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2021-2022届中图版必修第二册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测试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上通常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中国大陆人口约为13.9亿。下图示意不同类型国家老龄化进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不包含中国的
材料二 2018年5月8日,国际移民组织和全球化智库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文版,报告中发布2015年全球国际移民总数已达2.44亿。全世界国际移民比例存在巨大差异,下表为两个国家移民相关资料表。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甘蔗的收割主要靠手政、肩扛。二十世纪70、80年代,广东是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从1993年起,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蔗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广西崇左有“中国甜都”之称,蔗糖年产量超过500万吨,蔗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如今,崇左积极拓展循环经济,各制糖企业在制糖过程中综合利用蔗渣、废蜜(含酒精原料)、滤泥(含矿物质、有机质)等副产品,形成了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相关企业在此集聚,大大提升了我国糖业的国际竞争力。下图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甘蔗主产区变化示意图。
①加强台风预警、监测 ②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④时刻关注天气预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多选题
16.某出租车公司为了实时掌握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应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A.收看电视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下图为“住房3.0”和“住房4.0”景观对比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A. 12小时B. 24小时C. 365天D. 1个月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引起地球季节变化?A. 地轴倾角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大气层的存在3. 地球上常见的地形包括下列哪些?A. 山地B. 沙漠C. 平原D. 海洋4.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气温的变化?A. 经度B. 纬度C. 海洋湿度D. 高度5.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6.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第一长江?A. 长江B. 黄河C. 淮河D. 嘉陵江7.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导致环境污染?A. 工业废气排放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人口增长8.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个地方?A. 河流湖泊B. 冰川冰雪C. 地下水D. 大气水汽9. 下列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 下列哪个是我国幅员最大的省份?A. 新疆B. 青海C. 西藏D. 广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
2. 英国所在的洲是欧洲。
欧洲。
3. 地震最常发生在地壳上。
地壳上。
4. 我国的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5.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里海。
6. 大气圈的最外层是热层。
热层。
7. 我国的南海位于南中国海。
南中国海。
8. 我国的大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9. 美洲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
10. 黄金分割是指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一物体的两部分之比等于整体和较大一部分之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它们的周期分别是多长时间?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行一周的运动,周期为365天。
2. 请简要解释地球的季节是如何形成的?答:地球季节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轴倾角有关。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2地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C2.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麦金利峰D. 阿空加瓜峰答案:A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6.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7.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A. 格陵兰岛B. 新几内亚岛C. 马达加斯加岛D. 冰岛答案:A8.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伊比利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A9.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A. 马来群岛B. 菲律宾群岛C. 夏威夷群岛D. 阿留申群岛答案:A10.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000000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大陆。
答案:亚欧大陆5.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盆地。
答案:刚果盆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2. 请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几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下不断移动。
3.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 小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括号中。
(每题 2 分,多项选择、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图1 为“我国 2008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 ,图 2 为“我国不一样阶段人口增添状况图”,读图回答 1~ 3 题。
图 1图 21.对于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添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超出生率、高死亡率B.超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目呈降落趋向D.人口数目增添较缓2.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添状况最凑近图 2 中的()A.Ⅰ阶段 B .Ⅱ阶段C.Ⅲ阶段 D .Ⅳ阶段3.此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①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舞生育提升少年少儿比率③大批吸纳乡村节余劳动力④连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①③ B .①④C.②③ D .③④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有很多学者从不一样角度对我国人口数目及人口容量进行了展望,下表为一些学者的展望数据,读表回答4~ 6 题。
展望 2050 年人口数目将达到约14~15亿人依农业资源最大奉养的人口数目约 15~ 16 亿人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奉养的人口数目亿人或亿人依小康花费水平最适合奉养的人口数目约 8~ 9 亿人4.表中反应的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 15~ 16 亿 B .或亿C.约 8~ 9 亿 D .约 14~ 15 亿5.以下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要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目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易花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以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表示图,该市辖区内陆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散布,南部以平原为主。
依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区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
读图回答 6~7 题。
6.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行示范区,其主要原由是()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B.防备生态环境遇到损坏C.现有旅行区的开发趋于饱和D.城市家产构造调整的需要7.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要素是()A.利用原有基础设备,方便工作和生活B.凑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家产区C.供给更多的就业时机D.亲密自然,远离工业污染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表示图”,读图回答8~ 9 题。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A. 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 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C. 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 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B. 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C. 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3. 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 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②③⑥B. ①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⑥4. 2004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总人数为2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按户籍人数计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A. 27. 7%B. 57. 6%C. 67. 5%D. 72. 3%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
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5~6题:5.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A. 混合农业B. 乳畜业C. 水果园艺业D. 商品谷物农业6.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A. 农业技术改进B. 劳动力的转移C. 市场需求的变化D. 自然条件改变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7. 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块状模式8. 为改善伦敦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增加伦敦的城市职能B. 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 禁止使用私人小汽车D. 选择新址,建新首都9. 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A. 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B. 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C. 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D. 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10. 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03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行线在上海开通,该线自上海龙阳路至浦东国际机场,全长30千米。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远郊区相比,市区()A.动物多样性较丰富B.植物多样性较丰富C.外来物种数量较多D.本地物种数量较多2.导致近郊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原因是()A.环境更接近自然B.栖息地面积更广C.人类活动干扰少D.生存环境更多样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城市()A.市区生物多样性会持续减少B.近郊区本地物种多样性增加C.远郊区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D.生物多样性高值区移向市区下表为2018年沿海某城市下辖的其中四个行政区人口统计表(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6个月以上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该行政区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该行政区住的)。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4.产业不强但是教育质量特别有优势的行政区是()A.①B.②C.③D.④5.推测婴儿出生人数最多的行政区是()A.①B.②C.③D.④6.如下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
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A.1990年 2011年B.1993年 2008年C.1990年 2008年D.1993年 2011年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电解铝工业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地。
