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址问题 论文

合集下载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是指对选址位置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以确定该位置是否适合建设学校的过程。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土地价格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是选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进行学校选址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教育需求情况。

可以通过调研当地的人口结构、年龄分布、学生人数等数据来分析市场需求。

如果当地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大,那么建设学校的可行性将会增加。

其次,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学校的地理位置需要便利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同时也需要方便家长的接送。

因此,选择靠近居民区、交通枢纽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学校的地理位置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自然环境,如空气质量好、交通噪音少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交通条件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需要与城市其他地方相连,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因此,学校附近的交通条件需要良好,例如便捷的公共交通和道路网络。

另外,学校还要考虑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因此附近的道路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用地条件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部分。

选址需要考虑用地的面积和形状是否符合学校的规划需求。

例如,如果学校计划包含多个建筑物,那么需要选择面积较大的用地;如果学校计划包含运动场等户外活动场所,那么需要选择形状较为方正的用地。

此外,选址还需要考虑用地的产权情况,包括产权证明、土地使用权等,以确保学校建设有合法的用地。

最后,土地价格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土地价格是建设学校的重要成本之一,因此选址时需要根据学校预算评估不同地段和土地价格的关系,以找到性价比较高的地段。

同时,也需要考虑土地的增值潜力,选取未来可能增值空间较大的地段,以确保学校的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和土地价格等因素。

小学规划选址论证方案范文

小学规划选址论证方案范文

小学规划选址论证方案范文引言小学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规划小学选址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环境条件等。

本文将对小学规划选址进行论证,并提出合理的方案。

选址论证人口密度小学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的是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

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大部分是在家和学校之间,因此选址时应尽量选择人口密集的地区。

这样不仅方便孩子们上下学,也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

此外,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还能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为小学提供丰富的周边配套设施。

交通便利性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小学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选址时应考虑到学生们的出行方式,是否方便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到达学校。

交通便利性既可以减少学生上学的时间和距离,还可以降低交通压力和安全风险。

因此,最佳的选址方案应该是位于交通枢纽附近,周围有公交车站或地铁站,并有完善的步行道路网络。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影响小学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选址时,应选择空气质量好、噪音污染少的地区。

孩子们需要一个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远离嘈杂的工业区和繁忙的交通干道。

同时,周围应有较多的绿化带和公园,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

设施配套周边的生活设施配套是小学选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选址时应该选择附近有医院、购物中心、超市、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地区。

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到所需的服务和商品。

此外,还要考虑学校附近是否有体育场馆、图书馆等教育资源,以便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

小学规划选址方案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小学规划选址方案:选址地点:市中心附近的人口密集区。

选择一个位于市中心附近的人口密集区是为了方便孩子们上下学,并能够吸引优质的教育资源。

市中心附近的地区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穿过,便于学生和家长的出行。

同时,周围设有完善的步行道路网络,学生们可以安全地步行到学校。

学校选址问题

学校选址问题

数学建模(学校选址问题)选址问题背景现如今,教育普及,学校的建设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在,某地新开发的20个小区需要建设配套的小学,设备选的校址共有16个,各校址覆盖的小区情况如下表所示:现在要用最少的校区,包含全部的小区,这问题关系到土地问题,应此,先建立以下模型。

