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

合集下载

罗非鱼好养吗

罗非鱼好养吗

罗非鱼好养吗罗非鱼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非洲大陆淡水、咸淡水水域的热带鱼类,它们是非洲当地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中主要的经济鱼类。

罗非鱼拥有抵抗力强、生长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以摄食的饵料很多、产量高等优点,它们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无论是淡水、咸淡水还是海水中,都可以生长,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养殖罗非鱼,属于非常好养的鱼类。

一、养殖罗非鱼的要求1、清整鱼塘:在投放罗非鱼苗的钱10天,将鱼塘内的水全部放出,按照150斤/亩的比例往塘内泼洒生石灰消毒,在池塘的进出水口用网布或是铁砂拦堵住,以防鱼苗投放后逃出。

2、投放鱼苗:每年3月份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就可以投放鱼苗,专养罗非鱼的池塘,一般规格在2-3cm左右的鱼苗投放密度应控制在2000-3000条/亩左右,如果将罗非鱼和鲢鱼、草鱼风鱼类混养,那么2-2cm规格的鱼苗投放密度应在1000-1500条/亩左右。

3、投喂饲料:一般给罗非鱼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麦麸或油枯都可以,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至少要在25%左右,当鱼只规格在半两前,每天投喂饲料的总量应为鱼群总重的7%,鱼只规格达到半两之后,投喂量调整到鱼群总重的5%。

4、收获鱼群:罗非鱼经过人工养殖100-120天左右,70%以上的罗非鱼体重就可以达到1斤以上,可以上市售卖,一般每亩的产量不会低于800-1000斤。

二、如何提高养殖罗非鱼的利润1、多种经营:了解清楚市场行情,采取多样经营的方式,例如与价格较高的虾类、甲鱼等优良鱼种混合喂养,或是开展垂钓、农家乐餐饮等特色旅游经营、还可以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加工罗非鱼产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改善,才能得到更好的收益。

2、轮流捕放:随着罗非鱼规格的不断增大,塘内的养殖密度也在增大,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捕捞,将达到规格的罗非鱼上市售卖,规格小的放回去继续养殖,并根据情况适量投放新的鱼苗,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亩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收益。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罗非鱼怎么养殖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罗非鱼怎么养殖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罗非鱼怎么养殖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原产自非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大规模养殖。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雄性率高、群体产量高、肉质好等优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

罗非鱼良好的市场前景已是当前水产养殖,特别是淡水水产养殖中主要的养殖品种。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前准备1、清塘清塘的目的在于铲除鱼类寄生虫及中间寄主、治病微生物的生存土壤,减少有害物质和耗氧因子。

第一步是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冻土晒塘,以扩大水体容量;第二步就是使用消塘药物,首选生石灰,在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进水10厘米,按150千克/亩的用量化水趁热迅速泼洒。

2、罗非鱼苗种选择种苗的品质决定养殖的成败,所以应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雄性转化率高品种。

品种方面,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奥尼罗非鱼长速慢但比吉富具有更高的抗寒和抗病力。

不同的鱼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养殖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选择。

3、鱼苗(种)消毒鱼苗(种)在拉xx或转运过程中的碰伤引发的细菌继发感染,所以投放前应该进行鱼体浸洗消毒,常用方法:(1)食盐水3%~5%的浓度浸洗5~10分钟;(2)漂白粉,1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20分钟左右;(3)高锰酸钾,20毫克/升的浓度浸洗20分钟左右。

二、养殖模式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所以罗非鱼的养殖模式也是不尽相同、变化很快的,没有哪种养殖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罗非鱼的养殖模式经历了鱼猪混养、鱼鸭混养,近年来又产生了精养,再到现在的大混养三大模式,这几次养殖模式的改变都是养殖户们根据市场行情的机智选择。

1.精养模式罗非鱼的精养模式是在行情好那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精养,即纯罗非鱼养殖,亩产高达可达5000斤以上,造就了不少罗非鱼神话。

精养模式的代表区域是海南文昌和广西南宁周边等热带和亚热带养殖区,投苗密度2500-4000尾/亩,全程投料,饵料系数1.3-1.5,养殖成本3.5-4元/斤。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罗非鱼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淡水鱼类,非常适合进行养殖。

下面我将从选址、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罗非鱼养殖的方法与技术。

一、选址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场地是罗非鱼养殖的首要步骤。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同时,要避开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排放口,以保证水质的清洁。

二、水质管理1. 水质净化:在养殖前,要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清除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以确保养殖水质的安全。

2. 水质处理:水质处理主要是调整水体的温度、酸碱度、氧含量等指标。

养殖期间,要定期监测水质,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饲料选择上可以采用水生、植物性或人工配制的饲料。

