武术。
太极拳的原理
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起源于中国道教的太极哲学。
太极拳的原理是以太极哲学为基础,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呼吸配合,达到身心合一、阴阳调和的境界。
太极拳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阴阳平衡,太极拳强调阴阳的平衡,动作中的刚柔相济、开合相生,体现了阴阳互补、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身体的放松和舒展,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2. 气的调和,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通过深而缓慢的呼吸,调和身体内外的气血,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呼吸的配合,以保持气的畅通和调和。
3. 动静结合,太极拳强调动作的连贯和流畅,但又要求动作中有静止的内涵。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平衡感,以达到动静结合的境界。
4. 心意合一,太极拳要求身心合一,动作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内力,通过意念和呼吸的配合,使身体的动作更加灵活和自然。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用心感受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以达到心意合一的境界。
5. 松柔利索,太极拳的动作注重松柔和利索,不做无谓的用力,以达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效果。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身体的放松和柔韧性,以达到松柔利索的状态。
总之,太极拳的原理是以太极哲学为指导,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呼吸配合,达到身心合一、阴阳调和的境界。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阴阳平衡、气的调和、动静结合、心意合一和松柔利索,以达到太极拳的境界。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太极拳的原理,从而受益于太极拳的修炼。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作中的体认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作中的体认太极拳是中华有文化底蕴和思想的武术瑰宝。
从它的名字由来、拳架名目以及其对眼神、腿劲等基本要领的要求,均展示了它耐人寻味的哲学内涵。
太极拳是蕴涵丰富儒道哲学思想的哲拳,在快节奏的热兵器时代,它的发展前途令人迷茫,如何突破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文试从哲学角度阐述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抛砖引玉,让国人重新审视自身的优秀文化,更好更稳地让太极拳走向世界。
太极与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太极是汇聚中华文化精髓的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将该精神运用到武术上,即称太极拳。
两者虽不可等同,但太极拳是太极之道的表现途径,所以,太极拳蕴涵了太极的精神内涵。
太极最早出处于《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和《周易·系辞上》,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但作为拳名,则始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据王子和先生在其《太极拳涵化文集·太极拳书及其它》中考据,该拳论的创作时间是于清乾隆六十年间(1795年),距今仅两百一十余年。
然而,依据种种迹象,可以相信在最早时不叫太极拳,也不是某一人创始的,乃经长时期我文化与武艺,相互冲击融汇而成的一种具代表中华民族性的武艺。
太极拳是哲拳,是由无极而太极的道化所形化生成的一种道体,它实现为人体活动则是八门五步十三势的现象。
也就是说,太极拳虽根源于道法自然,但其本体实现的现象需要有人体生命上三种高品质的灵根(生魂、觉魂、心魂)作为支持。
通俗言之,即以习练太极拳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太极拳的哲学内涵。
太极拳中的哲学思想,尤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重。
太极拳讲究静柔阴阳虚实的这个总要领,源自道家哲学;而太极拳中的具体动作,我们又可以以儒家哲学的眼光来品味它。
儒道二家的哲学精神在太极拳中合而为一。
无为是道家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理论,将无为实践于太极套拳,触目皆是。
需要澄清的是,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从老庄著作的研读中可知,无为是不违背自然和事物的生长规律,任其自行发展,物我合一,顺势而为。
身心兼修——太极拳与中国先秦哲学之契合
・ 1・ 5
身 心 兼 修
— —
太极 拳与 中国先秦 哲学之 契合 ①
康庆武 ② 晁胜杰③
(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 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 0 4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 6
江苏
南京
2 09 ) 10 7
内容提要 : 太极 拳以 中国传统哲 学精 神 为其 理论 支柱 , 哲 拳” 有“ 的美誉 , 身心 兼修 ” “ 则是这
・
5 2・
贵 州 文史 丛 刊
21 0 1年
第 4期
创 拳者 的理 想是让 其 成为 这种 拳术 : , 以使 人身 体康 健 、 寿 延 年 ; , 以让 人 与化 育 天地 万 物 之 大道 小 可 益 大 可 合 而为一 !虽仅 为一 种拳 术 , 我们 通 过太 极拳 可 以看 到我 们 的 民族 情结 、 神 意志 , 有 道德文 明。[ 但 精 还 3 ( ) 二 太极拳 之 源起 关 于太 极拳 的起 源 , 界还 有 争议 , 学者普 遍 接受 的说 法 是 : 极 拳最 早 发 源 于 明末 清初 河 南 温县 陈 学 被 太 家沟, 创拳人是陈王庭 。 H 陈王庭 , 原为 明战将 , 明亡后因不愿效命于清而退 隐山林 , 以躬耕为业 , 闲暇造拳 为 娱 , 极拳 由此 而生 。从 陈王 庭 的一 篇逸 文可 以看 出他 当 时造拳 的一些 线索 : 太 “ 叹当年 , 披坚执锐 , 扫荡群氛 , 几次颠险。蒙恩赐 , 图枉然 。到而今 , 年老残喘 , 只落得《 黄庭经》 一卷随 身 伴 。闷来 造拳 , 忙来 时耕 田… … ” 从 这篇逸 文 可知 , 陈王庭 , 隐者 也 。 因此 才 能在 恬 淡 虚静 之 心 境 下 创立 太 极 拳 。陈 的 《 经 总 歌 》 直 拳 则 接 说 明了他 造 的拳 和 我们所 谓 的太 极拳 是 同一种 拳术 : “ 放屈 伸人 莫知 , 纵 肘靠 缠绕 我 皆依 。 打推 压 得进 步 , 撂横 采 也难 敌 。钩 棚逼 揽 人 人 晓 , 劈 搬 闪掠取 巧 有 谁知 , 佯输 诈走 谁 云败 , 引诱 回冲致 胜 归 。滚拴 搭 扫灵微 妙 , 横直 劈 砍奇 更奇 , 进遮 拦穿 心肘 , 风接步 红 截 迎 炮 捶 。… … ”6 [ 2
