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合集下载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我院护理部本着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定以下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合理测算人员编制1、普通病房每4张床设1名护士,每40~50张床设3~4名治疗护士;每60~80门诊人次设1名门诊护士,每张手术台设3名护士,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配置比例可大于1:0.4;危重病人少、基础护理量小的科室,配置比例可适当小于1:0.4。

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

并能根据医院发展适当调整配置人员数。

二、加大考核力度,实行竞争上岗。

1、本着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

2、对考核成绩差的工作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

3、对护理业务能力强的护士可采取低职高聘,对能力差的护士给予高职低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三、明确护理岗位,合理使用合同制护士对于正规护校毕业的护士,采用合同聘任制的方法。

聘用期为2年,每年根据其工作表现签定一次协议,工作满2年后,成绩优秀者可转为我院人事代理人员。

护理部和人事处共同制定了周密的考评方法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培养高质量、全面的护理人才。

四、合理分流转岗人员1、为避免不同护理岗位忙闲不均的现象,对于护理岗位人员超编、护士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缺陷,科室不再聘任的人员,护理部需要重新调整护理岗位,指导思想是珍惜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临床一线,违纪降级使用,严重者下岗。

2、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完成注册的护士,可根据工作经历安排至对应科室。

3、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尚未完成注册的护士先安排到门诊从事导诊工作。

执业证注册后可分流至病房进行转岗。

五、科学排班1、各科室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合理排班,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2、门诊实行周六日全年候开放,手术室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

3、病区存在病人多时,实行2人值班制,以保证了中午及夜间病区护理质量。

诊所护理人员配置新规定

诊所护理人员配置新规定

诊所护理人员配置新规定为了规范诊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理人员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1. 按照诊所规模、科室设置、诊疗项目及患者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 确保24小时护理服务,夜间至少有1名护理人员值班。

3. 护理人员数量应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证护理质量。

4. 护理人员配置应考虑急诊、重症监护、手术室等特殊科室的需求。

二、护理人员岗位职责1. 负责患者日常生活照顾、病情观察、症状监测和报告。

2. 参与诊断和治疗计划,执行医嘱,配合医生完成诊疗工作。

3. 负责患者用药指导、药物过敏试验、输液、注射等护理操作。

4. 参与患者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5. 负责医疗文件记录、统计和归档。

6. 参加护理培训、业务学习和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三、护理人员配置标准1. 诊所规模- 诊所床位数:<10张,护理人员数量:不少于2人- 诊所床位数:10-20张,护理人员数量:不少于3人- 诊所床位数:21-50张,护理人员数量:不少于4人- 诊所床位数:>50张,护理人员数量:不少于5人2. 科室设置-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每个科室至少配备1名护理人员。

- 特殊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科、手术室等)根据工作量适当增加护理人员。

3. 诊疗项目- 常规诊疗项目,按床位数和科室需求配置护理人员。

- 特殊诊疗项目(如化疗、透析、移植等),根据项目需求增加护理人员。

4. 高峰时段- 上午、下午、晚上高峰时段,根据患者数量适当增加护理人员。

四、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资格和临床经验。

2. 定期进行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建立护理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评估。

4. 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督促其参加培训和提高,仍不能达标者,调整工作岗位。

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与调配

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与调配

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与调配护理单元因各种原因发生岗位空缺或岗位不足时,应从护士长、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三个层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及时调配,填补岗位空缺或补充岗位不足,以保证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护理人员使用与调配的原则(一)分层级原则:依据岗位的任务和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使用和调配,做到护理人员的层级与岗位标准相对应,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质量,也体现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护理服务。

(二)动态性原则:根据各病房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变化情况,并依据各病房定编和定岗的状况动态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调配。

(三)分级管理原则:按照医院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构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使用与调配,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护理人员使用与调配机制。

二、护理人员合理使用的具体实施(一)护理部层面1.护理管理人员的使用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护理管理人员的潜能。

我院护理部组建护理安全管理、优质护理质量管理、特殊区域质量管理、护理培训管理、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查房质量控制、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等小组,各级护理管理人员担任各小组组长,从医院层面充分发挥其才能。

