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考点名称: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第八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抗日战争的爆发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军事进攻,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22课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取得重大胜利。
3.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破坏交通线、拔除日军据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4.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第23课内战烽火(国共内战)1.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分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四个阶段。
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历史。
其中抗日战争部分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重要战役和胜利结束等内容;解放战争部分则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进程和胜利的意义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英勇奋斗,认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必然性。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一次伟大斗争。
作为中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八年级抗日战争知识点。
一、抗战爆发背景1931年,日本为了扩张势力,制造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沈阳。
接着,日军向华北、华中发动进攻,中国政府采取了“和平抗日”政策,但日本并不听从。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至1938年底。
第二阶段为相持阶段,1939年至1941年。
第三阶段为反攻阶段,1942年至1945年,中国军队逐渐打垮了日军。
三、抗战胜利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有许多决定性的战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华北决战、华东会战、长沙保卫战、珍宝山战役和彭德怀部的辽沈战役等。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策略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实行了不同的抗战策略。
初战失利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内战停止,城市抗战,游击战争”的策略。
另外,中国还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团结各族群众,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中国经历了8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第一,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第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第三,促进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总之,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爱国和报效祖国。
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doc
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知识点总结: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⑴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⑵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⑶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⑷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九一八事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背景:(1)国际背景: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发动对外侵略;英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
(2)国内背景: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经过: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挑起九一八事变。
3、结果: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日本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州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相关资料:歌曲《松花江上》、蒋介石的密令)。
4、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面临严重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重要关头,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5、教训: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国共两党应尽弃前嫌,联合抗日。
二、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背景: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民族危机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③蒋介石到西安督战。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3))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影响: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知识点
[键入文字]
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知识点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战争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取得进步! 九一八事变
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
目的: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时间:1931 年9 月18 日
导火索: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小段铁轨,诬陷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国民政府当时态度: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予抵抗。
结果:东北三省沦陷,使得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的反抗:A 全国大中城市召开救国大会,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
B 工商业
者抵制日货,呼吁对日实行经济绝交。
C 青年学生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收复多伦地区:冯玉祥、吉鸿昌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等地。
西安事变
时间、人物、地点:1936 年12 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
根本原因:全国形势危急,抗日救国浪潮高涨。
直接原因:张、杨对蒋介石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
目的:逼蒋抗日
经过:1936 年12 月12 日,张杨毅然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及随行军政要员,并通
1。
八年级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达标测试
1、每年9月18日,辽宁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提醒人们不要忘 记哪一国耻? (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卢沟桥事变
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人民面临如此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是 ( )
④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
•; https:/// 炒股配资平台 ;
•凶申恶煞一般の毒吙教成员,袁离有些害怕.“阿离,别害怕.”袁菲握着袁离の手.“保护两位小姐.”罔辉队长大声喝道.拾多名袁家の护卫,将袁菲与袁离围在中心.鞠言在众人之前,体内申历微微运转,他看着对面の三教主.“死!”鞠言口中轻轻说出了一个字.他抬起手,一道申历涌动而出.浅浅
是要把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对不能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 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本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
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中国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㈠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⑴日本扩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 ㈡抓住时间、发动者、目的等要素,概述西安事变的经过。 原因)⑵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 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
断分化;⑶国难当头,张学良、杨虎城深感同共产 ㈢知道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概述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1936 年12月 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派兵逮捕 党打内战没有出路,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提出和平解决事变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做张、杨 了在西安的蒋介石及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并通电全国, 做出的巨大努力,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评价:“伟大的爱国者,民族的千古功臣” 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的工作,同蒋介石进行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 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㈣评价张学良 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促成了事变的最终和平解
八年级抗日战争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抗日战争主要知识点八年级历史教学中,抗日战争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被深入地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抗日战争主要知识点进行论述,让学生们能够更 fully 地掌握这一部分历史知识。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解放战争。
它的起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并战胜了清政府,中国赔款、让地,失去了对朝鲜的保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之一。
2.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以“满洲国”名义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
3. 1937 年,日军在中国北平发动“七七事变”,这标志着全面性的日中战争爆发。
以上三点,深刻地说明了中日关系的紧张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性。
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民在纷乱无序的时期中不断探索、寻求解决办法,最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二、抗日战争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抗日战争的战略布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即山西、山东、淮河、皖南、湘南、华中、华南、华北等地。
其中最为激烈的战斗包括了淞沪战役、武汉保卫战、三大战役、平型关战役等等。
2. 敌后战场敌后战场是中国红军和游击队在抗日战场之外,以敌人的后方为作战地区进行的游击战。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
3. 反“扫荡”日军在华南、华中、华北等地大肆进行“扫荡”,摧毁中国抗日军队、烧毁民居,妇女、儿童惨遭屠杀。
