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为什么只是一农业大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基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典型案例的分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基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典型案例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3397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e.png)
本期关付新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要求“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振兴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根本和关键。
农业强国多是农产品加工业强国,农业大国成为农业强国,必须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条件,这是世界性一般经验。
河南是我国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其社会经济现代化在全国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振兴乡村产业,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020年12月,课题组对郑州、焦作、新乡、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地的县域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以具有县域特色的延津小麦、正阳花生、平舆芝麻、泌阳肉牛、西峡食用菌、信阳毛尖茶、新县和光山油茶等为代表,对18个典型案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验,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已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现阶段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是巩固精准扶贫成效的有效措施。
乡村产业振兴首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目标的需要;其次是改善农村环境、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需要;再次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巩固扶贫成果、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振兴乡村产业的关键和重点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提质增效、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的关键措施。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参考资料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02b1c567ec102de3bd894a.png)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赵方聪 2220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Zhao Fang cong 2220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Abstract:Adequate light,heat,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与优势
![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与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17fa58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4.png)
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与优势摘要:在我国最主要的一条气侯交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恰好横贯河南省,河南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宜、雨热同期,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粮食作物的生长。
另外,河南省土地资源丰富,土层结构良好且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势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河南省农业生产持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态势,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农产品加工基地。
河南在农业供给保障、农业科技装备、农业经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显著的优势。
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量大一是粮食生产大省。
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总产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不仅保障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调出粮食居全国第二。
二是畜牧业大省。
河南省是全国生猪家禽主产省份、全国肉牛肉羊和奶业产业优势区,2022年全省肉产量655万吨,居全国第3位,其中猪肉产量435万吨,居全国第三,禽蛋产量456万吨,居全国第一,牛奶产量213万吨,居全国第七。
2022年全省净外调活猪及其产品折合生猪1694万头,猪禽外调居全国第一。
三是蔬菜生产大省。
2022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673.75万亩,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7660.37万吨,居全国第2位,其中食用菌产量184万吨,西甜瓜产量142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
蔬菜类产品是全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8.2%,2022年出口额达106.1亿元,同比增长18.7%。
四是油料生产大省。
2022年全省油料面积、产量分别为2389万亩、684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
其中,花生种植面积2000万亩、产量61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4、1/3,芝麻播种面积172.84万亩、产量18.2万吨,产量占全国的4成,花生和芝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解读第一产粮大省连创新高的“密码”——河南夏粮生产九连增的背后
![解读第一产粮大省连创新高的“密码”——河南夏粮生产九连增的背后](https://img.taocdn.com/s3/m/40c2d312ff00bed5b9f31d24.png)
同努力 , 克服 了严重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 省夏粮生产 全 再获丰收。 夏粮总产 和单产预计均 比去年 略有增长 , 已 在 实现连续 8年增产的基础上 , 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在 连 续 遭 遇 自然 灾 害 的情 况 下 ,河 南省 夏粮 生 产 实
和地方政 府的抓粮积极性 , 才能进 一步 夯 实农业农村发展 的基础 , 高农业 的综合 提
之有效 的应对措施 , 最终使全省夏粮仍 然获得较好 收成。
面对严重旱情 , 河南省委 、 省政府高度重视 , 召开了全 省抗 旱保丰收工作座谈会 , 对抗旱浇 麦保丰收工作 进行了 全 面安排部署 。省政府及有关 部门多次召 开会 商会 , 安排 部 署各项抗旱措施 。各级 干部 深入 田间地 头明察 整合 涉农项 目资
亿公斤 。
.
