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HKUST-1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范文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baba4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篇一SBA-16及沸石改性HKUST-1在CO2吸附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开发高效的CO2吸附材料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其中,SBA-16和沸石改性的HKUST-1因其在CO2吸附方面展现出的良好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材料在CO2吸附性能方面的应用及其潜在机理。
二、SBA-16材料及其CO2吸附性能SBA-16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结构的硅基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CO2吸附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SBA-16的介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其与CO2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CO2的吸附能力。
此外,SBA-16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
三、沸石改性的HKUST-1材料及其CO2吸附性能HKUST-1是一种铜基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具有良好的CO2吸附性能。
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稳定性较差等。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研究人员通过沸石改性HKUST-1,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CO2吸附性能。
改性后的HKUST-1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CO2吸附能力,使其在CO2吸附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四、SBA-16及沸石改性HKUST-1的CO2吸附性能研究本研究采用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在CO2吸附性能方面的表现。
首先,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CO2吸附实验,观察并记录材料的CO2吸附性能。
此外,我们还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材料与CO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SBA-16和沸石改性的HKUST-1均具有较高的CO2吸附能力,其中沸石改性的HKUST-1的吸附性能更为优异。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_设计方案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_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0dc7e99b89680203d825a7.png)
实验方案设计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其吸附性能化工13-3 李泽锴王传文郭文韬杨皓然朱鹏宇一、实验目的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非金属材料,其平均粒径在1~100nm之间,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为球形状。
由于纳米二氧化硅比表面大、表面能量高、化学反应活性大,可与聚合物基体发生界面反应,因此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工业填料能对聚合物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纳米二氧化硅在军事、通讯、电子、激光、生物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醇盐水解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粉,并以SiO2为载体研究Ag+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负载能力的影响。
目的是为了解二氧化硅的吸附性能,进一步熟悉Ag+ 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吸附曲线的绘制。
二、实验原理1、二氧化硅纳米粉的制备正硅酸乙酯在碱的催化下,与水反应,通过水解聚合过程可生成二氧化硅。
反应式如下nSi(Oc2H5)4+4nH2O→nSi(OH)4+4nC2H5OHSi(OH)4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由于体系的碱度降低从而诱发硅酸根的聚合反应,转化成硅羟基—OH,在它的表面吸附有大量的水,如果失水,这种硅氧结合就会迅速发生,形成S i—O—结构,迅速增长成粗大的颗粒。
极性分子乙醇起到了隔离的作用。
形成硅氧联结,从而制得小颗粒的二氧化硅。
nSi(OH)4→nSiO2+2nH2O2、负载能力负载能力S定义为每100gSiO2负载银的克数。
SiO2 对Ag+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一定量的SiO2吸附一定量已浓度的Ag+溶液,就可以用充分吸附后的滤液中的Ag+量来确定SiO2的负载能力。
3、Ag+浓度的确定在含有Ag+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的标准溶液滴定,首先析出AgSCN白色沉淀,当Ag+完全沉淀后,稍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Fe(SCN)]2+,指示终点到达。
滴定中应控制铁铵矾的用量,使Fe3+浓度保持在0.0015mol/L 左右,直接滴定时应充分摇动溶液。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范文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7a0b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2.png)
《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用于CO2吸附性能研究》篇一SBA-16及沸石改性HKUST-1在CO2吸附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寻找高效的CO2吸附材料。