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饲料。

2. 饲料投喂:投喂的时间和频率要适度,尽量避免过饱或过饿。

不同生长阶段的鱼,需要提供不同类型和粒度的饲料。

饲料投喂要均匀,避免出现饲料浪费或堆积现象。

3. 饲料品质:选择优质的饲料对于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28%以上,脂肪含量在5%以上。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保存方式,避免饲料变质。

四、疾病防控1. 免疫接种: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罗非鱼的生长阶段和疫情情况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提高鱼群的抗病能力。

2. 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及时清除死亡鱼类,避免积水和底泥的滋生,减少病菌的滋生。

3. 合理养殖密度:密度过高容易导致鱼群间的竞争,增加罗非鱼患病的风险。

根据不同的水体容积和罗非鱼生长阶段,合理设置养殖密度。

4. 营养合理: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可以提高罗非鱼的抗病能力。

给鱼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鱼体免疫力。

5. 定期检测:定期对鱼群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同时,要定期检测水质和饲料质量,确保养殖环境和饲料的安全。

综上所述,罗非鱼养殖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选址、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养殖技术一、罗非鱼养殖技术1、池塘选址池塘的周围要保持排水方便、无污染源、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水质。

池塘最好是沙泥底质,池底要平坦无杂质,保持水深普遍为1.8-2.5m,还需配有增氧机。

2、清整鱼塘在鱼种放养前的7-10天,将鱼塘水清干,用生石灰泼洒消毒,每亩生石灰的用量为150市斤,加一定量的发酵肥来培育浮游生物,进、出水口使用网布或是铁纱进行拦堵。

养殖过程中保持水温不能低于18℃。

3、投放鱼种当3-4月份水温上升至18℃以上时,开始放养。

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每一亩投放2-3寸的鱼种2000-3000尾。

在和鲢鳙、草鱼混养的池塘,每一亩放养同上规格奥尼鱼1000-1500尾。

4、投喂饲料饲料以蛋白质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助饲料。

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应当超过25%,投喂罗非鱼配合料或麦麸、油枯均可,每天的上午、下午各喂一次。

鱼种长至半市两之前的饲料日投量为体重的7%,在半两后改为5%。

5、收获成鱼在饲养了100-120天之后即可收获成鱼,70%以上的个体可以达到1市斤以上,亩产的商品鱼要不低于800-1000市斤。

二、罗非鱼的产量1、在常规养殖下,罗非鱼的平均产量为1800-2000斤左右,产量主要是与个人的养殖技巧等方面有关。

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是世界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雄性率高、疾病少、肉质好、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

2、罗非鱼耐肥、耐低氧,怕冷不怕热,在水温12-13℃时会被冻伤,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所以要选择水质肥、避风向阳、气温高的一边建立养殖水库,不要放在水库风口处。

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的少数地区可以自然的越冬外,其他地区都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越冬。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罗非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观赏鱼,其美丽的外观和强壮的体魄受到了众多鱼友的喜爱。

正确的饲养方法能够帮助鱼友养出健康且长寿的罗非鱼。

以下是一些正确饲养罗非鱼的要点:1.准备合适的鱼缸:罗非鱼需要一个宽敞的鱼缸来游泳和活动。

最好选择一个至少有30加仑(约114升)的鱼缸,这样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供罗非鱼生活。

同时,鱼缸也要提供足够的遮蔽物和藏身之处,以便罗非鱼在需要时躲避。

2.提供适宜的水质:罗非鱼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水质管理是罗非鱼饲养的关键。

水温应维持在22-26摄氏度,PH值保持在7-8之间,硬度在9-20dGH。

每周进行30%的水替换,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适当的饲料和饲养频率: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鱼食、植物材料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可以选择高品质的干鱼食,也可以提供一些蔬菜和冷冻或活体食物来丰富饮食。

喂食的频率一般为每天2-3次,每次饲喂不宜过量,保持适度即可。

4.注意群聚饲养和适量的鱼群大小:罗非鱼是群居鱼类,适合群体饲养。

一个能够容纳6-8尾罗非鱼的鱼缸是理想的。

鱼群规模过小会导致罗非鱼争食和攻击行为的增加,而过大可能导致领地争夺和种群竞争。

5.定期清洁和维护:定期更换水并清理鱼缸是维护罗非鱼健康的重要步骤。

定期清洗过滤系统,去除底部的废弃物,保持鱼缸的整洁。

定期检查鱼缸的水温、PH值和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良好。

6.防止疾病和养殖措施:罗非鱼容易感染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白点病、霉菌感染等。

因此,保持鱼缸的水质清洁和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有发现疾病的迹象,应立即分离和治疗受感染的鱼。

此外,罗非鱼繁殖较容易,可以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如温度升高、水质稳定等,促进其繁衍。

