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格、品德发展与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人格与品格塑造
家长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情感支持
家长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 力量,增强其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倾听和理解
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与孩 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关爱与陪伴
家长通过陪伴、关爱和照顾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注 ,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制定合理的家规家训和奖惩制度
制定明确的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制定明确的家 规家训,让孩子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 被允许的,从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
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
父母应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进行及时的 表扬和奖励,对孩子不良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引导,让 孩子明确知道行为的后果和责任。
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品格定义
品格是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惯,包括诚实、善良、勇敢、公正 等方面。
人格与品格的关系
人格和品格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良好的人格有助于形成高尚的品格 ,而高尚的品格也会促进人格的完 善。
家庭教育对人格与品格的影响
01 02
家长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品格发展。民主、平等的家庭氛 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专制、严厉的教育方式则可能 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胆怯等不良性格。
05
CHAPTER
家庭教育中人格与品格塑造 的实践方法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 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父母应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多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进行良 好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的原理敕令式的强制的、干预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XXX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出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1、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目的。
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
阶段目标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3、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4、教师是完成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教师如何完成幼儿园教育目标)1.了解把握教育目标的内涵,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内涵的教育看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2.掌握把目标的实现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3.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德育原理课程(一)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古代为“惪”(悳 ),本义为“得”。 《说文解字》曰:“得即德也”。“惪,外得于 人,内得于心也。” 引申为“道德品质”或“品 德”。(善德施与他人,表现为“礼”;善念存于 己心表现为“德”)可是,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得 到正直的品德呢? 那就是必须“循道而得(德)”。因此,朱熹 才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恩之心;“德”当事人之言行表现。 目前,濮阳市委有关部门决定授予孟瑞鹏“濮阳市见义 勇为模范”称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追认孟瑞鹏为中共党员。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3、特点 (1)非强制性
在积极意义上,道德则是要促使一个人的行为利 会行为尽可能做到不去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 要依靠个体良心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是一种非 人利己,既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和平,又 乃至害人害己。(即不做坏事) 有益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包括自己)都获得幸福、 强制性规范。发掘潜力和提升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即做有益于社 会、有益于他人或自己的事) 在消极意义上,道德无非就是要促使一个人的社 与法律不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主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落水儿童母亲:“良心上过不去,不希望孩子的成长受 影响”。孩子知道我说谎话了,她哭个不停。我跟孩子说 “妈妈错了,妈妈不是好妈妈,从今以后再也不违背自己良 心。”我女儿还说,老师曾教过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 子,不要撒谎。我听女儿说这话,难受死了。
以上案例中的“道”即知恩图报、对别人的帮助要有感
第一节 第二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德育功能与学校德育意义
第一节 道德、德性与德育
“纽约审判”:
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小儿科医生,他和另外两位朋友向一个爱尔兰人
名人名言金典3_第三章 品格·修养
品格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
——[英]弗·桑德斯人的品格总会让别人知道。
哪怕最诡秘的言行,最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
——[英]爱默生我们的所作所为足以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人品给人的印象是意志改变不了的。
——[美]爱默生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
——[美]爱默生品格可以为青春增添光彩,为皱纹和白发增添威严。
——[美]爱默生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
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美]林肯不为私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品德。
无私和忘我的精神有多么伟大和美好!——[法]大仲马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
——[美]爱默生对一切事情都喜欢做到准确、严格、正规,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灵所应有的品质。
——[俄]契诃夫实用不仅不会限制崇高,而且会加强它。
崇高运用于人类的事物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杰作。
——[法]雨果品格换来品格。
慷慨,尤其是还兼有谦虚,就会使人人赢得好感。
——[德]歌德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基本因素是我们的人格,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的话,人格是在任何环境中活动的一个不变因素。
——[德]叔本华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男子的性格不是人类的完整典型,同样,女子的性格也不是完整的典型。
只有男女两性互相补充,才能发展为完整的人格。
——[日]西田几多郎希望你不要过双重人格的生活,故意把自己装扮得十全十美或十恶不赦都是虚伪的。
——[英]王尔德伟大的人格,形成了崇高的举止;不为自己活,也不为自己死。
——[法]罗曼·罗兰善行为就是一切以人格为目的的行为。
人格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宇宙间只有人格具有绝对的价值。
——[日]西田几多郎经济决定人格。
——徐特立所谓表现人格,并不是随从一时的情欲,而是服从最严肃的内在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思考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有效开展道德教育。
了解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其培养方式。
理解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理解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理解人格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理解积极人格培养与品德发展的关系,理解培养中学生道德人格的途径与方法。
理解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特点,理解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在品德与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理解如何有效开展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解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掌握培养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理解中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掌握矫正品德不良行为的方法。