当代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发展
当代太极拳文化内涵及发展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之一。
太极拳被誉为“气的美术”、“运动的哲学”、“医疗的艺术”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灵修养、社交交流都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发掘,同时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太极拳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哲学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哲学思想。
太极拳强调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等等哲学思想,让人们从太极拳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养分。
2.身体养生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疲劳等等。
3.文艺表现太极拳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技术规范上,都具有很高的文艺价值。
太极拳在表演时有着优美、流畅的动作,可以展示出自然、和谐、美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太极拳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展望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太极拳成为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运动。
未来,太极拳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1.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太极拳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太极拳已经成为人们理想的健康运动和生活方式。
未来,太极拳在国际上的普及和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2.科技与传统的结合太极拳的发展不仅在于传统,也离不开现代化的科技支持。
未来,太极拳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应用,如VR技术、智能监测等,将太极拳的传统与新技术的融合,推出更多更科技的太极拳健康产品。
3.文化创新成为重要趋势太极拳文化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属性的文化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太极拳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文化形式和内容,提升其时尚元素和群众性,以保证太极拳文化的持续繁荣。
总之,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身体养生、文艺表现等多个方面,未来太极拳将会搭载更多的科技元素,融合传统与时尚,走向更加广泛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太极文化的起源与哲学意义
太极文化的起源与哲学意义太极拳在中国民间广受欢迎,但其起源与哲学意义的深刻又为人所忽视。
太极文化始于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探讨太极文化的起源与哲学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太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一、太极文化的起源太极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商代。
商代的兵器具有独特的对称性和流畅性,表明当时的冶炼工艺已经相当精湛。
在商代的文物中,最早的太极图形出现,它被解释为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对称,并象征着宇宙的无限。
太极文化的发展与道家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家哲学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内圣外王”,通过自我修养,使得内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心灵与身体的完美协调,进而体现在和谐社会中。
太极拳即是这一思想的实践,通过呼吸,放松,以一种平和和谐的方式,充分发挥出身体内在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气息称为“气”,这种思想形成了太极文化的基础。
二、太极文化的哲学意义太极文化的哲学意义与道家哲学息息相关,它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之始终源于无极,连绵不断绵延不绝,浩荡无际。
太极文化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改变,引发外在的变化。
尤其是对自我内在能量和聚集在身体内的能量的修炼,太极拳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身体的运动产生出自然的力量,从而将这种自然力量转移出来,启迪人们的灵魂。
太极文化的哲学意义,强调了自然与人的融合,人的生命本即属于自然,只有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太极文化的哲学思想,倡导人们学习自然,尝试与自然相交汇,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
三、结语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太极文化的学习,一个人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克服不断出现的困难,达到内心的平和和谐。
同时,太极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也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得人们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张茂珍主编.陈式太极拳精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姜娟.太极拳对青少年健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2008(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
2005
