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 段天

合集下载

“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周分界标准考古地层”发掘回望

“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周分界标准考古地层”发掘回望

2021.09(下)黄河黄土黄种人大家期待已久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即将出版了。

作为“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自启动以来,就备受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书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终成果,系统地反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规划、目标、技术路线、各学科的研究过程与成果,多学科的整合及其所得出的最终结论等,呈现了整个项目的全貌。

笔者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有机会参加这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与有荣焉。

具体来说,笔者承担的是“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课题中的“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并主持发掘以97SCMT1H18为代表的“商周分界标准考古地层”,迄今已20余年。

回望当年的经历与收获,的确感慨良多。

一、机遇与幸运1989年,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队调到丰镐队,此后,一直作为丰镐队的一员参加丰镐遗址的考古工作。

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笔者被聘为“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课题下“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的负责人。

参加该专题田野工作的还有杨国忠先生和技师李智凯、闫松林和师孝明。

该专题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在文献记载和前人考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建立丰京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分期断代标准,为确定文王建都于丰和武王伐纣的绝对年值,以及为建立西周各王的绝对年代标尺提供考古学基础和背景清晰的14C 测年样品。

专题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周文王迁都于丰至西周末年平王东迁之间各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并通过对这些遗存的科学发掘,提供出土背景清晰、考古学文化分期断代明确的14C 测年样品。

再通过对这些样品的科学测年,建立西周时期政治中心———丰镐遗址的绝对年代标尺,为武王伐纣和西周列王年代研究提供一条时间主轴和时段范围。

其中,武王伐纣的年代不仅是“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是整个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关键节点。

与之相应,寻找与武王伐纣并建立周王朝的时间点相关的古代遗存,是“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的核心目标。

江淮古文明群舒史迹钩沉

江淮古文明群舒史迹钩沉

江淮古文明群舒史迹钩沉春秋蝉纹鼎(怀宁县文物所馆藏)西周春秋时期,群舒作为安徽古方国中荤荤大者,立国五六百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开化,尤有不没之功。

本文拟依据文献的零星记载,益以甲骨卜辞、金文等文物考古资料,对群舒的族源、迁徙、地望、军事诸问题,进行初步的考论。

一据《世本·氏姓》及《左传》文公十二年杜注,群舒为偃姓,皋陶后裔。

皋陶是继太皥、少皥之后的东夷首领,生活于传说中之舜禹时代,清人雷学淇《世本校辑》对此有博洽的考证。

皋陶之后有英、六、群舒等,皆建国于江淮之间,然其始居地却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帝王世纪》曰:“皋陶生于曲阜。

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

”而曲阜本是“少皥之虚”,①少皥为嬴姓,按段玉裁的说法,“偃、嬴,语之转耳”②,两姓血缘相近,皋陶偃姓部落群,即由少皥嬴姓部落群分支而出。

又少皥文化,唐兰先生认为,与大汶口文化意义一致,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今鲁中,鲁西南和苏北一带,这里也正是夏商以来东夷族繁衍生息之地③;从古史记载看,少皥、皋陶后裔莒、郯、奄、徐等均居住于此,则群舒发源地亦应不出这一范围。

再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齐陈成子救郑“及留舒,违穀七里,穀人不知”。

留舒,《诗·车攻》郑笺及《水经·济水注》引作柳舒,当今山东东阿县旧治东阿镇东北,所谓“留舒”,当即舒人迁离故地,表示留恋之意,如果推测不误,则舒人始居地就在今山东东阿县一带。

宋人郑樵撰《通志·氏族略》,认为舒姓“望出巨鹿”,秦汉巨鹿郡辖地即当东阿稍西北。

舒人迁离故地的时间,大概是西周初年。

当商朝灭亡后,周王室及其所封东境诸侯对商的与国徐、奄等的反叛,屡次大规模征伐。

奄即指偃姓部族建立的国家,征奄的记载,见于《左传》、《尚书·多士》、《多方》、《孟子·滕文公》及临沂汉简《孙殡兵法》等多篇,奄人失败后,其遗民被划归伯禽管辖④。

奄人不甘周民族的统治与兼并,乃大部分迁离宗邦,以求外展其势。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通信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通信

淮系文化的早期发展与三代变迁考古学界的主导认识是把中国腹地的史前文化分为长江、黄河两大文化区域,而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只是长江、黄河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汇,具有中介性质,并习惯地把属于淮河流域的河南中、南部和山东的中、南部视为黄河流域,把淮系裴李岗文化和西来的仰韶文化简单地串为一脉相承。

但迄今的考古发现已初步证明淮河流域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淮河文化大系”。

以新视角审视淮河文化大系是对中国史前文化结构研究的重要调整与修正,将为先秦史籍记载、实际存在的淮夷国族和以徐舒文明为代表的淮夷文明找到史前源头,并理顺淮系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一个侧面来展示多源的四夷诸族及其文明如何以三代王朝文明为核心,抟糅为夷夏共同体和走向秦汉帝国文明的历史之路。

