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完整)2020.12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
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
归?”
(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 赵太后》〈战国策〉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 (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什么)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 然有声之石者,所在皆是也。
(三)中心语+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之 爪牙,强之筋骨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 父。(《鸿门宴》) 我持一双白璧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而者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例:不仁哉!梁惠王也
文言文倒装句 ——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 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 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 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 结句。
定语后置的形式
(一)中心语+后置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计未定, 求可使报秦人者。
(二)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 例:“陈涉者,阳城人也。” ②“......,......也。”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精华版A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精华版A在备战高考文言文考试中,熟练掌握特殊句式对提升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倒装、省略、比拟三个方面,为大家总结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
一、倒装句式1. 完全倒装:谓语动词置于主语之前,这种句式常用于问句、感叹句等句型。
例1:春天到了,候鸟们迁徙到北方了。
倒装:春天到了,迁徙到北方了的是候鸟们。
例2:行至五月,则草木繁茂。
倒装:行至五月,则繁茂的是草木。
2. 部分倒装:谓语动词的一部分位于主语之前,常用于含有“不、没有、很、多”等修饰词的句子中。
例1:大江东去,浩浩荡荡,横扫千军。
部分倒装:大江东去,横扫千军的是浩浩荡荡的水势。
例2:玉山东南,一峰独立,云霞起伏。
部分倒装:玉山东南,云霞起伏的是一峰独立。
二、省略句式1. 主语省略:文言文中主语多为“天、人、君、我”等词,常出现省略。
例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省略主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是我们(指人)。
例2:非学无以广才。
省略主语:非学无以广才的是人们(指人)。
2. 谓语省略:主语之后的谓语动词可根据上下文进行省略。
例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省略谓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见)的是啼鸟(指鸟叫声)。
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省略谓语:直挂云帆的是(可以)济沧海。
三、比拟句式1. 以“如”、“若”引导的比拟句例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比拟:君子的品德像(如同)坦荡荡的河流,小人的心情像(如同)长戚戚的蒿草。
例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比拟:明月的存在是(若)几时有的?用酒向青天询问(若青天能够告诉我明月的存在)。
2. 以“犹如”引导的比拟句例1: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比拟:日出东海,落在西山,愁若一天,喜若一天。
例2:沁园春·雪毛泽东比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通过掌握以上特殊句式,广大考生可以在高考文言文中更灵活地运用,提高语文成绩。
结语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考文言文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文言文特殊句式
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 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 记》)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 么。(2分)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d.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动词担任的定语常常后置 ,名词则不后置!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三:中心词+之+定语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a.投(之)以骨 (《狼》) b.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如: a.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b.急湍甚(于)箭。 c.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往往是形容词担任定语!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四:中心词+定语
极少!
3、宾语前置。
类别一: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自,汝,尔,之
a.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c.臣未之闻也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②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
(……,……者也)③栗者,民之所种。
(……者,……)④虢,虞之表也。
(……,……也)⑤忠义者圣贤家法。
(……者……)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
[省谓语、主语]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中心词的省略]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第一部分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特殊句式,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句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举例。
一、倒装句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即将谓语动词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颠倒。
倒装句可以分为主谓倒装和宾语前置倒装两种情况。
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将谓语动词提前,主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或引起注意。
例句:山高路远,行人稀少。
君子远庖厨,近世食客。
2. 宾语前置倒装宾语前置倒装是指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宾语或引起注意。
例句:父母都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应该孝敬他们。
大雁南飞,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二、折叠句折叠句是指句子中的某个成分重复出现,形成一种折叠的结构。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或加强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河流。
山青青,水绿绿,风轻轻,云蓝蓝。
三、对偶句对偶句是指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相互呼应,表达一种对立或呼应的关系。
对偶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阴则下雨,天晴则放晴。
春日暖风吹绿柳,秋天清露滋红叶。
四、排比句排比句是指句子中的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种并列的关系。
排比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高云淡,水长船慢,人远山青。
青山绿水,古刹秋风,鸟语花香。
五、状语前置句状语前置句是指将句子中的状语提前,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状语前置句常用于强调或突出句子中的状语。
例句:悠悠岁月,人生苦短。
急流勇退,大海湛蓝。
六、借代句借代句是指用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另一个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句:狼来了!(指危险来了)兔死狐悲。
