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乐经》译文
荀子的劝学原文及译文
荀子的劝学原文及译文荀子的劝学原文及译文导读:《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
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荀子的劝学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第一原文注释译文
荀子-劝学第一原文注释译文01劝学篇第一.mp312:30来自国学朗读卷一劝学第一[题解]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
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
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原文]1.1 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2)已:停止,终止。
(3)蓝:即蓼(li3o 了)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
(4) (r%u 糅):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
(5)有:通“又”。
槁(g3o 搞):通“熇”,烤。
暴(p)瀑):古“曝”字,晒。
(6)参:检验。
省(x!ng 醒):考察。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原文]1.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1)干:同“邗”(h2n 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
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
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古代典籍和读书程序篇
三字经原文及翻译:古代典籍和读书程序篇[原文]凡训蒙,须讲究①。
详训诂,明句读②。
[注释]①训蒙:即启蒙,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讲:讲解。
究:考究。
②训诂:用当代话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句读:古代称文辞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译文]教导刚入学的儿童,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原文]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棣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俱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注:《三字经》早期文本没有这一段。
)[原文]为学者,必有初①。
《小学》终,至“四书”②。
[注释]①学者:学习的人。
初:开始,开端。
②《小学》:一本古代儿童教育课本,宋人朱熹、刘子澄所编,通过讲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向儿童灌输孔孟之道。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原文]论语者,二十篇①,群弟子,记善言②。
[注释]①《论语》:论是议论,语是答语。
此书是孔子在鲁国与弟子论学、论治、论礼、论乐的书,分为20篇,共15917个字。
群弟子:指孔子的学生们。
善言:有教育意义的言论。
[译文]《论语》这部书共分为20篇,是孔子的弟子和他们的再传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孔子一生有教育意义的言论。
[原文]孟子者,七篇止①。
讲道德,说仁义②。
[注释]①孟子:孟轲。
作《孟子》七篇。
②讲:讲述。
说:宣传,谈论。
[译文]《孟子》这部书是孟轲写的,共七篇,内容是有关讲述道德、宣传仁义等优良品行的言论。
[原文]作《中庸》,子思笔①。
中不偏,庸不易②。
[注释]①《中庸》:书名,子思著。
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
学于曾子,作《中庸》一书,授予孟子。
该书共33篇,总计3568个字。
笔:书写、创作。
②中:不偏不倚。
偏:偏差。
庸:平常,指中和常行之道。
易:改变。
[译文]《中庸》这本书的`作者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原文]作《大学》,乃曾子①。
自修齐,至平治②。
《荀子》原文译文
《荀子》原文译文《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荀子成就人文同类之道,包括:天与人的关系、性善与性恶的关系、心与道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圣王之道、为学之道、政制之道、富国之道、君臣之道、强国之道、礼乐之道。
劝学篇第一【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①,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 蓝:即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提炼出深蓝色染料。
② 輮:通“煣”,用火熏烤使木材弯曲。
③ 有:通“又”。
槁暴:槁,通“熇”,烤。
暴,古曝字,曝晒。
④ 参:检验。
【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色的颜料是取自蓝草的叶,而比蓝草更加青绿。
冰是由水变成的,而比水更寒冷。
原本木材经绳墨校正,便是直的木材。
但如果用火烘弯木材,作为轮子,弯曲度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木材再曝晒枯干,也不再变回挺直,这就是因为用火烘过木材而令它变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过绳墨校正便会挺直,刀剑用磨刀石磨过就会锋利,而君子多方面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高明而没有过失了。
【解读】所谓蓝草和水,不一定专指人性,也不一定专指人所跟从学习的老师,而只是指总有人先已知道,先已做过,先已学习。
而青色颜料和冰,是比喻人继承先人所知道,所实行,所学习的,进而再要求有所进益的学问。
要求由学习而比先人进一步,这个要求自然包括跟从老师学习而知道古代先圣王的言行,再加以效法。
再根据圣王言行,反省自己,变化自己原有的性,令自己有智慧和行为无过。
这些比喻都是要求学的人令自己的生命和所知,变化到和圣王之道相同的意思。
【原文】学恶乎始①?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②,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③。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众生之所止也④;《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礼记乐记原文和翻译(转的)