一淮系文化的历史舞台淮系文化以淮河流域,包括河南中南部、安徽淮北和江推之间、苏北以及鲁中南淮河支流泗、沂等河流域,为主要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分迁到豫西南、鄂西北、皖西南、鄂东乃至长江南岸。

淮河流域诸史前文化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发展阶段也大体表现了同步性。

二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发展阶段及裴李岗文化的主源性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

裴李岗文化以“贾湖类型”内涵最丰富。

还有比贾湖类型更早的以绳纹角把罐和方口盆为突出特征的“贾湖下层”遗存。

安徽淮北小山口一期文化也是淮河流域很早的一支文化,它与裴李岗文化似无明显的接触。

鲁北的后李文化是否已分布到鲁中南的淮河流域,目前尚无直接证据,但它至少是与淮系文化接触、融合最早的一支原始文化。

第二阶段淮河流域发展起了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诸多文化,形成了淮河史前文化大系,显示出裴李岗文化的主源性。

仰韶文化由关中、豫西渐次东来①,使裴李岗文化发生了分化:一部分留在原地与仰韶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两源特色的仰韶文化新类型。

(郑州大河村)报告称,仰韶文化前三期的一些特征明显地继承了裴李岗文化的因素,后四期具有明显的仰韶文化因素,但鼎类始终存在。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 段天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 段天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段天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130012)[摘要] 在龙山时代,从江淮地区来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江淮土著遗存以及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产生了影响;到了夏时期,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南下成为了影响宁镇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催生了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同时还传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构成了点将台文化的主体。

此外,点将台文化中还保留了龙山时代的部分遗存,从而表现出了宁镇地区夏时期错综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关键词]宁镇地区;夏时期;点将台文化;结构以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为中心的宁镇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东屏茅山与环太湖流域相邻,西北隔长江与江淮地区相望,是沟通江淮地区与环太湖流域的重要区域。

夏时期,宁镇地区发现的点将台文化遗存显示出,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虽受到了长江以北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仍保留了本地的土著文化因素,并继承了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素,成为了长江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地。

本文拟分析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梳理相关材料,探讨其渊源;并从该地区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出发,勾勒江淮地区夏时期的文化变迁,讨论点将台文化形成的背景。

从而描摹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一、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早在廿世纪五十年代,在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的考古学调查1和南京安怀村2、太岗寺3等遗址的发掘中,就已经发现了点将台文化遗存,但当时没能辨认出来。

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对江宁点将台遗址的发掘中辨识出了此类文化,称为“点将台下层文化”4。

廿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南京昝庙5、句容城头山6等遗址均发现了点将台文化的同类遗存。

1987~1988年发掘的丹徒赵家窑团山“团山一期”遗存,“再次证实了宁镇地区确实存在一种早于湖熟文化的以点将台下文化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发掘者指出“对于这一文化,似可命名为‘点将台下层文化’,或暂称之为前湖熟文化。

7”实际上,宁镇地区早于湖熟文化的考古学文化皆可称之为“前湖熟文化”,这样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容易引起混淆。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据2021年“考古中国”报道,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其既有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又有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

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A. 浙江地区最早培植出了水稻B. 文字创造已经进入成熟阶段C. 社会活动已呈现较强组织力D.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2.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军事理论的形成B. 生产方式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演进D. 地形地势的利用3.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推行“官(管)山海”之策;李悝实施“平籴法”;商鞅主张“农战”,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等。

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已成为各国的共识B. 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C. 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D. 社会转型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4.战国时秦国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辅助官僚行政体系施政。

但在秦统一后调整了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典、老,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里吏群体之外。

这一举措( )A. 削弱了地方官吏的职权B.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 提高了地方治理能力5.西汉时期,武帝以景帝第九子身份继位,昭帝是武帝的幼子,宣帝是昭帝的侄孙,哀帝、平帝都是元帝的庶孙;东汉时期,大多数皇帝不是嫡长子,安帝、质帝、桓帝、灵帝都出自诸侯。

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 政局不稳影响皇位更替B.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废止C. 各地王国力量日趋强大D. 儒家思想的地位被削弱6.西汉时期设立的郡大小差异较大。