[4]王步标等.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班级:能动 152
课程: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学号: 1500160269
姓名:潘成东
老师:郑志兵
关于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浅悟
摘要:太极拳的由来,其蕴含的思想与内涵,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关键词:太极拳太极太极图思想中国传统哲学
千百年来,不同的时代,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但这次我想来谈谈“武”文化。
这个简简单单的“武”字也蕴含着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底蕴。
什么是“武”?止戈为武。
当这个字被创造出来时,就蕴含着先人赋有哲学的思想。
“武”是用来停止战争的方法,代表着和平,而不是用“武”来挑起战争,持强凌弱。
我认为,对世界而言,中国最具有代表性,思想哲理性的武术应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然而关于传统太极拳的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我认为太极拳之根本应为“太极”,又何为之“太极”?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
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应是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吧,以至于不少大家去研究它。
说到太极,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道家,太极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
我对于“太极”的印象,可以从小时候说起,电视剧,电影里都可以见到,在清晨的公园里也可以看到老人打着太极拳,玩着太极球,最令我感兴趣的便是那太极图。
那太极图就好似两条鱼缠绕在一起,黑白两色又显得古风古韵的。
看着太极图,有时会有种感觉,会觉得黑色那块部分很刚强,白色的部分觉得很柔和,这也便是太极拳中刚柔并进的感受吧。
道家索崇尚的是“万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吧,活的自在逍遥,又何必拥有烦恼,我也很崇尚这乐观的态度,可是从这“太极图”中,我对着“太极”又有着不同看法。
我觉得就做人而言,“太极图”里就好像充满着哲理,如黑色块部分,让我感觉就充满着一股韧劲,代表着坚毅,顽强,这是我们人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面对挫折、逆境,我怎能就一洒脱的心去面对,而不管,就应该顽强的与其对抗着,抗压着,不能被其打倒;白色部分,又让人会感受到一种“柔”,一种谦虚,礼貌的感觉,平常生活里,对待他人,对待事物,我们不应礼貌么?与人为善,也便是与己为善,平等对待他人,他人也便会尊重于你,这也是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多必须的品格之一吧。
黑与白缠绕相交,我有仿佛看到不同人和谐共存着,我感受到了自我可以与这世界相融,这便就是“太极”的奥妙吧,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
太极拳或许就是一种让我们去感受“太极”之奥妙的途径。
“柔”时,我们微闭双眼打桩,用心感悟自然,或专于某件事,让自我有着不同的看法,心放平,我们的脑海里的想法应不在拘泥于一种,平静着,我们的所想或许会超脱于自我之外。
调整呼吸,让整个身体放松,此时的你应是最真实;“刚”时,各种套路训练着身体的协调性,强健着自己的体魄,可以保护自我。
对于王阳明先生所讲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太极拳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太极拳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就是把“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拳理和拳法中,从而达到逐步完善。
太极拳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和谐,所以“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其套路的动静、虚实、开合、刚柔、轻重、蓄发、进退等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通过长期修炼,能使人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和一、形神合一”的最佳境界。
太极拳也体现着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
其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基本理论,以此为行拳的根本。
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揭示出事物中正反、强弱、生死、远近、前后、上下、虚实、难易、动静、快慢、刚柔、美丑等诸矛盾“负阴抱阳”、既对立又统一,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相生相成、相形相亲的关系。
太极拳就是依据传统哲学中这种既对立又统一、阴阳相济、阴阳互根互生的思
想来构建其拳理和拳架造型的。
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其中就涉及了阴阳、动静、屈伸、急缓、隐现、左右、仰俯、进退、强弱、快慢、远近等十几对阴阳对立的矛盾关系,正是在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产生了和谐,太极拳家们把这些思想理论与太极拳实践结合而形成了具有深厚哲理的太极拳术。
太极拳也应是一种具观赏的的拳种,在每招每式每个动作中,都要求对称平衡,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柔相济,阴阳合德;要求所有动作非圆即弧,非顺即逆,螺旋缠丝,裆走下弧,即使倒换重心,也不允许简单地把重心平移或上抬过去,要求拳架外形美与内在神韵美有机结合,不仅每个动作的造型都能给人美感,而且尤其要有潇洒而凝重、轻灵而沉稳、舒展而紧凑、圆活而端庄、有理有节、有情有景、赏心悦目、意趣盎然等美感。
中国人在表达审美意趣时具有含蓄、朦胧或虚化的特点,而太极拳所讲究的“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等特点正是体现了一种美的修养和美的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太极拳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术拳种,它的奥妙不应只是这些,我想每个人对于太极拳会有这不同的感悟,它蕴含的哲理是我们收益无穷的,毛主席也曾倡导过全民太极拳,我想在这飞快的时代进程中太极拳不会消失,应该是说太极拳不单单只是对于老年人,对于研究它人游泳,我希望的,大脚快步走的人们,能在某刻停下,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在清晨或晚睡前,打打太极,静下心来感悟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