理解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掌握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对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学生的基本道德实践活动以及如何通过道德实践来开展道德教育,从而总结出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网上学习相结合,自学与网上交流讨论相结合。
学生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方案
学生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
这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所必需的,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学生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一、了解学生作为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性格、兴趣、态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而不仅仅是追求学术成绩。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主动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四、教育者的身教作用教育者的行为和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育者要成为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品德和人格的发展。
五、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开展品德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文化沙龙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正义、善良、友善等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六、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技术的出现为学生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教育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术成绩、品德行为、人格特质等因素结合起来评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八、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学生人格教育与品德培养需要时间的培养和积累。
教育者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品德和人格。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二)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 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活动一般都伴 随着思维活动,所以,观察也称为思维的知觉。 小学生观察的品质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小学 一年级学生在观察的各个品质方面都较低,而经 过两年的教育,到小学三年级时,已有明显的发 展,到五年级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 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顺序性 和观察的深刻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记忆的培养 2.注重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记忆的培养 3.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4.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和策略 5.加强复习,防止遗忘Leabharlann 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 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小学生 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 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 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 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可以 称之为形象抽象思维。 总的来说,小学生思维还是具有很大的具体性, 其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大约 在四年级(10岁)。 另外,思维的不同方面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不 同儿童之间的思维发展存在差异性。
三、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针对小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1.教育照顾到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 对于低常小学生的教育要注意:(1)激发他们的学习积 极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2)制定适合于他们的 个性化目标、内容、计划和评估体系,使他们能够获得成 功的体验;(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性、 活动性、趣味性。 对于超常小学生的教育要注意:(1)要满足他们成长的 需要,不要搞平均主义;(2)对他们的要求要适当,不 要操之过急;(3)要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既 要全面发展,又要发挥特长;(4)将教育、指导与自我 指导、自由发展相结合。
教育中的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
教育中的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从古至今,教育者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以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公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意义、方法以及挑战展开探讨。
一、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意义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只有具备良好人格和道德素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2. 提升社会良好行为规范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有助于塑造社会的良好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公德心、友善心和奉献精神等良好品质,进而促使他们在社会中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培养良好的社会文化传承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的良好文化传统。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向学生灌输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激发他们对优秀文化的热爱,从而使这些传统在新一代身上得以传承并持续发展。
二、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方法1. 榜样示范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们在言传身教中展示出良好的人格和品德,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并且通过实际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课堂教育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具有启发意义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和品德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活动,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格和品德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共同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身心发展得到全面提升。
三、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挑战1.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也各不相同。
在人格培养与品德教育中,如何使学生认同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及人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及人格形成的影响第一章:引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包括了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与外界的沟通等。
对于孩子的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及人格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个性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包括了家庭的文化和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沟通,以及家庭的物质条件等。
一个温馨、和谐、有文化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强烈的亲情观念,并且对外界的人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相反,一个不和谐、贫穷、缺乏文化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性格特点,例如孤僻、自卑和叛逆等。
第三章: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包括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多个方面。