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_胡正宁

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_胡正宁

般在任时间较短;其三,该职职任较为艰巨,导致许 从亳村陈一教家族在取得功名后通过非法的手段积
多官员将其视为畏途。
累大量财富的事例来看,过去学界对明代缙绅阶层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刘光临教授利用现存的 作出的负面评价是有根据的;不过,该个案的典型意
南宋、元、明诸方志中保留的一些税收数据,从府州 义仍值得继续讨论,因为亳村的陈于廷一家虽同属
特征的江南文化可归入旧江南文化的范畴,此后的 优势地位的小农经济的双重限制,故而始终没能成
江南文化则属于以“艺文儒术”为表征的新江南文化 为城市社会的主导力量,导致在古代中国未能出现
范畴。
西方意义上那种市民社会。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天石教授研究了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中心、历史系夏维中教授
宋代的江淮漕运,尤其考察了目前学界尚缺少关注 以明末的宜兴民变为例,考察了明末缙绅的财富积
也是因为南京是移民城市的缘故。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伍跃教授以 《浙江苏郡同官
录》为中心,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法,整理了清代末年 苏南地区出身中下级官僚的履历,从而观察帝制晚 期中国江南地区出身官僚的家族与家庭构成、入仕 途径和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官僚的社会存在
2
社科经纬
问题。他指出,在清代晚期,捐纳在相当程度取代了 科举,成为包括一些著姓望族在内的社会成员寻求 改善(或维持)既有社会地位,尽可能地实现上行流 动的主要工具。作者同时也认为,捐纳固然为广大社 会成员提供了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但是,这一工具 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捐纳出身者的 不断增加,不仅捐纳出身之人,即便是正途出身官员 也难以谋到正式官职,使得清代晚期出现了一大批 候补官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晚清的政治走 向。
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文学部教授松浦章 先生长期致力于清代海洋、海运史的研究,此次的参 年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2023.8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城市的起源距今有3000多年了,很早就将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学引入宫城建设。

一个环境优美、市政功能完备的城市,往往有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

例如,北京自金代至明代终于演化出流动的湖泊水体与规则宫城和市坊街道整合的城市格局,既体现了帝国都城的威严,又以湖光山色赋予城市以灵气和美感。

其实,水资源条件作为重要自然因素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已被重视,古代典籍中早已提出关于城镇规划的水利原则。

《管子》蕴涵着丰富的水利规划内容,既从纲领上明确了城池建设是国之要务,又从细节上强调城址高程选择需取水之利、避水之害,城址位置选择应水源丰沛,引蓄得宜,城市整体规划宜遵循排水综合功能具备的制度等。

这些理论体现了因地制宜、顺势利导的主要原则,成为至今所知最早的自然城市理论。

水利工程的兴建给一些都城留下了宛若银链的城市水道和碧波莹莹的园林陂池。

这些水道和陂池互相贯通,可调节供排水量,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如今,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对传统城市水利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后,城市市民的愿望就是有整洁优美的市容、良好的秩序,能够享受蓝天、碧水、绿树、花丛,看到更多的能代表城市精神和文化品位的东西。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了反思,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古代“自然城市”的风味,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

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将河道、水域看成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将河道建成城市特有的风景带和休闲旅游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并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开发带。

当前城市水利建设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城市水利学是对城市的安全、经济、环境与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这些研究指导城市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这一理论要求既要研究城市水利的规律,又要根据城市水利的规律指导城市水利实践。

中外史纲要上期中试卷(第一到四单元)

中外史纲要上期中试卷(第一到四单元)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2%
5%
46.1%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
35.(2020·山东德州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9)唐中期出现了“态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 )
A.已经触及封建私有制B.实质上打击了地主官僚利益
C.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利益
4.(2020·广东顺德高一第一学期期中·25)南宋时,人们题诗讽刺好养鹑鸽的赵构:“鹑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功夫。何如养个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下列事件与这首诗相关联的是( )
A.“靖康之变”B.“宋夏和议”C.“辽宋和议”D.“绍兴和议”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33.(2020·山东德州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4)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使北方趋于平静
34.(2020·山东德州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7)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有助于保证地方秩序的稳定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有序调整
C.杜绝了地方官场的腐败现象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24.(2020·广东顺德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1)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粮仓”画像石。据此图可推知,当时( )
A.“与民休息”的政策成果显著B.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
C.农业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步D.个体农民承担繁重的赋役

考古学文化、文化类型及民族、社会、国家

考古学文化、文化类型及民族、社会、国家

考古学文化、文化类型及民族、社会、国家考古学文化是现代考古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是考古学理论的核心。

考古工作中,对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和划分是一项基本工作。

考古材料也都是考古学文化的组成部分,或与某种考古学文化相联系。

但是,考古学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构成考古学文化的要素是什么?对考古学文化应当如何命名?怎样区别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着区别的原因何在?这一系列问题是考古工作者长期讨论的,也是要了解考古学的人需要考虑的。

有些考古学者曾经对上述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更多的考古学者则通过具体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达了他们的见解。

时至今日,各家的观点仍呈现出复杂性与不系统性,但在这些问题的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

下面,我们就谈谈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类型、古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考古学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等问题。

一什么是考古学文化1 文化从旧石器时代的石斧、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神州5号”飞船,从原始宗教,《诗经》到后现代主义艺术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一词使用在不同的场合,含义也有所不同。

文化是隨人类而出现的,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文化。

一般来说,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狭义仅指精神财富。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提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业”是佛学中的概念,泛指一切身心活动,这些活动会留下痕迹,如劳动要有劳动产品。

梁启超认为有“业种”和“业果”,“业种”是精神的,“业果”是物质的。

人们有某种需要,是为“业种”,为达到这种需要或愿望去活动,其产物为“业果”。

也有人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内在精神和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

