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考点归纳
小升初语文备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备考复习必背知识点小升初是每个孩子升入初中的一个大关口。
而在语文方面,备考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面将介绍小升初语文备考复习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大家顺利通关小升初。
一、常用词组1. 拖泥带水:指行动迟缓、决策犹豫,说话或写作内容冗长,不精练。
2. 神魂颠倒:指心神惊动,思维混乱,欢喜或悲哀得失常掉。
3. 插科打诨:指故意戏谑调侃,以逗乐为目的的胡说八道。
4. 目瞪口呆:指因惊讶而瞪大双眼,失去语言表达能力。
5. 口是心非:指口头上表示的话与内心的想法不一致。
6. 应接不暇:指接待者忙于应付应酬,场面混乱。
也可指听得多了,接收不了更多的信息。
7. 热泪盈眶:指内心激动,眼泪暗自流淌。
8. 眼花缭乱:指眼前景象复杂多变,使人感到昏花缭乱,无所适从。
9. 山盟海誓:形容男女互相示爱时讲出的海誓山盟。
10.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上元节。
二、常用成语1. 良药苦口:形容劝告的话虽然难听或难听,但对病人有好处。
2. 见义勇为:指见到不义的事情,有勇气去挺身而出维护正义,替社会除害。
3. 日日夜夜:形容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地过去。
4. 灭顶之灾:指灾难之重,能把人压垮。
5. 借花献佛:指借用他人之物来馈赠佛祖或奉献神佛。
6. 金枝玉叶:指贵族后代或有钱人家的家眷,也可以指书法、绘画等的优美,精致之作。
7. 倚老卖老:指老人依赖自己的年纪或长辈地位,卖弄老谋深算、老谋深算,搭便车、吃小亏,赚取利益的行为。
8. 雪上加霜:比喻处境本来不好,结果变得更糟。
9. 画蛇添足:比喻做某件多余而不必要的事情。
10.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经过艰险困苦的考验而成功。
三、常用诗词歌曲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黄河大合唱:黄河在咆哮,给病苦的人儿送去治疗。
我们的好妈妈,黄河水像她的爱,慈悲浇灌,滋润着我们的成长。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完整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字音字形
1.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
2.字形的构成要素:横、竖、撇、点等
3.声母、韵母、整体认读
4.声旁、形旁、意旁的认读和词义辨析
二、词语释义
1.同音字、偏旁字和汉字的词义辨析
2.诗句、成语和歇后语的理解和运用
3.词语造句和填空
三、古代文学
1.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记叙与作者的寓意
2.视、听、闻、嗅、味五感描写
3.简单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四、现代文学
1.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理解和寓意
3.现代文学作品的小品文和散文写作
五、修辞手法
1.比喻、夸张、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和应用
2.对比手法和排比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3.反复题和同义题的辨析
六、作文写作
1.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构和特点
2.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写作要求和常见错误的避免
以上就是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汇总,相信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备战小升初语文考试。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础,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要求和考点进行更详细的学习和复习。
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知识点(完整版)一、文字知识1. 词语解释- 词的组成:词根、前缀、后缀- 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词语的意义辨析2. 词语搭配- 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动词和副词的搭配-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3. 词语辨析-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形近字、形异字的辨认- 汉字字义的判断4. 词语运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遣词造句- 词语的词性辨析5. 成语熟记- 常用成语的解释和使用- 成语的引申义和用法- 成语的运用二、古代文学1.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名句的欣赏和解读2. 古文阅读- 古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古文的主旨和结构- 文章的理解和分析3. 文言文运用- 文言文生字的掌握- 文言文的排比和对仗- 文言文的运用三、现代文学1. 文学常识- 现代文学的流派与作品-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文学名著的背景和内容2. 作文技巧- 段落的结构和组织- 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阅读材料的要点和特点-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四、写作规范1. 格式要求- 作文的标题和开头- 作文的段落和结尾- 作文的格式规范2. 语言规范- 用词准确、简练- 句子结构清晰、连贯- 语言表达规范、得体3. 错别字纠正- 常见错别字的辨认和纠正- 常用字的写法和用法- 字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以上是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升初考试必备语文考试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考试必备语文考试知识点汇总
一、字音、字形、词义
1.拼音与偏旁部首
2.词语的基本意思
3.近义词、反义词
4.同音字、多音字
二、字词辨析
1.形近字的辨析
2.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3.音近字的辨析
三、作文
1.作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2.省略句
3.并列句、复合句和简单句的比较
4.修辞技巧: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四、阅读理解
1.文章的主旨大意及段落标题
2.段落中的中心句和关键词
3.理解并回答问题
4.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五、古诗词
1.常识的古诗词鉴赏
2.古诗文的鉴别、欣赏、模仿
3.摘抄名句、体会其中的境界
六、表达方式
1.用语的简练、准确、生动、色彩丰富
2.烘托人物、场景和情感
3.善于使用比较、引用、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
七、修辞语言
1.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具体方法
2.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八、写作技巧
1.审题:审题明确,按要求答题
2.拟思:理清思路,构思脉络
3.创意:打破陈旧,创新思路
4.改错:查漏补缺,抓紧时间
九、语言表达
1.语言表达的规范和误区
2.中华词汇精选、习惯用语辨析
3.常用谚语故事及典籍名篇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多做题、多练习,逐渐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2 0 1 8 年 小 升 初 语 文 必 考 知 识 点 大 全第一章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3、 社稷、轩辕:国家 5、 同窗:同学 7、巾帼:妇女 9、须眉:男子 11、手足:兄弟 13、伉俪:夫妻 15、伛偻,黄发:老人 17、提携,垂髫:小孩 重点诗词2、桃李:学生4、南冠:囚犯6、 烽烟:战争8、丝竹:音乐10、婵娟、嫦娥:月亮12、汗青:史册14、白丁、布衣:百姓16、桑麻:农事 18、三尺 20、华盖22、庙堂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 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 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 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 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 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 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 12本纪、 30 世家、 70列传、 10表、 8书,共 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 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 的事情。