抗日战争的反“扫荡”斗争是中国军民和解放区各党派力量联合对抗日军,保护人民安全和财产的一场斗争。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和各抗日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1. 正面战场胜利1945 年 8 月,中日战争正式宣告胜利。
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淞沪、平型关、三大战役、武汉保卫战和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争中的重大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九一八事变:2.一二九运动:<1>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北平<2>影响:“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在“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表现出了怎样可贵的精神风貌?答;表现了青年学生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反映了青年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
3.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结果:和平解决<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A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十五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1.卢沟桥事变:A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
B卢沟桥战略位置: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成为中日必争之地。
C事变影响:既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又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D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背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过程:<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3>1937年8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3.淞沪会战:A时间:1937年8月13日地点:上海B民族英雄:谢晋元特点: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C特点:会战持续了3个月后,上海沦陷。
D影响: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4南京大屠杀:A1937年12月,13日B对象: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指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开始,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共持续了八年之久。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主要源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1. 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自19世纪末以来,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战争和掠夺,逐渐获得了对中国的控制权。
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并对中国各地进行了经济和军事上的侵略。
2. 中国人民的不屈抵抗: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扩大侵略的规模。
中国人民开始组织起来,积极抵抗日本军队的入侵。
一系列的抗日宣言和抗日游击战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二、抗日战争的特点与进程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以民族解放和抵抗侵略为目标的全面抗战。
战争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 游击战争阶段:从1937年开始,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下,组织起来展开了广泛而艰苦的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使日本军队陷入了长期的困扰,给中国人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 根据地战争阶段:在游击战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广大的根据地。
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重要后方,也是抗日战争的战略支点。
以延安为核心的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象征。
3. 正规战争阶段: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中国的正规军队日渐壮大,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与日本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正面战斗。
1944年,中国军队在百团大战中取得较大胜利,对于进一步扩大抗日战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进程解放战争,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政府,取得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争。
解放战争开始于1946年,结束于1949年,持续了三年之久。
1. 国共内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国内爆发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军事对抗。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次合作
背景 合作对象 不 同 政治基础 点 斗争对象 合作方式 封建军阀割据, 阶级矛盾尖锐 与孙中山左派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 打倒军阀 党内合作
第二次合作
民族矛盾成为 主要矛盾 与蒋介石亲英 美国民党 抗日宣言 打倒日帝 党外合作
“历史是不可忘记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
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 山表示,“今年我们举 办这么大规模的纪念活 动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告诉人们勿忘 历史、振兴中华;第二 是向世界呼吁人类的持 久和平。”
知识梳理
6、抗战中的重要战役
(1)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 (2)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 于美国投下的 两颗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 正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
产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 一个原因最重 要?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比较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 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 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 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 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 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 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屈原”、“苏武”、“蒋干”、 “毛遂”、“共工”。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 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D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里程碑: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 志是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模战役是 百团大战 ; (3)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是 抗日战争的胜利 ;
初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讲解
初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讲解初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讲解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15课)9、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11、西安事变:性质:爱国“兵谏”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评价张杨二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兵谏”,具有正义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民族英雄)意义及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1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3、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4、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2007年是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启示:战争残酷,应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警惕战争,争取和平;刻苦努力,保卫祖国。
15、中国军民抗日事件:战役名称地位指挥者党派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共产党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李宗仁国民党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彭德怀共产党历史事件时间根本原因地点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 1931. 09.18日本经济危机沈阳东三省沦陷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西安事变 1936.12.12民族矛盾上升西安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 1937.07.07侵略整个中国北平平津沦陷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16、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归纳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1)时间:1948年9月—11月(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3)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4)中心:徐州(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规模最大、战果最丰)4.平津战役(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月(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五个阶段: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考点 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2)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一二·九运动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划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幅员。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高呼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1)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根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七七事变(1)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中华全民族抗战开始。
5.第二次国共合作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说明抗战立场。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成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6.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7.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八上四单元复习
21(2009.江苏苏州卷)今天我们 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怀”、“交通破袭 战”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 现的历史事件.