这些说法强调了精神的作用,而没有对内在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多做些说明。

实际上,人们的需求或愿望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

物质条件决定的。

比如,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并且当地缺乏某些生产和生活资料,人们产生了到远方去取得那些物资的愿望,然后开辟道路,制造车辆。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淮河流域横跨苏鲁豫皖四省大部,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

同时又处于中国南北、西东文化的交汇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复杂。

对其的研究也多被分解为中原地区、海岱地区、长江流域的研究之中,缺乏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于其文化格局的研究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因此,本文即是分时段分小区对其文化格局研究的一次尝试。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一、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淮河流域的时空范围和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简要介绍。

二、第一章: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历程。

对流域内苏鲁豫皖四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历程进行简要介绍,最后对淮河流域总体研究史进行归纳。

三、第二章: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淮河流域内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产生了新密李家沟、沂源扁扁洞两类遗存,两者的产生和存在代表了不同模式,并对以后的文化格局奠定基础。

四、第三章: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600-7300年)。

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上游北部及豫中地区是贾湖-裴李岗文化,淮河中游北部是石山孜早期文化、顺山集文化。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淮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形成了面貌较为一致的文化共同体。

五、第四章:双墩—北辛文化时期(距今7300-6000年)。

这—时期淮河中游两岸是双墩文化,汶泗流域是北辛文化,淮河下游北部是大伊山类型,豫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石固类型,淮河下游南岸是龙虬庄一期。

双墩文化是淮河中游的特质文化,是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期。

六、第五章:仰韶时代中期(距今6000-5400年)。

江淮中部是侯家寨二期文化,豫中地区是仰韶文化阎村类型,泰沂山地是刘林期大汶口文化,江淮东部是龙虬庄二期。

总体格局是大体以淮河北部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区为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东西对峙,中间的武庄二期、后铁营、石山孜三期、马庄遗存为过渡区遗存;南区为侯家寨二期与龙虬庄、北阴阳营、黄鳝嘴文化的相互交融。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格局。

淮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丰富多样,对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等方面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揭示该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概述淮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发展。

本文将梳理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如陶器、石器、骨器等,通过对这些遗存的类型学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出不同文化类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探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包括家庭、氏族、部落等,分析这些社会结构如何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揭示其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标志着人类从依赖天然资源的采集狩猎生活,逐渐过渡到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

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

早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淮河上游的贾湖遗址便出现了稻作农业、家畜饲养、制陶技术、原始纺织等生产活动,显示了当时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随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兴起,礼制初步形成,制陶技术、石器制作等手工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十分活跃。

一方面,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早期格局;另一方面,淮河流域内部不同文化类型之间也存在着交流与碰撞,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面貌。

两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墩台遗址研究

两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墩台遗址研究

两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墩台遗址探究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的考古遗址为探究古代社会和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国内的浩繁遗址中,两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墩台遗址独具特色,是文化沟通和社会演变的重要见证。

两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阶段,约距今4000年到3500年之间。

安徽江淮地区的墩台遗址主要散布在当前的安徽省宿州市、亳州市和六安市等地。

这些遗址以土墩和台坛为主要形态,散落在河流、湖泊和山麓之间,显示了当时社会聚落的布局特征,并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在墩台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两周时期江淮地区社会文明的熟识,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来探究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

例如,在亳州市的孝义岭墩台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包括盘、罐、钮等,这些器物的制作精良,不仅表明当时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富有程度和文化水平。

此外,墩台遗址中还出土了丰富的陶瓷器。

其中以黑陶最为常见,这是两周时期安徽江淮地区奇特的陶器类型。

黑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易,主要以手工制成,器形多样,包括鬲、罐、壶、尊等。

黑陶不仅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功能,如贮藏食物、盛水等,还被广泛应用于祭祀活动和婚丧嫁娶等仪式中。

考古学家通过对黑陶器的探究,可以了解到当时陶器制作的工艺技术、功能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深度了解两周时期江淮地区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墩台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玉器。

两周时期是中国玉器进步的重要时期,在江淮地区的墩台遗址中,也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玉器。

这些玉器包括玉璧、玉璋、玉对、玉佩等,以自然玉石为制作材料,雕刻精细,造型奇特,石质晶莹剔透。

玉器在两周时期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象征和装饰作用,代表着权力、财宝和地位。

通过对这些玉器的探究,可以揭示出两周时期江淮地区人民的审美观念以及社会阶层的差异。

历史的尘埃——夏王朝始年考证

历史的尘埃——夏王朝始年考证

历史的尘埃——夏王朝始年考证夏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夏王朝开始建立的年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统一的说法。

“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了建立夏代年代学基本框架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设计了“早期夏文化研究”、“二里头文化分期与夏、商文化分界研究”、“《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和“《夏小正》星象和年代研究”四个专题。

此外,与此相关尚有文献学领域的有关文献记载可信性研究和历史学领域的文献中夏代积年和各王年代研究等专题。

希望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兼用考古学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一个科学有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建立夏代年代学的基本框架,推定夏代的始年,最重要的莫过于从考古学上找到夏文化,确认夏、商文化的分界和何种考古学遗存是早期夏文化,这是解决夏年代问题的前提。

