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制度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制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成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生产成本核算和管理。
三、成本核算1.成本要素的划分将企业的生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采用作业成本法或者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3.成本核算程序(1)收集成本要素数据企业要收集并整理好原始数据,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单据、员工工资单和制造费用的相关凭证等。
(2)计算成本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进行相应的分配。
(3)编制成本报表根据计算得到的成本数据,编制生产成本报表,对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成本管理1.成本管控企业要建立成本管控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成本的监测和控制,防止成本的浪费和溢出。
2.成本监督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成本监督制度,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保障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成本优化企业应该不断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成本分析1.成本结构分析企业要对生产成本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成本项目的比重和变动趋势,为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2.成本差异分析企业要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找出影响成本差异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调整。
3.成本效益分析企业要对成本效益进行评价,分析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成本的投入能够使企业获得合理的效益。
六、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制定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由企业负责人负责。
3.本管理制度的修订和补充,须经企业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四、成本流程优化1、直接成本因素的降低。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工艺中实际耗费的时间、人工和原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直接成本。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背景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成本核算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制定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重要措施,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流程,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级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
三、制度内容(一)生产部门1.对原材料进货单据进行记录,并将原材料分类存储。
2.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记录与产品有关的费用,包括人工工资、设备折旧等,并进行累计。
3.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品进行分类、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数量、品质、成本等。
4.每月进行生产成本分析,查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
(二)采购部门1.根据生产部门的采购需求,及时向供应商询价,确保采购价格公道。
2.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验收,并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3.对原材料的库存进行记录,并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三)财务部门1.检验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确保成本数据输入无误。
2.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分析,查看成本构成,并形成有关报告。
四、制度执行1.对制度进行宣传,并进行培训,使各部门员工了解生产成本核算的相关流程与要求。
2.建立监督制度,明确责任人,并设立违规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对生产成本核算制度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
五、制度评估对制定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与解决。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部门执行情况。
2.生产成本核算数据准确性。
3.生产成本分析报告是否清晰明了。
4.生产成本核算流程是否一致。
六、总结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制度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合作,而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则需要企业内部的反馈、评估与改进。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4篇)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一、绪论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正确管理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产成本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实现生产成本的合理安排和优化,确保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有效衔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任务:(1)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核算体系,准确计量和核算各项成本;(2)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3)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4)建立透明的成本信息系统,实现成本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及时反馈。
三、生产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管理生产成本应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建立合理的成本计划和预测,科学地决策和指导生产经营活动。
2.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可行性原则:管理生产成本应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确保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全面性原则:管理生产成本应全面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保各项成本的准确计算和全面掌握。
5.动态性原则:管理生产成本应及时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市场环境和生产经营的变化。
四、生产成本管理的具体步骤1.生产成本核算(1)建立并明确各项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核算依据;(2)明确成本分摊的原则和比例,确保成本分摊的公平和合理;(3)定期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和及时反馈。
2.成本控制(1)建立合理的成本预算,明确各项生产成本的预期目标;(2)定期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查找成本偏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建立成本控制台账,及时掌握成本控制的情况,随时调整和优化成本控制措施。
3.生产效率提升(1)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节能消耗;(3)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优化供应链管理,缩短供应周期,降低库存成本。
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取得成功,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生产成本概念生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各类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总和称为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企业决定产品销售价格和优化产品成本的重要依据。
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项成本分别核算法,另一种是综合成本核算法。
•各项成本分别核算法这种方法是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核算,得出各项成本的数据后加总得到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较为细致,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项成本在生产全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
但是,使用该方法所得的数据较为繁琐,操作较为复杂,且容易遗漏和出现计算错误。
•综合成本核算法这种方法是将各项成本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总计算得出综合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相对于各项成本分别核算法来说,计算较为简单,但是在细节方面不如各项成本分别核算法严谨。
四、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决策水平。
