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教案 (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 (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疏通文意1.生词注解(1)居.天下之广居.(前一个“居”为“居住”的意思,动词;后一个“居”为“住所”的意思,名词)(2)富贵不能淫.(使昏乱)(3)贫贱不能移.(使改变)(4)威武不能屈.(使屈服)2.翻译句子(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整体感知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①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②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③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方志敏。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222富贵不能淫导学案-河北省固安县第六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22富贵不能淫导学案-河北省固安县第六中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校训:自主、创新、爱众、报国固安县第六中学初中部八年级语文导学案备课时间:年级:八年级设计教师:王雪审核教师:周瑞霞课题《富贵不能淫》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2、通过反复诵文章,培养文言语感3、初步感知,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大丈夫”重点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难点初步感知理解“大丈夫”导学流程一、创境启思1、在《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谦恭的询问曹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两人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那么在战国时期,同样景春也谦恭的询问孟子“什么是大丈夫?”并展开讨论,那么,古往今来,提到“大丈夫”这个词,出现在你脑海里的人物是谁?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观点和想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心中对于“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板书:富贵不能淫)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理解文章的标题《富贵不能淫》确定文章的体裁:富:富裕贵:显贵,禄位高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按古语正解,应译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

另一种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题解:由题目我们可以明确孟子的观点和立场。

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出处(课下注释中,出处以及对于《孟子》的介绍)4、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称为“亚圣”,继承了孔子的“仁、义、礼”并扩展了“智”。

补充修改二、自探静思1.快速浏览,自由朗读(整体通读文章,划分停顿,注意字音)2.教师范读,学生自我纠正读音、停顿(强调“冠”和“女”的读音)3.自由朗读一遍,初步感知文章三、合作辨思1.学生分小组研读翻译整篇文章参考书下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小组内组长和其他组员的帮助。

2.各组之间沟通交流本组不理解的内容3.四个小组分别翻译一小段话,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补充个别知识点以及个别字的翻译)4.为什么公孙衍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因为他们是纵横家,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教案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体会孟子说理的主要特点。

3:了解孟子主张,领悟“大丈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深入情境观看视频“张仪劝退魏国惠施”视频中凭借智谋和辩才帮助秦王劝退魏国使臣惠施的是谁呢?(生:张仪)张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谋士,在战国时期,有两种相对的外交政策,“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这些往返于诸侯之间,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被称为纵横家。

而张仪正是提倡连横,终助秦王称雄天下的谋士,同样风光一时的善于拉拢合纵的,还有公孙衍,曾配五国相印权倾一时。

同学们对这样的纵横家持什么态度呢?是否觉得威风无限、是男子汉大丈夫呢?(是——有一位古人也曾经十分羡慕崇拜,但却孟子却持完全不同的态度,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走近孟子,看一看孟子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呢?)(否——孟子也持这样的看法,看来大家与亚圣心有戚戚,很有见地,但他的弟子景春却不这么认为,我们一起走近课文,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孟子是如何反驳的呢?)课题《富贵不能淫》。

二、预习检查,文从字顺(一)读准字音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大意。

同学们习惯很好,在易读错的字词上标了注音,我想找两位同学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呢?正字音淫(yín,浸水过度。

文中,使......惑乱。

)丈夫之冠(guàn,加冠,古代男子成人礼)/(guān,衣冠)公孙衍(yǎn)王之女家(rǔ,用于同辈或晚辈的“你”称呼,汝亦知射乎?)经过同学们的提醒,请同学自告奋勇将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来的。

(二)检测预习,疏通文意①探究合作、答疑解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充分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到底昨天预习效果如何呢?小组讨论,一人翻译一句,疏通文意,小组内答疑解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名师教案、积累与运用、课题、文本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名师教案、积累与运用、课题、文本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名师教案、积累与运用、课题、文本解读《富贵不能淫》名师教案一、教学建议:1.教学思路及过程建议:①扫除语音语义障碍,积累文言词汇,打牢基础。

②在此基础上结合孟子思想,结合文段背景,了解人物身份及思想主张,尝试翻译。

③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后,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在朗读中体悟作者的主张与情怀。

