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发霉实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的四个科学小实验

六年级上册的四个科学小实验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实验(第3课馒头发霉了)实验材料: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实验步骤: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2、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4号馒头发霉时间最晚,发霉面积最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实验2、蜡烛的变化(第5课蜡烛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步骤: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

5、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1、切割蜡烛时,蜡烛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

2、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3、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等。

实验结论:1、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

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2、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实验3食盐的变化(第6课食盐和水泥)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现象。

2、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入水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给食盐水加热,可以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2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2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2、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3课)
【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

【实验过程】
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

方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三)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先看到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然后看到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四)实验名称:地震的模拟实验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

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五)探究问题: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材料:酒精灯、容器、水、小石块、镊子、火柴。

方法: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六)探究的问题:流水的搬运作用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馒头发霉了研究

馒头发霉了研究

美丽的霉菌
美丽的霉菌
馒头发霉了
• 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 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 色、黑色、白色等; • 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 霉菌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 直接看清楚,必须借助显微镜,因此它跟 细菌一样,也是微生物之一。
• 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真空包装 放干燥剂 低温保存 太阳曝晒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真空包装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放干燥剂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低温保存 太阳曝晒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寒冷
温暖 寒冷
潮湿
干燥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室温下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 。。。 。。。
4
干燥
作业
• 每个小组挑选一种条件组合,两个小组可 做对比实验。 • 注意:间隔3天查看一次,查看霉的大小, 颜色和形态,作好记录。查看时要小心拿 放。 • 下周三汇报实验结果。
• 怎么证明?
猜猜: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环境温度?物品湿度?
设计实验:在哪些条件下物品容易发霉?

温度
温暖 寒冷
湿度
潮湿 干燥
实验表格:
假设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六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馒头发霉了方法一: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与温度有关的实验器材:馒头、塑料袋(两个)、馒头实验步骤:1、把一个新鲜的馒头分成两块,分别装到两个塑料袋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

3、每天按时观察,看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并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先来。

实验现象:发现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长出霉菌。

实验结论:馒头发霉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的地方馒头发霉就快。

方法二实验目的:探究馒头发霉与湿度有关的实验器材:馒头、放大镜、烧杯、吸管、水、塑料袋(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个新鲜的馒头分成两块,分别装到两个塑料袋里。

一袋2、一袋馒头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3、每天按时观察,看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并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先来。

实验现象:发现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不滴水的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长出霉菌。

实验结论:馒头发霉与湿度有关,湿度大的地方馒头发霉就快。

二、实验名称:食用菌实验目的:认识菌类实验器材:放大镜、镊子、水盆、木耳、银耳、香菇实验步骤:1、借助放大镜观察带来的食用菌,会发现蘑菇根部有许多丝,这叫菌丝。

蘑菇头上面很光滑,叫菌盖。

蘑菇头的反面有一些褶皱,叫菌褶。

2、用镊子把“伞”柄撕开,发现有许多丝。

3、把干木耳放在白纸上敲一敲会掉下一些白沫,用放大镜观察看看会发现这些都是一些细细的丝。

三、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蜡烛的变化了解物质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镊子、纸、药匙、烧杯、蒸发皿、玻璃棒、三角架、石棉网实验步骤:方法有: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在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试验题一、探究馒头发霉的试验试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试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暖和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暖和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暖和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试验结论:暖和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试验试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试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试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试验试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试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试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试验材料:地球仪、蜡烛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渐渐旋转,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试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试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试验材料:蜡烛、地球仪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试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试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
A、B瓶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钉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钉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
实验结论
1、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持原有的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实验现象
“日食”是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是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实验现象
蚯蚓都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实验结论
蚯蚓都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捕捉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方案
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上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同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实验方案

生物_发霉_实验报告

生物_发霉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食物发霉的预防措施。

二、实验原理食物发霉是由于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产生有害物质,导致食物变质。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食物发霉的程度,分析食物发霉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馒头、面包、苹果、葡萄、茶叶、豆腐等易发霉的食物。

2. 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湿度计、冰箱、微波炉、剪刀、刀片、培养皿、无菌水、无菌棉签、酒精灯、高压灭菌锅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食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不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2. 处理方法:(1)实验组1:将食物放入密封袋,置于常温环境中。