(指类似的人会有类似的遭遇)七、比拟句比拟句是指用“如”、“若”等词语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形成一种比拟的关系。
比拟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若即若离,如影随形。
八、反问句反问句是指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古汉语特殊句式
古汉语特殊句式
以下是一些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1. 倒装句:在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时会使用“倒装句”,即将谓语提前。
最著名的例子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 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主语、宾语、定语等情况非常普遍。
最著名的例子是“吾与点同舟过三峡,猿鸣三声泪沾巾”。
3. 对仗句:在古汉语中,句子的结构往往需要对仗,即主语和宾语、谓语和补语、定语和中心语等之间需要相对立。
最著名的例子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 比兴句: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
在古汉语中,比兴句经常使用。
最著名的例子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 反复句:反复句是指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最著名的例子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词序不当句:在古汉语中,有些词语的词序可能是错误的,这也会导致句子的语法结构混乱。
最著名的例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些特殊句式在古汉语写作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古汉语特殊句式大全
古汉语特殊句式大全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
(《六国论》)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李将军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
(《孔子世家》)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魏公子列传》)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③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
(《赤壁之战》)(5)用“乃”“诚”“即”“则”“本”“素”“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魏公子列传》)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⑤臣本布衣。
(《出师表》)⑥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5)无标志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四、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 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③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 《史记·鲁
仲连邹阳列传》
五、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后 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 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 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 ·秋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④唯利是图
唯余马首是瞻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夜以继日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来自三而竭 ……(《曹刿论 战》)
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或介词 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 宴》)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
古汉语中常见文言特殊句式集锦一、判断句1,者……也……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⑤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斯是陋室《陋室铭》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二、被动句(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为乡里所患《周处》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3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文言文特殊句式
4.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能和谁一道呢 )
5.子将安之? ( 到哪里 )
.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 语:“以”、“于”、“乎” 等。
在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 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
.
什么是状语后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注 意什么?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
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于长勺战
)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以当世之事咨臣 )
.
主谓倒装(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 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 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 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6、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宾前 + 介词结构后置
.
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2.惟利是图
宾语前置
3.尝射于家圃
介词结构后置
4.今子是之不察
宾语前置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
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定语后置
7.韩告急于齐 介词结构后置
8.何以战
宾语前置
.
句子成分省略是古今汉语常见的现 象,只是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文言 文中常见的省略有以下几种:
.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3、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4、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 主语后说(主谓倒装) 5、固定句式
.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1.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那可真是有意思得很嘞!就像“陈胜者,阳城人也”,这不就很直白地告诉你陈胜是阳城人嘛!这多清晰呀!
2. 哎呀呀,还有宾语前置句呢!像“何陋之有”,不就是把“何陋”提到前面了嘛,是不是很特别呀!
3.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句,那也是很奇妙的呀!比如“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把地点放后面,感觉很不一样吧!
4. 主谓倒置句,你们知道吗?“甚矣,汝之不惠”,把“甚矣”放前面,强调意味一下子就出来啦!
5.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也很值得研究呀!像“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不就是说被贤能的人利用嘛!
6. 还有固定句式呢!“如……何”“奈……何”,就像“如太行、王屋何”,多有意思呀!
7. 定语后置句也超有特点的哟!“马之千里者”,把“千里”放后面来修饰马,是不是很独特呀!
8.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那可是常常出现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就省略了很多内容呀!
9. 文言文中的互文句,这就像一种巧妙的语言游戏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不是说将军都死了,壮士都回来了哟!
10. 哎呀呀,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真是丰富多彩呀!就像一个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呢!