在粮食总产已连续 5年超 千亿 斤的情况 下 ,河南省
粮食生产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认 为, 河南农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 必须狠抓农业发展方
式转变 , 切实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 不断提高农 民的种
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的抓粮积极性 ,才能进一步夯实农
业农村发展 的基础 ,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 能力 。
接受 。 开展“ 名科 技人员包万村 ” 万 服务活动 , 把粮食作物管
“ 今年这 么旱 的天气 , 小麦 还能有这么好 的收成 , 要在 过去 , 真是不 敢想 象。” 收时节 , 河南省温县祥 云镇 留 夏 在 尚村 , 民范立军这样告诉记者 。 村 范立军 说 , 从去年 小麦播种 到今 年收获 , 他家 的小麦 先 后浇 了五遍水 , 要在 以前 根本不 可能 , 是水利设 施 这 一
服务人员倾斜 。 这一 系列政策措施 , 有效地调动了产 粮大
农业大省--河南
![农业大省--河南](https://img.taocdn.com/s3/m/9f84f737312b3169a451a4be.png)
四、烟叶
• 河南省是我国烟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省内烟叶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 四位。省内重要的烟叶产区为洛阳、三门峡、南阳、许昌等地。
特色农副产品
•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分为 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鲜果、干鲜 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小类。
3、正阳花生
• 正阳花生以优质珍珠豆型特色著称,花生外观整齐,含油量高达55%以上,含蛋白 质28%,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它用于一榨油出油率高,收益好;加工成 食品或炒货,具有香、酥、脆的特点,口感好,是内销加工、外销出口的优质原料。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农产品?
农业大省~河南
•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河南境内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农作物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主要农作物
• 小麦 • 油料作物 • 棉花 • 烟叶
一、小麦
• 我国北方人喜欢的面条、馒头、饺子等食品,都是由小麦加工的面粉制成的。河南 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省,每年全省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一 半以上,小麦产量一直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
小资料
• 2017年,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5200多 万亩,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 63.5%,形成了豫北、豫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豫西南优质强筋、 中筋小麦种植区和豫南淮河西岸优质弱筋小麦种植区。
二、油料作物
• 花生 • 油菜籽 • 芝麻
1、花生
• 2016年,河南省种植花生1600多万亩,总产量509.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2、油菜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64e4f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2.png)
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大省之一,农业发展在河南省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下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总结。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南省农业在生产结构上不断优化调整,逐渐从以粮食为主向粮食、油料、畜禽、水产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河南省农业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农业科技推广覆盖率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三、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河南省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第一。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和完善,农作物品种更新迭代速度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这些都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省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养殖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水产品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不断创新。
五、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农村电商覆盖面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逐年增长,改善了农产品流通机制,提高了农民收入。
六、农村旅游蓬勃发展河南省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发展蓬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河南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旅游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河南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蓬勃发展,为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也要注意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ffeadb360cba1aa811da98.png)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完成人:班级:2010-01学制: 4 年专业:国际贸易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4-03-30目录摘要 (1)前言 (1)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2)(一)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 (2)(二)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 (3)(三)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4)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一)农民的素质偏低 (5)(二)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6)(三)社会保障不健全 (6)(四)农村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6)(五)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6)三、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一)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8)(二)合理解决资金外流问题 (8)(三)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9)(四)加强产业化经营 (9)(五)落实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10)四、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1)Abstract (12)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临新的发展,必须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对农业结构继续加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民稳步进入小康,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
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局面。
关键词:农村经济;河南省;现状对策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学五年级省情礼仪教案主题3农业大省——河南
![小学五年级省情礼仪教案主题3农业大省——河南](https://img.taocdn.com/s3/m/4dff0ddca58da0116c1749d3.png)
主题3农业大省——河南张荣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河南的主要农作物基本情况。
2、让学生知道河南小麦、棉花等作物的产量在全国的排名。
3、了解河南的特色农副产品。
教学重点:河南小麦产地的分布情况教学难点:河南的农副产品分布情况主要教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先来了解一下知识窗的内容:河南农业的光辉成绩: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棉花和油料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三位。
大牲畜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小问题:想一想:河南都具备哪些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一、主要农作物1、小麦我们北方人喜欢的食品如面条、馒头、饺子等,都是由小麦加工的面粉制成的。
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省,每年全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54%,产量一直占全国的20%以上。
目前,河南幼稚专用小麦已发展到217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总面积的1/3,初步建成了豫北幼稚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豫中中筋小麦生产基地和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2、油料作物河南油料作物的生产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
河南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
2011年,河南种植花生总面积950千公顷,居全国第一;总产量296.2万吨,居全国第二。
油菜一身是宝,苗可以做菜花可以酿蜜,籽可以榨油。
2001年,河南油菜主产区播种面积为233.5千公顷,居全国第十位。
芝麻的含油率在50%以上,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2001年河南芝麻种植面积为249.06千公顷,总产量23.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猜个谜语:开花结桃,桃不能吃。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棉花3、棉花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了豫东、豫南、豫北三大产棉区。
2001年,河南省棉花播种面积85.82万公顷,总产量为81.87万吨。
4、烟叶河南省的烟叶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区。
自20世纪初种植烟叶以来,以许昌、漯河和平顶山烟区为代表的河南烟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南省和江西省面积一样大,为什么人口相差这么多?