通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对二里头等相关遗址新的发掘和研究,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都是夏文化,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可以作为夏、商文化分界的界标,基本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但关于何种考古学遗存是早期夏文化,仍存在着分歧。

我曾经提出过二里头文化是“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后形成的夏文化的观点,并表示赞同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是早期夏文化的意见。

我认为,以登封王城岗晚期遗存为代表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后形成的夏文化、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始建是夏商分界的界标应该成为夏王朝始年推定的考古学基础。

当然,谁都知道,考古学只能解决相对年代,现代测年技术和其它学科才有可能提出绝对年代。

十分可喜的是,测年学家通过对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及登封王城岗遗址采集的含碳样品的判定,提供出了一大批对研究夏年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文献学及天文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夏王朝始年提出一个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完全可能的。

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

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

皖西南地区目
镞 、石 弹 丸 等 , 装 饰
前 还 没 有 发 现 7000
品以玉玦、璜为主,
年以前的新石器时
数量不多( 图二) 。
代遗址。在距今
黄鳝嘴类型本
6000 年 以 前 , 开 始
身也有时代早晚之
出现了一批以夹砂
分, 但总体上表现出
红陶和泥质红( 灰)
了年代较早的一些
胎黑衣陶为主, 以
特征, 它与西边的大
济 特 点 都 与 长 江 有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按 照 现 有 的 资
鳝嘴类型的产生并不是某一或两个文化的直接延
料, 该文化可以暂时划分为两个文化类型: 皖西南的
续, 而是在一个新的地域、在不同文化的交融过程
薛 家 岗 类 型 、鄂 东 的 鼓 山 类 型 。薛 家 岗 类 型 主 要 分 布
的一个十字轴心!", 处于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化 、张 四 墩 类 型 三 个 考 古 学 文 化(类 型), 这 种 变 化 既
以鄱阳湖— ——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以 环
与自然条件相关, 更与周边文化的演化息息相关。
洞庭湖为中心的西部、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这样四
!!!!!!!!!!!!!!!!!!!!!!!!!!!!!
该文化的遗址规模不是太大, 面积从数千平方
嘴类型的少量文化因素也对周边的文化有过影响,
米 到 数 万 平 方 米 不 等 。遗 址 一 般 都 有 较 集 中 的 墓 地 ,
其中关庙山所出的单把杯应是明显的例证。
墓 葬 排 列 较 为 有 序 。墓 葬 形 制 除 一 部 找 不 到 墓 坑 外 ,
在黄鳝嘴类型之后, 皖西南地区发展起来一支

江淮文化(江淮文化区又称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

江淮文化(江淮文化区又称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

江淮文化(江淮文化区又称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天下财赋,十九江淮”,这是唐朝时的话语。

后来成了“十九江南”。

“江淮熟,天下足”,后来也演化成了“苏湖熟,天下足”。

江淮地区,历经沧桑。

而生活在这地区的人们,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鲜明性格特点。

江苏、安徽——江淮文化江淮文化区又称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

这里北与黄河文化的齐鲁文化区、中原文化区接壤,南与两湖文化区、吴越文化区隔长江相望。

她处在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中国南北文化的走廊与桥梁。

江淮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苏秉琦先生在1977年10月14日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上说:“淮河流域在中国考古学中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

这个地区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

”夏商时期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徐淮夷文化",并在西周达到了顶峰。

其文化强烈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色彩,曾给南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以深远的影响。

进入春秋时期随着楚文化的东渐和吴越文化的北上西传,江淮地区的徐淮夷文化迅速改弦易辙,向楚文化、吴越文化靠拢,出现了文化大融合,其文化风貌已趋于一致。

如春秋中期或晚期的徐国铜器,"大都制作精良,铭文字体秀丽,纹饰细致优美,为长江流域的风格,与北方的庄穆雄浑不同"。

到战国末年淮水南岸的寿春曾一度成为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然江淮地区的徐淮夷文化也溶入楚文化之中了。

秦汉时期江淮地区是全国文化发达区域之一。

特别是淮南王刘安定都寿阳,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对本地文化的发展予以深远的影响,其文化总体水平当在同时期的吴越文化之上。

魏晋时期由于江淮间大批豪族士人大规模南迁和曹魏的移民,使这一地区的文化迅速衰落,仅靠政治力量维持着畸形的文化繁荣。

【上古历史】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初探

【上古历史】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初探

【上古历史】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初探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初探杨立新江淮地区地处长江下游的西部,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十分密集,是探索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可上溯至七、八千年前,经过漫长的发展,至五、六千年前逐步开始向文明的过渡。

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过程。

本文就江淮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有关问题试作分析,谈谈粗浅看法。

一、文明化进程的经济基础江淮地区史前稻作农业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侯家寨文化时期就已存在1,并在当时的氏族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渔猎和采集经济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家畜的饲养、纺织等都已出现。

尽管如此,当时的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

经过缓慢的发展,大约在距今5300年左右,江淮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氏族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

主要表现:(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此期的生产工具除原有的石斧、石锛、石镰外,新出现石铲、石刀、石锄等。