④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结构,分析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横向联系对话体散文的特点,纵向联系议论文的知识要点(因为本文是典型的驳论文,文段短小精美,更便于学生了解议论文知识),提前孕伏加强整合,为初三的议论文专题知识和今后高中、大学学习先秦散文夯实基础。

2.教学时数建议:1课时。

3.教学方法适用建议:讨论法、指导法、讲述法、谈话法。

二、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古诗文单元,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文学习体验,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学习方法。

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较之初一已经相对成熟,大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学习成绩进入两极分化最严重最关键的时期。

大部分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强,对语言基础的识记方法基本掌握,预习习惯已经养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但自学习惯有待进步一强化,学习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语段的方法初步掌握,赏析能力已经有初步的提升,但是结合写作背景领会作者思想情感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兴趣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生对于行文思路的模仿能力相对初一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对于篇章写作手法技巧的模仿能力半数以上的学生相对较弱。

(2)教学目标:①语言知识与运用:积累重要文言字词,背诵全文。

②语文(文体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章内容(重点),了解孟子思想。

③阅读:通过诵读感受作品的浩然正气;辩证看待经典,去芜存精。

④写作: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熟读并背诵《富贵不能淫》全文,理解文章主题和基本观点。
2.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孟子论辩的思路和技巧。
3.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孟子论辩思路,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孟子及其儒家思想,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文学创作灵感。
5.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升个人品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富贵不能淫》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道德原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富贵不能淫》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时的生活化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点让我意识到,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理解孟子论辩思路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采用了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消化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实录

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实录

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实录文言文《富贵不能淫》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选入2023年部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实录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富贵不能淫优秀教学实录1一、读文导入人生在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告诉我们,富贵的时候要严于律己,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念,受到威胁的时候不能屈服。

今天,我们就追寻着先哲的光辉思想,领略“大丈夫”的真正内涵。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孟子其人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全班齐读课文。

二、学法推荐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学法推荐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

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

三、熟读篇1.读出文言的味道①读准字音,我能行!要求:读要读得准,听要听得清。

请男女生分读课文。

读完之后,指出同学朗读中的字音错误。

请全班同学齐读屏幕上显示的词语,记准字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往之女家rǔ 富贵不能淫yín②正确停顿,我能行!要求:字正腔圆,停顿准确。

读好文言文,还要准确的把握好节奏,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语句的停顿。

对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排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读出语气,我能行!要求:通过重音读出语气重点语句检测,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

《富贵不能淫》教案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这句话中的六个人能称之为“大丈夫”吗?
1. 自由反复诵读课文
2. 小组合作研究
为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铺垫
2. 反复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懂大意。
设计助学案帮助学生自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活动一
扮演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文意
在课前预学习的基础上,请学生扮演文本人物角色,解释文本人物对话的意思
投影出示相关语句,要求学生说出文本大意。
1. 假如你是景春: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将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一以贯之的重要目标。
部编语文教材八上打破了七年级文言文穿插在相关单元的编排体系,集中安排了两个文言文单元。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有了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单元整体学习文言文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本大意,说出文本的主要观点。
2. 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文本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点。
3. 能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任务
教学活动组织
学习活动目标
课前预学习活动
1.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结合老师提供的助学材料,了解相关人物与时代背景。
1. 两个同学扮演公孙衍和张仪,谈对大丈夫的认识
2. 请扮演父亲的同学他对大丈夫的认识
3. 请扮演母亲的同学谈教导女儿那一段话的作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富贵不能淫》说课稿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富贵不能淫》说课稿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环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环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动,明 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文 言文的掌握是中考必考内容,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国几千 年古代文化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情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和历史文明的结晶。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佳作名篇, 都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 美乐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 神,还应有教之以“为人”、“为学”之道。因此,文言文教 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难点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教师根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通过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来提高语文素养,突出语文学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时,可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照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最后引导学生研讨先人哲思和文化。
孟子用古代父母对儿女的警告作类比说到大丈夫的行为标准,进而导 出本文中心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用有理有据的反驳语言,简明扼要充满气势的论证,驳斥了景春狭隘的 “唯权唯势”的大丈夫观点,其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寻思,颇受启 发。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对文言文不陌生,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字迹潦草 、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已经能够初步感知 文章大意,但对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较为薄弱,尤 其是对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 导。八年级学生绝大部分虽然能理解文意,但在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知识方面,掌握得还不够扎实。

