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五单元
课题
表里的生物
课时
第6、7课时
课型
以文带文
总14课时
教学
内容
“一主”பைடு நூலகம்表里的生物》
《主题阅读》 :《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你读我诵》 :《时钟》
一
课
三
问
写了什么
本文叙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为什么写
板书
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思考 观察 探索
作业设计
课堂
作业
完成正式作业。
家庭
作业
1、2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3、4号学生抄写生字、词语,完成课后第一题。
课
后
反
思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四、拓展延伸。
1.童年的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五、“两翼”带文
自由读《主题阅读》中的《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完成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
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
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3)联系实物理解词语。
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表里、生物、机械”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观察和想象,把握文章的科学内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手表或钟表?里面的小零件和机械结构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一篇关于手表内部世界的有趣描述。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表里的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随即板书:神奇、有趣、好奇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述了表里的生物?这些描述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想象。
以下是一个示例:(1)描述表里的生物:引导学生抓住“极小、精细、复杂”等词语体会表里的生物虽小但构造复杂的特点。
教师随即板书:构造复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抓住“幻想、推测、想象”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教师随即板书:好奇热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
(板书课题)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钵(bō)子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
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
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4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自学字词1.激趣导入,读题设问。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①学生发言交流。
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
(如牛、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4)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2)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的叫声和物体发出的声音导入新课,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然后,出示旧式机械手表,学生更是充满好奇,从而引出课题“表里的生物”。
另外,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老师检查自学情况,这是扫清字词障碍的必要环节。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默读全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填一填。
课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
提示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适当圈点勾画。
2.汇报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学生口头“填一填”。
课件出示:课文先写“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然后写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最后写“我”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体会作者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圈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喜好?你们小时候最喜欢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讲了哪些童年的趣事?这些趣事与钟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小时候对钟表有哪些“天真”的想法?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童真童趣。
2.指名朗读“我”与父亲的对话部分,思考:“我”与父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父爱和家庭的温暖。
3.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感受家庭的美好。
4.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与童年生活有关的成语、名句或古诗文等。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童年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自由背诵其他与童年生活有关的诗句或文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16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
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线索清晰,层层推进。
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
“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然后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
“我”的推理过程充满了想象,但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讲逻辑。
作者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也体现了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学写“脆、拦、玻、璃、恶、怖、蟋、蟀”等8个生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借助标题,围绕探究过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能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诗和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借助标题,围绕探究过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品析人物,感受“我”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准备PPT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怀表的图片,问:同学们,图片中是什么东西呀?2.你们知道表里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吗?里面都有哪些零部件呢?学生看怀表的图片,说出表里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说出里边都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零部件。
3.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他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4.课件出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生齐读课题。
对课题提出疑问:“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表里怎么会有生物?思考问题:什么是生物?看过表里的生物是什么样子吗?6.表里有生物,这种想法真奇特。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位作家吧。
谁来介绍一下冯至?设计意图:本文有一定的年代感,学生不熟悉文中的怀表,出示怀表图片,对比手表,让学生初步感受怀表与手表的不同。
老师讲述怀表稀有,启发学生猜测指针在动会引发哪些想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2、过程和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珍惜童年时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秒:秒表、秒针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拨:拨号、拨弄、拨打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怖:恐怖、阴森可怖(二)正音字:琴弦(xián)清脆(cuì)立即(jí)玻璃(li)蝉(chán)(三)多音字: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四)近(反)义词:同义词:立即--马上呈现--显现反义词:增加--减少拒绝--接受(五)生词解释: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三、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过程中常使用的修改符号。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3、提高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教学要求】①首先根据要求写习作。
②根据所写的内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小组交流修改习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给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从下面几种情况中任选一种,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
重点要把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说具体,说清楚。
语句要通顺,连贯。
1、长辈如爷爷,奶奶,叔叔等来我家做客。
2、小伙伴来我家做客。
3、有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
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进行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掌握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结合内容进行修改。
四、请同学结合老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修改。
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五、全班共同讨论,交流。
六、板块教学提示:《珍惜时间》这一板块包括两篇课文和一次表达练习。
《长歌行》节选自我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
《长歌行》的"行"逝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诫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并通过资料的收集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表里的生物》教案(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惯、圃”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动听”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把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受,与同学沟通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难点:1、把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生看图答复。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有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生疏,这个好玩的经受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1、学会“惯、圃”等11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承受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1、画诞生字词,自学沟通并汇报。
(1)生自己读(2)指名读(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惊异),并信任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扫瞄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表里的生物》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物知识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通过展示生物知识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表里的生物》。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5.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生物知识是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等奖)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 清脆 添加 拒绝 恐怖 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
①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板书:怀表有声音)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新课
教学
( 37 )分钟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1.思考:
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习课文中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写你儿时的一段经历或一个发现。
板书
内容
表里的生物
怀表 有声音
被迷住
心理描写 童真童趣
见人就说
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
课题
表里的生物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次备课
导入
( 5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生物的组成和分类;2.能够了解生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形态特征;3.能够理解植物的特殊生长形态;4.能够学会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5.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针对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的《表里的生物》一课,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1.生物的组成和分类;2.生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形态特征;3.植物的特殊生长形态;4.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5.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设计知识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上一个主题的知识;2.引导学生观察附近的生物,让他们了解自然中的生物种类和生活习性。
