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一科学探究复习题北师大版.doc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初中生物 专题复习 归纳

北师大版 初中生物 专题复习 归纳

专题一细胞生物和环境图示专题归纳整合一、细胞与生物的整合注:表中“√”为含有的结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都有组织,但二者组织的名称、结构和功能却不同。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受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

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这样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二、生物与环境的整合1.环境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影响生物的生活。

2.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能影响并改变环境。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等。

三、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整合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由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其中的环境是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所占的比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过此限度,自我调节能力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专题二生物圈中的生物图示专题归纳整合一、细菌、真菌和病毒1.营养方式: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

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2.食品腐败:食品腐败的原因是细菌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并在其上生长、繁殖。

因此,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3.结构不同:细菌属于无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有的真菌是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有的真菌属于多细胞生物,由菌丝构成,如蘑菇;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二、动物的适应性、运动和行为1.适应性:各种环境中的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

北师大中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讲练 专题一 生物、细胞、生物圈 含规律总结解析

北师大中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讲练 专题一 生物、细胞、生物圈 含规律总结解析

专题一生物、细胞、生物圈热点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通常以选择题、识图作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发现,本专题的考查正由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向综合分析题的形式过渡,估计2012年的命题可能会在分析能力和专题综合等方面加大考查力度。

【例1】(2010·四川乐山中考,3)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上”和“6”B.“下”和“9”C.“”和“9” D.“”和“6”解析: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像与标本上下、左右完全相反。

答案:C本部分内容的考查角度及解题技巧:1.目镜与物镜的区分:物镜上有螺纹,目镜上没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各种结构间的关系:倍数越大,目镜越短,物镜越长,视野越暗,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量越少,物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越近。

3.物镜的改变与调节:当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前提:调节前物像清晰),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

4.区分细胞和气泡: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边缘较黑、较宽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见下图)。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5.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判断显微镜下的成像形状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试卷旋转180°。

热点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本部分内容在考查形式上多以选择题为主,偶尔有看图作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

在备考中要熟练掌握关于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找出规律,来突破试题中易混淆的难点、重点。

【例2】(2010·长春中考,7)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上皮组织;③表示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④表示的是一个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最新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精选.doc

最新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精选.doc

最新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最新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2019 备战中考生物巩固复习(北师大版)-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含解析)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珊瑚虫 B. 钟乳石 C. 贝壳D. 始祖鸟化石 2.观察水中的小生物时,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是() A. 是否有细胞结构 B. 是否需要营养 C. 是否排出废物 D. 是否在水中 3.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淡水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5.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以上都对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 蜻蜓点水 B. 种子萌发C. 森林着火 D. 人的呼吸 7.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光B. 温度C. 水分D. 空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 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C.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9.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礁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 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④ 10.下列实例中,哪一项受光的影响() A. 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 B. 药用植物人参在阴暗处生长得好 C. 在温暖地带的森林中,阔叶林较多D. 香蕉、凤梨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11.蚯蚓学会走迷宫,其意义...。

2020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2020北师大版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2020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1、法国学者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

2、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3、科学家米勒首先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把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他的实验为化学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4、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成分差别很大,没有氧气o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中的摇篮。

二、生物的进化1、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代代发生改变的过程叫生物进化o 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而低等: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而高等。

3、地球上的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通过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干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5、古生代早期出现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中生代最繁盛的植物是裸子植物(苏铁类):最繁盛的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

6新生代时期,地球上占优势的的陆地脊椎动物是哺乳动物和鸟类____________ 陆地植物是被子植物。

7、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8、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9、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1、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称为人工选择,是培育动物和植物新品种的方法之一。

三、人类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归纳(北师大版)

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归纳(北师大版)

中考生物考点专题归纳(北师大版)专题一科学探究1.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

2.实验法研究步骤:一般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

3.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4.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生物科学工作者通常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研究有关生物的科学事实。

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目镜、物镜(放大物像);转换器(调换不同物镜);粗、细准焦螺旋(调焦距);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载物台(放置玻片);压片夹(固定玻片)。

2.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和收放。

对光: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采光。

观察: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慢降至离玻片2-3毫米为止,左眼注视视野,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至视野内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

3.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置,其放大的倍数是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多,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少。

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能流动,加快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并且细胞质里面没有大液泡。

5.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D卷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D卷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A . 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B . 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C .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D . 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2. (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A . 植物落叶B . 病毒能繁殖后代C .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D . 钟乳石慢慢长大3. (2分)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A . 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 . 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 . 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 . 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4. (2分)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

如要进一步放大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A . 转动转换器B . 调节反光镜C . 转动细准焦螺旋D . 转动粗准焦螺旋5. (2分)如图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科学的是()A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B . 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2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100倍。

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换物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反光镜上。

C . 人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 图2是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的图像,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细胞是1,体积最大的但是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细胞是3,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的是2。

