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工作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地点:xxxx地质实习基地三、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到2011年5月20日四、人员组成: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六、实习简介: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
2024个人地质工作总结

2024个人地质工作总结自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参与了一系列地质项目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的2024年地质工作总结:1. 项目管理:在2024年,我负责领导多个地质项目,并在团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制定并执行了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我还负责管理项目资源,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地质勘探:我参与了多个地质勘探项目,使用现代地质和地球物理技术来识别和评估有潜力的地质资源。
通过合理设计勘探方案和精确的数据收集,我帮助团队在不同地区发现了潜在的矿产资源。
3. 地质调查:我参与了一系列地质调查项目,为政府和私人公司提供专业的地质意见。
我使用现代调查方法和设备收集地质数据,分析地形、土壤和岩石的特征,评估地质风险和潜在的灾害。
4. 地质模型:我利用先进的地质建模软件创建了几个地质模型,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资源分布。
这些模型为地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 地质监测:我负责监测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和地质变形等地质现象,以及工程项目的地质影响。
通过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并提供相关建议,我帮助团队避免地质灾害和损失。
6. 团队合作: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其他地质专家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的地质问题。
我在团队中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从其他成员那里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2024年,我取得了以下成就:1. 成功完成了多个地质项目,包括勘探、调查和监测项目。
所有项目均按时完成,并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
2. 在地质意见报告和专业建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我的报告准确、清晰,并提供了有关地质资源和风险的重要信息。
3. 在地质建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成功创建了几个地质模型,这些模型为项目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4.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与其他团队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效地协调和领导项目。
总的来说,2024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充实且具有挑战性的地质工作年。
2024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2024基础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基础地质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地质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实习,我们能够掌握岩石、矿物、地层等地质材料的基本特性,认识各种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及演化历史。
同时,学会使用野外常用量具进行岩石观察、描述和绘制野外素描图,掌握矿物的野外辨认和初步鉴定工作。
二、实习岗位的认识与见解在基础地质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科学。
通过对岩石、矿物、地层等的实地考察,我发现实际的地质情况比课本上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而这些课本上的理论却不能全面地解释这些变化。
因此,我认为在地质学的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非常重要。
同时,我也意识到地质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科学。
尽管在实习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逐步提高自己的地质学素养。
三、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我发现自己对某些岩石和矿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多阅读相关书籍、多进行实践的方法,以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野外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难以确定某些地层或构造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对于这个问题,我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对比分析相关资料来解决疑虑。
四、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这次基础地质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地质学的知识,并亲自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地质奥秘。
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辨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了解了各种地层和构造的形成过程。
这些经验使我更加熟悉了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方法。
此外,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自我反思和改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小编精选了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篇_地质学专业实训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实习报告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起源、发展、演化和资源环境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报告以我国某地质学院地质学教学实践为例,对地质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地质学教学实践内容1. 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地球科学基本原理、地质学基本理论、地质学发展史等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和野外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1)课堂教学:教师采用PPT、板书等多种形式,讲解地质学基本原理、地质学发展史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实验课: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基本实验技能,如岩石鉴定、地质构造观测、地球化学分析等。
(3)野外实习:组织学生参加野外实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地质学实践,提高地质思维和野外实践能力。
2. 地质学应用教学地质学应用教学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方面。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地质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案例教学:选取典型的地质学应用案例,分析地质学在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应用。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地质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地质学创新教学地质学创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创新项目、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1)创新实验:鼓励学生开展地质学创新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能力。
(2)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地质学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地质学创新竞赛,展示地质学创新成果。
三、地质学教学实践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地质学理论素养通过地质学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质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5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5篇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实习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十字路口之一,我们结束了学生的路程,从此踏入社会。
进入实习,它就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
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
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
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
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
社会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这次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暂,接触到的虽然只是整个会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工作很浅。
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无法从书本上得来的。
通过实习,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了解这个社会的层面,能够让我更早地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
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在大浪淘沙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屹立之地,让自己所学为社会经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上,我从刚跨入大学时的迷茫,到现在即将毕业的从容、坦然。
我知道,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
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大学四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大学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三本生而懊丧过。
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
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
所以,我确信,我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
从刚步入立信分部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三年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