《礼记.乐记》选段译文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与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②比:随着、顺着.《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下顺从也.〞乐之:乐读如yuè,做动词用,全句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怎样变?《乐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变化,用乐器演奏之.③干戚羽旄:按《乐记》X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斧〔兵器〕.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尾,旄指旄牛尾.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④由:因缘、缘故.此句硬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或者说,以乐为目的,音产生了新的东西.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译文: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①.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②;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③;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①声成文:《正义》解释说:"清浊虽异,各见于外,成于文彩.〞"文〞释为"文彩〞,义仍不明.文就是文章的文,声能成文是由于声的清浊变化有规律,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组织,不再是简单的声了,就如同文章不再是单个的字母一样.②正:《乐记》作政.正同政.以下同.③乖:背戾,不和谐.《说文》:"乖,戾也〞.译文: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生成的.感情在心里冲动,表现为声,片片段段的声组合变化为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称为音.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与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①.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②.唯君子为能知乐③.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⑤.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⑥,非极味也.清庙之瑟⑦,朱弦而疏越⑧,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⑨,尚玄酒而俎腥鱼⑩,大羹不和<11>,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12>.①伦理:关于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准则.又称伦常、人伦、纲常等.②众庶:此处指普通百姓,或谓之民.众庶犹言众民.按《说文》与《尔雅》等,庶的本意为众,不可作民字解.六经中有庶人、庶民、民、百姓等语,用法是有区别的:庶人与民的区别是在官为庶人,在野为民.百姓X围更广,可以包括士甚至大夫,只有把众庶中的庶字当作是庶民二字的省称时,众庶才能释为众民.③君子:有道德、有知识的人.《乐记》孔颖达解释为"大德圣人〞, 即有大道德的圣人.六经中君子一词的含意很混乱,有时泛指统治阶级,不包括在下位的普通民众;有时又与地位无关,循礼行事,仆隶可称君子,如《礼记·檀弓》记载的"曾子易箦〞的故事,曾子把执烛童子〔幼仆〕称为君子等.具体含意当视文义而定.《乐书》这句话中的君子是指有知识深明乐理的人.④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备:完备.⑤几:近.《尔雅·释诂》:"几,近也.〞如《礼记·聘义》说:"日几中而后礼成〞.⑥食〔sì,寺〕飨〔xiǎn g,享〕:食通饲,飨通享.《正义》说:"食飨谓宗庙祭也〞.误.宗庙之祭有大祭、小祭,小祭只飨神,无食义.大祭祀祭毕还要把飨神之物〔牲肉酒醴之类〕飨宾客,合称为飨祭.单言后者则称大飨,才有食义.而"食飨之礼〞中的食飨二字含意广泛得多,凡以酒食待客均称为食飨,规模小的为食,大的为飨.包括丧祭中的飨食以与其他吉礼中的飨客如乡饮酒、射、加冠、婚、朝聘等礼中以酒食飨客的部分,都称为食飨之礼.⑦《集解》引王肃语说:"于清庙中所鼓〔按:同奏〕之瑟〞.清庙,周天子祭祀七庙之一.《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这是一种说法.另《乐记》X 玄注说:"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孔颖达疏也说:"清庙之瑟,谓歌《清庙》之诗所弹之瑟.以前说为长.⑧《乐记》X玄注说:"朱弦,练弦,练则声浊;越,瑟底孔也,画疏之使声迟也.〞按:练就是捣练,丝经捣练,除去丝胶,生丝变为熟丝,柔韧性更强,同时,固有频率变小〔音低而浊〕.所以朱弦就是红色熟丝的意思.画疏二字不可解,孔颖达疏说是指疏通.瑟底加孔,疏通瑟底气流使与弦共振,声音变得迟缓,与义可通,然而画疏何以能释为疏通,终不可解.因此,不必理会X注,可直接以孔疏解释:疏越为疏通气流之孔,或释为通气孔.⑨大飨:《乐记》X玄释为祫祭先王,误.比如五年一次的禘祭,与祫祭同称殷〔盛的意思〕祭,也是大飨.又《正义》说:"大享〔按同飨〕即食飨也.变‘食’言‘大’,崇其名故也〞.这也是错误的.食享不极味,大享尚玄酒,这是二码事,不可混淆.若食享就是大享,二句话完全合在一起说,不必要分为两层了.大飨指郊天与宗庙之祭等大祭祀中的飨食宾客,其中有玄酒之设,而一般食飨是重礼不极味,但不一定设玄酒,所以于食享只言其不极味,于大飨才说尚玄酒.⑩俎:盛肉食的木盘〔切肉木板亦谓之俎,此文指盛肉具〕.腥:肉未熟为腥.如《论语·乡党》说:"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全句的意思是:大飨中要有盛生鱼的俎.<11>大羹:肉汁羹.参见《礼书》注.不和:不调合五味.<12>好恶:喜好与厌恶.人道:《正义》释为人之正道,《礼记·丧服小记》说:"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译文:凡音,是在人心中产生的;乐,是与伦理相通的.所以单知声而不知音的,是禽兽;知音而不知乐的,是普通百姓.唯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详细审察声以了解音,审察音以了解乐,审察乐以了解政治情况,治理天下的方法也就完备了.因此不懂得声的不足以与他谈论音,不懂得音的不足以与他谈论乐,懂得乐就近于明礼了.礼乐的精义都能得之于心,称为有德,德就是得的意思.所以说大乐的隆盛,不在于极尽音声的规模;宴享礼的隆盛,不在于肴馔的丰盛.周庙太乐中用的瑟,外表是朱红色弦,下有二个通气孔,毫不起眼;演奏时一人唱三人和,形式单调简单,然而于乐声之外寓意无穷.大飨的礼仪中崇尚玄酒,以生鱼为俎实,大羹用味道单一的咸肉汤,不具五味,然而,在实际的滋味之外另有滋味.所以说先王制定礼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的嗜欲,而是要以此教训百姓,使有正确的好恶之心,从而归于人道的正路上来.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①,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②,礼胜则离③.