其中,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在CO2吸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在CO2吸附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二、SBA-16材料及其CO2吸附性能SBA-16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结构的材料,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在CO2吸附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研究表明,SBA-16的孔径和表面化学性质对其CO2吸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SBA-16的介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有利于CO2分子的快速扩散和吸附。
此外,其高比表面积使得SBA-16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
通过引入亲CO2的化学基团,可以进一步增强SBA-16对CO2的吸附能力。
三、沸石改性的HKUST-1材料及其CO2吸附性能HKUST-1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具有良好的CO2吸附性能。
然而,其稳定性及循环使用性能有待提高。
通过沸石改性,可以优化HKUST-1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CO2吸附能力及循环稳定性。
沸石改性HKUST-1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沸石的骨架结构与HKUST-1的金属离子相结合,从而增强HKUST-1的稳定性。
同时,引入沸石表面的亲CO2基团,可以提高HKUST-1对CO2的吸附能力。
此外,沸石改性还可以改善HKUST-1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有利于提高其循环使用性能。
四、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在CO2吸附性能方面的比较研究通过对SBA-16及沸石改性的HKUST-1进行CO2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1. SBA-16具有较高的CO2吸附容量和快速扩散性能;2. 沸石改性的HKUST-1在提高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方面具有优势;3. 通过结合两种材料的优点,可以进一步优化CO2吸附性能。
基于hkust-1制备cucl修饰的甲基橙吸附材料
![基于hkust-1制备cucl修饰的甲基橙吸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1d3a73ec3a87c24128c402.png)
收稿日期:2018-03-11 修回日期:2018-04-20 基金项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51602133);江 苏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BK20160555);中 国 博 士 后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015M581750);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1501114B);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文志豪(1993—),男,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袁爱华(1968—),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化学.Email:aihua.yuan@just.edu.cn 引文格式:文志豪,殷俞,袁爱华.基于 HKUST-1制备 CuCl修饰的甲基橙吸附材料[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5):83
随着纺织产业、皮革产业、造纸产业、印刷产业 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产生的染料废水已经成为水 体污染的 主 要 污 染 源 之 一[1].偶 氮 染 料 则 是 染 料 废水中含 量 最 多 的 一 类 合 成 染 料[2],以 甲 基 橙 为 代表的偶氮染料毒性极强,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产
生多种有毒物质,不仅会破坏水体,还有致癌的危 险.目前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 法、生物降 解 法、吸 附 法[3].吸 附 技 术 具 备 设 备 及 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成本低,价格低廉,效果好等优 点,是 一 种 广 泛 用 于 去 除 废 水 中 偶 氮 染 料 的 方
第 33卷第 5期 2019年 10月 JournalofJiangsu
Uni江ver苏sity科o技fS大cie学nce学a报nd(自Tec然hn科olo学gy版(N)aturalScienceEdition) VoOlc3t.320N1o95
一种用于选择性吸附亚甲基蓝的HKUST-1@PS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
![一种用于选择性吸附亚甲基蓝的HKUST-1@PS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https://img.taocdn.com/s3/m/a9748a05102de2bd9705882e.png)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选择性吸附亚甲基蓝的HKUST-1@PS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叶存玲,王远飞,王全坤,刘建明,岳园园,王治科
申请号:CN201810589123.1
申请日:20180608
公开号:CN108786758A
公开日:
201811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选择性吸附亚甲基蓝的HKUST‑1@PS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包括HKUST‑1的合成,并将干燥的HKUST‑1分散到聚苯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该过程要在干燥无水封闭的条件下进行,随后将上述溶液滴加到去离子水中生成HKUST‑1@PS微球。
该复合吸附剂容易分离回收,对染料的吸附选择性强,适用于低浓度亚甲基蓝的吸附去除。
申请人:河南师范大学