小生初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生初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语文作为小生初必考科目之一,知识点繁多,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基础知识1. 汉字: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书写规则。
2. 词汇:了解词汇的意义、用法和词性,包括成语、俗语和常用短语。
3. 句子:理解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4.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等。
二、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旨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3. 细节理解:注意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和细节。
4.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三、写作技巧1. 记叙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 说明文:学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分类、比较等。
3. 议论文:理解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4. 应用文:熟悉书信、通知、日记等应用文的写作格式。
四、古诗词鉴赏1. 诗歌形式:了解不同诗歌的形式,如绝句、律诗、词等。
2. 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3. 诗歌技巧: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五、文言文阅读1. 常用实词: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其意义。
2. 文言虚词:了解文言文中的虚词及其用法。
3. 句式结构:识别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六、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认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
3. 文学史:掌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要时期。
七、语言表达1. 语言准确: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2. 语言流畅:使语言表达自然、通顺。
3. 语言得体: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结尾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小生初的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必考归纳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必考归纳小升初语文考试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重要考核,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一次检验。
以下是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的必考归纳:一、汉字知识1. 字音: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包括多音字的正确读音选择。
2. 字形:识别形近字、同音字,正确书写汉字,避免错别字。
3. 笔顺:了解并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笔顺。
二、词语知识1. 词义理解: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2. 近义词与反义词:掌握常用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3. 成语:学习并正确使用成语,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三、句子知识1. 句型结构:识别并运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
2. 句子成分:了解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
3. 复句:掌握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等复句的构成和使用。
四、篇章知识1. 段落结构: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掌握段落的组织方式。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等部分。
3. 文章体裁:识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
五、阅读理解1. 信息提取:快速准确地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
2. 文本理解: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推理判断: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六、写作能力1. 记叙文写作:能够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表达情感。
2. 说明文写作:清晰地介绍事物,阐述观点,解释原因。
3. 议论文写作: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和反驳。
七、古诗词鉴赏1. 诗歌形式:识别古诗词的格律、韵律等。
2. 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哲理。
3. 诗歌鉴赏: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思想美。
八、文化常识1.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 历史常识:掌握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社会常识: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通过系统地复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小升初语文考试,为进入初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一、汉字书写与应用1. 汉字基本笔画与笔顺规则- 常见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等- 笔顺原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外后内、先内后外2. 常用汉字的正误辨析- 形近字辨析:如“的”与“得”,“在”与“再”- 同音字辨析:如“发”(发展、头发)与“发”(发射、发奋)3. 汉字的结构与部首-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部首的应用:用于查字典、理解字义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 词语的意义与用法- 词义的理解: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搭配:固定搭配、习惯用法2.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意义相近但用法有别的词语- 反义词的识别:意义相反的词语3. 成语的理解与应用-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背景- 成语的恰当运用:语境、情感色彩三、句子理解与表达1. 句子成分分析-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识别与功能2. 句子类型的识别-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区分与构造3. 修辞手法的认识与运用-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表达效果四、阅读理解与分析1. 文章主旨的把握- 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意图2. 段落结构的理解- 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的识别与作用3. 推理判断与批判性思维- 根据文本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对文中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五、作文技巧与实践1. 作文基本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2. 写作手法与技巧- 描述、叙述、议论的写作技巧- 文章的过渡与衔接3. 常见作文题型应对策略-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写作要点六、古诗文赏析1.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 诗歌的格律、韵律- 古文的句式与修辞2. 古诗文的鉴赏方法- 意象、情感、哲理的理解- 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的评价3. 古诗文名篇精读- 精选古诗文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与赏析七、语言知识综合运用1. 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字词、句子、篇章的综合运用2. 语文学习策略与方法- 有效记忆、快速阅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3. 语文素养的提升- 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文化修养的全面提升结语:小升初语文考试是对小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测,掌握上述知识点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小升初语文考试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以下是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基础知识1. 汉字知识:包括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结构等。
