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中级考试真题

中医骨伤中级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治疗手法?A. 推拿B. 针灸C. 拔罐D. 化疗骨折后,骨痂形成主要发生在骨折愈合的哪一阶段?A. 血肿机化演进期B. 原始骨痂形成期C. 骨痂改造塑形期D. 骨折愈合后期以下哪项不是中医骨伤科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A. 局部封闭B. 中药热敷C. 针刀疗法D. 手术治疗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外治法?A. 贴敷疗法B. 熏洗疗法C. 注射疗法D. 拔罐疗法颈椎病的主要病因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颈椎退行性变B. 慢性劳损C. 外伤D. 病毒感染下列关于中医骨伤科治疗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 筋骨并重B. 内外兼治C. 动静结合D. 只治其标填空题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时,常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期用药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肩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_______和_______。

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外治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骨折愈合过程中,_______和_______是两个重要的阶段。

颈椎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_______型、_______型、_______型和_______型等。

简答题简述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

论述中医骨伤科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辨证施治方法。

简述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见诱发因素。

论述中医骨伤科在治疗关节脱位时常用的复位手法及其适应症。

简述中医骨伤科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的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暑B.寒C.风D.湿E.燥★标准答案:D2. 促进性机能成熟的物质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当人体生长发育至青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此时产生一种“天癸”物质。

“天癸”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机能的作用。

此时男性产生精子而能排精,女性产生卵子而有月经来潮,开始具有生殖能力,故“天癸”是促进性机能成熟的物质。

3. 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肝与肾E.脾与肾★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替,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故选C。

4. 肝火犯肺,属于★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五行中,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故肝火犯肺属于木侮金。

5. 在脏病传变中属“五行相乘”的是A.心病及肝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肺D.心病及脾E.肝病及心★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7. 气逆的病理表现不包括A.眩晕,耳鸣如蝉B.咳嗽,气喘C.面红目赤,易怒D.头胀痛甚,昏厥E.嗳气,呃逆★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眩晕,耳鸣如蝉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理表现,不属气逆。

头胀痛甚,昏厥及面红目赤是肝气上逆或肝火上炎的表现,咳嗽,气喘是肺气上逆的表现,嗳气,呃逆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8. 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

肝主疏泄,通过调畅气机而促进津液的输布环流,没有直接固摄的作用。

9.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A.心B.肺C.肝D.脾E.肾★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入五脏肝、心、脾、肺、肾,多食甘则脾土亢盛而克制肾水,故多食甘易伤肾。

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云:“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中医骨伤中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中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骨伤学属于中医的哪一科目?A. 中医内科B. 中医外科C. 中医儿科D. 中医针灸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骨伤病症的特点?A. 损伤局部有肿胀、疼痛B. 活动受限C. 部位有异常感觉D. 皮肤有红、热等炎症表现答案:C3. 中医骨伤学的基本理论是基于哪个中医学基本理论?A. 辨证论治B. 五运六气学说C. 脏腑经络学说D. 阴阳学说答案:C4. 骨伤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哪种作用?A. 活血化瘀B. 清热解毒C. 小便利尿D. 润肺止咳答案:A5. 下面哪项不是中医骨伤治疗的常见方法?A. 推拿按摩B. 针灸C. 外敷贴膏药D. 手术治疗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骨伤学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而不仅仅关注损伤的部位。

2. 中医骨伤学中的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答案:正确3. 在中医骨伤学中,坚持中药外敷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康复期。

答案:正确4. 骨伤治疗中的拔罐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骨折。

答案:错误5. 刮痧是一种传统中医骨伤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 中医骨伤学中,应用艾灸治疗常采用的穴位是________。

答案:委中穴2. 中医骨伤学中,使用雷火针治疗需要注意避免烧伤,应选择安全的材料,如________。

答案:针管3. 骨伤初期,患者应采取休息、局部冷敷等措施,防止_______。

答案:局部肿胀4. 运用复位法时,需要注意确保患者的______,以避免二次伤害。

5. 中医骨伤学中,粉碎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呈________状。

答案:破碎答案解析:1. 中医骨伤学属于中医的外科学科,主要研究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骨伤病症的特点包括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皮肤有红、热等炎症表现。