地址:453007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东路4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路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05年部门科研情况汇总表-闽江学院
![2005年部门科研情况汇总表-闽江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109b14648d7c1c708a14588.png)
精细化工
2013
B
8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反应动力学
龚旌
应用化工
2013.12
是
B类
福建省省属高校科研专项
9
HPLC同时测定锦绣杜鹃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张梅,潘大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1
否
B类
否
教育厅科技项目
10
香菇下脚料对水体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吸附
黄晓东,娄本勇
《环境工程学报》
方润,何文绚,陈云平,陈为健,吴华忠
2013-2016
立项
1
1
0.2
7
基于新型印迹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闽江学院科技启动
李艳霞,陈毅挺,郑国才,郑延清
2013.12-2015.12
立项
8
反应型除醛功能水性涂料技术开发
福州比美特环保产品有限公司
陈为健,吴华忠,陈云平,方润
2013-2016
立项
30
10
9
20131033sba15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的研究郑国才林棋闽江学院学报2013934超声波萃取辣椒粉中苏丹红类染色剂的工艺研究闽江学院学报201335木质素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研究第九届全国橡胶助剂生产和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0536负载型pdru催化剂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反应福建省科技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化学分会场论文集20131037新型绿色含氮磷复合膨胀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王建民林棋第八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20131038水解法制备片状氯氧化铋晶体的研究术年会论文集201310环保型氯氧化铋珠发及其产业化研究福建省科学术著作名称作者类别总字数万字本系教师撰写字数编情况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与何项目课题相关本系教师该项得分获奖科研成果获奖成果名称奖项类别主办单位获奖等级获奖者按顺序填全获奖时间本系教师该项得分关于高校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之重要性探究闽江学院优秀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研究论文闽江学院三等奖池子蔚20131115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习的现状与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以闽江学院为例市厅级福建省教育学会一等奖12科研课题含当年立项在研结题的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批准单位或项目来源课题研究人员按顺序填全项目计划讫止时间项目当年状态批准立项经费万元当年到校经费当年经费开支本系教师得分沪港新北华人四城与北欧五国中学教育跨文化比较基于pisa数据多元统计分析教育部20132014立项微掺杂法控制薄膜形态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jk2013042教育厅科技厅20132015立项基于量子点的可脉冲加热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福建省科技厅陈毅挺薛小玲黄露黄雅丽20132015立项纳米磁性多功能催化剂的合成与其在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省科技厅20132014立项磁性固载化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省教育厅20132014立项新型阳离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分子结构设计ja13250省教育厅20132016立项基于新型印迹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闽江学院科技启动李艳霞陈毅挺郑国才201312201512立项反应型除醛功能水性涂料技术开发福州比美特环保产品有限公司20132016立项3010负载型钌稀土金属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研究20130395016教育部2013720151立项1010牛角复合物的制备201310395015教育部20132014立项151511简易电化学可见光谱的构建
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吸附苯性能
![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吸附苯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ada81f0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6.png)
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吸附苯性能李玉洁;苗晋朋;孙雪娇;肖静;夏启斌;奚红霞;李忠【摘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纳米多孔功能材料,研究出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和活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方法对于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并提出采用乙醇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活化和纯化,讨论不同溶剂(氯仿、乙醇)活化对合成的 HKUST-1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水热法合成时间(24 h),无溶剂机械化学法反应时间缩短为30 min;活化溶剂对HKUST-1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较大的影响,乙醇比氯仿更容易置换出HKUST-1孔道中残留的前驱物,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乙醇活化得到的HKUST-1比表面积高达1442.7 m2·g−1。