父母如果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反,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容易形成不良的品德观念。
此外,父母的教育方式还包括了奖惩制度、沟通方式等等。
父母如果能够采取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方式,以及有效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将更易形成健康的方向。
第四章:孩子的社交和学习对个性及人格形成的影响孩子的社交和学习活动同样对其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在学习和社交中,既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关怀,又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关爱和支持。
如果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社交平台,孩子将更容易接受正面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格和人格。
第五章:结论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读书笔记第一章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1.品德的界定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
(本书对品德的理解)2.品德、道德和德行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品德与道德的内涵看,品德与道德相似,可以说二者是“内”与“外”的关系,即道德存在于社会领域,品德存在于人的心里。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都是一种内在的理解,到后来才发展为一种外在的规则;而德性始终是内在的东西,是一个人追求自己品质的一连串活动。
3.本书采用的道德结构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境界、道德需要。
4.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道德教育是促进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5.道德教育作用于品德结构各要素,能够帮助儿童获得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示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同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道德教育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追求人的道德自律与自由,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6.生命是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内在基础。
生活是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与生命一起构成了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完整的“双重”基础。
(思维导图展示,如下)7.儿童生活不同于成人生活,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思维导图如下)第三章小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内容1.“仁、义、礼、智、信”五德,可谓是中华先秦道德文化的共有思想,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共构的一种美德体系。
2.先秦儒家伦理主要包括“四则”“四端”“八维”等概念体系。
孔子重仁和礼治,在《论语》中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则”。
孟子提出“四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而儒家的“八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礼、义、廉、耻,称之为“四维”,出自《管子》。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境界。
教育中的学生人格发展和品德教育
教育中的学生人格发展和品德教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完善人格和具有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生人格发展和品德教育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的人格发展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良好的学生人格发展,学生可以获得自律、尊重他人、责任感等积极品质。
人格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在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课程和培训,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积极品质,发展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积极的社会示范。
二、品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道德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尊重他人等美德,以及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他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品德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能够正确判断和采取行动。
三、教育中的学生人格发展与品德教育的整合教育中的学生人格发展与品德教育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在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品德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为了将学生人格发展和品德教育更好地整合,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机构应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充满爱心、尊重和理解的学习氛围。
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3. 注重学生自我认知:教育机构应注重学生自我认知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发展积极品质和改正不足之处。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
- 1 –A - 1 –B - 1 –C - 1 -D一章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
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幼儿教育心理学ppt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3.3.1 人格的发展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 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 品质。
2.人格的发展阶段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5.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 动中,在幼儿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6.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更多地与个体 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情感 则更多地与人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相联系。
3.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注意范围较小.
4.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 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 开始发展;
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 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 越小.
2.教育要点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注意培养幼儿的无意谎言; 适合3~4岁幼儿的玩具
3.2.2 4~5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精度提高; 有意记忆发展,抽象记忆萌芽; 再造想象开始占优势; 思维具体形象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3.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同伴关系.
3.4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发展
现代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发展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品德。
人格与品德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鼓励自我探索、注重情感教育以及提倡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讨论现代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发展。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视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相互配合、相互倾听和尊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鼓励他们分工合作、协调事务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实践能够增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他们的人格与品德的发展。
二、鼓励自我探索现代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探索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人格与品德发展。
三、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如开展班级会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
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情商和情绪稳定性。