6. (2分)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项突破专项十实验探究题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专项突破专项十实验探究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3)用剪刀将图 1 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 中(图 2)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悬浮于卵白中,卵黄的表面有一个 盘状小白点,该结构是图 3 中的[④④ ]胚盘盘,它里面含有细细胞胞核核 (填细 胞结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4)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5)图 2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根据血管内的血 流方向判断,血管 1 是动动脉脉,血管 3 是静静脉脉;血管 2 是毛细血管,判断 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B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2.★(2023·眉山)如图所示,甲、乙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装片”或“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 骤;图丙表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戊分别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 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3.(2023·聊城)图 1 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 理,图 2 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 象,回答下列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取出小鱼,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 露出口和尾部。 (3)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上,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将 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北师大版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一、科学探究(一)、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1.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2.生物学发展历程:(1)拉马克(法国):首次提出“生物学”,认为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林奈(瑞典):“分类学之父”,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学命名法;分类方式:界、门、纲、目、科、属、种。

(3)达尔文(英国):建立“进化论”学说,著作是《物种起源》,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4)哈维(英国):发现血液循环,是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

(5)沃森(美国)和克里克(英国):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阶段。

3.生物科学概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4、实质: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如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1)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2)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3)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1分组编号:取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和一只没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分别编为A、B两组。

○2形成对照:用A、B两只死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校长的路程。

○3在相同条件下实验:让响尾蛇分别去追寻死老鼠。

(4)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A组的响尾蛇沿着设定的路径最后追寻到了中毒的死老鼠,B组的响尾蛇没有去追寻死老鼠。

(5)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北师大版生物中考生物备考-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世界考点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中考生物备考-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世界考点复习课件
考点列举: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分析与得出结论;评价实验等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探究步骤
基本要求
1、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
的问题
2、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假想,并估 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 设计实验 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控制单一
202X中考生物备考-科学探究、探索生命的 世界考点复习课件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课标扫描1:
1、描述生物的多样性; 2、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明生物的特征; 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快速阅读《第1章 生命的世界》,完成《中考总复习》 P1“考点回顾”。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按上题所填,A组和B组能否形成对照?为什么? 不能形成对照。因为有空气和温度两个变量。
提示:在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仅有一个条件不 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即单一变量原则。
考点3:现象分析与得出结论
解题方法: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仔细视察图像信 息、表格数据等,认真分析,找到规律,得出结论。
例4:当酒精的浓度到达20%时,水蚤会因酒精浓 度过大而导致 死亡;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心跳次数。随酒精浓度增加而增加;
种内关系
互助:企鹅喂食 斗争:梅花鹿求偶争斗

……

因 素
竞争:狼和熊
捕食:狮子和鹿
种间关系
寄生:蛔虫和人
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
2.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适应环境

中考生物复习试题 北师大版

中考生物复习试题 北师大版

中考生物复习试题北师大版1、下表是小强做的有关鼠妇实验的记录数据。

实验过程是:将20只鼠妇放入1个铁盒内的中央,铁盒一端放干土,另一端放湿土,用黑纸遮光,每隔1分钟记录干土湿土中鼠妇的个数,记录5次。

2、蚂蚁在寻找食物时,触角像天线似的转来转去,蚂蚁的触角有什么意义吗?科学家发现,蚂蚁的触角能帮助蚂蚁找到食物。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时的作用。

(1)提出问题: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的方向吗?(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的方向。

(3)实验材料及用具:(略)(4)实验设置:对照组为自然状态下正常的蚂蚁20只,实验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20只(5)实验现象:对照组的蚂蚁都可以找到食物,实验组的蚂蚁都找不到食物。

(6)分析实验结果:(略)(7)得出结论: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的方向的。

3、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实验的处理方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的变量是水。

3号与2号的变量是温度。

4号和2号的变量是空气。

2号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以上装置中,种子会萌发的是2号瓶,原因是具备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4、植物的组织分布:(1)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芽等;(2)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面;(3)营养组织:分布在叶肉、果肉等;(4)输导组织:分布在根茎叶花果实等;5、人体的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皮肤表皮、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皮等;(2)结缔组织:骨组织、血液等;(3)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4)神经组织:脑神经、脊神经等。

6、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7、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在调节光线时,所要调节的结构是光圈与反光镜。