A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B 淮海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2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
①工农红军②工农革命军③八路军④解放军⑤新四军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 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 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战役
名称
台儿庄
战役 百团 大战
指挥者
意
义
取得了重大胜利; 李宗仁 鼓舞了抗战士气
中国军队主动抗击日军的 彭德怀 一次大规模战役。提高了 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 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事迹简表 代表人物 主 要 事 迹
B.它使中日矛盾开始上升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9.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 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A.歌颂祖国
C.抗日救亡
B.追求理想
D.抨击时弊
30.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哪一事件后东 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国民革命军
B、抗日义勇军
D、八路军
12 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几次侵略事件, 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③、旅顺大屠杀
②、七七事变
A. ③①②④ C. ④①②③
④、南京大屠杀
B. ④③②① D. ③②①④
13 被日本右翼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 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C、旅顺大屠杀 B、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7.《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 ‘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证明这一句台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8.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相同意义有: ①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八上六单元 抗日战争提纲和背诵(1)(1)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一、九一八事变1.原因: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日本有机可乘。
2.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3.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4.东北军民的抵抗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杨靖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5.意义: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一二·九运动(1935.12.9)1.背景:华北危机。
2.口号:“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4.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蒋介石坚持内战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直接原因)2.时间、人物:1936.12.12 张学良、杨虎城3.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
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进行协商。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联共抗日等条件。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四、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7.7 英雄人物:赵登禹、佟麟阁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五、第二次国共合作1.共产党部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2.合作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六、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13日(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2.罪行:日军用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等手段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梳理一、日本侵华策略变化(一)国民党消极抗战1、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顽固派针对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二)中共积极抗战: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二、全民族抗战表现1、正面战场: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2、敌后战场: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3、学生、广大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4、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中共七大★必考(一)召开:1、时间:1945年4月2、地点:延安(二)内容:1、政治上:总结历史经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②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3、思想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四、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一)日本投降的原因1、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2、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投下原子弹。
3、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二)日本投降的标志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日本投降的意义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必考1、胜利的原因①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前提条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③重要保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④外部因素: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歌曲《松花江上》)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派周恩来去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2、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2、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什么会议?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做了什么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意义)2、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是在哪一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图1卢沟桥事娈图2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1)图1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你知道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吗?937年7月7日(2)请你举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抗击日军所进行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3)图2所反映的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1945年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国的抗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极端势力的崛起对中国构成了严重威胁。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侵略和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而后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进一步扩大了侵略行动。
中国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民众的呼声下,被迫采取抗日行动。
二、抗日战争的过程1. 渡江战役: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南京举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渡江战役,成功夺回了南京,不仅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也使世界对中国的抗日斗争有了更多的关注。
2. 八年抗战: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中国进行了艰苦的抗战。
中国军队和民众组织起来,进行了多次战役,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游击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日军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苏日战争:中国抗战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是1941年苏联对日本发动的对华战役。
苏联军队在边境地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迫使日本军队不得不分兵应对,使中国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4. 美国的参战: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引发了美国的义愤,并加入了对日本的战争。
美援中国使中国得到了更多的援助,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抗日战争的结果1. 抗战胜利: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
中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并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战争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抗战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抗战经历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推动了社会的团结与进步。
3.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的抗战胜利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统编八上知识要点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统编八上知识要点复习•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二、主要知识点(一)九一八事变1.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沈阳2.借口:柳条湖事件;3.经过:日本关东军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4.结果: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日本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东北人民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5.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6.抗争: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标志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游行遭到镇压。
3.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背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2.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名称: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一)背景:
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的方针,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制造许多侵华事件,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二)爆发:
1、1937年7月7日夜,“七七事变”爆发;
2、“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3、随后,日本派遣陆军十多万人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三)过程:
1、全民族抗战:
而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2、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 11,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
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10月,日军攻入上海市区。
谢晋元率部英勇抵抗。
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3、前期战况:
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上。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
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4、日军的滔天罪行:
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
②扫荡潘家峪:1941年的一个黎明,日军对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全村有一千两百人被杀害
③细菌实验:日军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称为“七三一”部队
5、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拔掉敌人近三千个据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6、国外战场:
1942年,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攻击中国云南。
中国派遣远征军同日军作战,并帮助英军摆脱日军包围。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退日军。
(四)抗战的胜利:
1、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宜布无条件投降。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2、原因: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会聚了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各界爱国人士
②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并在抗战困难时期,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扭转了战局
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④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积极援助
3、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杭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战场则始终如一。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差别决定了该特点。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作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不动摇、不退缩,在相持阶段成为消耗日军的主要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
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因此得道多助。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是根本原因。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4)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与支持。
抗日精神: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
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
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
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
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
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2、两大战场的抗日状况:
(1)正面战场(国民党):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2)敌后战场:
路线:
(洛川会议)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战场: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枢和总后方:陕甘宁边区。
结果:
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