我的观点结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真的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文言特殊句式(全)
否定判断句
01
否定判断句的定义:否定判断句是用否定词来表示否定语气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通常使用“非”、“不是”等词来表示否定判断。
02
举例
03
"非金石之质"(不是金属和石头的质地)
04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么)
省略判断句
01
省略判断句的定义:省略判 断句是省略了判断词或肯定、 否定词的判断句式。在文言 文中,由于语言简洁,常常 会省略判断词或肯定、否定
详细描述
“见”字被动句通常表示主语受到了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影响,但并没有强调主语的受害或受损。例如:“举世皆 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整个世界都混浊但我独清,所有人都醉了但我独醒,因此我被放逐 了。)
“为”字被动句
总结词
“为”字被动句是指用“为”作为被动标志的句子。
详细描述
“为”字被动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通常表示主语成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对象。例如:“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
省略宾语
要点一
省略宾语
在文言文中,宾语常常被省略,尤其是当上下文语义明确时。 例如:“(项伯)曰:‘汉兵四面埋伏。’(沛公)曰: ‘为之奈何?’”(《鸿门宴》)
要点二
省略介词宾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例如:“(项伯)曰: ‘汉兵四面埋伏。’(沛公)曰:‘为之奈何?’”(《鸿 门宴》)
省略介词、连词等虚词词。02ຫໍສະໝຸດ 举例0304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
一带的豪杰)
古代汉语特殊句型
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地.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地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地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地用法.、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地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地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地前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地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地前面.翻译地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地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地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地顺序,即“忌不信自”.、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地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地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地前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这是否定句.它地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地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地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地宾语,前置到“操”地前面.按现代汉语地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地”宾语,前置到“操“地前面.按现代汉语地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地“句读”,“惑”都是要强调地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LDAYt“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①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地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地标志.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句中“尔”作“过”地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地意思.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地标志,不译.dvzf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一、判断句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1)“……者……也” 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夫将者.,国之辅也.。
(……者……也)此谋攻之法也.。
(……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粟者.,民之所种。
(……者……)刘备天下果雄(……)(2)“乃”,“为”系列。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3)副词系列。
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
又构成另一个系列: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
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
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
如: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
(2)谓语解释原因。
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
(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
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
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
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
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④“……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⑤“……,……。
”“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
《赤壁之战》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斯是陋室《陋室铭》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需要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被动句而无语词标志,这要依靠对文意的整体把握。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至初五日,袁复召见……今三晋不胜泰,四世矣。
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
三、疑问句1.一般的疑问句多含有表疑问的代词、副词、语气词。
例如:“大王来何.操?”“且焉.置土石?”“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独.不怜公子姊邪.?”“其.可怪也欤.?”2.习惯型短语疑问句在文言文中,又有许多与疑问、反问有关的习惯说法,下面分别介绍。
(l)“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鹰兮奈.若何.”,“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如果所插入的宾语是“之”,就构成了“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的说法。
这种说法不但用来询问办法,还可以询问事情的可否,如果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就带有强烈的反问语气。
如:“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怎么样)?”“今匈奴未臣,虽无事,欲释备,如之何...(怎么样)?”“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怎么能够)其拒人也?”(2)“……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例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上述说法,还可有所变化。
如“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吴起)?”这个句子把所比较的内容放在句首单说。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这个句子把要比较的内容省略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像“厉害、威风”之类,也可以理解成一般性的优劣高下的比较,就译为谁和谁相比,“怎么样”。
“孰与”,“何如”又可以用来询问利弊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如:“救赵孰.与勿救?”(救赵和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如”、“孰若”、“何若’等。
(3)“不亦……乎”。
可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4)“何(奚、安)以(用)……为”、“何以为”、“何……为”。
“何以……为”可译成“哪儿用得着……呢?”或“还要……干什么呢?”如:“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上述形式中的宾语可以省略,于是就变成“何以为”、“奚以为”的形式。
如:“胜(白公胜)自砺剑(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它干什么呢)?”有时“以”字又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奚……为”的形式。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我是英王)……奚.跪为.(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5)“何(奚、焉)……之有”表示反问,等于说“有何……”。
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还有什么国家呢)?”上述形式还可以省去“之”字,变成“何有”的格式,它的含义常是“何难之有”、“何爱之有”等。
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虽及胡耈(指很老的人),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对于头发花白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怜惜的呢)?”(6)“何……之为”。
这个格式的意思有“还算得上什么……”“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比如:“(袁)尚寒,求席。
(袁)熙日:‘头颅方行千里,何.席之为..(还说什么席子呢)?’” “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恶,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
何.臣之为..(还算得上是臣子吗)?”(7)得无”与”无乃”。
“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如“日食饮得无..往见跖..有病乎.?”“得微..衰乎.?”“得毋邪.?”等等。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大概”、“恐怕”、“岂不是”、“莫非是”、“未免”等。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等等。
四.宾语前置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
”“莫我知也夫!”“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的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介词宾语一般也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国胡以馈之(给他们吃)?”3.通过“之”、“是”提前宾语。
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为我们这些臣子担心)。
”“卒师以来,惟敌是求(只寻找敌人)。
”成语有“唯才是举”、“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种提前宾语不需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
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