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_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设计者:教材: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了解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的;原子有类别之分,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3、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教学重难点:1.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或分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形成的2.引导学生建立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和视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2、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分析设计者:课标给这一节制定的重点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难点是“建立微观和宏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分析设计者: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通过走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认识到物质构成的奥秘,从而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和内在的奇妙。

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微粒观等一些基本概念;初步尝试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身边的物质。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情分析设计者:九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该节采用了十分醒目的标题——化学真奇妙,意在让初学化学的孩子们对化学长生浓厚的兴趣,在了解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中,初步感受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

在学生感受化学奇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浓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整体水平不均匀,学习比较浮躁,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待加强。

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特点1. 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

知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而且包含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方法。

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基础,而掌握方法是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对能力而言,知识同样也是基础,无知者必无能,这是一般的道理。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掌握基础知识是不矛盾的。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

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化学事实和概念化学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化学的发展化学与实际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基本粒子---- 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2) 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3) 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

. 知识经济显现优势。

. 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

初中化学_《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化学_《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制取氧气”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自己动手探究。

我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用的探究,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

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的仪器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

本课题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学生初次体验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的实验课。

是气体制备的起始,也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的开端。

启后: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第六单元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做了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甚至高中氯气、氨气等气体的制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它也会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目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学习了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学习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氧气的性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

学生对氧气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对它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但对于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本节课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依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篇一: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题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

本课题的学习能把前面内容〔如物理、化学转变,纯净物、混合物等〕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等内容不行缺少的基础学问和基本工具〔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它在本单元中能帮我们深切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常识;学好本课题是学好化学重要基础。

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学问,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体积特殊小,肉眼无法直接观看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

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一些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简洁理解和把握;学生能娴熟把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转变,如蒸发、扩大、物质三态及热胀冷缩。

3.设计思路:首先提出学生熟识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索,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相沟通、分析与商议,理解物理转变与化学转变的本质区分,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4.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实例中的物理转变和化学转变。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看、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解决一些简洁的化学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添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勤于思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5.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探究;分子、原子基本概念的形成;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常见的酸有哪些?常见的减有哪些?导入:2013年3月1日,京藏高速宁夏中宁段,一辆半挂车与一辆载有36吨浓硫酸的罐装车追尾,导致浓硫酸大量泄漏,腐蚀路面,一时情况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大量熟石灰用来抢险。

思考: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一)实验10-8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能否反应,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1.学生读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步骤,明确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分小组动手操作实验,课本60页图10-13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2)当滴入盐酸溶液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

(3)在实验中某同学不小心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呈酸性。

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氢氧化钠。

(4)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吗?请说明理由。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2.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和视频中的操作对比,看有哪些地方还租要注意,通过实验来填写表格。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认真观察实验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HCl在溶液中离解出H+和Cl-,NaOH 在溶液中离解出Na+和OH-(用粒子符号表示),而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和OH-消失了,变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仍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化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材,涵盖了九年级的化学知识内容。

本节课为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的命名方式。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命名元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能力与技能: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元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元素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元素是什么。

2. 学习元素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3. 元素的命名方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解释元素名称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元素的命名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来运用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延伸•提供一些拓展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元素。

6. 总结与展示•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归纳元素的命名方式。

•展示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的成果。

五、教学资源•《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卷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举手等。

2.收集学生在练习中的答案,评估他们对元素的命名方式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命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元素的命名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例、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九年级化学上册《4.2 水的净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4.2 水的净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课题2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机能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采用:自学-实验-归纳-巩固的流程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学生准备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展示图片:渔船上的一家,提问:这小河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展示四瓶水:娃哈哈纯净水、自来水、地沟水、河水。

问:同学们,假如你很渴,需要喝水,你会选择哪一瓶喝?喝河水行吗?这瓶水是如何净化来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题2 水的净化”。

二、自主探究1、纯水是色、臭,清澈透明的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和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读一读第二段和图4—14,了解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并把它简单表示出来。

自来水→→→→→用户,其中物理方法有,化学方法有。

3、常用的净水方法、、、等。

4、过滤液体要用的器材:、、、、烧杯等。

5、的水叫做硬水;的水叫做软水。

用检验硬水和软水。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word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word完整版)⼈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录绪⾔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单元⾛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进化学实验室第⼆单元我们周围的空⽓课题1 空⽓课题2 氧⽓课题3 制取氧⽓实验活动1 氧⽓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与原⼦课题2 原⼦的构成课题3 元素课题4 离⼦第四单元⾃然界的⽔课题1爱护⽔资源课题2⽔的净化课题3 ⽔的组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第五单元化学⽅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程式课题3 利⽤化学⽅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刚⽯、⽯墨和C60课题2 ⼆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氧化碳和⼀氧化碳实验活动2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课题1 燃烧和灭⽕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与开发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第⼋单元⾦属和⾦属材料课题1 ⾦属材料课题2 ⾦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属资源的利⽤和保护实验活动4 ⾦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活动5 ⼀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第⼗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第⼗⼀单元盐化肥课题1 ⽣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单元化学与⽣活课题1 ⼈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总特点:1、从⽣活⾛进化学,从化学⾛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标要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代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word文档资料

