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共24页

合集下载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在言语交际中常用的准则,它们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有效沟通:合作原则要求参与交流的各方相互合作,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这包括提供清晰、准确、恰当的信息,并确保信息传递的顺畅性。

信息贡献:合作原则鼓励交流参与者积极贡献信息,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和知识。

这有助于增进共同理解和促进合作。

意图表达:合作原则要求表达者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目的,避免模棱两可或有歧义的信息,以促进对方的理解和配合。

合作回应:合作原则也要求交流的接收方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倾听、提问、回应等方式展示对对方的关注和合作意愿。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尊重和礼貌:礼貌原则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礼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避免冒犯他人或使用冒犯性语言。

考虑他人感受:礼貌原则鼓励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交流中尽量避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或引起冲突。

使用谦虚、客气的语气和措辞,展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礼貌策略:礼貌原则提供了一些策略,如使用委婉语、使用感谢和道歉表达、避免直接命令等,以减少可能引起摩擦或冲突的语言行为。

礼貌回应:礼貌原则也要求接收方以礼貌的方式回应他人的言语,如回应道谢、道歉或提供理解和支持。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建立和谐、互敬互信的沟通氛围。

它们提醒我们在言语交际中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通过积极的合作和尊重,实现更有效、更和谐的交流。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语言交流的方式、目的和影响。

在语用学中,礼貌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交际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尊重和友好。

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误解。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探讨其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运用。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为了尊重对方或者表达友好,采用的一种语言准则。

这种准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包括对于客气用语的运用、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感、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等。

礼貌原则是建立在对他人尊重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我们在交际中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注意平衡自己的表达和对方的感受。

在日常交际中,礼貌原则的运用非常重要。

一个人如果懂得在语言交际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那么他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如果一个人缺乏礼貌,只顾自己的表达,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么他很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

礼貌原则在日常交际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语用学中,使用礼貌原则也需要有具体的技巧和策略。

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直接表达负面情感,而是采用更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当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我们可以用“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认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直接说“你错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够尊重对方的意见,又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起到了礼貌的作用。

我们需要在交际中注意使用客气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这些客气用语能够表达我们的礼貌和尊重,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在交际中使用粗鲁的语言或者伤人的话语,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尽量避免造成伤害。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准则和习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礼貌原则的运用。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这就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

下面我就结合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一)合作原则美国哲学家格赖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交际过程所说的话语符合交流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使交流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

这就是“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内部有四条准则,即1.适量准则、2.质量准则、3.关联准则、4.方式准则。

1、适量准则适量准则指信息量要适度,以实际需要为标准:⑴言语交际时说出的话应当包含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⑵话语信息量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

例:问:昨天一天你去哪儿了?答:上午去学校上课。

只回答了“上午”做什么了,没有回答其他时间都做什么了。

所以,信息不完全。

2、质量准则质量准则指发话人保证发出信息的真实性:⑴发出的信息不虚假。

⑵信息有足够的证据。

例1:从前有十个人,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聚餐。

其中一个人想:我带一壶水去,和他们的酒放在一起,谁也不会知道是谁带的。

殊不知,别人也和他想的一样,都带了水来当白酒。

结果到喝酒时,每个人倒了一杯,发现一点儿酒味也没有。

都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也不好说酒淡,反而啧啧称赞:“好酒!”“好香啊!”这个笑话中,每个人喝的都是水,却称赞“好酒!”,因此每个人发出的信息都是虚假的。

3、关联准则关联准则指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有关联性或相关性。

发话人不能说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受话人不能频繁转移对方的话题,或者避而不答,答非所问,更不能离题万里。

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指选择对方能够顺利理解的方式设计编排信息。

交际时,如果所说的话晦涩难懂,含有歧义,或者重复罗嗦,杂乱无章,都会造成误导,使人无法了解,影响交际。

说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说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说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

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
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大四结课小论文,供参考,jinjiache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但这两个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形有所不同,在社会交际中的价值也不一样。