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中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
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我的不足和缺陷。
但我及时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是不能够被打倒的。
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善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大学三年生活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有时学习时间抓不紧、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某某矿山。
一、实习目的。
本次地质学实习旨在让实习生了解矿山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
1. 地质勘探。
在矿山地质勘探方面,实习生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内容。
实习生参与了现场地质勘探工作,学习了如何利用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矿床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为矿山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防治。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实习生学习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
实习生参与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监测,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
3. 矿山环境保护。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实习生学习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内容。
实习生参与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了解了如何科学评估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地质学实习,实习生对矿山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实习生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养了勤奋、细致的工作态度。
四、实习总结。
本次地质学实习让实习生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生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地质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导师和矿山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8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8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概况: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1)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2)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3篇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报告内容:1. 实习目的:地质工作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地质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习地点和时间:实习地点为某地质勘探公司,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3. 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项地质工作任务:- 地质勘探:参与了地质调查和勘探活动,包括地质地形观察、岩石采样和测试等。
-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用于地质模型的构建和预测。
- 地质图绘制: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绘制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质情况。
- 参与会议和讨论:与地质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项目进展会议和讨论,交流经验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4. 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熟悉了地质勘探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了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和流程。
- 提高了地质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运用地质知识来预测地质情况。
- 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了多项地质工作任务。
- 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对未来从事地质相关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5.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工作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次实习对我个人和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从事地质工作的志向和目标。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和实践的能力。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报告名称:地质工程实习报告报告日期:[日期]报告地点:[地点]实习单位:[单位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时间段]实习内容:1. 实习地质勘探工作2. 实地勘测及地下导线布置3. 深度钻探及地层取样4. 岩土工程实地测试5. 地质灾害评估和风险管控实习效果评估:1. 学习并掌握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地质勘探工作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工程地质实践报告

工程地质实践报告工程地质工作实习报告范文1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和土力学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工程地质和土力学的基础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现象,加深我们对地质现象的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刘传晓老师的带领下,于6月3日开始了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1.学会用肉眼辨别岩石2.了解汕头山区沉积岩的岩石成分、颜色和各层厚度3.学习如何使用地质罗盘4.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方位(走向、倾角、倾角)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6.现场了解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二、地质实践过程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6月3日和4日)。
6月3日,实习地点在长清张夏镇漫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漫寿山的岩层、滑坡、断层现象。
6月4日,实习地点是苏庄。
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
6月4日下午,我们结束了地质实习,回到了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1.了解满洲山的岩层海拔408米的馒头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
当地人过去优雅地称这座山为莫莫山、满寿山或满寿山。
20xx年,馒头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大地质名山,同年被列为省级地质自然遗产保护区。
汕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及其他杂色页岩和泥质白云岩组成。
底部没有整合在泰山杂岩的肉质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上。
下部石灰岩含磁铁矿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有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三叶虫化石~中国莱德利甲虫。
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之前,刘先生将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10楼)、毛庄组(6楼)、徐庄组(5楼)。
一、馒头集团第一层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两米。
岩层局部黄绿色、灰色。
风化程度非常严重,裂缝非常发育。
我们应该在项目中尽最大努力避免它第二层由石灰岩组成,深入山区,厚度约四米。
岩石呈灰绿色,这里的裂缝很可能发育成溶洞,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
岩石局部呈黄绿色和棕色第四层由页岩组成,厚度约13米,颜色为紫色第五层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为土黄色,裂缝发展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地质实习报告4篇(实用)

地质实习报告4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
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
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
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
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
并进行装订。
地质实习报告篇2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须努力,我们不能够只想着偷懒,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了自己将来而奋斗。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勤奋的人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勤奋的人。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序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安排,在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必须进行一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
其目的在于使我们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岩石及地层露头进行观察和描述,能够利用岩性、化石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掌握实习区各地层的分层标志及填绘地质图的方法;学会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学会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学习观察和分析各种地质构造,掌握识别褶皱和断层的标志,了解实习区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和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
