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概说三次形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

题目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主“兼爱”的是()。

选择一项: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反馈正确答案是:墨家题目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只。

选择一项:a. 287b. 285c. 288d. 286反馈正确答案是:288题目3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有“酒冠黔人国”赞誉的名酒是()。

选择一项:a. 西凤酒b. 古井贡酒c. 茅台d. 剑南春反馈正确答案是:茅台题目4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东汉学者玄解释说,“道”是宽()的路。

选择一项:a. 八尺b. 二十尺c. 十二尺d. 十六尺反馈正确答案是:十六尺题目5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就人类早期使用的生产工具来讲,西周时期主要是()。

选择一项:a. 石器b. 骨气c. 青铜器d. 器反馈正确答案是:青铜器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字是()。

选择一项:a. 甲骨文b. 篆文c. 战国文字d. 金文反馈正确答案是:甲骨文题目7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

选择一项:a. 装扮作用b. 女性身份的象征c. 约束女性的行为d. 表示女性已婚反馈正确答案是:约束女性的行为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选择一项:a. 三个季度b. 三十年c. 三年d. 三个月反馈正确答案是:三个季度题目9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古琴曲《关雎》取材于()。

选择一项:a. 《诗经》b. 《楚辞》c. 《庄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题目10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小说()。

选择一项:a. 《三国演义》b. 《西游记》c. 《水浒传》反馈正确答案是:《三国演义》题目1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标记题目题干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国开(河北)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正确答案

国开(河北)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正确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主张“兼爱”的是()。

A. 墨家B. 道家C. 法家D. 儒家【正确答案】:墨家第2题被誉为元曲中第一大家的是()。

A. 王实甫B. 白朴C. 马致远D. 关汉卿【正确答案】:马致远第3题选出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A. 白族B. 壮族C. 彝族D. 傣族【正确答案】:傣族第4题伊斯兰教信仰的神灵是()。

A. 上帝B. 菩萨C. 安拉D. 玉皇大帝【正确答案】:安拉第5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a. 流求b. 夷洲c. 台湾d. 东番【正确答案】:夷洲第6题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a. 道、经、师b. 道、经、僧c. 道、法、师d. 佛、经、师【正确答案】:道、经、师第7题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国与国的关系b. 夷夏关系c. 人与自然的关系d. 人与人的关系【正确答案】:人与人的关系第8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a. 正统的孔孟学说b. 儒家学说与权术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正确答案】: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第9题孔子、孟子、程颐、朱熹和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 理b. 仁c. 心外无物d. 格物致知【正确答案】:仁第10题下列作品中,描绘清明时节汴京城内外,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的是()。

a. 《清明上河图》b. 《朝元仙仗图》c. 《春秋尊王发微》【正确答案】:《清明上河图》第11题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

a. 笔、墨、纸、砚b. 琴、棋、茶、书c. 棋、琴、画、书【正确答案】:笔、墨、纸、砚第12题我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只答案版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只答案版
题目30
c.文化经历
题目31
a.邓析
b.公孙龙
题目32
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
a.农具
b.陶器
c.绘画
d.典籍
题目33
b.利玛窦
c.金尼阁
d.汤若望
题目34
a.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题目35
a.江汉平原
d.长江三角洲平原
题目36
a.永济渠
b.通济渠
题目37
b.征辟
c.考试
d.察举
题目38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参考答案
题目1
答案:释迦牟尼
题目2
答案:薨
题目3
答案:唐
题目4
答案:凿空
题目5
答案:青铜器
题目6
答案:乐
题目7
答案:尝
题目8
答案:神灭论
题目9
答案:色目
题目10
答案:土神
题目11
答案:黄河
题目12
答案:世界题目13答 Nhomakorabea:春秋题目14
答案:明代
题目15
答案:黄道婆
题目16
a.钟繇
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体型标志
题目39
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a.艺术
b.政治
c.风俗习惯
d.宗教
题目40
a.芝麻
c.核桃
d.蚕豆
题目17
c.唐末
题目18
c.孝悌
题目19
c.墨家
题目20
c.伤寒杂病论

中华文化概说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华文化概说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华文化概说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九至第十二周,安排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1/4,占课程总成绩的5%。