《富贵不能淫》教案 (1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 (1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体会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一、新课导入人们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大丈夫”呢?孟子在《富贵不能淫》这篇课文中对“大丈夫”做了很好的阐释。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看看。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合称他和孔子。

2.背景资料《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本课所选的《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富贵不能淫》教案 (1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 (1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富贵不能淫》教案导入(文本导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2.交流背景有一次,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

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说,这些人“焉得为大丈夫”,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说的三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

这整齐的排比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3.知识链接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一、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积累“移、之、”等易考字词;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3.反复诵读,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体会作者说理的特点;4.体会大丈夫的含义,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体会大丈夫的含义,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俗话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驷马难追”,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2.题目解说《富贵不能淫》这一题目是编者加的,“富”指的是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的意思是惑乱、迷惑。

“富贵不能淫”是文中的一句话,是大丈夫所须具备的道德操守之一,这也是整篇文章论述的重点。

3.作者名片孟子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4.背景资料《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

公元前322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者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

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离开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军至函谷关而还。

5.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诚:真正,确定。

第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如“淫”、“奢侈”、“骄”、“谦”、“守成”等。
-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和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点。
举例解释:
-在讲解“富贵不能淫”的主题思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事例,理解富贵不应该使人沉溺于享乐,而应保持谦逊和节制。
第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22课《富贵不能淫》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文本阅读:课文《富贵不能淫》。
2.词语解析:淫、奢侈、骄、谦、守成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句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及其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等。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学生较难融入到讨论中,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不够熟悉。因此,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富贵不能淫”这一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他们是否能将这一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许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富贵不能淫”的内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富贵不能淫》这一课的独特魅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我发现他们在理解文本、分析问题和思考现实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堂导入,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感觉问题的设置还有待优化。或许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富贵不能淫》(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富贵不能淫》(部编版)

《富贵不能淫》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及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能够流利并有感地吟诵文章。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悉文章内容,抓关键字,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领略大丈夫的英雄气度,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谈话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富贵不能淫》的学习。

四、初读1初读文章,强调字音,把握节奏,明确体裁。

(1)学生自己默读文章,教师则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2)学生划分停顿的节奏,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总结、评价,最后,再集体朗读。

2走进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五、析读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大丈夫?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小组汇报,预设(一)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这里的“诚”是诚实的意思吗?“大丈夫”又是什么意思?2.这是谁的观点?他为什么说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景春,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3.你们同意吗,说说理由。

(不同意,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22《富贵不能淫》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2《富贵不能淫》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富贵不能淫》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孟子倡导的“大丈夫”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意思。

2.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言而有信”,那么,作为“大丈夫”,应该有着怎样的品格和内涵呢?今天,我们一起通过“亚圣”孟子的一篇短文来看看他对于“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新课1.复习作者及写作背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2.课文朗读朗读方式:播放情境课文范读,教师范读,听读,跟读,抽读。

重点字音强调: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富贵不能淫(yín)往之女家(rǔ)(“女”同“汝”,你)体味句子语气(1)公孙衍、张仪大丈夫哉!(2)公孙衍、张仪诚大丈夫哉!(3)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4)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是非大丈夫也!(6)是焉为大丈夫乎?(7)是焉得为大丈夫乎?3.翻译课文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22《富贵不能淫》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2《富贵不能淫》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景春和孟子各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类人的?
明确:景春认为他们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起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没有仁义道德原则。
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恶的势力摧眉折腰。只有坚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进而赢得光明的前途。
二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
检查默写上节课所学内容。
以议论文的学习思路来学习本文,首先找论点。
两者观点是如何提出的,他们得出这样的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比较两者异同,类推出孟子提出的观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6.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7.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集体备课教案纸
教学内容
《富贵不能淫》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2020-12-01
使用教师
初二语文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
2.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原文和译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书下注释解词诚大丈夫天下熄焉丈夫之冠父命之戒女家夫子正与民由之独行其道淫移屈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