2. 词语理解:对词语的含义、用法、词性等有基本的了解。
3. 成语运用:熟练掌握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反义词和近义词:能够辨析词义,正确使用反义词和近义词。
二、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能够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能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 细节理解:能够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4.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三、写作能力1. 记叙文:能够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议论文: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论证。
3. 描写文:能够细致描绘人物、景物或事件。
4. 应用文:掌握书信、通知、日记等常见应用文的写作格式。
四、古诗文阅读1. 古诗鉴赏: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能够翻译和理解文言文。
五、文学常识1. 作家作品: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文学流派:对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有所了解。
六、语言运用1.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句式变换:能够进行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式的变换。
七、综合能力1. 信息提取: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
2. 批判性思维: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结尾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小升初语文考试。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全)小升初语文考点知识点难点全归纳

小升初语文考点知识点难点全归纳拼音部分一、复习要点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2)韵母:ê①单韵母(6个):αoeiuü②复韵母(9个):αieiuiαoouiuieüeer(特殊韵母)③鼻韵母(9个):αneninunünαngengingong(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2)小写:α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zàolángbèiqūgǎnhóngqí构造狼狈驱赶红旗(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liangqiǎomiàoxiǎojiàngbiānjiāng漂亮巧妙小将边疆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
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bāo(包)báo(雹)bǎo(饱)bào(抱)。
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ˊ),上声(ˇ),下声(ˋ),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多音字、同音字、错别字正确理解字义;区别同音字;要积累生活中常见的易错字。
2、词语的解释、辨析和搭配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掌握词语解释的方法:分解词素;联系上下文;找近反义词;抓关键词等。
能从词语搭配对象、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词义轻重等方面对词语进行辨析。
近些年考察题型:根据提示补充词语。
给字组词并填空。
判断词语书写的对错。
加点字含义的理解3、近义词、反义词和一词多义能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反义词能结合语境去判断。
一词多义要联系语境和自己的积累用排除法、代入法做题。
近些年考察题型: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4、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成语是一个整体的意义单位,正确理解成语不仅要明白它的本义还要把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
在运用成语时,要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要注意近义成语的区别。
5、成语积累与辨析能积累课内外有关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典故、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成语。
根据感情色彩、适用对象等,判断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恰当。
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型解析一、汉字类考试题型解析为帮助孩子有效复习,尽早进入考试状态,三好网小编总结了语文必考题型、复习重点和答题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汉字的复习。
第一,读准字音。
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特别是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
课本中有不少多音字,孩子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
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称之为同音字。
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学生要注意区分。
第二,认清字形。
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第三,理解字义。
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1)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2)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超全大汇总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超全大汇总概要一、拼音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 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遇到XXX x,摘掉乌纱帽)二、汉字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
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应用的修辞手法。
(经常使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
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应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背古诗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
小升初必考语文知识点

小升初必考语文知识点一、拼音。
1.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 韵母: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前鼻韵母(an、en、in、un、ün)、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 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2. 拼音规则。
- 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例如:mā(妈)、gǒu(狗)、huí(回)。
- 轻声:一些词的后面音节读轻声,如“爸爸bà ba”“月亮yuè liang”。
- 儿化音:如“花儿huār”,“儿”不自成音节,而是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面音节的韵母带上卷舌音的色彩。
3. 多音字。
- 如“长”,读“cháng”(长短)、“zhǎng”(长大);“好”,读“hǎo”(好人)、“hào”(爱好)。
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确定读音。
二、汉字。
1. 笔画与笔顺。
- 笔画: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横折、横钩、竖折、竖钩、斜钩、卧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
- 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从上到下(如“三”)、从左到右(如“林”)、先外后里(如“月”)、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国”)、先中间后两边(如“小”)。
2. 字形结构。
- 独体字:如“日、月、山”等,由笔画直接构成,不能再分成几个部件。