总之,正确饲养罗非鱼需要注意鱼缸的大小和水质管理,提供适当的饲料和饲养频率,注意群聚饲养和适量的鱼群大小,并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以及预防疾病和养殖措施。

只有通过正确的饲养方法,才能让罗非鱼保持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怎么养殖
1、建造池塘
养殖罗非鱼要在远离污染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建造面积为5亩、深度为2米的池塘,池底和池壁使用地膜覆盖,起到防渗水的作用,而且池塘使用前,要使用生石灰消毒处理,避免存在感染性病菌。

2、选苗投放
养殖罗非鱼要挑选体质健壮、规格为3厘米的鱼苗,在晴朗的上午将其投放在池塘中,投放前3小时,要使用含有抗应激药剂的水分浸泡鱼苗,缓解其应激反应,然后将鱼苗以每亩10万尾的密度投放在池塘中。

3、饲喂方法
罗非鱼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养殖期间可以每天喂食两次,
主要以豆饼、菜籽饼、麦麸、豆浆渣等精饲料为主,促进其生长,而且要向池塘中泼洒绿肥、人畜肥,培育浮游生物供罗非鱼进食。

4、水质管理
罗非鱼适合生长在水质干净的环境中,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隔15天向池塘加入一次含氯制剂,消灭其中的细菌和寄生虫,而且要每隔一月投放一次底质改良剂,避免有害物质滋生,影响罗非鱼的生长。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

三、成鱼养殖时期
1.池塘养殖: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无污染、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 面积(3~5)×667m2,水深在1.5~2.0m,池塘底泥厚 20~30cm。每口池塘配备1台功率为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
2.稻田养殖:稻田养殖罗非鱼,鱼稻共生,能使鱼、稻获得双 丰收。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
3.网箱养殖: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 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g,平均以 30g/尾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解氧含量在 3mg/L以上时放养密度为3~20kg/m3。
4.流水养殖:养殖பைடு நூலகம்不宜过大,养成鱼时一般以30~50m2为宜, 池水为自然流水状态,维持池水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放养密度依饲料丰欠和水质优劣情况而定。
二、鱼苗培育时期
1.培育管理 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培育期间,大 规格鱼苗吞食小规格鱼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鱼苗 培育时期饲养管理必须认真。在繁殖池中见苗后的第5天~ 第7天,可进行幼苗的第一次起捕,第一次出苗的规格整 齐且数量多以后则每隔15天~20天左右再捕苗1次。
2.放养密度 苗种池放养密度10万尾/667m2左右,同池鱼苗要求规格整 齐,以防大苗吃小苗。进苗前,鱼苗培育池要施足基肥; 放苗后,要坚持每天泼洒豆浆。在水温25℃左右、经15天 ~20天培育,幼苗可生长至体重1g/尾左右,这时可转入成 鱼池进行饲养,也可在原池继续培育至大规格鱼种再转入 成鱼池。
一、亲鱼培育时期
1.水温
要注意水温的调控,保持亲鱼培育池水温18℃~32℃之间。换水 时,要将水温调控好,且换水前后的温差不得超过±1℃。 2.投喂 要加强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为杂食性鱼类,而且很贪食, 食量大。日投喂量为鱼体总体重的5%~8%,每日投喂3~4次, 每次投喂时间持续约0.5~1.0h,并以大多数鱼体摄食饱满而游 走为度。每次的投喂量还要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鱼类摄食 和活动情况等合理加以调整。 3.亲鱼选择 在繁殖前应注意亲鱼的选择,雌鱼体重以150g/尾左右为宜,雄 鱼体重以250g/尾左右为好,雌雄比例以3~5∶1为宜,也可采 用1∶1,但雄鱼不能多于雌鱼,以免发生争雌、斗殴现象,影 响繁殖效果。

罗非鱼的养殖方案

罗非鱼的养殖方案

罗非鱼养殖方案罗非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因其肉质鲜美、生长快速而备受养殖户的喜爱。

以下是一份罗非鱼养殖方案供您参考:一、场地选择选择污染少、水源充足、水质好、土地肥沃、空气新鲜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

二、设施建设水池:选择深度适中、宽度适当的水池,可以使用土法或塑料水池,但要注意池底不能有锐利的石头或碎瓷片等。

水源:养殖场的水源要保持清洁,可以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

水循环系统: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降低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

通风设施:在鱼塘上空安装通风机,以保持空气新鲜。

饲料存储设施:选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饲料。

三、选种与放养选种:选择体型匀称、健康、无疫病的罗非鱼种苗。

放养:将罗非鱼种苗放入水池中,每亩水池可放养3000-4000尾。

四、水质准备首先要准备好养殖池塘或者鱼缸,保证养殖水的PH值在6.5左右,温度在25-30℃之间,且水质应保持清洁,有良好的氧气含量。

要定期检测水质,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饲料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可食用各种动植物,但以小型浮游生物和藻类为主食。