(2)实验组2:将食物放入密封袋,置于冰箱中。

(3)实验组3:将食物放入密封袋,置于微波炉中加热30秒。

(4)对照组:不做处理,将食物置于常温环境中。

3. 观察记录:观察并记录食物在不同条件下发霉的程度、时间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组1:食物在常温环境中易发霉,发霉程度较重,时间为5-7天。

(2)实验组2:食物在冰箱中不易发霉,发霉程度较轻,时间为10-14天。

(3)实验组3:食物在微波炉中加热后不易发霉,发霉程度较轻,时间为10-14天。

(4)对照组:食物在常温环境中易发霉,发霉程度较重,时间为5-7天。

2. 结果分析:(1)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冰箱)能延缓食物发霉的速度,说明温度是影响食物发霉的重要因素。

(2)湿度:实验结果表明,密封环境下食物不易发霉,说明湿度是影响食物发霉的重要因素。

(3)微生物:实验结果表明,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易被微生物感染,导致发霉。

因此,保持食物干燥、清洁是预防食物发霉的关键。

六、实验结论1. 温度、湿度是影响食物发霉的重要因素。

2. 保持食物干燥、清洁,以及适当降低温度,能有效预防食物发霉。

3.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储存条件,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确保食品安全。

食物发霉实验报告

食物发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食物发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品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探究食物发霉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食物发霉,我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食物发霉的情况。

2. 分析食物发霉的原因。

3. 寻找预防食物发霉的有效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大米、面粉、面包、馒头、苹果、橘子、黄瓜、胡萝卜等。

2.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箱、冰箱、显微镜、天平、剪刀、尺子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

A组:将大米、面粉、面包、馒头等放在常温、潮湿的环境中。

B组:将大米、面粉、面包、馒头等放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中。

C组:将大米、面粉、面包、馒头等放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

D组:将大米、面粉、面包、馒头等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2. 实验过程(1)观察A组: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常温、潮湿的环境中,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物的发霉情况。

(2)观察B组: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中,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物的发霉情况。

(3)观察C组:将实验材料放置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物的发霉情况。

(4)观察D组:将实验材料放置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每天观察并记录食物的发霉情况。

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各组实验材料在放置过程中发霉的情况,包括发霉时间、发霉面积等。

(2)分析各组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食物发霉的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组:食物在常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发霉时间短,发霉面积大。

B组:食物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中较难发霉,发霉时间较长,发霉面积小。

C组:食物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发霉时间短,发霉面积大。

D组:食物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较难发霉,发霉时间较长,发霉面积小。

2. 实验分析(1)食物发霉的原因食物发霉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导致食物变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试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试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视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改变,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试验结论:馒头在暖和、潮湿的状况下简单发霉。

试验名称:蜡烛的改变试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视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视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蜡烛起先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试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改变,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试验名称:探究水泥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视察水泥改变。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视察现象。

5、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改变。

试验结论:水泥不能复原原状。

试验名称:食盐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视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视察现象。

6、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试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复原原状。

探索馒头发霉的过程

探索馒头发霉的过程

探索馒头发霉的过程家里的馒头特别容易发霉,往往是头天晚上买的馒头,到了第二天早上馒头发霉就没法吃了,我感觉这样特别浪费粮食!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馒头发霉的过程做了个深入全面地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馒头发霉的过程吧!馒头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呢?我们来猜想一下: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馒头一个,塑料袋两个。

实验步骤:1、将馒头一分为二;2、将其馒头的一半浸湿;3、将两半馒头分别装入两个袋子中;4、同时将两个塑料袋置于厨房;5、每天观察袋子中馒头的变化。

实验结果:被浸湿的馒头先发霉。

结论: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前面我们探索了馒头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那么馒头发霉的原因是什么?把吃剩的馒头或蛋糕放在潮湿而不通风的地方,几天后会长出白的、黑的或五颜六色的短毛,我们说这馒头发霉了。

其原因是馒头上长了霉菌,霉菌是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是真菌中的一个大家族。

在馒头上看到的带颜色的毛是霉菌身体的一部分,叫做菌丝。

菌丝长老变黑以后,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不过,它的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

许多菌丝纠结在一起,叫做菌丝体。

在显微镜下,混在菌丝体里的还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这就是它们进行繁殖的结构--孢子,它们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如果小心地把每个霉菌细胞孢子放在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器皿中,在3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中放几天,在培养基的表面就会长出菌丝,形成一个圆形菌落。