![河南省和江西省面积一样大,为什么人口相差这么多?](https://img.taocdn.com/s3/m/170d34455a8102d276a22fe4.png)
河南省和江西省面积一样大,为什么人口相差这么多?1.概述三国时代,蜀汉和东吴有过长达数十年联合抗魏的局面,最终,蜀汉和东吴相继被曹魏(及后继政权)所消灭。
关于其中原因,有说法认为是河南在曹魏手中,所以曹魏有吞并其余两国的本钱。
而河南的优势,在于自古以来人口就多,在古代战争中,人力资源是否丰厚以及朝廷是否能够有效动员这些人力资源,决定了战争的成败。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北伐很少成功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口密度图只是,论面积,河南和江西的面积基本雷同,但人口差别方面,江西人口尚不足河南一半,这其中原因何在?2.地理因素河南全省大致处于一马平川的状态,并且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得到开发的省份。
因为这一优势,河南自古以来在农业生产方面就具备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优势。
农业发达导致粮食产量远超其他省份,而粮食产量的高产,成为支持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河南省行政区域而江西则不同。
江西的地势,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例,而耕地所占比例远不敌河南那样高。
这就直接影响了江西的粮食产量情况。
再没有足够粮食支持的情况下,江西人口的增幅当然不会比河南大。
因此时间一长,其人口基数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江西省行政区域3.历史因素从清末开始,江西长期处于战乱状态:洪杨起事期间,清军和太平军曾将江西作为重要战场。
而自古以来,兵祸所带来的冲击,往往十室九空。
南京政府时期,江西又因为“红色武装割据”的缘故,引起南京方面若干次大举讨伐。
由于近代的战乱冲击,导致江西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
虽然河南也受近代战乱冲击,但程度比江西较轻。
这也是导致豫、赣两省人口差别的原因之一。
4.现代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诸如江浙闵月等省份的沿海地区依仗港口的便利,实现了招商引资。
大量外资在当地兴办企业,对劳动力也有着大规模的需求。
江西在地理上,距离沿海省份很近。
因此近几十年,大量江西年轻人选择去沿海城市发展,导致江西相对出现了人口外流情况。
而河南人选择外流打工的时间,要晚于江西。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8c403eb90d6c85ec3ac6a9.png)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条必由之路,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河南省省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极大促进了新时期农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成绩及宝贵的经验。
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对策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跨进,总体发展态势非常喜人。
目前,河南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计9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473家,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龙头企业群体。
属龙头企业带动型的572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421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43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200多家。
河南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初步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业养殖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
目前,全省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关系的种植业基地面积达5617万亩,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达到575万人。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河南还创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如“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等。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https://img.taocdn.com/s3/m/fb9342582e3f5727a5e962bc.png)
关于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民比例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省及务工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一代河南农民工得到各地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涌现出了李学生、魏青刚、周国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为了解我省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记者采访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务输出处的有关人士。
综合河南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形成了本文。
就业现状: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资料显示:我省总人口9768万,乡村人口6774万,农村劳动力4752万人,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
截至20xx年底,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1746万人,比20xx年增加189万人。
其中省外输出1090万人,省内转移652万人(含县内就地转移357万人),境外就业(含外派劳务)4万人。
在外省务工的农民工,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江苏、浙江、新疆等经济发达的省市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经济发达地区。