本模型先建立矩阵,由于一个小区只需在一个校址内即可,所以再编程求解出所选校址。

模型假设一、假设校区可以建得很大,也可以建的很小,不影响其他校区的建立。

二、假设任意小区到可选择的任意校区都一样,距离不考虑。

模型建立建立矩阵,行表示备选校址,列表示小区号。

若某校址能覆盖某小区,则在矩阵的相应位置上添“1”,否则添“0”,为了使矩阵成为方阵,故在矩阵的行最后添加四行全为“0”的行。

最终,建立了一下矩阵:A=[1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1 1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11 0 0 1 0 0 1 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0 0 0 0 1 0 0 1 1 1 1 0 0 0 0 1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1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1 1 0 1 1 1 0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0 1 1 0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0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0 1 1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0 1 1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模型求解对于以上方阵,可先将它与一个20行1列的矩阵B=[1;1;1;1;1;1;1;1;1;1;1;1;1;1;1;1;1;1;1;1]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各个小区所覆盖的小区数。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引言学校选址对于整个教育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选址方案可以确保学校的良好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对学校选址规划方案进行调研,分析选址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教育机构制定合理的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学校选址规划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育机构在选址方案上的实践情况,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然后,我们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教育机构在选址方案上的实践情况。

学校选址规划的关键因素在学校选址规划中,有许多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1. 土地成本土地成本是学校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昂的土地成本可能会对学校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土地成本,并寻找性价比较高的土地。

2. 交通便利性学校的交通便利性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交通不便的学校可能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流失。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

3. 周边配套设施学校周边的配套设施对于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重要。

例如医疗保健设施、体育馆和购物中心等。

在选址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周边配套设施的充足性,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4. 环境条件学校的环境条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宜居的环境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考虑到环境条件,尽量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点。

教育机构选址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机构在选址规划方案上的实践情况,我们分析了几个教育机构的选址案例。

以下是其中两个案例的简要分析:案例一:XX教育机构该教育机构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有购物中心、医疗保健设施和体育馆等配套设施,并且环境优美。

该机构的选址方案符合学校选址规划的关键因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案例二:YY教育机构该教育机构位于郊区,交通不便,周边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条件较差。

学校选址问题 论文

学校选址问题    论文
2 问题假设与符号说明
2.1 问题假设 1 每个学校教学质量都一样,被多个校址覆盖的小区的学生都愿意去其中任何一所
学校; 2.2 符号说明
α :建校的固定成本; ci :第 i 个备选校址的建设成本; βi :学校建设成本参数; c :建校的总成本。
3 问题分析
3.1 问题一的分析 首先,由题目可知,要对新开发的 20 个小区进行建校方案的确定,已知有 16 个校
1 建校成本计算方法; 2 每个学校建设成本参数表; 3 已知各个校址所覆盖的小区; 4 建一所学校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规模成本两部分组成; 5 新开发的 20 个小区需要建设配套的小学,共有 16 个校址可供选择; 6 根据小区规模大小用统计方法得出每个小区的学龄儿童的估计值(样本均值)。 1.3 问题提出 一 建立数学模型求学校个数最少的建校方案,用数学软件求解并说明所使用的软 件及输入指令; 二 设计总成本最低的建校方案。
由问题一可知,要从备选的 16 个校址中选择最少的校址进行建设,并且要求覆盖 所有的小区,则每个小区至少有一次在所选校址的覆盖范围内。
对题目中给定的备选校址表,通过 0-1 规划建立备选校址 0-1 规划表(校址如果覆盖 小区用 1 表示,未覆盖标用 0 表示)
-3-
备选校址 0-1 规划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001100000100000 21100000000100011 31110000000000011 41001100000100001 50110010000010011 61001000100100000 70001100110100000 80100110000000001 90000110011010100 1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0 11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1 0 12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3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14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0 15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6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0 0 17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18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0 0 19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20 0 1 1 0 0 1 1 0 0 0 0 1 0 0 1 0