所以可以选择专门的罗非鱼饲料或自制饲料。

自制饲料的原料可以包括米糠、豆饼、玉米粉、鱼粉等,应该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配比。

五、温度管理罗非鱼需要较高的水温才能生长发育,一般要保持在25℃以上。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要注意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急剧波动。

六、养殖密度罗非鱼的养殖密度一般在每立方米2~3只左右,但具体要根据池塘或鱼缸的大小和水质条件来确定。

密度过高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密度。

疾病防治罗非鱼易患病,要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避免水质污染和过度饲养。

如出现疾病,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或者调整水质。

七、定期清洗要定期清洗养殖池塘或鱼缸,避免水质污染,同时也可以检查鱼的健康情况。

总之,罗非鱼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好水质、饲料、温度、密度和疾病防治等方面,才能保证鱼的生长健康和高产。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一)罗非鱼的养殖种类目前世界上养殖的罗非鱼有15种之多,我国养殖的主要是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福寿鱼等种类。

1.莫桑比克罗非鱼:最大体重可达600-700克,商品规格要求100-250克,它比尼罗罗非鱼和福寿鱼的个体小,生长也较慢。

在非生殖季节体色呈深灰色,幼鱼时期体侧有6-7条黑色纵纹带,随着鱼体长大,纵纹带逐渐变得不明显;在繁殖期,雄鱼体呈黑绿色,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有明显的红色,雌鱼体呈灰黄色,幼鱼时期体侧有6-7条黑色纵纹带,随鱼体长大逐渐不明显。

2.尼罗罗非鱼:它比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个体大,在原产地最大体重可达5.5千克,生长快,放养12厘米大的鱼种,饲养一周年可达700克。

体呈黄棕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0条黑色纵纹带,背鳍的边缘为黑色,雄鱼的臀鳍和尾鳍的边缘终生有明显的微红色,尾鳍上终生有8-10条垂直的黑色条纹。

3.福寿鱼是雌尼罗罗非鱼和雄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产生的后代。

形态上与尼罗罗非鱼相似,体色一般呈黑绿色,孵化后100-150天成熟开始繁殖,以浮游植物和小的碎屑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生产性能好,体重可超过母本1倍,比父本大20%,大的个体能长到1-2千克,在300克以内生长最快,以后逐渐减慢,故在150-200克就可陆续起捕上市。

(二)罗非鱼的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时,可在春天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将越冬亲鱼移到室外繁殖池。

繁殖池面积宜用1―2亩,水深1.5米,因罗非鱼有打窝繁殖的习性,所以用于繁殖池的池底应是壤土或沙壤土。

用于繁殖的亲鱼应选择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鱼,亲鱼的规格应为150―450克;亩放亲鱼300―400尾;雌雄亲鱼的比例为2:1―3:1。

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和在口中孵化的特点它。

对繁殖条件的要求不严,一般小面积的静水池塘都能繁殖,在长江流域,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福寿鱼,产出后3―4个月就能性成熟,经过越冬后的鱼种,在1―2个月内就可繁殖产卵。

罗非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罗非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罗非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罗非鱼(Tilapi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既可以供应市场的需求,也可以作为家庭食用的优质鱼类。

本文将介绍罗非鱼的养殖方法以及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从选址到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罗非鱼养殖。

正文:一、选址罗非鱼养殖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合适的选址能够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繁殖。

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养殖场周围应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充足的供水量,同时要确保水质清澈,无污染物。

2. 土壤:选择土壤湿润,土层深厚的地方,适合罗非鱼的堆肥和生长。

3. 光照:罗非鱼需要适当的阳光照射,因此选址时要确保光照条件良好。

二、设施建设罗非鱼养殖需要相应的设施建设,包括鱼池的建造和鱼苗的养殖。

1. 鱼池建造:鱼池的尺寸和深度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养殖密度为每亩3000-5000尾左右。

鱼池应有周边的挡风隔热设施,以保护罗非鱼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2. 鱼苗养殖:选择健康、活力强的罗非鱼种苗,并进行适当的预防疫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三、饲养管理罗非鱼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其生长和养殖效益。

1. 饲料: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性饲料、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饲料。

定期给予合理配方饲料,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是保证罗非鱼健康生长的关键。

避免水体富营养化、酸碱度过大过小等影响水质的问题。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溶氧量。

3. 疾病防治:定期对罗非鱼进行疾病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合理使用消毒剂和药物,控制疾病的传播。

四、注意事项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温度控制:罗非鱼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

