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二、中心思想:上片描写塞外秋景,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字词

1. 渔家傲,词牌名

2.塞下:指西北边地。

3.千嶂:崇山峻岭

4.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四、重点题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了边塞奇异凄凉的景象,表现了战士们的豪迈情怀。和家乡景象作对比,为下文思乡作铺垫。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思家不能回,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4.《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天气寒冷,边声杂乱,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5.请分析“霜满地“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时令,借景抒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6.想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这种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残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

作用:写出了边塞之地的孤寂荒凉,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

27.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

二、中心思想

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盛况,下写报国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少年狂气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委婉地表达了期盼重获朝廷重用的愿望。

三、重点字词

聊:姑且,暂且。黄:黄犬。苍:苍鹰千骑:形容随从之多。骑:一人一马。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微霜:稍白。会:定将。天狼:星名。这里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四、重点题

1.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密州出猎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上片中“前骑”一词形容随从之多,“倾城”一词形容随观者众多,“卷”一词极言人群行走之快。

2.试对“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照应了上文的“狂”字。

3.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运用典故的作用)

通过“挽、望、射”这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个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天狼”代指西夏军队,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5.“亲射虎,看孙郎”一句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孙郎“借指苏轼,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作者要向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表现了作者仍有的少年狂气。

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以魏尚自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7.“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表达效果?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狂虽聊发,却源自真实,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放情怀。

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文学常识: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破阵子,词牌名

二、重点字词

1、赋:写作

2、八百里:牛

3、八百里分麾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

4、翻:奏

5、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6、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7、沙场:战场

8、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

9、霹雳:特别响的雷声 10、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11、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大事。三、重点题: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辛弃疾对远大理想追求的千古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运用比喻;从视觉、听觉角度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哪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7.请分析“可怜白发生”中“可怜”的表达效果。

答:“可怜”一词,是全词情感抒发的转折点。由“雄壮”转为“悲壮”。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8.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9.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写出了军营中的勇猛、雄健的生活情景;语言风格上壮丽而不“纤巧”,情感上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所以叫做“赋壮词”。

29.观刈麦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相随/ 饷田去,丁壮/ 在南冈。足蒸/ 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 不知热,但惜/ 夏日长。复有/ 贫妇人,抱子/ 在其旁。右手/ 秉遗穗,

左臂/ 悬敝筐。听其/ 相顾言,闻者/ 为悲伤。家田/ 输税尽,拾此/ 充饥肠。

今我/ 何功德,曾不/ 事农桑。吏禄/ 三百石,岁晏/ 有余粮。念此/ 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一、文学常识:

本诗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心思想:本诗通过耳闻目睹农民艰辛的劳动场面和贫困妇女的悲诉,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富足生活的愧疚之情。

三、重点词及填空

1、刈:割。

2、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

3、妇姑荷箪食:妇女但这用竹篮盛的饭。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肩挑。

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5、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6、丁壮:青壮年男子。

7、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8、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10、输税:缴纳租税。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农桑,农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至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