3. 中医骨伤学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强调脏腑经络的调理。

4. 骨伤治疗中常用的中药一般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修复和康复。

中医骨伤学(中级328)基础知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中医骨伤学(中级328)基础知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医骨伤学(中级328)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在中医骨伤科中,治疗骨折时强调的“动静结合”原则主要指的是:A. 骨折固定与功能锻炼相结合B. 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相结合C. 早期活动与晚期静养相结合D.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结合E. 心理疏导与物理治疗相结合2、根据《黄帝内经》理论,“筋出槽”现象最接近现代医学中的哪一种情况?A. 肌肉拉伤B. 关节脱位C. 韧带撕裂D. 神经受压E. 血管阻塞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骨伤学的治疗原则?A、固定B、牵引C、复位D、药物治疗4、下列关于骨折愈合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骨折愈合分为两个阶段:血肿机化和骨痂形成B、血肿机化阶段主要指骨折断端周围血管损伤后形成的血肿C、骨痂形成阶段是指骨折断端逐渐形成骨痂,进而愈合D、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后需经过骨痂成熟阶段,最终形成正常骨组织5、在中医理论中,骨折愈合过程中初期的主要治法是:A. 活血化瘀B. 强筋壮骨C. 补肝肾D. 温经散寒6、下列哪种手法属于中医骨伤科治疗中的整复手法?A. 拍打法B. 按摩法C. 推拿法D. 拔伸法7、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中医骨伤学的常见病因?A. 外力损伤B. 肿瘤压迫C. 热病内攻D. 风湿侵袭8、题干: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适用于骨伤愈合期的患者?A. 中药熏洗B. 针灸治疗C. 手法整复D. 超短波治疗9、以下哪项不是中医骨伤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A、牵引B、整复C、固定D、手术11、根据中医理论,骨折愈合过程中初期的主要治法是:A.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B. 补益肝肾,强筋健骨C.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D. 清热解毒,通络止痛1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A. 拔罐疗法B. 推拿按摩C. 针灸治疗D. 手术治疗15、下列关于中医骨伤学中筋骨损伤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直接暴力B. 间接暴力C. 瘀血D. 脾虚17、【题干】下列关于气滞血瘀证的典型表现,错误的是:A. 胸胁胀满疼痛,走窜不定B. 周身肌肤出现瘀斑,疼痛固定不移C. 咳嗽气喘,胸闷如塞,痰中带血D. 舌质淡,苔白腻19、题干: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骨折的早期并发症?A. 神经损伤B. 脓毒症C. 肿胀D. 骨折畸形愈合21、A1型单项选择题:患者,男,45岁,因跌倒致右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小时就诊。

中药学(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中药学(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胃热呕吐B.暑湿呕吐C.脘腹冷痛D.腰膝冷痛E.泻痢后重、舌红苔黄★标准答案:C胃虚寒,则多配人参、白术等,如理中丸。

2. 以下哪种药物善治厥阴头痛★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杜仲与续断共有的功效是A.补肝肾B.祛风湿C.清虚热D.行血脉E.续筋骨★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具有补肾阳,调冲任,托疮毒功效的药物是5. 下列药物中,既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作痛,又可用于食积不化的是A.青皮B.川楝子C.柴胡D.陈皮E.香附★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治疗胎热不安,用药宜首选7. 以下哪味药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利尿★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下列药物中,外用有清热收湿作用,可用治湿疮、湿疹、痱子等皮肤病的是A.车前子B.猪苓C.茯苓D.滑石E.芒硝★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9. 下列药物中,研末冲服,不入煎剂的是★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不能入煎剂,应研末冲服。

10. 以下药物中,属脾胃虚寒忌用,且反藜芦的是A.菊花B.苦参C.夏枯草D.龙胆草E.知母★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1. 治疗脾胃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用药宜选12. 用于暑湿泻泄,利小便以实大便,用药宜选A.泽泻B.猪苓C.车前子D.茯苓E.木通★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3. 下列药物中,不能驱绦虫的是A.鹤草芽B.南瓜子C.使君子D.槟榔E.雷丸14.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该配伍属于哪种配伍关系★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5. 蛤蚧的功效为A.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B.补肺气,助肾阳,益精血C.补肺气,定喘嗽,益精血D.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E.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6. 四气是怎样产生的相对而言。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习题集汇总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习题集汇总

中医骨伤科习题集总论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复习参考题一、选择题1.D 2.A 3.E 4.B(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D )。

A. 曲针B. 小针刀C. 铍针D. 砭镰E. 刀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A )。

A.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吕氏春秋》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A. 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B)A.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 宋慈《洗冤集录》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1.(1)B (2)D 2.(1)C (2)D 3.(1)B (2)B 4.(1)B (2)E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B )。