完成下列各题。
7.电解铝工业集中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炼铝工业属于()A.劳动力指向型工业B.市场指向型工业C.技术指向型工业D.动力指向型工业8.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因素是()A.原料B.市场C.科技D.劳动力下图为“江苏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
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从2005年到2014年,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③明显向东部和北部扩展④高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东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③接近原料产地④布局在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对城区污染影响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该城市水面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②减轻土地盐碱化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
_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_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70题每题1分)下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
读完成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韩国B.澳大利亚C.美国D.尼日利亚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回答3~4题。
3.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①以后,②之前B.②以后,③之前C.③以后,④之前D.④以后,①之前“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1。
读完成5~6题。
5.在2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 怪圈”的是A.aB.bC.cD.d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的是A.中国B.加拿大C.印度D.巴西右是我国某年人口年龄构成比重,读回答7~8题。
7.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
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且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
读,完成第9题。
9.中表示居住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期末将至,高一学生对地理必修二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套试题中得到启发。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3.右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7.下列企业最适宜丁地布局的是( )A.印刷厂B.自来水厂C.化肥厂D.服装厂8.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离城市远B.山区多灾害C.距湖泊近,湿度大D.交通不便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右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B.市场 C.地形D.气候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驰名中外。
据此完成3—4题3.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4.新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市场B、水源C、政策D、气候5.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A、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C、利用光热资源,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6.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气候D.水源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
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
据此回答7—8题。
7.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①资源丰富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③市场广阔④协作条件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城市数量增加10.下列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部门的是:A.水果罐头厂 B.啤酒厂 C.电子装配厂 D.制鞋厂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B.死亡率的下降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出生率的高低右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
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低B. 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C. 整体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D. 水利工程条件好,旱涝灾害少13.该区域发展农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土壤肥沃C.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D.光照充足14.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B.环境污染日益加重C.绿地面积减少D.经济发展趋缓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读图回答15~16题。
15.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相互竞争B.靠近原料产地C.获取邻厂信息D.共用基础设施16.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B.劳动力和技术C.市场和技术D.动力和技术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覆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
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
17.“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海运C.铁路D.管道18.“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读我国北方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影响此城市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C.服务最优D.环境最优20.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A.沿河流B.沿湖泊C.沿交通干道D.靠近批发市场“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据下图完成21~22题。
21.为提高收入,围绕基塘生产建立工厂,下列工厂符合延长产业链的是()①钢铁厂②丝绸厂③水产品加工厂④冶炼厂⑤制糖厂A.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②③⑤22.大约每年岁末,农民都习惯“干塘(捕鱼、放干鱼塘的水、清理鱼塘)”,其主要目的是()A.清理鱼塘,可保持塘鱼的生活空间B.市场鱼价较高,获利较多C.消除塘中多余的有机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鱼类种类较多,需要分类养殖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24.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25.实施清洁生产,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Ⅱ卷二、综合题(50分)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_,此区的牧场上主要的畜种是____ 。
(2)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_,种植的农作物是和。
(3)③是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___ 。
(4)④所代表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____ __,⑤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 ___,种植的农作物是27.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5分)(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
(6分)(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
(6分)(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
其独特的发展模式(3分)28.读下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长江三角洲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
该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3分)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2)从图中看出,1985~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3)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特大项目,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分)(4)连接我国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1年投入运营,该铁路全线将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全线还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
“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分)(5)京沪高速铁路起止点是我国的两大城市群,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29.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8分)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农产品玉米蔬菜苹果乳、肉、蛋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5 30 15 50(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A.广州近郊B.济南远郊C.西安近郊D.长春郊区(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2分)(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______(2分)精品文档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中期考试答题卡 一、选择题(50分,1—30各1分,31—40各2分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此区的牧场上主要的畜种是____ 。
(2)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 ___ _,种植的农作物是 和 。
(3)③是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___ 。
(4)④所代表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____ ,⑤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__ ,种植的农作物是 27.(1) A 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区位条件 :学校 班级:姓名:学号:(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填地名),资源条件:(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________28(1)长江三角洲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双选)()(3分)(2)从图中看出,1985~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3)上海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特大项目,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分)(4) “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分)(5)京沪高速铁路起止点是我国的两大城市群,它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29(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2分)A.广州近郊B.济南远郊C.西安近郊D.长春郊区(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2分)(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2分)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______(2分)答案:一、选择题1-5 BADBB 6-10AABCB11-15 ACCAD 16-20BABBC21-25 DCABD二、综合题:26、(1)大牧场放牧业2 牛1(2)商品谷物农业2 小麦1 玉米1(3)硅谷2 (4)混合农业1 季风水田农业1 水稻127.(15分)(1)微电子临近高等院校;临近航空港,交通便捷;环境优美(6分)(2)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铁矿石不足(6分)(3)轻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3分)28.(15分)(1)上海AD (3分)(2)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6分)(3)市场(2分)(4)节约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2分)(5)环境问题严重;用地用水紧张;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
(2点即可)(2分)29.(8分)(1)C(2分)(2)生产过程3(2分)(3)B(2分)精品文档(4)北京市留民营村生态农业(2分)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