以下是几个方面:•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企业要始终把成本控制摆在重要位置,提高各类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建立和优化成本核算报告和指标体系,及时掌握各项成本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制定成本控制预算,规范成本控制行为建立成本核算指标和预算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预算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费用标准和技术指标,让每个员工或部门了解自己的成本控制职责和目标,便于评估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效果。
•强化成本变动分析,加强管理决策及时进行成本变动分析,查明成本增减原因和影响因素,及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为有效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使成本最低化,提高生产效益。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成本核算:建立适当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进行准确的核算。
2. 成本控制:制定成本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对超支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成本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构成、成本结构和成本变动等,以便于了解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4. 成本评价:对产品和生产线的成本进行评价,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线的效率。
5. 成本优化:通过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采取措施进行成本的优化和降低。
6.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成本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支持。
通过实施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企业成本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企业成本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第二章成本核算第四条成本核算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成本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六条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人员设置等。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程序、责任人和工作时限。
第八条企业应按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主要包括:1. 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
2. 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
3. 制造费用: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包括折旧费、修理费、动力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
第九条企业应按照生产订单或者生产批次,对生产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第三章成本控制第十条企业应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成本效益。
第十一条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结构和生产能力,合理制定产品成本控制目标。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减少损失和浪费。
第四章成本分析与考核第十四条企业应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价,合理分配收益。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企业应加强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规范进行。
成本管理制度(五篇)
成本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防范成本费用中的差错与舞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成本费用支出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成本费用包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计划、执行、控制、核算、报告、考核等内容。
3.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____公司建立成本费用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____公司成本费用业务严格规范和执行如下程序。
(1)计划编制与审批。
(2)支出审批与执行。
(3)控制、核算与考核。
____公司成本费用岗位的基本分工如下。
(1)采购部负责编制、执行采购成本计划。
(2)各生产部门负责编制、执行管理、制造费用计划。
(3)销售部负责编制、执行营业费用计划。
(4)各管理部室负责编制、执行管理费用计划。
(5)财务部负责编制、执行财务费用计划。
(6)生产部负责审核、控制产品制造成本计划。
(7)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各项成本核算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考核各项成本费用的完成。
(8)财务部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报告。
(9)审计部负责定期审计检查成本费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10)公司总裁及分管副总负责有关成本费用的审批。
3.4成本费用的发生和付款要严格按照公司授权文件的规定,各级审批人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4.管理规定4.1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模式。
(1)期间费用____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____销售收入____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____销售收入____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____销售收入____财务费用率(2)产品制造成本____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期间费用产品制造成本____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成本____(产品产量____计件工资率)____(1+____%)直接材料成本____Σ(直接材料成本____材料单价)1制造费用____(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____制造费用率采购物资最高限价计算公式:采购物资最高限价____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消耗4.2采购成本的控制。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本钱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有效掌控公司的生产本钱,提高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生产部门及相关人员。
2. 生产本钱定义生产本钱是指在公司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直接本钱指与具体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本钱,间接本钱指与多个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本钱。
3. 生产本钱分类和计算3.1 直接料子本钱指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子本钱,包含采购本钱、库存本钱、运输本钱等。
计算方法:直接料子本钱 = 采购本钱 + 库存本钱 + 运输本钱3.2 直接人工本钱指直接参加产品制造的员工工资、福利和相关费用。
计算方法:直接人工本钱 = 员工工资 + 福利费用 + 相关费用3.3 制造费用指与产品制造直接相关的间接费用,包含生产设备折旧、维护费用、能源消耗、厂房租赁费等。
计算方法:制造费用 = 设备折旧费用 + 维护费用 + 能源费用 +租赁费用3.4 间接人工本钱指与产品制造间接相关的员工工资、福利和相关费用。
计算方法:间接人工本钱 = 员工工资 + 福利费用 + 相关费用3.5 间接料子本钱指与产品制造间接相关的料子费用,包含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维护和修理料子等。
计算方法:间接料子本钱 = 办公用品费用 + 清洁用品费用 + 维护和修理料子费用3.6 管理费用指公司正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含管理人员工资、行政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
计算方法:管理费用 = 管理人员工资 + 行政费用 + 市场推广费用3.7 财务费用指公司财务活动所需支出的费用,包含利息、手续费等。
计算方法:财务费用 = 利息费用 + 手续费用3.8 生产本钱总额指全部生产本钱的总和。
计算方法:生产本钱总额 = 直接料子本钱 + 直接人工本钱 + 制造费用 + 间接人工本钱 + 间接料子本钱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4. 生产本钱掌控措施为有效掌控生产本钱,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4.1 本钱预算管理订立年度、季度和月度本钱预算,设定合理的本钱目标,定期进行本钱分析和调整,确保生产本钱在可控范围内。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生产成本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
为了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管理,企业需要制定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一、生产成本管理目标二、生产成本管理原则1.省人:企业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省料:企业应优化原材料的采购过程,选择具有良好质量和合理价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损耗,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3.省能: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降低企业能源成本。
4.省时:企业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5.省质: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带来的成本。
