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十一章-能力
教育心理学新编:第11章课后答案
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1、解邸概念测蚩: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
测验:是通过i系列的科学程序(如编制题忖、施测和评分零)对学生某…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虽"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效度:测验效度指测虽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強与所要测呈的I」标特征和符合程度。
信度: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利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骰的前后一致性程度论文式测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巫要者出儿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地以书血形式解答问题。
标准测验:是一种大规模的、具冇统--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课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秤商:农示儿鼠智力年龄9实你年龄Z间的关系,即智龄勺实际年龄之比。
怯场:心理学上把它看作i种情绪过丁•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这也是i种兴奋过度,没有充分发挥力呈使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2、简述学习测虽和评定的主要功能"答: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借息、激发学主的学习动机°3)管理功能:编制分班和升留级的依据:职业指导的作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4)教育心理功能.3、教师应具备哪些测呆与评定的知识与能力答:1)理解与淸楚地表述教学和菅理日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竹理活动达到口标,全而了解测量与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2)理解有效测站和评疋的条件,明确口己在編制、选择和使用测绘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3)能白行編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地主持测验并有效地使用测验的结果,以为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4)能编制、选择和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5)能综合解栉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结果,作出评定,明确备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口己的教学和育理工作。
4.简述评定的分类。
答:1〉配宜性评定、2)形成性评定、3)总结性评定(布鲁姆)。
《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同步练习一、名词解释1.发展P278 2.个体发展心理学P279 3.关键期或关键年龄P281 4.横断研究法P2845.纵向研究法P285 6.社会性发展P297 7.道德认知P300 8.认知P292 9.依恋行为P29710. 性别社会化P297 11.第二性征P305二、单项选择题1.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P284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2.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和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P285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3.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这种方法是( )P286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4.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 )P294A.相似的 B.不同的 C.部分相似的 D.无关的5.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的学者是( )P295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6.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
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 )P278A.发展 B.进化 C.成熟 D.提高7.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是( )P279A.发展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 C.民族心理学 D.老年心理学8.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P304A.婴幼儿期 B.儿童前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期9.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时期?( )P281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10.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年龄。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B.华生C.费希特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B.个案法C.谈话法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B.观察对象C.自变量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生心理D. 教师心理2. 认知发展理论的提出者是()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斯金纳D. 罗杰斯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4.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7-11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班杜拉C. 维果茨基D. 埃里克森6.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社会动机7.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风格是指()A.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偏好B. 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偏好C.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D. 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偏好8.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策略?()A. 组织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环境策略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A. 计划、监控、调节B. 组织、精加工、复述C. 注意、记忆、理解D. 观察、实验、调查10. 以下哪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A. 提高学生成绩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增加教师收入D. 扩大学校规模答案:1-5:C B D C B6-10:D B A A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授,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教育实践。
2. 描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会影响其行为和动机。
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提供成功体验、模仿他人成功行为、社会说服和情绪状态的调节来实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4.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冯特A.1879 B.1897 C.1789 D.1798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如何学 B.如何教 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二章-人格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二章-人格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 )。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2.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
A.气质B.性格C.需要D.动机3.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人格物质理论将人格分成儿层,下面哪一个不包括在其中?( )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4.俗话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 )。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5.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其中 ( ) 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A.本我B.自我C.超我D.三者都是6.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7.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 )。
A.共同特质B.+心特质C.首要特质D.动力特质8.对人格的生物遗传因素进行研究时,心理学家认为 ( )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A.族谱分析B.双生子研究C.归因溯源法D.临床病理分析9."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 (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因素D.早期童年经验10.当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时,是强调了人格中的 ( )。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11.下面对认知风格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根据对问题思考速度上的差异可以区分出冲动与沉思两种认知风格B.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孩多采用继时性的加工风格C.因为场独立性比场依存性的人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因此场独立性要优于场依存性D.认知风格是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代表的是人们的典型行为12.徇私与秉公,勤劳与懒惰,自负与自卑等,是对人性格的什么特征的描述()A.态度B.情绪C.意志C.理智13.塔佩斯等人提出的“大五人格”中,具有信任、谦虚,直率等特质的人格因素是()A.开放性B.责任心C.宜人性D.外倾性14.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兴奋性B.强度C.灵活性D.平衡性。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一章 能力
第十一章能力一、能力概述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三、智力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一、能力概述1. 能力的含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 能力、才能和天才(1)才能完成一项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完美结合。
(2)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叫天才。
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的结合,它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也是人的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3)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①区别分属范畴不同;概括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步:知识获得快,技能需要练习过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晚。
