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
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报告的案例中,求助者为一女性国企中层管理人员。三个月前,求助者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撞伤一老年人,令其致残,遭到其家属的人身攻击,求助者出现紧张害怕,自卑自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且出现泛化、回避,影响了社会功能,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指导求助者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经过5次门诊咨询,通过多方面评估及咨询前后的SCL-90、SAS、SDS二次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显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模式,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调节,效果较好。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求助者解除了情绪困扰,改变了不合理信念,达到了自我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严重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某,女,40岁,已婚,大学文化,某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大学学历,就诊前工作积极负责,深得领导和同事认可,家庭经济状况良。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头痛,食欲差,伴睡眠障碍三个月。
个人陈述:三个月前,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驾车路过云龙山下面的十字路口,绿灯开启后正常行驶,突然发现车前冒出一位60岁左右的老年人横穿马路,我紧急刹车,但由于路滑,车子没有停稳就撞到了老人身上,当即昏倒。我在送老人夫医院救治的当晚,病人家属纠集了十几个人对我进行围攻、追打,我的头发被扯下了一大把,外衣也给撕破。(说这话时,求助者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们
认定我对老年人的伤残负有全部责任,但交通事故稽查人员事故报告认定我不是事故的主要责任方。然而,车子是我开的,我总想着老年人的伤残,我是有很大责任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车子开的慢一些,他就不会伤残的。我很失败,我有罪,我对不起老人和他的家属。现在,我既害怕老人的家人再次对我采取伤害行为,又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发展前途。现在,我已经不能正常上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只要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或听到有人高声说话,就会出汗,心慌,我十分痛苦。近三个月,我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头痛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朋友、家人不断地安慰我,当时心情会好过些,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又回到痛苦之中。我知道肯定是出了心理问题了,所以前来咨询。(在其丈夫陪同下前来咨询)
求助者丈夫补充资料:
求助者刘某,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对她的期望值高,街坊邻居也赞誉有加。参加工作后,工作积极负责,成绩突出,深得领导和同事好评,下班之后不放弃学习,很快升职为大型国企中层领导。三个月前出了交通事故后,求助者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晚上睡不着,半夜时,还经常在家里走来走去,饭也不想吃,连班也不能上了,人也明显清瘦了许多。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齐,举此得体,面色憔悴,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求助者从小个性要强,追求完美,工作十多年了,同事、家属、街坊评价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常除看书学习之外,业余爱好较少,社会交往不多,其丈夫为公务员,有一10岁男孩。自从三个月前发生了老人伤残事件后,求助者一直处于痛苦、自责、焦虑不安之中,对前途失去了信心。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人际关系敏感2.7 焦虑3.2 抑郁2.4
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4 标准分67
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49 标准分61
四、评估与诊断
本案例资料来源可靠,情况属实。
(一)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评估
1、精神状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
2、生理状态:睡眠障碍、食欲差,头痛、心慌、出汗。
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交往少,不能正常上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4、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该求助者心理自控力下降,社会交往水平降低,意识水平降低。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偏差。
(二)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且是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紧张害怕,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为3个月,已经出现了泛化、回避、影响社会功能,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3、根据求助者的内心受到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具有道德色彩,且没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所以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本诊断
5、最终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三)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女性,40岁。
2、社会原因:
1)家庭教育要求严格,家长对她的期望值高;
2)社会交往少;
3)道德观念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
1)错误的认知,自己是个有罪的人,对不起死去的患儿和他的家人。
2)错误评价,我是个无用的人,是个失败的人。
3)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低落、焦虑、紧张、自卑自责的困扰,自己不能解决。
4)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四)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的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不易入睡。但没有早醒,没有昼重夜轻,没有自杀倾向,没有运动抑制,没有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状。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症”是一种内心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求助者不符合其临床特征。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诊断和分析,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改善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自责等不适情绪,改善睡眠。
2、改变错误认知,纠正错误评价。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树立自信,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简要地说,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