核心教学生物的组成和分类1.竖排读课文,对生物的基本组成及分类进行简短讲解;2.制作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生物;3.总结不同生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生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形态特征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生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形态特征;2.让学生将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总结生物的适应性。
植物的特殊生长形态1.通过图片展示植物的特殊生长形态;2.让学生将不同植物的生长形态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
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1.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形态的观察和记录;2.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生物形态进行记录和汇总;3.讨论不同学生观察到的同一种生物的共性和差异性。
实验探究1.设计一项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形态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与反思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回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反馈。
四、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上课的参与度、专注度等;2.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课后测验,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3.收集学生的成果,包括记录和汇总的笔记和实验报告,查看学生学习的收获和进步。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学习:教师讲授、组卡片分类、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生物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表里的生物》。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生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生物”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活力。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6 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我”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会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住在里面的话。
2.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初步感知,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孩子。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作者看来,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那么,表里真的有生物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些问题。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读第1—2自然段,了解“我”的“疑问”及产生原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明“我”幼稚的认知的句子。
明确: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预设:从第1自然段第三、四句话可以看出“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理有据的。
作者具体列举了“活的生物”(鸟——叫、狗——吠、蝉——叫、虫——唱歌)和“死的东西”(钟——老人在敲、三弦——盲人在弹)发出声音这一系列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3)引导学生体会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作用。
(4)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父亲的表为什么会引发“我”的猜想。
预设:正是由于“我”坚信死的东西不会自己走动,更不会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所以当“我”发现父亲的表“会自己走动”,而且还会发出“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的声音时,自然会引起“我”的猜测。
2.读第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了解“我”的猜想的具体内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4.课堂互动,巩固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5.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写一篇观察日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生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去了解它们。同时,我们要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种生活中的生物,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下它的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信息,并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6.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a.生字词的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如卡片、游戏等,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b.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c.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从生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1.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开展教学前,了解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的阅读能力: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采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表里的生物》。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你曾经见过什么样的生物居住在表里呢?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你们所描述的生物居住的表,都只是表的外壳,不是真正的表里的生物。
那么,课文中所描述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四)品味语言,感悟表达方法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也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这篇课文先阐述观点,再列举事例,紧扣单元主题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本课思路清晰,语言描写和心理刻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
【教学目标】1.借助标题,围绕探究过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借助具体事例来证明中心观点与猜测的探究过程。
3.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文中借助具体事例来证明中心观点与猜测的探究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你是否相信1.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师:如果让你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为什么?3.过渡师:我们不信,可冯至小时候却相信。
而且还见人就说——出示句子“我有……表里”(交流“钵”字的学习方法)4.借认知冲突,激阅读兴趣。
师:作者是相信表里是有生物的,而且是一只小蝎子,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童年故事呢?(设计意图:本课设计以“信与不信”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意在以揭示课题时的难以置信产知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我”应该相信1.预习反馈师:请各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再互相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交流反馈)2.交流师:了解故事的内容,此时你信不信表里有生物呢3.细读文本寻找证据师:静静浏览课文,找出作者之所以相信表里有生物的原因,做上标记。
4.学生反馈(设计意图:课后习题中提到“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一环节抓住“我”探究“表里的生物”这一过程,设计两个思维导图,其一是从看到现象、形成猜测、验证到得出结论四个步骤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感知;其二是以时间轴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情节的发生和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样抓住多条线索让学生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大意。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这个概念,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使用“表里”这个词语,理解其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3.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
1.生物的特点及分类;
2.“表里”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的表里之分;
2.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生物知识:小动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2.导入“表里”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表里?在生物学中,‘表里’有什么含义?”
讲解环节
1.讲解生物的特点及分类:从形态、生命活动、生境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解“表里”概念:生物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表里之分,比如鱼的鳞片、人的皮肤、狗的毛发等。
实践环节
1.观察生物的表里:让学生观察鱼类、昆虫、植物等生物,感受他们内部和外部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个“表里”主题的海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练习环节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表里”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2.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生物有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的特点、分类和“表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同时也鼓励他们思考与交流,使学习更加活跃和生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自由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单元导读开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2.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2.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提体会“我”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
四、小结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因为这件事启发了作者的思维,表现了他爱思考,爱动脑的特点。
五、拓展练笔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做一个小练笔。
六、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作者是怎样体现“我”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蝎子真的在里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里的生物》,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题。
3.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他的资料了吗?
出示冯至的资料: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北游及其他》。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心理描写,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4)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心理描写,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研读对话,角色扮演。
同学们,文中的对话很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自由朗读对话两遍。
(1)“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我”渴望见到表里的世界。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心理描写,强烈的好奇使我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3)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1.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作者冯至及作品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可是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脆、拦”等生字。会写“洪亮、盲人、清脆、单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表里能发声,是否有生物? 好奇
(能发声) 父亲只准看不许动 探索
打开表盖说有个蝎子
认为表里有生物
你喜欢哪个角色?读一读。
(1)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
(2)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交流趣事。
1.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小的时候类似作者这样的经历。
2.全班交流。
3.把这件事情写Βιβλιοθήκη 来。四、课堂练习。写一段带有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描写的话。
五、拓展。
《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课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我”小时候很幼稚地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第二部分(2—11):“我”发现表里面有响声以为里面有生物“我”十分好奇,有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里面的世界。
第三部分(12—19):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骗“我”说里面有蝎子“我”对此深信不疑。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自学交流。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
2.理清课文脉络。
请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