在国外务工的农民工,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韩国、中东、非洲等地区。
主要从事建筑、运输、矿业、制造、电子、纺织、服装、烹饪、保安、采棉、机械、维修、船员等行业。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形式主要为政府劳动部门、有关单位集体组织或自发外出务工,其中有组织的农民工输出所占比例较小。
18个省辖市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不平衡、情况不相同。
周口、南阳、信阳、驻马店、商丘、开封、濮阳等农业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省外出务工人数的近70%。
而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济源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省外出务工人数的30%。
目前我省农民工外出就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在叫响全国的"林州建筑"、"长垣厨师"、"鄢陵花工"三大劳务品牌的基础上,又培育了"遂平家政"、"汝阳电子"、"XX县涉外"、"平舆防水"、"唐河保安"等一大批势头强劲的新品牌。
河南,一个农业大省的现代化责任——专访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原稽查特派员刘吉
![河南,一个农业大省的现代化责任——专访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原稽查特派员刘吉](https://img.taocdn.com/s3/m/f2941f04f12d2af90242e670.png)
果按风水轮流转也应该轮到河南 了。 现在 , 河南省委 、 省政府也有规划 , 未来发展也是 比较 好 的, 中西部 的大发展对 河南是一个机 遇。今天 , 无论是人 力、 物力 , 还是 交通 、 文化 , 南已经具备 了条件 , 以 , 河 所 河
祥 地 , 化 底 蕴 非 常 深 厚 , 以 , 国 下 一 步 的大 发 展 , 文 所 中 如
l 0月 1 21 3,建设 创 新 型 国家 战 略 推 进 委 员会 一 行 抵
达 中原郑州 , 对河南 省城 乡统筹发展情 况进行调 研 , 在调 研间隙 , 本刊记者就城 乡一体化建设 、 中原 经济 区建设 等 与 三农相关 的问题 对建设创新 型国家战 略推进委员会 副 主席 、 国务院原稽查特派员刘吉进行了专访 。 记者 : 在城 乡一体化 建设方 面 , 全国各地都在 积极地 探 索经验 . 做得 比较 好的像 苏州等 地 , 都积 累了很 好的经
一文图, 本刊记者
杨秋意
刘
林
从全 国来看 , 三角 、 三角 、 珠 长 京津冀 环渤 海湾 等 区 域, 还有东北 、 西部等都开始发展 了, 中部地区的河南是个 大省 , 口超过 1 人 个亿 , 经济水平也达到全 国的第 五位 , 又 是 中国 中部 的核心 省份 , 是交通 的中心 、 也 中华文 明的发
南 走 的 这 条 路 , 对 于 沿 海 发 展 的 “ 着 石 头 过 河 ” 肯 定 相 摸 ,
有差距 , 么, 那 河南的社会发展 , 又有着怎样 的特点? 刘吉 : 这次来河南主要是学习和调研, 已经过去两天, 河
就是在深水游泳 , 尽管担子很重 , 但大有希望。
新形势下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与模式
![新形势下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0045b3f7ec4afe05a1dfc1.png)
河南农业2016年第5期(上)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对农村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每年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至少审计1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财务应逐项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
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村干部违反规定虚报、谎报的,或者用白条入账的一律要求退回该款,并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对大额资金使用、建设工程的变更和主要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进行。
招投标过程要由乡镇纪委、“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全程监督。
加强合同管理,新增合同必须报“三资”中心备案,合同到期前“三资”中心要提前提醒其做好合同续签或招投标工作。
(四)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对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人员、村级报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村报账员和“三资”事来抓,经常听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办公用房、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等软硬件设施齐全,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能够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六)加大惩处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健全一系列约束机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大对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严格执行《安阳市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一经发现村干部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
新形势下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与模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韩启昊河南农业2016年第5期(上)处分的权利。
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是指承包人按照法律规定,将土地经营权转移给其他个人、集体或经济组织,使其成为新的土地经营权人的行为。
河南省对土地经营依法权流转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是明确的、连续的。
新时期,河南省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
一是流转面积总量增长较快。
一个农业大省的工业化脚步
![一个农业大省的工业化脚步](https://img.taocdn.com/s3/m/c569057b01f69e314332947c.png)
而 易 。 但 是 , 一 的农 本 经 济 结构 不 单
可 能 支 撑 一 个 省 份 的 持 续 发 展 , 业 大 省 农 转 型 的命 运 将 不 口避 免 r 徐 光 春 同 样 意 识 到 了 这 个 问题 。 他 经 过 渊 研 发 现 。作 为 中 国第 一 产 粮 大 省 ,