高校新校区选址优化研究

高校新校区选址优化研究
如 果 能在 定性 的意见 之外 , 除 情感 因 素 、 益 驱 使 、 排 利 短 期效 应 等方 面的干 扰和 影响 ,量化 地确 定高 校新 校 区最 佳方案 。这样 的结果 是较 为科学 的 , 它容 易为各 个方 面所
要 的 。 注重 选址 的科 学分析 , 建校 区间互 助平 台 , 校 “ 搭 新
扩大和管理体制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生事物。” j
高校新校 区的选址 既受 客观 条件 的制 约 ,又 体现 着 地 方政 府 、 高校领 导部 门 、 校 自 的倾 向意 见 。 学 身 因此 , 常 常 出现 这样 的局 面 :各 方面对 高校 新校 区地 址 方案 的优 劣 见仁见 智 。
在着许 多复 杂 的因素 和制约条 件 。 综上 , 多方 比选 、 复推 敲 , 现科 学 决 策 是非 常 重 反 实
的是 高校新校 区 的最佳方 案 。 者认 为 , 论是 权力 意志 笔 无 决定下 的方 案选 择 , 还是 高校 主管 部 门的倾 向意 见 , 者 或 是 高校 自身 的坚持 , 或许 都有 合理 的成分 和一 定 的道 理 。
设 新校 区难 度极 大 ,只能 在离 老校 区较 远的地 方 建设新
校 区 。由于新老 校 区之间有 一定 的距离 , 因而新校 区 的地
址 往往有 多个 方案 可供 选择 ,它 们是 各种 因 素 、各 种矛 盾、 各方 力量妥 协 和交锋 的初步 结果 。
新 校 区建设 的地 址一 旦确定 就 极难 更 改 。它 意 味着 将 来会 有 大量 的师生 员T 在此 学 习 、 一 和生 活 , 作 大学 是 否 能融入 城市 , 址起着 基础性 、 校 根本性 的作用 。
实 现新校 区优化选 址 , 确定 新校 区最佳 地址 。

浅析高校新校区选址主要影响因素

浅析高校新校区选址主要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0420042202浅析高校新校区选址主要影响因素收稿日期:2005208228作者简介:江 澄(19772),男,硕士,助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16江 澄摘 要:从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文化及其传承因素、基础设施等方面探析了高校新校区选址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满足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建要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校区选址,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给学校带来机遇和挑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原有校区的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

因此许多高等学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有不少院校建设了新校区。

选址是进行建设的基础,在进行新校区选址时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下面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阐述。

1 政策因素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1]。

在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做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从1999年开始扩大大学招生规模,计划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0%左右。

于是,大学招生规模开始以年均26%的增长率增加。

在高等教育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启动并主导这一过程的主体必然是政府。

在推进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初期,政府必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由于受高等教育投资规律的制约,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投资收益,所以政府必须充当导向力量。

高校要想取得长足面积、大尺度的绿地,而是在居住区绿地空间的营造中,重视乔木、灌木,既保证绿化植被的视觉效果,又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2.4 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在水晶城的规划设计中,从主入口进入,穿过一条步行街进入的由旧厂房改造的会所,位于居住区的中心地带。

调研 学校 选址方案

调研 学校 选址方案

调研学校选址方案引言学校的选址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适的选址方案可以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提出学校选址方案的相关考虑因素。

1. 社会因素调研1.1. 人口分布调查目标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目标地区是否存在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口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1.2. 经济发展了解目标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资源配置和人才吸引力。

1.3. 教育需求分析目标地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包括学龄人口的数量及其教育需求程度。

了解当地现有教育资源的供应状况,判断市场空缺是否存在。

2. 地理环境调研2.1. 交通便利度研究目标地区的交通便利度,包括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便捷程度,道路网络是否完善等。

交通便利度对家长和学生的日常出行有着重要影响。

2.2. 周边设施评估目标地区周边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机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

周边设施的完备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生招募和师资引进。

2.3. 自然环境考察目标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水资源、气质环境等。

自然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教育市场调研3.1. 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目标地区的竞争对手,了解其办学特色、教学水平和资源优势等。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3.2. 潜在学生数量评估目标地区的潜在学生数量,包括学龄人口数、中小学入学率等。

潜在学生数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规模和招生能力。

3.3. 人才资源供给情况调查目标地区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人才资源供给情况,包括本地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外来教师引进的机会和条件等。