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下列成果:1.实习区地质报告一份;2.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一幅(1:5000)3.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各一幅(1:1000)4.图切地质剖面图二幅(1:5000)5.实习区构造纲要图一幅实习过程准备:为了强化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计划规定地质填图实习时间为6周,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习动员和准备工作(两天)首先由地质专业的领导进行实习动员,说明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宣布实习计划。
然后由指导老师介绍实习区的地质情况,使学生基本了解实习区前人的工作成果和地质概况,同时做好物质准备。
第二阶段野外地质地质踏勘(3)天采用横向穿越和走向追索的方法,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生对实习区内的地层和构造的整体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阶段测制地层剖面(3天)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然后去野外分组实测地层剖面,主要测制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
根据实测资料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
第四阶段地质填图(3周)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质填图方法,包括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标定,地质观察和记录,地质界线的填绘等。
然后同学分组进行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内部和外部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践教学报告将围绕野外地质实习展开,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地质公园三、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识别能力;2. 熟悉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3. 提高学生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习内容1. 野外地质观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地形地貌观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构造运动、地貌形态等特征。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以下地质现象进行了详细观测:(1)地层:观察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沉积过程和演化历史。
(2)断层:观察了断层的类型、规模、性质等特征,分析了断层的成因和运动方式。
(3)褶皱:观察了褶皱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了解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4)侵入岩和喷出岩:观察了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岩性、产状、构造特征等,了解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地质意义。
2. 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制作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图,并学会了如何从地质图上获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3. 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对实习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性等进行了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地质学的精髓。
2. 团队合作精神。
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一、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工作。
通过对地质环境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经验。
首先,我们高度重视了前期的调研工作。
在实地考察之前,我们对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了解。
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地质地质学资料,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为我们后续的实地考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特征。
其次,我们注重了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建立了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分享了各种数据和发现,使得每个团队成员能够全面了解整个调查的情况。
这种团队协作的方式在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调查成果的质量。
另外,我们在调查工作中注重了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
地质调查工作通常需要进入一些较为复杂和危险的地质环境中,因此我们在工作前进行了详细的安全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对调查区域造成任何污染。
最后,我们积极开展了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调查所得的各类地质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还制作了详细的报告,将调查结果清晰地呈现给相关方,以便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地质调查工作计划在下一个工作阶段,我们将继续进行地质调查工作,并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 深入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研究目标在开始实地调查之前,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
我们将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情况,以便更好地规划实地调查的路线和目标。
2. 建立细致的实地调查方案我们将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实地调查方案。
该方案将包括调查路线、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我们将充分考虑到实地工作的复杂性和安全性,确保调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进行细致的地质观察和采样工作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将进行细致的地质观察和采样工作。
地质学实习报告3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测量实习: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习位置的地形图。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内容:碎部测量: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
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
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
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
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
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
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平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
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
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
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心得体会:我们的实习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
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
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
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
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2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2023年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

2023年地质工程实习报告4篇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内容:这学期我们土木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庐山地质实习,第一天上午我们到达了那里并安排好了住宿,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到秀峰观察其地质概况。
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其地质概况和沉积物,并学习罗盘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观察狮子洞的溶岩现象,然后去了采石场。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进一步加固和加深了课堂里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我们还能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
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三、实习路线:秀峰龙潭-秀峰卧龙桥-海汇镇水库-三叠泉-狮子洞-隘口马头山庄四、庐山及其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
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实验工作总结

地质实验工作总结
地质实验工作是地质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了
解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地质实验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岩石样品的实验分析工作。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样
品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
这些分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地质构造和岩石圈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开展了地下水的实验研究。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下水的水质、水位和水流动态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地震模拟实验。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地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和影响,为地震预测和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地质实验工作。
我们计划开展更多的岩
石样品分析,深入研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开展更加复杂的地震模拟实验,以及探索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实验工作,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奥秘,为地质学的发展和地球环境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九篇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九篇地质专业实习报告篇1第一部分前言: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地点等;第二部分实习路线中主要地质特征:按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的顺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第三部分几种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选择地质实习路线中最有兴趣、感想最深的两种以上地质现象,对其作用方式、形成过程、产物及特征作较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与探讨。