在298 K、8 kPa条件下,乙醇活化得到的HKUST-1对苯的吸附容量高达6.90 mmol·g−1,比氯仿活化和水热法合成的HKUST-1对苯的吸附量高约25%,而且高于同等温度压力条件下活性炭、碳分子筛、沸石等常规吸附剂对苯的平衡吸附量。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are a new class of nanoporous material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MOFs is needed for efficient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a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KUST-1 was prepared by the mechano-chemical metho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ctivation solvents (chloroform and ethanol) on the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and benzene adsorption of HKUST-1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time of HKUST-1 could be reduced from 24 h to 30 min compared with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volume of HKUST-1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ctivation solvents. Using ethanol as an activation solvent could more easily displace the precursors remaining in the channels of HKUST-1, thus achieving a larger surface area (1442.7 m2·g−1) and 25%higher benzene adsorption (6.90 mmol·g−1 at 298 K and 8 kPa).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benzene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HKUST-1 sample was higher than the regular absorbents, such as activated carbon, molecular sieve and zeolite.【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314-320)【关键词】机械化学法;HKUST-1;活化;苯;吸附;吸附等温线【作者】李玉洁;苗晋朋;孙雪娇;肖静;夏启斌;奚红霞;李忠【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83;O647引言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作为新兴一族多孔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巨大、孔容高,孔径结构、组成和功能设计可调等传统多孔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气体的存储、吸附分离和催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
HKUST-1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和氢气吸附性能研究共3篇
![HKUST-1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和氢气吸附性能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a90f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png)
HKUST-1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和氢气吸附性能研究共3篇HKUST-1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和氢气吸附性能研究1 HKUST-1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和氢气吸附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氢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备受关注。
氢气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是其能否成为新能源的核心,关键要看其储存方式是否可行。
因此,研究储氢材料的性能和制备工艺以及探究吸氢机制变得极为重要。
在众多的储氢材料中,纳米孔材料因其优越的结构和理想的吸附性能备受关注,而近年来,一种名为HKUST-1的纳米孔材料因其良好的氢气存储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HKUST-1是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是由铜离子和有机配体组成的三维孔材料。
其具有高度可控的结构和形貌,展示出优异的氢气储存性能,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氢气储存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常采用水热法、溶剂热法等方法。
其中水热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其流程为:将铜盐和有机配体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混合静置,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晶体。
制备得到的晶体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制备成为粉末状材料。
经过制备后,对于HKUST-1纳米结构的表征也是极为重要的。
此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设备可以获得样品的各项物理参数,如晶胞参数、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等,并可以了解到其表面形貌和粒径尺寸等信息。
而对于材料的吸附性能的研究,则可以利用为裂解谱(TGA)、吸附/脱附实验等不同手段进行。