合情饰貌者④,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⑤,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⑥;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⑦,义以正之⑧,如此则民治行矣⑨.①以下四段为《乐论》章,论礼乐同异.《正义》解释头两句的意思说:"夫乐使率土合和,是为同也;礼使父子殊别,是为异也〞.②流:流移不定,这里是庄重的反意词.全句的意思是:乐胜则和合太过,使各阶层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了.③离:《集解》释为"离析而不亲〞.④合情:和合人情.饰貌:整饰〔饬〕行为、外貌,使保持等级界限,不相混淆.⑤《正义》解释说:"文谓声成文也.若作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并和,是乐和民声也.〞乐文释为乐的文采,同释为谐同,误.乐文与上句礼义对言:礼义指礼的精义,乐文指乐的外部形式."礼义立〞、"乐文同〞是指统一礼乐制度的意思.同释为相同.乐不相同,则人情不通,上下不和.⑥不肖:《正义》释为愚,不妥.肖,似也.不肖谓不似.贤不肖谓贤与不肖贤,即贤与不贤.所以不肖即不贤.如《礼记·中庸》说:"贤者过之,不肖者不与也〞.孔颖达疏说:"变知〔智〕称贤,变愚称不肖,是贤胜于知〔智〕,不肖胜于愚也〞.⑦仁:儒学倡导的优秀品质之一,含意很庞杂,故孔子论仁,常因人因事而异,包括了智、勇、恕、忠、孝、恭、信、宽等各种内容,但最主要的是爱,《说文》说:"仁,亲也〞.徐铉解释说:"仁者兼爱〞.《墨子·经上》说:"仁,体爱也.〞《国语·周语》说:"博爱于人为仁〞.孔子也说:"仁者爱人〞等.⑧义:《说文》中徐铉说,义"与善同意〞.《墨子·经上》说:"义,利也〞.孙诒让引《孝经》唐明皇注说:"利物为义〞.⑨民治:就是天下之治,民治行矣;意译就是:达到〔实现〕天下大治了.译文:所以,先王制礼作乐,人为的加以节制……用礼节制民心,用乐调和民气,以政治推行之,刑罚防X之.礼乐刑政四者都能发达而不相孛乱,帝王之术也就完备了.乐的特性是求同,礼的特征是求异.同使人们互相亲爱,异则使人互相尊敬.乐事太过不加节制,会使人之间的尊卑界限混淆、流移不定;礼事太过不加节制,则使人们之间离心离德.和合人情,使相亲爱,整饬行为、外貌,使尊卑有序,便是礼乐的功用了.礼的精义得以实现,就贵贱有等;乐事得以统一,则上下和合,无有争斗;人们好恶分明,贤与不贤自然区分开来;用刑罚禁止强暴,以爵赏推举贤能,就会政事均平.以仁心爱人,以义心纠正他们的过失,这样就会天下大治了.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⑩.大乐必易<11>,大礼必简<12>.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13>,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14>,诸侯宾服<15>,兵革不试<16>,五刑不用<17>,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18>.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11>易:简易.指乐器简单,曲调变化少.<12>简:通俭.《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孔子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大礼保留着原始的质朴性,所以礼尚俭.<13>揖让治天下:言其无所事事而天下得到治理.君主不施刑罚、威仪,无所为而天下治.终日但作揖、礼让而己.<14>暴民:强暴之民,即富于反抗精神的老百性.不作:不能发作,无以施其强暴.<15>宾服:《乐记》X玄释"宾〞为"协〞,《说文》解释:"协,众之同和也〞.《尚书·尧典》有"协和万邦〞是其典型用法,宾服释为协和而且服从,《尔雅·释诂》:"宾,服也.〞宾、服都是服从的意思.<16>兵革:兵指兵器,戈矛之属;革为甲胄之属.兵革泛指军用器械或兵事.试:《乐记》X玄注说:"试,用也.〞<17>五刑:墨、劓、宫、刖、杀.按照《周礼·秋官·司刑》的解释:墨刑就是黥面,"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劓刑是"截其鼻也;〞"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刖刑就是"断足也〞;杀就是死刑.又《尚书·吕刑》记载的五刑是墨、劓、剕〔feì,去声,非〕、宫、大辟.剕就是刖,大辟即杀刑.X玄说周朝时,刖刑改为膑〔bi,去膝盖骨〕,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可知战国仍是这种刑法.由于《吕刑》中说五刑三千,包括了刑法的所有条目,所以《乐书》中五刑是泛指所有刑法.<18>乐达:乐读如月,达谓发达,完美、隆盛貌.前段说:"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以上数款为乐达的表现.译文:乐是自人心中产生的,礼则是自外加于人的.正因为乐自心出,所以它有静的特征;礼自外加于人身,其特征则是注重形式、外表.因而大乐的曲调、器具必甚简易,大礼必甚俭朴.乐事做得好了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所谓揖让而治天下,就是指的以礼乐治天下.强暴之民不起而作乱,诸候对天子恭敬臣服,甲兵不起,刑罚不用,百姓无有忧患,天子没有怨怒,这样就是乐事发达了.调合父子之间的亲情,申明长幼之间的次序,使四海之内互相敬爱.天子做到这些,算是礼事发达了.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15>,礼以地制<16>.<15>《乐记》孔颖达的解释是:"乐由天作者,乐生于阳,是法天而作也.〞乐生于阳的意思就是乐属阳;法天而作就是按照天的形象缔造乐.天以和气化物,乐也是以律吕的调和产生的.如此"乐由天生〞中的"由〞字释为依据、按照,硬译为乐是按照天的榜样构造而成的.<16>《乐记》中孔颖达解释说:"礼以地制者,礼主于阴,是法地而制〞.也是把礼乐与阴阳学说相附会,认为乐属阳,礼属阴.阳为天,阴为地.所以乐法〔象〕天,礼法〔象〕地.法地就以地为法,为榜样,如地有山川丘陵,礼也仿照这种情况,把人分成尊卑贵贱,高低不同的若干等级.所以"礼以地制〞中的"以〞也释为按照、依照,与"乐由天作〞中的"由〞字同义.译文:乐是模仿天地的和谐产生的;礼是模仿天地的有序性产生的.和谐,才能使百物都化育生长;有序,才使群物都有区别.乐是按照天作成,礼是仿照地所制.仁近于乐<11>,义近于礼<12>.乐者敦和<13>,率神而从天<14>;礼者辨宜<15>,居鬼而从地<16>.故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17>. 〔11>正义》解释说:"春夏生长万物,故为仁爱.乐主淘和万性,故仁近于乐也〞.<12>正义》解释说:"秋则杀敛,冬则蛰藏,并是义主断割.礼为节限,故义近于礼也.<13>敦和:敦厚和同.<14>率:遵循、顺服.有敬义.<15>辨宜:分辨其宜贵宜贱."辩〞,《乐记》作"别〞,通.<16>居鬼:《乐记》X玄注说:"居鬼,谓居其所为,亦言循之也.鬼神,谓先圣先贤也〞.<17>官:《乐记》X玄注说:"官犹事也.各得其事〞.译文:乐能陶化万物,与仁相近,礼主决断,所以义与礼相近.乐使人际关系敦厚和睦,尊神而服从于天;礼能分别宜贵宜贱,敬鬼而服从于地.所以圣人作乐以与天相应,制礼与地相应.礼乐详明而完备,天地也就各得其职了.五帝三王乐:古人对五帝三王说法不一:其一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夏禹、商汤、周文王为三王;其二认为,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参见《史记·五帝本纪》序《正义》〕.