2. 配对和繁殖:罗非鱼每次产卵的数量很大,需要进行合理配对和繁殖管理,以维持种群的稳定。

3. 养殖周期:罗非鱼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6个月,要合理掌握好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鱼类过度生长。

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

罗非鱼健康养殖技术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

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进一步提高罗非鱼品质,对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技术要点: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安全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地方。

罗非鱼成鱼的饲养,对池塘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养殖家鱼的池塘都可以用来养殖。

面积8~10亩,最大不超过20亩。

水深一般1?5~2米。

2.鱼种放养放养鱼种前,池塘要清整消毒。

(1)鱼种规格当年繁殖的鱼种和越冬鱼种,放养规格均要达到3~5厘米以上,而且规格要尽量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

(2)放养时间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水温不能低于18℃,要待水温稳定在18℃以上,才可以放养鱼种。

在华南地区,一般3月底至4月初即可放苗。

(3)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肥料、饲料来源,放养鱼种规格大小和时间确定,要求出池的规格,以及不同养殖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多方面来考虑。

①3月底放养越冬大规格鱼种(40~8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1500尾/亩,7月可养至0.5~0.6千克/尾的上市规格。

清塘后可利用空置的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用做翌年放种。

具体做法是:7月罗非鱼上市后,每亩放罗非鱼水花30000尾,12月可达100尾/千克的鱼种规格过冬。

②3月底放养越冬大规格鱼种(80~1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1000~1200尾/亩,11月可养至0.9~1.0千克/尾的上市规格。

③5月放养当年水花,亩放5万尾,逐步分稀至1万尾/亩进行鱼种培育,至7月培育到80~100尾/千克的大规格鱼种。

然后每亩放此大规格鱼种800~1000尾,至年底(12月)可达0.4~0.5千克/尾的上市规格。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罗非鱼养殖方法与技术一、养殖方法1、投饵罗非鱼养殖投饵养殖是指以放食物作为饵料,吸引鱼群产生群集性捕捞的一种养殖方法。

常用的投饵网是丝网和钩网,在网孔较小的深水海湾或湖泊中用钩网投饵养殖,由于网孔小,罗非鱼被捕捞效率高,还可以有效的除去其他混入的鱼类。

2、引饵罗非鱼养殖引饵养殖法是指在养殖场的渔网上放一定数量的饵料,将其散开在养殖场周围,利用已设置的渔网来追赶鱼群,将鱼群捕捞至渔网内的一种捕捞法。

3、罗非鱼场养殖罗非鱼场养殖是把网场面积扩大(大体上在5000平方米以上),这种养殖法比较适宜沙滩海域的大面积养殖,利用自然形成的洄游流动区,在较大的面积养殖,定期定点收获。

二、养殖技术1、投饵技术在投饵捕鱼方面,应根据罗非鱼群的活动规律,选择投放饵料的位置,以便达到更好的捕获效果,并且要根据鱼群的不同种类、大小、年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投饵方法。

2、场养技术罗非鱼场养殖可以分为直接投饵和间接投饵两种方法。

在投饵时,要根据鱼群的分布情况,选择投饵的位置和数量,同时要根据投饵的情况,改变渔网的位置,以保证渔网收获的鱼类比例正确。

3、繁殖技术罗非鱼的繁殖多是在夏季完成,根据其体形特点,罗非鱼可以采用自然交配法和人工交配法进行繁殖,而且人工交配法可以有效的改变繁殖的波动性,提高繁殖效率。

4、移植、熏蒸等技术移植是指在罗非鱼饲养期间,将已经在养殖场发育到一定阶段的鱼体抓取到其他水域养殖,以提高罗非鱼的出渔数量,提高收获的效益。

而熏蒸法是指将鱼类放入蒸笼内,加热蒸汽熏烤,以减少死亡率的一种养殖方法。

总之,罗非鱼养殖技术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的养殖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以提高罗非鱼养殖的收益。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养殖技术简介罗非鱼(Tilapia)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性好等特点。

在近年来,罗非鱼养殖逐渐兴起,成为许多养殖户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罗非鱼养殖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帮助您了解和掌握罗非鱼养殖的一些关键要点。

水质管理罗非鱼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合理的水质管理仍然是保证养殖效益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质管理技巧:1.温度控制:罗非鱼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25-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对罗非鱼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利用加热或降温设备来控制水温。

2.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铵氮和亚硝酸盐等。

保持适宜的水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3.水体循环:保持水体的流动可以有效防止氧气不足和死水现象,提高水质。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罗非鱼养殖的关键之一,正确的饲料投喂可以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和体重,以下是一些饲料管理的注意事项:1.饲料选择:罗非鱼能够消化和利用多种饲料,包括粉料、颗粒料和片料等。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鱼体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