通过对小组工作的组织、安排、督促、检查,充分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才能,极大地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2.优秀护理人才的使用护理部公开条件,采取自愿报名及病房椎荐的方式,鼓励护理骨干参与护理管理小组及梯队人才培养,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其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能力,为培养、选拔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3.临床护理人员的使用按照护士的层级划分对临床护士进行分层级的使用,在实施分层级使用时应对不同病房工作量进行准确把握,严格按照护士分层使用的工作标准和目标进行,并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直接挂钩,从根本上增强护士的工作热情,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4.机动护士库的使用机动护士是有效保障护理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对机动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管理和调配,可以补充临床护理人力不足。

护理人员配备原则

护理人员配备原则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护士的配置原则与标准一、总体要求按照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合理配备符合相应要求的注册护士。

1、护理管理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具备护理管理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符合条件的护士从事护理管理岗位工作。

2、临床护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当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的分类,根据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合理、动态地配置注册护士。

3、其他护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当根据该岗位职责所涉及的护理工作内容配置注册护士。

4、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注册护士应当占全院注册护士总数的95%以上。

二、病房注册护士的配备原则:1、病房应当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配备和安排注册护士;2、病房注册护士配置中,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4:1;一级护理患者平均比例为60%以上的病房,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6:1;新生儿病房,注册护士与患儿比应当≥0.6:1;3、病房夜班实行双人在岗值班,确保2名以上的注册护士夜间值班。

4、产科母婴同室护士与患者比为0.55:1三、手术室注册护士与手术台次比为2-3:1。

四、综合科人员配置应当根据门诊量、治疗量等因素配置注册护士;注册护士与患者比应当≥0.4:1,确保观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

五、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护理工作量实施科学的排班制度,对注册护士进行合理调配。

需要24小时持续性工作的临床护理岗位应当科学安排人员班次。

在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时间段和科室,增加注册护士的数量,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落实。

六、制定护理队伍紧急调配预案,建立机动注册护士人力资源库,及时补充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缺失,确保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特殊阶段临床护理的紧急需要。

简阳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2012.3月修订。

医院护士人力配置

医院护士人力配置

医院护士人力配置医院护士人力配置是指根据医院的需求和规模,合理安排护士的数量和工作时间,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良好的人力配置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一、护士人力配置的原则1.合理性原则:根据医院的规模、科室特点、患者数量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护士的数量和配置比例。

2.灵活性原则:根据不同时间段和科室的工作强度,灵活调整护士的人数和工作时间,以满足医院的需求。

3.专业性原则:根据护士的专业背景、技能和经验,将其分配到适合其专业领域的科室和岗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平衡性原则:在不同科室之间和不同班次之间,保持护士人力的平衡,避免出现某个科室或班次护士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二、护士人力配置的方法1.科学测算法:根据医院的患者量、就诊率、病种构成等因素,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科学测算出每个科室所需的护士数量。

2.经验法:根据医院过往的工作经验和数据,结合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强度,合理估算出每个科室所需的护士数量。

3.专家评估法:邀请医院的专家和管理人员,根据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医院工作的了解,评估每个科室所需的护士数量。

4.调查问卷法:通过向医院的护士和患者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护士人力配置的需求和意见,从而确定合理的护士人数。

三、护士人力配置的具体措施1.根据科室的特点和工作强度,确定每个科室所需的护士数量。

例如,手术室和急诊科等高强度科室需要配置更多的护士。

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确定每个科室所需的护士技术水平。

例如,重症监护室需要配置高级护士,普通病房可以配置普通护士。

3.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工作强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和班次。

例如,夜班和周末班次可以适当增加护士的数量,以应对患者就诊高峰期。

4.根据护士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将其分配到适合其专业领域的科室和岗位。

例如,儿科病房需要配置儿科护士,手术室需要配置手术室护士。

5.定期评估和调整护士人力配置方案。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原则与标准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原则与标准

XXX三甲医院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原则、标准
一、配置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
以《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各专业护理工作范围种类、工作量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确定人员配置数额,满足护理需要。

2、结构合理原则
按照职称、学历、资历、年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形成合理的高、中、初和老、中、青的人才梯度。

3、能及对应原则
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称和能力,确定其工作性质,合理安排岗位和职位,按职上岗,做到人尽才,才尽其。

4、动态调整的原则
在统一安排下适当的科室内部流动,重新组合护理团队,以发挥成员之间的最大效率。

二、配置要求
注重科学化、适时性和安全性,兼顾专业技术、个人能力、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等要素。

实施护理部现场评估,统-调配,跟踪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保证护理安全。

三、配置标准:
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床护比例配置
(1)临床护理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 95%以上。