此外儒者还由《礼记·月令》把太昊〔伏牺〕、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称为五帝〔五方帝,各主一方〕,夏禹、商汤、周文为三王〔《孟子·告子下》〕等.又有把周文、武二王合为一王者.由以上诸说,五帝三王之乐应指自伏牺氏以来至周初的古乐.《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伏牺氏乐不详,朱襄氏〔神农别号〕时作五弦琴,葛天氏歌八阙,阴康氏作舞,黄帝作《咸池》,颛顼作《承云》,帝喾作唐歌,尧乐《大章》,舜作《九招》、《六列》、《六英》,禹作《夏龠〔yuè,跃〕》〔一说乐名《大夏》,以龠伴奏〕、《九成》,汤作《大护》,周武王作《大武》.《列子·周穆王》篇晋·X湛注文说:"《乘云》,黄帝乐;《六莹》,帝喾乐;《九韶》,舜乐;《晨露》,汤乐.〞《汉书·礼乐志》说:"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汤作《濩》,武王作《武》.〞《周礼·春官·大司乐》X玄注说,黄帝乐名《云门》、《大卷》,尧乐名《咸池》,舜乐名《大》,禹乐名《大夏》,汤乐名《大濩》,周武王乐名《大武》〔以上乐名中"招〞、"韶〞、"〞三字通,"护〞、"濩〞二字通〕.同书贾公彦疏引《孝经纬》说:"伏牺之乐曰《立基》,神农之乐曰《夏谋》〞;又引《乐纬》说:颛顼乐名《五茎》,帝喾之乐名《六英》;引皇甫谧语说:"少昊之乐曰《九渊》.〞这些说法不同的原因是古乐有的一乐多名,如贾公彦考证《大卷》就是《大章》等,再者古乐失传,学者各承师说,难免以讹传讹〔《周礼》虽载有六代乐名,战国时已有许多失传,故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此时惟存《韶》、《武》两乐而已.欢迎大宏哥1983〔ID:194708831〕WPS.。
《乐记》整理本注译
《乐记》整理本注译《礼记.乐记》选段译文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及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
《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
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
”②比:随着、顺着。
《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
下顺从也。
”乐之:乐读如yuè,做动词用,全句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
怎样变?《乐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
”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变化,用乐器演奏之。
③干戚羽旄:按《乐记》郑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斧(兵器)。
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尾,旄指旄牛尾。
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
④由:因缘、缘故。
此句硬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
或者说,以乐为目的,音产生了新的东西。
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
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
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
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
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①。
《劝学》全文+译文
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礼记·乐记》是经长期积累而得出的儒家音乐理论,其音乐思想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这两个交织着的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乐,第一是声,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乐的本质。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所有音乐的起始是从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往往是外部事物造成的。
心有感于外部事物才会有所改变,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进行变化,这就叫作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千戚羽旄以舞之,就叫作音乐了。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从根本讲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因此,被外部事物所感而生哀痛心情时,其声急促而且由高到低,由强到弱;心生欢乐时,其声舒慢而宽缓;心生喜悦时,其声发扬而且轻散;心生愤怒时,其声粗猛严厉;心生敬意时,其声正直清亮;心生爱意时,其声柔和动听。
以上六种情况,不关性情,任谁都会如此,是感于物而发生的变化,所以先王对外物的影响非常慎重。
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音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人们违法乱纪。
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详细翻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③,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滑稽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滑稽列传(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西汉〕司马迁原文如下: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1)。
《礼》以节人(2),《乐》以发和(3),《书》以道事(4),《诗》以达意(5),《易》以神化(6),《春秋》以义(7)。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8),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9),齐之赘婿也(10)。
长不满七尺(11),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12),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13)。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14),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15),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16)。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17)。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18)。