4. 政策调研4.1. 教育政策了解目标地区教育政策的规定和倾向,包括对学校办学类型、规模和质量要求等。

教育政策对学校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对求解所得的校址进行分析可知,所得校址个数为最少的校址个数,但通过 Lingo 求解最少校址个数的同时,只能得出一种可行的方案,所以利用 Matlab 编程求解 出在满足最少校址个数情况下的所有的方案。
最后,对所有的方案进行统计并说明。
-2-
3.2 问题二的分析 3.2.1 方法一的分析 由题目可知,建立一所学校的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规模成本两部分组成,固定成本
2 问题假设与符号说明
2.1 问题假设 1 每个学校教学质量都一样,被多个校址覆盖的小区的学生都愿意去其中任何一所
学校; 2.2 符号说明
αi :建校的固定成本; ci :第 i 个备选校址的建设成本; βi :学校建设成本参数; c :建校的总成本。
3 问题分析
3.1 问题一的分析 首先,由题目可知,要对新开发的 20 个小区进行建校方案的确定,已知有 16 个校
⎪⎪x2 +x3 +x6 +x12 +x15 +x16 ≥ 1
⎪x1+x4 +x8 +x11 ≥ 1 ⎪⎪x4 +x5 +x8 +x9 +x11 ≥ 1
⎪x ⎪
2
+x
5
+x
6
+x16
≥1
⎪x5 +x6 +x9 +x10 +x12 +x14 ≥ 1
约束条件s.t.
⎪⎪⎪⎨xx
6 2
+x7 +x10 +x12 x3 +x5 +x6 +x
前的数据不能作为确定学校规模的唯一标准,于是根据小区规模大小用统计的方法得到 每个小区得到学龄儿童数的估计值,如表 3
表 3 各小区 1 到 6 年级学龄儿童数平均值(样本均值)
小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龄儿 童
120
180
230
120
150
180
180
150
100
160
小区 11
12
13
14
15
首先,先选择建校成本最低的校址; 其次,对所选校址未覆盖的小区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建校成本较高的校址对其进行 覆盖; 最后,对还未覆盖的小区,选择建校成本最高的校址进行覆盖。 由此求解得到总成本最低的建校方案,据此建立模型二。 3.2.2 方法二的分析 首先,对学校建设成本参数表进行分析可知,建立学校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规模成 本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少的校址所对应的决定规模成本多少的相关系数小,故可以通 过确定固定成本最少来决定总成本最少。 其次,由问题一的分析可知,校址的选择最少为 4 个,再由题目中给定每个小区的 人数及每个校址建立学校不考虑规模成本时最多的人数,可以确定 8 个校址为最多的选 择方案,完全可以覆盖每个小区。 由建设成本参数表可知,固定成本分为三类,在每个小区都必须覆盖的前提下,不 妨先考虑固定成本最低时的选址方案,通过 Matlab 编程求解出在校址个数(4~8 个范围 内)相同的情况下,最少固定费用的选址方案。 再次,对所选校址中重复的小区学生人数进行处理,先把小区学生放在固定成本最 高的校址内,若有覆盖小区重复则在满足达到 600 人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去低成本的学 校进行受教育。如若出现重复小区学生都到低成本学校受教育后,高成本的学校人数超 过 600 人,对其进行规模成本的计算。 最后,计算出所有方案所对应的总成本,选择最小的成本即为所求的解。由此建立 模型三。84源自1013-5-
第 13 种方案
2
4
9
12
第 14 种方案
2
4
9
10
第 15 种方案
2
4
8
10
第 16 种方案
2
4
7
9
第 17 种方案
2
4
6
9
第 18 种方案
1
6
9
13
第 19 种方案
1
6
8
10
第 20 种方案
1
6
8
9
第 21 种方案
1
4
6
9
第 22 种方案
1
2
8
10
4.3 模型二的建立与求解 针对问题二,考虑到每一个小区的学龄儿童数会随住户的迁移和时间发生变化,当
由问题一可知,要从备选的 16 个校址中选择最少的校址进行建设,并且要求覆盖 所有的小区,则每个小区至少有一次在所选校址的覆盖范围内。
对题目中给定的备选校址表,通过 0-1 规划建立备选校址 0-1 规划表(校址如果覆盖 小区用 1 表示,未覆盖标用 0 表示)
-3-