②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又是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能力高低影响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知识和能力又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组成智力的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
②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①模仿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②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分类,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做出的分类。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认知动机答案:C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位于需求层次的哪一层?A. 最底层B. 第二层C. 第三层D. 最顶层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动机的理论?A. 期望价值理论B. 自我效能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成就目标理论答案:C二、填空题4.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个体追求成功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成就动机5. 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包括奖励、惩罚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________。
答案:行为表现三、简答题6. 简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越有可能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四、论述题7. 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它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高动机水平可以促进个体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同时,学习成果的正反馈又可以增强个体的学习动机,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都可能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低的动机,成绩也不理想。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答案:该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能力的自我怀疑、或外部奖励和惩罚机制的不当设置等原因导致学习动机低下。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际应用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及时的正面反馈;调整奖励和惩罚机制,确保它们能够合理地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分类、理论以及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等。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一章 学习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学习心理一、名词解释1.学习:2.学习迁移:3.学习策略:4.认知策略:二、判断()1只有人类才存在学习过程。
()2接受学习是指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3.正迁移一定是顺向迁移,负迁移一定是逆向迁移。
三、填空题1.按学习目标分类,学习分为六级:、、、、、2.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看到马路上围着一群人,其中还有警察。
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六个层次,结合该情景,说说什么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为什么马路上会围了一群人?这是学习目标的。
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这是学习目标的。
如何根据交通规则来判定事故的责任?这是学习目标的。
为什么在此次交通事故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各不相同?这是学习目标的。
从本次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怎样才能建立一个保障交通安全的体系?这是学习目标的。
怎样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才是真正有效的?这是学习目标的。
3.按学习内容分类,学习分为四类:、、和。
4.按学习方式分类,学习可分为和。
5.按学习结果分类,学习可分为、、、、。
6.桑代克在试误-联接学习理论中总结出三大学习规律、、。
7.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_ 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8.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 _行为。
9.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_ _迁移。
9.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 _迁移。
10.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将迁移划分为_ _迁移和特殊迁移。
11.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在心理学中叫_ _。
12.桑代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_ _时,才能产生迁移。
13.陆钦斯的_ 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4.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 _。
15.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苛勒,他强调_ 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16.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这是心理学上的_ _。
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心理学导论测试题:1. 什么是心理学的定义?2. 列举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3. 解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
4. 简述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5. 什么是实证研究方法?答案:1. 心理学可以被定义为科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2.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3. 自然科学在心理学中主要负责研究关于神经、生物和遗传等方面的影响,而社会科学则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 实证研究方法是使用可观察的证据,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和支持心理学理论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生物心理学测试题:1. 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3.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4. 简要描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
5. 列举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通常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它们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2.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当神经兴奋到达细胞体时,会引发电脉冲沿着轴突传递,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3.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系统的可调整性和适应性。
它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
4.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处理和整合信息。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和感觉器官。
5. 生物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神经成像技术(如fMRI、PET)、神经电生理学(如脑电图)、实验控制和观察行为等。
第三章:感知与知觉1. 解释感知和知觉的区别。
2. 列举并解释五种基本感觉。
3. 简述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力。
4. 解释知觉组织和感知常见误差。
5. 什么是深度知觉和运动知觉?答案:1. 感知是指通过感官获得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对这些感官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心理学能力章节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能力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是什么?A. 认知、情感、行为B. 生理、心理、社会C. 学习、记忆、思维D. 感知、动机、情绪答案:B2. 以下哪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失调B. 自我防御机制C. 社会学习理论D. 行为主义答案:B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什么?A.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B. 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C. 社交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生理需求答案:A二、判断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答案:正确2.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和使用。
()答案:正确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心理测量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获取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别案例;心理测量法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个体的心理特质。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获得: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口头说服和情绪状态。
四、论述题1. 论述情绪智力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它对个人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领导力,以及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情绪智力高的人通常更能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感,从而在社交和职业环境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完整版)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十一章-能力
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A •气质B •性格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 .认知风格B .认知策略3 •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 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 .性别B .发展速度4 .离差智商是指()。