长在培养基表面的是气生菌线,在它们的顶端常常会长出黑的、黄的或其它颜色的孢子,在培养基的里面,也有菌丝,叫基内菌丝。

菌丝有时还会产生各种颜色,形成美丽的菌落。

霉菌分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

在海洋中、陆地上,甚至高至数千米的高空,都有它们的踪迹。

为什么霉菌分布的这么广泛呢?主要是它们的孢子能成群结队的漂浮在空中,也能借助风、水、人类和动物的活动到处散布。

有科学家测量过巴黎市中心空气中的真菌(主要是霉菌)孢子的数目,每升空气中竟有2000多个真菌孢子,在1克不太肥沃的土壤中,也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个真菌孢子断裂的真菌菌丝体。

馒头发霉了观察日记450字

馒头发霉了观察日记450字

馒头发霉了观察日记450字《馒头发霉了观察日记》[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我在厨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馒头。

它孤零零地待在那里,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小可怜。

这个馒头白白胖胖的,摸起来还软软的,就像小婴儿的脸蛋一样。

我心想,这么个馒头放在这儿多浪费呀,不如我拿它来做个小实验吧。

我想看看这个馒头如果一直放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而这个馒头就是我的小实验品啦。

[日期] [星期] [天气]过了一天,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那个馒头。

哎呀,它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呢!馒头的表皮不再像之前那么光滑了,开始变得有点粗糙,就像爷爷粗糙的大手一样。

而且呀,我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怪味,不太好闻,有点像臭脚丫子的味道。

我心里想,这馒头怎么这么快就变味儿了呢?是不是有小虫子在偷偷地搞破坏呀?我拿着馒头左看看右看看,也没发现什么小虫子。

我就在想,难道馒头自己会变魔术,把自己变得这么奇怪吗?[日期] [星期] [天气]又过了两天,哇塞!这个馒头可真是大变样了。

它的表面长满了一层毛茸茸的东西,就像给馒头穿上了一件灰色的毛衣。

那些毛细细的、长长的,看起来好恶心呀。

我凑近闻了闻,那股臭味更浓烈了,简直就像垃圾场的味道一样。

我想,这馒头怎么变成这样了呢?是被什么魔法给诅咒了吗?这时候,妈妈走过来看到我拿着发霉的馒头,大声说:“哎呀,你怎么拿着这个脏东西呀,快扔掉!”我对妈妈说:“妈妈,我在观察它发霉呢,你看这馒头怎么会长毛呢?”妈妈笑着说:“傻孩子,馒头放久了就会发霉,那些毛其实是霉菌,是细菌在馒头上面生长繁殖啦。

”我听了妈妈的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日期] [星期] [天气]又过了几天,这个馒头的变化更惊人了。

那层毛茸茸的东西变得更厚了,而且颜色也变得更深了,从灰色变成了黑绿色。

馒头的形状也有点变形了,不再是原来白白胖胖的样子。

那些霉菌就像一群贪婪的小怪兽,一点一点地吞噬着馒头。

我想,这些霉菌可真厉害呀,它们怎么这么喜欢这个馒头呢?难道这个馒头对它们来说就是一座美味的城堡吗?这时候,我突然觉得有点害怕,这些霉菌这么厉害,如果我们不小心吃了发霉的东西,那我们的肚子里会不会也长满这些小怪兽呢?通过观察这个馒头发霉的过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现象
1、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
2、玉米种子的根向地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和向阳性。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
(一)
实验名称
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
方坐支架,铁球、细线、橡皮泥、秒表
实验方案
实验一:做一个摆,反复试验多次,观察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做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相对于课桌呢?如果以墨水瓶为参照物,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实验结论
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相对于课桌是运动;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静止的。
(十)
实验名称
惯性实验
实验材料
鸡蛋、硬纸片、杯子、棋子、小车、木块等
实验方案
1、在杯子上放上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快速抽出纸片,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一)
实验名称
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
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方案
1、将密封好的两带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一、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磁极。
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1、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它的两极可以改变。

馒头发霉的条件

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效果记载表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的条件
任课教师

班级

实验类型
演示
实验器材
新鲜馒头、培养皿、保鲜膜
实验过程
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
(约7天可以观察到现象
3、观察填表。
实验效果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Nhomakorabea改进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