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19),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20),污邪满车(21),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22),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23),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24),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覩,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25),相引为曹(26),握手无罚,目眙不禁(27),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
礼记乐记原文和翻译.pptx
《礼记.乐记》选段译文 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 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及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乐 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 名《乐本》。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 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②比:随着、顺着。《易 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下顺从也。”乐之:乐读如 yuè,做动词用,全句 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怎样变?《乐 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 变化,用乐器演奏之。③干戚羽旄:按《乐记》郑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 斧(兵器)。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 尾,旄指旄牛尾。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④由:因缘、缘故。此句硬 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或者说,以乐为目的, 音产生了新的东西。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 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心有感于 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 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 乐(yuè,月)了。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 刑用来防止奸乱。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 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①。是故治世之音安 以乐,其正和②;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③;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 之道,与正通矣。 ①声成文:《正义》解释说:“清浊虽异,各见于外,成于文彩。”“文”释为“文彩”, 义仍不明。文就是文章的文,声能成文是由于声的清浊变化有规律,形成一定的 结构和组织,不再是简单的声了,就如同文章不再是单个的字母一样。②正:《乐 记》作政。正同政。以下同。③乖:背戾,不和谐。《说文》:“乖,戾也”。 译 文: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生成的。感情在心里冲动,表现为声,片片段段的 声 组合变化为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称为音。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中充满安适与欢 乐 ,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 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声音的道理,是与政 治相通的。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①。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 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②。唯君子为能知乐③。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
四书五经经典100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大学》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乐记原文和翻译
《礼记.乐记》选段译文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及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
《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
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
”②比:随着、顺着。
《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
下顺从也。
”乐之:乐读如yuè,做动词用,全句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
怎样变《乐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
”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变化,用乐器演奏之。
③干戚羽旄:按《乐记》郑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斧(兵器)。
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尾,旄指旄牛尾。
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
④由:因缘、缘故。
此句硬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
或者说,以乐为目的,音产生了新的东西。
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
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