- 合体字:- 上下结构(如“花、草”)、上中下结构(如“意、竟”)。
- 左右结构(如“明、好”)、左中右结构(如“树、湖”)。
- 半包围结构(如“句、区”)、全包围结构(如“园、围”)。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一、汉字基本常识
1.汉字的构字法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声旁、义旁、形旁、形器等。
2.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笔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先后结构、中部结构等。
二、词语辨析
1.同音字、音形近字、形义字等常用字的词义辨析。
2.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用法辨析。
三、古代文学常识
1.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内容。
2.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
四、现代文学常识
1.现代优秀文学作品、文学家的名字、作品的内容。
2.现代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特点。
五、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倒装等。
2.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和效果。
六、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小说、散文等文体的能力。
2.理解文本的主题、中心思想、情感色彩等能力。
七、作文写作
1.作文的题材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作文的结构、段落、开头结尾的写法。
3.作文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古代诗词常识
1.古代的诗、词的基本概念。
2.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题材和艺术特点。
九、现代诗歌常识
1.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现代诗歌作品的题材、风格和内容。
3.现代诗歌的作用和意义。
十、修辞格常识
1.修辞格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修辞格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和效果。
3.修辞格的行文技巧和形式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考点归纳
一、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是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音节练习发音。
2、把握学习汉语拼音的重点和难点。
如声母中平、翘舌之分;韵母中前、后鼻音之分。
对一些常用字的读音应反复拼读,适当记忆。
3、对多音字应适当疏理。
并对容易读错的字音把握。
4、常考形式:
a、读拼音,写字、词;
b、给汉字注音;
c、多音字;
d、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e、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标调
(1)先标aoe,再标iuü。
例:hǎo(好),kǒu(口)
(2)如果是三拼,再发音开口比较大的韵母元音上标调。
如:
Kuáng(狂)
(3)如果遇到iu和ui,标在后面的元音上。
二、汉字
1、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培养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6、常考形式:a、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b、把词语补充完整;c、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三、词语
1、掌握学过的常用词。
2、辨析近义词的反义词。
3、学习解词的方法,掌握解词的规律,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正确搭配词语,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5、能把词语按一定的感情色彩分类。
6、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注:八种常用关联词: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
(2)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要么··要么··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然而··
(4)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不论··都··
(5)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即使··就··;·因而··
(7)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8)假设关系:如果··就··;既然··就··;倘若··便··
7、常考形式:
a、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b、写出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c、按照语体色彩给词语分类;
d、用所给词语造句;
e、选择正确的词项;
f、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是;
g、关联词的使用。
四、句子
1、句子的基本结构。
2、常见的句子。
(陈述、祈使、感叹、疑问)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4、理解句子的含义。
5、造句,修改病句,扩句,缩句、句式转换。
6、常考形式:a、句式改写;b、修改病句;c、修辞手法的运用;d、仿写句子
五、标点符号
1、会用问号、句子、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
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2、能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并懂得占格规范。
六、积累拓展
1、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2、分类整理。
例如:
①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书.大禹漠》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德]尼兹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法]巴尔扎克
③描写“积累”的谚语:千条小河成大江;急火不如慢太阳;聚尘土而泰山;
④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贺之章的《咏柳》描写“离别”的古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
(3)拓展知识
主要是语言运用和国学知识。
语言运用中的口语交际是孩子的弱项,在具体的情景中说出合适的话。
孩子在学校不经过培训,但是考试会考。
常考形式:
a、默写一首大纲所要求背诵的古诗;
b、按要求默写诗句(即迁移默写);
c、语言是否得体,如何修改;
d、仿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
e、写对联;
f、如何表达更得体;
g、俗语、谚语;h、拟写广告语;i、言外之意;j、通知、书信、表
扬稿、请假条的拟写;
k、根据主题,写一段话;l、名著(尤其是四大名著)。
七、阅读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
1、现代文阅读考点
a、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说明缘由,概括段意;
b、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c、词语释义;
d、说说你对文章的感悟;
e、分析某句话的作用;
f、分析概括人或事物的特点、性状等;
g、作者思想感情前后不一,是否矛盾;h、换词是否得当;i、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考查;J、解释某句话的含义;k、拟写标题;l、标点符号的运用;m、选择或填写恰当的词语;n、开放性试题:阅读体验见解等。
2、古文阅读
a、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b、翻译两个句子;
c、对文言文整体的领悟。
3、诗歌鉴赏
a对意象的分析;b对某一句诗的分析;c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d
押韵;e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的体裁。
八、写作
常考记叙文六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哲理小品文、童话寓言类,分为半命题、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审题,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楚、贴切,行文是否生动形象,表达是否条理清晰,思想是否深刻,以及书写是否规范,40分钟内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
作文标准:
内容: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真情实感。
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较好。
结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书写: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