2.饲料投喂量:根据鱼的生长状态和水温,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为养殖密度的2-3%。

3.饲料质量:选择优质饲料,确保其中的营养成分合理,并注意饲料的保存和使用期限。

养殖管理除了水质和饲料管理,还有一些其他的养殖管理技巧可以帮助提高养殖效益:1.养殖密度:根据养殖场的资源和设施,合理控制鱼的密度,以避免过度拥挤。

通常,每亩水面面积可以养殖5000-10000尾。

2.疾病防控: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定期监测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3.养殖周期管理:罗非鱼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4-6个月。

适时采取分批投放和捕捞的方式,保证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经济效益罗非鱼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也需要养殖户合理经营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1.市场调查:了解罗非鱼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销售策略。

养殖罗非鱼的方法与技巧

养殖罗非鱼的方法与技巧

养殖罗非鱼的方法与技巧
罗非鱼是常见的养殖鱼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抗病力强等优点。

以下是养殖罗非鱼的方法和技巧:
1. 罗非鱼对水质要求高,水温要在25℃左右,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3只鱼。

2. 饲料选用优质饲料。

初期可使用鱼粉、虾皮、豆饼等做为饲料,后期逐渐过渡到成鱼专用的饲料,并注意给予适量的维生素。

3.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定期换水、清理塘滩、调节PH 值等。

4. 罗非鱼喜欢光照,保证充足的日光辐射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5.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罗非鱼健康状况,注意预防和治疗疾病。

6. 对于想要扩大规模的养殖者,可以采用养殖池技术,控制好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喂,实现高效盈利。

总之,养殖罗非鱼需要科学认真的管理技能,才能保证生态健康的养殖环境、稳定盈利。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

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罗非鱼塘的利润来源主要由罗非、大头、鲮鱼组成,因此,这三种鱼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罗非鱼养殖鱼塘的效益。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如何正确饲养罗非鱼,欢迎阅读。

一、罗非鱼传统养殖模式弊端:产量低、效益不高:一是罗非的成活率不确定,二是鱼塘效益的主要构成部分罗非、大头、鲮鱼的产量都偏低,鱼塘亩产1500-2500斤,效益偏低; 直面链球菌,发病风险高:7-9月份高温期,罗非鱼规格在3-6两之间,发病死鱼风险居高不下;集中出鱼,鱼价不稳定:罗非、草鱼、大头集中在11-12月份上市,其他鱼集中在2-3月份上市,这时往往供过于求,价格偏低;罗非鱼一般一次抓完,鱼塘利用率低:传统方式养殖一般将罗非尽量养到8成以上过斤后一次性起捕,往往料比偏高,鱼塘不投喂时间长,利用率低;二、罗非鱼传统养殖模式优化方向:提高苗种成活率、提高产量:通过标粗或放大规格苗种来提高罗非、鲫鱼、鲮鱼的苗种成活率,通过增加养殖批次或多次起捕来提高产量;改变抓鱼的方式,提高罗非鱼过斤成数,降低饲料成本:通过2次及2次以上的起捕方式(即罗非3-5成过斤时,抓一网卖掉,剩下的投喂20-30天达到8成以上上市),提高亩产,降低料比;错峰出鱼,抓住好鱼价:通过错开罗非鱼出鱼高峰,尽量选择在行情较好的4-6月或9-10月上市;规避链球菌:尽量在7-9月高温期间鱼塘罗非存塘规格不超过3两,及时发病,损失也小。

三、罗非鱼一年养两批的新型养殖模式优势:苗种成活率高,产量高,效益好:罗非、鲫鱼、大头、鲮鱼等都经过标粗或放大规格苗种下塘,有效的保持了较高的成活率。

罗非、草鱼、大头因为增加了一个养殖批次,产量翻番,鲫鱼、鲮鱼因为放养大规格和投喂,产量达到了300-500斤,亩产量3500-4500斤,效益好;避开链球菌:7-9月份高温期,存塘罗非规格在3两以下,即使发病死鱼,损失也相对较小; 错峰出鱼,罗非抓住高鱼价:过冬罗非能把握次年5-6月鱼价相对最好的时间段,获得机会利润;多次起捕提高鱼塘利用率:养一批罗非,分二次或多次起捕,这种方式通过降低了后批罗非的养殖密度,提高了后批的生长速度,同时降低了料比,并且有利于将后批的过斤成数大大提高; 底层鱼对底质的净化:通过合理的调整底层鱼的密度和规格,可有效净化混养塘的底质,让鱼塘的底质、水质更加的稳定。