(2)古代人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的疗法是(D )。

A. 热熨疗法 B .按摩疗法 C.外用药物疗法 D.导引疗法 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专著是:(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C )。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D )。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 《诸病源候论》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论》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B )。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B )。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B )。

中医骨伤中级考试真题

中医骨伤中级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专有体征?A. 异常活动B. 骨擦音C. 局部肿胀D. 畸形肱骨外上髁炎好发于哪些人群?A. 厨师和运动员B. 老年人和儿童C. 办公室职员和司机D. 孕妇和产妇急性腰扭伤时,哪种推拿手法不宜使用?A. 揉法B. 滚法C. 扳法D. 擦法下列哪项不属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A. 关节疼痛B. 关节僵硬C. 关节肿胀D. 关节畸形不明显颈椎病患者常见的压痛点不包括?A. 风池穴B. 天宗穴C. 肩井穴D. 阿是穴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改造塑形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A. 1-2周B. 2-3周C. 1-2个月D. 1-2年填空题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有颈椎间盘退行性变、______、______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腰痛、______和______。

肩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是______脱位,又称______脱位。

骨折的急救原则包括抢救生命、______、______和妥善转运。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缓解疼痛、______、______和改善关节功能。

简答题简述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常用手法及其作用。

如何区分急性腰扭伤与慢性腰肌劳损?简述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及中医治疗方法。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分别是什么?讨论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中医骨伤科中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中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骨伤科中,“五劳七伤”中的“五劳”指的是以下哪一项?A. 五种过度劳累B. 五种不良姿势C. 五种情绪伤害D. 五种外力伤害答案:A2. 在中医理论中,以下哪项不是导致骨伤的常见原因?A. 外力撞击B. 长期劳损C. 情绪郁结D. 营养不良答案:C3. 中医骨伤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外治法?A. 推拿B. 针灸C. 拔罐D. 手术答案:D4. 下列关于骨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骨折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B. 骨折后应立即进行手术C. 骨折愈合过程包括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D. 骨折后应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答案:B5. 中医骨伤科中,“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重视骨骼的治疗,同时兼顾肌肉B. 重视肌肉的治疗,同时兼顾骨骼C. 骨骼和肌肉同等重要,应同时治疗D. 骨骼和肌肉的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重点答案:C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固定方法?A. 石膏固定B. 夹板固定C. 悬吊固定D. 绷带固定答案:A7. 在中医骨伤科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内治法?A. 草药内服B. 食疗C. 药酒外擦D. 物理治疗答案:D8. 中医骨伤科中,以下哪项不是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A. 骨不连B. 关节僵硬C. 肌肉萎缩D. 骨折错位答案:D9. 中医骨伤科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法?A. 揉法B. 捏法C. 抖法D. 电疗答案:D10. 下列关于中医骨伤科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中医骨伤科只治疗骨折B. 中医骨伤科主要依赖手术治疗C. 中医骨伤科治疗时不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D. 中医骨伤科治疗时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中医骨伤科治疗中,以下哪些属于内治法的范畴?A. 草药内服B. 食疗C. 药酒外擦D. 针灸答案:A、B、D12. 在中医骨伤科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骨伤?A. 外力撞击B. 长期劳损C. 情绪郁结D. 营养不良答案:A、B、D13. 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时,以下哪些是正确的处理步骤?A. 立即复位B. 固定C. 功能锻炼D. 立即手术答案:B、C14. 中医骨伤科中,以下哪些属于常用的外治法?A. 推拿B. 针灸C. 拔罐D. 电疗答案:A、B、C15. 在中医骨伤科中,以下哪些是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A. 早期复位B. 早期固定C. 早期活动D. 长期卧床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骨伤科中“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君主之官B.相傅之官C.中正之官D.仓禀之官E.决断之官★标准答案:B2. 《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根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无“补益五脏”之论,故选D。

3.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A.心肺B.肺肾C.肺脾D.肺胃E.肺大肠★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4. 《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故选B。

A项为脾气实,其余选项与《本神》五脏虚实病证无关。

5. 《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A.呼吸喘促B.肠鸣腹泻C.肾不纳气D.腹中攻冲雷鸣E.以上均不是★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痹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中”指腹部,“喘”“争”指气向上冲逆,“中气喘争”即腹部气逆,向上攻冲,选D。