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
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
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①。
《乐记》译文
《乐记》译文大凡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
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
声非一种,其中有同有异。
同声相应,异声相杂,于是产生错综变化。
把这种错综变化的声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叫做歌曲。
心文些歌曲按照顺序加以演奏,再加上武舞和文舞,这就叫做乐。
从以上可知,所谓“乐”,是由音所构成的,而其本源乃在于人心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
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焦急而短促;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裕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轻快;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犷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正直而端方;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
这六种声音并非人们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们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造成的。
所以古代圣王十分注意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用礼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乐来调和人们的性情,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做坏事。
用礼、用乐、用政令、用刑罚,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
凡音,皆出于人心。
感情激动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
把声组成动听的曲调,就叫做音。
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紊乱渗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深沉,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困苦。
由此看来,声音和政治是相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声音。
宫声代表君,商声代表臣,角声代表民,微声代表事,羽声代表物。
如果这五声不乱,就不会出现不和谐的曲调。
如果宫声混乱则其音散漫,象征着国君的骄悠;商声混乱则其音不正,象征着官员的腐败;角声混乱则其音忧伤,象征着百姓的不满;徽声混乱则其音悲哀,象征着百姓的摇役太重;羽声混乱则其音危急,象征着物资匾乏。
如果五声皆乱,秩序荡然,那就会奏出所谓的慢音。
史记乐书第二原文及翻译
史记乐书第二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太史公对《诗》、《书》、《礼》、《乐》的评价
1.《诗》、《书》隐约,故久远
2.《礼》、《乐》广大悉备,故易行
二、黄帝制乐的过程
1.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嶰谷
2.生竹窍,取诸隧峒之野,制大规模乐器
3.黄帝取竹,听凤之鸣,制十二律
4.伶伦作三十二侯,以应八风
5.伶伦作六十四卦,以为八音之纪
6.大乐初成,凤凰适至,百兽率舞
正文:
【提纲】一、太史公对《诗》、《书》、《礼》、《乐》的评价
太史公在史记乐书第二中评价了《诗》、《书》、《礼》、《乐》这四部经典。
他认为,《诗》、《书》的内容隐晦模糊,因此流传的时间很久。
《礼记》、《乐经》的内容详尽完备,所以容易实行。
【提纲】二、黄帝制乐的过程
接下来,太史公讲述了黄帝制作乐器的经过。
黄帝命令伶伦从大夏的西边,昆仑山的北面,取竹子生长的地方,选取窍穴丰满的竹子。
再从各个隧峒的野外,选取众多的竹子,可以用来制作大规模的乐器。
然后,黄帝选取竹
子,聆听凤凰的鸣声,用来制作十二律。
伶伦制作了三十六个音阶,以对应八风;又制作了六十四卦,作为八音的纲纪。
大规模的乐章刚刚完成,恰好有凤凰飞来,百兽纷纷起舞。
《易经》上说:“鹤在山的北面鸣叫,它的同类会应和它;我有好的酒器,愿与你共同享用。
”这句话描述的就是黄帝制乐成功时,凤凰飞来,百兽起舞的盛况。
《后汉书—宋均传》“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二)
《后汉书—宋均传》“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
..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
”竟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时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
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乐经律吕通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乐经律吕通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乐经律吕通解》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乐论、律学著作合集。
(完整版)《乐经》译文
《乐经》译文《乐经》译文乐本篇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耐动,放行于声.声相应,放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毣,谓之乐。
译文: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
人们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
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叫做音.讲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干戚、羽旄的舞蹈,叫做乐. 原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译文: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舒展而和缓;心中产生喜悦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中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旷而激越;心中的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庄重而正直;心中产生爱恋的情体,则产生的声音和顺而温柔。