罗非鱼饲养

罗非鱼饲养

罗非鱼饲养罗非鱼饲养分苗种和食用鱼饲养两个阶段。

一、苗种饲养一般是将鱼苗养成3-4厘米的夏花或更大些的鱼种;也有养至3厘米即作为食用鱼养殖。

饲养方法可采取在产卵池育苗或鱼苗饲养。

海城市鱼种场从1991年开始引进,其培育苗种方法:将7至8毫米长的小苗,用麻布网捞出放养在事先清理好的池塘内,密度为3至5万尾不等,经过3个月的饲养,培育出25至50克的鱼种,•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巡塘、注水、防病、水质调控等与家鱼苗培育基本相同。

二、食用鱼饲养目前我国罗非鱼食用鱼饲养方法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海水、流水和稻田养殖等五种。

1.池塘养殖在主养家鱼和鲤鱼的鱼池中,搭养罗非鱼可增产10%-20%。

以色列在鲤鱼池中混养金色罗非鱼最高使鲤鱼增产60%,在混养中可以罗非鱼为主或为辅,但必须注意各种鱼之间的食物和空间关系,避免食品重叠和空间及摄食行为的矛盾与竞争。

王吉桥1989年在以草鱼为主体鱼的池塘中,•搭养尼罗罗非鱼夏花,•每亩300-350尾,出塘规格200-250克尾重,亩净增产60-75公斤,•在饲养期间只给草鱼投芦苇等青饲料。

海城市鱼种场1994年在面积5.3亩的静水池塘中清养尼罗罗非鱼,•亩放尾重50克的鱼种3000尾,投喂以鱼粉20%,豆饼30%,麦麸30%,玉米面15%,次粉5•%,无机盐矿物质10%,多维20%配合制成的颗粒饵料,饲养80天(7月1日-9月20•日)出塘规格平均300克尾重,亩净产750公斤。

2.网箱养殖网箱养罗非鱼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在大水体(如水库、湖泊、河口等)中选择适应场地,设置网箱处应能避免大风和急流;箱底应距泥底2•米以上,砂砾底质,无天然鱼病发生,水质适宜。

网箱的大小、数量依生产规模和资金而定,一般为20-40平方米,•网箱有浮动和固定两种,具体结构和安放详见内陆渔业养殖学教材的有关章节,投喂和饲养管理与鲤相同。

海城市鱼种场1994年在面积为10亩,长300米,宽23米的大沟中设置1平方米的小网箱14个,大沟水深1.8-2米,1994年5月21日放养规格为尾重50克的鱼种,密度为600-1000尾不等,6月10日开始投喂到8月15日捕出,抽测1号箱出鱼210公斤,平均尾重350克,平均每箱毛产量300公斤,其养管具体方法:⑴在鱼种入箱前10天固定好网箱,让网箱能挂上一些浮游藻类,防止擦伤鱼体。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一、罗非鱼的基本介绍罗非鱼,又称尼罗罗非鱼,是一种淡水鱼类,体长可达1米以上,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特点。

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养殖业中备受青睐的品种。

二、养殖环境的选择1.水质要求:罗非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温在20℃-30℃之间,PH值在6.5-8.0之间,溶解氧量在5mg/L以上。

2.池塘选址:选择平坦开阔、土层良好、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建造池塘。

3.土壤改良:对于土层较硬的地方需要进行翻耕和施肥等改良措施。

三、种苗选购与放养1.种苗选购:选择健康活泼、体形匀称的罗非鱼种苗,并注意检查有无疾病和畸形。

2.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放养3000-4000尾左右,但具体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大小、水质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3.放养时间:一般在水温达到20℃以上时进行放养。

四、饲料及喂养管理1.饲料选择:罗非鱼采用混合饲料为主,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

2.喂食时间:一般每天喂食2-3次,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进行。

3.投喂量:投喂量要根据鱼体大小和生长状态进行调整,一般每次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左右。

4.管理措施:定期清理池塘杂草和残渣,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五、疾病防治1.常见疾病:罗非鱼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感染等。

2.防治措施: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罗非鱼健康状态,并对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六、收获与销售1.收获时间:罗非鱼一般在7-9个月左右即可达到上市标准。

2.收获方式:采用网箱捕捞或草绳捕捞等方式进行收获。

3.销售渠道:罗非鱼的销售渠道较广,可通过批发市场、超市、餐厅等途径进行销售。

七、经济效益分析罗非鱼养殖投资较小,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根据生产情况不同,一般每亩池塘年纯利润可达2万元以上。

总之,罗非鱼的养殖技术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包括水质管理、种苗选购与放养、饲料及喂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罗非鱼养殖:罗非鱼高产养殖的方法