考核形式是:教学班组织一次参观考察当地文物古迹的活动。

考核内容是:撰写一份实习考察报告。

形式为观后感,或读书报告。

考核标准是:第一,内容必须围绕“乡土文化”的主题;第二,本地文物古迹内容简介和评论;评论如果能够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有建议等创新内容可适当加分,但不得超过本次考核的最高分;第三,不得少于2000字。

国开(吉林)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吉林)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复习资料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 ),从这时起,中国的佛教寺庙就不同于印度的寺庙,它以王府为模式,纳入中国礼制建筑的体制之中。

a. 雷峰塔
b. 洛阳白马寺
c. 华严寺
d. 金顶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洛阳白马寺
【题目】魏晋以后( )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并影响了皇家园林。

a. 士人园林
b. 寺庙
c. 建筑
d. 飞天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士人园林
【题目】 ( )是一奇观。

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a. 箜篌
b. 曾侯乙墓编钟
c. 古筝
d. 琵琶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曾侯乙墓编钟。

中华文化概说第三次作业第16周前交

中华文化概说第三次作业第16周前交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姓名:吏先平学号:03438 教学点:闵行一分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大风歌》的作者是()A.刘邦B.项羽C.汉武帝D.戚夫人2.道教形成于()A.秦代B.汉代C.三国D.东晋3.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A.贾谊B.卫绾C.公孙弘D.董仲舒4.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A.许慎B.刘歆C.郑玄D.马融5.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东牛寺B.白马寺C.永宁寺D.华严寺6.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袭制7.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颜真卿B.王献之C.柳公权D.王羲之8.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科举取士9.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10.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A.王通B.韩愈C.李翱D.邵雍11.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A.韩愈B.邵雍C.张载D.朱熹12.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柳永13.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李商隐1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马远B.马麟C.李公麟D.张择端15.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A.马可·波罗B.伊本·贝图达C.札马鲁丁D.也黑迭儿16.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A.孤B.孛老C.驾D.邦老17.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A.太初历B.大衍历C.统天历D.授时历18.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A.《太平御览》B.《古今图书集成》C.《永乐大典》D.《四库全书》19.朴学的开山大师是()A.惠栋B.顾炎武C.戴震D.段玉裁20.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A.王夫之B.黄宗羲C.梁启超D.顾炎武21.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A.徐光启B.黄宗羲C.李之藻D.顾宪成22.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嘉庆年间23.明清小说又称()A.神异小说B.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D.章回小说24.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A.海运、边防、农事B.漕运、盐法、河工C.边防、盐法、农事D.漕运、海运、河工25.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A.魏源B.林则徐C.包世臣D.徐继畲26.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局B.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C.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D.张之洞设立汉阳铁厂27.“中体西用”论最引入注目之处在于()A.注重国家富强、讲求实政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C.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D.认为效西人长技,无伤风俗人心28.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A.《中外新报》B.《澳门月报》C.《申报》D.《中外纪闻》29.科举制废除于()A.1901年B.1905年C.1911年D.1919年30.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者”的学者是()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先秦出现的著名军事家有()A.吴起B.孙子C.孙膑D.管仲E.子产2.墨学针对儒学提出的相反主张有()A.兼爱B.天志C.节葬D.非乐E.明鬼3.诞生于齐鲁的巨子有()A.管仲B.孔丘C.墨翟D.孟轲E.孙武4.秦国富于文韬武略的著名“客卿”有()A.商鞅B.白起C.吕不韦D.荆轲E.李斯5.楚文化的特点有()A.崇凤B.拜火C.尚东D.尊左E.信鬼6.以下属于屈原创作的作品是()A.《九辩》B.《九章》C.《九歌》D.《天问》E.《凤赋》7.中国“四大石窟”包括()A.敦煌莫高窟B.麦积山石窟C.云冈石窟D.大足石窟E.龙门石窟8.以下哪几位属于“北宋五子”之一()A.邵雍B.周敦颐C.张载D.程颐E.程颢9.以下表述符合朱熹思想的是()A.理是宇宙本原B.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C.理在气先,气在理中D.理就是仁义礼智E.明天理,灭人欲10.体现宋代雅文化的重要标志是()A.宋诗、宋词B.书院C.文房清玩D.宋杂剧E.文人画11.以下词句属于苏轼创作的作品有()A.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E.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文人画经常描摹的“四君子”是指()A.松B.竹C.梅D.兰E.菊13.清人范锴所称“天下四大名镇”包括()A.景德镇B.汉口镇C.枫桥镇D.朱仙镇E.佛山镇14.明代中晚期市民文学的理论表现是()A.童心说B.良知说C.天理说D.心性说E.性灵说15.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包括()A.《红楼梦》B.《水浒传》C.《金瓶梅》D.《西游记》E.《三国演义》16.清代学风由乾嘉的古典主义“纯学术”转向道咸的功利主义“致用之学”,主要原因是()A.西方殖民者入侵B.阶级矛盾激化C.统治者对意识形态控制松弛D.士人数量过剩E.汉学遭到攻击17.“中体西用”论的严重缺陷是()A.颠倒经济与伦理的序列关系B.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C.仍存“华夷”等级秩序、文化中心主义心理定势D.回避现实冲突,停留在一种经验论的理论水平上E.认为西学只是“奇技淫巧”18.精神旨趣一致,均高扬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E.洋务运动19.以下属于鲁迅创作的小说是()A.《狂人日记》B.《风波》C.《药》D.《伤逝》E.《阿Q正传》20.针对汉字、汉语改革而提出的主张有()A.废除汉字B.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C.改用拼音D.汉字简化E.推广普通话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30分)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主体是生产工具。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2 )。