研究表明,与其它储氢材料相比,HKUST-1具有更好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其吸附量高达17.7wt%。
另外,HKUST-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可以多次循环反复进行吸附和脱附操作。
同时,HKUST-1纳米结构也具有可调节的孔道大小,而孔道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储存能力,因此,利用其具备的可调节性,可以进一步实现其吸附性能的提升。
总体而言,HKUST-1纳米结构作为一种储氢材料,具备出色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调节的性质。
壳聚糖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以及蛋白质吸附特性_马云辉
![壳聚糖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以及蛋白质吸附特性_马云辉](https://img.taocdn.com/s3/m/51c6d42a3968011ca2009115.png)
等)
[1 , 2 ]
和有机染料
[3 ]
等的去除; 在生物过程中,
[4 ]
用于生物催化过程中的酶 药物
[7 ]
或辅酶
[5 ]
的固定化;
[6 ]
在生物医学中,肿瘤细胞的定位与去除 、 基因
[8 ]
及作为
或蛋白质
[9 ]
等的载体; 此外在诸
如生物检测
COOH) ,然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壳聚糖自组装在 MNP淀法制备了表面羧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 ( MNPCOOH 粒子表面,在甲醛保护氨基的情况下 , 利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粒子表面壳聚糖上的羟基 ,交联完成后脱 CS ) . 分 别 使 用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去氨基保护剂,制 得 表 面 富 含 氨 基 的 壳 聚 糖 包 覆 磁 性 纳 米 粒 子 ( MNP( SEM) 、 X 射线衍射仪( XRD)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FTIR) 、 热重分析仪( TGA) 、 震动样品磁强计( VSM) 和 zeta 电位仪等对制得的 MNPCS 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壳聚糖成功地被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 . 颗粒可完 Fe3 O4 磁核能抵抗 0. 1 mol / L 的 HCl 溶液腐蚀. MNPCS 颗 全分散于 pH = 1 ~ 14 的水溶液中, 形成均匀溶胶, 粒直径为 10 ~ 20 nm,饱和磁化值为 50. 05 emu / g,剩磁和矫顽力近似为零 ,具有明显的超顺磁性. 制得的磁 性纳米粒子吸附 BSA 时呈明显的 S 型等温吸附特性,单层吸附量约为 300 mg / g.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亲水性,壳聚糖包覆,磁流体
磁性纳米材料因具有超顺磁性的独特性质 , 能够在磁场作用下快速聚集、 定位和分离, 故受到 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在环境、 生物及医药等领 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如在环境工程中,
羧酸改性HKUST-1提高甲烷吸附容量
![羧酸改性HKUST-1提高甲烷吸附容量](https://img.taocdn.com/s3/m/424791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7.png)
羧酸改性HKUST-1提高甲烷吸附容量韩强;杨璐彬;程振飞;刘纪昌;汪成;欧苏慧;汪瑜懿;简雨培;杨小娟;王紫竹【摘要】为提高吸附材料对甲烷的吸附容量,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并进行了改性研究.HKUST-1的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比n(Cu(NO3)2·3H2O):n(H3BTC):n(DMF):n(C2H5OH):n(H2O)=1.7:1:46:60:100,晶化温度为80℃,晶化时间24 h.合成HKUST-1在25℃、3.5 MPa下的甲烷吸附容量为11.9 mmol/g.乙酸改性HKUST-1可以提高甲烷吸附容量,当反应母液中VHAc/Vsolvent=5.8%时,合成HAc-HK-1(5.8%)的甲烷吸附容量达到12.6 mmol/g.分子模拟结果表明,加入乙酸可以调控HKUST-1晶体孔道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提高甲烷吸附容量.【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8(069)011【总页数】8页(P4902-4909)【关键词】HKUST-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甲烷;天然气吸附储存【作者】韩强;杨璐彬;程振飞;刘纪昌;汪成;欧苏慧;汪瑜懿;简雨培;杨小娟;王紫竹【作者单位】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821引言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adsorption natural gas,ANG)的研究是天然气分布式储存的基础,对天然气汽车的市场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有机骨架HKUST-1对水中微量氨基酸的吸附性能
![金属有机骨架HKUST-1对水中微量氨基酸的吸附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b2bd1ee767f5acfa1c7cddb.png)
吸附微量氨基酸性能的研究.利用 XRD 和 FTIR 技术对吸附剂 HKUST-1 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的研究探讨
HKUST-1 吸附氨基酸的机理.结果表明,HKUST-1 具有高结晶度,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饱和吸附容量分别可达
248.65,143.67,140.09mg/g;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模型和 Lagergren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HKUST-1 去除氨基酸的过程
工学院水资源环境研究所,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3.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 HKUST-1,选取水源水中检出率较高的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和色氨酸(Trp)为目标物,开展了 HKUST-1