罗非鱼养殖:罗非鱼高产养殖的方法

罗非鱼养殖:罗非鱼高产养殖的方法
1 放养前准备
每个池塘约为1.5公顷,水深3米左右,塘底淤泥20厘米左右。

这样既能保持塘水的质量,罗非鱼也拥有较为优良的生长环境。

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塘期间整理池塘的埂、底部、进排水泵系统等。

清除塘内的野杂鱼,避免野杂鱼与放养鱼争夺饲料及水体空间。

清除塘中被水体淹没的树木、水草残骸以及其他杂物,每年清除淤泥一次。

干池清塘每亩(667平方米)。

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千克/亩,或保持塘水l米。

用茶麸50千克,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

清塘后3天内不要进新水,以免影响清塘效果。

养殖前期水体呈弱酸性时,按每亩每米水深泼洒生石灰20~30千克,调节呈弱碱性;养殖过程出现水质过肥而引起ph值过高或波动大时,可用“灭藻王”(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兑水稀释后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0毫升,通过控制藻类的密度,调节ph值至6.5~8.5范围。

增加塘水的硬度水体过软或者过硬都会对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当水体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罗非鱼致病的概率。

因此,建议分多次轮流施用生石灰或过磷酸钙,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每次每亩用量为生石灰20~30千克,或过磷酸钙5千克。

此法可使罗非鱼的产量增加20%以上。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罗非鱼养殖
一、亲鱼培育时期 二、苗种培育时期 三、成鱼养殖时期 四、越冬保种时期
一、亲鱼培育时期
1.水温
要注意水温的调控,保持亲鱼培育池水温18℃~32℃之间。换水 时,要将水温调控好,且换水前后的温差不得超过±1℃。 2.投喂 要加强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为杂食性鱼类,而且很贪食, 食量大。日投喂量为鱼体总体重的5%~8%,每日投喂3~4次, 每次投喂时间持续约0.5~1.0h,并以大多数鱼体摄食饱满而游 走为度。每次的投喂量还要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鱼类摄食 和活动情况等合理加以调整。 3.亲鱼选择 在繁殖前应注意亲鱼的选择,雌鱼体重以150g/尾左右为宜,雄 鱼体重以250g/尾左右为好,雌雄比例以3~5∶1为宜,也可采 用1∶1,但雄鱼不能多于雌鱼,以免发生争雌、斗时期
1.池塘养殖: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无污染、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 面积(3~5)×667m2,水深在1.5~2.0m,池塘底泥厚 20~30cm。每口池塘配备1台功率为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 2.稻田养殖:稻田养殖罗非鱼,鱼稻共生,能使鱼、稻获得双 丰收。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 3.网箱养殖: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 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g,平均以 30g/尾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解氧含量在 3mg/L以上时放养密度为3~20kg/m3。 4.流水养殖:养殖池不宜过大,养成鱼时一般以30~50m2为宜, 池水为自然流水状态,维持池水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放养密度依饲料丰欠和水质优劣情况而定。
二、鱼苗培育时期
1.培育管理 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培育期间,大 规格鱼苗吞食小规格鱼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鱼苗 培育时期饲养管理必须认真。在繁殖池中见苗后的第5天~ 第7天,可进行幼苗的第一次起捕,第一次出苗的规格整 齐且数量多以后则每隔15天~20天左右再捕苗1次。 2.放养密度 苗种池放养密度10万尾/667m2左右,同池鱼苗要求规格整 齐,以防大苗吃小苗。进苗前,鱼苗培育池要施足基肥; 放苗后,要坚持每天泼洒豆浆。在水温25℃左右、经15天 ~20天培育,幼苗可生长至体重1g/尾左右,这时可转入成 鱼池进行饲养,也可在原池继续培育至大规格鱼种再转入 成鱼池。
四、越冬保种时期
1. 采取合适的越冬方法 常见越冬方式有:利用地热水越冬、利用工厂余热越冬、利用太阳能 越冬和加温式越冬。各地应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选择适合的越冬方 法进行越冬保种。 2.要加强越冬期管理 罗非鱼越冬技术的要求关键在于把握鱼体进池的时间、鱼池的消毒、 鱼种或亲鱼的处理、放养密度、饲养管理和水温调节等。亲鱼放养密 度一般为15~25尾/m3,体长10cm以下鱼种放养密度为200尾/m3;条 件较好的鱼池,可放养亲鱼30~40尾,鱼种400~500尾。放养时,应 分规格入池,受伤的和带泥的鱼体不能入池。 3.要注意防治鱼病 越冬季节由于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再加上鱼体处于不太活动与 少摄食的状况,所以容易发病。要坚持健康养殖,同时要做好鱼病预 防工作,坚持苗种消毒和定期消毒,并保证池水溶解氧含量低、鱼有 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4.要严防水温骤变,尽量不使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新,可以预防和减 少疾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