尤其是石铲,宽大扁平,刃口较利,可大大提高掘土效率。

同时,石器的造型也向大型化、规范化、精致化发展,并根据用途分工不同而专门化了。

工具的改进和用途专门化,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

这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由粗犷型而细化,推测当时已普遍采用耜耕和锄耕技术了。

二是农业产量的提高。

农业的产量,与种植面积、农作物单产量、生产工具的效率,以及气候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大量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与改进,表明当时的农业种植面积在扩大,而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的单产量。

薛家岗文化的大型多孔石刀的出现2,则与当时的农业收获量提高有关。

而此期新出现的用于储存粮食的大陶缸,以及陶杯、陶盏等饮酒器皿,则说明当时已有多余的粮食来储存、酿酒,这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粮食收获量较之以前有大大提高。

三是家畜饲养已比较普遍。

如凌家滩3、薛家岗、望江黄家堰4等遗址内,有用猪下颚骨随葬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的家猪饲养量较大。

夏商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夏商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夏商时期安徽江淮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宫希成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正>安徽江淮地区系指南到长江,北到淮河之间的区域.这一地区大部分是低矮丘陵和平原地带,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也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近年来.江淮地区夏商考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已经发现的材料,证明江淮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渗透.有人曾指出这一地区“位于我国南北、东西考古学文化的交汇点”,正说明其所处地位的独特性.本文根据现有的材料,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江淮地区相当于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些我个人的看法,敬求教正.
【总页数】6页(P122-127)
【作者】宫希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论江淮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与政治势力变迁 [J], 赵东升
2.夏商时期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文化 [J], 裴世东
3.山西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变迁 [J], 聂东红;
4.安徽江淮地区梅雨过程特征量统计分析 [J], 韩志诚
5."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安徽江淮地区欧美杨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龙虬庄遗址与江淮地区古文化学术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

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龙虬庄遗址与江淮地区古文化学术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

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龙虬庄遗址与江淮地区古文化学术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黄景略;张忠培【期刊名称】《东南文化》【年(卷),期】1999(000)003【摘要】江淮东部是介于海岱地区和太湖地区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区。

自50年代初在江淮东部发现淮安青莲岗遗址并由此提出青莲岗文化的命名以来,江淮地区的考古工作始终受到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

而高邮龙虬庄遗址被评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在考古学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围绕龙虬庄遗址的考古发现,探讨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和青莲岗文化,以及淮河流域古文化,对于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高邮召开的龙虬庄遗址与江淮地区古文化的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和苏鲁豫皖浙的专家各抒己见,本刊将座谈会上有代表性的专家的发言经整理后以纪要的形式刊出,旨在对江苏乃至淮河流域的考古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页数】13页(P3-13,127-128)【作者】黄景略;张忠培【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1.13-27【相关文献】1.功能分析法在考古类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为例 [J], 张敏2.丰厚的成果创新的道路——《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评介 [J], 徐元邦;邵望平3.文化因素分析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r ——以《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为例 [J], 金心瑜4.基于遗址价值研究的史前遗址展示体系策划——以龙虬庄遗址为例 [J], 钟彦华5.淮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绚丽画卷──舞阳贾湖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J], 张居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06_夏商周断代工程

006_夏商周断代工程

006_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年表》廓清千古之谜中国历史纪年上推1200年本报北京11月9日电(记者邓琮琮)人们希望已久的《夏商周年表》终于咨询世了。

今天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进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4位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李伯谦、仇士华、席泽宗及众多科学界人士今天出席了新闻公布会。

历时5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代学年表。

项目于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在多学科交叉研究和200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实现打算预定的目标,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今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验收。

中华文明是举世公认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称,是四大古代文明中惟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传流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

遗憾的是,我国传世文献上记载的古代确切年代只能追溯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这之前的历史纪年都湮没在千古尘烟之中,成为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缺憾。

李学勤讲,中国有着专门丰富的地下文物蕴藏,曾先后兴起多种多样的考古文化,逐步形成夏商周三代的辉煌文明。

通过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将我们先人对人类文化的奉献昭示于世界,使中国古代文明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信,将巩固和增强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信心。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多学科结合,交流合作,相互启发,相互推动,最终形成有多学科支撑的研究结论。

李学勤对记者讲,这是我们对现有成果最能够自信的依据,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突出特点。

据了解,鉴于国内与年代学有关的各学科专家年龄偏老,“工程”领导一直重视吸取中青年专家参加研究工作,使他们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专门大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兼谈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段天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130012)[摘要] 在龙山时代,从江淮地区来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江淮土著遗存以及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产生了影响;到了夏时期,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南下成为了影响宁镇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催生了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同时还传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构成了点将台文化的主体。

此外,点将台文化中还保留了龙山时代的部分遗存,从而表现出了宁镇地区夏时期错综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关键词]宁镇地区;夏时期;点将台文化;结构以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为中心的宁镇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东屏茅山与环太湖流域相邻,西北隔长江与江淮地区相望,是沟通江淮地区与环太湖流域的重要区域。