A .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C .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C .发展水平D .类型B .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D .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C . 0.90 D . 0.96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C .创造智力 D .操作智力 ( )。
B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D .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 8 .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A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 .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 .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 .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A .天才儿童B .大器晚成C .多愁善感D .过目不忘单选题第十一章 -能力() 的个别差异。
C •能力或智力 C •元认知D •意志行动 D •认知监控5. 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A . 0.80 B . 0.84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A .晶体智力B .流体智力A .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10."高分低能 "说明 ()。
A. 知识与能力无关C .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11.智力就是()。
A .观察能力B .记忆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A .技能B .才能 13.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技能
01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经过练习而获得的。
一、运动技能的种类这部分的出题形式多为选择题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连续技能是指以连续的、不间断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如,说话、唱歌、打字等。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对较短。
非连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些突然爆发的动作做成的。
如,投掷标枪、伸手推门、挪动棋子的位置等。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封闭技能是指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的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
如,体操、游泳、掷铁饼等。
开放技能是指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而调节运动的一种技能。
开放性技能要求个体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能力,要对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如,打篮球、排球、棒球等。
3、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精细运动技能是指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要求较精巧协调动作、一般由小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打字、弹钢琴、写字、雕刻等。
粗大运动技能是指需要整个身体的参与、运用大肌肉来实现的一种技能。
如,跑步、游泳、打网球等。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如果自己学习一段舞蹈,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来记忆。
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自动化的过程。
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在此阶段,人对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动作入手,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手。
在此阶段,人的动作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要对动作有意识地进行控制。
人们主要是靠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者的动作进行对照,来校正自己的错误的。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此阶段注意力从认知转向运动,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
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紧张度已大大缓和下来,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已逐渐不见了,练习者头脑中已形成比较清晰而牢固的动作表象。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此阶段人们学习的各种动作在事件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1章 能 力)【圣才出品】
第11章能力1.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答:(1)能力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平时所讲的能力,既包含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又包含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①知识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
②技能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即物体。
心智技能的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的信息,即观念。
③关系a.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
b.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
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c.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
2.能力的种类有哪些?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答: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它们各自的的特点和作用简述如下:(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①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的发展分不开。
②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教师中心原则 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 )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 做( )。
A.轶事记录 B.评定量表 C.档案袋法 D.项目检核表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5.(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6.人格障碍是( )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 B.后天教养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1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9.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课堂焦虑 D.考试焦虑 10.学习困难综合症在( )比较多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
A.过分依赖, B.吸烟 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1.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
*A.范畴不同(正确答案)B.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正确答案)C.隶属关系不同(正确答案)D.心理成分不同2.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正确答案)C.道德意志(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正确答案)E. 道德动机3. 与道德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三种情绪( )。
*A.羞耻(正确答案)B.负罪感(正确答案)C.同理心(正确答案)D.挫折感4. 就小学生来说,亲社会行为表现出的特点为( )。
*A.行为的动机由外在教育的压力向内在需要转化(正确答案)B.在结构上表现出观念和行动的分离(正确答案)C.情境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正确答案)D. 知行合一5.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个体身上的表现。
[单选题] *A.家法B.单位规定C.法律法规D.道德准则(正确答案)6. 小孩子把冒险当作勇敢,请问是他的什么品德心理成分出了错?() [单选题]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A.法律是依靠强制手段来维护的一种准则与规范(正确答案)B.法律是高于道德的C.违反道德准则不会受到惩罚D.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维护的一种准则和规范(正确答案)8. “知、情、意、行”中“知”代表着品德的( )。
[单选题]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9. ()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对行为受体(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的行为。
[单选题] *B、反社会C、欺负D、攻击10. 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分享行为(正确答案)B、助人行为(正确答案)C、违法行为D、合作行为(正确答案)11. 我国学者岑国桢等人1988年采用()对我国5—11岁的儿童的分享观念的研究也证实了儿童分享的发展规律的存在。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模拟试题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研究发现,增加阿希(S.Asch)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率就会()A.减低B.增加C.不变D.难以确定2.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3.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A.会干扰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扩散4.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二、辨析题1.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
2.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3.支配、控制别人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
4.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始终如一的作用。
一、选择题1.B2.B3.D4.B5.A二、辨析题1.错误。
印象形成有三种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遵循不同的模式。
2.错误。
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
3.错误。
希望支配、控制别人并非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而是人人皆有的动机,这是因为“力求优越”是儿童和成人普遍存在的动机。
4.错误。
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并非始终如一地起作用,通常在初交阶段较为重要。
漂亮的姑娘、帅气的男子容易相互吸引,认为外表美,品质和行为什么都好。
交往时间越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