(1)占星术(2)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3)祭天的文字(4)天文知识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 4 )。

(1)《文选》(2)《尚书》(3)《史记》(4)《说苑》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 3 )。

(1)文字(2)花纹(3)以文教化(4)学历4.在文化定义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 1 )。

(1)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4)文化事像和文化产品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 2 )。

(1)狭义文化(2)广义文化(3)文化内涵(4)文化事像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 4 )。

(1)物质财富(2)事物的复合体(3)能力与习惯(4)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 4 )。

(1)审美文化(2)精神文化(3)观念文化(4)物化的精神文化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1 )。

(1)具有表意性(2)具有语言性(3)具有储存性(4)具有图形性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 2 )。

(1)甲骨文上(2)铜器铭文上(3)竹简上(4)丝织品上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 4 )。

(1)战国(2)唐朝(3)明朝(4)清朝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 3 )。

(1)齐桓公(2)秦始皇(3)朱元璋(4)孙中山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具有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 2 )。

(1)历史悠久性(2)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3)历史封闭性(4)超稳定结构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 1 )。

(1)地理环境(2)生活环境(3)政治环境(4)社会环境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 1 )。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 《老子》C 《庄子》D 《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 科举制的实施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 敦煌B 洛阳C 河北D 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国家开放大学《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家开放大学《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1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其中被人尊为“书圣”的是(王羲之)。

2.在选官制度方面,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根据考试成绩录用官吏;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3.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包括(地神崇拜)、山神崇拜、(河神崇拜)和日月星辰诸神崇拜。

4.中医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成就,以下属于药学方面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5.以下属于史评体著作的是(《什七史商榷》、文史通义》、《史通》)。

6.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开创了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7.韩愈的(《师说》)一文是其关于教师问题的重要论文,也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8.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的稷门下举办的养士机构是(稷下学宫),它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具有教育机构的性质。

9.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主要思想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10.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中国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11.中国古代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言传身教、尊师爱生;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启发引导;教学相长)13.中国史书中的“正史”的史书体例是(纪传体)。

14.在文学领域,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是(赵氏孤儿),先后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广泛流传,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曾将其改编。

15.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谋反、谋大逆、谋叛)。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答案《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1、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4、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6、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

7、与其它宗教终归于“无”不同,道教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

8、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

9、“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

10、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11、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12、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中原文化以及江南文化,而且,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13、元杂剧是在院本、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

14、明代王阳阳继承陆象山“心学”的法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15、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16、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

17、《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18、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1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这一专门机构。