第一次提出会话原则的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他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在这中间,他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所谓的合作原则,基本含义就是交际双方需要围绕共同的交谈目的而配合。

言语交际的双方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所以,交际中一方的话语若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从而使交际得以继续。

具体而言,会话合作原则包括以下若干条准则和次准则:1.量的准则(Maxims of quantity)。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按交谈目的的需要提供足够量的信息;不要提供比需要更多的信息。

2.质的准则(Maxims of quality)。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不要说明知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明知是缺乏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Maxims of relation):指说话要相关。

4.方式准则(Maxims of manner)。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避免灰色的表达;避免歧义;说话要简洁,避免不必要的罗嗦;说话要有条理。

会话原则的总原则是“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无疑适用于所有的语言。

但其具体的准则却难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

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没有说明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候甚至是说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会话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专业的语用规则

专业的语用规则

专业的语用规则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主要关注语言在特定交际情境中的实际使用。

语用规则是语用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导了人们在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

本文将探讨一些专业的语用规则,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规则。

在语言使用中,我们应该尽量遵循礼貌原则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感受、表达感谢等方面。

比如,在进行书面交流时,应使用礼貌的称呼和礼貌的语气;当表达意见或提出请求时,应使用委婉和礼貌的措辞。

二、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指在交际中,我们应该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实现交际目标。

在语言使用中,合作原则主要包括明确表达、避免歧义、及时解决问题等方面。

例如,在进行口头交流时,我们应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模糊的语言;当遇到问题或不理解时,及时提出疑问,而不是默默忍受。

三、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语言使用中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

准确性原则主要包括使用准确的词汇和语法、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等。

例如,在进行专业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专业术语和准确的表达方式,以便让对方准确理解我们的意图。

四、直接性原则直接性原则是指在语言使用中,我们应该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含糊或拐弯抹角的表达方式。

直接性原则主要强调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

例如,在提出要求或表达意见时,我们应该直截了当地陈述,而不是绕弯子或使用间接的措辞。

五、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语言使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对方的需求来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适应性原则主要考虑到语言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语言的不同需求。

例如,在进行商务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而在与亲友间的交流中,则可以更加随意和亲切。

总结起来,专业的语用规则在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礼貌原则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原则确保了沟通的顺畅和高效,准确性原则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直接性原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适应性原则使得语言更加贴近实际情境。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关于人们在自然语言中的实际使用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是研究交流的理论和实践。

语用学的研究认为,人际中的合作是语言交流的本质,合作原则是交流过程中不可分割的。

从语用学角度讲,语言运用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共同理解合作原则所决定的,而这种共同理解是基于彼此的礼貌,也是语用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语用学认为,语言使用者应该尊重彼此,并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当说话人和听说者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时,它们的行为应保持和谐。

因此,合作原则可以理解为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中的最基本要素,由听说者和说话者共同确定的一种交流行为准则。

它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愿望和需求,也是语言沟通的基础。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如何理解对方发言的一个基本原则。

语用学家认为,合作原则及其礼貌原则是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它们是为了保证交流双方之间的共同理解而设定的。

首先,合作原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说者遵守一定的话语习惯和礼仪,以保证说话者的发言得到良好的理解。

这种话语习惯和礼仪的遵守,包括言语的礼貌、正确的说话方式、适当的说话语气等。

其次,合作原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说者尊重对方的意见,允许对方接受或者拒绝他们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它要求双方尊重和保护彼此的利益,在交流中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彼此的共赢。

礼貌原则的研究也是语用学的重要部分,它旨在解释社会伦理的基本准则,以及参与者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即尊重别人的话语和行为。

换句话说,礼貌原则就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关爱他人、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因此,遵守礼貌原则,对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必要的,它是谨记和表达当前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它们不仅是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基本要求,而且是认识、尊重他人和社会伦理及公共道德的基础。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在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合作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交际任务;而礼貌原则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该尊重对方,保持良好的交际关系。

下面将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首先,合作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例如在工作中需要与同事协作完成任务,在学习中需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在家庭中需要与家人沟通交流等等。