三、生产成本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生产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应建立全面的生产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各项费用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企业能够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设置成本控制点:企业应在生产流程中设置成本控制点,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通过及时了解成本的发生情况,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控制成本,避免成本的超预算。
3.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应引入具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企业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
4.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应优化供应链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
通过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作,企业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生产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一、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首先,生产成本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基础。
成本决定了价格,价格又决定了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通过有效的生产成本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
其次,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管理,企业可以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推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产成本管理还能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准确测算和全面掌握,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决策,降低经营风险,实现更好的经营效果。
二、生产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生产成本管理包括生产成本的计算、监控和分析。
其中,生产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确定产品成本和制定定价政策的依据。
生产成本的计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生产费用等;间接成本是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生产费用等。
通过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准确计算,企业可以了解产品各项成本的构成,为生产成本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生产成本的监控是生产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要建立定期监控生产成本的机制,及时了解和分析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生产成本监控的目标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生产成本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漏洞和不良现象,采取措施防范和减少成本增加,实现生产成本的合理控制。
生产成本的分析是生产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各项成本费用的比例和分布,找出成本增长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成本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分析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发现成本增长的潜在问题,通过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推动生产成本管理的改善和提升。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生产成本管理制度1. 管理目标生产成本管理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这里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生产产品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间接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如工程费、折旧和管理费用等。
2. 管理内容(1)直接成本管理:a.原材料成本管理•优异供应商管理,以降低原材料购买成本;•时时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及时修正进货策略;•建立科学化的库存管理制度,以防止过量库存及缺货等现象;•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估制度,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及供货安全。
b.直接工资管理•管理生产人员数量及分配,确保制造过程不再存在人力浪费;•制定优秀的员工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生产技能并减少人员流失率;•密切关注劳动力成本变化,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资计划。
c.制造费用管理•技术研发成本的控制,降低生产低质量产品和无效工序;•以严格的节约成本要求逐步缩减不必要的制造费用。
(2)间接成本管理:a.管理费用•建立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尽力避免生产中的无用流程和低效率的工作;•科学合理的管理财务与会计部门以支撑生产管理;•管理人员聘用、考核及奖惩措施等。
b.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固定资产,如设备和机器等;•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研究发展新技术来有效降低固定资产成本。
3. 管理方法(1)管理账目建立科学的生产成本核算制度,并定期进行盘点和核算。
该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材料成本、工资成本及制造费用对应的预算、实际账目与偏差分析;•库存现金结构、变化趋势与成本支出;•所有固定资产及其的运维成本,设备折旧、损耗费用等。
(2)制定预算企业应根据历史数据,制定相应的生产成本预算,以便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作为分析成本的依据,并且在分析后能及时调整资金分配。
(3)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降低使用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通过改进和重组工作流程来降低成本;•通过采用更优秀的设备和机器来降低固定资产成本。
生产费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生产费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生产费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原则:生产费用支出应合理、合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2. 节约原则:严格控制生产费用,杜绝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精益原则: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第二章生产费用分类第四条生产费用分为以下类别:1. 直接材料费用:指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费用。
2. 直接人工费用:指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福利等费用。
3. 制造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等。
4. 管理费用: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等。
第三章生产费用预算与控制第五条生产部门应根据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费用预算,报财务部门审核。
第六条财务部门对生产费用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合理、合规。
第七条生产费用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如有超出预算,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第八条生产部门应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章生产费用核算与报告第九条生产部门应建立健全生产费用核算制度,确保核算真实、准确。
第十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费用进行核算,编制生产费用报表。
第十一条生产费用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费用预算执行情况;2. 生产费用实际支出情况;3. 生产费用结构分析;4. 生产费用节约情况。
第五章生产费用分析与考核第十二条财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费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三条公司对生产部门进行生产费用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 生产费用预算执行情况;2. 生产费用节约情况;3. 生产效率提高情况。
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 (2)二、组织与职责 (2)2.1 管理组织体系 (3)2.2 各部门职责 (4)2.3 岗位职责 (6)三、生产计划管理 (6)3.1 生产计划制定 (7)3.2 生产进度控制 (8)3.3 生产计划调整 (9)四、采购与库存管理 (11)4.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12)4.2 采购流程 (14)4.3 库存控制 (15)五、生产过程管理 (16)5.1 生产流程优化 (17)5.2 质量控制 (19)5.3 设备与设施管理 (20)六、成本核算与分析 (21)6.1 成本核算方法 (22)6.2 成本分析 (23)6.3 成本控制 (25)七、绩效考核与激励 (26)7.1 绩效考核指标 (27)7.2 激励机制 (29)八、持续改进 (30)8.1 改进项目的提出 (31)8.2 改进项目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32)九、附则 (33)9.1 解释权 (33)9.2 修订日期 (34)一、总则为了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费用,包括原材料、人工、燃料动力、折旧、摊销、废品损失等。
