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第1期

文章编号:1004-6585(2004)01-0019-03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许锡宾,刘建新,梁德全

(重庆交通学院,重庆400074)

作者简介:许锡宾(1955-),男,四川宜宾人,教授,硕士。

摘 要: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G 420 文献标识码:B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注重教学质量管理是大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实行客观的教学评估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对于高校主要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地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式及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教育评估的内涵

教育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表明教育评估的本质是衡量教育价值是否满足教育客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其价值标准是评估主体对评估对象进行认识和评估时所依据的准则,评估的重点对象是学生和与培养学生相关联的各种条件,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评估、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学校办学条件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

总体上说,学校教育工作评估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配套工程,也是实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手段,更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当前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从形态上看,更注重形成性评估;从评估领域上看,更关注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及时修改或调整教学运行计划,以

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课堂教学等教

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估,帮助教师准确找出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发现有特长的学生,以便教师能有目的地进行定向培养,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估,紧密结合考试管理制度改革,将形成型评估与围绕学生进行的课程学习目标达到度的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模式及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

主要问题

根据教育评估学,开展教育评估要注意研究评估过程的特点。例如,根据评估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应注重评估对象的变化状态,特别是学生的变化与发展;根据评估过程的交互性特点,正确处理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的关系,尤其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评估过程的具体性特点,要使评估目标具体化,不能空谈,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既要考虑评估内容的需要,又要考虑评估对象的实际。如果在评估过程中忽略了这些特点,不仅会影响评估效果,而且还会导致评估工作失误。所以,评估的组织者应依据评估过程的特点制定评估方案,评估主体应依据这些特点开展评估活动。

从教育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模式上看,特别是自“九・五”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在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创建了多层次的教学评估方法(学生评价老师、教师同行互评、教学督导组评估),采取了表格式评估模式。以这种评估方式为主导的教学质量监控,有其规范统一的一面,其作用是积极的。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使用,这种评估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端逐渐显露,影响

9

1

了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评估内容陈旧、教条。评估内容在较长时间内不进行修订,难以同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科的发展、质量方针的制定、统计需求等同步。同时,很难体现专业特色及课程特征。

第二,缺乏时效性。由于评估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教师在授课后不能及时了解授课质量,便无法总结授课情况,更谈不上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

第三,工作效率低。评估表采取手工填写、人工统计,费时费工效率低。

第四,科学性、准确性不高。由于评估标准“千篇一律”,不能体现课程特征,影响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3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正确发挥教学评估的导向作用

评估指标体系是实施评估的依据,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学考核、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制定了诸多的评估指标体系,可谓“百花齐放”。尽管评估侧重点及提法不一,但对教学活动的范围、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3.1 依据教学目标,全面评估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目标系统。要全面评估教学质量,就不能离开教学目标系统而仅用其中一项去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或优劣。因此,我们必须防止两种片面倾向;一是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二是重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轻专业特色和课程特征。为此,在建立教学质量网络评估模式前,要认真研究,设计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指标体系》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公共必修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基础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课评估指标体系》、《选修课评估指标体系》、

《外语课评估指标体系》、《体育课评估指标体系》,等等。

3.2 遵循教学规律,合理评估教学质量

要合理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必须采用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即不但要评估每位教师的教学总体效果,而且要评估这些效果的形成过程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如,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同时,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教学过程安排“丝丝入扣”,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有提供学生学习、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人们常说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3 强调“以德治教”,加强“师德教风”建设

教学质量评估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系统,完善评估指标,使教学评估工作步入正常轨道,从而激发教师关心教学、关心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激发学生虚心求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构建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建立以网络评估为中心的教学评估模式成为现实。

我院构建的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系统,是以“评估方式具有易操作性,信息处理具有准确及时性,评估内容具有完整性、客观性,评估结果具有直观性,评估标准具有可比性,体系标准设置具有易改性,系统安全具有保密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领导专家评价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面考核。

第一,评估方式的易操作性。通过网络采用无纸化办公,取代表格式评估模式繁琐的人工操作,可以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领导、同行、学生和专家每节课后便可通过校园网简单的操作系统进行评估。只需输入教师姓名便出现选择项,点击评估等级即可得出评价结果,同时通过方便的查询系统,实现快速查出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相关信息,如:密码、课程设置、评估次数、反馈的意见或建议等;并能计算出领导专家的工作量及工作执行情况。

第二,信息处理的准确及时性。要使原来需要在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的追忆性评估变成每节课后的即时评估,当天出结果,当天就能反馈给教师,充分显示出网络评估的便捷、快速性。教师在校园网的任何角落,甚至在家中都可以随时了解当天授课情况及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第三,评估内容的完整性与客观性。一方面,我们努力变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估为集课堂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

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