他极力主张“()”,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常识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学说。

(一)古今异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母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二)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戒之曰。

省去主语“()”2.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大丈夫”的标准。

(1)(2)(3)主旨《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

激励人们要坚持()、()。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无答案)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出自《滕文公下》。

2、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3、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4、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5、诚:真正,确实。

6、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7、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8、焉:怎么,哪里。

9、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10、命:教导、训诲。

11、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12、女家:指夫家。

女,同“汝”,你。

13、夫子:指丈夫。

14、正:准则,标准。

1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16、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17、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8、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

19、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20、屈:屈服。

《富贵不能淫无答案》导学案 (推荐)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富贵不能淫无答案》导学案 (推荐)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1、选自《孟子》。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

诚:真正的2、安居:安静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3、是:这,这个焉:怎么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训导他。

5、戒:告诫女:同“汝〞,你6、必敬必戒:戒,留神,谨慎。

违:违背。

7、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把顺:顺从为:作为正:正理,即根本原那么。

道:方法。

8、居天下之广居:居〔1〕:居住。

居〔2〕:住所。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9、得志:得:实现。

志:志向10、与民由之:由:实行。

之:代志向。

11、独行其道:道:原那么,行为准那么。

9、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淫:使······扰乱。

指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心意扰乱。

10、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意志改变。

移:使······改变。

11、威武不能屈: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志节屈服。

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

形容不畏强暴。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屈服。

一、自学检测,并解释。

往之女家〔〕〔1〕安居而天下熄 ( ) 〔2〕父命之( )〔3〕与民由之( ) 〔4〕富贵不能淫 ( )〔5〕独行其道 ( ) 〔6〕贫贱不能移 ( )〔7〕以顺为正者〔〕〔〕( )( )〔8〕居天下之广居〔〕〔〕〔9〕得志〔〕〔〕〔10〕威武不能屈〔〕——“孟子〞知多少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国学名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并认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内涵及,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培养忧患意识,要有用勇于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文中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积累文言词句;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关键的字词或语句,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自主突破
1.文学常识填空。

《富贵不能淫》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家,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被称为“”。

2.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丈夫之冠.也()往之女.家()妾.妇之道()富贵不能淫.()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 (2)贫贱不能移. __________
(3)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 (4)往之女.家 __________
(5)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 (6)与民由.之____________
(7)独行其道._________ (8)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 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答案:1.《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春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亚圣
2.guàn rǔ qiè yín
3.(1)惑乱,迷惑(2)动摇(3)使屈服(4)通“汝”你(5)准则、标准(6)
遵循(7)道路,方法(8)这怎么,哪里
4.(1)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
才叫做大丈夫。

(2)(君主)一生气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3)(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

(4)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合作探究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
话作答。

7.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8.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9.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答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
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拓展延伸
10.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1.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
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案:10.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1.具有“大丈夫”精神的代表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当堂测试
(2016.山东威海改编)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孟子谓万幸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上论古之人。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


(选自《孟子》)
【注】善士,品德高尚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孟子谓.万幸曰()
(2)一国之善士
..()
(3)诵.其诗,读其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是以论其世也,是上友也。

3.请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孟子交友的原则。

4.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又向上追论古代人物。

B.“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阅读答案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阅读答案
C.通过对如何交友的阐述,孟子提出了读书要“知人论世”的见解。

D.孟子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
1.(1)对……说(2)优秀的人物(3)诵读
2.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和历史上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3.结交天下善事,天下善事“未足”结交古人,结交古人要论世知人。

4.C 解析:不是针对读书。

【参考译文】:
孟子对万章说:“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

认为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就又上溯历史,评论古代的人物。

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著作,(但)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行吗?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了解他们的为人),这就是和历史上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总结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