20、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21、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国开【吉林省】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国开【吉林省】5075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 ),从这时起,中国的佛教寺庙就不同于印度的寺庙,它以王府为模式,纳入中国礼制建筑的体制之中。

a. 雷峰塔
b. 洛阳白马寺
c. 华严寺
d. 金顶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洛阳白马寺
【题目】魏晋以后( )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并影响了皇家园林。

a. 士人园林
b. 寺庙
c. 建筑
d. 飞天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士人园林
【题目】 ( )是一奇观。

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a. 箜篌
b. 曾侯乙墓编钟
c. 古筝
d. 琵琶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曾侯乙墓编钟。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3答案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河南省_河南省偃师县_市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

2._秦汉__代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3.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__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建于唐代。

4._豫园_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

5.大运河以_洛阳_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6.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_汉魏时期_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7.唐代__阎立本_创作的的《步辇图》反映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8._土地私有_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9.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_《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10.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__市舶使_,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二、简答题(共40分)1.简述你所在地方的2种美食小吃的制作、食用方法。

(20分)答:搓鱼子又叫搓鱼儿、搓鱼面等,因其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样子像小鱼苗,因此而得名,是甘肃张掖市极具地方特色的经典美食小吃。

张掖搓鱼子制作方法简单,用荞麦面制作,加水和成面团,揪一小块在手心里揉搓成筷子粗细,成为一寸来长两头尖尖的条,用手掌一压,面条就像小鱼了,制成后上笼屉蒸熟,晾凉后可热炒。

吃的时候可以放在开水中煮熟,出锅后再浇上卤汁,即可成为一道可口的美食;同时也可以直接与蒜苗、肉之类的菜混合炒在一起,成为炒面,也是一道非常爽口的食物。

酿皮子(在甘肃小吃中,酿皮读rang pi),西北特色风味小吃,味美爽口,经济实惠,既有菜又有饭。

同时又是一种“快餐”,受到群众的喜爱。

酿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其特点是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风味特佳。

食用时,要将涮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细条,上面再放上几块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面筋,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其色悦目,香味诱人。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电大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答案非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电大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答案非答案

拿答案:1144,766066形成性考核三答案.doc售价:3 金币下载:0 次登录后购买在线购买支付后即可下载资料道教从古代的发展而来,并融摄了战国以来的和秦汉时期的黄老道而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佛教的经典包括三个方面,有(修行教义)、(信徒守则)、(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

战国末期以为代表的家创立的“五德终始”论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曹魏时期,对汉律作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如改为刑名,列于律首;规定,使刑罚进一步规范化;规定“”——(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制度。

齐国的是战国私学的汇集地。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教派()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唐人()的《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地反映了“勤”与“俭”的天然关系。

下列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的是()隋代统治者将儒学经典加以整理,分为甲、乙、丙、丁目,分统()()()()四类,成为后来书籍分类的正统方法。

近代()被评为“四大谴责小说”。

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在梦里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提倡()学风,主张学习西学,开近代史上学习西方的先河。

以下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是()<div class=divbr>拿答案:1144,766066。

国开【吉林省】51779《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国开【吉林省】51779《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批判地继承朱王,把知行统一建立在“()”的基础上,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

a. 仁
b. 行
c. 勇
d. 知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行
【题目】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 ),从这时起,中国的佛教寺庙就不同于印度的寺庙,它以王府为模式,纳入中国礼制建筑的体制之中。

a. 洛阳白马寺
b. 华严寺
c. 金顶
d. 雷峰塔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洛阳白马寺
【题目】魏晋以后( )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并影响了皇家园林。

a. 建筑
b. 飞天
c. 寺庙
d. 士人园林
[提示:认真阅读题目,并完成作答]
正确的答案:士人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发生是 C
A. 黄河流域一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B. 黄河和长江流域二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C. 多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D. “三皇五帝”相承的结果
满分:2 分
2. 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守,这一治水故事突出体现了夏代文化的 C
A. 遵命
B. 宗教虔诚
C. 尚忠
D. 实干
满分:2 分
3.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和( D )的发掘出土
A. 陶器
B. 谷物
C. 石器
D. 青铜器
满分:2 分
4. 在西周时期,赋予了“政道”内涵社会关系的维护及社会道德的养成行为是 A
A. 农耕
B. 商业
C. 宗教
D. 手工业
满分:2 分
5. 代表着劳动阶层思想,捍卫本阶层利益和财产的是 B
A. 儒家
B. 墨家
C. 名家
D. 法家
满分:2 分
6. “尚公义”是早期“法家”的思想的精义,即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