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试题及答案.doc [全文共832字] 编号:72076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能力一、单选题1.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 ( )的个别差异。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2.(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A.认知风格B.认知策略C.元认知D.认知监控3.研究发现: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验中占优势。
这反映了男女智力在 ( )方面的差异。
A.性别B.发展速度C.发展水平D.类型4.离差智商是指 (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5.对智力测验的信度要求一般要达到 ( ),信度太低的测验是不能使用的。
A.0.80 B.0.84 C.0.90 D.0.966.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票赋,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7.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8.根据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当活动中包括的一般因素较多时,( )。
A.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B.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低C.各种作业成绩之间相互独立D.各种作业成绩取决于特殊因素,而与一般因素无关9.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高分低能"说明 ( )。
A.知识与能力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11.智力就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A.技能B.才能C.天才D.智力13.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
A.技能B.才能C.天才D.智力14.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15.下列选项中哪种是特殊能力?()A.观察力B.记忆力C.节奏感D.注意力16.生理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7.某个学生智商为100属于()。
A.智力优秀B.智力缺陷C.智力迟钝D.智力中等18.某个学生智商为80属于()。
A.智力优秀B.智力缺陷C.智力迟钝D.智力中等1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态分布?()A.偏态分布B.常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20.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的。
A.同步B.不同步C.迅速D.缓慢21.父母的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A.民主B.保护C.支配D.拒绝22.能力是一种()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23.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24.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A.社交能力B.智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2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创造能力D.抽象概括能力26*.智力的高级表现是()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创造能力D.抽象概括能力27*.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28.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29.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30.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 B 150 C.160 D. 17031.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自然前提B.核心成分C.无关因素D.决定因素32.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1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岁6个月B.10岁8个月C.10岁10个月D.11岁33.比率智商的公式是()A.IQ=CA/M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10034、()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A人格B气质C能力D兴趣35、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
A多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B方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的水平D多少、速度、熟练程度、能达到的水平36、能力是指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 )A生理条件B心理过程C可能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37、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直接生理机制B、自然前提C、心理条件D、决定因素38、“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 )A.缺乏营养条件B.遗传素质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39. 下列中_______不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类型?A. 音乐B.空间C.内省D.操作40. 解答算术题所进行的操作在吉尔福德的智慧结构中属于A.认知B.记忆C.辐合思维D.分散思维41. 在总人群中,智力呈()状态分布A.正态B.偏态C.正偏态D.负偏态42. 通常把IQ超过()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A.120B.130C.140D.15043. 一个儿童的智商低于()称之为低常儿童A.60B.65C.70 .D.7544. 一个10岁的小孩在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中的分是78分,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是68分,标准差是5分,则他的智商是()A.120B.130C.140D.15045.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能较好地解释:A.各测验的分数同存在着一定的相关B.人的能力具有水平的差异C.人的能力具有类型的差异D.人的能力可分为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46. 对于成人而言,使用比率智商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将A.不断提高B.保持不变C.越来越低D.有高有低47. 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48.以下属于晶体智力的是:A. 知觉速度B.言语理解C.机械记忆D.反应敏捷49.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并且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的能力是: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50.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能力B.抽象概括能力C.观察力D.记忆力51. ()流体智力发展达到最高峰A.少年期B.青年期C.中年晚期D.老年期52.“大器晚成”说明了人的()。
A.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人的能力表现的差异C.能力结构的差异D.能力性别的差异53. 晶体智力的发展( )A.在成年达到高峰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54.智力三元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腾伯格 B.卡特尔C.吉尔福特 D.斯皮尔曼55.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是()。
A.流体能力B.晶体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56.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沙赫特B.库利C.舒茨D.霍曼斯57. 离差智商决定于( )A.个体在相同条件团体中的相对位置B.个体的智龄状态C.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率D.个体间正态分布的形式58.喜欢追求真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种人格类型属于( )A.智力T+型B.智力T-型C.体格T+型D.体格T-型5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A、意志B.能力C.素质D.性格60. 如果一个人的冒险性人格朝向健康、积极、创造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这种人格是()A.T型人格B.T-型人格C.T+型人格 D.均衡性人格61、提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沙赫特C、吉尔福特D、拉扎怒斯62、卡特尔将一种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称为()A.模仿能力B.液态智力C.晶态智力D.一般能力63、智力是指()A.思维能力B.特殊能力C.理解力D.认知能力64、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标准差是10,A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A.100 B.130 C.125 D.1156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抽象思维B.性格C.能力D.兴趣66、智力是()的综合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67、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A.写作能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记忆感68、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6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能力B.抽象思维能力C.观察力D.记忆力70、完成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被称为()A.技能B.天才C.才能D.智力71、卡特尔将一种以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的认知能力称为()A.模仿能力B.液态智力C.晶态智力D.一般能力72. .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73.在活动中,多种能力的结合保证着各种活动顺利地进行,这种完备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
A.才能B.能力C.智力D.天才74. 根据超常儿童和智商的关系研究,一般把智商在( )以上确定为超常。
A.100B.120C.140D.16075.下列关于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传统的看法是()A.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B.高智力必定产生高创造力C.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D.创造力大小与智力高低无关76.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77、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78.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水平差异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D.能力结构差异79.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C.可以根据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能力的大小.D.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80世界上第一个年龄智力测验是()。
A.斯坦福一比纳量表B.比纳1908年量表C.比纳1905年量表D.瑞文侧验81.()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一般智商D.绝对智商8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对能力进行了分类,他将能力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