(2)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实际床位比> 1:0.4。

(3)ICU 床护比> 1:2.5.
(4)手术室手术间与护理人员比> 1:3.。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在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之首,是完成护理目标的关键。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院护理人力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点.工作量等实际需要的发展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数量。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功能需要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编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规模、功能任务和发展趋势,科学的、合理的编配人员,以保证各项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应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整体护理,因此配置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等应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为原则,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宗旨。

(三)结构合理的原则
人员的配备的编配不仅要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教学及科研任务的轻重,还需要考虑人员数量和人员群体的结构比例。

(四)能及对应的原则
人员的配备应根据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合理调整护理队伍能级结构设置,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作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五)动态调整的原则
护理专业的发展,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及医院功能的拓展,对护理人员编制、动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生育及退休
都涉及人员的调整。

二、护理人员配置依据
1.临床一线护士占医院护士总数比例大于或等于90%
2.医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1
3.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
护士与床位之比达到():1
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
6.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病人不超过8人。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与标准精选全文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与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护理人员配置原则与标准一、配置原则(一)科学配置原则以《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各专业护理工作范围、种类、工作量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确定人员配置数额,满足护理需要。

(二)能级对应原则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确定其工作的性质,合理安排岗位和职位,使资历、能力、思想品质与担负的职务相适应,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结构合理原则按照层级、职称、学历、资历、年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形成合理的高、中、初和老、中、青的人才梯队。

(四)动态调整原则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住院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患护比等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动态调配。

二、配置标准(一)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占全院护士总数≥95%,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占全院护士总数≥90%。

(二)全院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ICU护士与实际床位比2.5-3:1;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与床位比1.5-1.8:1;血液透析室护士与透析机台比不低于0.4:1;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少于在岗护理人员的75%;门诊、产科、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介入导管室等护理单元根据工作量、相关管理规范合理配置护士。

(三)按照科室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及工作风险,主要包括特级护理时间、特殊疾病护理床日、新生儿护理床日、接生例数、手术例数、病危患者护理床日、病重患者护理床日、平均占用床日、转入人次、转出人次、出院人次等因素,将全院病房划分为三类,每类分A、B两级。

第一类: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风险大,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实际护床比应大于0.4:1;第二类: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风险适度的科室,实际护床比不应低于0.4:1;第三类: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风险较低的科室,实际护床比可低于0.4:1。

其中每类中的A级病房比B级工作量更大,技术难度和护理风险更高。

各病房分级及患护比要求详见下表。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

市第二中医医院
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
我院本着有效合理的使用护理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作用,特制定护理人员配置依据和原则原则。

一、配置依据:
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根据科室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管理结构原则:主要体现在护士群体的结构比例,包括不同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

3、优化组合的原则:依据不同年龄个性,特长等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4、经济效能原则:根据各科室病人情况,合理配置使用护理人员,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5、动态调整原则: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根据科室病员及护理人员情况进行动态调配。

二、配置原则
1、普通病房每8--10张床设一名护士,对于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的科室给予适当倾斜,配置比例可达1:0.4,基础护理量小,危重比例少的科室配置比例可达1:0.3,并根据医院发展适当调整配置护理人员。

2、对于责任心差,科室不再聘用的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重新调整护理岗位或待岗;
3、对于新聘任完成注册的护士,实行双向选择。

4、对于新聘任未完成注册的护士在上级护士带领下从事护理工作。

5、实行科学合理排班:
(1)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进行排班,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2)科室根据病人数量及危重病人情况进行弹性排班,必要时可通过护理部进行科间人员调整。

护理部。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我院护理部本着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定以下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合理测算人员编制
普通病房每4张床设1名护士,每张手术台设3名护士,病情重、基础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配置比例可大于1:;危重病人少、基础护理量小的科室,配置比例可以达到1:;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并能根据医院发展适当调整配置人员数;
二、本着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
三、明确护理岗位,合理使用合同制护士
对于正规院校毕业的护士,采用合同聘任制的方法;聘用期为2年,每年根据其工作表现签定一次协议,护理部和人事科共同制定周密的考评方法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培养高质量、全面的护理人才;
四、合理分流转岗人员
1、为避免不同护理岗位忙闲不均的现象,对于护理岗位人员超编、护士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缺陷,科室不再聘任的人员,护理部需要重新调整护理岗位,指导思想是珍惜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临床一线,违纪降级使用,严重者下岗;
2、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完成注册的护士,可根据工作经历安排至对应科室;
3、对于新聘任、执业证尚未完成注册的护士安排到门诊从事导诊工作或在科室从事护理员工作;执业证注册后可分流至病房进行转岗;
五、科学排班
1、各科室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合理排班,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
2、病区不能单人值班,加强中午及夜间护理人力,保证护理质量;
3、门诊实行分楼层导诊;。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是保障患者安全和优质护理的基础。