同时,学校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连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和朋友,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与品德的发展。
四、提倡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
学校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需要,并深入了解社会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从而促进他们的人格与品德的发展。
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关系
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中,人格与道德一直是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特性和气质,而道德是指个体对于善恶、对与错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人格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塑造。
本文将探讨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关系,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角度来阐述。
儿童期是人格与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正在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和道德观念。
孩子的人格特质,比如善良、诚实、耐心等,对于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良好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格发展。
例如,父母、老师和社会环境的引导和示范,都会对孩子的道德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孩子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青少年时期,人格与道德的发展受到更多的因素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
青少年对于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对于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时,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思维和人道主义价值观,以帮助他们在人格和道德发展上取得平衡。
成人期是人格与道德发展最终阶段。
成年人的人格和道德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对于道德行为的选择和维护具有自主性和责任感。
成人期个体的道德行为取决于个人的人格特质,并受到个人经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正直和善良的人,会更倾向于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并在社会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总结起来,人格与道德发展密不可分。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基础,而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又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在儿童期,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道德观念的塑造;在青少年时期,人格的追求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相互关联;而在成人期,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形成一种自我引导和互相因果的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人格与道德的双重培养,以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和具有良好品德的个体。
通过对人格与道德发展关系的探讨,我们意识到人格和道德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育的情调书中节选
教育的情调书中节选第一章:爱与关怀在教育中,爱与关怀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爱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情感需求。
关怀则是一种细心的态度,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爱与关怀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情感纽带的基石。
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者应该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真正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第二章:启发思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启发思考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运用各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等,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启发思考,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培养品德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是至关重要的。
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培养学生的品德,不仅仅是为了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课堂教育和生活实践,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诚实、守信、友善、勇敢等美德,塑造他们良好的人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创造发展创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追求卓越。
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危机理论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5岁阶段2: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1.5-3岁阶段3:主动对内疚3-6岁阶段4:勤奋对自卑6-11岁阶段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同一性是个体的自我统合,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延续的能力,合一与延续的感觉也要与个人所在的环境相匹配。
换句话说,自我同一性是个体面对新环境时将过去经验延续下来的感觉,是对自己目前的知觉与对未来期望的统整,同时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体。
追求自我同一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关注个人的外表。
与这种对理想外表的追求同时出现的是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另一种危机是性别认同危机,即通过友谊来寻找轻松自在的性别表达方式。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经常说他们继续去学校的原因是要与朋友们在一起,或是想接近他们迷恋的某个人。
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为上学给出这样的理由是正常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性别表达方式以及借助友谊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需要。
追求自我同一性还表现为,青少年会努力地去发现或证明自己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能看到他们经常模仿自己所崇拜的人的态度与行为。
“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阶段6:亲密对孤独18-35岁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二、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发展(一)、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
即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
玛西娅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四种不同的情况:1、同一性迷乱这是最低的发展状态,尽管与所有其他状态一样也具有适应性的方面,但只在一定条件下,或许是具有适应性功能的模式。
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对一系列内在价值与目标的遵从与承诺,也缺乏对于未来的探索,或者探索非常肤浅。
他们可能表现为生活方式的无忧无虑,或者感到空虚与不满足;也可能走向一条背叛的道路,可能作出反社会的行为,甚至从事犯罪活动。
例如:由于反叛父母或无所适从而离家出走,加入犯罪团伙。
2、同一性早闭这种状态表现为一种高度的遵从与承诺而不作探索。
是指青少年接受了权威人士的安排,过于迅速地解决了自我同一性危机,而没有仔细考虑这个决定对自己是否合适。
作为同一性的解决方式,同一性早闭是一种低水平的发展。
3、同一性延缓玛西娅的延缓期指的是形成同一性的过程中,个体在作出决定前经历一段对几个可能的选择进行探索的时期。
处于延缓期的个体强烈地被探索与遵从所困惑。
延缓可能是逃避解决同一性的借口,青少年在作决定前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这是非常正常的,但迟迟不作决定可能会出现问题。
4、同一性获得这是同一性过程的自主性解决,表现为在一段时期的探索(延缓)后,一套承担责任的承诺得到整合。
(二)、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自我概念,是经由经验形成的对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评价,即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外表及各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
例如:李莉认为自己活泼开朗,擅长与人相处;王佳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林宝刚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科学家等。