在这些交际过程中,合作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团队的利益,那么就会导致团队合作效率低下,任务难以完成。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交际双方的利益,尽可能地配合对方,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其次,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也非常重要。

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该尊重对方,保持良好的交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例如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等等。

在这些交际过程中,礼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与老师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老师的发言;在与同学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同学的感受,不要轻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通过这样的交际方式,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最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是相互关联的。

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合作而忽视礼貌,那么就会导致交际关系的破裂;反之,如果我们只注重礼貌而忽视合作,那么就会导致交际任务的无法完成。

因此,在言语交际中,我们应该同时注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尽可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

综上所述,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运用这两个原则,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交际效率,达到交际目的。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能够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地进行,礼貌原则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意的违背合作原则。

本文简单介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合作原则内部的联系、礼貌原则内部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交际Abstract Cooperation principle can make people's verbal communication smoothly, while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can explain wh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speaking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Highlighted links within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politeness and the internal links between the two princip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communications.Key Words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Verbal communication前言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

简析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简析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简析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简析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言是人类社会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对于语言功能,德国诗人海涅在《法国的现状》中曾有精辟的论述;“语言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

”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及与之相关的“会话含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又由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人补充提出了“礼貌原则”我国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协调原则”(包括得体准则、合意准则、接近准则),这些原则构成并完善了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一)合作原则格赖斯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希望所说的话语能够相互理解,彼此总是要相互合作的,因此都遵循“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合作原则包含如下四条准则。

1.真实准则又称“质量准则”在人们的交往中,讲真话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人们一般都会努力去实践这条准则,说话人会努力使听话人相信所听到的话是真实的;在听话人看来,说话人所说的也应该是真话。

因此,某种托词也可能被认为是说的真话。

2.适量准则又称“数量准则”,适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含有与当前交谈目的相关的信息内容,并且所说的话不多不少,既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又不使人感到重复哕唆。

3.相关准则又称“关联准则”,相关准则要求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

比如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不能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否则就是违反了相关准则。

例如: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这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的回答是有意违反相关准则的。

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是指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

要显豁,避免晦涩;要明确,避免歧义;要简洁,避免罗嗦;要有条理,避免杂乱。

在言语交际中,所说的话如果晦涩难懂,歧义难解,或重复罗嗦,杂乱无章,就是违反了方式准则。

语用学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概要

语用学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概要
2. A: How’s her term paper? (她学期论文写得怎样?) B: Her handwriting is quite beautiful! (她书法不错!)
Violation of Relation (相关性的违反)
3.Mei: Are you OK? There must be huge gap in your mind now. Do you have the thought to find a way to escape? Dong Hai: The meeting is quite well. Mei: What did the teacher tell you about Liu Xing? (The grandma coughs, indicating Xia Donghai not to tell the truth)
Violation of Quality (质的违反)
Yu: Mum, my hand was bitten by the insect. Mei: Oh, what's the matter? Was it bitten by mosquito? Come on, let me scratch for you. Yu: Why does the mosquito only bite me instead of Liu Xing? This isn' t my home? Mei: Nonsense! Of course this is your home. Here are your dad and mum. Do you know why the mosquitoes only bite you instead of Liu Xing? Yu: Why? Mei: Because your blood is sweet while Liu Xing' s is stinking.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言语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里简单谈一下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一、学会与人相处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首先是由美国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的。

他提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必须合作,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有了这条准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如果有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一种情况下,另一方没有意识到说话者违背合作原则,就会形成虚假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听话者明白说话者是为了出于礼貌为有意为之,就会用心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会造成误解。

具体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数量准则包含两方面要求:(1)使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目的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少或者说不能苟简。

(2)使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的目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多或者说不能繁冗。