生产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过程控制化、责任明确化。
公司设立生产成本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全公司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生产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目标,落实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成本控制在预定范围内。
二、组织与职责公司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审查和调整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变动,确保生产成本目标的实现。
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等各部门应在成本控制部门的指导下,共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控制部门:负责全面控制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的监控、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人工成本的管理、制造费用的控制等。
会计制度: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生产成本内部控制,降低能耗,明确生产成本核算范围和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经营效益,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合用于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及管理。
三、术语(一)生产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和创造费用的总和。
(二)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
(三)分步法: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四)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对产品应负担的创造费用按该产品实际耗用工时占所有产品耗用总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
四、工作程序和要求(一)生产成本核算程序和要求1、生产成本核算项目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工资附加、燃料动力、创造费用五项。
2、成本核算周期按月计算成本,以上月 29 日至次月 28 日为一个成本核算周期。
3、成本核算原则及方法(1)产品成本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凡属当期成本应负担的成本、费用均应记入当期成本费用,而由于人工成本当期实际发生和当期产品入库数量存在时间差异,所以人工成本采用预提、待摊的核算方法计入生产成本。
(2)根据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创造一部、二部产品成本均采用“品种法”“分步法”核算。
(3)创造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4、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1)原材料的归集分配a.原材料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原料前处理费用、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以上费用能分清负担对象的,直接计入原材料成本,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按实际入库金额进行分摊。
b.各创造部根据生产计划领取原材料,均需仓库开具“公司投料单”或者“物料搬运单”。
月末对未用完的原材料进行实地盘点,根据盘点情况,余料作为各创造部库存材料。
c. 原材料成本应按生产(半)成品的生产批进行归集,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
d.成本管理专员随时对系统中的投料产出进行核对,浮现差异的及时通知生产创造部进行修改。
单位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确保生产成本合理、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
第三条本单位成本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规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
(二)效益性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成本最小化。
(三)全面性原则: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成本管理全面、系统。
(四)实时性原则: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成本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成本核算与控制第四条成本核算(一)原材料成本核算: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损耗、库存管理费用等。
(二)生产成本核算:包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生产设备折旧等。
(三)销售成本核算:包括销售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等。
第五条成本控制(一)原材料成本控制: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合理选择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严格执行原材料领用制度,减少损耗;加强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二)生产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设备维护,降低设备折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工成本。
(三)销售成本控制:合理制定销售策略,降低销售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降低售后服务费用。
第三章成本分析与考核第六条成本分析(一)定期对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分析成本结构,找出成本高企的环节,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三)分析成本与产量、质量、效率的关系,优化生产过程。
第七条成本考核(一)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对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进行考核。
(二)将成本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薪酬待遇挂钩,激发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第四章组织与实施第八条成本管理组织(一)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监督成本管理工作。
(二)设立成本管理部门,负责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第九条成本管理职责(一)成本管理部门:负责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建议。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制度目的第二条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生产成本核算及管理,确保成本核算准确、合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三章适用范围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企业及生产型企业部门。
第四章生产成本核算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生产成本核算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各类成本,并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第五章成本预算第五条企业应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编制生产成本预算,按照生产任务、生产计划、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各项成本的预算数额,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第六章成本核算第六条企业应对各项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供决策者参考。
第七章成本控制第七条企业应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对成本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确保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第八章成本分析第八条企业应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掌握各项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及规律,为改进生产经营提供依据。
第九章成本评价第九条企业应制定成本评价制度,对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评价,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产品定价、生产组织、生产过程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第十章管理措施第十条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推动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倡导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第十一章督导与检查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成本管理督导与检查制度,对生产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十二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处罚与奖励机制,对生产成本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三章附则第十三条本管理制度所称的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生产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公司的发展和利润增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生产成本管理组织机构1. 公司设立生产成本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公司的生产成本。
2. 生产成本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统筹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审核和监督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成本预算及实际支出情况,为公司领导提供生产成本管理方面的决策依据等。