合理的医院护理人员配置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

因此,合理的医院护理人员配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优质护理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医院护理人员配置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包括多个因素的估算医院护理人员配置的原则首先是根据多个因素来进行估算,如医院规模、科室设置、患者情况、人员水平等,来确定护理人员的配置。

这些因素不仅包括了患者数量、各科室的患者分布情况,还包括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立足现实,适度增加护士编制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需要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编制。

在实践中,只有根据科室患者数量、日常护理任务和患者病情等实际情况,适度增加护士编制,才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需要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考虑。

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科学的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四、优先保障病危重患者的护理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的另一个原则是要优先保障病危重患者的护理。

在护理人员不充足的情况下,重症患者是医护人员需要优先关注的群体。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护理资源,优先保障病危重患者的护理。

五、合理利用各级护士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的第五个原则是合理利用各级护士。

在医院的护理人员配置中,按照职称和技能水平分类,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

这样既可以实现各级护士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也可以使临床护理更加精细化,提高护理效果。

六、注重培训和继续教育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的最后一个原则是注重培训和继续教育。

护理不仅需要传承和创新,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和更新护理技术,以满足社会和患者不断提高的护理需求。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注重各级护士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应该以科学、合理、安全、高效为导向。

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原则1.根据病患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数量应根据病患的数量和需求来决定。

不同病房、科室的病患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不同数量和水平的护理人员。

例如,重症监护室需要配备丰富的专业护理力量,而普通病房则需要适量的护理人员。

2.专业护理力量与护工比例适当:合理配置专业护理人员和护工的比例,以确保护理质量和效率。

专业护理人员应占据护理团队的主体,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承担更加复杂和专业的任务。

而护工则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如协助患者生活自理、翻身、测体温等。

3.根据护理技术和专长进行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的职务分配应根据其专业技能和专长进行。

护理团队应包括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如护士长、护师、护士、见习护士等。

根据其技能和经验,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从事不同的护理任务,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专业优势。

4.根据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进行合理分配:根据病床数、病患病情和科室特点等,确定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工作量合理分配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工作失误的风险。

5.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水平。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人员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

6.建立修订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度: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科室、病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并进行定期修订。

配置标准应与实际需求和护士人力情况相匹配,合理确定各个职务的人数,以确保护理单位的正常运转。

7.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护理单位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通过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护理人员可以增强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8.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护理单元的人力资源配置应注重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护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和沟通实现工作的高效完成。

总之,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原则的制定和实施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方案

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方案

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方案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方案。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1. 根据患者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关注和照顾。

2. 根据手术量和病床数:手术量和病床数是衡量护理人员需求的重要指标。

手术高峰期和病床紧张期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配置。

3. 根据护理技术水平:不同护理岗位需要不同的技术水平,根据岗位需求配置合适的护理人员。

4. 根据患者安全需求:提供足够的护理人员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工作压力过大造成失误。

二、护理人员配置的具体措施1. 制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标准: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工作量标准,明确每个护理岗位的工作量范围。

2.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数量: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病床数量,制定护理人员的数量标准,确保每个病区和科室都有足够的护理人员。

3. 护理人员的轮岗制度:制定合理的轮岗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合理休息和工作效率。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

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培训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协作能力。

5. 评估护理人员绩效: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即时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激励优秀的护理人员。

三、护理人员配置管理的监督机制1. 建立护理人员配置管理的评估系统:制定护理人员配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定期对护理人员配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配置。

2. 建立护理人员投诉反馈机制:建立护理人员投诉和反馈渠道,及时收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护理人员配置。

3. 强化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护理人员配置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护理人员配置符合规定,并及时纠正不合理配置。

护理人员配置管理方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定》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人员配置原则1. 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 遵循护理工作规律,保证24小时护理服务。

3. 结合科室特点,优化人员结构,确保护理质量。

4. 保持护理团队稳定,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二、人员配置标准1. 编制床位与人员比例:根据医院床位数量,按照每10张床位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比例进行配置。