《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一、课标内容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地位与作用九年级化学总共分上下两册,分子和原子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所以本课题的内容是继前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入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理解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

三、知识要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四、内容分析本课题有两个知识点:物质由微粒构成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自本课题开始,学生将从化学角度认识物质,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本课题沿着生活经验、学生实验、科学实验到科学结论的思路进行编写。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走过花铺会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品红在水中扩散,有关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的图片。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篇一: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全册教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人教版上册教师:2022年下期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材分析: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篇二: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人教版)化学九上全册教案(Word版,95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全册教案(Word版,95页)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反映
反映


















物质的用途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教学 媒体
教 学 目 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 1 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型
新授
实验器材
知识 技能
设计意图
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 加深对变化和性质的 理解 能够容易地区分变化 和性质。
点明学习重点,帮助 学生理清思路。
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 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 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 练习。 布置作业 :课后 P103-5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决定
决定
在 P7 的表格中。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演示]实验 1-1,1-2,1-3,1-4 适时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学生活动
质是变化的”等辨证 唯物主义观点的认 识。
利用录像(或幻灯片) 中丰富多彩、接近生 活的画面,创设问题 情境,激活学生的思 维,使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感知化学
是化学呢?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l.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化 思考问题,讨论作答。 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问题。 【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不仅 研究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 需要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教师用书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教师用书

说明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题2溶解度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本单元说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

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从教学目标来讲,涉及到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注意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概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概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概览
本文档旨在概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

以下是本册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览: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离子键、共价键等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

包括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第三单元: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包括金属的性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合金等。

第四单元:常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常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玻璃、陶瓷、
聚合物等材料的组成和特点。

第五单元:化学能与化学反应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能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包括化学能的转化、反应热、化学平衡等内容。

第六单元:溶液和溶液的常见性质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溶液及其常见性质。

包括溶解度、溶解过程、饱和溶液等概念。

第七单元:酸、碱与盐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酸、碱与盐的性质和应用。

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等内容。

第八单元:化学式与化合价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式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包括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等。

以上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知识概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九年级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第二课时溶液的配制学习目标】(1)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稳固药品的取用,量筒及托盘天平的使用,并会分析错误操作对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影响。

(3) 学会与伙伴沟通合作,反思商量,养成良好的科学严谨的试验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溶液配制的步骤及留意事项;难点:配制溶液的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在很多状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

例如,医疗用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假如太稀就起不到向体内补充盐分的作用,太浓则会带来生命危险。

如何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引导阅读】P67“活动天地〞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㈠溶质是固体1、欲配制50g质量分数是16%的NCl溶液,请你将操作步骤整理完好。

⑴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是______,需水_________mL 〔水的密度当成1g/mL〕;⑵称量和量取:称量所需的溶质,量取溶剂水,需要的仪器;⑶溶解:将所称的NCl放在_________里,加入所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装瓶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商量】在上述两例配制溶液中,如下的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有何影响?1、称量氯化钠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2、将所称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3、用潮湿的烧杯来溶解氯化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4、将所量取的水注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5、量取所需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6、量取所需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7、将所配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当堂达标】1、现欲配制肯定质量分数的N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2、某医院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2000g,需将g医用氯化钠溶解在mL的蒸馏水中?〔蒸馏水的密度为1g/mL〕简述配制步骤。

初中化学_自然界中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自然界中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D.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二、水的净化[对导训练]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1)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2)过滤池:除去水中杂质。

(3)小红同学想检验自家的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好方法是三、水的组成[变式训练]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l:2(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铁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2、化合价我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

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请计算:(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精确到0.1%)。

【交流讨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氧原子,三个氢氧根离子,两个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氮,学情分析针对本班对学生的情况作如下分析:1、知识掌握上,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已基本形成;对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要点也有所掌握。

2、心理上,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因此尽可能得让所有学生能够理解并通过知识回顾感觉到这部分将要探讨的内容不陌生。

提高学生自信心。

3、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不会存在的知识障碍:所以应以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新人教版