3.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部门下设生产成本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包括生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
三、生产成本核算1. 生产成本核算主要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2. 生产成本核算应当建立合理、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可靠。
3. 生产成本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
四、生产成本控制1. 生产成本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生产成本控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确保生产成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生产成本控制应当依据生产计划、成本预算等进行。
五、生产成本预算1. 公司应当制定生产成本预算,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算,控制生产成本支出。
2. 生产成本预算应当合理、科学,充分考虑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
3. 生产成本预算应当与公司的生产计划和经营计划相衔接,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六、生产成本分析1. 生产成本分析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分析,分析出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动规律,为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2. 生产成本分析应当定期进行,及时发现成本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生产成本分析应当择机进行,结合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七、生产成本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各部门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措施。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最终版)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最终版)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最终版)目录第一条为了标准伟诚笃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XXX生产经营的特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其基本义务是:通过打算、控制、核算、阐发和查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功效,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勉力降低产物成本。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成本费用基础管理、成本预测、成本费用控制及分级归口管理、成本分析与考核、成本费用核算规则等。
第1页第二章成本费用基础管理第四条公司应在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各个部门进行成本费用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定额管理及原始记录。
第五条各项定额的制订,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
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变更职工积极性,使阐发和查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
但随着公司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程度的进步,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合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阐发,包管定额的贯彻执行。
第六条成本费用定额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工资定额和费用定额。
物料消耗定额:由物控部门组织技术中心和生产部门制定,物料消耗定额须制定至每种产品。
材料消耗定额一份由物控部门留存,其余一份由技术中心留存、一份由生产部门留存,另一份交计划财务部以备核算。
劳动工时、工资定额:由技术委员会核定各种产物的人员体例、工时及产量定额、劳动工资定额,劳动工时、工资定额由制造中央、XXX及打算财务部各保存一份。
制造费用定额:由纸品制造部和印刷制造部的生产办公室卖力制定费用定额。
生产成本及期间费用管理制度
生产成本及期间费用管理制度1. 总那么为了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正确归集各项成本费用,规范其核算内容和方法,努力压缩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依据《会计法》和新《企业会计准那么》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2. 成本计算方法与成本项目2.1. 依据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主要采纳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2.2. 公司设置“径直材料”、“径直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对生产成本进行总分类核算。
2.3. 径直材料,核算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帮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及其他径直材料。
2.4. 径直人工:核算企业径直从事产品生产、劳务提供等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酬劳及其他相关支出〔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2.5. 燃料及动力:核算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燃料、油料及动力费用。
2.6. 制造费用:核算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薪酬和生产单位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以及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机物料耗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爱护费、季节性停工损失、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2.7. 制造费用设置以下项目进行费用归集和明细核算:2.7.1. 职工薪酬及附加:核算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帮助生产人员及勤杂人员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酬劳及其相关支出,附加是指按薪酬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参保员工的社会保险等。
2.7.2. 差旅费:核算车间人员因外出而发生的差旅费用2.7.3. 办公费:核算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费用。
2.7.4. 水电费:核算车间日常管理中发生的水、电费用。
2.7.5. 折旧费:核算车间运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根据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目录1、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基本规则1.1、总则1.2、生产成本控制的一般性规定1.3、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1.4、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2、生产成本费用核算办法2.1、总则2.2、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定2.3、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2.4、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2.5、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程序3、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办法3.1、直接材料成本管理办法3.2、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3.3、保护用品管理办法1、生产成本费用管理基本规则1.1、总则1.1.1、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1.1.2、生产成本管理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1.1.3、生产成本控制权责规定生产车间、研发部、物资部负责对直接材料的消耗指标、领用流程、投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做出明确规定。
财务部负责对制造费用分摊做出规范,并核算生产成本及呈报生产成本相关数据报表。
1.2、生产成本控制的基本规定(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图)1.2.1、 直接材料费用通过《领料单》来统计,据此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
材料耗用汇总表材料名称 规格 料号 单价 工号 日期 生产车间 计划 生产数 实际 生产数 标准用量 领用量 退库量实际用量 超用量 超耗率 (%) 合计合计超耗金额 (单价×合计超耗量)日期: 年 月 日 共 页第 页 制表:1.2.2、直接人工费用通过《生产任务单》来统计,据此编制《人工费用汇总表》。
人工费用汇总表研发部:物耗标准;物资部:领料程序;生产车间: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财务部:费用报支、费用分摊等财务部统计员:依《材料定额标准》、《领料单》统计《材料耗用汇总表》 依《工时定额标准》、《生产任务单》统计《人工费用汇总表》 财务部长依核算情况形成相关财务报表及生产成本报告制定成本标准 与费用分摊准则汇总、统计、核算 成本报表 成本绩效报告监督成本形成总经理顾问、财务部长、车间主任、研发部主任、物资部长编号:日期:年月日1.2.3、制造费用采用预定分摊率,各项实际制造费用发生的金额与已分摊制造费用有差异时,则以多、少分摊处理,并视状况转入成本或损益。
1.2.4、若采用分步成本制时,月底必须估算在制品的完工程序,以核算产品的产量,在此基础上统计、估算产品生产成本,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