中国环境科学 2019,39(7):2847~2853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金属有机骨架 HKUST-1 对水中微量氨基酸的吸附性能
陆思嘉 1,马晓雁 1*,李青松 2,宋亚丽 3,余 齐 1,朱丽丹 1 (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厦门理
近 年 来 ,随 着 饮 用 水 中 含 氮 消 毒 副 产 物 (NDBPs)的不断检出,其前体物的识别及 N-DBPs 的 产生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1-2].水源水中溶解性有 机氮(DON)是净水工艺过程中典型 N-DBPs 的主 要前体物[3].氨基酸是含氮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存在于地表水源中[4],氨基酸在氯消毒过程中 可产生多种 N-DBPs[5].尽管 N-DBPs 检出浓度通 常较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低 1 个数量级,但其 具有更高的遗传毒性和基因毒性[2],因此其控制技 术备受关注.前体物减量化是控制 N-DBPs 的重要 途径之一.目前氨基酸等溶解性有机氮控制研究相 对较少,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对氨基酸的去除效
HKUST-1颗粒对低浓度氙氪混合气体动态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HKUST-1颗粒对低浓度氙氪混合气体动态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b8ee0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6.png)
F)?
-%32!E2V737,.14`3X3%- Y2.E71.-V%3,71,E,2V.132-%W.14&%14:7&XG&.X2378.%7/,.W2 "!`38K3.14EV21,1K/&273XK2&,327,-21,'9:232X%32!E2V737,.%1 %X Y2718 `3X3%Y2'`3-.L,K32E.E%X4327,.-V%3,71/2,%,:27//K37/5%X1K/&27387,7-27EK32-21,718 ,:2/7V,K32%X378.%7/,.W247E2%KEV3%8K/,EX3%- 1K/&273X7/.&.,.2E'9:2/%1W21,.%17& -2,:%8,%E2V737,2Y2718`3.EX37/,.%17&8.E,.&&7,.%17,/35%421./,2-V237,K32E!O:./: .E71212345.1,21E.W2V3%/2EE718 1%,EK.,7<&2X%3&%O /%1/21,37,.%1378.%7/,.W247E E2V737,.%1'9:278E%3V,.W2E2V737,.%1%XY2'`3-.L,K32EKE.14V%3%KE-7,23.7&E.E/%1G E.823287E71212345G2XX2/,.W2718/%E,G2XX2/,.W27&,2317,.W2'[2,7&G%3471./X37-2O%3JE "[\;E#32/2.W2 -K/:7,,21,.%1.17W73.2,5%X7VV&./7,.%1E8K2,%,:2.3&7342EV2/.X./ EK3X7/27327!78eKE,7<&2V%3%E.,5!71827E5XK1/,.%17&.I7,.%1'P`@69G>.E732V32E21,7G ,.W2[\;/%-V%E28%X8.-23./AK#j V788&2O:22&E2/%18735<K.&8.14K1.,EO.,:K1E7,KG 37,28 -2,7&/21,23E718<21I212,3./73<%L5&7,2&.1J23E!718.,.E324738287E717,,37/,.W2 78E%3<21,X%347EG78E%3V,.%1<2/7KE2%X.,E7//2EE.<&2%V21AK#j -2,7&E.,2E.1,:2V%32 718,:227E2%X.18KE,3.7&GE/7&2V32V737,.%1'P%O2W23!P`@69G>.E-%E,&5X7<3./7,28.1 V%O823X%3- O:./:32ZK.32O2&&E:7V28X3%-V%O823E,%7EK.,7<&2V73,./&2O:.&2-7.1G ,7.1.14,:2.3.1,3.1E./V3%V23,.2E718 V23X%3-71/2E.1327&7VV&./7,.%1 E/2173.%E'T,.E O%3,:1%,.14,:7,K1E:7V28 [\;V%O823.E1%,EK.,7<&2X%378E%3V,.%1/%&K-1E%3V32EG EK32',2-V237,K32EO.1478E%3V,.%1K1.,E!7E,:2V%O823E/71&278,%.EEK2EEK/:7EV32EG EK3283%V718.1:%-%4212%KE47EX&%O'9:KE!,:2E:7V.14%X [\;E%17 -7/3%E/%V./ &2W2&.E2EE21,.7&X%3EK//2EEXK&82V&%5-21,%X,:2E2-7,23.7&E'D2E.82E!P`@69G>V2&&2,E KE28X%3,:278E%3V,.%1E2V737,.%1%X&%O/%1/21,37,.%1 Y2718 `3:7W21%,<221XK&&5 E,K8.28'T1,:.EO%3J!P`@69G>V%O823O7EE:7V28 O.,:V%&5W.15&7&/%:%&<.1823,% V3%8K/2EV:23./7&V73,./&2E'9:232EK&,E%X/%-V32EE.%1,2E,EE:%O,:7,,:2 P`@69G> EV:23./7&V73,./&2E:7W232&7,.W2&5:.4:/%-V32EE.W2E,3214,:'9:2E,7,./78E%3V,.%187,7 %XY2"`3#%1 P`@69G>V%O823718V2&&2,E7-V&2EE:%O,:7,7,&%OV32EEK32!Y2"`3# P2135/%2XX./.21,718Y2'`3 P2135E2&2/,.W.,57327&-%E,1%/:71427,) o %3#! o! 32EV2/,.W2&5'9:2Y2"`3#.E%E,23./:27,%1 P`@69G>V2&&2,E.EE-7&&23,:71,:7,%1 P`@69G> V%O823'9:2&%O /%1/21,37,.%1 Y2'`3 -.L,K32E 8517-./ E2V737,.%1 %1 P`@69G>V2&&2,EO7E2W7&K7,287,#! o 718>))J^7<5<327J,:3%K4:2LV23.-21,E' 9:2<327J,:3%K4:/K3W2E32W27&,:7, P`@69G> V2&&2,E/%K&82XX./.21,&5E2V737,2 Y2 X3%- `3'9:28517-.//7V7/.,5%X Y2718/%332EV%18.14 Y2'`38517-./78E%3V,.%1 E2&2/,.W.,5.1/327E27&%14 O.,:,:2.1/327E2%XW%&K-2,3./X&%O37,2 O:21 Y2%K,&2,/%1G /21,37,.%1 ""'")#X.L287,)b)#!718Y2"`3#8517-./E7,K37,28/7V7/.,5718/%332EV%18G .14Y2'`38517-./78E%3V,.%1E2&2/,.W.,532-7.1/%1E,71,7,8.XX2321,W%&K-2,3./X&%O 37,2E'T1%3823,%V328./,,:2,:2%32,./7&<327J,:3%K4:/K3W2E!M:22&23GS%17E-%82&O7E 7VV&.28,%82,23-.12,:2-%82&V737-2,23E7,,:2.1.,.7&Y2<327J,:3%K4:E.1,:278E%3VG ,.%1/%&K-1'9:232EK&,EE:%O,:7, M:22&23GS%17E-%82&.E.14%%874322-21,O.,:,:2 2LV23.-21,7&87,7O:21,:2Y2%K,&2,/%1/21,37,.%1 ""'")#.E&2EE,:71)b)#' >'3?"9!-)P`@69G>&V2&&2,&&%O/%1/21,37,.%147E&L21%1&J35V,%1&8517-./E2V7G 37,.%1