单元(章)教学设计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本单元的内容多取材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现象其意图在于拉近化学与学生生的距离。

同时考虑到作为科学探究的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探究的区别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关注的问题和角度。

本单元各课题的安排在如何帮助学生由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和提升做一些新的探究。

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实验室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的必要性。

安全、规范、顺利得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还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必要的训练。

但学生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补充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书设计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小结练习作业设计P24单元小结教学反思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认识,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觉得太简单而乏味,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成为实施课堂教学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多注意收集典型考题,引起学生共鸣。

单元(章)教学设计授课时间:年月日至月日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教学流程补充设计教师演示“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总结说明】教师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可结合教材),活动三: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师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四、课堂检测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氮气 C. 二氧化碳D.水蒸气2.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不是混合物的是 ( )A. 五粮液酒B. 精制酱油C. 鲜牛奶D. 蒸馏水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

一、导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大纲的一部分,旨在指导教师开展化学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章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系统地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二、知识要点1. 了解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应能够了解化学反应中涉及的化学能量变化,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热现象。

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量变化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函数等。

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这些抽象概念,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3. 能够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通过化学反应的实际案例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理解热力学法则对化学反应的描述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 知晓化学能量转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能量转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化学能量转化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5. 进行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通过进行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特别注重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过程的规范性,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表、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展示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能量转化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易懂的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并获取化学能量转化的实践经验,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交流思想,并引导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对九年级化学教材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

教材内容概述九年级化学教材涵盖了以下主题: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2. 元素和化合物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4. 反应与变化5. 燃烧与火焰6. 金属与非金属7. 酸碱与中性化反应8. 溶液与悬浮液9. 化学能与能量转化10. 合成与分解教材结构分析九年级化学教材采用了分层次的结构,便于学生逐步研究和掌握知识。

教材的结构如下:1. 知识点介绍:每个章节以一个简短的介绍开始,引入本章要研究的主要知识点。

2. 基础概念讲解:接着,教材详细讲解了每个知识点的基础概念和相关原理。

3. 示例和案例:教材通过丰富的示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实验与探究:教材还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概念。

5. 练和评估:每个章节末尾都有练和评估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材特点九年级化学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明扼要:教材以简明的语言和适当的图表呈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综合性:教材综合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 实践性:教材注重实践,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4. 渗透性:教材将化学知识渗透到其他学科中,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思考。

总结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研究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教师和学生应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践和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在化学研究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题2 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与原子课题2 原子的构成课题3 元素课题4 离子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 水的组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总特点: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内容标准由五个一级主题和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五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若干个二级主题: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课程总任务:不能遵从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应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总实施:严格摒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栏目的功能活动与探究:呈现探究过程,体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合内容在课内实验习题:每一课题后的练习和思考讨论:实验分析、知识的应用资料:单纯资料,与内容相关或拓展性知识化学•技术•社会:社会关注热点问题、新科技知识调查与研究:与内容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供课内外活动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在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课堂练习:当堂反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课题要点、核心内容、讨论和探究结论单元小结:对本单元的归纳总结,具有综合性单元之间的融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知识第四、第五单元: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学事实第六、第七、第八单元:化学与社会化学应用第九、第十、第十一单元:化学规律与应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社会生活绪言是入门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化学”;让学生了解化学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化学的乐趣;用图示和畅想式提问,以化学的奇妙激发学习欲望;用化学发展历史,新技术成就及展望,说明化学的作用。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实验这一化学学习的重要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善于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自主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整理在实验验过程中,学会对比观察,分辨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3.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学习的特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反思从学生熟悉的实验引入物质变化,体现学科知识认知的逻辑性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实验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也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变化尽量从身边的例子入手,增强学生对“新物质”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宜要求太高。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

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纯净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课题1: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红磷的燃烧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课题2:氧气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硫、铁和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变化的文字表达式,能鉴别氧气和空气2.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化合反应3.从得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初步懂得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4.了解氧气的用途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课题3:制取氧气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通过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初步认识分类是化学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认识激发学生客观认识物质间关系的正确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教学反思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在这里开始出现,只是为了增加其与学生见面的机会,以便记忆。

不要求学生知道该概念的涵义。

2.氧化和缓慢氧化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列举出更多例子,培养观察和思维习惯。

3.分解反应的概念引出后,注意与前面所学化合反应对照,找出区别。

4.实验前的讨论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

氧气制取实验有一定难度,学生动手前最好教师做个演示,可以结合讨论进行。

5.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教材给出了一张绘制的图示,一张实物照片,意在让学生在对照中学习识认图示和绘制实验装置图。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关水的内容具体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重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3.离子形成的实质;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课题3:元素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

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

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