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主任:制表:日期:年月日1.3、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1.3.1、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可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结合起来。
1.3.2、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是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准绳,它应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
1.3.3、在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时,必须先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计算。
1.3.4、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
企业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和定额法三种。
计划指标分解法,即通过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的方法来确定。
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零部件或工序进行分解。
预算法,即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确定成本控制标准,如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确定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定额法,即确定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
1.3.5、在确定生产成本标准时,需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
1.4、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1.4.1、监督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即根据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影响指标值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和工作环境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比和监督。
1.4.1.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材料费用的控制重点财务部核查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成本核算规定。
财务部核查当期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耗用数量及单位用量。
财务部核查领用、退库程序及计价方法,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规定。
材料费用监督、控制的职责划分车间质量检查员要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不能开工生产。
物资部库管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保证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情况。
生产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班组长负责,具体职责包括经常收集材料消耗资料文件,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1.4.1.2、人工费用的日常控制人工费用的控制重点车间主任核查外包人工是否符合相关批准的规定。
车间主任核查当期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记录及其工作内容。
人工费用控制职责划分车间主任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并负责对上述有关指标进行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车间主任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
1.4.1.3、间接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财务部核查车间的各项管理费用等,设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未设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
财务部核查生产及非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发生数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有无超支情形。
财务部核查制造费用报支,应依财务管理规定及范围报支。
2、生产成本费用核算办法2.1、总则2.1.1、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2.1.2、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2.2、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定2.2.1、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2.2.2、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2.2.3、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2.2.3.1、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备件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管理。
2.2.3.2、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2.2.3.3、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2.2.3.4、设立专门的领料员,对每种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摊。
2.2.3.5、区分原材料的定额和无定额,有定额的应按定额领、发料,无定额的应编制领用料计划,实行限额发料,不准以领代耗。
2.2.3.6、对月末结存的材料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2.2.4、仓库管理2.2.4.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备品备件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2.4.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备件、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2.2.4.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2.2.5、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2.2.5.1、对生产中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备件、工具和动力,工时、设备利用情况,内部转移,成品交库、出库和数量,质量检验,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建立原始记录。
2.2.5.2、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格式的填制方法。
2.2.5.3、严格签署、审查、传递、汇集、保管程序,保证数字完整、清晰、真实可靠。
2.2.5.4、财务部应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按月进行严格考核,尤其对生产产品所耗工时、生产批次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如有超标或浪费现象应给予相应处罚。
2.3、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2.3.1、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凡不属于本期产品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生产成本,要严格划清成本开支的界限。
2.3.2、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
2.3.2.1、正确划分应计入成本与不应计入成本的界限。
2.3.2.2、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
2.3.2.3、正确划分产品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2.3.2.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2.3.2.5、正确划分产成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2.3.3、下列支出应当计入产品生产成本2.3.3.1、直接材料,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直接燃料和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3.3.2、直接工资,包括公司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3.3.3、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福利费等。
2.3.3.4、返回废品损失,因质量原因由质检部门判定由下步工序转回的,应由本工序承担费用损失。
2.3.3.5、制造费用,包括公司各个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员工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加工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差旅费、折旧费、运杂费、托运保管费、交通费、电话费、保险费、检定费、计量费、维护费、工装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2.3.4、下列支出不得列入生产成本2.3.4.1、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3.4.2、对外投资的支出。
2.3.4.3、被没收的财物。
2.3.4.4、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
2.3.4.5、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2.3.5、下列收入不得冲减生产成本2.3.5.1、规定应列入营业外收入的各项收入。
2.3.5.2、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2.3.5.3、外销材料、废次品等发生的收入。
2.3.5.4、按规定应直接上交财政的各种罚款收入。
2.3.5.5、按规定不应该冲减生产成本的其他收入。
2.4、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2.4.1、公司产品按生产作业计划统计、计算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核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工序特点,按品种分步结转半成品、产成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