这都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的不同判断与评价,即自我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不断分化,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也在不断地增加。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涉及: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同伴认同、行为结果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涉及: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认同、行为结果、学业能力、艺术能力、一般自我价值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中学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涉及: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社会认同、行为结果、学业能力、艺术能力、一般自我价值、朋友关系、工作能力、魅力等方面的自我评价。
随着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分化,学业自我概念凸显出来,成为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之一,并影响着学生学业的发展。
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就呈显著相关;而非学业自我概念及一般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则无显著的相关。
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是相辅相成的。
学业上的成功能够促使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而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又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动机作用。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感受、态度和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有价值的。
自尊,是指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被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张向葵等,2006)自我概念与自尊的不同:自我概念自尊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的特质的知觉与判断个人对自我概念中所包含信息的评价个人认为自己所具有的种种特质诸如:能力、成就、外貌、身体、人际关系、道德等方面的判断个体在自我价值判断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我情感或自我体验事实判断价值判断自我的认知部分自我的情感部分三、社会性发展(一)、社会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很好地应对困难的社会情境,移情水平也高,受同伴欢迎与接纳。
观点采择能力差的儿童青少年,易把别人的意图理解为敌意,因而常常导致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在伤害他人时没有内疚感。
研究表明,观点采择发展比较缓慢,并与认知发展阶段有关。
塞尔曼曾通过研究提出,观点采择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或水平:0水平:未分化或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儿童不能够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与内心感受,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也有他们的观点。
Ⅰ水平:分化的、主观的观点采择儿童意识到,人们能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认为这是由于接受的信息不同造成的,如果人们接受的信息一样,观点就一样。
Ⅱ水平:反省的、第二人的或互惠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够以第二人的观点或反省的观点看待他人,知道别人有别人的想法,自己有自己的感受。
即使接受的信息相同,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也会发生冲突。
儿童能够认识到别人也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能够预期对方对自己的行为反应。
但此水平的儿童不能够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Ⅲ水平:第三人的、相互的观点采择儿童青少年能够从第三人的角色来看待他人与自己,同时能够明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
即能够看到人际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
Ⅳ水平:社会的、深层的观点采择青少年开始能够理解,个人在某一问题上的看法和观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社会群体中的主要观点对个体的看法和观点有重要影响。
(二)、同伴关系与友谊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行为、认知、情感、人格的健康发展、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才能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协商不同的社会观点。
这些同伴互助经历使得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在平等的同伴交往中,儿童青少年习得了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
同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网络结构,友谊是第一个重要的层面。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与依恋关系,友谊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意味着更加忠诚、坦率,而无须顾虑是否应充当社会所接受的角色。
因此,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非常重要。
塞尔曼提出儿童的友谊发展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备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是友谊发展的重要时期。
(三)、社会性问题的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指采用有利于所有人的方式,解决冲突的能力,与观点采择间存在密切联系。
社会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观察与解读社会线索第二环节识别社会性目标第三环节形成解决社会性问题的策略第四环节实施并评价策略备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强的青少年,和他人冲突少,有更多的朋友,组织团体工作也更有效。
四、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人格社会性发展不良的表现。
问题行为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表现之一是攻击行为或暴力行为。
攻击行为中最为有害的是主动性攻击,即主动发动对他人有敌意的攻击。
攻击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遗传的倾向性,也有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家庭教养行为方式不当,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也是攻击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
攻击行为也与儿童青少年在观点采择、同情心、道德发展、情绪的自我控制等方面的缺陷有关。
此外,青少年的吸烟、酗酒等高危行为,以及厌学等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需要予以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第二节品德的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皮亚杰)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与日内瓦5-13岁儿童玩弹子游戏儿童对规则的不同态度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对偶故事法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7、10、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分别以服从、平等、公正为标准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二)、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中,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渐进更替,体现了道德认知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脉络。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以前无规则阶段,接受规则,但按自己想象执行,规则对行动不具约束力,无义务意识2、权威阶段6-8岁他律道德水平,把规则看作固定的、神圣的、不可改变的3、可逆性阶段9-10岁进入自律道德水平,发展互相尊重平等关系,相互行动的与互惠的可逆性特征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基于同情关心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判断从儿童以上几个方面的道德判断的发展线索中,可以作出这样的概括: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前道德向他律道德再向自律道德发展。
年幼儿童处于前道德水平5、6岁—10岁左右的儿童他律道德阶段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
在他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同自然法则,这是一种道德实在论。
10岁左右儿童自律道德阶段此时儿童认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位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提出了他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
道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下述两者中进行选择:一是遵守规则、法律、尊重权威人物;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