声 ” 。
杨 磊
这个 被 堵 在 路 上 的学 者 而 言 ,这 是 他 在 2 o 年 接 受的最 重 要工 作 之一 。 04 他 所 理 解 的 重要 性 在 河 南官 方 同 样
能够 成立
拥 有 中 国 7 %人 口的 河 南 ,其 经 济 总 量 . 5
只 占全 国 的 72 .%。
指 出 , 才 外流 和引 才 不 力 正 在 成 为 困 人
扰河 南 经 济发 展 的一 个 瓶 颈 。 省 里 的人 事 变 动 并 没有 影 响 一个 名 叫 《 梨 园 春 》 的节 目在这 天 晚 上 8点黄 金 档 的正 常 播 出 . 个 “ 都 可 以登 台 这 谁 唱 豫 剧 ” 的群众 性 娱 乐 节 目总决 赛 在这 一 年 的 除 夕夜 登 场 ,它惟 一 的 对手 就 是 央视 春 节联 欢 晚 会 。在 第 二 年 的 夏 天 . 人 说 它 就 是 河 南 的 “ 级 女 有 超
维普资讯
河 南 发 展 路 径 : 市 化 、 业 化 和 城 工 农 业 现 代 化 齐 头 并进 , 用 中 原 城 市 群 利 建设 实 现 工 业 化 。带 动 农 业 现代 化 。 而 在这 个 环 节 中 . 化 建 设 将 充 当前 所 未 文 有 的重 要 角色 。 20 年 l 0 4 2月 1 2日 , 任 河 南 省 委 原 书 记 李 克 强 从 这 一 天 起 调 任 辽 宁 省 委 书记 . 这位 一直 认 为 工 业 化 最 终 将 改 变
“农业大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探微——以河南省为例
![“农业大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探微——以河南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2b336d27d3240c8447ef62.png)
的限制 , 形式灵活 。并且 , 教育规划纲要》 在《 中也提到
发展 职业 教 育是 推 动经 济 发展 、 进 就业 、 促 改善 民生 、
解决“ 农” 三 问题 的重 要途 径 。本 文 以河 南 省 为例 , 对
目前 , 南省 的农业 经济 发展 中有 这样一个 现象 , 河 就 是农 产 品 产量 的增加 , 没 有很 大 程度 地 帮 助农 民 并
国农 民对其进 行加 工后 仅卖 到 3 美 元 。造成 这一 差距 8 的主要原 因在 于农 民技 术能力 、 知识 等方 面综 合 素质 的 差 异上 。所 以 , 对农 民进行 一些 相关 能 力 的 培 训 , 以 可
业教 育起 着重要 的作 用。那么“ 业大省” 农 如何发挥 农村职业教 育的这一作用 , 实提 升农村职 切
业教育吸 引力, 准确定位农村职业教 育 , 重视农村职业教 育一线工作者 的引进 以及现代教 育技 术
的 运 用 , 些都 是 发 挥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作 用 亟待 解 决 的基 本 问题 。 这 关键 词 : 村 ; 业 教 育 ; 农 职 问题 ; 略 策 中图 分类 号 : 7 0 G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4 14 2 l )3 0 6 3 17 —9 5 (o 10 —0 l —0
和, 争取就 业 岗位 的竞争将 愈趋 激烈 。
此 外 , 就业 产业 结 构 的变 化 看 , 南 省 “ 、 、 从 河 三 二
一
代 化水 平 的提高 , 有 大量 的农业 劳 动力 逐 渐从 第 一 会 产 业 转移 到第 二 产 业或 者第 三 产 业就 业 。然 而 , 于 对 “ 业大 省 ” 说 , 农 来 一旦部 分第 一产 业从业 人员 转 向二 、 三产业 , 由于原本第 一产 业从 业人 员 的综 合 素质 问题 ,
河南省农业概况
![河南省农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10c8c1e5f0e7cd184253622.png)
河南省农业概况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个农业大省。
据统计部门统计,到1997年底,全省共设15个地级市,2个地区;114个县(市),44个市辖区。
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7.34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33.31万公顷;人口92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44万人,人均耕地1.1亩。
199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34元。
河南省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高差悬殊。
山地、丘陵、平原(包括盆地)面积分别为4.44万平方公里、2.96万平方公里、9.3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6%、17.7%、55.7%。
西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绝大部分是平坦广阔的平原。
平原地区以沙颍河为界,以北是以黄河为主体的冲积扇平原,以南则为淮河及其支流泛滥冲积和洪沼堆积而成的低缓平原。
在平原边缘与山地交接地带为洪积平原区。
境内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大别山脉。
河南省地貌基本形态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5类。
地貌类型虽然复杂多样,但规律明显,且分布与组合的区域差异显著,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和改造地貌条件,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为暖温带,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70%,南部为亚热带。
气候过渡性明显,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之长,利于多种作物生长。
但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加之南北纬度不同,东西地形差异明显,气候的地区差异较大,干旱、风涝、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繁严重。