其代表人物是 A
A. 秦国的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子产
满分:2 分
7. 自秦至汉武帝时期,经过百余年( C )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以确定,并由
此形成的政治大一统格局。

A. 分封制
B. 诸侯之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满分:2 分
8. 秦汉时期对官员选拔的方式一般采用 D
A. 世袭制
B. 任命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满分:2 分
9. 汉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税,发展农业,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被史家称为
A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汉朝盛世
D. 小农盛世
满分:2 分
10. 向汉武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家”的是 B
A. 谷永
B. 董仲舒
C. 晁错
D. 公孙弘
满分:2 分
11. 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 C
A. 道家的出世思想
B. 法家的权谋思想
C. 儒家的政治齐平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满分:2 分
12. 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初原因是 D
A. 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
B. 向西方输也中国的丝绸
C. 从西方引进佛教等西域文化
D. 打通西域,打击匈奴
满分:2 分
13. 汉武帝为“独尊儒术”,观民风察得失,设立了( A )广采民歌
A. 乐府
B. 尚书
C. 太学
D. 公府
满分:2 分
14. 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是汉朝独尊儒术而形成的( B )开始的
A. 官僚阶层
B. 土族阶层
C. 太学生
D. 公卿阶层
满分:2 分
15. 东汉宦官集团对以太学生为主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残酷打击,大肆捕杀和禁锢,
即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A )事件。

A. 党锢之祸
B. 焚书坑儒
C. 八王之乱
D. 王莽干政
满分:2 分
16. 魏晋时期内侵民族一般为所谓“五胡”之说,这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氏、C
A. 稽胡
B. 水胡
C. 羌
D. 山胡
满分:2 分
17. 中国人树立起牢不可破的羡慕读书的心理,是从(B )开始的。

A. 春秋孔子时代
B. 汉武帝独尊儒术时代
C. 魏晋门阀士族时代
D. 隋唐科举取士时代
满分:2 分
18. 东晋产生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是与魏晋时期( D )的高涨有很大的关系的。

A. 书法艺术
B. 清谈行为
C. 论法读书
D. 士族文化
满分:2 分
19. 佛教产生于印度,是从大约( B )传入中国的。

A. 春秋时代
B. 两汉之交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满分:2 分
20. 在佛教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之中最为著名的争论是 A
A. 范缜的《神灭论》
B. 慧琳《黑白论》
C. 沙门之争
D. 夷夏之争
满分:2 分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
1.简述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先秦诸子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2. 简述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

一是学术原因。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二是政治原因。

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

3. 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孔子思想的形成到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开始到程朱理学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从程朱理学形成开始到五四运动时期
1、第一时期的儒家思想持续了五百年。

汉武帝之后的实践证明:儒家思想确实能够维护统
治阶级的利益,然而,五百年的儒家思想一直未能得到政治家的重视,难道五百年间的政治家都是蠢猪笨牛?非也,这种现象固然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但是,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内因一直被深埋了两千多年,这个内因就是: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不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它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道德利益;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关心的根本目标是广大人民,它试图通过提高统治阶级的道德修养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统治阶级利欲熏心,所以,他们不能够接受儒家思想。

2、第二时期的儒家思想持续了一千多年,“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可以人工操作的两面性,即
可以把它理解成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也可以理解成上级是下级的样板;故称为“骑墙时期”。

儒家思想通过这一次自我“革命”,向统治阶级妥协了思想,统治阶级就开始欢迎它了。

3、第三时期持续了七百多年。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主题已经大幅度地倾向了统治阶级的利
益,它把正法时期的儒家思想全部颠覆,正法时期的儒家风味烟消云散。

故而可以称为灭法时期。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纯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三、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30 分。


试论述产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社会大动荡是根本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②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