2. 护理人员类别: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根据科室业务需求和患者数量合理搭配。

3. 专业技术职称比例: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确保护理团队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

三、人员配置方案1. 内科:配备护士5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

2. 外科:配备护士8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

3. 妇产科:配备护士6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

4. 儿科:配备护士4名,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

5. 急诊科:配备护士10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

6. 重症医学科:配备护士12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

四、人员调整与补充1. 根据科室患者数量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护理人员配置。

2. 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业务能力。

3.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培训和晋升,提高自身素质。

五、考核与激励1. 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公平、公正地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绩效。

2. 设立护理人员奖励基金,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

3. 关心护理人员生活,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六、总结本方案旨在为我院各科室提供合理、高效的护理人员配置,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医院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护理人员配置方案,为护理团队提供有力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医院护理人员配置原则第一条护理人员应按照具体科室和护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岗位描述合理配置。

(一)护理管理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具备护理管理知识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符合条件的护士从事护理管理岗位的工作。

(二)临床护理岗位的人员配置应当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的分类,根据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合理、动态地配置相应资质的护理人员。

第二条病区护理人员配备原则:(一)普通病区:1、护理人员与实际床位比≥0.4:1;2、床位使用率≥93%时,护理人员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0.5:1;3、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时,护理人员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0.6:1;4、各病区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护理工作量,适当增加护士配比。

(二)综合ICU护理人员与实际床位比不低于 2.5-3:1,护士长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它监护室参照综合ICU,根据患者病情及使用呼吸机情况适当增减护理人员。

(三)病房患者总数或危重患者增加时,按护理人员弹性调配制度执行,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条门诊、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等部门的人员配置应当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等因素配置护士。

(一)急诊科应当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护理人员,确保急诊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护师以上职称配备比例不低于70%;固定护理人员不低于75%;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二)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不低于3:1;工作经历2年以内护理人员数占总数≤20%;护士长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5年及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

(三)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护士长应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四)新生儿室,注册护士与患儿比应不低于0.6:1。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一、医院规模和类型: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医院所需护理人员数量和比例有所不同。

大型综合性医院通常设有多个科室和专科,并拥有更多的床位和病人流量,因此需要配置更多的护理人员。

二、患者负担和病种复杂度:不同病种所需的护理工作量有很大差异。

有些疾病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操作,因此需要配置较多的护理人员。

三、护理工作内容和职责:护理工作包括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疾病监测、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需要配置相应专业背景的护理人员,如手术室内需要配置手术室护士,重症监护室内需要配置重症监护护士。

四、患者需求和安全保障:护理人员的配置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如老年病房或疼痛病房需要配置专业的护理人员,如老年护理师或疼痛管理师。

同时,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五、人力资源的充足性:护理人员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患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岗位平衡和工作强度,以免过度劳累和工作负荷过重。

同时,要考虑到培养和发展护理人员的需求,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理人员配置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适应患者需求:护理人员配置要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例如,针对老年人或儿童患者,可以配备专门的老年护理师或儿科护士。

二、科学合理:护理人员的配置要根据科学的方法和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评估,以确保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可以通过护理工作量评估、护理人员工作时间统计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估。

三、合理经济:护理人员的配置要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要注重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避免过度配置或不足配置。

四、全面评估:护理人员的配置要综合考虑患者数量、疾病状况、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等多个因素,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效益。

五、动态调整:护理人员的配置要根据患者需求和人力资源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医疗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医疗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医疗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为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置和管理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1. 根据科室床位数、患者收治情况、护理工作量等因素,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 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确保患者安全。

3. 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优化护理团队结构。

4. 遵循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合理使用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二、护理人员配置标准1. 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例:按照每10张床位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比例,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2. 护理人员结构: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

3. 专业技术职称:按照相关规定,保证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

三、护理人员岗位职责1. 护士长:负责护理团队的日常管理,协调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2.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日常护理,参与患者病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3. 助理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参与患者生活照顾。

四、护理人员培训与发展1. 定期组织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

2.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提升综合素质。

3. 设立护理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晋升高级职称。

五、护理人员薪酬与激励1.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价值。

2. 设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3. 定期评选优秀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总结本医疗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旨在优化护理团队结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护理人员配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为医疗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的基本内容,如有需要,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医疗服务护理人员配置