例如前天我陪同学打网球,之前有这样对话:我:你的网球线穿好没?他:好了,早就穿好了,今天早上拿到的。

穿的是子母线,拍球手感很好,不震手,看线的样子好像很耐打。

以后你要打断线建议你也穿这种~~~~~ 这位同学的回答显然有点画蛇添足,违反数量原则。

2、质量原则质量原则针对交谈双方说话的真实程度。

要求不说假话。

这里强调一下,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一定强求他说的必须是真理。

质量准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我们可以谈一下新闻媒体中的言语诚信度问题。

比如说,曾经在校内网上看到这样的转帖,作者将几张报纸标题截图后拼接在一起,从上而下依次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新闻媒体没有经过考察而草率做出论断,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语用艺术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语用艺术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语用艺术作者:刘宏宇来源:《人间》2016年第04期摘要:日常对话中,语言字面意思与说话人真实意图常有差异,格赖斯正是通过合作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利奇提出礼貌理论来阐述人们违反或遵守合作原则的原因。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谈话的基础,学习和掌握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话语,有利于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根据不同语境,做出相应选择,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25-02一、会话合作原则(一)会话合作原则理论的提出。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时率先提出的。

他认为,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遵守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提供适切的话语”,这便是合作原则。

生活中,交际者并非时刻遵守以上准则,一旦说话者违反准则及次准则,听话者就会超越话语字面意思去理解话语的深一层意思,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是语用层面上的意义,它构成了语用学的基础。

格赖斯认为会话含义产生于两种途径:一是交际者通过遵守合作原则及准则产生一般意义;二是交际者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有意违反某些准则而产生特殊含义。

对于特殊含义,格赖斯给予了高度重视,分别从量、质、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量、质、关系和方式是格赖斯借助康德(Kant,I.)在“范畴表”中列出的量、质、关系和方式四个范畴的名称,在合作原则下面构建了四准则,每条准则又各有次准则:量准则,所说之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与所说之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质准则,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与不要说证据不足的话;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切合题旨;方式准则,避免晦涩、歧义、啰嗦,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导言言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作原则强调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目的性,而礼貌原则则强调交际的和谐和仁慈。

本文将分别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方面探讨其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一、合作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1.1 合作原则的概念合作原则是由语言学家格里斯和雅各布森在1975年提出的,它是指在交际中,说话人基于合作和共同理解的目的,通过合乎情理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

1.2 合作原则的四个最重要的方面1.2.1 最大含义原则最大含义原则是合作原则的核心。

它要求说话人在信息传递中选择最大程度的言外之意,确保所传递的信息丰富而充分。

1.2.2 最小充足原则最小充足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信息传递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得对方能够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1.2.3 合适度原则合适度原则要求说话人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言辞和措辞,以便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1.2.4 联系原则联系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信息传递中能够将不同的信息和话题联系起来,构建一个连贯的交际过程。

1.3 合作原则的运用策略1.3.1 直接表达意图在言语交际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是运用合作原则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可以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1.3.2 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为了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避免对方对信息的错误理解和断章取义。

1.3.3 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合作原则强调共同理解和互相尊重。

当与他人交流时,应该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回应。

1.3.4 避免语言歧义和模糊性为了避免产生语言歧义和模糊性,运用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2.1 礼貌原则的概念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善意,通过适当的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论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论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论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论文摘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两个重要的原则。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这样才能达到相互的友好交流。

本文论述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运用一、合作原则人们的言语交际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彼此交谈之所以不致成为一连串相互不连贯的话,是由于在不同的阶段谈话者都围绕着一个或一组目的,相互配合、共同信守一定的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就叫做合作原则。

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所有的会话参与者都遵循这个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Grice)用具有普遍性的“合作原则”对关于一般交际规范的知识进行了概括,即交际双方的合作必须遵守数量、质量、关联、方式四项准则: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谈话要切题。

4.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避免罗嗦);井井有条。

交谈只有遵循这四项准则,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如果一方故意说假话,另一方又不察觉,就会使言语过程成为欺骗,根本谈不上合作。