全省年平均气温13~15℃,年平均无霜期为190~2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000~2600小时,热量资源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或喜温作物两年三熟轮作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肥水等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南省的种植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50-60 年代种植制度主要有:以冬季(夏季)休闲为主的两-年三熟制、烟叶集中产区的两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和棉花、花生一年一熟制。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ab9d3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9.png)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刊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张广智王军茂魏国强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总量不足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注入、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河南省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政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业人口大省,其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一、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现状1.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对30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开工建设了盘石头、燕山等大中型水库,对19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平原地区实施了平原井灌项目。
2006年,全省机电井数达到122.52万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372.43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5862.87万亩,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9%、4%和5.8%;全省农机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43.7%、50.1%和28.5%。
2.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98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400亿公斤之后,连续多年稳定在这一水平之上(2003年除外),2004~2006年连续3年实现丰产丰收,2005年、2006年分别登上450亿公斤和500亿公斤两个台阶。
2006年总产量达到50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1%。
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19.5亿公斤,连续第二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
论农业大省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河南省为例
![论农业大省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河南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2093fcc2cc58bd63186bd6c.png)
放工作重点依 旧是“ 引进来” 同样 , 。 在推 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 一方面 , 政府部门可 等。 而跨 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可借助高校 、
动农业 的对外开放工作 中,重点也在引 利用 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 ,对适宜的投 职业院校等资源 , 进行定 向培养 , 解决跨
进品种培育 、精深加工项 目和高效农业 资对象 国国情 , 包括法律 、 文化 习俗 、 投 国经营中因会计制度不同 、法律法规不 项 目方面 , 而非涉农跨国投资合作 。 在这 资环境和国外寻求农业投资合作的相关 同、 语言不同等造成的种种障碍。
献, 各地市政府对 推动企业 “ 出去” 走 显 于河 南农 业 企 业 往 往 是 农 业 技 术 过 硬 ,
良好 的投资 环境对企 业来 说至关
然没有多少热情 。 目前 , 河南几乎所有的 而经济实力不足,缺少足够的资金进行 重要。河南省 长期参与对外农业援 助 , 周边省份都对“ 出去” 走 设置了专项扶持 境外农业开发 ,而省 内外也有大量的资 与不少国家也 建立 了友好 的交流关系 , 资金 , 而河南 省对 于“ 走出去” 业则无 本在寻找合适投 资项 目,该信息平台就 对扩大河 南省 的影 响力起 到 了积极作 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为什么只是一个农业大省?
地理环境:河南省地处中部平原,有黄河淮河流经,气候为季风性气候,自然环境优越;历史环境:河南省作为古代中国的繁华地带,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即农业文明,河南省的发展深受其影响;人口结构上:目前河南省拥有常住人口近一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5%左右。
从公共经济学上讲,河南省只能是一个农业大省,必须发展农业,因此必须贫穷(相对于工商业)。
公共经济是国家国民的经济,也就是大家共同的经济。
“国家”的经济就要有“国家”来管理,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大优化配置。
国家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又有各个部分。
那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整体,其他省份就是部分。
一个整体必须是统一有机的的才能叫做整体,而要统一就必须要协调,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上,各个省就要必须进行协调服从整体。
假设:各省进行自相协调阶段(无国家中央干预)。
各省从自省历史地理环境综合考虑自省利益,河南省决定在粮食够自省供给的基础上发展工商业,不产多余农产品,可能出现结果:a有些省份粮食不足,由市场进行调节b有些省份应急能力低下,易出现极大社会问题c在自由市场支配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难以达到现如今速度。
但是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就在于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国家进行对各省协调。
国家从大局整体出发根据各省历史地理环境决定河南省必须发展农业。
利:a凸显社会主义优势,为其他省市大规模发展工商业提供基础(如上海,北京,广东等)时间和实践已经证明。
b 提高国家整体应急防御能力,利于国家统一稳定c 各省之间整体协调力度高,迅速实现各省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d 国家能够有效的控制经济发展方向,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
但是这些利的前提是河南省必须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是河南省的一项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