夏时期,宁镇地区发现的点将台文化遗存显示出,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虽受到了长江以北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仍保留了本地的土著文化因素,并继承了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素,成为了长江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地。

本文拟分析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梳理相关材料,探讨其渊源;并从该地区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出发,勾勒江淮地区夏时期的文化变迁,讨论点将台文化形成的背景。

从而描摹宁镇地区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一、点将台文化的构成早在廿世纪五十年代,在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的考古学调查1和南京安怀村2、太岗寺3等遗址的发掘中,就已经发现了点将台文化遗存,但当时没能辨认出来。

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对江宁点将台遗址的发掘中辨识出了此类文化,称为“点将台下层文化”4。

廿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南京昝庙5、句容城头山6等遗址均发现了点将台文化的同类遗存。

1987~1988年发掘的丹徒赵家窑团山“团山一期”遗存,“再次证实了宁镇地区确实存在一种早于湖熟文化的以点将台下文化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发掘者指出“对于这一文化,似可命名为‘点将台下层文化’,或暂称之为前湖熟文化。

7”实际上,宁镇地区早于湖熟文化的考古学文化皆可称之为“前湖熟文化”,这样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容易引起混淆。

另外,点将台遗址中、上层遗存分别属于湖熟文化和西周时期文化的范畴,均具有明确的文化内涵。

因此,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使用“点将台文化”来命名该类遗存,应更为合理8。

作者简介:段天璟:男,1977年生,山西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E_mail:duantianjing@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在金坛新浮9、马鞍山采石河流域10等地也发现了点将台文化遗存。

关于点将台文化的构成,谷建祥先生指出,点将台文化受到了山东和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11。

张敏先生进一步指出,该文化还受到了岳石文化以及江淮地区龙山至夏时期遗存的影响12。

这些论断都为我们进一步讨论点将台文化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启发。

从点将台下层和团山一期遗存来看,点将台文化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团山遗址发现的甗、鼎(图一,1、2)、点将台下层的尊形器、三足器、盆、鼎等陶器(图一,11~16),分别与岳石文化郝家庄T5③:17、H17:8、H6:52、H9:2013、照格庄H5:1514、郝家庄H14:39、H4:20等相似,具有鲜明的岳石文化特征。

其次,点将台下层的绳纹罐、附加堆纹瓮、高领罐(图一,17~20)等陶器,分别与二里头文化淅川下王岗H41:2、T18②A:5815、二里头IIIH1:116、皂角树H64:217相仿,应属受到二里头文化影响的器物。

再次,点将台文化的土著文化因素在二遗址中发现的数量不多,以表面有凹槽或刻划纹的器足为代表(图一,6~9),最后,点将台文下层遗存中的环足盘、单把杯类遗存,似为山东或河南龙山文化的孑遗(图一,21、22)。

城头山遗址1981年试掘和《试论点将台文化》发表的1983年发掘的部分材料,为点将台文化提供了两个典型单位H4、H3(图二,1~11)。

城头山遗址的材料一方面印证了本文对点将台文化构成的判断,如可以见到岳石文化(图二,7、8、10、14~16)、二里头文化(图二,3、4、6、9、11、12)以及与龙山文化相类的(图二,17、18)因素。

另一方面,该遗址出土的匜、甗、带镂空的豆等器物在中原地区几乎不见、特征明显,其中可能含有土著文化因素(图二,1、2、5、13)。

夏时期各类文化因素在宁镇地区交汇的情景,从点将台文化的构成中可见一斑。

二、江淮地区的文化变迁与点将台文化结构的形成要了解点将台文化如此复杂的文化结构的形成机理,还得从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谈起。

高邮周邶墩遗址1993年的发掘得到的一组层位关系颇引人注目(T0911、T1212:H10→②→H12、H5、H6、H9→③)18。

其中,H10和T0911、T1212②层、H12具有明显的岳石文化特征(图三,1~24)。

而H10:23、25陶鬲的形态(图三,11、12)分别与中商时期的安徽含山大城墩T5A③:52、51陶鬲相仿19,说明以H10相类遗存的年代应为中商时期。

有趣的是,T1212②:5甗(图三,19)与城头山H4:1(图二,5)相类,为点将台文化的典型器物,应是自宁镇地区传播而来的。

而年代不晚于T0911、T1212②层的H12则显示出较单纯的岳石文化特征(图三,23、24)。

周邶墩H12、T0911、T1212②层和H10表现出,夏商时期,岳石文化对自东北向江淮地区施加了强烈的影响,并渗透到了江南的宁镇地区。

关于江淮地区夏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运动态势,笔者曾指出,大约在二里头文化一期或稍晚。

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的影响均已波及到了淮河以南至霍山、巢湖、张八岭一带的江淮分水岭地区。

自二里头文化第二、三期始,在城西湖、城东湖、巢湖一线以东,自早到晚一直可见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因素。

大致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时,这一线以西的肥西地区被岳石文化占领,与二里头文化及长江沿岸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对峙20。