一方提出某个话题,另一方的答话风马牛不相及,会使双方无法交谈。

此外,问多答少、言语晦涩、含混罗嗦等等,也不利交际的进行。

因此,遵循合作原则的这四项准则是交际双方真诚合作的基本要求。

在具体的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只要违反上述任何一个准则即是对合作原则的偏离。

例如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在对某些事项进行解释时,常常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术语,因而也就不小心偏离了方式准则中“避免晦涩”这个次准则;再有一种情况是说话人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遵守合作原则,而不得不背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准则,例如,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孩子家里谁干活多,孩子在回答之前先问了妈妈一句话“妈妈,好孩子是不说谎的,对吗?”这里,从表面上看,孩子违背了关联准则,但事实上她遵守了合作原则,并且表达了更多的意思。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

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

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表达要清楚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D.说话要有条理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

例如在(1)对话中:女孩:我漂亮吗?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

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

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

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

”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浅析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浅析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浅析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作者:文艺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4期摘要:“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是语用问题中的重要原则。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礼貌原则”平行或者高于“合作原则”。

本文从另外的角度,论述“合作原则”高于“礼貌原则”,原因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上:在深度上体现为两点:首先,“合作原则”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原则,“礼貌原则”根植于“合作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继承发展;“合作原则”体现的语言“信息传递功能”也是“礼貌原则”体现的“人际互动功能”的基础;在广度上:“合作原则”的适用范围广于“礼貌原则”。

所以,“合作原则”是一切言语交际开展的前提,“礼貌原则”是其在特殊情况的发展,不可认为“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处于同等地位或高于“合作原则”。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关系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66-01关于“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观点:首先是提出“礼貌原则”的利奇认为,“…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援救原则‟,是为援救合作原则解决一系列麻烦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在利奇看来,“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补充,二者适用于两种不同的情况,当“合作原则”无法解决问题时使用“礼貌原则”,可以说,二者相互补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次,我国学者刘润清认为:“…礼貌原则‟先于…配合原则‟(合作原则,下同)”、“…礼貌原则‟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很难使讲话人违背它”。

以上观点将“礼貌原则”放在平行于或某些地方高于“合作原则”的位置,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存在偏颇。

我们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是高于“礼貌原则”的,“礼貌原则”从深度和广度都不如“合作原则”。

在深度上体现为两点:首先,“合作原则”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原则,“礼貌原则”根植于“合作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继承发展。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浅谈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用学作为言语学科的一部分,是探讨言语的使用的范畴,阐述言语使用的实质、规律以及影响其使用的变量。

它重视言语使用的形式,从语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功能和变异出发,揭示言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社交交流,以保持行为的良好性和社会性。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重视的原则之一,它指在语言交流中,双方按照有利于交流的正确模式展开交流,以制定一个有效的语言交流策略,使双方的目的实现。

它的根源在于语用学的提出的有关言语的功能的理论,这提供了一种框架来理解说话者的行为。

它更像是一种行动指南,旨在帮助发言者理解和实践有利于交流的合作策略。

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双方在交流中对对方言谈行为的尊重,即在影响对方行为的一个过程中,双方都保持礼貌;共同把握交流内容,即双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语言礼仪,以确保正确的传达信息;记录谈话内容,即双方需要及时记录谈话的内容,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疑问;具体地把握语法规则,即双方要密切关注语法、词汇和句法上的不一致性,以便提高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调节言语情绪,即双方要尊重彼此言语表达的情绪,并在必要时调节彼此的言语情绪;分析谈话语境,即双方应分析谈话的情境和语境,以此推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同样,礼貌原则对于社会性语言交流也很重要。

它规定了一系列遵守的行为准则,保证了双方之间的交流行为的良好性和正确性。

此外,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的一种文化表征,体现了双方交流中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态度。

根据礼貌原则,双方交流应尊重彼此,尊重他人,遵守基本礼节,遵守交谈礼节,同理心,尊重文化差异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于促进和谐、文明言语交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发言者理解交流步骤,而且可以打造一个自然、融洽的交流环境,从而实现交流的成功。

此外,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也对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当双方进行交流时,可以使用合作策略和礼质来加速交流的成功,从而实现双方的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