纳米HKUST-1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
![纳米HKUST-1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8c7915de80d4d8d15a4ff1.png)
纳米HKUST-1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广州 510275摘要:本实验采用超声辅助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HKUST-1以及 HKUST-1 凝胶,并通过改变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滴加顺序、用醋酸镍代替醋酸铜作反应物、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作反应物,对实验进行了探究。
接着通过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纳米晶HKUST-1 凝胶的物相,最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不同染料的水溶液吸附研究。
关键词:HKUST-1 纳米晶体 XRD 吸附1.引言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又称为多孔有机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s),是一种新型的结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两种性能的多孔材料,其以金属离子为节点,经过合理的设计,与多种有机配体形成的可控拓扑结构。
与其它孔材料如分子筛相比,拥有它们无法比拟的特性:①MOFs 结构的多样性、可控性,如孔的结构、尺寸等都可根据需求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来调节;②较高的金属含量以及丰富的表面功能基团;③较低的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大部分在内部)和较大的孔隙率。
④虽然MOFs 整体来说不及分子筛稳定,但也有部分MOFs 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8]。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纳米级MOFs 具有规律性的网状结构与更大的比表面积[1,8],因此比一般的MOFs 材料在吸附及催化方面拥有更优越的性质。
将MOFs 材料变小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1)调节反应物/溶剂的种类,或者浓度,或者是调节反应时间和温度,或者是加热的方式(常规加热或者是微波加热),(2)使用抑制晶体生长的添加剂。
Ferey 课题组[9]通过实验证明了金属醋酸盐是制备纳米尺寸MOF 的最合适的前驱体金属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HKUST-1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广州 510275
摘要:本实验采用超声辅助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HKUST-1以及 HKUST-1 凝胶,并通过改变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滴加顺序、用醋酸镍代替醋酸铜作反应物、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作反应物,对实验进行了探究。
接着通过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纳米晶HKUST-1 凝胶的物相,最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不同染料的水溶液吸附研究。
关键词:HKUST-1 纳米晶体 XRD 吸附
1.引言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又称为多孔有机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s),是一种新型的结合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两种性能的多孔材料,其以金属离子为节点,经过合理的设计,与多种有机配体形成的可控拓扑结构。
与其它孔材料如分子筛相比,拥有它们无法比拟的特性:①MOFs 结构的多样性、可控性,如孔的结构、尺寸等都可根据需求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来调节;②较高的金属含量以及丰富的表面功能基团;③较低的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大部分在内部)和较大的孔隙率。
④虽然MOFs 整体来说不及分子筛稳定,但也有部分MOFs 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8]。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纳米级MOFs 具有规律性的网状结构与更大的比表面积[1,8],因此比一般的MOFs 材料在吸附及催化方面拥有更优越的性质。
将MOFs 材料变小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1)调节反应物/溶剂的种类,或者浓度,或者是调节反应时间和温度,或者是加热的方式(常规加热或者是微波加热),(2)使用抑制晶体生长的添加剂。
Ferey 课题组[9]通过实验证明了金属醋酸盐是制备纳米尺寸MOF 的最合适的前驱体金属盐。
对于产物的形貌和粒径的影响,Thierry 课题组证明了明反应溶剂的改变、Masel 课题组[11]证明了反应物的浓度、Martens 课题组证明了反应温度对其有影响。
超声合成法常被用于合成亚微米大小的MOFs 中,因为它可以降低温度和缩短时间。
2.实验过程
2.1 仪器试剂
2.1.1 实验仪器
烧杯、超声机、离心机、XRD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
2.1.2实验试剂
醋酸铜、均苯三甲酸、无水乙醇、结晶紫
2.2实验步骤
2.2.1HKUST-1 纳米晶体的合成