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文,属于“上”的病机是7. 《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的涵义是A.独主长夏B.独主春季C.独主秋季D.分主四季之末E.不定时★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不独主一时,而是分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8. 据现考证,《灵枢》最早称谓:9. 《至真要大论》指出“澄澈清冷,皆属于”A.风B.寒C.暑D.湿E.热★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至真要大论》指出“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选B。

A项对应“诸暴强直”,D项对应“诸痉项强”,E项对应“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诸转反戾,水液混浊”“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10.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11. 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据《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选D。

B项为肺所出,C 为大肠所出,E为膀胱所出。

不涉及A项。

12.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A.气病B.气少C.气衰D.气胀E.血瘀★答题分析:据《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选B。

13. 清·张隐庵(志聪)注释《素问》的注本是★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张志聪召集门人,为《素问》《灵枢》集体作注释,注释《素问》的注本名为《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14. 据《灵枢·师传》所论,“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的病机是A.胃中寒B.胃中热C.肠中寒D.肠中热E.以上均非★标准答案:B15. 据《素问·痿论》内容,因“远行劳倦,逢大热”所致的痿证,是★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痿论》“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发为骨痿”,选D。

A项对应“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B项对应“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C项应为“肉痿”,对应“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本篇无E项。

16. 《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A.心痹的症状B.肺痹的症状C.肾痹的症状D.脾痹的症状E.肝痹的症状★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呕”。

C项症状为“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D项症状为“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17. 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选C。

18.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19. 下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属于“阴阳转化”病机的是★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C项为阴阳转化病机。

AD为阴阳对立的表现,C项为阴阳互根互用的表现,E 为阴阳互为消长的表现。

20.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出自A.张景岳《类经》B.马莳《素问注证发微》C.王冰《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D.高士宗《素问直解》E.张志聪《素问集注》★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在注释《内经》中阴阳二者对立关系时提出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著名阐述,被后世医家广为引用。

21. 据《灵枢·水胀》内容,症见:目窠肿,人迎脉盛,咳喘,腹大,胫肿,阴股间寒等,当属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C项表现为“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E项表现为“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

22. 《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E.十二★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营卫生会》“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选C。

2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藏”的“浊阴”指24.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数脉主病是A.烦心B.病进C.阳盛D.气高E.病退★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选A。

25. 《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者均出现“腹满”,指寒极或热极均会导致脏腑气机阻滞,脾胃之气衰败,故选D。

26. 《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是★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选C。

27. 《灵枢·本神》所提出的“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是为了了解★答题分析:据《灵枢·本神》原文:“是故用针者,察观病患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选B。

28. 《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为★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选C。

29. 《咳论》指出六腑咳应当取五俞穴中的什么穴刺治A.井穴B.荥宋C.俞穴(原穴)D.经穴E.合穴★标准答案:E3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疾病治疗方法,认为“其剽悍者”可以★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选B。

31.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烦劳则张”是指A.烦劳则阳气亢越B.烦劳则皮肤松驰C.烦劳则阳气外泄D.烦劳则四肢懈堕E.烦劳则精神紧张★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32.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何处所致☆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故选C。

33. 《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A.好坐B.好疾行C.好徐行D.好卧E.好走★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据《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即B项)。

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选D。

34. 《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为“满而不能实”是指☆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五藏别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故选A。

35.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对“形不足者”必须采用的治法是A.补之以味B.益之以精C.养之以血D.温之以气E.扶其本★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选D。

36.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之“精明”,是指37.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脾气乃绝”的原因是A.味过于酸B.味过于咸C.味过于苦D.味过于辛E.味过于甘★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味过于酸,脾气乃绝”,选A。

B项导致“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项导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D项导致“筋脉沮弛,精神乃央”E项导致“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38.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调养神气法则是有道,虚静为保”。

39.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A.肾脏衰,精少B.五脏皆衰,天癸尽C.阴气竭,肝气衰D.肾气衰,阳气竭E.阴气衰,天癸竭★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藏皆哀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选B。

40. 《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41. 据《素问·痿论》,肺热而致的痿证,可出现的症状是A.色白而毛败B.色赤而络脉溢C.色黄而肉蠕动D.色苍而爪枯E.以上均不是★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痿论》“肺热者,色白而毛败”,选A。

B对应心热之痿证,C对应脾热的痿证,D对应肝热的痿证。

42. 《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43.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惊而夺精,汗出于★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答题分析:《素问·经脉别论》“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