8、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常用0.9%的生理盐水,作用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9、2003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回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科学家将水稻等农作物种子搭载做实验,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C卷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C卷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①飞奔的汽车②慢慢“长大”的钟乳石③会说话的鹦鹉④会做家务的机器人,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有()A . 1项B . 2项C . 3项D . 4项2. (2分)如图为摩洛哥后翻蜘蛛,当它遇到危险时,能以侧翻的方式立即跑路,其侧翻时的逃亡速度比正常行走快一倍。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生物体的哪一特征?()A . 能呼吸B . 能生长C . 能适应环境D . 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3. (2分)小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跑中观察到叶绿体B . 观察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C . 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观察到中央大液泡D .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4. (2分)小陈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分裂过程中变化蛀明显的是①细胞核B . 使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移C .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D . 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 (2分)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B . 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C .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D .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6. (2分)营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是()A . 蛔虫B . 蚯蚓C . 钩虫D . 秀丽隐杆线虫7. (2分)小明对野外考察采回的植物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则植物S为()A . 郁金香B . 黑松C . 胎生狗脊D . 葫芦藓8. (2分)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A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C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 .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9. (2分)下列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是()A . 黑松B . 蕨C . 大豆D . 海带10. (2分)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B . 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C . 线形动物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D . 线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11. (2分)旋毛虫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线形动物,其幼虫寄生于肌纤维内,一般形成囊包,囊包呈柠檬状,内含一条略弯曲似螺旋状的幼虫,下列关于旋毛虫的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B . 身体背腹扁平C .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D . 身体外面有贝壳12. (2分)西湖莼菜羹被列为杭州名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科学探究课标细解读考点全突破一、关于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构件有目镜、物镜、其放大倍数可以用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来表示;在观察同一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会发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多(选填“多”或“少”),视野越亮(选填“亮”或“暗”);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数量越少(选填“多”或“少”),视野越暗(选填“亮”或“暗”)。

2.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构件有反光镜、遮光器(或光圈)。

对光时要使视野变亮可以使凹面镜和大光圈。

要使视野变暗则可以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3. 有时显微镜的视野中会看到污点,我们看到的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载玻片三个地方,因此判断时只需要移动其中的两个,如果污点都不动,就在第三个上,如果移动载玻片时污点就跟着动,则证明污点就在载玻片上。

4. 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所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则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所在的位置应该相同(选填“相同”或“相反”)。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这几个步骤完成的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而擦、滴(0.9 %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这几个步骤完成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2.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是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我们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染色时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其目的是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三、实验法1. 实验法的一般步骤:A、发现并提出问题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C、作出假设D、设计1实验方案E、实施实验并记录F、分析实验现象G、得出结论。

2.实验法探究中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要求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材料要达一定数量,实验次数要尽可能多一些,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名师精解析【例 1】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 _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 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___ 。

【解析】由图①到图②可以看出,是把图像移到视野中央,根据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知道,像与物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要把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就要向像所在的方向移到,图中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物体实际在视野的左上方,要移到中央,就必须向右下方移到;由②到③可以看出,像很明显被放大了,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就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图像,要使图像变清晰即由③变成④,我们就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如果我们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把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观察时就会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答案】( 1)右下方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没有将叶表皮展平【例 2】( 2011·福州)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

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30 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30 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 溶液。

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 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3)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

【解析】由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探究的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是,只需要改变变量因素(是否有醋酸铅)为不含醋酸铅,其它不变;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归纳,由曲线图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多,其血红蛋白的含量越少。

假设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所以如果假设与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我们应该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答案】( 1)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铅(2)C(3)体内铅的含量越多,其血红蛋白的含量越少中考大挑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20 分)1.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A )2. 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 物镜与目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C.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细胞结构3. 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使用的一种精密放大仪器。

在操作显微镜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调节( D )A. 反光镜B. 遮光器C. 粗准焦螺旋D. 细准焦螺旋4. 右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C )5.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C )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 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 只阴暗30℃适宜A. 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6.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24 小时。

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编号处理方法培养温度现象结果①接种细菌40℃全部表面变浑浊②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40℃全部表面清晰③接种细菌0℃全部表面清晰④无接种细菌40℃全部表面清晰⑤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抗40℃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生素的纸片面浑浊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D )A. 编号①和编号②B. 编号①和编号③C. 编号①和编号④D. 编号②和编号⑤7. 以下哪个探究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C )A. 玉米粒的胚乳内储存营养物质B. 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C.制作洋葱鳞片州表皮细胞临时装片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8. 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

对于该活动,下列说(D)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9.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5 6025 2535 1045 5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的数目越多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10.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B)A.步骤 1B.步骤2C.步骤3D.步骤 4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30 分)11.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生理盐水。

(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对光。

(3) 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2.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2)③(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 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100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13.实验题:小兰通过新闻得知, 2012 年 1 月 15 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

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恐怖。

她想,含铬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1)实验假设:略(2)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

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铬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适量的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对照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 粒。

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③置于 30℃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

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 填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种子发芽率结果可靠,设置了多组实验者,我们应该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含铬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14.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 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 1、2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唾液(或唾液的有无、或有无唾液)。

(2) 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 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 A 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观察到 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 ( 变蓝、不变蓝 ) 。

(3) 如果选用 1、4、 5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馒头)有影响吗?(温度是否影响唾液消化淀粉?)。

(4) 如果 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搅拌不充分;试管保温时间不够;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不够;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 写出一种即可 ) 。

15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 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