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而产生的。
原文: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所以先王十分注意怎样来对人们进行影响,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思想,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情感,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法来防止人们的邪恶行为.用礼制、音乐、刑法、政令,这四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用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建立清明安定的政治局面的。
原文: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成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译文:一切音乐都是从人的内心世界产生的。
感情在心中激荡,因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卷三十八·经部三十八○乐类
卷三十八·经部三十八○乐类沈约称《乐经》亡於秦。
考诸古籍,惟《礼记经解》有“《乐》教”之文。
伏生《尚书大传》引“辟舟张”四语,亦谓之《乐》。
然他书均不云有《乐经》(隋志《乐经》四卷,盖王莽元始三年所立,贾公彦《考工记·磬氏疏》所称“《乐》曰”,当即莽书,非古《乐经》也)。
大抵《乐》之纲目具於《礼》,其歌词具於《诗》,其铿锵鼓舞则传在伶官。
汉初制氏所记,盖其遗谱,非别有一经为圣人手定也。
特以宣豫导和,感神人而通天地,厥用至大,厥义至精,故尊其教得配于经。
而後代钟律之书亦遂得著录於《经部》,不与《艺术》同科。
顾自汉氏以来,兼陈雅俗,艳歌侧调,并隶韶。
於是诸史所登,虽细至筝琶,亦附於经末。
循是以往,将小说稗官未尝不记言记事,亦附之《书》与《春秋》乎?悖理伤教,於斯为甚。
今区别诸书,惟以辨律吕、明雅乐者仍列於经,其讴歌末技,弦管繁声,均退列《杂艺》、《词曲》两类中。
用以见大乐元音,道侔天地,非郑声所得而奸也。
△《皇新乐图记》·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阮逸、胡瑗奉敕撰。
仁宗景三年二月,以李照乐穿凿,特诏较定钟律,依《周礼》及历代史志立议范金。
至皇五年,乐成奏上,此其图记也。
旧本从明文渊阁录出,後有宋陈振孙嘉定己亥《跋》云:“借虎邱寺本录。
”盖当时所赐、藏之名山者。
又有元天历二年吴寿民《跋》、明万历三十九年赵开美《跋》,叙此书原委颇详。
考初置局时,逸、瑗与房庶等皆驿召预议。
诏命诸家各作钟律以献,而持论互异。
司马光主逸、瑗之说,范镇主房庶之说,往反争议,卒不能以相一。
其往返书牍,具光《传家集》中。
而镇所作《东斋记事》,亦略存其概。
大抵逸、瑗以为黄钟之管积八百一十分,容一千二百黍。
又以《九章》圜田算法计之,黄钟管每长一分,积九分,容十三黍三分黍之一,空径三分四六毫,围十分三八毫。
围径用径三围九古率,而改围九分为九方分,别迁就之术也。
司马光曰:“古律已亡,非黍无以见度,非度无以见律。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①噍以杀:噍(jiāo),急促。
杀(shài),衰微。
②啴(chǎn):宽舒。
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
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
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
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
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经》译文《乐经》译文乐本篇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耐动,放行于声。
声相应,放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毣,谓之乐。
译文: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
人们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
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叫做音。
讲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干戚、羽旄的舞蹈,叫做乐。
原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译文: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
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舒展而和缓;心中产生喜悦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中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旷而激越;心中的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庄重而正直;心中产生爱恋的情体,则产生的声音和顺而温柔。
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而产生的。
原文: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所以先王十分注意怎样来对人们进行影响,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思想,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情感,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法来防止人们的邪恶行为。
用礼制、音乐、刑法、政令,这四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用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意识,建立清明安定的政治局面的。
原文: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成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译文:一切音乐都是从人的内心世界产生的。
感情在心中激荡,因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声音组成和谐的条理,叫做音乐。
所以太平时代的音乐安祥而快乐,这是政治和谐的表现;动乱时代的音乐怨恨而愤怒,这是政治脱离政道的表现;即将灭亡的国家,音乐充满乐悲哀和忧思,这是人民生活处境艰难的表现。
音乐的道理,和政治是息息相通的。
原文: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译文:宫音是君,商音是臣,角音是民,徵音是事,羽音是物。
这五种声音不发生混乱,就没有弊败不和的音了。
宫音混乱就成为散漫的声音,象征着国君骄横;商音混乱就成为偏激不正的声音,象征着官吏堕落,角音混乱就成为忧愁的声音,象征着财物匿乏。
五种声音都发生了混乱,互相排斥,叫做慢,在这种慢的情况下,国家灭亡也就在眼前了。
郑国和卫国的音乐,是社会动乱的音乐,接近于慢了,桑间濮上的音乐,是亡国的音乐,政治混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上盛行着欺侮国君自私自利的风气,无法收拾。