不仅如此,正如田名利先生指出,点将台文化和后来的湖熟文化都吸收和融合了岳石文化因素,足见岳石文化对宁镇地区的深远影响21。

可以认为,点将台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亦是经由江淮自西北传播到宁镇地区来的。

因此,夏时期江海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便成为了点将台文化遗存中出现岳石和二里头两类文化因素的背景。

年代上早于周邶墩H12的0911、T1212③及H5、H6、H9等单位出土陶器的特征,显然属于龙山时代(图三,25~33)。

张敏先生将其与江淮地区戴家舍南荡22、龙虬庄23等遗址同类遗存统称为“南荡文化遗存”,并指出此类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类似24。

诚然,与点将台文化年代相当的周邶墩T1212②:7、T1212②:11鼎继承了王油坊类型的作风(图三,22)。

无独有偶,点将台文化中也发现了与王油坊类型有关的陶器,如城头山遗址T18:27单把杯(图二,18)与王油坊H27:4相仿25。

可见,南荡遗存应为点将台文化中部分“龙山时代孑遗”的源头。

还应指出,有研究显示,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最南到达了今浙江省南部26,而点将台文化的部分陶器还可从山东龙山文化中找到来源,如,城头山T6⑥:28豆,太岗寺T1:47杯(图二,17、20)、点将台T204④:11环足盘等陶器(图一,21)的造型,似可分别从山东龙山文化尹家城M276:20高柄杯、M112:3单把杯、三里河M223:6三足盘类器物中找到源头27。

这样,在龙山时代王油坊类型自西北挺进江淮地区和山东龙山文化自东北对江淮地区的影响,也在宁镇地区夏时期形成的点将台文化遗存中留下了痕迹。

三、公元前三千纪宁镇地区的“年代缺环”及其与环太湖流域的文化关系1983年城头山遗址的发掘在地层上显示出了湖熟文化→点将台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的叠压打破关系28。

目前所知最晚的北阴阳营文化遗存是以H2为代表的北阴阳营四期遗存,其年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或良渚文化中期29。

看来,在宁镇地区北阴阳营文化至点将台文化之间的公元前三千纪末尚存在部分“年代缺环”。

张敏先生将“城头山-朝墩头文化遗存”作为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遗存30。

该类遗存数量虽然不多,但可大致填补这个年代空白,并为我们讨论点将台文化与环太湖流域的文化关系提供线索。

此类遗存中也可见到与王油坊类型相仿的鬶、鼎(图四,3、4、7),与山东龙山文化相类的杯(图四,5、6)。

城头山M37:1类带有把手的鼎、M35:4类带流杯显然非王油坊类型或山东龙山文化特征(图四1、2)。

笔者曾指出,龙山时代晚期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一方面受到了来自河南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将薛家岗三期遗存中的带把鼎等陶器的传统延续了下来31。

“城头山—朝墩头遗存”的带把鼎很可能是自江淮地区传播而来。

在后来的点将台文化中,再无发现带把鼎类遗存。

这或表明点将台文化并没有受到江淮分水岭地区龙山至夏时期的土著文化因素的影响。

M35:4类杯的圈足带流造型被点将台文化的陶匜继承(图二,2),饰以圆形弧边三角镂空的器柄在点将台文化中也有发现(图二,19)。

我们还发现,环太湖流域的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四、五期的陶匜圈足、鼓腹、带流的特征与城头山M35:4类杯相仿,如福泉山四期M74:26、158、65,五期M40:11232(图五,7~9、1)。

宋健先生指出良渚文化的年代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约为距今5200~4000年33。

福泉山M74:2、M40:16豆与山东龙山文化同类陶器的形态相类(图五,2、15),这两个单位的年代应与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相差不远。

杨晶先生指出,福泉山M40非良渚文化最晚阶段的代表,良渚文化的下限“至少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的早期”34。

要之,以福泉山M74、M40为代表或更晚的良渚文化遗存与“城头山—朝断头类型”遗存很可能并行发展过一段时期。

点将台M35:4类杯的造型应受到了良渚文化典型器物陶匜或阔把壶的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昝庙遗址也采集到了具有良渚文化特征的陶壶,也成为良渚文化影响宁镇地区的明证35。

可以断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点将台文化很可能还继承了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部分因素。

此外,点将台文化以城头山H4:2匜、H4:1甗、T6⑥:27豆等器物为代表的遗存独具特色,应为点将台文化的土著因素(图二,1、5、13)。

这些器类的产生,在形态上也受到了二里头文化或岳石文化的影响。

如,H4:2匜的足部特征可能受到了岳石文化三足盘的启发,H4:1甗的扁三角足和凹窝则有二里头文化鼎足的痕迹。

2005年,金坛新浮遗址发掘的材料,为探讨点将台文化被湖熟文化取代的情形提供了线索。

新浮遗址出土陶器应属早期湖熟文化范畴,但T1⑤中发现了T1⑤:71甗袋足、T1⑤:72带突棱的素面甗腰类具有点将台文化特征的陶器与湖熟文化陶器共存(图六,1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