第四部分结束语:通过实习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地质实习报告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
第五部分:收获通过实习,要求对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1)学会用手持gps定点。
(2)能掌握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构造面)的产状。
(3)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4)学会绘制地质信手剖面图,学会绘制地质现象示意图、素描图。
(5)基本掌握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编写地质路线小结。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篇2一、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配合《工程地质》课程而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明确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为成为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简介及要求(1)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
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及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
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等。
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一般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5月10日至5月23日指导老师:__五、实习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六、实习概况(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
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
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工作报告
地质学工作报告2
一、实习概括
:
1、实习目的: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根本教学环节,在实习之前,老师们就给我们讲解了此次实习的一些目的,这次实习我们重在多看多观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带到实地中进行检验;注意思维的转变(理论的微观向野外宏观的转变);学会对基本地形地貌进行描述;还有就是图形结合,我们通过这次实习,能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钻研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体会,融入和贯彻,使我们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都江堰——映秀——都江村
3、实习工具:盐酸、铁榔头
4、指导老师:郑子成、吴德勇
5、实习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深入了解温江和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所见到的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整合进行分析;分析农业发展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观察辨认主要岩石;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和防御措施。
二、实习内容:
1、金马河大桥下:
(一)金马河的区域概况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
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
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
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
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
统计保护区内1992年共有乡、镇35个,面积911平方公里,总人口156.44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24.8亿元。
(二)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第一处地点是温江成青路上的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金马河大桥上下来,听了老师的讲解,老师先是对河道基本情况作了讲解,着重讲了河流地貌、土壤颜色、成都平原的形成等,讲了金马河的河床、河漫滩、阶地等。
然后让我自己去观察,由于现在冬季枯水期,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河水,有许多的河漫滩(洪水期能淹没的地方,平水期时露出水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
于其它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速度较小,环流从河床中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为细砂、粘土等,称为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沉积的粗砂、砾石,称为河床相冲积物,下层粗的结构就构成了完整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床冲积物具有上细下粗的特点,下部粗大颗粒是在洪水期河床水流最强部分堆积的。
在河床边,近期沉积物有明显分布规律,河边以砾石、粗砂为主,远离河边以粉砂、粘土为主,即“近河岸粗、远河岸细”。
在金马河大桥那里,通过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可以很容易辨别出,那儿的那条河流处于幼年河:一是因为,从河流流经的路径上看,弯曲度比较大,二是从河流内的岩石上看,岩石的磨圆度比较低。
从河流弯曲度和河流内岩石磨圆度的观察,基本就可以判断出一条河流所处的时期。
我们还观察到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硬度大,颜色有青、红、黑、白、灰等,经过仔细观察和辨别后,我们发现这些鹅卵石大部分为分选性较差,磨圆度高的鹅卵石。
站在金马河的河漫滩中向远处望去,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甚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来。
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
其实在距离我们不远处的平面上,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
阶地的形成是因河流的下蚀而高出一般洪水水位之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谷坡上。
由于河道较宽,河谷较深,以及人工修建的防护堤,使得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成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的农田用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住房和农田地。
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
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
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
同时在金马河,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的运石车,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
(三)金马河的灾害与防治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河床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
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金马河特殊的河床结构,比如水流较缓,致使其水力环境复杂多变,泄洪能力较低,历史上金马河附近区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还有近几年来,无序地开采河道沙石,严重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
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
因此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2、映秀镇:
(一)映秀镇的区域概况
映秀镇是我们野外实习的第二站,也是这次实习印象最深的地方。
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
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但是在20xx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处于地震中心的映秀是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之中。
龙门山断裂带内有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前山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5.12地震发源于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虽然四川盆地是相对稳定的板块,龙门山看上去构造运动性不强,但是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时,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随着外在营力的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地壳破裂,就会发生地震,20xx年发生的特大地震就是龙门山构造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逆冲造成的。
而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后的镇,房屋都是新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
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
此处的
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20xx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就很容易发生了崩塌。
(二)映秀镇的地质地貌概况
在映秀镇,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到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而且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但是也有一定的向旁侵蚀,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我们放眼望去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此处共有3级阶地。
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
但是老师解释道,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
在观察二三级阶地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远距离观察,从远处看,
很难看出阶地的特征,根据老师讲解,如果走近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阶地上面是比较平坦的。
就远处观察,二三级阶地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缓坡,后经老师点拨,在地质学上称之为阶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