原文: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礼也。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
食飨之礼,非致味也。
清库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译文:音,是由人心产生的。
乐,是与事物伦理相通的。
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的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的乐理的是普通百姓。
只有君子才是能够懂得乐理的人。
所以能由辨别声而知到音乐,由辨别音乐而知乐理,由辨别乐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坏,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方法。
所以不懂的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
不懂得音乐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乐理。
懂得乐理就接近于知晓礼仪了。
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
所以乐的隆盛,并不是使声音极尽华美。
在宗庙中合祭祖先的礼仪,并不是使食物滋味极其丰富。
在宗庙中弹奏的瑟,安装这音色沉浊的朱红色熟丝所做的弦,底部的孔眼很疏朗,弹奏时发出沉浊而舒缓的声音,一个人唱歌,三个人应和,这声音并未达到丰富多彩的完美境地。
合祭的礼仪,崇尚玄酒,并以爼盘载着生鱼,肉汁不用盐菜来和味,食物的味道并不丰富。
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礼乐,并不是它来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它来教导民众节制自己的好恶之情,从而归于正确的人生正途。
原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译文:人初生时知识很简单,这是天赋的本性。
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动,是简单的本性获得了发展的表现,外界事物的影响使人形成一定的智力去认识它,进而形成喜欢和不喜欢的感觉,但是倘若使喜欢和比喜欢的各种想法得不到节制,同时各种事物继续在外界起着影响认识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之下,使人们不能恢复自己天赋的性情,天理就灭绝了。
事实上外界事物对人的影响无穷无尽,要是再加上人们自己对喜欢和不喜欢的各种想法不加节制,那就是接触到外界事物后人也变成各种事物了。
所谓人变成各种事物,就是天理灭绝人欲横流的意思,于是有的产生犯上作乱欺诈虚伪的心思,有的做出邪恶放纵胡作非为的事情,强的人压迫弱的人,人多的虐待人少的,聪明的欺骗老实的,勇猛的折磨懦弱的,有病的人得不到供养,老人,小孩,孤儿,寡妇,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是大乱的形势啊,所以先王要制定礼乐,让人们有所节制。
披麻戴孝的哭泣,是为了节制丧礼,钟鼓干戚的歌舞,是为了享受到适当的快乐,关于婚姻和冠笄的规定,就是为了使男女有所区别,定期举行射箭和宴会,就是为了安排正当的社交活动。
用礼来节制民众的心志,用乐调和民众的情感,通过政令使民众遵行礼乐,运用刑法防止违反礼乐的行为。
礼、乐、刑、政,四者互相通达而不违逆,这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正道。
乐论篇原文: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
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
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译文:乐用来协调人们的关系,礼用来区别尊卑贵贱。
有了乐的协调就能使人们互相亲近,有了礼的区别就能使人民互相敬重。
但乐超过了限度就会让人放荡,礼超过了限度就会使人分离而不亲密。
使人们感情融洽,仪态庄重,这就是礼和乐的功用。
原文: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
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译文:乐由内心产生,礼在外表体现。
乐由内心产生,所以能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心灵;礼在外表体现,所以具有各种礼仪制度。
隆重的乐一定平易,隆重的礼一定简朴。
乐教通达的实行,民众就没有怨恨;礼教通达的实行,民众就不会争夺。
用礼让治理天下,说的就是实行礼乐。
强暴的人不再出现,诸侯都归附天子,不再用兵器甲胄来发动战争,五种刑法也弃置不用,百姓没有患难,天子也不动怒,这就表明乐教通达地实行了。
父子之间亲睦,长幼之间有次序,四海之内人们互相礼敬尊重,这就表明礼教通达的实行了。
原文: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译文:大乐和天地一样协和,大礼和天地一样调节,因为那样协和,所以能够概括一切事物的本质,因为那样调节,所以能够用来祭祀天地。
社会上有礼乐,幽冥中有鬼神,这样就能使四海之内所有的人都互相尊重互相亲爱了。
原文: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
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
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译文:礼,是规定尊卑贵贱的差别,使人们互相尊重的。
乐,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影响人心,使人们互相亲近的。
礼和乐用来治国安民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都被英明的君主沿袭下来。
他们制礼作乐都与时势相合,为礼乐命名都与所建立的功业相符。
钟、鼓、管、磬、羽、籥、干、戚,都是乐的器具;屈、伸、俯、仰、缀、兆、舒、疾等姿态,舞者聚集的行列和行动的区域,舞蹈的舒展和疾速,都是乐的表现情状。
簠、簋、俎、豆、等器皿和各种规定,都是礼的工具;升降上下、回旋、袒开或掩闭上衣,都是礼的表现形式。
懂得礼乐性质的人就能制作礼乐,懂得礼乐表现形式的人就能传承礼乐。
制礼作乐人叫“圣”,传承礼乐的人叫“明”。
“明”与“圣”,是传承和制作的意思。
原文: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译文: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礼,表现天地间的秩序。
有了和谐,所以万物都能化育生长;有了秩序,所以一切事物都能有所区别。
乐是根据天的道理而作的,礼是按照地的管道而制定的。
制礼不合度就会引起混乱,作乐不合度就违背正道。
明白天地间万物的道理,然后才能兴礼作乐。
和谐而不淆乱,是乐的内在精神;使人欣喜欢爱,是乐的功能。
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使人庄重恭敬顺从,是礼的职能。
至于用乐器使礼乐得道表现,通过声音使礼乐得以传播,在宗庙社稷中行施礼乐,用来奉祀山川鬼神,这些应用礼乐的事情是统治者让人民一起来掌握的。
乐礼篇原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