备选校址 0-1 规划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001100000100000 21100000000100011 31110000000000011 41001100000100001 50110010000010011 61001000100100000 70001100110100000 80100110000000001 90000110011010100 1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0 11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0 1 0 12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3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0 0 14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0 15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6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0 0 17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18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0 0 19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20 0 1 1 0 0 1 1 0 0 0 0 1 0 0 1 0
16
17
18
19
20
学龄儿 童
180
240
210
220
280
260
320
380
360
300
为使总成本最低,从建校成本最低的校址开始考虑,由题目所给定的学校建设成本 参数表(附录 D )可知不同校址建校固定成本和规模成本分为三种,所以
首先,先选择建校成本最低的校址:13,14,15,16 校址; 其次,选择选择建校成本较高的校址:8,9,10,11,12 校址; 最后,选择选择建校成本最高的校址:1,2,3,4,5,6,7 校址。 又由备选校址表可知各校址覆盖的小区情况如下, 13 校址所覆盖的有 12,13,14,17,18 小区; 14 校址所覆盖的有 9,10,14,15 小区; 15 校址所覆盖的有 2,3,5,11,20 小区; 16 校址所覆盖的有 2,3,4,5,8 小区。 除去 13,14,15,16 校址覆盖的小区外,未覆盖的有 1,6,7,19 小区。结合备 选校址方案表可知 10 校址覆盖的有 9,10,14,15,16,18,19 小区; 11 校址覆盖的有 1,2,4,6,7 小区; 10 和 11 校址恰好覆盖的有 1,6,7,19 小区。 由于 14 校址覆盖的小区恰好在 10 校址覆盖的小区范围内,可以选择建(或不建) 14 校址。由此分为两种情况考虑 情况 1 选择校址 14 建校 情况 2 不选校址 14 建校
学校选址问题
摘要
本文针对学校选址问题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解决了建校数量最少和总成本最低的 建校方案问题。
模型一:首先,根据给定的 16 个校址及其覆盖的小区情况,运用 0-1 规划做出备 选校址 0-1 规划表;然后,根据 0-1 规划表建立线性约束条件,并运用 Lingo 软件求解 出最少需要选择校址的个数为 4 个;最后,利用 Matlab 编程求解出所有可行的方案共有 22 种。
1 建校成本计算方法; 2 每个学校建设成本参数表; 3 已知各个校址所覆盖的小区; 4 建一所学校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规模成本两部分组成; 5 新开发的 20 个小区需要建设配套的小学,共有 16 个校址可供选择; 6 根据小区规模大小用统计方法得出每个小区的学龄儿童的估计值(样本均值)。 1.3 问题提出 一 建立数学模型求学校个数最少的建校方案,用数学软件求解并说明所使用的软 件及输入指令; 二 设计总成本最低的建校方案。
第 1 种方案
5
第 2 种方案
5
第 3 种方案
5
第 4 种方案
4
第 5 种方案
4
第 6 种方案
4
第 7 种方案
4
第 8 种方案
2
第 9 种方案
2
第 10 种方案
2
第 11 种方案
2
第 12 种方案
2
所选校址
8
10
15
7
8
16
7
8
15
9
12
16
7
9
16
6
9
16
6
9
15
10
11
13
8
10
11
5
8
10
5
7
因为每个小区至少有一次在所选校址的覆盖范围内,所以由备选校址 0-1 规划表可 以建立规划模型 1 为
-4-
目标函数
16
min Z=∑ x j j=1
⎧x1+x4 +x5 +x11 ≥ 1 ⎪⎪x1 +x2 +x11 +x15 +x16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