综合医疗服务护理人员配置

综合医疗服务护理人员配置1. 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医疗服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本文档旨在探讨综合医疗服务护理人员的配置策略,以期为我国医疗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护理人员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按需配置: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2. 专业匹配:根据护理人员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

3. 人力资源优化: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 培训与发展: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5. 弹性调度:根据医疗服务量的变化,灵活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岗位和班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3. 护理人员配置方案根据综合医疗服务特点,将护理人员分为以下几个岗位:1. 临床护理:负责患者日常护理、病情观察、执行医嘱等工作。

2. 专科护理:负责特定病种的护理工作,如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等。

3. 康复护理:负责患者康复期间的护理工作,如功能锻炼、心理疏导等。

4. 社区护理:负责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5. 管理岗位:负责护理团队的日常管理、质量控制、培训等工作。

4. 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与比例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与比例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以下为一般建议:1. 临床护理:占总数的60%-70%,根据病房床位数量和患者病情进行调整。

2. 专科护理:占总数15%-25%,根据专科特点和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3. 康复护理:占总数5%-10%,根据康复病房床位数量和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4. 社区护理:占总数5%-10%,根据社区人口密度和慢性病患者数量进行调整。

5. 管理岗位:占总数5%左右,根据医院规模和管理需求进行调整。

5. 护理人员培训与发展1. 岗前培训: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等。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

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乐陵市中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依据和原则我院本着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效率和效能的思想,特制订以下狐狸人员配置原则(一)配备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施行)。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3、《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二)配备原则1、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原则。

2、合理结构的原则。

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和实际工作能力。

3、经济实效的原则。

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4、动态调整的原则。

随专业发展,服务对象变化,医院制度等方面不断变革,人员编制方面也要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护理人员的编设应不断吸引具有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护理人员,并在用人的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5、能级对应的原则。

护士长根据危重病人数量、手术数量、患者自理能力等,合理排班。

6、其人员机构符合以下比例:1)从事护理工作岗位的人员达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

2)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小时)的护士,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

3)护理管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4)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15)重症监护室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比例。

—3:1乐陵市中医院护理部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医院总体部署,我院护理部推行目标管理制度。

一、制订目标,将年度总体目标分解,与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制订出一些具体完成指标,与各科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以便实现目标,完成医院交给各项任务。

二、护理部组织护士长进行目标管理教育,并对管理部制订的护理工作总目标进行充分讨论,以统一知识,达成共识。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护理人员的配置是指根据护理任务的性质、数量、难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职责,以确保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能够高效地开展。

护理人员是医疗机构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承担着照料患者的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是护理人员配置的一些原则: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因此,医疗机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2.根据护理任务的性质和难度进行合理配置。

一些护理任务需要较高水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分配足够的高级护士或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些任务。

另外,对于一些复杂难度较大的护理任务,也应该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以确保任务的完成质量。

3.根据护理工作的数量进行合理配置。

护理工作的数量是配置护理人员的重要依据。

医疗机构需要根据每日的护理工作量来确定护理人员的数量,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

如果每日护理工作量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充分的护理。

4.根据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合理配置。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个人能力是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医疗机构还应该考虑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使每个护理团队都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时间。

医疗机构不仅要根据护理任务的数量和性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的数量,还应该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轮班。

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坚持和连续的工作,因此,在配置护理人员时也需要考虑到连续性和稳定性。

6.根据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进行配置。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需要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

医疗机构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和指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护理人员配置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在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之首,是完成护理目标的关键。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院护理人力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点、工作量等实际需要的发展要求,合理编配护理人员数量。

一、护理人员配置原则
(一)功能需要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编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规模、功能任务和发展趋势,科学地、合理地编配人员,以保证各项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应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整体护理,因此配置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等应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为原则,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宗旨。

(三)能级对应的原则
人员的配备应根据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合理调整护理队伍能级结构设置,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作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四)结构合理的原则
护理人员的编配不仅要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点、教学及科研任务的轻重,还需要考虑人员数量和人员群体的结构比例。

(五)动态调整的原则
护理专业的发展,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及医院功能的拓展,对护理人员编制、动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生育及退休等都涉及人员的调整。

二、护理人员配置依据
临床一线护士占医院护士总数的比例≥
医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 :
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 :
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 ):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
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病人不超过 人
护理人员学历结构比例,二级医院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大于护理总人数的 %。

护理部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