置10 mL 0.01 mol/L 醋酸铜/无水乙醇溶液,置于50 mL 烧杯中,在超声的条件下将向其中滴加10 mL 0.02 mol/L 均苯三甲酸/无水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再超声5 分钟。
重复做24 份。
分离,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 次。
取其中的5 份产品及乙醇置于玻璃瓶内敞口放置一周,观察金属有机凝胶(MOG)的形成。
其余19 份产品置于圆底烧瓶中,在N2保护下200℃加热12 h(同时除去客体分子)。
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纳米晶粉末”或“纳米晶”都是指“HKUST-1 纳米晶粉末”。
2.2.2 HKUST-1 微米晶、纳米晶物相表征
分别取上述微米晶、纳米晶做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下图是利用HKUST-1 单晶衍射数据模拟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XRD,X-ray 入射波长为1.54 Å)。
请根据此图以及各衍射峰与点阵面指数对应表,标明产品XRD 图上各衍射峰的点阵面指数(hkl)。
对于纳米晶样品利用谢乐公式估算产品粒径(结果保留到个位数)。
2.2.3HKUST-1 吸附染料性能测试
(1)染料溶液的配置及UV-vis 吸收工作曲线的绘制:
根据HKUST-1 晶体结构,选择结晶紫染料进行测试。
配置1.0 mmol/L 的浓溶液稀释至0.01、0.02、0.03、0.04、0.05 mmol/L。
首先利用0.5 mmol/L 溶液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扫描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然后在此最大吸收波长下测量不同浓度的吸光度值,绘制吸收工作曲线。
(2)HKUST-1 吸附染料性能测试:
取8 mL原液置于避光处保存。
再取上述除去客体微晶粉末和纳米晶粉末快速研磨(如空气湿度较大,需在手套箱内进行)。
取0.20g 粉末置于500ml 烧杯中,搅拌下加入200 mL 0.08 mmol/L 染料溶液。
同时计时开始,分别在0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0 min取约8ml 溶液,离心后将上清液置于避光处保存。
取样完毕,用注射器及滤头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沉淀物质,将滤液置于比色皿中,利用工作曲线测定溶液的浓度。
再利用溶液浓度及原始溶液和吸附剂计量计算出吸附量Qt,做Qt 与时间关系曲线,评价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2.2.4条件探究实验
(1)改变醋酸铜/无水乙醇溶液和均苯三甲酸/无水乙醇溶液的滴加顺序,重复以上操作。
(2)用0.01 mol/L 醋酸镍无水乙醇溶液代替0.01mol/L 醋酸铜/无水乙醇溶液,重复以上操作。
(3)用0.01 mol/L 醋酸镍无水乙醇溶液和0.01mol/L 醋酸铜/无水乙醇溶液各5 mL代替10 mL 0.01 mol/L 醋酸铜/无水乙醇溶液,重复以上操作。
3.结果与讨论
3.1 HKUST-1 微米晶、纳米晶物相表征
3.1.1 产品粒径计算
通过X-射线粉末图(图见附录),标明产品XRD图上各衍射峰点阵面指数(hkl)。
对于纳米晶样品利用谢乐公式估算产品粒径:
标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
τ=
Kλ
βcosθ
=
0.9×0.154
0.01164×cos(
11.540
2)
=12nm
均苯三甲酸滴入醋酸铜溶液中:
τ=
Kλ
βcosθ
=
0.9×0.154
0.00582×cos(
11.540
2)
=24nm
用醋酸镍和替醋酸铜1:1做反应物:
τ=
Kλ
βcosθ
=
0.9×0.154
0.00877×cos(
11.540
2)
=16nm
用醋酸镍无代替醋酸铜反应的产品无法估算粒径,估计是团聚。
3.1.2 产品电镜图片分析
图1 标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图2均苯三甲酸滴入醋酸铜溶液中
图3 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做反应物图4 用醋酸镍代替醋酸做反应物
由图可以看出,四个样品的形貌相差不大,可能都发生了团聚。
其中,图1的样品颗粒性更强,粒径更小,表面也更松散,可能吸附效果会更好。
而图4中样品无明显颗粒性,结合衍射峰的图像可知,样品是非晶态,无法计算粒径。
3.2 HKUST-1 吸附染料性能测试
3.2.1染料溶液UV-vis 吸收工作曲线的绘制
图1 染料溶液UV-vis 吸收工作曲线
其中,y=59.15 x-0.0549,r2=0.99606
3.2.2 HKUST-1 吸附染料性能测试
表1 HKUST-1 染料吸附数据(标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
图2标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产品Q t-t关系图
由图可看出在一定时间内吸附量随时间上升,后面吸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未达饱和,应该是因为吸附时间不够长。
另外,有图可得,用醋酸铜与均苯三甲酸1:2进行反应得到的产品吸附性能最好,改变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的滴加顺序后,产品的吸附性能有所下降;而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地充当反应物所得的产品,吸附性能与上述产品差异不大。
4.结论
本实验采用超声辅助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HKUST-1以及 HKUST-1 凝胶,并通过改变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滴加顺序、用醋酸镍代替醋酸铜作反应物、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作反应物,对实验进行了探究。
接着通过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纳米晶HKUST-1 凝胶的物相,计算得标准醋酸铜喝均苯三甲酸反应得到的产品粒径为12 nm,改变滴加顺序的产品粒径为24 nm,醋酸镍作反应物的产品无法计算得到粒径,用醋酸镍和醋酸铜1:1作反应物得到的产品粒径为16 nm。
最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不同染料的水溶液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的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翻译得到的产品粒径最小,由于增大了比表面积,大大增大了对于结晶紫的吸附。
参考文献
[1] 2016综合化学实验12-纳米MOFs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质研究.实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